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釋出於: / 人氣:2.84W

教師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一

學習目標:

1、學會收集和整理材料,瞭解狼的生物特性;

2、通過對資料的歸納分析,總結出人們對狼的情感態度及變化及其原因。

3、培養學生辨證看問題的態度;

4、思考與探究:狼形象在人們眼中的轉變,通過討論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

5、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願望;

重點:

目標1、3。

難點:

目標2、4

教學方法:

探究、研討。

收集整理有關狼的成語、俗語、歇後語、故事等各方面的資料,

一、匯入 我的自白:

今天我們課上有幸請到了一位神祕嘉賓,它是誰呢?讓我們先來聽聽它的自白。

二 瞭解狼。

我的檔案:

狼這個動物我們說熟悉也很熟悉,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它的身影,說陌生也很陌生,因為它畢竟離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些距離。那麼對它我們到底瞭解多少呢?一起來為它填寫一份檔案。

三 辯證地看待狼。

我的煩惱:雖說生物界的狼英勇無比,可是絕大數人還是會“談狼色變”,對狼充滿恐懼與厭惡。

請聯絡我們的生活以及課本的相關內容談談狼到底得到了人們哪些不公正的對待了呢?

你有沒有思考過其中的原因呢?

比一比: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也有這樣的主題迥異的兩篇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兩篇文學作品中的狼有什麼共同特點?

這兩篇文學作品中還分別寫出了狼的哪些其他特點?

那麼為何同樣是寫同一種動物,不同的作家會寫出不同的形象,給人不同的感受呢?

【學生活動】試一試,用創作性的語言複述《狼》的故事給同桌聽。

四 總結全文

【師生活動】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全文吧!(出示板書設計,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全文)

本文寫的是兩隻狼和一個屠戶之間的一場較量,狡詐的狼想吃掉屠戶,結果卻雙雙斃命與屠戶的刀下。說明狼無論多麼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為人的勇敢智慧所戰勝。結構上先敘後議。層次分明。用直接議論收束全文,有力的反問句式和辛辣犀利的嘲諷,戳穿了狼的本質。儘管狼狡猾凶殘,本性難改,但在英勇機智的人類的鬥爭中,玩弄陰謀終落得自食其果的下場。它告訴我們:對待象狼一樣的壞人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必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五 作業設計

1、積累本文的文言實詞、虛詞,背誦課文。

2、課後閱讀,《狼三則》中其他兩則。並寫出故事梗概。

教學設計方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漢字十六個,會寫九個生字並積累常用詞語。

2、結合上下文和查詢資料理解文中的專門術語,培養學生懼資訊的能力。

3、瞭解交通工具的發展史,理解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將走得更快更遠。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新詞

2、瞭解交通工具發展史,激發學生熱愛科學興趣。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2、懼有關交通工具的圖片和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匯入。

你知道很早以前人們遠行靠什麼嗎,你還了解火車、汽車、飛機、輪船嗎,科學技術的發情,交通工具越發先進,人類將會走得更快更遠,今天我們學習《遠行靠什麼》

二、新課

(一)自學

1、輕聲自讀課文。選擇喜歡的方式讀文。把不認識的字圈起來。

2、用你學過的方法進行識字。

3、小組或同桌用識字卡檢查生字,並相互交流。

4、按自然節小組內讀課文,檢查字音。

(二)識字

1、讀卡片。學生讀一個,老師將卡片貼到黑板上。

2、說說自己最得意的識字方法。

3、遊戲識字。同桌你讀我找,我找你讀,練習組詞語。

(三)交流

1、學習1-3自然段,讀文思考,在不同的時期人們遠行用什麼流通工具。

學生讀文很快就能找到最初,人們遠行時靠步行,騎馬,後來是馬車和帆船,二百多年前有蒸汽機,就有了火車和輪船。

2、讓學生知道獨木舟、蒸汽機詞語的意思,理解賓士、天涯海角詞語的意思,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應用。

(四)誦讀

火車滿載著乘客在大地上賓士,輪船把人們送到天涯海角讀出自豪的語氣。

第二課時

一、匯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交通工具由古代騎馬、乘獨木舟發展到使用馬車、帆船及火車和輪船。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發明內燃機等,交通工具有哪些新的變化呢,接著學習以下課文的內容。

二、新課

(一)交流

1、讀第4、5、6自然段,思考:人類遠行靠什麼?

第四段首先理解內燃機的意思,然後從汽車在公路上川流不息,軍艦在大海上巡邏,快艇疾駛而過看出或體會到什麼?一是說有了汽車、軍艦和快艇,二是說車多、軍艦、快艇的作用。讓學生理解川流不息、疾駛的意思。

第5、6自然段讓學生理解了飛機,人們自由地飛到世界各地。現在又有了電力機車,核潛艇,還有宇宙飛船和太空梭,讓學生把現在和最初比較一下,現在和二百年前比較,說明了什麼?

2、學習最後一段,齊讀。

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將走得更快更遠,是全文的中心句,從交通工具的角度印證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真理,要想走得快走得遠,就要發展科學技術。

(二)誦讀

1、學生自由練讀。認為自己讀得好就獎勵自己一朵小紅花。

2、小組賽讀,讀出驕傲、自豪的情感來。

3、指名朗讀。

(三)評價

結合學生誦讀的情況,師生共同評價。從情感的投入朗讀的技巧等方面進行評價。

(四)寫字

1、複習鞏固字形,認讀生字卡。

2、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認為最難寫的字。

3、老師指導。內、艇、界。

教師教學設計 篇三

以前文言文的教學比較困難,重點不突出,現在通過國培計劃的學習終於明白了:在七年級應打好文言基礎,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文言文興趣;在八年級,則需強化學生文言文思維能力,在夯實雙基的前提下,開始鑑賞;到了九年級就需要學生能看出文言文文字後面所蘊含的道理和文化了。國中三年,每段各有任務,如果沒有教師這種教學的連續性,則學生的文言文認知水平始終會在原地打轉轉。

文言文的教學應避免從有“言”無“文”的極端進入到了有“文”無“言”的另一個極端的弊病。

文言斷句可以培養學生文言語感和細緻理解的能力。這種教法使學生對一些文言規律會自主找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大增強。由於教學中不是死摳詞句,嚼得過細,這就留下了較多的“空白”, 便於學生自己去感知和領悟。恰當的使用白文斷句,有效地提高中學生的文言字、詞、語、句以及文學、文化方面的知識。

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讀準“嗯”、“熬”等多音字,會寫“慮”等12個生字;聯絡上下文,理解“忐忑不安”、“洶湧澎湃”、“熬”等詞語的意思。

2、初步感受作者通過環境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將敘事詩改寫成小說的高超寫作技巧;創生語境,遷移習作,初步嘗試運用心理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方法。

3、主動鑽研文字,多元解讀,從字裡行間讀懂窮人的“窮”與“不窮”,充分感受窮人的美好品質。

【流程預設】

第一板塊 溯“窮”,整體感知

1、出示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和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頭像。

2、介紹兩個作家的關係:《窮人》是根據雨果的敘事詩《可憐的人們》改寫而來的。

3、檢查預習,正音。

4、課文寫了哪幾個窮人?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事?(藉助情節圖,梳理小說主要內容和行文脈絡)

第二板塊 扣“窮”,研究表達

1、讀完全文,找不到一個“窮”字。那麼,作者從哪些方面寫出了窮人的“窮”?

(細讀圈畫——標序整理——小組分享)

2、交流點撥,研究表達。

預設,學生可能會從如下幾個要點梳理作者是如何寫出“窮”的:

A 惡劣的天氣環境;

B 家中的陳設和衣食起居;

C 桑娜抱回西蒙孩子後的忐忑心情;

D 漁夫的憂慮;

E 西蒙死後孩子們入睡的細節。

……

3、師生一起探究容易被忽略的文字“睡覺還早”,從看似不經意的話語中,感悟窮人之“窮”體會作品的“言簡意豐”。

4、小結:作者通過“環境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將詩歌改寫成小說,通篇小說沒有一個“窮”字,但讀來催人淚下。這就是大師的文字,這就是藝術的力量!

第三板塊 品“窮” 以寫促悟

1.這些窮人,真的窮得一無所有嗎?細讀全文,完形填空:窮人雖然很窮很窮,但他們擁有( )。

2、分享與點撥。

預設:學生可能會從如下內容中,感悟窮人的“善良”、“富於同情心”、“母愛”等美好品質:

A 惡劣天氣環境與室內溫暖舒適的對比;

B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與漁夫的憂慮;

C西蒙死後的慘狀與孩子們熟睡的對比;

……

3、創生語境,遷移寫作。

(創生寫話語境——摹寫人物內心——分享與交流)

4、引讀小說中作者對 “睡”的細節描寫,將情感引向高潮。

5、呼應導語,補充介紹翻譯家草嬰,倡導“以心換心發現經典”。

自選作業:

A.★★作業:閱讀雨果敘事詩《可憐的人們》;

B.★★★作業:續寫《窮人》,嘗試運用環境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

C.★★★★作業:閱讀“美冠純美閱讀”書系《窮人》(列夫·托爾斯泰著);

D.★★★★★作業:嘗試將普希金的《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改寫成小說(或自選一首敘事作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五

一、複習檢查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教師出示生字卡,指名抽讀。出示生字卡檢查讀音並組成詞語。

二、分析字形並記憶

1、小組交流運用什麼方法記憶這些生字。

2、說說識記方法:

⑴ 熟字帶生字記憶:

池──潮──溼 悄──消 吃──喊 門──悶

⑵ 加一加記憶:

申──伸 車──陣 華──譁

皮──坡 害──割

⑶ 蟲也可以熟字去部分記憶:

蜂──蟲

3、猜字遊戲。

三、指導書寫

1、描紅尋找關鍵筆畫。

2、教師出示字貼:

學生說出關鍵筆畫,教師描黑。

3、學生臨寫。

4、同桌同學互換課本再寫。

5、展示評價。

四、課堂作業設計

1、看偏旁寫字:

口:( )( )( )

2、讀句子加標點:

⑴ 是要下雨了嗎( )

⑵ 我正忙著捉蟲子呢( )

⑶ 天氣很悶( )

優秀教學設計模板 篇六

教學目標:

(1)學習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

(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瞭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

教學重點:

欣賞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

教學方法:

第一課時:誦讀法,教師講解法。

第二課時:討論學習法。

第一課時

一、學生課前預習

1、閱覽相關材料《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淺談蘇軾逆境中曠達的人生態度》收集關於赤壁的歷史、關於賦的相關知識。

2、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並歸納文章的字詞。

3、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學生按平均水平分為若干小組(4-6人之間)。說明:這一步旨在引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收集材料,學會整理材料,養成預習的習慣,初步感知課文,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作者和解題:以蘇軾圖片匯入,由小組學生介紹蘇軾的相關經歷。

教師明確:

1、黃州的蘇軾: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赤壁賦的寫作正是蘇軾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時。簡單的介紹蘇軾躬耕東坡、黃州夜醉及兩賦一詞。有助於學生對欣賞作品時恰當的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

2、解題:

(1)赤壁的有關話題:三國時的赤壁和黃州的赤壁

(2)賦的特點的演變:騷賦—大賦—小賦—駢賦—律賦—文賦說明:這一步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和篩選資訊的重要性。展示課前所學,得到認可,激發興趣。

三、第一環節:聽錄音或看多媒體課件,提醒學生注意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和節奏的變化。教師點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換韻。

四、第二環節: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

1、正音讀—識文字—通義訓—察語氣—明文法—斷句讀—辨辭采—別文體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餘同學根據註解疏通文意,找出駢句,用心讀。

2、學生提出疑問,教師提示重要知識,舉例:詞類活用——使動用法:舞幽壑之潛蛟意動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名詞作動詞: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句式——定語後置:客有吹洞簫者 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說明:以朗讀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通過讀了解文體特點和散文的韻律之美。

五、第三環節: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默讀,檢查學生有無動筆勾畫)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說明:此步驟重在倡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合作。同時也讓學生體會誦讀在文言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從而在語感上進行強化,促進課文的背誦。從讀到理解文意,再從理解文意到背誦,、落實教學目標。

六、第四環節:通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語言,探討景、情、理的關係(再細讀,小組討論)。

學生按四組展開討論:

1、文章寫了怎樣的景?

2、文章寫了怎樣的情?

3、文章寫了怎樣的理?

4、總結情、理、景之間有什麼關係?

七、課堂演練,強化雙基(略)

八、佈置作業:安排下節課的討論話題:

(1)蒐集蘇軾相關作品(詞賦)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賞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體會蘇軾對自然的態度。參考:《永遇樂》、《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貓》、《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記承天寺夜遊》、《後赤壁賦》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答中的理性思想。

(3)尋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淵明、李白等)的人生觀。

第二課時

一、評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蘇軾在他許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僅以“月”為例,有哪些? 學生展示自己蒐集的材料,並進行分析

2、課文中都有哪些月亮?與前面同學們蒐集的有什麼異同之處?(學生分組討論)教師點撥:現實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賞風月(實)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憑弔古人(虛)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須臾——體悟人生(虛)

3、學生分析蘇軾描寫月亮的變化發展過程。討論明確: 以被貶黃州為界,被貶前,他是一個愉悅輕鬆、激情滿懷的蘇軾。明月高在景中呈寧靜、輕鬆之態。到他密州時,到達極致,豪情萬丈,渴望建功立業的抱負噴薄欲出。“月”成了祥樂、寧靜、澄澈、優秀、高潔、圓滿、理想的化身。被貶後,他的心態發生大轉變。出現在景中的月也是靜的,然而卻是孤寂的“靜”。冷清的“靜”。甚至讓人產生羽化登仙的虛無感、人生如夢的飄渺感。蘇軾由“會換雕弓如滿月”的豪情狀態輕而為“抱月而長終”的遺此獨立。但蘇軾畢意是大家,總能於逆境中化解苦悶,隨緣自適,超脫放曠。說明:這一部分重在提高學生研究分析能力,通過研究性學習,在蒐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鍛鍊,並且通過提供解讀的平臺,培養學生“知人論文”、“知人論世”的能力。

二、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面對眼前的景物,他們有怎樣的看法?從中看出他們對待人生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將原先的四組分為兩組,分別從客和主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1、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明確:蘇軾將儒與道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

2、三位學生分角色朗誦全文。一讀旁白,一讀蘇子,一讀客。讀出課文情感的變化。 3、結合詩歌單元《歸園田居》、《夢遊天姥吟留別》,談談蘇軾、陶淵明、李白對傳統人格超越。學生展示自己事先蒐集好的材料,並結合相關分析,得出: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帶性使氣的(參考)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是深感痛苦的(參考)蘇軾——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是灑脫曠達的(參考)說明:利用小組討論,減少任務量,加大課堂的容量,並且通過競爭激發了興趣。通過分角色朗讀加深對情感的體悟。同樣也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古人人生觀的理解,通過對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傳統文化的神奇。

三、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的心境卻讓人有消極感,他是否有陶淵明歸園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1、蘇軾這番話看起來很超脫,但骨子裡仍然有人生空虛之感,所以所謂的聽任自然,只能是一種自我安慰。

2、不這麼認為。蘇軾的人生觀應該是樂觀曠達的,因為當時他被流放到這偏遠的黃州,又幾乎喪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講喪氣話,不甘陷於苦悶而力求解脫,這很不簡單。

3、他與陶淵明的心境還是有區別的,陶淵明是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他是真正厭世。蘇軾的思想從本質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嬌》中拿周瑜比,現在與曹操比,都是感嘆人生短暫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樣有所作為。

4、認為聽任自然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在客觀形勢對自己最不利時,蘇軾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順乎自然積極去適應現實,在現在競爭社會中,要立足於社會,我們同樣要積極地去適應現實,投身到激烈的競爭中去。

5、在現代社會,“一毫而莫取”的觀點顯然行不通,你不去爭取,只有被別人“吃”掉。 6、理解是斷章取義了,他說這話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這種態度做官,那現在會少很多貪心官員,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作為成語現在還用,如果說是對大自然無節制地索取、破壞,顯然是不對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於清風、明月,所以不至於破壞生態。

小結:同學們不是隻停留在讀懂字詞句上,而是立足於時代來評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今天我們學習《赤壁賦》,我們不僅走進了作品,也走近了蘇軾,感悟到了一種人生的美。下面我們一起來朗讀餘秋雨先生寫給蘇東坡的一段話,和大家互勉。

學生齊讀:“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說明:通過生生之間心靈的碰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對他人關注的意識,利用優美的文字喚起對人生的感悟。

四、請學生給本課做個結語出現的精彩總結:

五、佈置作業

結合蘇軾的詞,分析詞中所蘊涵的對人生(生命),對苦難的理解。寫一篇評論文章800字以上。參考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定**》、《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等三。

教學反思:

本案例力圖體現“重在自主,重在發現,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筆者認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首先,學生的鑑賞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無論是對文字意義的讀解,還是對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師傳遞、告知的,而是由主體通過探究發現的。在課堂上,鑑賞主體擁有比較充分的鑑賞權、思考權、發言權,這就為主體“發現”提供了保證,學生不再是名義上的、形式上的主體,而是實質性主體——成為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

例如學生總結這篇課文十分精彩:

(1)文章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理意,體現了韻文的優美、綿長的特色。

(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緻,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於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並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係,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

(3)面對逆境,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胸懷放寬廣一些。緣於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重視對學生資訊蒐集和篩選能力的培養。(說明:還學生自主的權利,同時也是對課堂的總結。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課外的分組、結合話題指導材料蒐集、篩選,對於改變學生原來被動的接受和教師教什麼我聽什麼的學習方式會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教學中,有好多學生都談到這樣的學習非常輕鬆,並且可以涉獵到更感興趣、更廣泛的知識。

第三,強調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改變教師原來單一的講解傳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學生小組的合作、探究和競爭,變知識的接受為生成。利用現代媒體,利用網路,利用發放的資料,利用生生之間思維的碰撞,打開了克服重難點的大門。我覺得,這對於古文學習方式的改變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值得探討改進的地方:

1、學生的課外預習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掌握,畢竟學生的學習大多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接受型上,習慣很頑固。

2、閱讀大量的資料,對於教學進度的完成是一個挑戰。(當然,教會學生方法,改變學生的習慣比任何都值)

3、改進的想法是打算結合網路,以利於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 篇七

為保證“人才培養模式和開放教育試點”的順利實施和本課程的教學質量,依據本專業實施的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課程的教學設計方案。

一、教學設計課程概況

1、本課程的性質和特點

教學設計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國小教育專業(專科起點本科)的一門限定選修課程,它的文字教材名稱為:《教學設計》。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其中錄影課12學時,網上輔導9次。教學設計是一門理論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學設計主要是關於提出最優化教學的處方的一門學科。教學設計是建立在學習理論、課程教學理論、傳播理論和系統理論方法等科學基礎上的教學技術,也可以稱為科學的技術。它與學習理論、教育心理學、教育思想史、課程教學論、比較教育學、資訊科技與教育技術、學科教學論等課程都有一定聯絡。有些課程,中央電大的學員已在國小教育專業專科學習階段中有所學習,有些課程作為本學科的前置課程或相關課程應該在本科教學計劃中安排。例如,作為學習本課的基礎,“資訊科技與教育技術”的內容在專科計劃中已有安排,“教育心理學”、“課程與教學論”在本專業課程設定中應該作為該課程的先修課程。

本課程的目的是:提高綜合素質,使教師掌握教學設計的方法和運用能力,適應教育發展、課程改革和培養實用教學人才的需求。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運用教學系統方法,設計、開發學習環境、學習資源和學習經驗,以及“為學習設計教學”的能力;形成運用傳播理論、學習理論、資訊科技和教學模式理論設計學習目標、多種媒體組合教學傳遞、教學策略以及優化教學系統的能力;形成對教學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和修訂完善教學活動的能力。

2、本課程的要求

⑴ 通過本課程的開設,提高對學習教學設計意義的認識,樹立現代教育意識,增強改革觀念。

⑵ 全面具體向學生介紹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引導學生結合當前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現狀,思考和分析問題。使學生了解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和教學設計的方式、方法。

⑶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系統理論和方法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

⑷ 瞭解教學評價、教學目標理論和選擇教學媒體的方法,能正確地選擇教學媒體和在教學中有效地使用教學媒體。培養學生恰當地設計、開發及評價學習環境、學習資源和學習經驗和設計教學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傳播理論、學習理論、資訊科技和教學模式設計學習目標、多種媒體組合教學傳遞、教學策略以及優化教學系統的能力。

⑸ 培養學生掌握對教學成果進行正確評價和修訂完善教學活動的能力;提高教師理論聯絡實際、指導實踐的能力和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能力。

⑹ 教學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高度重視理論聯絡實際,自覺地應用到教育實踐中去,提高學習者運用教學設計的意識理念、知識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使教學活動更加科學化、規範化和現代化。

⑺ 保持課程內容的科學性、規範性和適當超前意識的先進性,並根據學生在職的特點,以“必須、夠用”為原則。知識範圍選擇適當,突出應用性和注意理論聯絡實際。

3、本課程的辦學形式

本課程的辦學形式有兩個特點:一是它屬於“開放教育試點”課程;二是它屬於中央電大與地方電大的合作辦學的課程。前者決定了它必須在遠端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上有所創新,後者決定了它與地方電大必須緊密合作。

4、本課程的學習物件

本課程的學習物件主要是我國邊遠地區和廣大農村的教師和其他教學人員,以在職進修為主。學習物件的主要優勢是:學習動機普遍強烈,願意通過理論學習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學習目的明確,渴望教學知識能力和學歷層次的提高;有著較多的教育工作經驗;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自學的能力較強。但他們也有著明顯的劣勢,即:文化層次普遍較低;因經濟狀況較差,學習資源亦相對匱乏;工作和生活擔子較重,因而學習時間缺乏;因為年齡較大,記憶力相對減弱。在教學設計的課程建設及具體實施中,對學習物件的這些優勢和劣勢都應通盤考慮、制定相應的學習支援服務的舉措。

5、本課程的媒體資源

本課程採用三種教學主媒體和其他多種輔助媒體。主媒體即文字教材(注:教科書和擴充學習材料組成)、錄影教材和形成性作業。文字教材是在教和學中貫穿始終的重要依據,是學習的尺度和標準。錄影教材幫助學生明確基本概念、理清知識思路和要點,減輕學習的難度,錄影教材為12課時。IP提供較新的資訊,教學指導等4課時。不同教學媒體有自己的教學功能,“各有側重、優化整合”,共同構成本課程的一個完整的“教學資源體系”,以支援完成《教學設計》課程的教學任務。此外,本課程組織提供9次網上教學輔導,包括:教材章節的學習引導、測驗和學習資料等;同時按學習進度在期末舉行一次直播課堂(複習輔導)。

二、學習模式

作為“開放教育試點”課程,教學設計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強調以下兩點:一是突出遠端開放教育辦學模式的優勢和特色;二是尋找遠端開放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經驗和規律。據此,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擬將教學與研究共同推進作為一條基本原則,使之展開積極的雙向互動,目的是為“人才培養模式和開放教育試點”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1、本課程的學習過程模式

本課程的學習過程即教學過程,它強調的是從學生的角度來描述教學的一般過程,它是學習本課程的外在程式。學習過程模式更側重於教學管理的指導。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註冊登記,領取學習材料(文字教材、錄影教材或VCD光碟、形成性考核作業冊等);

(2)接受學習指導(如學習方法、學習計劃和學習進度),明確學習目標;

(3)接受學習支援服務,實踐學習過程:(自學→小組協同學習→面授輔導)(平時成績考核)+實踐環節(平時成績考核)→期末複習→參加期末考試。

(4)通過考核和完成課程學習。

2、本課程的學習實施模式

本課程的學習實施模式即學習實踐模式,它強調的是從學生學習的內在程式來描述學習過程,是學習過程模式的內化和具體實踐。學習實施模式更側重於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學設計是一門有一定難度的課程,這是因為它是一個獨立的方法和方法論學科體系,許多概念和理論涉及多個的學科,學生自學會感到很困難,教師要加強輔導、幫助學生自學。

在對學員進行自學方法和自學能力的輔導時,應要求學員善於提出問題,帶著問題學習文字教材,對文字教材的知識結構、基本理論與心理規律要在瞭解、理解上下功夫,認真鑽研,善於分析與概括教材的要點、重點與難點;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心理規律、原則與方法要做到聯絡實際學會應用。

學生學習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以自主學習法為核心學習各種學習材料(文字教材、錄影教材、IP教材、期末複習提要等)認真作好學習筆記;

(2)以合作學習法為核心參加小組協同學習;

(3)以強化學習法為核心參加教師的集中面授輔導;

(4)以資訊科技為核心充分利用中央電大提供的各種教學服務(如信函、電話答疑、電子語音信箱、直播課堂、電子郵件等);

(5)以實踐學習法為核心參加集中實踐環節的各種活動。

三、學習支援服務策略

1、中央電大(課程組)的職責與任務

與以上本課程的學習過程模式、學習實施模式相對應,中央電大(課程組)的職責與任務主要是:

(1)提供本課程的各類指導性檔案,包括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方案等。

(2)提供本課程的學習材料,主要是多種媒體教材。

文字教材是學習的主教材、是教和學的主要依據。認真學習文字教材是學生獲得知識,完成學業的重要途徑。本文字教材為方便學生自學,除提供教科書外,還配備擴充學習材料,設計了學習目標、思考練習題、案例介紹等。學生在學習時首先要清楚文字教材的結構、思路和學習方法,然後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自己的學習模式。

錄影教材(12學時)是重要的助學教材。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本課程的學習方法、理清知識要點、提示重點,減輕學生學習難度,強化自學、指導複習。

IP教材(4學時)分為4個專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需求,自主選擇使用。

(3)舉辦教學設計教師培訓班。為了減輕學習教學設計課程的難度,在開學初,擬舉辦教學設計教師培訓班,聘請教材主編或主講講解教材思路、結構、重點及難點。

(4)提供本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指導性意見和交流性資訊,如開課前、後及其中間運用直播課堂、VBI、計算機網頁、有關課程教師的業務培訓會等形式對學習過程各個環節進行教學管理、學習方法的指導和交流。

(5)對本課程的教學過程進行監督、檢查、評估以及期末考核工作。

2、學習進度及方法提示

為了便於學生學習,現將學習進度和相應媒體及學習方法提示給大家,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參考使用。

教學設計方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認識“鷺、嫌”等8個生字,會寫“素、宜”等11個生字,正確書寫“配合、適宜、恩惠”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感受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在這個形象中寄託的思想感情。

3、認識《白鷺》不拘泥於對形象具體實在的描寫而取其神韻的寫作特點,並嘗試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4、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並在此基礎上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自然的熱愛。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蒐集關於白鷺的資料,初步瞭解。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一定還記得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白鷺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詩。讓我們先來欣賞一組白鷺的圖片,並交流和白鷺相關的知識。出示PPT。

看了圖片,你對白鷺有什麼初步感受呢?

我國現代大文豪郭沫若寫了一篇優美的散文來讚美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白鷺》,品味、感悟、欣賞,分析文章中有哪些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

二、瞭解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中國現代傑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1914年赴日本留學,原學醫,回國後從事文藝活動。1924年以後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並倡導革命文學。1949年後,擔任新中國文聯主席,繼續進行文學創作。他長期擔負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組織領導工作,對發展中國科學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是繼魯迅之後中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旗幟。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詩集《女神》等,現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三、檢查預習

1、給下列生字正確組詞

2、正確流利讀詞

3、寫出下列詞語近義詞

四、出示目標:

1、感受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在這個形象中寄託的思想感情。

2、認識《白鷺》不拘泥於對形象具體實在的描寫而取其神韻的寫作特點,並嘗試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3、鼓勵學生用心感受生活,善於發現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審美能力,豐富人生內涵。

五、自學提示(一)

初讀課文,體會白鷺之美

1、畫出描寫白鷺獨特的美的句子。

2、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描繪白鷺,體現白鷺之美?用簡潔語言概括出有關白鷺的幾幅畫面。

六、檢查自學結果:

1、找出描寫白鷺獨特的美的句子。

(1)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起句用一個比喻句從總體上讚美白鷺。給這篇散文定下了基調,通篇文字充滿了詩性的感悟和表現力。

比喻新奇、貼切。

精巧:精緻、小巧、美妙。

詩:富有韻味、極耐品味。

(2)白鷺“色素的配合”從哪裡可以體現出?作者如何評價?

學生討論,師生總結:

色素美: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評價:白鷺“色素的配合”很適宜。

(3)白鷺“身段的大小”從哪裡可以體現出?作者如何評價?

學生討論,師生總結:

身段美: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評價:“身段的大小”很適宜。

(4)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附圖比較)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

朱鷺、蒼鷺:大了些,太不尋常。

教師教學設計 篇九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教育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此我精心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環節,通過課件、生字卡片及偏旁卡片的展示,採用各種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本節課能快樂地、自主地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琅琅上口的韻文,也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小兒歌,“一個大,一個小;一邊多,一邊少”通過簡單的比較,不僅向學生展示了黃牛、小貓、鴨子、小鳥四種可愛的動物,還向學生展示了蘋果、棗子、杏子、桃子四種好吃的水果。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並會讀本課的12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犭”(反犬旁)和“鳥”(鳥字旁),認識並會讀農家小院圖下的8個詞語。

2.知道“大──小”“多──少”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語,瞭解量詞“群”、“顆”、“堆”等的意思,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在識字教學中,師生互動,靈活地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記字形、記字義,讓學生掌握生字。

2、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形象地感受農家小院的景象,初步感知對具體事物的比較。

3、量詞運用於教學中,圖文相連,結合兒歌的學習多讀多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養成留心觀察生活的好習慣,感受農家的田園生活情趣。

教學重點

認識並會讀本課的12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犭”(反犬旁)和“鳥”(鳥字旁),認識並會讀農家小院圖下的8個詞語。

教學難點

知道“大──小”“多──少”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語,瞭解量詞“群”、“顆”、“堆”等的意思,學會正確使用量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講授法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及偏旁卡片

課時安排

共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舉例匯入,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一起看大螢幕,老師問,學生答。

2、教師小結:由此可見大小、多少都是通過比較才能得知的,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識字(二)的第7課《大小多少》。

3、教師板書課題,全班學生齊讀兩遍。

4、師:有一對反義詞就藏在題目中,“大──小”“多──少”。像這樣表示意思相反的詞叫反義詞。

二、初讀韻文,認讀生字

1、初讀課文,教師提出學習要求:請同學們開啟語文書翻到第68頁,藉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圈出本課的生字,另外,讀的時候既不要丟字,也不要加字。

2、認讀生字。

duō shǎo huánɡ niú zhī māo

多少黃牛隻貓

biān yā pínɡ ɡuǒ xìnɡ táo

邊鴨蘋果杏桃

(1)師指出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字音上,“邊”是前鼻韻母,“黃、蘋、杏”都是後鼻韻母,“少、只”都是是翹舌音,“多、黃、邊、果”都是三拼音節,“只”是整體認讀音節,“少、只”都是多音字,要提醒學生注意讀準確。“蘋、杏、桃”都是植物,所以“蘋”的偏旁是草字頭,“杏”的偏旁是木字頭或木字旁,“桃”的偏旁是木字旁。“貓”的左邊叫“犭”(反犬旁),“鴨”的右邊叫“鳥”(鳥字旁)。

(2)跟著老師讀。

(3)跟著小老師讀。哪位小老師願意帶著大家讀一讀?(指名帶讀)。

三、創設情境,看圖學詞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漂亮的圖畫,看課件上的農家小院圖。問:這是一個農家小院,看完圖後,說說農家小院裡有些什麼。

2、學生回答後總結:有蘋果樹、棗樹、鴨子、黃牛、小貓、小鳥,桌子上還有桃子和杏子。

3、認讀帶拼音的詞語。

huáng niú xiǎo māo yā zi xiǎo niǎo

黃牛小貓鴨子小鳥

píng guǒ zǎo zi xìng zi táo zi

蘋果棗子杏子桃子

(1)師指出應該注意的問題。

詞語的朗讀首先要強調讀準字音,比如“鴨子”、“棗子”、“杏子”、“桃子”中的“子”要讀成輕聲,棗是平舌音,子既是平舌音也是整體認讀音節。

(2)讓學生拼讀圖下的8個詞語。在讀後引導學生髮現:第一行詞語都是動物的名稱,第二行詞語都是水果的名稱。

(3)看著圖下的8個詞語分別找一找圖畫上的動物和水果,找到後跟它們都分別打聲招呼。

4、去掉拼音讀詞語。

黃牛小貓鴨子小鳥

蘋果棗子杏子桃子

(1)男女生比賽讀。

(2)全班同學一起讀。

四、圖文結合,學習韻文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剛才讀的字詞朋友帶入文中,看全文一共有幾節?(4節),標出每一節的序號。每一節有幾句話?(1句話),全文共有幾句話?(4句話),哪兩節比大小?(第一節和第三節),哪兩節比多少?(第二節和第四節)。

2、找四個同學分別讀課文的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和第四節。

3、課件出示第一節,學習第一節。

(1)誰大誰小?(黃牛大貓小),黃牛和貓比什麼?(黃牛和貓比大小),誰和誰比大小?(黃牛和貓比大小)。

(2)認識文中的量詞,數牛的時候可以一頭一頭地數,數貓的時候可以一隻一隻地數,“頭”和“只”都是量詞,像這樣表示事物數量的詞叫做量詞,分別在量詞“頭”和“只”的下面畫橫線。

(3)師:一個大,一個小,一什麼黃牛一什麼貓?生:一個大,一個小,一頭黃牛一隻貓。

(4)去掉第一節的文字,看圖讀第一節。

4、課件出示第二節,學習第二節。

(1)誰多誰少?(鴨子多鳥少),鴨子和鳥比什麼?(鴨子和鳥比多少),誰和誰比多少?(鴨子和鳥比多少)。

(2)認識文中的量詞,你從哪個字看出鴨子多?(群)。用“群”數,你發現了什麼?(數量多,聚在一起)。“很多隻鴨子”或“好幾只鴨子”在一起,可以說成“一群鴨子”。除了一群鴨子還可以說一群什麼?(一群小雞、一群小孩、一群白鵝)。“群”一般我們都用在動物身上。同一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詞,如:一群鴨子,一隻鴨子;一隻鳥,一群鳥。“群”和“只”都是量詞,分別在量詞“群”和“只”的下面畫橫線。

(3)師:一邊多,一邊少,一什麼鴨子一什麼鳥?生:一邊多,一邊少,一群鴨子一隻鳥。

(4)去掉第二節的文字,看圖讀第二節。

5、課件出示第三節,學習第三節。

(1)誰大誰小?(蘋果大棗小),蘋果和棗比什麼?(蘋果和棗比大小),誰和誰比大小?(蘋果和棗比大小)。

(2)認識文中的量詞,數蘋果的時候可以一個一個地數,除了一個蘋果,我們還可以說一什麼蘋果?如:一筐蘋果,一箱蘋果,一籃蘋果。

數棗的時候可以一顆一顆地數,除了一顆棗,我們也可以說一筐棗,一箱棗,一籃棗。

顆”和“棵”這兩個字都讀kē,是同音字,但意思不同。“顆”是頁字旁,“顆”多指圓形或顆粒的東西,用在比較小的東西上面,如:一顆星,一顆心,一顆珍珠,你還會說一顆什麼?(一顆露珠、一顆水珠、一顆寶石、一顆鑽石等)。“棵”是木字旁,“棵”多用於植物,如:一棵大樹,一棵小草,你還會說一棵什麼?(一棵桃樹、一棵柳樹、一棵小樹、一棵禾苗等)。

“個”和“顆”都是量詞,分別在量詞“個”和“顆”的下面畫橫線。

(3)師:一個大,一個小,一什麼蘋果一什麼棗?生:一個大,一個小,一個蘋果一顆棗。

(4)去掉第三節的文字,看圖讀第三節。

6、課件出示第四節,學習第四節。

(1)誰多誰少?(杏子多桃少),杏子和桃比什麼?(杏子和桃比多少),誰和誰比多少?(杏子和桃比多少)。

(2)認識文中的量詞,你從哪個字看出杏子多?(堆)。用“堆”數,你發現了什麼?(數量多,緊緊地疊在一起)。“許多杏子”可以說成“一堆杏子”,杏子可以一堆一堆地數,還可以怎樣數?(一個杏子,一箱杏子,一筐杏子等),數杏子時用“堆”,你還知道一堆什麼?(一堆蘋果,一堆棗,一堆桃子,一堆橘子,一堆花生,一堆樹葉等),桃子除了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一堆一堆地數,一箱一箱地數,一筐一筐地數。“堆”和“個”都是量詞,分別在量詞“堆”和“個”的下面畫橫線。

(3)師:一邊多,一邊少,一什麼杏子一什麼桃?生:一邊多,一邊少,一堆杏子一個桃。

(4)去掉第四節的文字,看圖讀第四節。

五、朗讀韻文,體會韻味

1、課件出示量詞下畫橫線的課文。

2、我們這篇課文是一篇韻文,韻文是講究格律的,甚至大多數要使用相同韻母的字作句子結尾,以求押韻的文體或文章,我們這篇課文每一行的最後一個字就都使用了相同的韻母ao,韻文淺顯易懂,節奏感強,琅琅上口,非常適合兒童朗讀,朗讀的時候,就要把這篇韻文讀得很好聽,要讀出節奏感。

(1)聽老師一邊拍手一邊讀。

(2)全班學生一邊拍手一邊讀。

六、根據圖畫試背兒歌

我們這篇課文不僅是一篇琅琅上口的韻文,也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小兒歌。

1、全班學生根據每一幅圖畫試背兒歌。

2、全班學生把四幅圖畫連起來試背兒歌。

七、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學生說。老師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並會讀本課的12個生字了,認識了2個偏旁“犭”(反犬旁)和“鳥”(鳥字旁),已經會讀農家小院圖下的8個詞語了,我們學習了課文,認識了“大──小”“多──少”兩對反義詞,認識了文中的量詞,還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

八、佈置作業

1、用量詞說一說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如:一條魚等。

2、回家後把今天學的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九、板書設計

7大小多少

黃牛貓鴨子鳥

蘋果棗杏子桃

熱門搜尋
保安年終總結個人商場保安多篇 教研室主任個人述職報告精品 會計專業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在旅行社實習心得體會參考 寒假假期心得體會1000字 放牛班的春天600字觀後感精品 2023年行政文祕年度工作總結 政府資訊公開自查報告多篇 2023年終工程管理工作總結 家長鼓勵孩子繼續努力的話 《二泉映月》教學設計精品 街辦黨建總結報告多篇 2023圖書室自查報告 描寫大海的詩句 山能 退費的申請書怎麼寫範本 民主生活會的流程與組織方式 實習實踐報告總結多篇 心得體會開頭語怎麼寫精品 社群綜合治理宣傳工作總結 安徒生童話《白雪皇后》讀後感 收銀員轉正申請書 家長感謝老師辛苦付出的句子經典 懂得了感恩國小生話題作文 簡單的生日文案句子 讀幼兒園後的心得體會 研究生畢業鑑定表自我鑑定精品 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文化調研報告多篇 網路營銷方案通用 監理周工作計劃 學習《榜樣》心得體會 街道辦事處工作季度總結 下季度的工作計劃 中學生的座右銘 2021學生軍訓自我鑑定300字 教師疫情期間網課心得體會 超級霸氣的個性簽名語錄 《題西林壁》原文及翻譯賞析精品 我的自畫像四年級滿分作文 江蘇省環境保護廳領導簡介及分工 教師學期末個人述職報告 畢業季的作文 端午節的活動背景策劃書通用 當立 2020澳門迴歸20週年成就心得體會 辯論賽主持人臺詞流程 國小教務處2023年度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