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家教家風國小生國旗下講話稿

欄目: 國旗下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35W

家教家風國小生國旗下講話稿

家風是一種傳統,家風是一種風格,家風是一種温暖;家風是每個家庭不可缺少的一樣。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家教家風國小生國旗下講話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家教家風國小生國旗下講話稿1

家庭是國家的單元、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庭家風往往能夠成就良好的國風、社風與民風。古今中外的事實已充分證明,凡家風良好者,其家庭成員大多能為國家作出貢獻,反之則有可能成為國家和社會的寄生蟲甚至禍害。因此,良好家風的養成尤為重要。而要營造良好家風,至少應做到如下“四個抓好”。

要抓好學習。古人云:“人不學,不知義。”由於不學導致無知無術,難免就會執意妄為,使家庭成員受到黨紀國法的懲處,家庭也因此會變得支離破碎,令人扼腕歎息。因此,只有讓家庭每位成員不斷學習,多讀書讀好書,才能促使他們懂得是非曲直的道理,明白應為與勿為之事,在充實自身的同時,使自己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夠較好養成。

要抓好表率。説破嘴不如動動腿。抓好表率主要體現在言行上。家庭中的主要成員,必須時刻注意在言行中作好表率,具有黨員幹部身份之人更應如此。要將做人與做事的遵循説清講細,並帶頭認真遵守。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務必率先做到。要求別人勿為的,自己務必堅持不為。確保自己無論何時何地都做到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從而使自己誠實守信的良好形象深深鐫刻在每位家庭成員的腦海中和促成他們自覺效仿。

要抓好和諧。家庭的和諧至關重要。一些家庭,成員之間時常互相指責、互不相讓,有些家庭甚至瀰漫着冷暴力或充斥着熱暴力,使得這些家庭的其他成員長期籠罩在反擊或暴力的陰影中,缺乏和善、温暖和愛。這些不和諧的因素尤其是暴力陰影往往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被帶到家庭成員今後的工作單位和社會上,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着整個單位的和諧,甚至可能破壞社會的安定團結。

要抓好家教指導。良好家風不僅是國家、社會之需,也是每一個家庭獲得良好發展之需。因此,作為一個國家,應當高度重視良好家風的營造和養成,可以採取在每個社區成立優良家風培訓學校,通過有計劃地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使每個家庭都能夠根據自身實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培育良好家風的教育教學計劃和有效方式方法,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夠在良好家風的影響下成為遵紀守法、愛國敬業、崇德向善、清正篤誠、立志高遠之人,使整個國家和社會能夠勁吹清正向上向善之風,為更好實現個人價值和更快實現國家發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家教家風國小生國旗下講話稿2

説來好笑,已年屆不惑的我居然不會玩,不會打麻將、不會打撲克、不會“鬥地主”……幾乎所有娛樂活動都與我無緣,顯得有些木訥,更有人跟我開玩笑説:“啥也不會玩兒,簡直白活了!”我有時也着急,“三缺一”的時候上不了場,別人眉飛色舞談論打牌時,自己不知所云。

我的父親就“不會玩”。父親生前是一名山村國小教師,一名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從我記事起,父親幾乎每天都在備課、批改作業,從來沒見他“玩過”。父親不會騎自行車,每天要步行往返6公里山路到村國小上班,經常起早貪黑。有一次,父親到一個輟學的學生家中做家訪,近夜間12點時,才一瘸一拐地回到家。原來,天黑路陡,一不小心崴了腳,可父親卻不以為然,一邊吃飯一邊興奮地講着做家訪的過程:“沒白去,這孩子明天上學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父親所教的班級連年在同類別考試中名列前茅,父親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母親是農民,父親忙完工作後自然幫助母親做農活。我們兄弟倆寫完作業後也跟着父母去勞動,撿柴、割草、種地……

父親寫得一手好毛筆字。一進臘月,鄰居們便陸續把紅紙拿來找父親寫春聯。父親專門買來筆墨和《春聯大全》,根據各家不同情況書寫春聯,有時還先念給鄰居們聽,鄰居們都很滿意。由於工作量大,經常要熬夜書寫,我便在一旁“打下手”,裁紙、研墨、唸對聯,那淡淡的墨香至今令人回味。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有人勸父親寫對聯時應收費,可父親卻一笑了之。

父親當時月工資幾十元,養家餬口顯得緊巴巴。一次支工資後,父親一數錢發現多出來一個月的工資,全家人高興得不得了。可父親卻冷靜地説:“很可能發錯了。”他步行3公里到會計家核對,確實是多發了,便把多支的錢退了回去。

父親的言行潛移默化影響着我。1992年,我在師範上學時曾撿到60元錢,當時夠我兩個月的生活費。可我還是上交到學生科,為此學校還發通報表揚了我。師範畢業後我被分配到一所鄉村國中當老師,在學校住宿,業餘時間都用在讀書寫作上,不斷有稿件見諸報端。後來調入縣委宣傳部工作。

父親寫對聯也薰陶了我。我的楹聯作品曾在中宣部《黨建》雜誌等單位主辦的“把楹聯寫在黨旗上”活動中獲優秀獎,在中央電視台等單位舉辦的2015羊年春節春聯徵集活動中獲獎。

自己這麼喜歡“玩文字”,可能真應了那句老話“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吧。

家教家風國小生國旗下講話稿3

最近,在翻看人教版高一美術教材時,無意中竟看到“新浙派人物畫”的奠基人方增先1955年的成名作《粒粒皆辛苦》。畫中近景為一老農形象,頭帶白色包頭,身着青白色棉布襖。右手伸向斜前方,正欲撿起一棵麥穗;左手拿着一支旱煙袋和幾棵剛撿起的麥穗。一張黑紅的臉龐,低垂的目光凝視着地上的麥穗。其身後遠景隱約可見兩輛裝滿穀物的馬車,施以淡墨淺色,成功地拉伸了畫面的空間縱深感。車與麥穗,遠景和近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喻示的精神表現得更為明確。

看着這幅圖畫,我的內心感慨萬千。我們一家四口,父親和母親都是兵團農場的職工。這在當時,家庭條件已經算是很寬裕的了。但母親卻是當地出了名的“勤儉節約”的代表。那時,心靈手巧的母親不但能給我們一家人縫製衣褲,編織毛衣,製作布鞋、書包、坐墊、鞋墊等,而且還能用玉米麪做出多種飯食。

父母親對子女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特別在飯食方面,決不允許有絲毫浪費。小時候吃飯,飯粒掉在桌子上,是一定要撿起來吃掉的。以至到現在,不管是在家裏吃飯,還是在飯店,我都養成了碗裏不留剩飯的良好習慣。那時,連隊大田裏的小麥全部收割完後才讓小家小户進地撿麥穗。記得一年夏天,母親帶我去撿麥穗,她跟我説,“想吃白麪饃嗎?”我説:“白麪饃好吃,當然頓頓想吃呢!”母親對我説:“那就加油撿麥穗吧!”為了實現這個願望,我和母親,冒着酷暑頂着烈日,中午也不捨得休息片刻。有一天,母親流起了鼻血,我嚇壞了,她説,“沒事,就是熱的。”然後拿出隨身攜帶的水壺打濕手絹敷在額頭、脖頸上,等鼻血止住後,她又繼續尋找收割後遺留下的麥穗。我跟在她身後,想讓她多休息一會,而母親卻説,“收穫的日子一年就這幾天,這幾天懶惰了,就等於浪費了一年時間。”聽了母親的話,我彎腰苦幹,一天下來,累得頭暈眼花。這時,母親總是過來提一提我撿的麥穗,誇獎地説,“不錯呀,夠蒸幾頓白麪饃的了,明天繼續加油哦!”就這樣,在母親的帶領下,我在麥田裏度過了那個終生難忘的夏天。

後來才知道,家裏分的口糧白麪少,玉米麪多。為改善家裏的伙食,母親就將玉米麪過篩過籮,篩細後和白麪混合搭配好蒸饃、擀麪條,剩餘的粗麪就用來燒湯熬粥。到了夏天小麥收穫的季節,她再抓緊時間撿拾一些麥穗換成白麪,這樣下來,一家人的生活在母親節儉合理的安排下過得井井有條。

那個夏天拾麥穗,母親一方面是要鍛鍊我的意志力,另一方面就是要讓我明白勤勞是人的本分,只有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才會珍惜收穫的果實,也才有資格享用勞動的成果。

如今,我早已為人妻為人母,也早已離開了當年那個鍛鍊我成長的兵團農場,我們家的生活水平和過去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家的生活也在響應着黨的號召,已開始由解決温飽問題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但是,越過越紅火的日子,卻讓我在每次反思中也越來越感到繼承優良家風的重要性。感謝母親,感謝勤儉節約的家風。不管社會怎樣變化,怎樣發展,不管生活水平怎樣提高,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都需要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家教家風國小生國旗下講話稿4

父親是一名受黨教育、對黨忠誠的老黨員,他的黨齡比我的年齡還長。他總是把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如今的幸福生活歸功於黨的領導。父親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的價值追求和人生航向。回顧自己30多年來走過的人生軌跡,從一名農家子弟考入大學,從部隊軍官轉業到地方機關,除了自身努力外,與父親的“三知”家風密不可分,它總是在我迷茫、困惑、失落時,指引我前進的方向,給予我温暖的力量。

知書達理。父親常説讀書使人明智。一個人能夠靜下心來讀書,為人做事不會差到哪兒去。對父親最深的印象便是他求知若渴、手不釋卷。從母親那裏瞭解到,父親從小就愛學習,家裏窮買不起書,他就向別人借。幹完農活之餘,父親見縫插針抄書。父親所抄的書現在還在,我隨手一翻,字跡漂亮工整。堅持學習的他,知識面很廣,對國際國內形勢分析得入木三分,對四大名著裏的人物如數家珍,對“互聯網+”的理念娓娓道來……每次與他聊天都有收穫。如今,父親已年過六十,退休在家。不愛打麻將、不愛吃喝玩樂,每次回家,他總是手捧着書、架着眼睛、看得入神。

知恩圖報。父親時刻告誡我們,喝水不忘挖井人。父親結婚那會兒,要蓋新房,差300元。有個親戚知道後,冒着雨夜,走了好幾里路,把用報紙裹得嚴嚴實實的300元錢塞到父親手中。父親每每講到這眼睛總是紅紅的。“他是把自家辛辛苦苦養的豬賣了換來的錢呀。”父親説,當時接過錢的一剎那,感到300元是如此的沉重,心裏無比的温暖。時過境遷,33年過去了,當初的300元早就還了,可這恩情卻如同酒一樣,越藏越深。今年,那個親戚的小孩要在蘇州買房,那個親戚來我家借錢,父親把所有的積蓄都借給了他。晚上,母親有點不樂意了,説當初也就借了300元,你現在卻借給別人好幾萬。父親説,滴水之恩就要湧泉相報。沒有當初的300元,我們婚都可能結不成!母親不再作聲。父親的知恩圖報給我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我人生道路上,指點我、幫助我、鼓勵我的人,我都銘記在心。知恩讓我感到生命中充滿了陽光,圖報為我前進注入了強大動力。

知足常樂。父親常説:“愉快的心情是知足換來的,失落的心情則是盲目攀比而來。”爺爺沒有給父親留下什麼家產,母親經常埋怨,父親便説,我們白手起家,不依靠上一代是好事,我們下一代也該這樣。在工作上,父親説,我幹好本職,過好日子就行了。發現無論遇到什麼問題,父親總是能以一種樂觀豁達的心態去面對。這種知足常樂的家風常常把我從思想的牛角尖裏拔出來,從心理的陰暗面拖到陽光下。

父親是個老實人,與母親恩恩愛愛一輩子,踏踏實實過日子。沒有掙到多少錢,但每一分錢都掙得硬氣、花得踏實。沒有為我積累多少物質財富,但“三知”家風,已經讓我變成了一個精神富翁,讓我的生活充滿陽光,這是多少物質財富都無法比擬和替代的。

家教家風國小生國旗下講話稿5

我一直走在您走過的路上,似乎抬頭,就看到了您的背影。

記得跟您買菜回來時,遇見進城打工的雪花嬸,您拉着她的手,熱情地邀請她到我家裏坐坐。雪花嬸顯得很不好意思,説她在工地上供匠,弄得土不拉幾的,咋能到我家裏坐?您一擺手説:“沒事,幹活沾上的東西,就沒有髒的。”

我哥家重新收拾陽台,開工前説好了,師傅們自己解決伙食,不管飯。您倒好,時不時地包餃子蒸小籠包讓師傅們留下來一起吃。每次吃飯前,師傅們都顯得很拘謹,覺得這裏乾淨那裏整齊,都不好意思坐落,不停地解釋説自己是幹活的,髒得很。您説道:“記着,幹活沾上啥,都是乾淨的。”

沒錯,在我的記憶裏,您説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所以您幹活從不惜身,也從不抱怨髒與累。

我從來不曾小看過體力勞動者,一有機會還給他們以幫助,自然更不會覺得勞動時的他們是不乾淨的。是您身體力行地告訴我,勞動的人是最乾淨的。

記得村裏有個女人,是巷子東頭一家的媳婦。她一旦跟公婆妯娌或他人有了矛盾,屁股一拍就蹦起老高,信口雌黃,滿嘴污穢,骯髒不堪,自然是所向披靡。

您看她時,目光裏充滿憂傷,只是不住地搖頭。您總唸叨,説東頭那媳婦咋忍心把自家作踐成那樣,雞嫌狗不愛的。對那些品行不好口碑很差的人,您不是厭惡,而是可憐。您覺得他們那樣做就是不知疼惜自己,不知咋樣才是愛自己。他們那樣做,是在作踐自己。

您的話一直在我耳邊迴響,所以我一直都很小心地看守着自己,待人友善,遇事寬容,唯恐一不小心弄髒了自己,讓您傷心。

“李老師課講得很吸引人。”這是您的學生們對您的評價。“李老師多好的一個人,賢惠得找不出半個‘不’字。”周圍熟識的人憶起您還是滿心不捨。

我一直以您為榮的,我也做了老師,不成為優秀的老師都對不起您!我熱情待人實誠做事,以免讓別人因認識我而遺憾。我真的希望像您一樣,很幸福很美好地活在更多人的心裏。

我一直固執地認為,最大的孝順就是具有您的行事風格。很小心地走在您走過的路上,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和懈怠。朦朧中,似乎一抬頭就能看見您的身影。我知道,那是您在天上一直守護着我,唯恐我偏離了您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