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題實踐活動總結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29W

課題實踐活動總結多篇

【第1篇】綜合實踐活動課課題總結

綜合實踐活動課課題總結

技高速發展,知識經濟和資訊社會加速到來的今天,基礎教育的內容必須來自於生動的當代生活,單純的課本知識和課堂教學難於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要走進社會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社會資源中,選取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

發展。“利用社會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研究”就是順應了這一時代教育的要求而適時提出的。其研究目的是:研究收集有利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優質社會資源;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利用社會資源的有效途徑及方法;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利用社會資源後,對學生學習興趣、習慣、方法以及心理素質方面的影響。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培養學生收集資訊、加工資訊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創新能力等,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為了使課題得到有效地實施,我校從課程的設定、任課教師的安排、課題組主要成員、課題實施方案、階段研究內容及研究成果都作了細緻、深入的研討與安排。從實驗與研究階段成果看,我們的課題研究是可行的、有益的,是有利於促進學生髮展的,是可推廣實施的。下面將我校對本課題實驗與研究的相關工作及階段研究內容和成果做扼要彙報,敬請教研室領導及相關活動課程專家、領導審閱。

一、簡介活動課程開設及立項課題實驗與研究的組織保障

葛洲壩西陵中學附小,現有25個班級,1148名學生,教師總人數62人,活動課專職教師3人,活動課兼職教師16人。20xx年9月1日,葛洲壩城區進入新課程改革試驗,國小三年級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西陵附小積極加入到課改的浪潮中,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法規,全面落實《課程計劃》。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獨立的課程形態來加以設計和實施,學校給予高度重視,不僅嚴格按葛洲壩教委相關規定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安排專、兼職教師任教,而且成立了綜合實踐活動課教研組,通過多種途徑學習、探索,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能根據相應的課程資源,進行校本開發和實施,力圖體現學校特色,滿足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習方式強調學生親歷,注重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學習的時空突破課堂時空的侷限,向社會生活領域和自然環境延伸。促進學生多方面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利用資訊的能力和創造精神。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我校還努力去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評價,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的作用。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評定,進行鑑定。注重把評價作為師生共同學習的機會。學校要求教師要鼓勵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以便學生深入地瞭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並能與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會以及進步的喜悅。通過近兩年的實踐,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從課程實施、課程管理,到課程評價已形成系列,並取得了一定成績,受到葛洲壩教委及兄弟學校的高度肯定。

省立項課題《利用社會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研究》,得到了葛洲壩教育實業集團教研室的高度重視。我校劉立丹校長(省心理學會會員),葛洲壩教育實業集團教研室主任丁樸(省教學學會物理教學研究會理事)共同擔任此課題實驗與研究的負責人。葛洲壩教育實業集團領導及教研室主任丁樸曾多次到我校蒞臨指導,參與課題的實施與督導。課題組主要成員囊括了學校教學管理的各個層面,它由教務處主任,教科室主任,綜合實踐活動課教研組長,綜合實踐活動課、資訊科技課和勞動課教師等7人組成。3—6年級學生是本課題實驗與研究物件,3—6年級班主任也是本課題的參與者與組織者。學校70%的學生及教師加入到此課題的實驗與研究中。此項實驗與研究工作是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中,為此學校擬定了實驗方案,確定了實驗步驟,保證實驗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每月召開一次課題實驗與研究工作會,實驗學生與教師彙報實驗進展,提出遇到的問題,共同討論解決的辦法。本課題除了在人員組織上得到保障以外,學校還投入了一定數量的科研經費,購置了一些在實驗過程中所需的裝置(如:電腦、數碼攝象機等)、工具(剪刀、紙張等)、書籍等。對積極參加本課題研究及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物資獎勵。所有這些,調動了教師參與科研工作的積極性,發揮了教師的聰明才智,使本課題的實驗與研究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進行,使每一階段實驗與研究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二、階段實驗與研究的內容及成果

本課題實驗與研究的`主要步驟:

(一)準備實施階段:20xx年9月—20xx年3月,成立課題組,擬定課題方案,進行課題方案論證。

(二)啟動階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教育理論及相關檔案,經驗材料,學習新課程標準,進行學科綜合現狀調查,擬定具體實施方案。

(三)實施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實施研究計劃,展示研究成果。本階段是課題研究的重要階段。

前兩個階段已順利完成,目前,實驗正處於第三個階段。在第三階段——實施階段中,依據學生、學校、社群及地理環境,分別進行了三個內容的研究,並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1、內容一“利用廢舊材料美化校園環境”。

我校地處葛洲壩西壩小島上,學生家庭環境、經濟狀況不一,在學校、家庭中常有一些學習、生活廢舊物,丟之可惜,留之又無用。如何使這些廢舊材料再利用,讓它們來美化我們的生活呢?為此,“利用廢舊材料美化校園環境“這一子課題便應運而生。政教、少先隊先後在全校開展了“巧手扮我家”、“環保小製作”、“爭當環保小衛士”等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動手、動腦,運用勞動技術、繪畫等手段製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裝飾品。在葛洲壩綜合實踐活動課成果展反應能力、審美能力、與他人合作能力等,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內容二“尋找葛洲壩人的足跡”。

這一課題來源於葛洲壩學生特殊的家庭環境。我校位於宜昌市葛洲壩,緊鄰三峽工程,我校千餘名學生都是“三峽世紀工程”建設者的後代。工程的設施、施工技術人員、當地的風土人情等都為本課題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廣泛的社會資源。20xx年10月15日,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科研課題組向全校學生髮出倡議:尋找前輩的足跡,瞭解葛洲壩人為祖國水利事業發展所做的貢獻。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收集到了葛洲壩人曾修建的大壩、大壩的所在地、大壩修建的時間,壩長、壩高、大壩水利發電裝機容量、年發電量、大壩所在地的風土人情、建大壩時的趣聞或感人事蹟,與大壩有關的實物、圖片等。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生動用了身邊可利用的調查手段:⑴訪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親人、朋友,或讓他們幫助查詢資料;⑵訪問知情的相關人士;⑶查閱書籍、報刊雜誌;⑷網上查詢;⑸讓老師幫助查詢等。在課題的實驗與研究中,學生把收集到的資訊有的製成表格,有的在日記中記載,有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寫了調查報告。通過此課題的實驗與研究,培養了學生收集資訊、加工資訊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創新能力等,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20xx年2月,在葛洲壩綜合實踐活動課成果展示中,六年級學生撰寫的調查報告“尋找葛洲壩人的足跡”獲報告類一等獎,學校被評為綜合實踐活動課實驗與研究先進單位。

另外,在進行第二個內容“尋找葛洲壩人的足跡”的實驗與研究時,第一個內容仍在學生的實踐活動中進行。20xx年2月,葛洲壩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中,我校的手工製作有8人獲一等獎,6人獲二等獎,8位教師獲優秀輔導獎。

3、內容三“走進三峽,感受三峽文化”。

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三峽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注。三峽文化的內涵不斷豐富,它不僅包含有數千年曆史長河裡沉澱下來的古老文化遺存,還包含有現今三峽建設者所創造的新文化。作為地處宜昌,三峽建設者的後代,他們對三峽有著濃厚的感情,他們更願意親近三峽、走進三峽、感受三峽地區的呼吸和脈動。隨著第二個內容的深入,學生對三峽文化有了濃厚的興趣和願意探究的願望。為此,第三個內容“走進三峽,感受三峽文化”便應運而生。圍繞此內容,政教、少先隊組織學生參觀“三峽大壩”,遊覽“三峽風情園”,感受農家生活。學校語文教研組在充分利用現有課程資源基礎上,努力挖掘三峽區域的詩詞文化資源,提出了“三峽詩詞文化探究”的課程開發方案,此研究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並在實踐中提升了學生的語文、審美素養。通過此內容地開展,有效利用了本地區域文化,將區域文化資源與綜合實踐活動課有機結合起來,發展了學生動手、動腦、收集資訊的能力,學生在實踐體驗和搜尋、記憶中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三、下一步實驗與研究工作打算

1.進行階段實驗與研究工作總結,撰寫階段實驗報告或實驗論文。

2.挖掘新的社會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研究。例如:開展長江水汙染調查;長江魚類資源掃描;宜昌土特產概況調查等。

3.反思本課題實驗與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4.參加20xx年湖北省活動課程實驗與研究優秀成果評比。

【第2篇】《基於資訊科技的綜合實踐活動》實驗課題總結

《基於資訊科技的綜合實踐活動》實驗課題總結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定:“從國小到高中設定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主要包括四個相互聯絡的方面,即:資訊科技教育、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這意味著,作為以綜合課程為主的國小階段,資訊科技教育以整合方式融合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將是資訊科技課程發展的必然趨勢。

為了落實《綱要》對國小資訊科技教育的新要求,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基礎教育研究室與電子工業出版社合作開展了《基於資訊科技的綜合實踐活動理論與實驗研究》課題研究。該課題已列入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專案《綜合實踐活動及其師資建設》的子課題,並作為湖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重點課題立項。經過歷時一年多的課題研究,在全省8個市(區)級實驗區和40多所實驗學校三輪實驗的基礎上,初步完成了城市版和農村版實驗教材的研製工作。

一、課程開發的新理念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實踐課程,其四大指定領域的內容是以融合形態呈現的。其中,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方式必須貫穿於活動的全部內容之中;資訊科技教育、社群教育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必須以融合的方式設計;同時還需要以綜合主題和綜合專案的形式,把把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進行整合,使之成為學科課程的補充、延伸和實踐性學習活動。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內容整合的方式也是多樣的,既可以採取跨領域的綜合主題方式融合各項內容,也可採取兩兩結合方式,整體設計和實施。本課程的基本構想是把研究性學習與資訊科技教育有機整合,力圖實現對資訊科技傳統內容模式和教學模式的突破。

課題組旗幟鮮明地提出,本課程開發的基本理念是:運用現代資訊科技開展研究性學習;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習資訊科技;把研究目標定位在:探討如何在資訊科技平臺下,以研究性學習為基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途徑和方法。由於人類社會已經進入資訊時代,資訊科技教育必然要作為當前綜合實踐活動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對國小生進行資訊科技教育,主要是進行使用大眾資訊科技工具的一般訓練,進行人文、倫理、道德和法制教育。要改變過去那種把資訊科技教育侷限在計算機軟、硬體技術層面的弊端,由原來的“專業教育”取向,轉變為“大眾文化教育”取向,把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放在突出的位置,以迴應21世紀資訊社會對培養創新人才的要求。

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目前世界各國教育界達成共識的教育目標。資訊素養是資訊社會每個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是滲透於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素。從廣義上看,要從資訊意識情感、資訊倫理道德修養、資訊科學技術常識、資訊科技操作應用能力等四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從狹義上講,要重視培養學生獲取資訊、分析資訊、加工資訊、評價資訊、表達資訊、運用資訊和釋出資訊的能力,以發展適應知識經濟時代需要的人的整體素質。這種能力與傳統的“讀、寫、算”能力一樣重要,是資訊社會對人才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課程學習把綜合主題、綜合專案與資訊科技教育有機融合開展的實踐活動,將為這種能力的培養提供十分有利的環境,課程設計也必須圍繞著培養資訊素養的各個層面展開。

二、課程學習的新內容

為了實現培養學生資訊素養的總目標,課程根據綜合實踐活動和資訊科技教育兩方面要求,統籌考慮課程的學習目標。

研究性學習的目標要求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體驗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和責任感;形成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國小階段資訊科技教育課程的一般性目標包括:瞭解資訊科技的應用環境及資訊的一些表現形式;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在使用資訊科技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能夠在他人在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資訊、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系統及軟體,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課題組認為,在培養資訊素質方面,上述兩類目標的指向完全一致。將課程內容編排為一系列與資訊處理有關的任務(綜合主題或綜合專案),在任務的設計中,特別是在選擇主題方面,綜合考慮資訊科技學習的內在要求,將有可能在完成探究任務的過程中,實現國小階段資訊科技教育的學習目標。

為此,課程以研究性學習為基本主線,安排了系列主題探究活動,廣泛涉及到科學探究、社會探究和認識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等三大領域,具體表現為不同型別的綜合主題和綜合專案。這些內容既包括了社會實踐學習(社會考察實踐、社群公益服務),也包括了生活學習(生活技能訓練、生活科技與創造活動等),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社會生活,有利於學生親身參與和社會實踐,注意照顧到與本年級學科課程內容的銜接;同時也考慮了能夠運用資訊科技手段來實現探究過程,便於融入資訊科技有關學習內容。有計劃地安排了與資訊社會關係密切的綜合主題,遴選出培養資訊意識、資訊常識、資訊倫理和資訊科技能力的學習內容,如:資訊社會的未來、計算機與網路的發展和應用、遙控與感測、電腦與網路文化、資訊保安和電腦病毒等等。

三、資訊科技學習的新思路

資訊科技教育是本課程學習活動的另一主線,重點放在利用資訊科技處理完成各種探究任務,突出運用資訊科技工具的思想,即:用計算機來學習,而不單純學習計算機。把資訊科技當作學生獲取資訊、探索問題、合作學習、解決問題、構建知識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以及師生之間情感與資訊交流的工具。

過去許多中國小資訊科技課教材,無論是教學理念、內容編寫,還是學習模式都存在一些問題,如沿襲傳統計算機教材的編寫模式,片面注重傳授知識和操作要領,忽視對學生資訊意識情感、資訊倫理道德、資訊科學技術常識和資訊應用能力的培養,不能適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的要求。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以往的傳授知識課程的不同點是,傳授知識課程的教學主要圍繞知識進行,學生是“先學後練”;而綜合實踐活動課重點是實踐,在實踐中探究,在實踐中產生對計算機工具(知識與技能)的需要。必須提倡知識時代“幹中學”和“邊幹邊學”的學習理念,用什麼就學什麼,讓學生在用中熟悉和掌握計算機和網路技術操作技能。因此,本課程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知識能力水平,按照任務(綜合主題和綜合專案)的需要,有計劃、分階段融入必要的計算機和網路基礎知識講授和操作技能訓練。例如,在課程單元《我國的橋樑》設計中,以語文課《趙州橋》為創設的情境,要求學生通過實地調查和查詢文獻,發現我國還有哪些著名的橋樑,完成資訊收集的任務;繼而讓學生學習使用瀏覽器上網,邊幹邊學,在網路中去尋找橋樑,達到了解因特網是通向資訊海洋的“橋樑”的目的。

目前,許多普及程度較高的資訊科技,如基於圖形使用者介面的作業系統、所見即所得條件下的文書處理軟體、電子表格和幻燈演示、網路瀏覽技術等等,其入門的“門檻”較低,為國小生的“幹中學”帶來了可能性。課程設計改變了過去計算機教材講授過多過細,以致成了“軟體說明書”的弊端,為學生留下更多的問題空間,把擴充套件和提高的學習任務交給學生去自主探究。

目前通行的資訊科技教材,其內容大多根據軟體或者硬體功能,分為資訊科技基礎知識、作業系統、字處理軟體、畫圖軟體、多媒體、網際網路等模組。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學期或者學年為階段,進行各模組的教學。這種大模組、整體化的學習思路仍屬於專業教育的範疇,較適合於成人,對於國小生卻不太適應。本課程則把資訊科技知識和操作技能按內容分層,組織為知識單元,並分解為不同等級的模組,然後,分散在不同年級的綜合主題研究中學習,逐步加深,基本上滿足了《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對國小資訊科技教育提出的要求。

四、課程設計的新模式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本課程遵循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探究”模式來組織教學和實踐活動,按照創設學習環境和任務驅動的方法設計課程單元,指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在多元智慧理論指導下,選擇多元化的評價和評定方法等等,以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模式,課題組參考和借鑑了國內外許多優秀探究學習範例的方法,如webquest網路主題探究、intel未來教育、7e學習模式、big6主題探究等,初步形成一種較為規範而開放的課程設計模式。

1、學習單元

《基於資訊科技的綜合實踐》課程在“學習單元”的概念下,統籌設計編排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每一“學習單元”表現為研究性學習的一個“綜合主題”或“綜合專案”,以問題解決為主導,讓學生運用資訊科技手段,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

為了便於操作,學習單元的內容編排是一系列與資訊處理有關的主題任務,主要包括資訊採集、資訊整理、資訊分析、資訊加工、資訊表達、資訊釋出、資訊評價和資訊應用等。每一年級的主題任務都分佈了社會探究、科學探究和認識自我等方面的內容,並且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逐步從單一主題(小任務)向綜合主題(大任務)發展。例如,國小三、四年級必須初步熟悉和學會計算機入門的操作技能,在設計中努力尋找資訊科技與主題探究的聯絡點和結合點,以“小任務”的方式(如單一性的“收集資訊”)設計學習內容;從國小五年級開始,逐步增強任務的綜合性,以“大任務”的方式(如綜合性的“收集、加工和表達資訊”)組織學習內容,強調學生綜合應用已經學到的資訊科技。根據不同主題任務的需要,對各年級“學習單元”的時間進行整體安排,分別規劃每一單元所需的課時。

同時,主題的選擇還充分考慮了能夠運用資訊科技手段來實現探究過程,每一主題都便於幫助引入資訊科技的有關學習內容。

2、探究學習活動

“學習單元”分別由“基本探究活動”、“資訊科技學習活動”、“評價與交流活動”等探究學習活動有機銜接構成,在國小高年級,還增加了“擴充套件(或延伸)探究活動”,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探究學習活動”的設計主線是“基本探究”→(“擴充套件探究”或“延伸探究”)→“評價與交流”;其支線是“資訊科技學習”,各類活動的組織結構參見圖(略)

“基本探究活動”是研究性學習的主線,包括創設情景、任務驅動、自主探究和協作學習等要素;與一般主題探究的區別在於,該活動從主題選擇到實施過程,都儘可能地考慮到運用電腦和網路等資訊科技手段完成各種研究任務。

“資訊科技學習活動”的主要意圖是為“基本研究活動”的需要服務;當課程單元進展到其他活動階段,也需要有該活動的學習支援。也就是說,課程單元的主題需要用到什麼就學習什麼,讓學生在“幹”中熟悉和掌握計算機和網路技術操作技能。它同樣必須採用研究性學習方式進行,“任務驅動”而不是“內容驅動”。它既是本單元課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又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探究過程,用問題引導和組織學生對電腦和網路技術進行自主探究。同時,也照顧到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推薦的6大模組分佈,注意電腦網路技能的銜接,使知識逐步建構成為系統。

“擴充套件探究活動”或“延伸探究活動”供國小高年級選用。擴充套件(expand)探究即:發現本主題新的應用。包括利用以前的資訊提出新問題,完成新的探究過程,尋找新答案,或者做出新的設計實驗,從而加深對主題概念的理解,以新的視角應用和擴充概念。延伸(extend)探究即:使概念進入其他的.內容領域。包括:從本主題的研究領域中,發現與其他領域相聯絡的概念或新的主題,建立概念與真實世界的聯絡。在高年級增設兩類活動的目的,在於考慮增加主題的綜合性,既可包含本主題探究內容的擴充套件和延伸,又可以包含資訊科技學習內容的擴充和延伸。

“交流與評價活動”將集中進行本單元總結性的表達、交流和評價。評價和交流的內容既包括主題探究,也包括資訊科技工具學習。本活動根據不同單元任務的需要,安排了多種形式的表達與交流,對學生動手動腦“做”的表現進行“過程評定”,對以“長作業”方式完成任務的結果進行“總結性評價”,以及對在全班範圍組織的表達交流活動進行表現評定等。評價採用了多元評價方法,如表現評價、實作評定、檔案袋評定與量表評價,既有質性評定,也有量化評價。此外,借鑑intel未來教育“作業模式”的思想,表達、交流和評價也在全部活動中分散安排,並在課堂內完成。學生每完成一個練習,甚至收集到的一幅圖片或一段文字,都被視為一種“作業”,都是為完成總任務所做的工作,要求他們隨時進行組內交流和自我評價

3、活動模組

每一活動均由不同的“活動模組”組成,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了自主擴充學習的空間。各類探究活動的模組,保持了大體上的一致性,在不同的單元中,同一型別的學習活動都設定某些共同的“基本模組”,以便於教師組織教學。如:在“基本探究活動”中,各單元都設定了“情境模組”、“任務模組”、“過程模組”和“資源模組”等基本模組。所有模組均採用兒童化的名稱,如:“我們的行動”、“我們的寶藏”、“跟我做”、“試一試”、“我們都很棒”等。各類探究活動的模組也保持了一定靈活性,在不同的單元中,各類學習活動都可以根據本單元內容需要,自行設定一些特殊模組,對名稱和內容不作統一要求。除“基本探究活動”外,其他活動也不要求保持完全一致的模組。是否設定某一模組,根據內容需要來決定。

五、課程編排的新體例

課程的編寫體例即學習內容的表達方式和呈現方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要“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的變革”。在編寫體例方面,本課程探索了一種新的學習內容表達和呈現方式,其文字表現為一種“學材”而不是傳統的“教材”,以利於學生和教師組織探究活動,而不是用來組織常規教學。

課程教材打破了目前資訊科技教材的傳統體例和編排模式,文字內容包括:活動指導書、閱讀材料、探究記錄本、課堂作業簿、評價手冊、檔案袋索引、資源導航和其他有關專案,成為研究性學習的“學生指導書”和培養學生資訊素養的成長記錄。

教材還針對不同的學習物件,分別開發了“城市版”和“農村版”。農村版的探究主題貼近農村生活的實際,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以廣義資訊素養的培養目標進行課程編排;並且充分考慮到農村國小資訊科技裝置條件較差的現實狀況,以選修方式設定了最基礎的資訊科技學習內容,為農村國小因地制宜地實施資訊科技教育開闢了一種新的途徑。

六、課程實驗的新經驗

《基於資訊科技的綜合實踐活動》實驗課程的研製,是以課題研究方式組織實施的。為了保證設計和編寫質量,課題組組織了以省級教育科研和教學研究部門的專家牽頭,以國小語文、數學、科學和資訊科技等學科特級教師為核心的總課題組(主編組),精心組織框架設計,指導實驗研究工作。

然而,課程編制是否應該吸收廣大教師參與,這是新課程改革中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傳統中國小教師通常被人稱為“教書匠”。作為一種“工匠”,他只能執行那些不從事課堂教學的人所建立的教學理論,他只能按照教學大綱和教材所規定的內容,傳遞一般性的課程知識,判斷某部分學生是否學到了這些知識。在我國新的課程改革中,把教師和學生排斥在課程教材改革之外,會在很大程度上壓制師生對課程編制和實施過程中發揮創新精神,也會影響到課程制度的創新。美國課程論專家提出課程編制的“集體審議制度”,其目的就是確立教師在課程創新中的地位。應該說,教師是課程改革的主力軍,是課程創新能否成功的關鍵。課程改革實驗的全過程都需要教師的參與,包括課程目標的確定、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編排、教材的編寫、課程評價等各個環節。

為此,課題組在全省範圍內,組織了8個實驗區近40所實驗國小的教師參與了課程編制的全過程,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教師協作研究的有益嘗試。各學校都選擇了各學科優秀教師組成子課題組,分別承擔不同學習單元的設計、編制和實驗工作;廣大教師在總課題組的指導下,從框架構思開始,邊設計,邊實驗,反覆修改和完善,撰寫出研製報告和實驗報告。總課題組專家在各校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整合、改寫和多次調整,以保障課程目標的實現和教材編寫的質量。這種全新的研製方式,不僅為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編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而且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參與課改的積極性,為課程的實施培訓了骨幹力量。

研製一套創新的資訊科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材,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我們深感力不從心。衷心期待著廣大教師和學生在使用過程中,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共同做好這項開創性的課程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