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一年級識字教學論文(彙總5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釋出於: / 人氣:2.74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篇《一年級識字教學論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尋到更多與《一年級識字教學論文》相關的範文。

一年級識字教學論文(彙總5篇)

篇一: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論文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論文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論文

一年級識字、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新課標在識字、寫字方面,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提出“會認、會寫”兩種要求,這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獲取資訊的能力都有重要意義。但是,低年級學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呢?下面我來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教學生在自學中掌握漢字的構字規律

過去的教學一般是老師教,學生學,學生處於被動地位。新課程充分體現了讓學生自學,用多種方法思考、記憶、分析字形的思想,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放手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對字形的記憶也會更加紮實牢固,還可以從中摸索體會漢字的構字規律。

在一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讓他們產生讀書的慾望,在反覆朗讀中掌握生字讀音、認識字形。接著我就問學生:“今天我們要學習這幾個生字,看誰最聰明?自己動腦筋想出最好的記憶方法,請你告訴大家。”這樣一問,同學們興趣盎然,馬上就開始在大腦中尋找答案,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記憶方法:“熟字加筆畫”、“形近字對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減筆畫”……如學習“天”字,有的說“大”字加一橫就是天;有的.說“人”字加兩橫就是天;有的說“夫”字不出頭就是天。學習“園”字時,有的說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圍牆“口”就是“園”,從而明白“校園、公園”是有圍牆的,以區別“元、園”的用法。學習“愛”字,學生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兒歌“爪字頭,禿寶蓋,小朋友,真可愛”。這樣學生很快就記住了生字。

二、在輕鬆愉快的學習中突破字形難點

剛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易於疲勞。《新課標》提出:培養學生對漢字以及漢字學習的態度和情感,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所以,教學時要採用多種方式方法,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在興趣盎然中邊玩邊學。這樣,在充分調動學生無意注意的同時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發展。並且老師要為解決困難創設情境,以促使學生思維靈活、有創造性地發展。下面我介紹幾種趣味識字方法:

1.編字謎。在一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發現“編字謎”能幫助孩子們輕鬆地掌握一些難教的生字,經過引導,孩子們經常動腦筋編字謎在課堂上交流,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比如:朋:兩個月亮交朋友。林:兩棵樹,並排站。休:一個人靠在木頭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樹苗,頭上戴草帽。思:十張口,一顆心,猜猜看,動腦筋。雷:雨點掉到田地裡……孩子們不僅能編出書上出現的生字,還把這種識字方法擴充套件到課外,並講給家長聽,這樣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識字興趣,同時也鞏固了生字。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組字遊戲。老師把一個字或幾個字的構字部件打亂順序寫在卡片上,發給每個小組一份,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儘可能多的組字,然後小組派代表到講臺前來展示合作的效果,讓全體學生認讀,評出冠軍組。這樣,體現了保底不封頂的教學思路,學生們不僅能組出課本上出現的字,有些學生還能組出許多課外認識的字。

3.搶卡片。老師把許多卡片放在黑板槽裡,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師讀的字音,找出有關的卡片組成字,讀後組詞或說一句話,誰搶得多誰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

4.編故事巧記字形。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構字的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聯想去揭示漢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義的關係。通過直觀手段、形象語言、生動故事,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幅幅圖畫或一段小故事。如:學“呆”時,教師邊講故事邊寫筆畫:“一個人張著大嘴巴(口),像木頭一樣一動不動,原來他在發呆。”

5.變字小魔術。我結合語文百花園一中“這樣識字真有趣”組織了“變字小魔術”的遊戲。選出一些簡單的字讓學生加一兩筆變成新字。如“日”,孩子們變出了:電、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變出了:本、禾、術、未、米等,課堂上,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魔術”中,在遊戲中學習,在交流中鞏固。

三、閱讀課外書識字

一年級新生在入學5—7周左右,便可熟練掌握漢語拼音,並利用音節讀一些淺顯的兒歌和兒童故事。此時,教師一邊教生字,一邊引導學生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既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也有效地鞏固了漢語拼音,更重要的是學生初學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這些字在書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學生在新的語言環境中重溫所學過的字,是一種知識的遷移,是興趣盎然中的再學習,獲得的是“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四、在生活中識字以鞏固字形

漢語是母語,學生在生活環境中,可以接觸到很多漢字:電視、同學、親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廣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裝物等,可以說,漢字無處不在。所以,教材編排識字二中的三篇課文就引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隨時隨地識字,如:發作業本時,讓學生輪流發,從而認識同學的名字;星期天,讓爸爸媽媽帶著到大街上去“找漢字”,收穫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裝物上,漢字就更多了。諸如“紅蜻蜓”皮鞋、“達能”餅乾、“光明”牛奶、“巧手”洗衣粉……當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讀出生活環境中的字時,他是多麼興奮啊!因此,學生樂此不疲,此時再引導他們將收集到的商標、廣告等彙集起來,裝訂成冊,便成了一本生動形象、圖文並茂的“識字讀本”。我們每星期評出十幾個“識字大王”的作品進行展覽,下課時,互相考一考,真是“樂在其中”!

識字教學中,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和創造帶來的快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成功欲,而且還能在他們不斷的“新發現”中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

篇二: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論文

【摘要】作為閱讀與寫作的基礎,漢字是人們最基本的認知單位。只有攢夠了一定程度、一定數量的漢字才可以正常地進行文章的閱讀與理解。而作為學生,在國小階段的最主要任務就是打好基礎,為以後更高年級的學習做好準備。在國小的語文課堂中,語文識字是語文老師在授課中最主要的講課重點,但由於國小一年級學生有著各種不可控因素,導致在課堂上的知識吸收率有些波動,這其中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學生們記不住漢字,搞混漢字。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選用了“糾錯板”這種方法。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針對國小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開闢“糾錯板”的實踐進行相關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國小一年級;語文識字;糾錯板;人教版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

一、國小一年級階段的學生的特點

國小階段的學生尤其是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在進入學校後其自身需要有一段時間的過渡期,需要將他們從幼兒園的遊玩、散漫的狀態慢慢地變為有紀律、有組織的學習狀態。那麼,在這個時間段裡就需要由老師對這些學生在學習狀態上進行相應的指引,幫助他們適應學校這個新環境。在這其中我們需要注意,國小一年級階段正好是學生踏入一個新的階段的開始,在這其中學生的好奇心、新奇感是幫助他們學習新事物的最佳助推器,老師想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那麼這些特點就需要利用起來。接下來我們就以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為例,來分析一下該階段學生的特點。

埃裡克森認為人的一生是由8個階段組成的,這些階段主要包括四個童年階段、一個青春期階段和三個成年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與之相對應的該階段應完成的任務,並且每一個階段都建立在前一階段基礎之上,人生髮展的8個階段是緊密相連的。

國小階段正是學生由學齡初期(3—6歲)過渡到學齡期(6—12歲)的階段。

這個階段也是學生們自身的由主動對內疚的衝突轉變為勤奮對自卑的衝突的一個過程。進入到學齡期,學生們就需要開始接受教育了,最佳的地點就是在學校。作為訓練學生適應社會、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場所,學校在這其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在這一階段,如果學生可以順利地完成學校的課業學習,那麼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在以後更深層的學習生活中可以更加有信心完成自身所揹負的任務。一旦在這個階段學業問題出現了失敗,那麼學生們就會產生自卑感,對以後的生活學習來說是十分不利的。根據埃裡克森的定義,當兒童的'勤奮感大於自卑感時,他們就會獲得能力這一品質。而能力,“是不受兒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練技能和智慧”。所以,在國小一年級這個階段,讓學生獲得勤奮感、掌握能力是老師應該著重注意的問題。

二、造成一年級學生漢字錯認的主要原因

上面我們已經提到了國小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打基礎的一個階段,這其中學生要學會並適應角色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我們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例,來簡單地分析一下造成一年級學生漢字錯認的主要原因。

(一)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剛進入國小階段的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是遠遠達不到教師所期望的效果的。這與學生自身的生理機能有著很大的關係。剛剛進入新的環境,學生們少不了對新環境的探究與好奇,那麼在課堂上很容易就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學生在課堂上走神也就十分常見了。這在課堂上表現為老師在對學生提問時,有些學生明顯在狀況外,對老師的提問沒有明顯的參與性,甚至有些學生會離開自己的座位在教室中走動,這樣就會干擾到其他同學的學習。再加上是在語文課堂上,如果學生對識字沒有興趣,那麼就不會對老師所教授的內容進行學習,而是找尋其他的讓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這樣一來,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就變得分散,進而導致學生在分辨漢字的程度上沒有達到相應的標準,最終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知識吸收效率達不到理想的要求。

(二)老師在識字授課中的教學方法問題

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上,最重要的就是漢字的積累。只要學生將漢字積累到一定的數量,那麼在以後課文的閱讀中幾乎就可以進行流暢的課文閱讀。但如何讓學生記住這些漢字就是老師在語文課堂上的教學重點。有些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好更多地記住漢字,選用較為嚴厲的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氣氛變得緊張起來。比如《雪地裡的小畫家》,由於其課文的字數較多,而且在新的漢字的認知難度上也較為困難,老師可能在課堂的教學中會不由自主地嚴厲起來。如果讓學生處在這樣的一個課堂環境中對漢字進行相關的熟讀認知,即使是在課堂上記住了,也難免在課後就會遺忘。更不用說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在記憶力這方面是需要進行相關的引導的。因此,在國小一年級的語文課堂上,老師在識字授課的方法上還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進,幫助學生更好地記住所學的漢字,減少學生錯認漢字的程度。

(三)語文課本中的漢字數量問題

根據人教版的語文課本,國小一年級的語文課本第一冊首先是先認識幾個簡單的漢字(5節),接下來是拼音(13節),最後就是課文(14節)。前面兩個部分,很明顯還是比較簡單的,有著一定漢字與拼音基礎的學生在這兩部分的學習上還是比較輕鬆的。但進入到第三部分,漢字數量就明顯增加。前幾篇課文還可以保持在60—90字之間;但越到後面課文的字數越多,而且也不再是全篇課文標註漢語拼音,而是在陌生的漢字上面標註漢語拼音,方便學生們進行閱讀,例如《烏鴉喝水》《小蝸牛》。雖然課文沒有要求學生進行全部熟讀認知,但在閱讀中學生還是可以感受到一定的吃力。特別是在課堂上,當學生唸完一篇課文後,如果他們對陌生的漢字沒有理解弄明白,僅僅是似是而非的一種認知狀態,那麼學生就很容易造成漢字的認知混亂、漢字錯認等相關的問題。因此,合理地安排課本的教學進度是語文老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需要注意的一點。

三、“糾錯板”在國小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實踐

為了幫助學生在語文識字中錯認漢字的問題,我們選用“糾錯板”來幫助學生進行漢字的正確認讀與錯誤修正。接下來,我們就老師在一年級的語文識字教學中如何使用“糾錯板”來進行相應的分析與研究。

(一)犯錯不可怕

在選用“糾錯板”對學生進行語文識字的教學前,首先語文老師要讓學生明白犯錯並不可怕,每個人都會犯錯,老師也不例外。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學生們,都認為犯錯就會受到懲罰,將這種觀念帶入到學習中就容易造成學生迴避犯錯、不承認犯錯的一種心理。但是在課堂上很明顯,學生由於知識儲備不足,如果學生出錯了老師不去對其進行糾正那麼學生就會將“我剛才說的是對的”這種想法留在自己的腦海中,在以後遇到類似的錯誤時不會改正,這樣一來對學生的深入學習時十分不利的。因此,讓學生知道在課堂的識字教學上,錯誤是每個人都會犯的,只要認識並改正就可以了。擺正學生對犯錯的態度,為以後的課堂糾錯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課堂上對“糾錯板”的使用

在語文課堂上,老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對學生在某些難以分辨的漢字上需要多加註意。比如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漢字辨別提問,如果遇到了大多數學生都認錯的漢字,老師就要將其寫在“糾錯板”上,並對其進行形象深入的解讀。例如在識字部分的《對韻歌》中,“柳”與“桃”這兩個字,由於很多學生在念讀時都是按照順序來讀的,一旦將順序打亂,學生可能會依照閱讀的慣性,按照原來的順序來讀,沒有分清是哪一個字。因此,當授課老師在課堂上遇到這樣的問題時,老師可以將這兩個字分別寫在“糾錯板”上,分別對這兩個字進行詳細的分析解讀,對該漢字的意思清楚明白地為學生講清楚,讓學生了解到這兩個字之間的區別,在意思上也清楚後加深對這兩個字的印象,在今後念讀的時候就可以將其區分開來。

四、結語

“糾錯板”不僅僅是在課堂上使用,課後也可以發揮其自身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分辨、記清漢字。一年級的學生在學習的潛力上是無窮的,只要我們掌握好方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更好、更有效地吸收知識,幫助他們為以後更高層次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永鋒.針對國小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8)

[2]白雪平.體驗式學習在國小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xx(9).

[3]沈玉桃.溯文識字教學探析——從《日月水火》象形字教學說起[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xx(12).

[4]季芸芸.資訊科技有助於提高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率[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xx(12).

篇三:一年級識字教學之我見

一年級識字教學之我見

一年級識字教學之我見

漯河市郾城區商橋鎮靳莊國小 靳俊華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學生只有有了一定的識字量才能比較順利地進行閱讀,寫作,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習的能力。因此,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進行識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進行識字”。如何在識字量較大的情況下,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先進理念,體現新課標的會認,會寫,兩個方面的內容。在崑崙路國小聽了張麗娜、姚二琴、田麗娜三位老師的課,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在遊戲中識字。

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做遊戲,抓住這一特點,在教學中穿插各種小遊戲,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在教孩子學習了一些生字後,為了鞏固孩子的記憶可採用開火車、摘果子、找朋友、猜謎語等方法。這一點我認為姚二琴老師做的就很好,她為了鞏固孩子對生字的記憶,設計了“摘果子”的遊戲,在大螢幕上出示了一棵掛滿鮮紅蘋果的蘋果樹,讓孩子去採摘(讀出生字的讀音),如果讀對了,其他小朋友就跟讀。學生爭搶著去採摘,學習興趣倍增,記憶較深刻。

二、由表及裡,讓學生在象形中識字。

一年級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記憶為主,我們的漢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課本中的日、月、目、木、禾、羊、鳥等字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來的,這些字都和實物有相似之處,所以讓學生觀察實物或圖片後再識記,就輕鬆多了。如:學習“禾”這個字,首先要想到木,但是比木還要多一撇,這一撇就想到稻穗的頭是彎彎的,這樣一想這個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裡,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發展。姚老師在教學“筆”字時,出示了一支毛筆讓學生觀察,並說出製作的材料,學生輕而易舉的回答說上面是竹子,下面是毛,這時老師就說竹字頭下面加毛字就是“筆”字,筆字的識記就水到渠成了。

三、圖文並茂,讓學生在實物中識字。

―年級的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色彩鮮豔,生動有趣,學生也非常喜歡,利用它們進行識字教學,能幫助識記。如在學習《在家裡》這一課,沙發、茶几、電視、電話、檯燈、書架、掛鐘、報紙都是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接觸的實物,每個家庭都有,學生很感興趣。通過漢字與實物的對照,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些漢字,這些圖片對學生記憶識字起到橋樑的作用,使每個漢字都賦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促進了學生的記憶。

四、挖掘資源,讓學生在活動中識字。

在學習過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動作的詞語,可以用肢體來進行表演的。如在學習《操場上》這一課,動作的詞語很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等,這些詞語都和動作有關,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先做一做動作。第一組的詞語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提手旁;第二組的詞語都是用腳的,所以都有足字旁。通過動作表演,學生不但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義,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興致極高,學生學起來也省力。其次:開發班級內在資源班裡學生的名字,學生不能認全,是各班的一個通病,反過來想是壞事,也是好事。不是嗎?學生不能認全的原因是什麼?是字太多了,這麼多的字,都認識了,記住了,學生一下識了多少字呀,不是一件大好事嗎,肯定是的。所以,讓學生提前識字,班級的這塊內在的資源應該開發起來,同時也是很容易開發的。學生之間相熟悉是很快的,能相互叫出名字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只需在學生能叫出別人的名字的時候,能讓學生人名對照。建立一一對應關係,這樣識字就快捷多了。怎樣讓學生建立這種聯絡,我想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採用多開展活動的方式,老師讓每一個學生把自己的名字寫在小紙片上,做成各種不同型別的圖形,貼在課桌角。鼓勵同學課間休息時,互相認識,互相當小老師,教其他同學認識自己的姓名。當小老師,其樂融融。接著進行了“我認識的同學名字多”的比賽,教師給每位學生髮放一張全班同學名單,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檢查同學的認讀情況,統計認識的名字數量,給優勝者頒獎。讓學生儘快熟悉身邊的人,認識他們的名字。提倡多認識這些名字裡的字,然後認識和這些字相關的字。如:我班有一個叫“張倩”的學生,在學生認識了“倩”後,又出示了“情、請、清、晴、精、睛”這些字,學生也很快認識了。當然,識寫不要求同步,寫從要求寫好自己的名字開始,把其它簡單一些的字也寫好。

五、有意觀察,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識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漢字,如商標、日用品、廣告、路牌、超市購物等等,無處不在。讓學生有意識找一找上面自己認識的字,孩子的興趣很濃,會從中學到很多漢字。平時孩子們之間、孩子與家長之間多交流,並佈置學生課外讀拼音讀物,交代每個家長給孩子買兒童故事書等等。總之,要抓住一切機會讓學生學習漢字,擴大識字量。

篇四: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論文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教學也是語文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努力提高學生的識字量,讓學生輕鬆進行大量的閱讀,一直是國小語文教學關注的熱點。那如何更好地提高語文識字教學效率呢?近年來,我在實踐中探索了一些有效的策略方法,取得了較明顯的效果。本文試從識字內容的選擇、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多樣有效識字方法的運用三方面作一淺顯分析。

一、識字內容的選擇

教材的每篇課文中要求學生認識的字都在10個以上,再加上要求學生會寫的字,最少也有20個。這麼大的識字量,要求學生在課上全都認識是不現實的。這就需要學生在課下或在家裡認字,這就要求給學生創設識字的環境和氛圍。我們首先和學生家長聯絡,要求他們把學生要認識的字做成生詞卡貼在床頭、牆上等位置,學生可以隨時在家識字。在學校裡除了利用黑板報豐富學生的識字環境外,我還精心佈置好教室環境,在教室的一面牆上貼上要求學生認識的生字、詞語或圖片,藉助這些字詞的具體運用情節來引起學生的注意。這樣增強了學生的`識字意識。

二、識字能力的培養

內容的選擇,豐富了識字教學的內容,也增加了識字量。而識字教學不僅僅是量的增加,還需提高識字能力培養。識字能力是運用知識技能以及智力過程中,經過經常的識字訓練而獲得一種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呢?我們可以從以下途徑來培養:。

(一)利用有趣活動提高兒童記憶字形能力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有識字的樂趣。識字是枯燥的,想讓學生識字對識字有興趣,那我們可以利用有趣活動來達到了讓學生牢記生字的目的。可以利用加、減、拼、畫、猜、講故事等多種活動來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識字,寓教於樂,喜歡漢字。

所謂“加”、“減”,就是利用漢字結構部首的增減,從而形成不同漢字的方法,來強化學生認字,給學生帶來樂趣。比如“日”加“月”是“明”,同樣用減的方法:“明”減“日”是“月”。而“拼”則是利用漢字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品字結構這些特點,來加快認字,如“一木是木,二木是林,三木是森”“一人是人,二人是從,三人是眾”“一火是火,二火是炎,三火也是焱”等等。

所謂“畫”和“猜”,就是利用漢字音、形、義合一的特點來加快識字。“畫”就是結合形聲字的特點來認字,這種手腦並用的方法,在識字教學初期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比如,認識“日”字,可以畫畫太陽,認識“水”字,可以用簡筆畫畫出水等等。而“猜”則是在學生已認識了500個左右時,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激發識字。

(二)利用生活經驗來提高識字能力

漢字來源於生活,那麼作為識字的教學也應該回到生活。

這就是要鼓勵學生留意身邊的字,通過積累、收集來提高識字量。當然要讓學生進行交流、展示,並給予表揚肯定。如:名字、路牌、廣告牌、超市裡物品名稱等等。

(三)反覆練習鞏固識字能力

根據遺忘規律,識字必須要加強練習和鞏固複習。

為了避免學了就忘,就要讓學生回頭複習,溫故而知新。比如,學生通過寫字來鞏固了對字形的記憶。字詞的掌握在於聽說讀寫中能正確運用,同時,字詞在反覆地運用中才能鞏固,因為在運用中字詞的復現率高,學生的識記效果就好。教師利用組詞以及說話寫話,指導閱讀課外讀物等方式達到鞏固識字目的。

三、識字方法的多樣化

(一)用歸類識字的方法來多認字

利用偏旁相同從它們的意義上進行分析認識,比如:“撿、提、拔、拾、拎”等字都是和手的動作有關,我們可以同時來記住相同偏旁的字。又比如,:“狗、猴、貓、狼”等字都偏旁一樣都表示一種動物。還例如,關於樹林名的字“樺樹、楊樹、桃樹”等都有相同偏旁木字旁。從它們的偏旁以及字義上很快地掌握了這些生字。

利用比較法對形近字進行歸類識字。在二年級開始,就把形近字歸為一類進行同時認識,這樣識字效率就大大提高。比如,認識“晴、清、請、情、蜻”可以放在一起認,“晴”日字旁,和太陽有關;“清”三點水,和水有關;“請”言字旁,和說話有關;“情”豎心旁,和心情有關;“蜻”蟲字旁,和昆蟲有關。

歸類識字的方法多種多樣,既是學生很好的識字方法,也是老師很好的指導方法。用歸類的方法高效率的掌握了文中許多生字。學生可以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認識生字。

(二)利用漢字的結構加快識字

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從結構上可以把漢字分成獨體字和合體字兩大類。可以從字的結構來進行分類歸納進行認字。如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包圍結構等。把相同結構的字放在一起來進行認識,這也是一種方法。

(一)(三)通過語境識字提高識字效果

學習語文的一句老話叫“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所謂“語境識字”,就是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要經常創設語境條件結合漢字運用來強化學生識字效果。一首先是要讀準字音。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讀課文,在語境中來認識這些字,這是一種有效的識字方法,也是普遍採用的教學方法。二是要理解字義。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時時注意有意識的把握漢字音、形、義的整體性教學,就是要做到在辨字音時結合辨字形,在辨字形時結合辨字義,在辨字義是結合組詞造句等加深理解。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決不能將識字成為學生的負擔,應該利用不同的有效的方法對不同的字進行科學有趣地教學。以“趣”為前提,讓學生開心識字。自然而然增強了識字的慾望。認識的字數量多了,興趣有了,孩子們自然就有了嘗試的慾望。學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大膽地進行識字。識字教學也就不難了。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

篇五: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論文

國小低年級需要學習常用字1800個,以認寫分開的形式進行編排,為的是讓學生提早進行閱讀。當識字量較大,課文內容較多時,宜加強識字教學,否則語文教學任務多,教學時間較少時,教學目標難以完成。識字教學要以學生的識字效率的提高為主,針對怎樣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學生喜歡識字做如下討論。

一、結合兒童的思維特點,將抽象的符號具體化

識字本身具有枯燥無趣的特點,當學生被動識字時,識字的效率較低,會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所以,教師要在學習識字的開始階段通過多種途徑創造識字教學的條件,讓學生產生識字興趣,進一步激發他們體驗識字之趣。這種情況下,學生會樂於識字,積極主動地識字。教學中的會意字、形聲字,可以通過畫面與文字的演變,讓學生對頭腦中的資源和眼前的畫面聯絡在一起,以激起學生對祖國文字進行探索的慾望,從而產生識字的興趣。

二、利用情境,提高識字興趣

課堂上教師創設一定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識字熱情,學生對字感興趣,便會主動識字。在教學“識字”時,我讓學生看牆上的貼畫,讓他們看中國地圖,再認識祖國的文字;利用學生在操場進行的活動,寫出相關的動詞,激發學生的思維。識字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識字興趣就會增強,學生的注意力也更集中,學習也更輕鬆有趣,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對漢字記得更牢固。

三、在生活中提高識字能力

識字的教學還要結合生活加強學習,讓學生留意身邊的字,在生活中積累、收集以提高識字量。還要給學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臺,對學生進行表揚肯定。比如,商店名、商品名、廣告牌等都可以是學生識字的物件。在開展識字教學課時,還要求家長積極配合,比如,在傢俱、電器、學生用品上貼標籤,學生在家中會認識很多漢字。班內可以開展識名字活動。在識字過程中,學生找到了識字的快樂,識字興趣得以激發。這樣,他們的識字能力也會逐漸提升。

總之,識字教學不是把識字看成學生的負擔,而是結合不同方法加以指導,讓學生對不同的字加強識認,通過科學有趣的教學,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讓學生提高興趣,開心地識字,使學生的識字慾望增強,認識的字數量增多。當有了認字的興趣時,學生也更願意進行嘗試。學生能夠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式加強識字教學,識字教學也更容易了。

參考文獻:

1.楊濤,鄭國民,陳雙新。國小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字種、字量研究(一):以課標實驗教材人教版、北師大版、江蘇版教科書為研究物件.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1)。

2.姜順玲。淺談國小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途徑.讀寫算:教研版,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