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學生零花錢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66W

大學學生零花錢調查報告多篇

大學生的零花錢涉及的消費問題正逐年為高校及國人所重視,作為收入很少的學生群體其購買力卻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風日益增長,其在處理零花錢的能力是否合理發人深省。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零花錢(生活費)有很大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的零花錢的處理狀況,把握大學生在使用零花錢的心理特徵、行為和結構,相應的做出合理的分析與對策,這是本調查的目的。本文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學生零花錢調查報告,僅供參考。

大學學生零花錢調查報告一:

一、引言

大學生的零花錢涉及的消費問題正逐年為高校及國人所重視,作為收入很少的學生群體其購買力卻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風日益增長,其在處理零花錢的能力是否合理發人深省。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零花錢(生活費)有很大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的零花錢的處理狀況,把握大學生在使用零花錢的心理特徵、行為和結構,相應的做出合理的分析與對策,這是本調查的目的。

那麼我們商貿學院的大學生零花錢支出情況、在今後的生活中又是怎樣更好的理財的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在校內包括我的同學朋友的零花錢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以及自己親身經歷進行研究、分析。

二、問卷情況

本問卷共發放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隨機發放。 三、資料統計與分析 (1)總消費額 統計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的零花錢在1000-800元之間,而且男生的比例較大,原因是因除了每天的伙食費平常上網的時間較多,女生在1000-800元之間的是因會買一些衣服、化妝品等花費較大。

通訊支出

根據問卷得到的結果,在擁有手機的同學當中,每月通訊及網路費用為65—150元的同學約佔總人數的一半。在擁有手機的群體中,月花費高於100元的佔到23%。對於這部分人,按照每條簡訊0、1元,話費每分鐘0、3元計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著每天要打十幾分鍾電話或是發幾十條簡訊,顯然,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每月開流量5元可以上網聊QQ或是使用飛信,省了簡訊錢,我是這樣做的,還可以上手機騰訊瀏覽一下新聞奇事。以我的感覺,似乎大一的時候電話方面支出較多,而大二除了極個別人外似乎這方面的支出銳減,而資料也基本反映了這個特點,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別達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學每月都很少打電話,或每個電話時間較短,因大多數都是小號,所以有的同學較省錢。最多也就是和家人聯絡。再有就是有的同學物件在外地所以花費較多。

(3)戀愛支出

經調查一部分戀愛的同學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買禮物送給對方。追求名牌、時尚。

(4)零花錢來源

幾乎全部是依靠父母得來的,在大一的時候也有打工解決自己的生活費,現在封校又面臨著畢業期間所以沒有勤工儉學的了,也有同學想過創業比如說我,在淘寶網上開了個店,可自己親身體驗過以後才知道沒那麼簡單,你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誠信,要有足夠的本錢,還要辦理相關的程式要開網銀,跟郵局那要有溝通反正幹什麼都不容易。不過這也可以鍛鍊自己,避免自己以後少走彎路。

(5)理財、儲蓄方面

資料表明,76.5%的同學在拿到一個時期的生活費時,不會做什麼安排,隨意取用。佔調查調查人數的大多數大學生無預期的計劃和目標。從未思考過錢應該怎麼花、花多少,而且消費的隨意性很強,面對有獎銷售、打折等促銷手段容易衝動,不知不覺就把錢都花了。在調查中,只有24.39%的大學生選擇先存一定數額的錢,剩下的當作此時期生活費,在理財方面我們的同學還是欠缺一點,存在問題

(1) 消費兩極分化:從上述總消費額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

有的同學家庭條件好,他們身上穿著阿迪達斯的T 恤,腳蹬耐克運動鞋,胸前掛著新款手機或 Mp3,出手大方,一個月消費1000-2000元是常事。但我們身邊也有貧困生,他們一個月的生活費不到500元,有的甚至去定位站實習是沒拿厚衣服錢布市帶的很多,在那落下了一有陰天就會腿疼,他們的零花錢僅僅停留在那500元上海要填飽肚子好好學習,中國就是一個貧富差距極大地國家。在調查中發現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生活消費主要來源於家庭供給、親友資助,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學。由於生源來自不同地區,加之大學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盡相同,大多數學生還是能勉強維持學業。

2)儲蓄觀念淡薄

(1)先存起一定數額的錢,剩下的當做此時期的生活費 (2)進行該時期的預算,做出一個消費計劃 (3)馬上去買或馬上想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4)先還欠別人的錢 (5)沒什麼安排,隨意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3)追求時尚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不少同學說,他們之間的攀比遠不止是學習,還表現在生活(吃穿住用)、娛樂、人際交往等方面。他們為了爭得所謂的面子與其他同學比高低,就會不顧實際需要以及家庭的經濟能力,超前購物消費,這是當前大學生不合理使用零花錢中一種很普遍的不良現象。同時還指出有時為了擁有一款時尚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MP4,不少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滿足自己的慾望。這使得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採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有意無意、自覺不自覺的“隨大流”。這種從眾行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4)用在學習上的零花錢較少

大多數同學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不在閱讀其他課外書籍,可有些家庭貧困的學生省吃儉用也要買書看,我個人認為,人的一生要抓住兩根救命稻草,在學習專業的同時應該拓展一下自己的知識面,因為你比耶以後不可能就會在從事你所學習的專業。

(5)其他

由於校內實行的是封閉式的管理,所以平常在上課期間不允許出去,到了星期天解封后每個同學就有想去購物的慾望,總覺得一個星期沒出去有好多東西要買,花銷較大,還有去上網、聚會、娛樂等花費也較大。

五、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問題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零花錢的支出總體上處於不理性階段。他們在用這些零花錢買東西時對產品的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因素裡面,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與情緒的影響。而對於流行與時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危險的影響。還有就是在他們使用這些零花錢時大多數不知道應該怎樣合理的去利用他們,只知道用完在向父母伸手要錢,根本不懂得怎樣去理財怎樣合理消費。

那麼對於大學生在零花錢的使用上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麼建議呢?

(一)、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衝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二)、克服攀比情緒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

(三)、形成大學生良好的消費風氣

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零花錢使用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迴圈。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應如何正確使用零花錢的活動專題,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大學學生零花錢調查報告二:

一、引言

大學生的零花錢涉及的消費問題正逐年為高校及國人所重視,作為收入很少的學生群體其購買力卻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風日益增長,其在處理零花錢的能力是否合理發人深省。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零花錢(生活費)有很大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的零花錢的處理狀況,把握大學生在使用零花錢的心理特徵、行為和結構,相應的做出合理的分析與對策,這是本調查的目的。

那麼我們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的大學生的零花錢支出情況、在今後的生活中又是怎樣更好的理財的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在校內包括我的同學朋友的零花錢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以及自己親身經歷進行研究、分析。

二、問卷情況

見附錄1(含調查問卷和結果分析表格各一份,另有5個問題)

本問卷共發放42份,收回有效問卷34份。在08水保一班和08水保二班中進行,並沒有隨機發放。

三、資料統計與分析

(1)總消費額

統計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的零花錢在1000-800元之間,而且男生的比例較大,原因是因除了每天的伙食費平常上網的時間較多,女生在1000-800元之間的是因會買一些衣服、化妝品等花費較大。

(2)通訊支出

根據問卷得到的結果,在擁有手機的同學當中,每月通訊及網路費用為65—150元的同學約佔總人數的一半。在擁有手機的群體中,月花費高於100元的佔到23%。對於這部分人,按照每條簡訊0、1元,話費每分鐘0、3元計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著每天要打十幾分鍾電話或是發幾十條簡訊,顯然,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每月開流量5元可以上網聊QQ或是使用飛信,省了簡訊錢,我是這樣做的,還可以上手機騰訊瀏覽一下新聞奇事。以我的感覺,似乎大一的時候電話方面支出較多,而大二除了極個別人外似乎這方面的支出銳減,而資料也基本反映了這個特點,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別達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學每月都很少打電話,或每個電話時間較短,因大多數都是小號,所以有的同學較省錢。最多也就是和家人聯絡。再有就是有的同學物件在外地所以花費較多。

(3)戀愛支出

經調查一部分戀愛的同學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買禮物送給對方。追求名牌、時尚。

(4)零花錢來源

幾乎全部是依靠父母得來的,在大一的時候也有打工解決自己的生活費,現在封校又面臨著畢業期間所以沒有勤工儉學的了,也有同學想過創業比如說我,在淘寶網上開了個店,可自己親身體驗過以後才知道沒那麼簡單,你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誠信,要有足夠的本錢,還要辦理相關的程式要開網銀,跟郵局那要有溝通反正幹什麼都不容易。不過這也可以鍛鍊自己,避免自己以後少走彎路。

(5)理財、儲蓄方面

資料表明,76.5%的同學在拿到一個時期的生活費時,不會做什麼安排,隨意取用。佔調查調查人數的大多數大學生無預期的計劃和目標。從未思考過錢應該怎麼花、花多少,而且消費的隨意性很強,面對有獎銷售、打折等促銷手段容易衝動,不知不覺就把錢都花了。在調查中,只有24.39%的大學生選擇先存一定數額的錢,剩下的當作此時期生活費,在理財方面我們的同學還是欠缺一點,我那段時間再看陳作新的《留出你過冬的糧食》教大家怎樣理財,值得推薦給大家。

四、存在問題

(1)消費兩極分化:從上述總消費額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有的同學家庭條件好,他們身上穿著阿迪達斯的T 恤,腳蹬耐克運動鞋,胸前掛著新款手機或 Mp3,出手大方,一個月消費1000-2000元是常事。但我們身邊也有貧困生,他們一個月的生活費不到500元,有的甚至去定位站實習是沒拿厚衣服錢布市帶的很多,在那落下了一有陰天就會腿疼,他們的零花錢僅僅停留在那500元上海要填飽肚子好好學習,中國就是一個貧富差距極大地國家。在調查中發現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生活消費主要來源於家庭供給、親友資助,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學。由於生源來自不同地區,加之大學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盡相同,大多數學生還是能勉強維持學業。

(2)儲蓄觀念淡薄

(1)先存起一定數額的錢,剩下的當做此時期的生活費

(2)進行該時期的預算,做出一個消費計劃

(3)馬上去買或馬上想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4)先還欠別人的錢

(5)沒什麼安排,隨意

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3)追求時尚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不少同學說,他們之間的攀比遠不止是學習,還表現在生活(吃穿住用)、娛樂、人際交往等方面。他們為了爭得所謂的面子與其他同學比高低,就會不顧實際需要以及家庭的經濟能力,超前購物消費,這是當前大學生不合理使用零花錢中一種很普遍的不良現象。同時還指出有時為了擁有一款時尚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MP4,不少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滿足自己的慾望。這使得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採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有意無意、自覺不自覺的“隨大流”。這種從眾行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4)用在學習上的零花錢較少

大多數同學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不在閱讀其他課外書籍,可有些家庭貧困的學生省吃儉用也要買書看,我個人認為,人的一生要抓住兩根救命稻草,在學習專業的同時應該拓展一下自己的知識面,因為你比耶以後不可能就會在從事你所學習的專業。

(5)其他

由於校內實行的是封閉式的管理,所以平常在上課期間不允許出去,到了星期天解封后每個同學就有想去購物的慾望,總覺得一個星期沒出去有好多東西要買,花銷較大,還有去上網、聚會、娛樂等花費也較大。

五、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問題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零花錢的支出總體上處於不理性階段。他們在用這些零花錢買東西時對產品的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因素裡面,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與情緒的影響。而對於流行與時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危險的影響。還有就是在他們使用這些零花錢時大多數不知道應該怎樣合理的去利用他們,只知道用完在向父母伸手要錢,根本不懂得怎樣去理財怎樣合理消費。

那麼對於大學生在零花錢的使用上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麼建議呢?

(一)、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衝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二)、克服攀比情緒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

(三)、形成大學生良好的消費風氣

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零花錢使用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迴圈。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應如何正確使用零花錢的活動專題,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大學學生零花錢調查報告三:

一、引言

大學生的零花錢涉及的消費問題正逐年為高校及國人所重視,作為收入很少的學生群體其購買力卻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風日益增長,其在處理零花錢的能力是否合理發人深省。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零花錢(生活費)有很大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的零花錢的處理狀況,把握大學生在使用零花錢的心理特徵、行為和結構,相應的做出合理的分析與對策,這是本調查的目的。

那麼我們商貿學院的大學生零花錢支出情況、在今後的生活中又是怎樣更好的理財的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在校內包括我的同學朋友的零花錢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以及自己親身經歷進行研究、分析。

二、問卷情況

本問卷共發放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隨機發放。

三、資料統計與分析

(1)總消費額

統計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的零花錢在1000-800元之間,而且男生的比例較大,原因是因除了每天的伙食費平常上網的時間較多,女生在1000-800元之間的是因會買一些衣服、化妝品等花費較大。

(2)通訊支出

根據問卷得到的結果,在擁有手機的同學當中,每月通訊及網路費用為65—150元的同學約佔總人數的一半。在擁有手機的群體中,月花費高於100元的佔到23%。對於這部分人,按照每條簡訊0、1元,話費每分鐘0、3元計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著每天要打十幾分鍾電話或是發幾十條簡訊,顯然,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每月開流量5元可以上網聊QQ或是使用飛信,省了簡訊錢,我是這樣做的,還可以上手機騰訊瀏覽一下新聞奇事。以我的感覺,似乎大一的時候電話方面支出較多,而大二除了極個別人外似乎這方面的支出銳減,而資料也基本反映了這個特點,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別達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學每月都很少打電話,或每個電話時間較短,因大多數都是小號,所以有的同學較省錢。最多也就是和家人聯絡。再有就是有的同學物件在外地所以花費較多。

(3)戀愛支出

經調查一部分戀愛的同學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買禮物送給對方。追求名牌、時尚。

(4)零花錢來源

幾乎全部是依靠父母得來的,在大一的時候也有打工解決自己的生活費,現在封校又面臨著畢業期間所以沒有勤工儉學的了,也有同學想過創業比如說我,在淘寶網上開了個店,可自己親身體驗過以後才知道沒那麼簡單,你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誠信,要有足夠的本錢,還要辦理相關的程式要開網銀,跟郵局那要有溝通反正幹什麼都不容易。不過這也可以鍛鍊自己,避免自己以後少走彎路。

(5)理財、儲蓄方面

資料表明,76.5%的同學在拿到一個時期的生活費時,不會做什麼安排,隨意取用。佔調查調查人數的大多數大學生無預期的計劃和目標。從未思考過錢應該怎麼花、花多少,而且消費的隨意性很強,面對有獎銷售、打折等促銷手段容易衝動,不知不覺就把錢都花了。在調查中,只有24.39%的大學生選擇先存一定數額的錢,剩下的當作此時期生活費,在理財方面我們的同學還是欠缺一點,存在問題

(1)消費兩極分化:從上述總消費額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有的同學家庭條件好,他們身上穿著阿迪達斯的T 恤,腳蹬耐克運動鞋,胸前掛著新款手機或 Mp3,出手大方,一個月消費1000-2000元是常事。但我們身邊也有貧困生,他們一個月的生活費不到500元,有的甚至去定位站實習是沒拿厚衣服錢布市帶的很多,在那落下了一有陰天就會腿疼,他們的零花錢僅僅停留在那500元上海要填飽肚子好好學習,中國就是一個貧富差距極大地國家。在調查中發現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生活消費主要來源於家庭供給、親友資助,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學。由於生源來自不同地區,加之大學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盡相同,大多數學生還是能勉強維持學業。

(2)儲蓄觀念淡薄

(1)先存起一定數額的錢,剩下的當做此時期的生活費

(2)進行該時期的預算,做出一個消費計劃

(3)馬上去買或馬上想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4)先還欠別人的錢

(5)沒什麼安排,隨意

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3)追求時尚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不少同學說,他們之間的攀比遠不止是學習,還表現在生活(吃穿住用)、娛樂、人際交往等方面。他們為了爭得所謂的面子與其他同學比高低,就會不顧實際需要以及家庭的經濟能力,超前購物消費,這是當前大學生不合理使用零花錢中一種很普遍的不良現象。同時還指出有時為了擁有一款時尚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MP4,不少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滿足自己的慾望。這使得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採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有意無意、自覺不自覺的“隨大流”。這種從眾行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4)用在學習上的零花錢較少

大多數同學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不在閱讀其他課外書籍,可有些家庭貧困的學生省吃儉用也要買書看,我個人認為,人的一生要抓住兩根救命稻草,在學習專業的同時應該拓展一下自己的知識面,因為你比耶以後不可能就會在從事你所學習的專業。

(5)其他

由於校內實行的是封閉式的管理,所以平常在上課期間不允許出去,到了星期天解封后每個同學就有想去購物的慾望,總覺得一個星期沒出去有好多東西要買,花銷較大,還有去上網、聚會、娛樂等花費也較大。

五、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問題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零花錢的支出總體上處於不理性階段。他們在用這些零花錢買東西時對產品的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因素裡面,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與情緒的影響。而對於流行與時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危險的影響。還有就是在他們使用這些零花錢時大多數不知道應該怎樣合理的去利用他們,只知道用完在向父母伸手要錢,根本不懂得怎樣去理財怎樣合理消費。

那麼對於大學生在零花錢的使用上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麼建議呢?

(一)、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衝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二)、克服攀比情緒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

(三)、形成大學生良好的消費風氣

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零花錢使用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迴圈。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應如何正確使用零花錢的活動專題,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熱門搜尋
審美自我評價 大學生學期自我鑑定新版 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複習計劃及知識點 崗前培訓總結新版 外聯活動策劃書精品 社群2021年度道德講堂活動方案 在試用期的辭職報告 誠信教育心得體會300字 空間留言板留言通用 適合教師節朗誦的詩歌經典 寫多肉 中秋節趣事的作文600字 車輛維修合同 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作文 幼教師風培訓心得體會通用 教師個人學轉促心得體會 在參加植樹活動的心得體會 讀《湯姆·索亞歷險記》 2022虎年年會代表個人發言稿 讀書師德修養心得體會 噴漆工藝流程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800 九月九日重陽節經典古詩11首 保險公司個人年終工作總結報告 第二批主題教育領導學習發言 賙濟 畫廊 去旅遊的心得體會精品 申請緩交學費申請書 參觀歷史博物館後的觀後感 東京奧運會賽程時間安排表一覽2021 重新整理自我中學生滿分作文 我喜歡的小動物小狗作文精彩 學生們的社會實踐報告總結 內部控制制度 會計學就業形勢分析新版 宣傳報告述職報告新版 教師節班會活動方案 浙江有禮文明課堂心得體會 倉庫工作總結及下半年計劃 偶然的發現作文 行長年度報告 開盤工作總結精品 監理年個人工作總結 國小五年級德育工作計劃 純乾貨分享——備考雅思學習的幾大技巧 關於地震的心得體會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