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溝子村的調查報告範本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44W

溝子村的調查報告範本多篇

溝子村的調查報告篇1

紹興被稱為“東方的威尼斯”,那麼紹興的水真的很好了嗎?那可不見得,經過調查發現紹興的水汙染也較為嚴重。

就拿環城河來說吧。別看它現在美貌無比,從前可連人都不敢接近。直到1999年初,我們抓住建設城市防洪工程的有利時機,紹興市委、市政府決策實施城市河道綜合整治,提出“舉社會之力,治古越河道”。花費12億餘元和270余天的建設,終於把環城河成了紹興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水汙染是怎麼產生的呢?主要還是因為老一輩的人,或是一些素質較低的公民。以前,水清澈,老人們往往喜歡在河水裡洗米,洗菜,甚至洗衣服。因為這樣省水費,又方便,大家有都怎麼做,也見怪不怪了。長此以往,河水怎能不髒?更重要的是水汙染不僅汙染了環境,還影響了人們的健康。因為有些地方人們還在喝河裡的水,這些水都被利用過,人喝了健康嚴重受損。

那麼,要怎麼解決水汙染的問題呢?人民的改變是很重要,但改變現有的水汙染更重要。紹興汙水處理廠已將 “水庫――水廠――供水――排水――汙水處理”各個環節串成一條產業鏈,成為現實。但這已從根本上解決了水汙染問題嗎?我看不然。水依然在破壞,汙染依然在繼續。根本還是百姓的問題,只有百姓自己意識到水汙染後果的嚴重性,知道不能再破壞水資源,應該保護它了。那時候,根本不用整治,水汙染自然會自動消失。

讓我們行動起來,我剷除水汙染而努力奮鬥!

溝子村的調查報告篇2

一、調查目標和方法。

(一) 調查目標

1、通過對學生作業自主檢查現狀、教師教學引導以及家庭教育配合情況三方面的調查,發現學生作業自主檢查缺失的原因及根源,為培養學生自查習慣,提高學生作業正確率作好鋪墊。

2、通過調查研究實現對學生作業自主檢查習慣的培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使學生樂於學習,善於反思,具有一定的責任感。

3、經歷調查分析促使學生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中形成“正能量”,促進教學互長,營造師生之間良性和諧的教學氛圍。

(二)調查方法

1.調查時間、物件與範圍

時間:xx年1月。

物件與範圍:電力國小三至六年級,每班隨機抽取十名學生及家長,部分教師。

2.調查方法

問卷法:學生問卷。

觀察法:隨堂進行觀察,檢視作業本,測試情況。

訪談法:與教師、學生及家長交談。

分析法:資料統計分析

3、調查內容

充分地瞭解學生在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影響下,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因素與實際行為。其中包括學生數學學習狀態,課業負擔狀況,學生作業自主檢查習慣的實際情況,家長在督促學生學習方面的行為與方式,以及教師對於學生作業自主檢查習慣的理解和定位等等。

二、現狀分析

經過為期一個月的周密調查,走訪了一線的數學教師,與部分學生和家長進行交談,隨機發放100份學生問卷,並全部收回,我們發現學生的數學作業自主檢查現狀令人擔憂。

1、忙於學習,無暇思考,動力欠缺。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作業自主檢查現狀令人堪憂:只有25.16%的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檢查作業;61.33%的學生靠他人(父母等)來檢查才能發現錯題,自己不檢查;還要13.51%的學生從不檢查作業。

之所以出現如此的現狀,我們調查發現,這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動力以及精力有關。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要老師或家長的一些督促和幫助,還有一小部分學生必須在老師和家長的監督和催促下才能完成學習任務,失去了督促和檢查則不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由此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學習仍然處於“要我學”的被動狀態。從調查中我們發現還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經常會參加課外活動或學習,僅有少部分學生沒有參加課外學習和輔導,學生每天基本處在忙於應付老師和家長安排的學習任務中,在這一狀態長久的影響下,致使學生們無暇思考:“我為什麼而學?”“我該怎樣學?”失去了學習的原動力。

2、重視成績,輕視引導,氛圍欠缺。

從學校教學中可以瞭解到,目前多數教師在實施新課標理念中,比較重視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對如何利用日常練習、作業、測試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等關注不夠。教師過於關注學生答題的正確率,過於關注題目的答案本身,對於學生出錯的其它客觀或主觀因素(例如:環境、心理、情緒、行為習慣等等,其中也包括學生自查習慣)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些隱性的學習力制約和影響著學生的進步和成長。

在社會因素和家庭期望的影響下,多數學生和家長都渴望考取理想的中學,為孩子營造更加理想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所以成績成了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杆。在課改和教育導向的正確引導下,應試教育的不良影響逐步被扭轉,但成績依然是學生學習評定的硬指標。為此家長們努力實現自身的最優化,打造孩子的最佳化。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於學習嚴格把關,往往將作業檢查的任務,甚至測試反思大包大攬,出現學習上的問題及時指導。表面上,當日問題當下解決,但長此以往,形成了孩子強烈的依賴心理,成為的做作業的機器,計算的工具,不願自查,只是坐等家長的評判,而這使得家長們也騎虎難下,也叫苦不迭。

3、流於形式,難成實效,方法欠缺。

學生在學習中為了快速完成學習任務,留給自己更多“自由”的時間,他們急於完成學習任務往往忽略自查這一環節。在課堂練習中,只有答案不同才會思考錯因。在交作業後,見到老師批改的錯號才會找自己解決問題的誤區,缺乏自主檢查的意識。即使檢查,方法也比較單一,難成實效。調查發現,自主檢查的學生中,只是檢查作業數字、符號是否抄錯的高達76.15%,還檢查方法是否正確的佔18.23%,而採用多種方法檢查的只5.62%。

三、解決對策。

由於一方面,時下常見的做法是教師佈置完作業,總不忘要求學生讓家長檢查簽字,這樣既助長了學生學習的依賴性,削弱了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和意識,淡化了他們心中的責任感,同時也增加了家長的負擔。另一方面,面對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特別是國小中高年級,由於對作業失去了熱情,往往是隻要完成作業就萬事大吉,不願關心作業完成的質量,更不願去反思從作業中得到什麼啟示。針對學生自主檢查習慣缺失這一現狀,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作以嘗試:

1、教給學生檢查作業的方法。

(1)全過程複查法。即檢查整個解題過程,推敲每個環節,使解答正確合理,每一步運算有根有據。

(2)一題多解複查法。即用多種方法解答同一個題目。通過多解既檢查解答的正確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3)編題複查法。即把原問題與一個已知條件對調,使原問題成為已知條件,一個已知條件成為所求問題,最後解答出來與原題對照。

(4)查詢錯因檢查法。即學生拿到教師已經批改好的作業之後,對做對的作業要總結解題方法,提高解題模式,加以記憶。對做錯的題目要認真查詢錯因,吸取教訓,做到“吃一塹,長一智”。

2、及時鼓勵,體驗自查效應

無論是課堂練習中,還是在作業中,教師都應作一位善於觀察的引路人,發現學生自查行為應及時肯定,對於學生收穫自查成果,教師更應大力表揚,引導學生去浮躁,靜思考,運用榜樣的力量感召學生細心自查,讓“正能量”擴散開來,使得數學素養的提升習慣和自查習慣相輔相成,學生通過心理體驗感受自查的帶來的良性效應,促進自查方法的呈現多樣化,自查技巧的提升快速化,以及自查習慣的養成常態化。

3、家校溝通,營造自查氛圍。

在家庭作業這一環節,關於作業自查學生和家長的心理有一定的矛盾衝突,呈現的形態是學生草草檢查流於形式,家長檢查才是實質。在學生自查時家長更有甚者在孩子旁邊不斷

提示,指指點點,造成孩子強烈的依賴心理。而學生本存的一丁點兒自查自信也被家長的一聲怒斥和好心指點所取代,取而代之的是不相信自己,只相信家長,相信老師。因此,建立有效的家校聯絡,家長及時反饋學生的自查成果,教師定期在家長中給予方法上的引導和孩子自查成果的展示,排除家長的困惑,形成家校合力,為學生營造自查氛圍。

溝子村的調查報告篇3

有時候我甚至覺得,上大學就是把父母的血汗錢給糟蹋了!他們辛辛苦苦掙錢供我上學,可我念出來之後,不但養活不了他們,連自己都養不了。”一口氣說完這些話,小趙沉默了好一會兒。

“那你後悔上大學嗎?”

“後悔!”回答很乾脆。

一個月前,小趙從北京農業大學畢業,找到了一份工作——保安,每月800元。小趙說什麼也不甘心,他和其他三個準備考研的同學一起,租了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民房,白天忙著複習考研,晚上去麥當勞打工掙點兒錢。

“上了高中就要考大學,考了大學還得考研,但是實際沒學到什麼東西,就是拿了個文憑。”他無奈地笑了笑,“雖說後悔,但也是身不由己,像是一種慣性。我現在發現,要想有出頭之日只能接著考研。”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騰訊網新聞中心聯合開展了一項調查(共有8777人蔘與),結果顯示,34。7%的在談到自己的大學生活時,都覺得“後悔”。

——————

現在有種流行的說法叫做“經營人生”。作為“經營者”,不少大學生對上大學的投入產出比表示了不滿。他們認為自己投入了過多的時間與金錢——四年的學習時間與高昂的學費,可收穫的是“沒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唸了四年,出來還是找不到工作”。

之所以會“後悔”,調查顯示,51。5%的人認為,自己在大學裡“沒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幾年前,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劉西拉教授,在兩校大四年級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中進行的一次調查也發現,2/3的學生對大學前三年的課程“不滿意”,覺得“沒什麼收穫”。

“所謂的專業其實並不專,公共課要求很多,而且這幾年我花在英語上的時間佔了一大半。我真不知道為什麼古漢語專業對英語有這麼高的要求。”一名漢語言專業的大三學生說起這些,還是覺得“很鬱悶”。

對此,高等教育研究學者、上海交通大學的熊丙奇教授認為,我國的高等教育本身確實需要改革。“現在50%以上的大學生將經歷主要用在外語學習上,考四六級、考gre、考託福、考雅思等等。相反,他們對專業課投入的精力卻很少。另外,現在大學開設的很多課,都不是學生想學的專業知識,而是規定學、要求學的課程。”

調查發現,讓一些人覺得“後悔”的原因,還有“唸了四年,出來還是找不到工作”(39。2%)。據教育部公佈的統計數字,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為115萬,xx年,第一批擴招本科生進入就業市場後,畢業生人數超過212萬。到了xx年和xx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分別增長到330萬與413萬。

伴隨著數倍於以往的畢業生數量,近年來,大學生找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期望也越來越低。,擴招之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目標月薪普遍在2500~3000元,而到了xx年,求職畢業生主動將月薪要求降至1000元、800元、500元,一些人甚至不惜“零工資就業”。

與此同時,大學的學費卻一路看漲。自1994年至今,國內大學學費從每年幾百元一路飆升至每年5000~8000元不等,10年間學費猛漲20倍。大學四年,學生的花費在4萬~8萬元。“大學質量和收費不符,特別是二類大學。”一名參與調查者留言說。和他一樣,19。0%的人因為覺得“學費太高,得不償失”而後悔上大學。

——————

有意思的是,儘管調查中只有47。6%的人明確表示“不後悔”,但被問到“如果重新選擇會怎樣”時,60。1%的人都說,自己仍然會選擇上大學。

“因為現在找工作要看文憑啊!”小趙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對當今大學價值的認可與判定,“網上有一句話我非常贊同:上大學後悔四年,不上大學後悔一輩子。”

對此,熊丙奇解釋說,“上大學=好的工作單位=有保障的生活”,這在中國幾乎成了一條人人認可的社會定律。長期以來,人們總是認為,考上某大學,就意味著獲得這所學校的學歷文憑,也就意味著推開了通往成功的大門。換句話說,不上大學就意味著沒出路。而另一方面,長久以來,很多用人單位認為,招高學歷的員工才是硬道理,在高學歷的基礎上再考慮員工的工作能力。這就導致更多的學生一味追求高學歷,造成人才浪費。

調查發現,儘管67。2%的人贊成“擴招後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了”的說法,但也有44。7%的人承認“上大學找不到工作,不上更找不到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28%的表示,如果重新選擇,自己會“上個高職,學門手藝”。有網友留言說:“當初我一心想上大學,可現在想起來,真應該聽父親的話,中學畢業去讀個高職。那樣的話兩三年就能出來工作了,有門手藝工作也好找。”

北京某技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生小陳,在北京經濟開發區一家合資企業實習一年後,順利留下了。和他一樣,大部分技校生都能找到實習單位並順利簽約。踏實肯幹、操作技能熟練、可塑性較強,願意從基層做起,且便於管理、穩定性強是技校生就業優勢所在。有資料顯示,近幾年,北京市技校畢業生簽約率均在95%以上。

根據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佈的統計數字,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至少缺口8萬名高階技能人才。也有資料表明,當下社會急需的、月薪超過5000元的“十大職位”中,高階技術工人佔了4個。

——————

另一種論調也在蔓延——“考不上好大學=沒有工作=白讀書”。

為了上一個好大學,1999年,上海457名上線考生放棄大學聯考志願,此後幾年,放棄大學入學機會的學生有增無減,大學聯考復讀班的“錄取分”越來越高。對此,熊丙奇教授曾分析說,不少學生和家長都認為,上大學是投資。現在上不同層次、不同質量的大學,投資的時間和金錢幾乎沒有差別,可今後的就業前景、發展空間卻有天壤之別。筆者在採訪中也發現,越是非重點學校畢業的學生,“後悔”者的比例也越高。

對於“後悔上大學”的問題,一方面,大學自身確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另一方面,公眾對於大學的期待,已經漸漸超出了“接受教育”本身,出現了功利化的傾向。調查中,24。6%的人認為“拿到大學畢業證書才是最關鍵的”,20。6%的人贊成“不上大學多沒面子”的說法。

熊丙奇說,我們有一種思維定勢:上大學是農村、貧困地區孩子的惟一出路。在這樣一種邏輯中,接受教育的目的是“跳出農門”,如果這個目標達不到,上學就沒有多少價值了。如果把這種邏輯再繼續下去,“新讀書無用論”——上大學學費太高,畢業了還是一樣找不到工作,還不如早點兒打工去——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對此,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葛劍雄教授曾談到,我們把過多的希望都與念大學聯絡起來,比如說離開農村、改變身份、提高社會地位等等。他認為,對一個人能力的評價,不能只看一張文憑。

溝子村的調查報告篇4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在報紙上經常看到有車禍發生,於是,我就對行人過馬路的情況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自己觀察記錄。

三、調查情況和材料整理

通過我的調查,我發現馬路上,都有許多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而闖紅燈。而且我發現,有些行人竟然一路跑著闖紅燈,好像車輛在他們眼中只是空氣一樣。

我總共記錄了291個行人,調查發現,其中有149個行人闖紅燈,他們有的一邊看著馬路上的車輛,一邊不顧紅燈地走著;有的看馬路上一時沒有車輛,就不顧紅燈,闖紅燈;還有的好像視車輛為空氣,一路跑著闖紅燈。還有142個行人,沒有闖紅燈,他們遵守了交通規則,一直等到綠燈才走,不管等多長時間也要遵守交通規則。

四、結論

馬路上有大多數行人都闖紅燈,有149個行人,有一些人沒有闖紅燈,142個行人,闖紅燈的行人比綠燈才走的人多出7人。這些行人為了節省時間就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很不好,這樣會害了自己的。我們一定不要闖紅燈,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

溝子村的調查報告篇5

實踐人: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04級會計2班張雪靜

實踐時間:

xx年2月10日——12日

實踐活動:

公交車上售票

實踐目的;

第一,勤工儉學;第二,鍛鍊自己與人交往的能力,

增加社會經驗實踐經歷及收穫:

這是我上大學以來的第一個寒假,理所當然要回家和父母親人團聚。不過身為當代大學生,總不該“日出三竿而起,日落西山而息”地無所作為。回到家後,我與父母商量,準備找一份工作。可是工作還沒找到我人卻先病了。等我恢復如初時,假期已經過了一半了。本以為打工的事就這樣泡湯了。沒想到,隔壁的李叔到我家來了。他說原來的售票員李姐過兩天有事,想找人代班,問我是否願意去。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我就一口答應了。在我的印象裡,售票員不就是收收錢嘛!這種活兒,只要認識錢不就會幹嘛。可是李叔還是讓我提前一天跟著李姐熟悉一下工作內容,瞭解情況,簡單的幫忙找餘錢我本不想提前去,可還是點頭答應了。因為是春節,大家忙著走親訪友,所以車上乘客特別多。慌亂之中,我差點找錯了錢,幸好我反應及時。中午休息時,我把這事告訴了李姐。她沒責備我,只是很認真地說:“做我們這行的,最重要的就是細心,認真,記憶力好。雖說車上上上下下的,又多又亂,很容易出差錯,但是這也正能考驗你能否在慌亂的場面中保持鎮定。不過,你是第一次,已經不錯了。”我開始覺得我當初的想法,認識是那麼膚淺。李姐又問我:“沿路的站點,你今天上午記住了幾個?這條路你平時坐車也經常過,應該全記好了吧?”我此時更覺得羞愧了,因為我根本就沒注意這一點,這時候能想起來的也沒幾個。或許,李姐也意識到了我的尷尬,於是就拿出路線圖,耐心地將每一個站點一一指認給我。我認真地在心裡記了一遍,然後又利用飯後的時間記了幾遍。下午我開始反覆檢驗自己是否記住了。提前說出下一個站點,並不斷回憶以經過去的站點。功夫不負有心人,到晚上休息時,我已經能很快地說出任何一個站點的次序。此時的我也開始慢慢理解李姐的話了。

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此時已沒有李姐的幫忙了,我要親自招呼乘客了。我開始在腦海裡回想昨天晚上李姐告訴我的幾個注意事項:首先要合理安排座位儘量讓老年人坐在中間的幾排位置上,因為中間比較平穩;當然更要記住每一位新上車的乘客,因為這樣收費時就會少出錯;最後就是在每個站點到達之前提醒乘客下車,讓乘客提前做出準備。還好,這一切進行的還算順利。就算我有一些小疏忽,司機李叔也會及時的提醒我。將近中午,有一位頭髮雪白的老奶奶上車了,但車內已經沒有座位了。我問其他乘客是否願意讓出一個座位,沒想到居然有兩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都站了起來。當時,真挺為他們感到自豪的。事情雖小,但卻能反映出我們當代學生的道德修養水平。短短的幾天很快就過去了,對乘客來說,仍如往常一樣的上車下車;但對我來說,這是一次不尋常的經歷。當車內比較擁擠時,我會提醒乘客看好自己的物品,以防拿錯或丟失;當碰上心急的乘客時,我會提醒他等車停穩了再下車,安全最重要。看到乘客們安全下車時,我這個“假”售票員心裡就會湧出一股滿足感。這幾天的經歷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不論什麼事只有親身的體驗過,才會有真實的感受,才能對這件事有比較實在的,深刻的認識;還有一點就是,世上無易事,均須用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