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企業信用調查報告(精選5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82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篇《企業信用調查報告》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尋到更多與《企業信用調查報告》相關的範文。

企業信用調查報告(精選5篇)

篇1:企業信用調查報告

企業信用調查報告模板

為了解和掌握廣西企業的信用狀況,自治區企業調查隊於近期開展了廣西企業信用狀況專項調查。此次調查共抽選了全區各地、各型別、各行業的311家企業。調查結果表明:全區大部分企業信用狀況與前兩年比有所改進,但缺乏良好的信用環境,存在不同程度的信用問題。

一、我區企業信用基本情況:企業信用狀況有所改進,企業主營產品等級水平不高

企業的信用狀況是企業在持續經營期間,對外進行經濟交往的基本資訊的集中體現,它主要包括企業登記、合同履行、應收付賬款、銀行貸款的償還,產品質量、企業經濟合同糾紛以及法定代表人的信用記錄等。據調查結果顯示:有36.08%的企業認為與前兩年相比,本企業的信用狀況有所好轉,認為保持不變的為58.76%,僅有5.15%的企業選擇本企業信用狀況有退步。

1、大部分企業為守信企業。在調查企業中,有84.83%的企業被當地工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譽企業”,有10.00%的企業曾經是重合同守信譽企業,有5.17%的企業不是重合同守信譽企業。許多企業由於遵合同守信用,獲得很好的收益。2001年12月,廣西柳工集團在全國同行業中囊括了全國質量效益先進企業、全國使用者滿意企業和全國使用者滿意產品的稱號。這是全國機械企業中唯一連獲三項殊榮的企業。誠信給柳工集團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今年1至5月,該公司產、銷裝載機達3412臺和3021臺,實現銷售收入近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0%、193%和90%,5個月完成了去年一年才能完成的各項經濟指標。

2、尚有五成多的企業沒有參加過企業資信評估。在調查中發現,我區各型別企業對參加資信評估重要性認識不足,有43.10%的企業參加過資信評估,其中有66.4%的企業被評為A級以上等級,資信等級不高。尚有56.90%的企業近年來沒有參加過企業資信評估工作。調查結果還顯示,我區私營企業在商務交往中不斷提高誠信,在被調查的私營企業當中,有75.00%的企業不但參加過資信評估,還獲得A級及以上的高資信等級。

3、企業主營產品等級水平一般,影響企業產品質量信用保證。調查結果顯示:區內企業主營產品的等級水平一般 ,51.25%的企業認為本企業的產品屬國內一般等級,有39.69%的企業認為本企業的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僅有7.50%的企業產品達到國際水平,尚有1.56%的企業主營產品屬國內落後水平。較高的產品質量信譽等級能夠為企業帶來良好的'效益。柳州鋼鐵集團大力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去年9月,通過了中國冶金工業質量體系認證中心的認證,成為冶金系統首批通過新版本標準認證的單位。近三年來,柳鋼產品綜合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其中2000年,柳鋼船板鋼材先後通過了中、德、英、法、挪威、美、日七國船級社認證。柳鋼每年還根據使用者的要求開發新產品,去年就有5個新產品投放市場。新產品的增加、產品質量的提高,使柳鋼產品產銷率連續三年保持100%。

二、企業對信用環境的判斷

(一) 拖欠、違約與製假是我區企業信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查顯示:我區企業信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拖欠貨款、貸款、稅款”、“違約”和“製售假冒偽劣產品”,企業的認同率分別為82.59%、57.34%、52.23%。其他問題依次為:質量欺詐、披露虛假資訊、價格欺詐和商標侵權、專利技術侵權。“拖欠貨款、貸款、稅款”成為信用問題的首位,據調查企業反映,“三 角債”問題,互相拖欠,因為資金不能按時返還,拖了企業的尾巴,企業的資金不到位,又不能進行新專案投入,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表1:企業信用存在主要問題的認同率(%)

總體 規模 型別

大型(含特大型) 中小型 國有企業 集體企業 股份合作企業 有限責任公司 股份有限責任公司 私營企業 外商及港澳臺企業拖欠貨款、貸款、稅款 82.59 87.76 81.56 82.17 78.38 66.67 82.69 95.83 100.00 76.92

違約 57.34 63.27 56.15 49.68 70.27 66.67 65.38 54.17 75.00 76.92

製售假冒偽劣產品 52.23 60.87 51.23 56.05 40.54 83.33 42.31 50.00 100.00 53.84

質量欺詐 31.40 30.61 31.56 29.94 40.54 16.67 38.46 20.83 25.00 23.08

披露虛假資訊 25.60 24.49 25.82 29.30 24.32 0.00 21.15 20.83 0.00 30.77

價格欺詐 20.82 10.20 22.54 22.93 21.62 33.33 17.31 20.83 0.00 7.69

商標侵權、專利技術侵權 15.02 12.24 15.98 15.92 13.51 33.33 15.38 12.50 0.00 7.69

由表1不難看出,各企業選擇的結果沒有明顯的差異,但在“價格欺詐”方面,不同規模的企業看法有所不同,中小型企業對此選擇的比重比大型企業高12.34個百分點。這說明中小型企業對“價格欺詐”的感受更多一些。在“違約”、“製售假冒偽劣產品”和“質量欺詐”選擇方面,不同型別的企業的看法也有所不同。七成以上的集體企業、私營企業和外商及港臺投資企業對“違約”問題深惡痛絕,認同率居各型別企業的前三位;企業反映,在確定了合作意向後,甲乙雙方簽定了合同,但在履行合同中,一方違約,不按合同約定付款,產生經濟糾紛,造成另一方企業經濟困難。五成以上的企業認為製售假冒偽劣產品現象仍很嚴重,私營企業和股份合作公司對此的認同率更是高達100.00%和83.33%;集體企業對“質量欺詐”問題反映強烈,選擇比重比全區總體高9.14個百分點。

(二)企業的不良行為在不同行業有所差異

當問及“目前同行業企業存在哪些不良行為”時,結果顯示:企業選擇比重較大的前3位依次是:欺騙使用者、偷工減料和拖欠或壓低職工工資,企業的認同率分別為64.85%、64.50%和50.51%。不同行業的不良行為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其他不良行為依次為:生產汙染環境的產品和勾結券商違規炒作本企業股票。

由表2可以看出,各行業之間由於存在差異性,不良行為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其中:1、工業行業。儘管區政府、區黨委在我區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程序中,調整優化第二產業結構,集中力量用先進適用技術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有市場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同時加大對環境的綜合整治工作,但在調查中,工業企業對“生產汙染環境的產品”選擇比重仍達到了44.59% 。2、建築業行業。目前全區正在開展大規模的整頓和規範建築市場工作,加大力度對建築市場的招投標行為、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進行專項整治。但據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在建築業行業中,選擇比重較高的不良行為是“偷工減料”,企業的認同率高達93.33%。3、房地產行業。房地產行業存在不良行為主要是“欺騙使用者”和“偷工減料”,企業的認同率高達83.33%和77.78%。企業反映,一些房地產業企業利用購房者最為關心的房屋產權證、房子的戶型、小區物業管理費等一系列有關切身利益的問題來吹哄欺騙客戶交錢,有的業主交了錢,人也入住幾年了,房產證都沒有得到;原以為隔音、隔震差只是老式房子的“專利”,而現在不少新房子也加入了這個行列,並有變本加厲的趨勢,一些業內人士透露,由於消費者的眼光僅僅停留在房型和物業管理等方面,而沒有注意到這些“隱性指標”,一些不良的發展商也就因此偷工減料了。4、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行業。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企業對行業的不良行為認同率最高的是“欺騙使用者”,認同率為62.75%,其次是“偷工減料”,認同率為50.98%。近期首府南寧市不斷傳出“問題快餐”和“馬路面包”事件,無良快餐店採購發紫、發黑、變味的劣質肉,加深顏色、加重味道,一份份色、香、味俱全的快餐就“新鮮出爐”;無生產許可證的小作坊生產出來的麵包,在大馬路小巷子四處叫賣,不斷的引發由不潔食品而導致肚子痛,腹瀉等情況發生。5、社會服務業行業。據調查顯示:社會服務業企業中不良行為選擇方面最高的為“欺騙使用者”和“偷工減料”行為,企業的認同率均為59.26%。

表2:企業對同行業不良行為的認同率(%)

總體 行業

工 業 建築業 交通運輸郵電業 批發零售貿易業 房地產業 社會服務業

欺騙使用者 64.85 63.51 60.00 27.59 62.75 83.33 59.26

偷工減料 64.50 66.22 93.33 44.83 50.98 77.78 59.26

拖欠或壓低職工工資 50.51 56.08 73.33 58.62 39.22 55.56 51.85

生產汙染環境的產品 37.20 44.59 33.33 10.34 35.29 33.33 37.04

勾結券商違規炒作本企業股票 6.83 7.43 0.00 10.34 7.84 5.56 3.70

(三)執法不嚴、職業道德素質不高和企業短期行為是企業信用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企業認為,執法不嚴、職業道德素質不高和企業短期行為是企業信用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對此的認同率分別為58.70%、52.22%和46.08%。

表3:企業對信用問題產生原因的認同率(%)

總體 規模 型別

大型(含特大型) 中小型 國有企業 集體企業 股份合作企業 有限責任公司 股份有限責任公司 私營企業 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執法不嚴 58.70 51.12 60.25 56.69 62.16 50.00 63.40 54.17 50.00 69.23

職業道德素質不高 52.22 36.73 55.33 50.32 64.86 50.00 50.00 41.67 50.00 69.23

企業短期行為 46.08 61.22 43.03 47.77 43.24 50.00 46.15 58.33 25.00 15.38

監管不力 39.59 42.86 38.93 39.49 18.92 16.67 50.00 45.83 75.00 46.15

企業盈利不佳 39.25 40.82 38.93 38.22 45.95 50.00 38.46 25.00 50.00 53.84

體制障礙 26.28 38.78 23.77 26.11 16.22 50.00 23.08 41.67 0.00 38.46

行政干預 10.58 6.12 11.48 11.46 10.81 16.67 7.69 16.67 0.00 0.00

從眾心理 9.90 14.29 9.02 10.19 13.51 16.67 1.92 12.50 50.00 7.69

政策多變 9.56 4.08 10.66 10.83 10.81 0.00 11.54 4.17 0.00 0.00

從表3可見,不同規模的企業在“職業道德素質不高”、“企業短期行為”、“體制障礙”、“行政干預”和“政策多變”方面的選擇不同:中小型企業認為“職業道德素質不高”、“行政干預”和“政策多變”是產生信用問題主要原因的比重比大型(含特大型)企業分別高18.60、5.36和6.58個百分點。這說明,中小企業的職業道德素質相對大型企業比較低,對“行政干預”和“政策多變”的感受更多一些。

從表3還可看出,不同規模、不同型別企業對“企業短期行為”和“體制障礙”是產生信用問題主要原因的選擇側重有所不同。大型企業認為“企業短期行為”和“體制障礙”是產生信用問題主要原因的比重比中小型企業分別高18.19和15.01個百分點,這說明儘管現代企業制度和國有企業改革已經實行多年,但是政企不分、產權界定不明晰的問題仍然存在;企業自制力差,急功近利,隨著中國加入WTO,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企業短期行為和體制問題愈加凸顯。而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和私營企業對“企業短期行為”是產生信用問題主要原因的選擇比重為各型別企業最低,企業認同率分別為15.38%和25.00%。

三、建議和對策

如何提高企業的信用度,採取何種措施來建設社會信用體系?調查結果顯示:89.42%的企業認為“應加快信用制度建設,加大失信懲戒力度”,使其成為企業首位選擇的措施。排在第2--4位的措施依次為:“完善自律維權功能,建立行業信用體系”、“倡導社會信用觀念,引導企業加強信用管理”和“推動部門互聯互通,依法進行信用披露”,企業的認同率分別為58.02%、57.68%和41.98%。企業建議:

1、提高企業和全社會的信用意識,營造良好的信用氛圍,在企業和全社會樹立講誠信的公德意識,形成誠信光榮、失信可恥,信用即財富的共識和理念。

2、加強信用制度建設,培育信用社會監督機制。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應依靠法律力量和制度政策來約束信用關係各方面的行為,儘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懲罰機制,鼓勵誠信經營。

3、規範企業內部管理,提高企業信用管理水平。儘快形成企業的信用約束機制,減少因授信不當導致合約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業因對履約計劃缺乏管理而違約現象的發生,使信用記錄不良的企業失去市場活動的機會和空間。

4、建立可行的企業信用查詢系統。目前,我區的信用評估多從銀行和稅務部門角度出發,評估結果也多是為銀行和稅務部門所用。企業建議,應建立切實可行的企業信用檔案上網系統工程,對有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記錄在案,並在網上可查詢該企業的不良記錄,並通過與有關部門合作質量把關,在行業內部開展維權活動。

篇2:企業信用調查報告

企業信用調查報告

一、概況

二、註冊資料

三、歷史沿革

上海伯納克精密儀器有限公司是中國最早生產和經營不鏽鋼精密測量儀器,是國家重點高科技企業。

2001年7月,當時的上海伯納克精密儀器有限公司的註冊資本為750萬元,2007年11月上海伯納克精密儀器有限公司再次出資250萬元。

四、股東

五、主要管理者

六、組織結構

七、經營方式及狀況

3.主營業務

生產銷售不鏽鋼精密測量儀器、配件、儀器安裝,不鏽鋼及其他金屬產品。

8.財務狀況

9、附屬機構 無

10、實地考察

該公司位於上海市相鄰市區,環境整潔,交通便利。公司自有2個倉庫,3間廠房。辦公裝置及環境良好,主要生產線有3條,全部由國產。

11、行業狀況:

該公司所屬行業是製造業,本行業在2008年產品銷售收入為人民幣21,862,000元;行業的平均資產回報率為2.5。 12、綜合評價

該公司的贏利能力指標大大高於同行業水平,贏利能力較強;公司的資金比較雄厚,資產負債率僅為36.03%。流動比和速動比均較理想,公司的綜合償債能力較好,特別是短期的支付能力較強;該公司存貨週轉率和應收帳款週轉率一般,並接近行業水平。

投資方是在國內比較知名的品牌,有利於產品進入海外並進一步推廣。

13、信用評級

評價結果

評價專案

滿分

建議 得分 17 18 20 21 9 85

評價標準

信用等級 分值

建議

經營管理 經濟實力 資金結構 經營效益 發展前景 總計 20 20 25 25 10 100

√ AAA 95-100 信用優良,往來交易無問題。

AA 85-94 信用良好,目前往來交易應無問題。 A 70-84 信用尚可,當前正常交易尚無問題。

BB 55-69 信用一般,有條件或保證的往來交易尚可進行。 B 40-54 信用欠佳,往來交易值得關注,須謹慎從事。 C 40以下 信用不良,不宜進行交往。

(報告結束)

鄭重宣告:本公司提供的資信調查報告,按國際慣例,僅供委託者作為決策參考,委託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者透露報告內容,並且本公司不承擔據此報告所產生的任何法律責任。

[企業信用調查報告]

篇3:企業信用調查報告

(一)調查的內容

我們將企業的財務人員設定、帳冊設定、核算狀況等作為主要調查內容,具體包括1、財務人員設定情況,包括:

1、崗位設定狀況,是否設有總賬、出納、保管。

2、人員素質情況,包括是否有專業證書、是否專職等。

3、賬冊設定情況,包括設定是否齊全,記載是否及時,賬賬、賬證、賬實是否相符。

4、成本核算是否準確、真實。

5、抽查主要原材料、產成品、現金是否與賬面相一致。

(二)調查的結果

在調查年銷售額300萬元以下的50戶中小企業中:

1、崗位設定不全,或不規範的40戶,佔調查戶數的80%

2、賬冊設定齊全32戶,佔調查戶數的64%;記載及時,或基本及時的20戶,佔調查戶的40%;帳實相符5戶,佔調查戶數的10%

3、成本核算準確、真實的15戶,佔調查戶數的30%

4、盤存主要原材料、成產品、現金與賬面相不一致45戶,佔調查戶數的90%。通過這次調查,發現有90%以上的中小企業納稅人在財務上存在問題。

二、調查結果的分析

調查的結果是令人吃驚的,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的?

一是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投資主體呈現多元化態勢。部分納稅人產生了重生產經營管理,輕財務核算;重營銷隊伍建設,輕財務人員培訓。少數納稅人文化層次和現代經營管理理念欠佳,不能按照《徵管法》和稅務機關的要求建賬,主觀隨意性太大,收支無發票,收入隨意報,記賬的業務只是非開票不可的業務,有的記賬只是形式主義,為了應付稅務機關。

二是財務人員、辦稅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由於新辦企業不斷增加財務人員緊缺,老會計有一定水平,但一人代幾個單位的帳,時間上不能保證;新會計不是缺理論知識,就是少實踐經驗;更主要的原因是企業是老闆,工資由老闆發,不聽老闆的就被炒魷魚,所以會計只能根據老闆提供的票據“做賬”、“圓賬”。

三是稅務部門管理不到位。稅務部門特別是管理部門由於工作的千頭萬緒,疏於對納稅人的財務管理,不能按照徵管法的要求加強稅收徵管,部分稅務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遇到問題不是很好地對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加以整改,而是迴避矛盾,將納稅人存在的問題私自消化。在系統內部,對稅務人員的.執法責任追究重於書面與形式,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稅務人員思想上產生麻痺,得過且過的觀點左右了少數人的執法行為。

四是現行法律法規對納稅人未按規定建賬的處罰較輕。對納稅人未按規定建賬的處罰,徵管法第六十條第二項規定,納稅人未按規定設定賬簿、保管賬簿或者保管記賬憑證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如納稅人偷稅數額較大,而故意銷燬或隱慝賬簿憑證的,稅務機關最多也只能給予納稅人罰款一萬元。

五是現行財稅法規對財務不健全缺少切實的、有效的、統一的界定方法。有的條文只是把“賬證不全”、“不能準確的核算銷項稅金、進項稅金、應納稅金”籠統的稱作財務不健全,但具體的什麼叫做“賬證不全”、什麼叫“不能準確的核算銷項稅金、進項稅金、應納稅金”沒有完整的、清楚的、統一的,操作性強的量化的標準,計算的規範尺度,“不全”、“不能準確”應達到的程度是什麼,讓人感到模糊不清,財務狀況是否健全難以界定且費時費力,稅務管理人員無法把握財務不健全的“度”,客觀上造成稅務人員疏於對這類問題的管理。

三、加強管理的思考

切實加強中小企業納稅人會計核算與賬冊管理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已迫在眉睫,經過思考,筆者認為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稅法宣傳。堅持日常宣傳與宣傳月宣傳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全體公民的稅法意識,使廣大公民牢固樹立依法納稅、誠信納稅和偷稅漏稅違法的觀念,讓納稅人心中有“稅”,明白“誠信納稅”與“誠信做人”一樣重要,明白“誠信納稅”與“商譽”一樣的有價值。在日常工作中,有針對性地進行稅法宣傳,通過會計例會、業餘稅校等陣地進行經常性稅法宣傳,通過納稅評估、涉稅事項調查等進行專項輔導,促進涉稅專業人員專業知識提高。通過稅法宣傳教育,使中小企業業主明白從“誠信做帳”開始“依法誠信納稅”。

二是強化辦稅人員的培訓管理。辦稅人員是聯絡稅務機關與納稅人的橋樑,是稅法宣傳聲音的傳播者,是決定徵管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應以辦稅人員管理為突破口,實現誠信做賬意識的增強。

1、建立辦稅人員檔案,成立辦稅人員協會,明確分片辦稅負責人,通過自律組織,交流工作體會,提高業務。

2、加大管理力度,堅持辦稅人員例會制和考核制,定期進行活動,宣傳稅收政策法規和稅收徵管工作要求。建立《辦稅人員考核登記簿》,重點考核財務核算水平、日常工作能力、工作業績,通過日常徵管、納稅評估、涉稅調查來綜合評價。

三是嚴把認定關。稅務認定中涉及到對賬冊、憑證管理的有一般納稅人預認定、正式認定、年檢和所得稅徵收方式鑑定等,在各種認定、年檢、鑑定中,要嚴格把關,不能遷就,嚴格執行有關規定,不符合規定不能讓其過關。

四是減少責任區人員“不務正業”的時間。稅務部門的絕大部分工作都會落實到基層管理分局,責任區的管理人員更千頭萬緒,經常要應付各種學習、考試、檢查,不斷要寫小結、寫心得、寫資訊、報報表,不但要管理、評估更要搞建立,每月到責任區巡查的時間一般不超過5個工作日。因此上級部門必須保證基層管理人員到責任區的時間,每月最好不少於12個工作日。

五是加大評稅、稽查力度。納稅評估是管理的重要方面,在評估中發現賬外經營等一定要移交稽查部門處理。

總之,切實加強中小企業納稅人會計核算與賬冊管理已迫在眉睫,但誰也不能指望一夜之間有個多大的變化,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全”,就是要求納稅人設定全總賬、出納、保管崗位,設定全相應賬冊;

第二步是“實”,就是要求納稅人如實、全面記賬;

第三是“規範”,就是要求納稅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記賬。在做好以上五項工作,經過這三個步驟後,中小企業納稅人財務狀況一定會有質的變化。

篇4:企業信用調查報告

企業信用調查報告

誠信是立身之本,是立國之基,誠信是社會主義道德規範和現代社會文明的標誌。為了加快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打造“誠信徐州”,2015年8月下旬,市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在公方泉副主席帶領下,對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情況(重點圍繞企業誠信)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後聽取了經貿、工商、稅務、質監、金融等部門的情況介紹,並實地考察了久隆集團、泉山區信用擔保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委員們一致認為:誠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個人失信,害及他人;企業失信,經營衰敗;社會失信,則人人自危。如果政府失信,則法制難行,權威不立。當前,我市在信用建設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市的投資軟環境,而且直接阻礙了我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加快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打造“誠信徐州”勢在必行、刻不容緩。針對存在的問題,委員們坦陳直言,獻計獻策,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現將本次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我市誠信體系建設的現狀

近幾年來,在市委、市區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全市各級有關部門從改善徐州投資軟環境入手,相繼開展了一系列活動,為我市的信用體系建設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誠信宣傳逐步開展。全市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進一步促進了公民誠信教育;稅務部門開展了“誠信納稅,利國利民”的宣傳活動;質監部門開展了“誠信建設看視窗”為主題的教育活動;金融部門在《徐州日報》刊發了誠信教育專版,舉辦了誠信有獎徵文活動;我市1200家“重合同,守信用企業”聯合發出倡議,倡議我市企業塑造“重約守信”良好形象;宣傳、經貿、工商、物價等部門也聯合開展了“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以塑造我市商貿流通業新形象。這些活動的開展,都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二)信用監管力度不斷加大。為加強對企業信用的管理,工商部門成立了企業信用管理協會,圍繞企業主體資格、履約能力、信譽狀況、失信記錄等情況開展工作;稅務部門成立了納稅信譽等級管理委員會,對企業稅務登記、發票管理等信用情況進行徵集、管理;金融、質監、法院、海關等職能部門也對企業信用資訊進行了專門的收集與管理。2015年7月,市工商局、經貿委等17家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徐州市共建企業信用工程管理體系的意見》的檔案,初步建立了部門之間信用資訊的定期交流、資訊共享制度。市質監部門不斷加大對“製假售假、以假亂真”等失信行為的查處、打擊力度;市打擊逃廢金融債務工作辦公室加強了對失信企業的懲處力度,使全市逃廢債餘額比去年下降了82.7%;工商部門對市場中的失信違法行為進行了集中治理整頓,進一步規範了市場交易秩序,為企業創造了較為公平的競爭環境。

(三)信用服務更加廣泛。工商部門堅持開展“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確認活動,建立了企業登記查詢資料庫,為社會公眾提供企業信用資訊。為了更好地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信用中介服務業穩步發展。目前,全市已成立了9家信用擔保公司,為近100家企業擔保貸款200多筆,累計貸款金額2.88億元,沒有出現代償和追索現象。其中,泉山區私營個體擔保公司已被國家經貿委確定為第三批國家級信用擔保公司試點單位。

(四)政府誠信形象漸入人心。按照“規範、高效、廉潔、便民”的宗旨,2015年10月市區政府掛牌成立了行政審批中心,26個部門涉及365個行政審批專案進行集中審批,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市級機關各部門積極投身改善投資軟環境建設,連續兩年主動接受群眾民主評議,徵求群眾意見,進一步提高了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誠信形象。

二、制約我市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主要問題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誠信失缺、道德失範的現象在某些行業和部門還表現得比較突出,信用不良仍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為:

(一)失信現象屢禁不止。主要表現為企業製假售假、違約毀約、惡意逃債、偷稅漏稅、虛假合同、價格欺詐等,這些問題涉及到企業、個人,甚至少數政府部門。如2015到2015年全市共查繳偷逃地稅稅款9339萬元;2015年初,全市逃廢金融債務企業有1248戶,金額高達45億元,佔全省逃廢債餘額的20%以上,是全省的“重災區”,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金融單位先後兩次致函市區政府,要求立即糾正賈汪銅牛水泥製造有限公司等七家典型企業的逃廢債行為,逃廢債已給我市的投資融資環境造成了惡劣影響;經濟欺詐現象也較為嚴重,2015年至今,工商行政部門共查處商標侵權案件863件,虛假廣告909件,查處假冒偽劣案件2173件,涉案金額達3096萬元,消費者協會共受理投訴8000多件次。

(二)缺乏統一的信用資訊資料庫。企業及個人信用資訊分散在銀行、工商、稅務、質監、法院等職能部門,各部門都有各自的信用徵集、管理辦法,尚未達到互聯互通、完全共享,在其中任何一個部門都不能得到企業或個人的全部信用資訊,如果開展徵信調查,勢必重複徵信,增加成本。

(三)信用評價標準不一。信用資訊的管理部門都有各自的評價辦法,如稅務部門將納稅企業分為A、B、C、D四類信用等級;工商部門將企業分為綠牌、藍牌、黃牌、黑牌四類。金融、質監等

部門也有各自的評定辦法,缺乏一個協調統一的評價機構和評定辦法,往往一個部門認定為守信的企業,用另外一個部門的標準評價,可能是失信企業,容易造成信用等級的評價衝突。

(四)信用管理不夠完善。多數企業沒有建立信用管理機制,沒有專人收集交易夥伴的資信檔案,對信用期限、客戶風險缺少系統、科學的研究,政府部門也缺少對信用管理的指導性政策和措施。少數市場中介機構不能正常經營,有的是皮包公司、空殼企業;有些中介機構管理不規範,信用意識不強,履約有隨意性;部分中介諮詢機構甚至向客戶提供虛假資訊。

(五)信用產品需求不旺。市工商部門開展徵信服務以來,每年到工商局查詢企業信用情況的約三千多件,但其中絕大部分為行政、司法機關或律師事務所查詢企業的註冊登記、經營範圍等身份情況,用於市場交易的信用資訊查詢記錄只佔很少部分。

當前誠信缺失的現象,表面上看是利益驅動的結果,但其背後卻有深厚的文化、制度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公民誠通道德教育的弱化,市民整體素質不高;企業守信意識不強,內部缺少信用管理,缺乏信用風險防範意識;現行法律制度不完善且執法不力;守信激勵機制和失信懲罰機制不健全,失信成本過低;社會信用管理體制混亂等等,從而導致道德行為失範,市場交易秩序混亂,影響了我市的誠信形象。

三、加快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幾點建議

近年來,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以上海為代表的先進地區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上已率先邁出堅實的步伐,為我市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我市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爭做江北“兩個率先”領頭羊的戰略目標,必須高度重視“誠信徐州”建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為此,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全民誠信教育,大力營造誠實守信的輿論氛圍

加強誠信教育,強化信用意識,是加快我市“三個文明”建設、實現江北“兩個率先”領頭羊目標的有效措施和可靠保障。要結合全市的主題教育,在全市大張旗鼓地開展“誠信徐州”系列教育活動,並把它作為我市今年改善投資軟環境建設的中心工作。要將誠信宣傳活動作為一項長期工作常抓不懈,把金融、工商、稅務等部門的誠信宣傳活動加以整合,使社會的各個層面和不同部門協調一致,互相配合,形成整體合力。可以選定每年的9月為誠信宣傳月,9月20日(全國公民道德宣傳日)為“徐州誠信日”,各單位、部門集中聲勢,集中力量,全面、深入地開展宣傳活動,大力倡導誠實守信、求真務實的思想和意識,增強人們的信用理念,說話守信、做人誠實、做事誠信,爭做“誠信徐州人”。要重點加強對經濟主體開展“誠信興業”為內容的誠信教育,引導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樹立、實踐誠信理念,使“不做假帳”、“不製假售假”、“不偷逃稅款”、“不逃廢債務”成為企業和個人的自覺行動。廣大新聞媒體要運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信用道德資源,深入、持久地在全體公民和企業中進行道德思想、道德信念、道德規範的教育,大力宣傳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在全社會營造“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輿論氛圍。各級黨政組織都要把信用體系建設作為長期任務,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二)整合信用資源,建立健全信用管理體系

加快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必須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建立健全信用管理體系,並按照建設主體的不同,建立起以政府相關部門為主體的電子政務資訊披露系統;以行業協會或企業為主體的同業自律信用系統;以信用中介機構為主體的市場信用服務系統,最終形成以政府、行業、中介機構為基礎,實現信用資訊的聯合徵集、專業評估和信用公示的社會信用體系。

1、建立綜合協調機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涉及社會的各個層面和不同部門,只有在政府的統一領導和規劃下,才能構建全市統一、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議成立“徐州市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由市長或有關副市長任組長,經貿、工商、稅務、銀行、質監、司法等部門組成理事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抽調部分市區政府辦公室人員組成,負責各職能部門間信用監管、服務的協調事宜,制定信用制度建設的相關政策、制度,以及接受社會公眾對相關部門、單位的投訴等。

2、加強信用資訊資源的整合與管理。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指導下,由市工商局和市人民銀行牽頭,建立徐州市信用資訊管理中心。由信用資訊管理中心具體運作,依託市區政府的網站或彭城視窗網,採取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建立一個技術先進、功能完善、運作靈活的“徐州誠信網”,將工商、稅務、質監、銀行等部門各自的信用管理資料庫與“徐州誠信網”相連,使工商部門採集的企業登記註冊、重合同守信用情況,銀行採集的貸款償還、風險記錄、抵押或擔保情況,質監部門採集的質量檢驗、行政處罰記錄等職能部門採集的信用資訊定期向“徐州誠信網”報送,並對所提供的資訊真實性、準確性負責,使“徐州誠信網”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市資訊資料和資訊權威機構。為保證信用資訊的完整性,信用管理中心還應將分散在各職能部門的信用資訊資源進行採集、整理、儲存,搭建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的檢索平臺,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和綜合利用。

3、建立信用評估系統。信用資信評估系統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我市目前缺少權威性的信用資信評估機構,要用行政手段推動信用評估系統的建立和發展,採用市場化機制、企業化運作的方式成立徐州市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作為第三方中介機構。信用管理中心要負責全市信用評估的組織和管理工

作,將工商、稅務、金融等部門的信用等級評價標準加以整合,統一評估的標準和方法,按照統一的格式彙集企業和個人的信用資訊資料。使評估執行實行統一指標體系、統一評估程度、統一收費標準、統一向社會公告評估結果,確保社會信用評估的完整性和評估結果的權威性。

4、開展信用查詢服務,促進資訊資源共享。各信用資訊提供部門都要按照信用管理中心的要求,加快部門資訊聯網的步伐,避免資源的浪費和重複建設。對信用資訊可區別不同情況,提供無償或有償查詢服務,可將信用資訊分為兩類:一類為免費資訊,如企業註冊登記、經營範圍、職工人數等身份情況以及社會公共資訊記錄等,社會公眾可直接通過“徐州誠信網”免費查詢;另一類為有償資訊,如企業及個人的商業信用記錄、質量檢驗情況、工商行為紀錄、涉及民事、行政、刑事重大訴訟行為等特別信用記錄,此類資訊由查詢單位或個人向信用管理中心提出申請,實行有償提供。

(三)激勵約束並舉,建立健全“誠信”監督體系

一是要啟用守信激勵機制。對信用狀況好的企業和客戶,金融部門可增加授信額度、提供信用貸款、開通綠色通道;工商系統可免於日常檢查,年檢免審;信用擔保機構對誠信客戶要積極提供信用擔保,減少實物擔保,降低擔保費率;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可定期表彰誠實守信的企業,形成制度,並通過新聞媒體廣為宣傳。

二是要建立失信警示及懲罰約束機制。凡被工商部門列為黃牌、黑牌的企業,被市金融債權管理行長聯席會議確定需要曝光的逃廢債企業,被稅務部門列為D級的等嚴重失信行為的企業,都要列入“黑名單”,由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其列入警示系統,加以警示,並通過“徐州誠信網”適時向社會公眾公佈。對納入警示系統並予以警示的失信企業,行政執法機關要給予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信用欠佳者不得擔任企業的領導,違信經營者在一定年限之內不得從事經營活動;建立被吊銷執照企業的“死亡檔案”,防止這些企業再次在社會上搞信用欺詐。

三是要培育和規範市場中介機構。工商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房產中介、會計師事務所、資信評估公司、信用擔保公司等中介機構的培育、規範和監管工作,重視解決信用中介服務機構自身的信用問題,嚴肅查處中介機構出具虛假資信證明、虛假評估、虛假鑑證等不法行為,建立健全各類社會信用服務中介機構的市場準入、退出制度,注重發揮行業協會、同業商會的`自律作用,促進信用中介機構的健康發展。

四是要進一步整頓信用秩序。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的核心是整治信用秩序。對影響惡劣的製假售假、信用欺詐等違法違規的失信行為,行政、司法機關要主動介入,密切配合,重拳出擊,重點治理。協調金融、企業及相關職能部門間的關係,進一步規範企業改制行為,嚴厲打擊借改制逃廢銀行債務現象;行政、司法機關要協助金融部門加大處罰力度,盡力解決不良貸款,共同建立徐州金融安全區,創造良好的信用投資環境。

(四)充分發揮人民銀行的重要作用

金融信用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支柱和主體信用,在信用資訊資料中,企業和個人的信貸資訊資料是最重要的信用資訊之一。我市人民銀行已初步建立了比較完整的企業信貸諮詢系統和規範的企業資信評估系統,並實現了全國聯網查詢,目前還缺乏個人信用資訊。在社會信用建設方面,我市人民銀行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還應在政府的統一指導下,繼續加強與市各職能部門的配合,進一步完善信貸資訊的收集、儲存、諮詢系統。在此基礎上,加快企業信用系統建設,擴容組建個人信用服務中心,搭建統一、規範的個人信貸信用資訊資料庫平臺,評定個人的信貸信用價值。同時,要充分發揮人民銀行的監督、指導作用,協調各商業銀行密切配合,逐步建立、完善企業及個人的信用資訊系統,為我市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五)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打造誠信政府

政府信用在社會中具有示範效應,要結合我市正在進行的“萬人評議機關”活動,進一步加強“誠信政府”建設,促進政府部門加快轉變職能,提高政府信用程度。同時,充分發揮政府在信用體系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一是依法行政,規範政府行為。進一步清理整頓政府行政審批專案,清理和規範政府檔案;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取消不合理的行政收費、罰款、攤派。二是政務公開。全面實行政府部門公共資訊向社會公眾開放,實行政府決策公示制、預告制和通報制,通過決策聽證會、專家諮詢會、電子政務網等途徑,不斷拓寬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建立健全民主決策機制。三是廉潔高效。各級政府和公務員要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取信於民;要清正廉明,高效務實,方便百姓,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作風主義;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工作,著力解決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管辦不分現象。四是強化行政責任。加大權力監督、司法監督及民主監督力度,加強對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失信違約行為的查處工作,建立行政責任追究制度,完善行政行為的監督、制約機制。

(六)加快信用立法程序,完善“誠信徐州”的法制保障體系

法制和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兩大支柱。因此,要儘快研究制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企業徵信、個人徵信的統一標準和方法;規定社會信用資訊的採集方式、範圍以及涉及企業商業祕密和個人隱私的處理;社會信用資訊資料的分析、整理、披露和使用的權利義務和責任承擔;提供信用失真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通過法律法規形式明確徵信機構由哪一政府部門監管及如何監管等。在這方面可以

學習北京、上海等先進城市信用立法的經驗,充分利用我市具有地方立法權的優勢,建議市人大法工委或市區政府法制辦公室儘快起草《徐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等地方性法規或規章,制定信用主體的權利與義務、市場準入、信用徵集、信用記錄與移交、信用等級評定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初步構建社會信用體系的法律框架,進一步推動和規範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誠信徐州”的法制保障體系。

篇5:企業信用狀況調查報告

企業信用狀況調查報告

信用是企業的生命,是振興經濟的保證。為了解我市目前企業信用的基本狀況及存在問題,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日前,青島市企業調查隊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一次“青島市企業信用狀況” 專項調查,共抽取了八個行業、九種註冊型別,大、中、小不同規模的227戶企業。調查結果顯示:我市企業信用狀況整體水平偏好,但互相拖欠、違反和約等問題應引起重視。

一、我市企業信用基本現狀

調查瞭解到,企業對我市目前的企業信用狀況給予了較高的評價。認為我市企業信用狀況與前兩年相比有所好轉的企業佔66.37%,認為保持不變的企業佔31.84%,認為有退步的企業只佔1.79%。對我市目前企業信用狀況總體評價為很好的企業佔6.73%,評價為較好的企業佔50.67%,評價為一般的企業佔41.70%,評價為較差的企業佔1.79%。

1、六成以上企業參加過企業資信評估。資料顯示,有138家企業近年來參加過企業資信評估,佔被調查企業的60.79%。在參加過資信等級評估的企業中有94.93%的企業具有A級以上信用等級。其中AAA級的企業佔53.44%;AA級的企業佔32.82%;A級的企業佔13.74%。只有3.08%的企業資信等級在BBB級以下。

2、八成以上企業是“重合同守信譽”企業。被調查的企業中有186家企業是重合同守信譽企業,佔81.94%;25家企業曾經是重合同守信譽企業,佔11.01%;只有16家企業不是,佔7.05%。

3、企業的信用意識提高。在問到貴企業對加強企業信用管理重要性認識時,有182家企業認為很重要,佔80.18%;有43家企業認為重要,佔20.77%;只有2家企業認為一般,佔0.97%。調查還顯示,誠信是企業合作成功的基礎,在問到企業近三年來同一家企業有多次成功專案合作的主要原因是:選擇雙方誠信的佔96.04%,利益一致的佔70.93%,運做規範的佔65.64%,長遠共識的佔48.89%。在問到企業與合作方合作前,是否會了解對方的信用情況時,100%的企業回答會。在問到了解對方信用情況的主要途徑時,59.47%的企業選擇了與合作方有業務往來的公司;53.74%的企業選擇了與工商、金融部門;29.07%的企業選擇了合作方的介紹;23.79%的企業選擇了合作方的財務報表;選擇其他途徑的只佔1.76%。

4、企業主營產品等級水平評價一般,對青島產品的信譽度評價較高。在對企業目前的主營產品等級打分時,只有0.88%的企業選擇了國際水平;23.35%的企業選擇了國內先進水平;62.99%的企業選擇了國內一般水平,26.43%的企業選擇了國內落後水平。在對青島產品的信譽度評價時,有14.22%的企業認為青島產品的信譽很好;有70.67%的企業認為好;認為一般的企業佔14.67%;認為較差的企業佔0.44%。認為很差的企業為零。說明企業對青島產品的信譽度評價水平較高。

5、企業的信用管理體系建設還很薄弱。調查中瞭解到,只有83家企業建立了企業的信用管理體系,佔被調查企業的36.56%,仍有144家企業沒有建立企業的信用管理體系,佔69.57%。說明企業目前這方面的工作還很薄弱,下一步應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加大力度迅速改變這種局面。

二、我市企業信用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產生的原因

(一)信用存在的問題

調查中瞭解到,由於我們長期處於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市場經濟的信用意識和信用觀念極為淡薄,進入市場經濟體制之後,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失信懲罰機制又沒有很快跟上去,這就使得一部分企業混水摸魚,鑽法律的空子,各種敲詐、弄虛作假行為時有發生,信用失衡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被調查企業根據自身的經歷,列舉了我市對企業影響較大的幾種失信行為:

1、拖欠貨款、貸款、稅款。此項的認同率最高,為96.62%。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企業間互相拖欠貨款,由於當前市場經濟競爭激烈,企業為了搶先佔領市場,大多采用了先發貨後收費的財務結算方式,這就使企業的銷售貨款難以回籠,造成企業之間的三角債、呆帳、死帳增多,嚴重影響了企業資金的正常運轉。據被調查企業統計,2002年企業應收帳款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8.14%,應付帳款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9.36%。說明企業間互相拖欠現象還很嚴重。二是拖欠銀行貸款,逃避銀行債務。部分企業不守信用,到期貸款遲遲不還,造成了銀行大量的呆、壞帳,促使銀行不得不抬高對企業的貸款門檻。三是拖欠稅款,有些企業以各種理由逃避和拖欠稅款,影響了國家稅收收入的按期完成。

2、違反合約。此項的認同率為53.30%。當前社會上各種違約現象屢禁不止,表現在企業信用中的違約現象主要是產品定貨合同違約,技術違約,投資違約,旅遊專案違約,商品房交割違約,人才招聘違約等。由於這些違約現象的存在,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企業對此深惡痛絕。

3、製售假冒偽劣產品。此項的認同率為51.54%。企業反映,個別企業為了達到謀取暴利的目的,利用各種非法手段,生產銷售各種假冒偽劣產品,還有的企業以次充好,欺騙使用者。這樣做,不但使名牌產品的企業利益受到嚴重損害,而且攪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對社會和國家經濟發展造成極大危害。

調查中企業還列舉了其他幾種失信行為,質量欺詐,披露虛假資訊,價格欺詐,商標和專利技術侵權等。認同率分別為:40.08%、31.72%、17.18%和13.66%。另外企業還認為目前在同行業中還存在著如偷工減料,欺騙使用者,拖欠或壓低職工工資等不良行為,認同率分別為69.60%、66.96%和61.23%。

(二)信用缺失的原因

企業認為,產生企業失信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調查中主要集中反映了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1、執法不嚴,監管不力。此兩項的認同率分別為66.08%和43.17%。首先企業反映當前我國在企業信用的立法方面存在著嚴重不足,雖然國家在頒佈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中都涉及到了有關誠實守信的法律條款,但這些都不足以對社會的各種失信行為造成有力的約束。另外企業還反映在信用領域的.監管方面,政府的監管力度還很薄弱,執法人員法律意識淡薄,管理手段落後,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相當普遍,至使某些失信行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

2、職業道德素質不高,信用意識有待加強。主要是由於受多年計劃經濟的影響,企業市場經濟信用的道德觀念淡薄,社會上沒有真正樹立起守信為榮、失信為恥的信用道德評價氛圍。使一些企業的拖欠貨款、偷漏稅款、價格欺詐的失信行為還有一定市場。調查中企業對此項的認同率為64.75%。

3、贏利不佳,企業短期行為嚴重。調查中有98.54%的企業反映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信用度較高,有25.99%的企業認為企業贏利不佳是造成企業信用不良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還有63.88%的企業認為企業短期行為直接影響著企業的信用程度。部分企業急功近利,不想通過艱苦的努力就想謀取較高的利益,因此通過各種非法手段,坑蒙詐騙,撈取錢財。

另外還有11.89%的企業選擇了政策多變,7.05%的企業選擇了從眾心理,5.80%的企業選擇了政府幹預。

三、企業對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的建議

1、加強信用制度建設,加大失信懲戒力度。調查中企業呼聲最高的就是這一條,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88.11%。當前,首先要加快企業信用監管的立法步伐,建立失信懲罰機制,做到有法可依。第二要加強企業信用監管的執法力度,做到執法必嚴。要採取一些具體的措施,如採取“誠信記分卡”等形式,對企業的失信行為登記在冊,定期公佈。有的企業建議對不守信用的企業和行為要拿出打假的氣勢,使之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要加強企業信用管理體系的建設,很多企業在調查中建議,要組織專門的機構定期對企業的信用狀況進行評定,並在媒體上予以公佈,真正做到“使失信者難以生存,讓守信者發展壯大”。

2、倡導社會信用道德觀念,引導企業加強信用管理。此項的認同率為43.61%。企業認為,青島作為沿海開放城市,山東經濟發展的龍頭,城市的形象非常重要。當前要加強對全市誠通道德的建設,提高市民的信用道德意識,加速打造“青島信用大廈”,形成“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道德風範,使誠信真正成為企業和個人的自覺行動。另外還要引導企業加強自身信用管理體系的建設,完善企業信用管理制度,自覺規範企業信用行為,堅持“以信興企”的原則,促進全市經濟的健康發展。

3、推動部門互聯互通,依法進行信用披露。此項的認同率為46.69%。企業認為,當前政府部門之間資訊不能共享,社會信用資訊不透明,是造成社會信用嚴重缺失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企業迫切希望建立分割槽域或者是分行業的企業資訊庫,依法進行收集、整理、公示企業的信用資料。還有39.64%的企業建議要分類組建信用平臺,實現信用聯合徵集。

4、規範發展信用機構,提供社會化信用服務。調查中此項的認同率為42.73%。如,有的企業建議要進一步推動國家信用制度的建設,規範和發展信用機構,提供社會化的信用服務的水平。並賦予信用機構一定的地位和權利,為企業在信用的需求上提供方便,減少壓力和環節,提供可以公開的信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