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創業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89W

創業調查報告多篇

創業調查報告篇1

作家約翰卡雷說:從書桌上了望世界是危險的。

當太多太多創業的名人佳績出現在眼前,身處象 牙塔的學子不願在一旁觀望。他們走出書本和課堂,夢想著建造一個商業帝國。而作為社會發展的生力軍,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創新程度。

雖然成功是難以複製的,財富與經驗也不是唾手可得,但我們必須看到,如果沒有那些新鮮的思維火花,沒有在車庫裡的學生創業者,也就沒有微軟、惠普等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不僅是在被視為創業夢土的美國,在發展中的中國,創業這個詞也在激勵大學校園裡許多熱切追求理想的人們。

“這已經是我的第二次創業了。”

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的馮錫平在xx年拿到博士學位後,並沒有加入熙熙攘攘的就業大潮,從博士研究生一年級開始就著手創業的他,畢業之後很自然地選擇了自主創業。“我們研製出的產品年內就可以問世,並正式投入試用階段。”他的表情裡沒有太多的興奮,只是淡淡的欣慰。

的確,失敗過一次的馮錫平深知平和的心態和創業的激情並不相悖。他甚至可以給記者梳理出中國大學生創業所經歷過的那些充滿躁動的高潮期及其後趨於務實的階段,因為他和他的夥伴們一直在其間經歷著、觀察著。“我的結論是,中國還沒有一個好的適合大學生的創業

環境,”馮錫平的口氣裡充滿了憂慮。

創業究竟有多熱

比爾蓋茨創造了微軟帝國,也創造了學生創業的神話。上世紀90年代末,全球性的學生創業熱潮開始登陸中國。

1998年5月,清華大學舉行首屆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1999年3月,清華大學學生科技創業者舉辦了第二屆創業大賽,這次大賽誕生了“易得方舟”、“視美樂”等學生公司。

在1998到xx年間,許多學生創業者投身到了網路產業中,並經歷了一次泡沫破滅的洗禮。在那之後,大學生創業進入相對平穩的狀態。

xx年,前程無憂網展開了一項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調查報告的首題為:“你是否有創業的衝動?”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4%的大學生選擇了“沒有”一項。由此可見,創業的概念已在大學生的心裡普及。

在當今中國的教育體制下,自主創業的“熱”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它可以增強大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而另一方面,不論是在公共話語空間還是在高校內部,“就業難”都是不可迴避的話題,創業成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的一個比較現實的選擇。現代大學生創業,已經不僅僅是為了獲取財富,而且融入了更多的作為社會人應承擔的責任。

創業的中美差異

雖然自主創業一次次被中國大眾所關注,卻始終未成氣候。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學生自主創業非常普遍,比如美國大學生創業的比重就高達20~23%。而在我國,大學生創業的比重相對偏低,就一些分析資料來看,大學生創業的比重還不到1%。

在一些發達國家,創業計劃大賽往往是優秀學生創業者誕生的搖籃,但在中國卻出現了差異。在三年前的第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計劃競賽中,廈門大學做了一次大型的問卷調查,有52.8%的人宣告參加競賽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工作經驗和結識工商界精英,這無疑表明,過半的人蔘加計劃競賽並不純粹是為了創業,而是為了給找工作時增加籌碼。

美國是世界上創業投資最發達的國家,有成熟的資本市場,風險投資資金充足,資訊服務行業發達,各種諮詢服務機構齊全。而目前,中國的資本市場落後,創業投資處於起步階段,融資相當困難,因而許多優秀的創業計劃難以付諸實踐。

從創業模式來看,西方高校起步早,且崇尚創新和個人價值,大學生的創業計劃多數都具有可行性。而在中國,雖然各高校bbs創業論壇有大量“創業宣言”和尋求創業合作的帖子。但就記者觀察,大多數創業者僅構思了一個大概的方向,對運作模式、盈利點、投入產出、計劃書等一些創業應該考慮的基本問題,無法給出清晰解釋。

就創業領域而言,美國大學生一般選擇高科技領域創業,而中國則有相當大部分是從事家教、開小店、農業養殖等創業活動。

除了受經濟發展、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外,高等教育模式的不同也造成了差異。如美國的教育是服務型、開放型的,學生往往具備了較強的獨立意識和競爭性格。而中國的教育是管理型、封閉型的,大部分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不多,普遍缺乏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加上太過注重學習的過程與形式,而忽略了學習的目的,因而走出校園譜寫創業史的不多。

生存才是硬道理

“企業家成長機制與創業環境”課題組曾對上海某著名工科高校34名創業學生進行了一次追蹤調查。這些創業學生普遍感到創業後第一年、第三年是兩個重要的坎。其中,創業一年後能夠堅持創業的已不到10人,創業企業能夠存活超過三年的僅6家。這些資料初步顯示,大學生創業存在著“一年之痛”和“三年之癢”的情況。

不少大學生對創業抱有“一年觀察期”和“三年承受期”的心態。一旦“創業”,就意味著時間、精力、資金等的

投入,甚至是放棄其他就業選擇,而當他們感覺回報太低或者不確定時,就會選擇更為穩妥的就業機會。

馮錫平告訴記者:“在創業的過程中,常常是要忍受心理煎熬的。因為你不知道努力是否有可能得到回報,究竟什麼時候能盈利。甚至在企業上了一個平臺之後,你還會忍不住問自己,明天該怎麼辦,是不是會有新的危機?我的第一次創業堅持了十個月就結束了,但也不是沒有收穫的,至少在第二次的選擇過程中,我為自己降低了門檻,我想我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生存下來。”

如今的創業就像是寬進嚴出的大學門檻,入門容易,畢業很難。但遺憾的是,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有人在大學生中做過一個期望值調查,結果顯示,如果進行創業,有25%的人期望三年內達到年利潤300萬以上,有39%的人期望三年內達到年利潤100萬,只有5%的人期望三年內能夠存活。

對於思維迅速,接受新事物和新概念能力很強的大學生來說,創業像是個一觸即發的彈簧座椅,初速度猛烈,但減速又相當明顯。初速度越快,也許落地的毀壞程度就越大。許多大學生在創業失敗一次後,就再也沒有鬥志了。“失敗並不可怕”,這句話只有在創業者意志堅定、風險意識不斷加強的前提下,才不致淪為一句大話。

會拼才會贏

對於那些身在象 牙塔而心繫創業“江湖”的大學生而言,來自親歷“江湖”的前輩們的忠告應該是最中肯、最有幫助的。

“從以往情況看,大學生走的多是it的路子,現在看來,這個行業留給學生的空間已經很小。因此應先深刻了解市場和自己,切忌眼高手低。實際上,大學生尤其是本科階段的學生,技術研發能力有限,找能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小專案更容易得到風險投資商的青睞。或者說,如果能找到好的切入口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就有很好的市場眼光,設計往往都不是他的,但他能看到新方向,他為此興奮得大喊大叫,也掙得盆滿缽滿。但中國缺少這樣的人。”曾經嘗試在網際網路行業創業的學生小馬告訴記者。

有很多學生時期創業的“過來人”紛紛表示,優勢互補的團隊是自主創業的基礎。大學生創業團隊往往從友誼開始,但在實際操作中,會出現很多利益協調以及發展理念的分歧。一旦成員之間產生嫌隙,就很容易以散夥為終局。因此,只有保證創業團隊形成最大的合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勝。

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創業前一定要做足準備,結合自身條件,充分考慮外在因素,做好創業策劃。而計劃必須建立在現實、有效的市場調查基礎上,不能憑空想像。要根據計劃書的分析,制定出企業目標和詳細的工作步驟。同時,要有周密的資金運作計劃,併為自己營造一個好的創業氛圍。

此外,暨南大學創業經濟研究與實驗中心主任張耀輝教授在接受《環球》雜誌採訪時指出:“客觀地說,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具備創業的素質和潛能,應該對他們進行適當的分流,引導他們去做最適合自己的事。那些在理論和學術上有天賦和造詣的學生就不適宜加入創業的洪流。”

我們需要怎樣的土壤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只有2%~3%,遠低於一般企業的創業成功率。原因何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當前中國的創業環境有待改善。

對於大學生創業,政府的幫扶作用不可小視。近年來,為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全國各地也都推出了相應的政策。頻頻舉行的全國性或地區性大學生創業大賽以及各地的青年創業實習基地等,都為大學生創業大開方便之門。但這些政策的落實情況並不理想,尤其是在經營領域、融資渠道和稅收優惠等關鍵問題上,“雷聲大、雨點小”。

北京創業指導中心的車處長對記者坦言:“嚴格地說,目前的創業環境是對大學生不利的。北京現在正在醞釀這方面的政策,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新的政策出臺,而舊的政策只涉及到大學生就業的問題,對創業方面並沒有面向大學生的單獨政策。”

有調查顯示,45.5%的學生因為“缺乏啟動資金”而導致創業夢擱淺。據瞭解,XX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投入幾千萬給學生,然後看其中80%~90%關門,政府值得這麼冒險嗎?”實際上,不管扶持的專案成功還是失敗,給予大學生創業者支援和機會,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綜合性人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高校在大學生創業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能提供的服務則是多方面的,其中,規範、適用、系統的創業教育是重中之重。在一些條件比較成熟的學校開設大學生創業方面的課程,教會大學生熟悉取得經營資格的程式和籌措資金的渠道,瞭解經營方面的經驗和原則,防止違規操作,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方式。

張耀輝向記者闡述了他的觀點:“近年來,創業教育逐漸鋪開,這個概念正在得到推廣。而我認為,除此以外,教師們要擔當起責任,帶頭創新,引領學生去突破。我們對創新的理解,是不是隻是創造發明?一個行業的形成,比如方便麵、礦泉水,技術含量非常低,研發投入也少,但從創新的意義上來說,它對人類的改變是非常大的。整

個創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要把思想向商業轉化。創新應該是經濟的概念,不是科技的概念。”

相對於歐美比較成熟的市場環境,中國的創業者肩上的負擔更重,大環境也讓他們更感艱難。只有在全社會的支援和理解下,才可能形成社會市場的良性競爭,並讓真正的人才脫穎而出。

路還很長,充滿了艱難和挑戰,但前途不會黯淡。

創業調查報告篇2

如今大學生創業問題受到我國各界的關注。而且現在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並不容樂觀,大學生創業對即將面臨工作的大學生是一條值得考慮的出路,但是現在社會上對大學生創業的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大學生剛出校門就開始創業是盲目的,而且缺乏創業的意識和能力。因此我們開展了一次“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調查”活動。由於交際的緣故填寫問卷的人員中以理工科學校為主,其次09屆和10屆的大學生是主要的被調查群體。

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據統計今年,中國將有611萬名研究生、大學本專科學生畢業。外加去年未找到的畢業生210萬,可預計XX年的高校就業人數多達810萬,而XX年這一特殊的年間我們不僅遭遇到了金融危機的重創,還經歷了刻苦銘心的雪災、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織發生的一年。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格局,並構成了當前就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在全球金融危機重壓下,XX年上半年全國有6.7萬家民營企業倒閉,而在xx年年,民營企業吸納了34.2% 的大學畢業生。一方面我國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另一方面企業萎縮明顯,企業校園招聘也相應畏縮。往年10月,各大企業都早早地啟動了校園招聘計劃,各大高校內也因此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由於遭受金融風暴的影響,就業市場整體不景氣, 很多大企業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規模裁員,同時很多作為吸引就業主體的中小企業由於受到勞動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響,業務訂單量明顯減少,用工需求也明顯減少。這給學生就業客觀上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由此可見,就業的形式不容樂觀,因此,創業這一出路就出現在越來越多的畢業生的眼中。在調查中有57.22%的人表示,在畢業後有創業的打算。

主題:

在網上有調查顯示,“曾經多次參加創業計劃競賽”的學生僅有3.5%,“參加過一次”的佔11.3%,有85.2%的受訪者表示“未曾參加過這樣的活動”——進行過創業實踐嘗試的學生總體比例還不到15%。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我們的調查顯示,有50%的大學生認為只要開創一份事業都可以叫創業,有22.16%認為創業就是開辦企業(公司)。這些認識顯然是不正確的創業是指某個人發現某種資訊、資源、機會或掌握某種技術,利用或借用相應的平臺或載體,將其發現的資訊、資源、機會或掌握的技術,以一定的方式,轉化、創造成更多的財富、價值,並實現某種追求或目標的過程。在被調查者中有57.22%表示在畢業後有創業的打算。但是調查顯示認真關注大學生成功創業事蹟的人僅有15.46%,所以我們認為現在的大學生的創業意識不足,甚至有些盲目,不過還有一點,不排除我們調查的人群大部分還沒有面臨工作,所以對創業的重視程度不夠的原因

創業其實是以新的生產力匯入的方式開展一段事業。創業和以前的謀生不太一樣,所以對大學生能力要求比較高。第一,要有一定的工作技能,也就是說你要能夠協調一些人際關係,能夠有一些基本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第二,要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比如在對內有員工團結問題,對外涉及到和工商、稅務以及各個社會組織打交道的能力。

?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顯示,半數大學生認為自己具備“創業技能”,但是專家稱——還沒有創業,別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學生除了有點子以外,還有哪一些紮實的基本功

有45.88%大學生認為在大學期間學習如何自主創業非常有必要,但是,僅有極少的一部分人在平時積極地去了解創業的資訊。對此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解釋這個現象。我們認為現在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很空洞。

有關創業的具體資料對大學生來說事很難接觸到的。所以大學生創業一般開始的時候都是比較生澀的。最重要的是對於專案或者是事業的定位以及戰略方向的把控能力。如果在一開始的時候方向選錯了,後面所有的努力可能就是南轅北轍。所以大概就這三個方面:一是工作的能力,包括基本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二是良好的人際溝通;三是關於戰略方向的把控。這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不具備的話大學生開展創業實際上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就比較艱難了。

調查結果

我們的調查表明,大學生創業對於絕大數的大學生是一條不可行的路,大多數的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很表面的地方,因此學校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力度。另外,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也應加強對這方面資訊的關注程度,注意完善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為以後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創業調查報告篇3

當今社會人口不斷激增引發了很多社會問題:資源趨於匱乏、環境承受能力不斷下降、汙染嚴重、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即將步入社會,我們將面臨最為嚴峻和現實就業問題,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學生、學校、公司、政府又該如何應對日趨緊張的就業問題。

教育能夠使一個人學會學習,達到社會所需要的預期目標,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系統地傳授知識和技術規範等的社會活動。教育的根本價值,就是給國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誠實守法、技藝精湛、博學多才、多專多能的人才,培養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勞動力,培養合格公民,為國、為家、為社會創造科學知識和物質財富,推動經濟增長,推動民族興旺,促進人的發展,推動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發展教育事業一直是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教育對於提高民族素質、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從學生個人的角度來看待就業和創業

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全世界30億經濟活動人口中,失業人口有1至5億,不充分就業人口有7.5億至9億,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如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一樣,就業形勢比較嚴峻。而我國高校連續幾年的擴招,增幅較大,又造成了高校畢業生高存量、高膨脹,昔日被譽為“國之棟樑”、“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就業帶來一定的壓力和難度。所以就業問題的本質不是因為工作崗位的缺少,而是當前社會大學生素質普遍較高,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和就業要求也隨之上升。大學生們普遍蜂擁盲從熱門崗位,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份輕鬆而又高福利的工作。一部分大學生選擇了考驗,希望高學歷能夠使自己在眾多待業者中脫穎而出。事實上就我的個人觀點而言,一味盲目的死讀書也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我們應該清楚自己學習的方向和目的,自己處理好學校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地方,邊學習邊實踐,豐富自己的經驗,從而來適應這個社會。

我們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瞭解了我校大學生對於就業創業的看法以及對今後工作有什麼打算。少部分同學認為讀書是沒有用的,只是混個文憑而已。大部分同學都希望通過在學校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素質,增強自身的就業能力。大學是我們走向社會的一個臺階,我們不應該浪費生命,把精力放在遊戲娛樂上,應該好好利用寶貴而有限的時間,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從而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大學生就業形勢絕非一片黯淡,只要正確分析和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必能撥雲見日,縱橫廣闊職場。

二、從學校集體的角度來看待就業和創業

學校教育和社會需求的脫節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大學生在學校所學習的理論知識無法運用到以後的工作當中去。大學時代所選擇的專業也與未來的工作關係不大。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大學生在校學習缺少學習積極性。

1.學校可以多組織同學們在業餘時間開展各式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積累經驗,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組織能力、時間能力。

2.學校的教育當跟上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需求,可以與公司合作,通過開辦工作室的方式幫助學生較早的瞭解社會工作的流程、適應工作的壓力。

三、從國家和社會的角度來待就業和創業

1.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堅持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並作為我們黨和國家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方針,推動我國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培養數以萬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數以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創新人才,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資源保證。

2.國家可以為大學生提供社會上的就業創業鼓勵政策,例如鼓勵應屆畢業生下鄉當村官,鼓勵大學生走出城市能為貧困山區支教、幫助山村孩子學習,國家應該在全國範圍多宣傳勞動不分貴賤,勞動者都是光榮的。

3.國家可以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為當代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做好引導工作。

大學生就業問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社會、用人單位、高校及大學生本身都是其中的因素。畢業生們要看清當今社會的就業形勢,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努力地去爭取、拼搏、奮鬥,闖過就業這個難關,尋求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還要主動學習和掌握就業技巧,提高擇業能力。發揮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為社會和祖國做出貢獻,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創業調查報告篇4

一、調查目的

瞭解高校大學生對創業的看法和理解、創業前的準備狀況、自主創業遇到的困難等,以此來分析大學生創業現狀問題,以便給大學生提出創業前的提議、為高校在創業教育培養方面供給參考以及為政府制定大學生創業相關政策供給決策依據。

二、調查時間及調查物件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

調查物件:面向所有在校大學生

三、調查資料

本次調查主要針對在校大學生群體,瞭解大學生創業現狀問題,其中包括大學生對創業的看法和理解、創業前的準備狀況、創業傾向的領域、自主創業遇到的困難、創業失敗後的選擇、創業課程的認識等。

四、調查方法

採取抽樣調查的方法,具體方法則是使用網際網路的網上發放問卷以及傳送電子郵件相結合的調查方式。在“騰訊問卷”服務平臺上來發佈設計好的問卷,並利用調查者自身的微信、QQ、微博等方式來向在校大學生分享問卷。

五、調查問卷:

關於在校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分析

六、問卷資料分析結果

(一)問卷題目設計思路

調查受訪者是否有進行創業的打算,之後是如果創業,那麼創業的原因、選擇創業的領域、創業的阻礙、期望得到的幫忙以及創業的準備等。接下來則是創業失敗的後果以及如何看待目前大學開設的創業課程。

(二)問卷發放與回收情景分析

本次關於在校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問卷主要是經過在網上分發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的。調查問卷截止調查者撰寫調查報告之前共收集了42份有效問卷。具體的資料分析結果如下:

(三)調查結果統計分析

(1)在校大學生對於創業的基本看法的資料分析

據調查資料顯示:

①57.1%的在校大學生有研究過在校創業,42.9%的大學生則是完全沒有研究過在校創業。

②在校大學生想要在校創業的原因中則有21.4%的人是因為賺錢,16.7%的人呢則是為了在創業過程中積累經驗。由此可看出大學生創業的原因一般是兼顧經濟和本事兩方面的原因的。

③若創業,你更傾向於選擇哪個領域的問題上,33.3%的人都選擇了餐飲行業,可看出當前在大學生的生活範圍內,餐飲行業是比較容易接觸也蘊含無限商機的領域,所以,在學校的創業教育中也能夠適當加入餐飲行業的例子,從而啟發更多學生的思考。

④在“你認為本(專)科省在校創業的障礙是什麼”的問題中,52.4%的人選擇了空有活力和信心,但經驗不夠,缺乏社會關係,31%的受訪者選擇了資金不足,沒有好的創業方向,7.1%的受訪者則是選擇了所學知識與實際情景有脫節,由此大致能夠看出大學生創業的阻礙主要在人脈關係,資金支援以及所學知識等,所以對於學校等教育部門來說,如何經過各種形式的課程和教育使得學生所理解的知識儘量和社會縮短距離,更接近真實的社會則顯得更為重要。

⑤在“你認為提高大學生在校創業成功率最關鍵因素?”的問題中,47.6%的受訪者選擇了敏銳的視角洞察行業未來發展方向,26.2%的受訪者選擇了充足的資金來源和詳備的資金計劃,由此不難看出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的視角以及資金是影響創業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國家能夠適當改善針對大學生的創業支援政策。

⑥在“若你有意願在校創業,你最期望得到哪種幫忙?”54.8%的受訪者選擇了國家針對大學生在校創業的政策支援,31%的受訪者選擇了家人的支援、理解以及原始資金支援以及11.9%的受訪者選擇了學校給予的支援。由此可看出,國家政策支援,家人的支援和資金幫忙,學校的支援是大學生進行創業時是否能夠繼續和堅持下去的重要影響因素。

⑦在“創業前,你會做哪些準備?”的問題中,71.4%的人選擇了先去實習,瞭解企業運營細節,66.7%的受訪者選擇了招募有共同想法的成員,59.5%的受訪者選擇了獲得家長的支援以及創始資金來源,由此可看出對於在校大學生多進行一些實習培訓,讓他們真正接觸企業運營的細節。此外,家長和社會對於大學生創業的支援也能夠幫忙大學生創業,所以,需要政府在社會營造創新創業的社會風氣,從而使得更多的家長願意支援和理解自我孩子的創業行為和想法。

(2)關於在校大學生對於創業失敗以及高校開設的創業教育的看法

⑧對於“如果創業失敗,你還會繼續嗎?”的問題,76.2%的受訪者選擇了會,23.8%的人則是選擇了不會,能夠看出個人對於創業失敗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樣的,可是大多數的人還是有繼續進行創業的想法的,所以需要國家、學校和家庭等對於大學生的創業行為給予更多的支援和幫忙,哪怕是失敗了也能夠幫忙他們認識到其中自我的錯誤所在,從而進行進一步的改善。

⑨在“你如何看待目前大學開設的創業教育課程”的量表題中,42.9%的受訪者選擇了適中,總計38.1%的受訪者則是選擇趨向不滿意的方面,19.1%的受訪者則是選擇趨向滿意,由此不難看出,當前高校開設的創業課程仍然有必須的改善和提升的空間,從而更加適應大學生的創業學習的需要。

七、總結與提議

(一)結論

根據調研的一些主要資料,能夠反映出在校大學生創業情景具有如下的特點:

1、在校大學生對於在校期間進行創業普遍持有歡迎態度,說明大學生本身對於創業的渴求較大。

2、在校大學生想要在校創業的原因一般是兼顧經濟和本事兩方面的原因的,並且創業更傾向的領域則是餐飲行業,在校創業的障礙主要是空有活力和信心,但經驗不夠、缺乏社會關係、資金不足,沒有好的創業方向以及所學知識與實際情景有脫節所以能夠看出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還是存在諸多問題的,迫切需要科學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

3、在校大學生在校創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主要集中在敏銳的視角洞察行業發展的方向以及充足的資金來源和詳備的資金計劃,而在校創業,最期望得到則是國家針對大學生在校創業的政策支援、家人的支援以及學校給予的支援。創業前的準備主要是實習和獲得家長的支援以及創始資金來源。由此不難看出大學生的創業過程是較為複雜的,也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團結協作。

4、創業失敗後大多數的人還是會選擇繼續嘗試創業,與此相關的,在校大學生認為目前開設的創業教育課程仍然有必須的改善和提升的空間,從而才更能夠適應大學生的創業學習的需要。

綜上,我們不難看出,大學生作為特殊的社會群體,在創業過程中顯然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困難,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僅是大學生本身努力就能夠解決的,還需要政府、學校以及家庭的合力解決。

(二)提議

1、從大學生自身的角度

作為學生本身,首先就是要學習好專業知識,並在此基礎之上,進取擴充套件自我的知識面,將學校的開設的創業教育課程更好的融入到自我的創業中來。此外,學生還能夠將自我的創業與大學很多的創業比賽結合起來,在參賽的過程中將自我的創業策劃書反覆修改,不斷髮現其中的問題和不足,從而為下一步的創業奠定良好的基礎。與其同時,在創業過程中,學生也要進取和學校以及家長進行溝通和聯絡,從而爭取更多的支援和理解。

2、從學校的角度

由調查資料我們也不難看出,當前高校開設的創業教育課程自身有必須的侷限性,因而學校應當進取改善創業教育,使得創業教育課程更加適應學生的發展方向。此外,在大學生創業的過程中,學校也能夠為學生供給更多的優惠政策和措施的支援,從而減小大學生創業的難度,為他們的創業更好的環境。

3、從家庭的角度

家長們應當及時更新自我的思想,對於孩子的創業行為也應當更多的給予支援和理解,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和指責。哪怕孩子在創業過程中遭遇了失敗,也應當多多鼓勵和支援,畢竟創業本身就是一種有益的嘗試,也正是因為創業,才能夠更好地推動社會的提高和發展。

4、從國家的角度

首先,國家應當擴大自身對於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力度和水平,創造出更適合大學生創業的環境。此外,國家也應當在社會上營造出鼓勵創業的氛圍,減弱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

八、調查活動總結

(一)成就

首先,此次的實踐調查活動增強了我個人的實踐本事,從問卷的製作、釋出、收回、問卷資料分析以及調查分析報告的撰寫都是由我一個人獨立完成的,使我更加深入的瞭解瞭如何進行社會調查、分析問卷以及分析從中反映出的社會問題。

其次,總體來說在此次的市場調查活動是較為成功的,到達了較全面的考察在校大學生的創業情景的效果,也使得關於大學生創業情景也有了更為充實的認識和了解。

(二)不足與收穫

1、不足

此次的問卷調查仍然存在著必須的不足之處,如問卷的發放物件大多侷限在調查者的關係圈中,未能對全國大學生進行全面調查等。

2、收穫

此次的問卷調查活動,使我個人對於問卷調查這樣一種社會調查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也讓我更熟練地運用其與網際網路結合的使用方法。在調查過程中,我也深刻認識到調查的每一步其實都是不容失誤的,問卷設計本身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這張問卷能夠反映的問題範圍,如果設計的不好,也會極大影響到問卷所反映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此外,在資料分析過程中,學會如何解讀資料背後的意義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何透過事物的現象看到其背後的本質原因是有必須難度的,在此次的問卷資料解讀中我也許還是存在必須不足,可是相信經過此次的鍛鍊,必須極大的提高了我的本事和水平,也讓我進行下一次問卷調查有了良好的實踐基礎。

綜合此次的問卷調查過程來看,我確實有很多的不足,但很感激此次的調查活動,正是在活動中,我才更好地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懂得了如何去改善自我,也明白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很感激本事秀平臺能夠給我供給這樣一個鍛鍊自我本事的機會,我也會在接下來的活動中認真努力的!

創業調查報告篇5

隨著市場經濟下社會資源配置的日趨合理,人們的創造力被日益激發,加上政策推動,整個社會創業激情湧動。

這股激情也同樣席捲大學校園,日前一項對全國六省市近萬名大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有近八成的大學生表示有創業的意願。

調查首先涉及大學生對創業時機的理解,選擇“工作一段後”的人佔52.8%,選擇“只要有創業意願隨時可以”的大學生佔23.8%,選擇“畢業時”創業的大學生佔13%,選擇“在校期間”創業的大學生佔10%。

由此可見,在校大學生創業,一曰“早”,二曰“少”,呈現出“潛流湧動”的特點。但是,就像任何事物的早期階段一樣,它的影響力同樣不容小覷,一個成功樣板,就有可能帶動一批效仿者跟進。

因此,如何引導,成為擺在學校和老師面前的一道現實題目。

1、專案選擇:熱情與盲目同在

創業市場雖然商機無限,財富卻並非俯拾即得。在校大學生對於理財、營銷、溝通、管理等方面知識的理解程度不同,選專案成為普遍遭遇的第一道坎兒。

幾年前,大學生高新科技領域創業一度成為熱門,出現了網易、騰訊等成功範例。但實踐證明,在校大學生即便身處高科技前沿專業,絕大多數在知識積累和消化方面仍有待加強,創業成功率較低。而隨著大學生創業觀念的增強,創業人數迅速增多,在校大學生創業選擇傳統行業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

河北經貿大學二年級的張騰飛,目前在同齡人眼裡已是創業成功人士。去年11月,他註冊了自己的騰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達50萬元。

進入大學10天后,張騰飛的創業歷程就開始了。他開過飯店、KTV,賣過數碼產品,還牽頭組建過公關外事協會,進行校園營銷……“其實做的好多事都不賺錢”,他說,“那時候也沒什麼經驗,想一出幹一出”。直到去年年底,他才把興趣和精力鎖定文化傳播,並正式著手組建公司。

去年畢業於河北經貿大學資訊系的王朝軍在大學也曾經有過一段創業經歷。他們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家體育用品店,不過只幹了短短的3個月,被他稱為“不成功的嘗試”。

“那真是一段快樂的日子”,王朝軍說,選地址、談房租、佈置店面,一切都新鮮和充滿樂趣。很快,他們發現由於店面選址比較偏僻,本身客流量小,所代理的產品又屬於中高檔,一隻球拍動輒數百元的價位嚇退了許多顧客。勉強撐了3個月,不得不“關門大吉”。

說幹就幹,年輕人的衝動是在校大學生創業的原動力,然而社會和經營經驗的雙重缺乏決定了他們的創業熱情與盲目同在,他們往往要經歷更多的挫折和失敗,其中絕大多數像王朝軍一樣淺嘗輒止,悄無聲息地結束。

2、資金困局:窘迫與智慧糾結

在河北師範大學西校區一角的一個小小冰吧前面,這幾天一直有幾個大學生在忙碌著,他們在搞裝修。

尹立志是這個冰吧的創始人之一,他是河北師範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的大三學生。如今,他同3個新加入的同伴共同經營這個叫做“夏之戀”的冰吧。

“缺錢”是尹立志從創業到現在幾年來的深刻感受。當初開辦冰吧,學校免去了他們的房租,並且支援2萬元用於佈置店面和購買裝置等,解了燃眉之急。如今,他們仍然為了省錢,自己動手,在旺季到來之前把冰吧裝飾一新。

沒有資金,是在校大學生創業常常遭遇的窘境。但是,這倒往往逼迫他們“機智百出”。張騰飛在成立公關外事協會之初,致力於聯絡產品定位符合學生消費的企業合作進行校園營銷。沒有資金打廣告和印傳單,就利用週末,騎上自行車“掃寫字樓”——每到一家寫字樓,先在大廳裡研究公司名號,感覺哪家公司有可能對合作感興趣,就登門拜訪。雖然經常遭到冷眼,但這樣一家家談過去,大大增長了他的商業眼光和談判經驗。

王朝軍想開體育用品商店時,也一樣沒錢,他想來想去,決定走人脈關係這條路。由於具有打乒乓球特長,王朝軍從大一就聯合同學組織了首屆石家莊市大學生乒羽聯賽,賽事連續舉辦3年,他四處拉贊助,結識了一家經營體育用品公司的老闆。決定開店後,他首先找到這位老闆,拿著自己的創業計劃書“遊說”對方,他的創業熱情獲得了對方的讚賞,不但答應免費鋪貨,連裝修店面也一併管了,“我們只負擔店面房租,所以後來才沒有賠得太慘。”

尹立志的老家在廣東,他介紹說,在學生創業氛圍方面,北方的大學遠不及南方,北方的學生也不及南方學生意識強,他的許多高中同學都邊上學邊“做事”,許多學生把生活費湊起來作為啟動資金,大家其實都明白,創業本身就是克服困難的過程,目的主要在於增長見識,不一定起點多高。

3、規模設計:夢想同現實較量

大部分在校大學生的創業實踐,走不到需要思考有關規模的那一步。開一個小小的加盟店,或是聯合幾位同學提供家教服務……多數學生的創業行為帶有實習的短期特點,而沒有考慮同職業生涯相結合,把企業做大做強。

一方面,這同大學生處於學習階段,資金、能力、經驗欠缺有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校大學生對自己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有待加強。

目前,就讀大學三年級的尹立志正在著手註冊餐飲連鎖公司,相關的手續已經送工商部門報批。他說,經過兩年多的嘗試,自己在經營中找到了樂趣,“夏之戀”冰吧也基本完成了經驗和模式積累。他認為以目前的條件,可以擴大規模,真正地把它作為一份事業去做,他和其他三位合夥同學的計劃是,畢業後也堅持把餐飲行業做下去。

尹立志的小冰吧已經開出了一家分店,同樣是在校園裡。他說,目前主要考慮做校園生意,向社會擴張是畢業之後的打算,畢竟對於社會上的消費人群和消費水平都不瞭解,需要一步步地轉變。

雖然夢想很大,但是現實中障礙很多。尹立志的搭檔之一目前正在北京後海考察著名的酒吧文化,尹立志也利用暑假到一家全國連鎖的咖啡廳打工。儘管那些或奢華或嬉皮的風格,同他們目前僅有幾張桌寥寥十幾個座位的簡陋小冰吧根本不搭界,但他們仍然夢想著未來,並努力學習著,經營著。

或許,他們所創造的事業同他們自己一樣,只要有夢想,總有長大的那一天。

創業調查報告篇6

摘要:如今的社會已經是一個創業的社會,大學生又是創業大軍中的主力,但是大學生創業的劣勢也很明顯:資金的匱乏,管理經驗的缺少,市場調研的不全面,社會、家庭的冷眼相對,都是對創業大學生的打擊。對此,有必要對大學生的創業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和認識,展現大學生對創業的新看法,新視點,新需求。

調查背景:近幾年來,我國高校招生總體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預計到2015年,單從高等學校畢業生這一項來講,就會給社會就業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公共機關要減員增效,難以再大量接收大學畢業生,國有大中型企業則因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也難以提供充分有效的就業機會。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大學生畢業就要面臨失業的可能。因此,通過創業來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問題無疑會是一種可行而且有效的辦法。一個學生創業可以吸引若干個學生的參與,創業成功就可解決一批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如果社會上形成了學生創業的氣候,將大大緩解社會就業的壓力 再次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城鄉產業結構必將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進行調整,從而帶來勞動力的轉移和職業崗位的轉換,這就要求未來的勞動者不能僅僅是生產環節中某個單一工種的單一操作者,還應能夠參與新產品的開發和創造,新技術、新工藝的實施,並進入計劃、管理、服務等經營環節。這些都要求未來的勞動者具有從業和創業的雙重能力,具備多方位的職業轉換能力和自主創業能力。

調查目的:所有這些都表明當今的大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獨自闖出一片事業天空,或者集結三五好友的力量,合力創一番事業,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過這樣的夢想,甚至擬訂出一套計劃,逐步實現,讓美夢成真,但是,光有夢想、希望,若沒有條件,則創業的夢想還是難以實現。最重要的,是累積創業前必要的經驗,與充份的準備,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創業前,不妨先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大學生是否具備創業的觀念,我們是否已為創業做好了準備,大學生創業到底需要我們具備怎樣的素質以及需要什麼樣的創業條件,這都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關於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範文預設。

為此我們小組對我校學生的創業想法做了調查。本次調查範圍分為兩部分,在校大學生與畢業生,分別設計了不同的問卷。其中在校大學生共發出問卷60份,有效回收52份。針對校外畢業生共發出問卷24份,有效回收24份。

調查人員: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東華理工大學本部,東華理工大學南區,東華理工大學北區

調查物件:東華理工大學在校學生及校外畢業生

調查內容:

1、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瞭解他們對創業的看法、意願、方向、目的、心理等。

2、調查創業環境,瞭解社會、學校給大學生提供的服務、幫助及想創業大學生對此的滿意度。

3、調查想創業大學生的基本資訊、創業素質狀況、創業傾向程度、創業團隊的素質。

調查情況總結:

1、被調查的在校大學生有男生32人,女生30人。其96%的同學贊成在校大學生創業。但是隻有69%的同學表示對創業感興趣(這69%的對創業感興趣的學生中有90%的是男性同學,10%的是女性同學),另31%的同學則完全沒有過創業的打算,而在對已經畢業或者即將畢業的學生調查中發現,選擇創業已經成功或正在創業的人數都為0。不難看出,雖然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對大學生自主創業表示贊同,但明顯大家還是持著一種觀望的態度。在有興趣開展自主創業的學生的性別方面,男性同學佔多數。最後在已畢業和即將畢業的學生調查中,我們發現,自主創業的成功率為0。

2、更多的受訪者選擇自助創業的受社會影響最多,約佔總人數的42%;其次是受身邊創業人員的影響,其人數約佔總人數的28%;受家庭影響與受其他因素影響的同學則各佔總人數的15%。有46%的同學選擇的創業目的是積累經驗,為以後的工作做準備;有31%的同學的創業目的是提前開始人生事業;只有8%的同學的創業目的是籌備人生的“第一桶金”;剩餘15%的同學的創業目的選擇了其他。從調查結果中我們發現,目前較大的社會就業壓力是驅使他們選擇自助創業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校學生創業的時候,應該對創業的環境,地點等進行評估,聽取家長和老師的建議,不應該一意孤行。

3、對於大學生創業應具備的外部條件,81%的同學認為應具備資金支援,69%的同學認為應有廣泛的人脈,65%的同學認為應具有創業團隊,35%的同學認為應有良好的經濟形勢,12%的同學選擇了有一定的辦公場所,還有15%的同學選擇了其他條件。“資金支援”、“經驗和社會關係”、“良好的創業團隊”是受訪者普遍認為自主創業時需要的外部條件。在眾多外部條件中最為受訪者所看重的還是“資金的支援”,佔到了81%。

4、關於最吸引畢業生創業的原因,有50%的畢業生選擇了創業能使個人獲得不斷地成長和發展,有33%的人選擇了創業成功能使自己成為主宰生活的強者,有25%的人認為創業能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有4%的人選擇了創業能挑戰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及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調查結果顯示沒有任何畢業生選擇有強烈的創業興趣和慾望、通過創業迅速提升自身的社會地位及對金錢和自由的渴望這三項。更多的受訪者選擇自助的創業的原因是想讓自身得到鍛鍊,佔到了受訪者的87%,而33%的受訪者是從解決今後就業問題的角度出發的。

5、對於“白領文化”與“創業文化”的立場,67%的畢業生先選擇“白領文化”為基礎,以此發展自己的“創業文化”,42%的畢業生認為“白領文化”的風險較小,投資較少,工作穩定,只有8%的畢業生認為“創業文化”選擇做自己的老闆,即使冒著風險也值得賭一把,沒有畢業生選擇“打工”和“創業”只要能得到應有的回報就可以了這一項。再一次印證了大學生現在對自主創業雖然感興趣、有想法,但更多的還是保有一種觀望的心態。

對此,本組對在校學生創業出發點提出建議:學生自主創業不僅僅是為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從中鍛鍊自己,讓自己在今後的就業之路上,多一些砝碼。在校學生創業的前期,收入會比較低,學生應該樂觀看待,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不應該抱怨,不應該懶惰,更不應該自暴自棄。

創業調查報告篇7

一、摘要:

現如今我們大三的學長、學姐即將走出校園,走入社會,他們可以選擇的,或許不只是進入一個差強人意的工作單位,解決“就業”難題。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摒棄了競爭激烈的“就業”所帶來的壓力,開始走上創業的道路,開拓自己的精彩人生。那麼,分析“就業”與“創業”這兩個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卻截然不同的兩種生存方式,我們也知道作為現在的一個大學生已經不是像以前那樣的彌足珍貴了,可就業與創業它們各自在剛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學子們心裡究竟佔據怎樣一個地位、就業形勢如何、創業到底難不難喃?接下來將展現我們調查報所得來資料。

二、關鍵詞:

創業、就業、工作

三、正文:

(一)、現今的大學生越來越多,而就業崗位不多,這就造成了就業競爭十分激烈,供需關係緊張自然成為就業難最主要的原因,據調查想要到: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自主創業、其他的比例分別佔:33.3%、13.3%、20%、33.3%、0%

圖:文獻來源:調查報告

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自主企業

其他

(二)、經濟知識時代對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使得多數學生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就業方向、工作區域等方面的選擇方向上,因此,據調查所知:希望到沿海開放城市、內陸省會城市、中小城市、農村、需要人才的邊遠地區或艱苦環境這些地方工作所佔的比例分別為:26.7%、13.3%、33.3%、6.7%、20%圖:文獻來源:調查報告

(三)、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很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技術創新。很多大學生只看他人成功後的表象,不顧食間、地點的差異,盲目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自己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步他人後塵。因此,我們的調查覺得求職成功的關鍵是:較高的學歷、較好的個人形象、人際關係、個人的知識和實踐能力、其他所佔比例為:6.7%、0%、40%、60%、0%圖:文獻來源:調查報告

較高學歷

個人形象

人際關係知識和實踐

其他

(四)、現在大學生就業面臨著很多的難題:

1、缺乏啟動資金:除了家庭資助,絕大部分創業大學生沒有其他經濟來源。目前,也有一部分大學生通過勤工儉學積攢下來部分資金,但創業初期的花銷,經常會遠遠超支。

2、缺乏市場經營經驗:大學生有激情、有抱負,但在實戰中往往是“眼高手低”,對具體的市場開拓缺乏經驗與相關的知識,在創業過程中很可能會因“紙上談兵”而敗北。

3、心理承受能力弱:從國小到大學,十幾年的學校生活,相對風平浪靜少有挫折,在這種大環境下,大學生創業者們也普遍比較脆弱。其實無論何種創業都有風險,創業的同時即應該有“風險意識”,要能承受住風險和失敗,能夠經得起市場的錘鍊。

4、創新能力不強: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很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技術創新。很多大學生只看他人成功後的表象,不顧食間、地點的差異,盲目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自己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步他人後塵。

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認為就業難的問題產生於教育體制、學生自身素質不夠、社會沒有提供足夠崗位、大學畢業生太多,超過市場需求所佔的比例為:20%、53.3%、13.3%、40%圖:文獻來源:調查報告

(五)、畢業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來社會公認的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直接原因。從2001年至200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從114萬增加到338萬,是擴招前的3倍;北京地區從6.6萬人增加到15.4萬人,是擴招前的2.3倍。近年來,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專業特色的學校追求綜合發展,紛紛上馬熱門專業,致使這些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以此,我們對大學生就業形勢也做了相應的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形勢嚴峻,就業難、形式正常、形式樂觀、不瞭解所佔比例分別為;86.7%、6.7%、0%、6.7%圖:文獻來源:調查報告

(六)企業激勵機制和文化建設富有成效,企業競爭力有著充沛的源泉,企業普遍重視研發投入、教育培訓,企業技術水平有所提高,企業競爭力有著較為堅實的物質基礎。企業資訊化建設取得較大進展,成為企業快速提高競爭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此,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在校成績,獎學金等榮譽、專業技能,技能證書、社會能力,應變能力、實習經驗,其他工作經驗所佔比例為:0%、20%、66.7%、13.3%

圖:文獻來源:調查報告

在校榮譽

技能證書

社會應變能力

工作經驗

(七)“充分的就業準備和積極樂觀的求職心態是畢業生實現就業的關鍵之一。”瀋陽人才中心交流部副部長馬偉光指出,大學生做就業準備時應該學會求知。有的同學在求職時準備了厚厚一沓證書,可真正能證明自己適合求職崗位的只有兩三個而已。盲目考證不僅浪費金錢,更是時間與精力的浪費。因此,在求職過程中的最重要的不一定是盲目考來的各個證書。對此,調查結果顯示選擇綜合實力、專業技能、實習經歷、其他所佔比例為:73.3%、13.3%、13.3%、0%圖:文獻來源:調查報告

綜合實力專業技能實習經歷其他

(八)、最低工資標準是基於普遍權利的保障標準,而不是基於個人能力的分配標準,也無助於個體價值的真正實現。如果專門制定出針對大學畢業生的最低工資標準,一個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製造出群體之間的不平等。這種以身份決定待遇的做法,顯然違背了人人平等的原則,也同樣違背了最低工資標準的本意。而且,大學畢業生最低工資標準也根本不能改善人才供求的格局。畢業生低薪的根本原因,在於人才的相對過剩。在此格局下,畢業生缺少表演的平臺和博弈的能量。因此,解決畢業生低薪問題不能依賴最低工資的保障,只有通過完善勞動力市場,擴大勞動力的需求,才能根本解決問題。當然,在此期間,政策應對大學畢業生進行一定的照顧,比如就業、創業方面等,但最低工資標準不應屬於此列。因此,我們也對大學生能接受的最低月工資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選擇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所佔的比例為:0%、40%、40%、6.7%、6.7%圖:文獻來源:調查報告

(九)、目前,大多數大學生還是選擇在畢業後繼續深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同學選擇出國留學,但總體來說,還是以轉本、考研居多。在選擇繼續深造的同學中,除了個別是因為父母要求外,大多數都是為了增加專業知識,提高競爭能力。

創業調查報告篇8

【摘 要】在我國,大學生就業壓力日益嚴峻,伴隨著政府政策引導和社會觀念的轉變,大學生創業意識,就業方向也悄然發生轉變。通過對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調查研究,我們旨在瞭解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在創業前準備的真實狀況,分析大學生創業現狀問題,給大學生提出創業前的建議。

【關 鍵 詞】大學生/創業問題/政府高校引導/社會關注/調查報告

浙江是一塊創業的熱土,民營經濟興旺發達的省份。浙江高等教育也是走在中國教育行業的前列,高校眾多,但由於崗位差異,每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也是異常激烈,創業也逐漸成為眾多大學生的第一選擇。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政府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完善支援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我們就大學生創業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我們希望通過研究報告,能夠引起各高校和社會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和教育的重視和關注,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這個研究給創業前的大學生、政府、高校、社會提出建議。

我們小組主要採用問卷調查和網上查閱資料等形式。我們小組也參考了一些其他調查問卷的格式,結合實際編製成《大學生創業問題調查問卷》(見附錄二)。問卷編制好後,小組成員通過各自QQ向周邊大學生(在校就讀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為確保調查結果的可信度,我們採取了無記名方式。最終調查問卷共發100份,實際統計80份。調查結果見 附錄1

本次調查範圍涉及人群大多是來自各大高校的學生,涉及眾多專業,範圍涵蓋廣泛,涉及面廣。從科學合理的角度講,我們的整個調查兼具全面性和典型性。

一、現狀分析和調查結果:

教育部部長賙濟11月20日在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透露,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495萬,比20xx年增加82萬。在全社會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仍然突出,為此,會議決定將20xx年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全面服務年。如此嚴峻的就業壓力,大學生創業依然是熱點之一。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創業是不少應屆畢業大學生的第一選擇。創業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活躍而有效的經濟形式,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後,創業的形勢有很明顯的好轉,不論是私人創辦事業涉及的領域還是創業的發展勢頭,都有著健康發展的趨勢。而從西方的發展歷程來展望我國未來的發展趨勢,學生創業將成為市場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勢力。大學生的加入將為創業大軍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時,在校大學生創業也闖入了人們的視眼。

當大學生創業開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當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創業這種新的就業方式的時候,我們發現在大學校園裡創業的概念也越來越為廣大的同學所瞭解和接受,創業意識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為了全面瞭解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創業前準備的現狀, 研究調查各大高校、政府、社會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和教育的重視和關注程度,我們在1月20日—2月20日,通過問卷形式為主,網上QQ談話和網上搜尋材料為輔開展調查活動。

從調查問卷中抽出幾份題目進行分析,例如第二題,您關注國家出臺的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法規?調查中,經常關注,很清楚的大學生佔10%,偶爾關注,比較清楚的大學生佔30%,不太願意主動去了解,知道一點的大學生佔45%,一點也不知道的大學生佔15%。從這裡體現出現在的大學生對國家政策的瞭解程度雖然佔比較大的比例,但經常關注的大學生只佔10%,所佔比例較小,說明大學生關注國家政策是有待加強的。

而第三題您是否有創業的打算 ?調查中,考慮過的大學生佔97.5%,完全沒想過的大學生佔2.5,正在進行創業的大學生佔0%,已經嘗試過創業的大學生佔0%。從這裡體現了創業的問題對大學生不是什麼和他們毫不相干的事情,絕大多數的學生還是思考過創業的問題。而第十題您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 調查中,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大學生佔47.5% 沒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大學生的佔52.5%。其中,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次數一般在1-2次。從這體現出大學生參加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比例相對較小,大學生對此的關注度還不夠,還有待加強改進。

二、結論分析和建議:

?關於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調查》是我組研究的課題,在課題申請時,我們是作為一個課外業餘任務來完成,經過一番網上瀏覽、網上問卷調查發現這個課題的具有很大的研究性,社會、國家和高校的關注度極大。由於我們小組在資金、人力、物力、時間、個人學歷等因素的限制,調查難度遠遠超過我們申請課題前的想像。對於我們大專生來說,要作到大範圍且研究的極大深度同時極具學術性,是不怎麼現實的。因此,出於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我們組員採取網上問卷調查,網上搜集相關材料等形式,調查自己周邊大學生(在校就讀大學生),其結論和資料也是具備科學性,確保實踐調查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提升作品質量。

從調查問卷和現場人員訪談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需要社會建立有效的導向機制、激勵機制和幫扶機制。高校在大學生自我創業中發揮更多的作用和提供多方面的服務,包括創業指導、資金落實、客戶聯絡、社會溝通等,尤其是提供比較規範、適用、系統的創業教育。高校應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教育一方面是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和創業觀念,另一方面主要是就大學生創業所需要的各種創業技能進行全面培訓,並最終使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

對於大學生創業,政府的幫扶作用不可小視。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出臺,對於大學生創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政府幫扶的持續性需要關注。此外,大學生創業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特別是政府的幫扶作用,社會應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去逐步鍛鍊其市場適應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不管國家政策、高校、社會環境如何,我們認為最重要在於大學生自己,因此大學生主體不容忽視。下面給大學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樹立全新的人才觀,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

從前面所講,我們可以看到,成功的創業者具備一些核心的主要特質和次要特質,要有創業觀念、有才、有膽、有識,同時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創業過程中的困難,這些高要求決定了當代大學生想走上創業之路,就必須按照創業者素質的培養規律,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注重培養自己的能力,錘鍊自己的膽子,同時培養自己的創業人格、創業者思維和創業意識和技能,克服中國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積累型”、“繼承型”,掌握的死知識多,運用的知識少,膽子小,生存能力差的人才型別。

實踐證明,創業者素質的培養是有規律的,其成長也是有過程的。而從實踐中汲取經驗和教訓之都是創業者成長的捷徑,中國有句俗話:“一年學成個莊稼漢,三年學成個生意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錘練自己

要樹立自信、自強、自主、自立意識。自信就是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條件去開創自己未來的事業。自信賦予人主動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進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夠成為創業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更需要自信。自強就是在自信的基礎上,通過企業的實踐,不斷增長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進一步磨鍊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說敢當,敢作敢為,不貪圖眼前的利益,永遠進取,使自己成為強者。自主就是具有獨立的人格,具有獨立性思維能力,不受傳統和世俗偏見的束縛,不受輿論和環境的影響,能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善於設計和規劃自己的未來,並採取相應的行動。自主還要有遠見、有敢為人先的膽略,能把握住自己的航向,自立就是憑自己的頭腦和雙手,憑藉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業的基礎。

(三)廣泛獲取創業經驗

如今,不少大學都開設了創業指導課,教授創業管理、創業心理等內容,幫助大學生打好創業知識的基礎。大學圖書館也提供創業指導方面的書籍,大學生可通過閱讀增加對創業市場的認識。

其次,創業是目前媒體報道的熱門領域,無論是傳統媒體,如報刊、新書、廣播電視、還是網路媒體,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創業知識和資訊。一般來說,經濟類、人才類媒體是首要選擇,比較出名的有《財富人生》、《創業家》、《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以及“中華創業網”、“中國創業論壇”等專業網站。此外,各地創業中心、大學生科技園、留學生創業園等機構的網站,也蘊藏著豐富的創業知識。通過這種途徑獲得創業知識,往往針對性較強。

(四)注重自身能力的綜合培養

大學生要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創業。創業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和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對人的能力要求很高。從事創業的人既要懂經營,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協調處理各方面的關係,又要當機立斷,臨危不亂,指揮若定,既要能言善辯,又要能談判公關,既要能開拓創新,又要不怕挫折、困難。因此,創業能力的綜合性很強,其中要有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創造能力、經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公關能力、應變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把握機遇的能力、談判能力、心理調適能力等。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作為21世紀教育的4個支柱”,並把其作為開啟未來人生大門的四把“鑰匙”。“學會認知”就是教人掌握認知的方法,學會學習的方法、手段,培養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做事”就是要培養人的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駕馭處理複雜突發事件、危機的能力。“學會共同生活”就是要培養人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培養人的競爭意識和管理能力。“學會生存”就是要不斷增強人的自主性、判斷力和個人的責任感,培養人的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等等。因此,大學生要主動樹立“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的意識,提高創業能力,從而使自己在創業時“走得出”,“站得住”,“幹得好”。

(五)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業能力

實踐環節能使大學生在校期間積累創業經驗,培養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要積極參和創業實踐活動,如大學生創業大賽、創業計劃書大賽等。其次,大學生還可通過參和社團組織活動、創業見習、職業見習、兼職打工、求職體驗、市場和社會調查等活動來接觸社會,瞭解市場,並磨練自己的心志,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第三,商業活動無處不在,大學生平時可多和有創業經驗的親朋好友交流,甚至還可通過Email和電話拜訪自己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向一些專業機構諮詢。這些“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往往比看書本的收穫更多。通過這種人際交往途徑獲得最直接的創業技巧和經驗,將使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受益無窮。其四,投身於真正的創業實踐。在畢業前後進入創業啟動階段,可以單獨或和同學輪流租賃或承包一個小店鋪,或加工、修理、或銷售、服務等,在真刀真槍的創業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這些活動成為大學生步入社會大課堂的第一步,同時大學生在參和實踐的過程中,既為他們將來開展創業活動積累了經驗,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也有利於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熱情,為大學生提供應對挫折,面對各種困難的心理準備,促進大學創業成功。

結語

通過研究,我們希望能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富有建設性意義的調查結果和資訊,普及創業理念,彌補大學生長期呆在校園裡對社會缺乏瞭解的不足,增加日後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經過一個月的調查努力,在電信分院老師、團學幹部等的大力支援下,我們小組完成了此次調查研究。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有限、初次撰寫,我們的日常工作、調查方法、報告論文格式等也存在著諸多不足和缺陷,望評委老師能給我們提出寶貴意見,為我們日後其他工作做借鑑!

熱門搜尋
有關五四青年節演講稿 新版端午幼兒園親子活動策劃案 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原文 名家經典抒情散文摘抄通用 運維崗 學習的重要性作文300字 公設計工作計劃 八一建軍節經典祝福語 五年級下冊數學《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 出貨 超市促銷活動方案例文 秦時明月經典語錄 實踐生活作文300字 公司技師工作總結 幼兒園六一兒童節家長代表演講稿 新版文祕月工作總結 讀《孔雀東南飛》有感精品 產品購銷合同範本 600字作文國中記敘文 人教三年級語文教案 高中畢業給老師的贈言 關於五一勞動節的古詩 了作文400字五年級 報告員述職報告參考多篇 新版主題教育存在問題及根源分析 一年級下冊課文夜色仿寫 灑掃 物業員工年終工作總結 貧困戶學生助學金申請書 關於勞動節的勵志句子 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 朝花夕拾讀後感600字 冬奧會殘奧會表彰心得體會 在黨支部主題教育專題學習會上的發言 樓管半年總結及下半年計劃通用 個性有範的單身男生說說簽名 幼兒教師體心得體會推薦 歷險記作文500字2 大學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多篇 大學聯考倒計時勵志演講稿 記者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 2023你檢驗科工作總結 國中友情作文600字話題作文精品 心愛之物優秀作文 關於名字的含義的作文 讚美花的優美詩句 九年級畢業生個人自我評價精品 識字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