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返校第一課國小生抗擊疫情演講稿新版多篇

欄目: 演説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96W

返校第一課國小生抗擊疫情演講稿新版多篇由本站會員“狼狼君上”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返校第一課國小生抗擊疫情演講稿新版多篇

這個冬天一定難熬,但春天總會來到。黑夜即使漫長,白晝也終會到來。當春光爛漫時,你們這羣戰友們一起走出門,一起遊玩,一起比心,然後一起喊“我們勝利了!”一起來看看返校第一課國小生抗擊疫情演講稿最新5篇大全,歡迎查閲!

 返校第一課國小生抗擊疫情演講稿1

大家好!

2020年1月23日,在確認新型冠狀病毒可以人傳人的第三天,為了切斷病毒主要傳播途徑,武漢市向全世界宣佈:封城。

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通閉。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關閉超大型省會城市對外通道,這在新中國曆還是首次。截至目前,武漢已經正式封城三天。2020年的武漢,好像根本沒準備好迎接這場疫戰。往日的繁華景象,一夜之間,就成了今天的寂靜模樣。”與之相反的,是醫院。

鍾南山。提到這個名字,許多中年人並不陌生。17年就這樣過去了。這個久違的名字,竟然又一次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裏。到現在,到今天,到此刻,當病毒捲土重來。一夜之間。手機裏,飯桌上,耳朵邊,都是肺炎的消息。一個又一個的省市出現確診病例。一個又一個的消息不斷傳來,我們深知,範圍在不停地擴大。每個人都會忍不住慌亂,憂慮,害怕。

但當鍾南山奔赴武漢的消息傳出來後,很多武漢人説:看到他來了,我心就定了。

在2003年的“非典”中。他最先報告非典病例。最早建立第一個非典隔離病房。最先創下搶救成功案例。最早制定出非典型肺炎臨牀診斷標準。最找總結出救治原則和方案。創下的非典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他是無雙國士,更是定海神針;他是醫者心,更是父母心。他敢醫,也敢言。他感染病毒,但自愈,剛康復,又上了一線。

這一次,無論是年紀長的人,還是年紀小的人,都認識了再次掛帥出征的鐘南山。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我們正在經歷寒冬,但我們堅信,春天終會到來。

返校第一課國小生抗擊疫情演講稿2

大家好!

2020年的春節,彷彿一夜之間,一個可怕的惡魔四處“攻城掠地”,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它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它起於湖北武漢,因極少數人的口腹之慾,它隨蝙蝠等野味進入了人體。幾天之間,感染的人數不斷上漲,叫人害怕不已。

瞬間,我的新年計劃也徹底泡湯,什麼看電影、去圖書館、走親訪友,統統化為泡影。媽媽説,現在疫情嚴重,口罩又緊缺,能不出門就不要出門。開始我還有點兒小失望,但一想,“終於到了躺着啥也不幹也能為社會做貢獻的時候啦”!“宅男”的生活持續了十多天,我才發現,從前我們羨慕的吃飽就睡,睡醒就吃的日子也不容易——太無聊啦!

通過網絡進行學習之餘,我在電視上看到了這樣一羣人:他們一聽到疫情爆發,顧不上過年與家人團圓,立刻起程趕往武漢,乃至整個湖北,投身到各大醫院,與時間賽跑、跟病毒搏擊,抗擊疫情。他們是醫護人員,是“白衣天使”。當我們所有人都宅在家中時,他們卻義無反顧地趕往疫情高發地區,他們是“最美逆行者”。他們或穿着厚重的隔離服,為病人治療;或推着病牀,爭分奪秒……是他們,為我們帶來了希望。

除了醫護人員,很多人也擔任着“逆行者”的角色。中央赴湖北指導組、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工人、捐款、捐醫療器材的愛心人士……在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我們每個人都要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少出門、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做好自身防護,共同扛起防疫抗疫的責任。

“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只要我們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返校第一課國小生抗擊疫情演講稿3

大家好!

冰心説:“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鮮花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人生譬朝露,當把奮鬥的擔當和情懷、幹勁融進時間的分秒裏,讓一徑長途温暖可人,讓時間“開花結果”。

以“重任千鈞唯擔當”的堅定勇顯身手。

國際形勢雲譎波詭,“內憂外患”。為官避事平生恥。在困難和考驗面前要敢於擔當。擔當就是責任,要有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面對危機和困難要挺身而出,堅持黨的原則、事業、人民利益第一;對工作要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好比滾石上山,船到中流擊水。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我們當與時俱進,以是不我待的緊迫感、捨我其誰的責任感,主動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以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為目標導向,做人民的主心骨,做人民羣眾的貼心人,努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

以“立己達人”的情懷造福人民。

曾年過六旬的鐘南山院士抗戰在非典一線。今已過八旬的鐘南山院士依然不懼疫情,抗戰在新型冠狀病毒一線。《論語·雍也》寫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鍾院士如是,用畢生所學奉獻與這個時代和國家。心無百姓莫為官,手握公權,就要為民辦事。新時代的幹部當如鍾院士。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以一錘一錘釘釘子的求真務實精神,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潛功,鍛造擔當的“金剛鑽”;多做百姓看得見、摸得着、得實惠的實事。

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幹事創業。

新中國成立七十一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以“不畏艱難創奇蹟,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勇毅篤行,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政貴有恆,久久為功。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幹事創業非一朝之功,需水滴石穿的不懈與執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國內外環境更加複雜。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精準脱貧、污染防治、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又是邁向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關口。新時代幹部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立足當下,以鍥而不捨、馳而不息的勁頭,打好基礎;着眼長遠,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態度,嚴明責任。乘風破浪,披荊斬棘,爭做“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弄潮兒”!

奮鬥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奮鬥者是精神最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讓我們把奮鬥融於擔當和情懷、幹勁,與時間賽跑、與歷史並進,讓時間“開花結果”!

返校第一課國小生抗擊疫情演講稿4

大家好!

2020年初是我國刻骨銘心的災難之痛,新冠狀病毒肺炎肆虐着我國湖北武漢,然後快速向國內瘋狂散播,在沒有特效藥治療和傳染性強死亡率高的情況下,以致我國十幾億人民封鎖在家隔離病毒自我保護。防止疫情繼續蔓延和擴散。

疫情當下,暴露了人類正面與負面的所有信息,我想這一切偶然的背後都是必然的。所謂的天災人禍都不過是人類的貪婪和無休止的慾望招惹而至。

如果人類自恃尊榮,草菅萬物生靈為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萬物生靈也將回報人類萬劫不復的災難,這就是吃野生動物之禍——新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

人們不合理農墾,過度放牧,過度採樵,導致植被和地表結構破壞,使草原枯萎,土地沙化,生態系統失衡,從而引起地震山洪海嘯等等天災人禍。

瘟疫的發生,是提醒我們愛惜其他生靈,在這場災難中有多少人付出愛,看到愛,它就有多快結束。希望這次能有更多的人覺醒,以避免大自然下一次的提醒。

這次坑擊疫情的同時,我們對外應感恩,對內應反省。感恩那些辛苦付出的人,是他們的付出,才能讓我們對戰勝病毒更有信心。我們也要深刻反省,敬畏自然,保護野生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敬畏自然,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返校第一課國小生抗擊疫情演講稿5

大家好!

猶如當年的非典防治戰,這場敵人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戰爭,所挑戰的不只是醫療機構,也是對全民共同體,乃至每個人的考驗。

不少時候,碰到災難等突發狀事故,輿論都會習慣表達“我們都是__人”,但就關聯度而言,恐怕沒有什麼能夠比得上“人傳人”的傳染病疫情,能讓我們更真切的感受到——“我們都是防疫人”。

鍾南山院士就建議,“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此類忠告和防控應對,需要每個人的配合,也必然會或多或少影響到不少人一時的便利、打亂原有的春節計劃。像一些人原本約好的同學、親友聚會,可能就得注意場合乃至取消,甚至一些商業行為也難免受影響。

必須承認,不少防控工作,尤其是涉及管控、監測、檢查等,都是以削減民眾的便利程度、犧牲局部利益為前提的。其中一些或可通過構建合理的機制來實現社會共擔,但有一些可能註定需要個體的承擔,這是必須接受的事實,也是非常時期的不得已而為之。

本質上,這次疫情也是對民眾科學素養與公民精神的“拉練”。多相信科學,遵循那些科學的“自我保護指南”,別被那些蹭疫情夾帶私貨的“鞭炮防傳染,吸煙能消毒”、兜售陰謀論的“生物戰”話語所矇蔽;多循守理性,不盲目不恐慌,服從防疫的管制安排,儘量避免成為交叉感染的一環……這些都是個體應有的“價值自覺”。

當無數的個體能真正依據科學精神、秉持公民素養,合理調整防疫期的個體行為,全社會戰勝疫情的砝碼就大一些,成本就更低一些,最終帶來的公共利益增量,也將回饋給每個人更多的安全感。

病毒所挑戰的是整個社會的應對系統。這個應對系統裏面,沒有人可以例外。目前病毒的傳播和疫情發展,仍有諸多不確定性。但可以確定的是,不管是個體還是相關部門、機構,在應對上多一些“打提前量”和宂餘準備,少一些盲目樂觀和僥倖,多一些配合、公開,少一些自行其是,這樣人們的從容就多一份,戰勝病毒也能愈發可期。説到底,就是科學精神和公民素養越充沛,越能給戰勝疫情增加砝碼。

返校第一課國小生抗擊疫情演講稿最新5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