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釋出於: / 人氣:2.18W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義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維流程,學習本文運用的論證方法。

3、引導學生切實感受富有實驗精神、創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覺培養“格物致知”的精神,爭做一個注重實踐,有開拓精神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領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內涵極其重要性。

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理解文章的論證方法。

2、難點: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學”和“在個人行動上”也要重視實驗精神的原因

【教學方法】 引導、分析、討論、歸納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事例1:美國《科學世界》雜誌從眾多的發明中,選出了改變二十世紀的十大發明。

事例2: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較高的分數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專業。入學後,她的高超的計算能力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交口稱讚。可是,她做實驗的能力非常差,一連三週下來,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個實驗,這又使她的老師大為惱火。

這是一個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這個女大學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丁肇中先生《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篇文章,或許,我們能從中找到答案。下面,我們首先對丁肇中先生做一個瞭解。同學們請看大螢幕。

2、明確學習目標:

3、瞭解作者:

4、檢查預習:

二、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探討匯入問題

同學們找到造成剛才那個女大學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嗎?

思考、交流

2、整體分析課文內容

(1)“格物致知”一詞究竟是什麼意思?

思考、交流

強調:格物(途徑)致知(目的) 現代學術:實驗

事例:嘗梨 麥哲倫環球航行

(2) 傳統的中國教育為什麼不重視真正的“格”?以什麼事例來論證的?

思考、交流

事例:王陽明格竹苦想頭疼之例(探討自己而非探察外物)

探討:《惠崇春江晚景》

(3) 科學的格物致知應該是怎樣做的?

思考、交流

實驗過程和要求:①積極的而非消極的②有計劃有目標

通過這種科學的格物方式才能得到竹子的有關知識,從而強調了格物致知(實驗)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4) 傳統的中國教育有什麼弊端?

(5) 正確的格物致知的意義和希望。

3、歸納本文的論述思路

討論並歸納:可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三個部分來列提綱。

三、合作探究,明確本文論證方法

聚焦論證方法: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1、引用論證法:

2、舉例論證法:

3、對比論證:

四、延伸拓展

自然科學領域需要,其他領域是否也需要這種精神?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怎樣培養這種精神?

思考、討論、交流

五、小結

本文思路清晰,說理充分,極雄辯地闡明瞭“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學習它,不只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開啟了我們的思想之門。其實不知大家注意沒有,近些年,我們國家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實驗精神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比如說勞動技術課和電腦上機課的開設等。因此,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這種精神,使自己成為一個努力探索、勇於實踐、大膽創新的合格人才。

最後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話結束我們今天的學習:

要實現你的目標,最重要的是好奇心,並且永遠對自己充滿信心,大膽嘗試,做你自己認為最正確的事。

——丁肇中

五、作業佈置

【板書設計】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具體剖析“格物致知”的含義(提出問題)

具體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分析問題)

提出希望,發出號召(解決問題)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說課稿

一、整體把握

本文是作者一個報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就提出了他的論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全文就是圍繞著這個論題進行論述的。

首先,指出傳統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釋'四書'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這與現代學術的基礎實地探察,即實驗,恰恰是一致的。但是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於是埋沒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作者以王陽明'格'院子裡的竹子為例,說明王陽明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這是儒家傳統的看法決定的。

然後,分析科學上的實驗精神的重要性。作者從科學發展歷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驗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討就可求到的。闡述了實驗的過程和要求:實驗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實驗要有小心具體的計劃,要有一個目標作為探索過程的嚮導。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質為例,說明要得到關於竹子的知識,只有靠科學實驗,消極觀察、袖手旁觀是無濟於事的。

接著,作者指出,'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支配著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一是中國學生大都偏重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重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考試的成績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個人的經驗為證',由於受傳統教育的影響,誤以為靠埋頭讀書能應付一切,結果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傳統教育的弊病,也說明了重視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最後,得出結論:'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闡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在個人行動上,都不可缺少;二是應付世界環境也不可缺少。而後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結尾提出了對中國一代人的希望。

二、問題研究

1.這篇文章論述的問題有什麼現實意義?

眾所周知,我國基礎教育的優點是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缺點是忽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當前社會中,這個缺點甚至可以說是致命傷,它使我們的學生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因而影響到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前途。當然,這個缺點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遠的文化背景,並與當前的考試體制有關。要克服這個缺點,任重而道遠。

這篇文章根據現代學術的發展和個人的經驗教訓,聯絡傳統的文化背景和我國的現狀,精闢地闡明瞭中國學生怎樣學習自然科學的問題。高屋建瓴,一針見血,語重心長,對我國學生不啻是當頭棒喝,每個人都由此終身受益。

2.作者說:'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試舉出事例證明實驗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例如,為了駁倒亞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體的重量成正比的觀點,伽利略在義大利比薩斜塔同時拋下兩個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體,證明不同重量的物體在空氣中自由降落時,重量與下降速度無關,不同重量的物體以同樣速度落地。

練習說明

一、熟讀課文,思考一下,有些同學高分低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們怎樣學習才能適應現在的世界環境?

此題意在引導同學理解課文內容,並能聯絡實際思考一些問題。

有些同學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於在傳統教育的背景下,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因此考試得高分,一開始搞研究或者需要動手時,就不知所措了。

我們只有轉變觀念,對格物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實驗精神真正變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在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你在探索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有什麼有趣的經歷?說出來與同學們交流。然後說說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此題意在幫助同學聯絡自己的經歷和體驗,進一步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一問。讓學生隨意說他們各自有趣的經歷,可以互相交流,彼此啟發。

第二問。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是: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像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三、課文說:'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說,不論是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還是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討論一下,為什麼'研究人文科學'和'在個人行動上'也要重視實驗精神呢?並把你的看法寫成片段作文。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並能寫一點心得筆記,讀寫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研究人文科學'也要重視實驗精神。因為人文科學思想也是從實踐中產生的。毛澤東同志早就說過,人的正確思想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頭腦裡固有的,而是從實踐中來的。

'在個人行動上'為什麼也要重視實驗精神呢?個人行動不是盲目的行動,總要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理念指導。這思想、這理念,也'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那就要在實踐中培養自己的判斷力。

關於這個練習,應該引導學生各抒己見。

教學建議

一、不妨在以下兩方面引導學生確立課文的學習重點:一是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內涵及其在科學上的重要作用;二是歸納課文的中心論點,學習課文的論證方法。當然,允許學生根據本人情況另外確立學習重點。

二、引導學生熟讀課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和篇章結構。注意提醒學生,一定要聯絡自己的學習實際閱讀課文。可以組織一些討論,下列問題可供選用:

1.《大學》裡格物致知的含義是什麼?

2.作者所說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麼?

3.傳統的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傳統的中國教育有什麼弊病?

4.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怎樣培養'格物致知精神'?

三、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對於自然科學的認識,對於中國傳統教育的反思,以及對於中國教育更新理念、順應國際潮流的企盼。應引導學生在這幾方面獲得啟示,受到教益。

熱門搜尋
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 關於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學反思精品 七年級下語文工作總結 教師在年級組述職報告新版多篇 四面楚歌的成語意思 醫院科室實習生總結 日記吃火鍋300字國中 2023年度共青團工作總結 熱鬧的菜市場作文400字 國小植樹節宣傳標語精彩 工傷個人工作總結 七年級數學教學計劃計劃優質 員工客服年終總結 教案檢查工作總結 風俗習慣 我在變600字作文七年級作文 待業啄木鳥漫畫精品作文500字精品 建設銀行員工年終個人總結通用 2020年黨員個人自我鑑定 《紹興的船啊紹興的橋》教案 夜晚想象作文 假期社群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暑假安全教育內容知識新版 幼兒園大班個人工作計劃第二學期 幼兒園小班保育員工作總結 放寒假家長會講話稿 小小動物園寫我的家庭成員四年級作文 新員工心得體會優質 團史的心得體會多篇 安全過馬路順口溜速記交通知識 農委工作報告 尾犯·夜雨滴空階原文及翻譯 關於2022年工資內外收入自查報告 有趣的歡送會策劃書新版 虎年春聯七字帶橫批精品 工作勵志名言個性簽名 形容失望心死的詩詞 考核制度 而自豪主題作文會考作文 感謝師恩作文精品 與馬的俗語 4年級音樂下教學計劃 我的美麗的校園作文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與感想 導遊圖 夏天的作文 學校宣傳工作總結新版 清明節緬懷先烈主題班會國小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