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發言稿【新版多篇】

欄目: 代表發言 / 釋出於: / 人氣:1.64W

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發言稿【新版多篇】

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一

八年級的重點班學生是早熟的,他們在通過課內和課外的學習後,能積極敏銳地思考身邊的人和事,並逐漸形成較固定的、自我的看法和思維。他們已不再一味地信任和仰視自己的老師,反而是懷疑,乃至叛逆。因此八年級階段的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難度更甚於七年級的習慣養成。好的思想意識的形成可以固化好的行為習慣。它需要老師用正確、鮮明的思想貫穿教育於始終和有效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內心。我時常對學生說:重要的不是你做什麼事,而是你為什麼和如何做這件事。那麼如何做到這點呢?我只有一雙眼睛,看不盡也看不穿每個人的內心。對學生思想問題的教育泛泛而談不如不談!所以我每週班會必上且都會讓每位班幹(語、數、外、政、史、生、美樂、勞動、紀律、學習和班長)就上週的班級情況作一週工作彙報。說實話,講真話,尋找問題,分析問題,如何解決問題,更需要提出個人對事與人的看法,彙報中定要有表揚多人,多人有其名,批評有少人,少人有其名。從而達到對比鮮明、弘揚正氣的效果。學生的分析、批判乃至問題的指導方法之準確、公正、合理和高遠時常令我驚歎。我摘錄一位副班長的班會發言:真正的好班幹不是讓人敬畏,而是受人愛戴,如果我們嚴律己,寬待人,多些真誠,多些友好,從人文的角度出發,把對面的同學當朋友,“需要幫忙嗎?”“我能為你做什麼?”常掛嘴邊,班級會更和諧。一位學習委員的發言:國中的日子過去大半,期中和後面的會考業已不遠,這場長跑的衝刺階段已開始。無論是為自己、為班級,我們都要努力拼搏,人生道路雖然漫長,但要緊處只有幾步,望大家且行且珍惜!從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優秀的班幹集體不僅是管理班級,更是凝聚班級、團結班級。不僅是老師的幫手,更是廣大同學的幫手。

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二

讓孩子幸福、快樂、健康,應該是每一個教師、為人父母者和所有的成年人的職責和願望,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們。正因為 如此,我們才不辭辛苦、任勞任怨地為孩子們的成長付出著自己的一切。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孩子們幸福嗎?他們在條件一流的學校、生活優越的家庭,在老師和家長的百般呵護下,過著小皇帝般的日子,從不為吃、穿、住發愁,上學有汽車送,放學有保姆迎,回家有削好皮的水果和應有盡有的高檔玩具。他們似乎擁有了一切,但他們又的的確確的不幸福。因為,他們沒有自由,沒有體驗,沒有情感,不會從事創造性的勞動。這,作為一個人,一個正在成長髮育的人,一個具有著青春的朝氣和生命活力的人,能幸福嗎?他們的幸福究竟應該在哪?

擁有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幸福

“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這是馬克思理論探索和實踐上為之奮鬥終身的主題,也是對未來時代精神的高度概括。那麼,對於教育來說,自由發展就是順應兒童的天性。對於教育者來說,就是對孩子天性的瞭解與對潛能的發掘。教師關心和關注的應是兒童的天性、天賦和需要,而不是將成人的想法強加給兒童。

成年人總是喜歡自作主張控制孩子的發展,從嬰兒起,那些焦慮的、缺乏耐心的父母,在孩子還不會爬時就要求他站;當他們中國話還沒說利索時,就迫不及待地讓他們學外語;當他們還分不出好人壞人時,就教導他們要樹立共產主義理想;當他們對什麼都興趣盎然時,卻一廂情願地限制他們做這做那;老師要求那些還沒有擺脫自我中心的孩子們去為國家的興亡安危擔憂,家長勉強那些還沒有定型的孩子去學這學那。家長的虛榮、教師的業績、校長的政績,都一股腦地寄託在了孩子的聽話、守紀、獲獎和分數上。今天的教育依然以控制為樂,以限制為榮,且愈演愈烈:以精緻化的手段、以為了孩子好的名義,控制著孩子們的每一分、每一秒,肆無忌憚地無視孩子的自由,踐踏孩子們的思想,生命在這些外在力量的驅使下,在功利的成年人的脅迫下,被動地、艱難地、小心謹慎地挪動著,缺乏自由生長的動力、活力和勇氣,只能畸形地成長著。

自由發展需要信任、愛與讚許。信任、愛與讚許是每個老師必須要遵守的信條,但並非是對學生直接的讚美和廉價的誇獎,應該是老師的真誠和認可。而這需要老師們做的就是放棄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關注孩子們所需要的東西;不用道德、權威和恐嚇壓制孩子,要用寬容心去了解、理解和走進孩子,因為孩子們需要寬容,寬容就是認可、接納,就是信任和愛,就是給孩子帶來幸福。

擁有情感的體驗——懂得愛與被愛的人才幸福

我們都知道,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心”,有“情”,有“愛”,有“魂”。人在成長過程中不僅僅是學知識、長身體、練本領,一定要經過情感教育的滋養,有愛、有關懷、有信任、有溝通、有交流的體驗,有溫馨的、溫暖的、讓他們感到安全和放心的環境,有值得讓他們信任、能分享他們的喜悅和快樂、能分擔他們的憂愁和悲傷、能激勵他們向上、點燃他們激情、引導他們前行的成年人。同時,情感教育是雙向的,既要有接受和享受,更要有給予和付出,只有在實踐中、在感情的體驗和付出中、甚至在思想和矛盾的碰撞中、在坦誠的交流與溝通中,才能建立感情,增進友誼,昇華思想,體驗快樂。

這個過程是孩子們在成長中所必需的,是家長、老師、學校應刻意創設的,是沒有功利、沒有價錢、沒有代價的,是純潔的、單一的、自然的,卻又是非常珍貴非常重要的。可是這些,我們這些自以為是的教育者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和重要階段,卻沒有給他們提供,沒有為他們營造。還自以為是“為他們好”,“別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實在是可悲、可嘆、可恨!如今的教育缺真心:用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如今的教育缺真愛:發自內心地愛學生;如今的教育缺真情:師生之間、幹群之間、家校之間,建立真正的感情。實在不可想象,在缺乏情感的生活環境中孩子們能幸福嗎?

擁有創造——從事創造性勞動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才幸福

讓學生在學校得到最適宜,最充分地發展,成為創新型人才,這是教育理想與追求的核心。“適宜”的發展是人才發展的關鍵,創造性的勞動才是人才成長的條件,“充分”的發展則是教育追求的極至,它包含了人潛能的最大開發,人創新與實踐能力的極大提高和人的全面素質提高。可是如今那些經過家庭和學校長期訓練的孩子們,他們唯一的樂趣便是完成機械化的生產作業,唯一的價值標尺就是有利於考試,唯一的牽掛和生存動力就是考試成績,唯一的目標就是考上心目中的好學校。除了分數,他們已無法再需要什麼了。

學習本應該是一件非常有意思有興趣的事,當你流連在知識的海洋中,徜徉在想象的空間時,你一定會感到其樂無窮。但,它的前提是,一定要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和自由想象的空間。這意味著學生具有了熱情地實現自我、用創造性的方法表達自我的機會和願望。這便是學習,這就是創造。可是,有多少“可憐”的家長們,深怕自己的孩子有空閒時間而千方百計將孩子的業餘生活排得滿滿的,還自鳴得意樂此不疲。

有多少“好心”的老師,深怕自己課上講得少、講不清楚而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受影響,於是課上掰開揉碎了講,課下加班加點的輔導,還得加上無休止的作業,還認為這是為學生好。這些“好心”的老師和“可憐”的家長,實際是在幫倒忙,是在毀了學生。再加上如今時髦的淺閱讀、快餐文化、讀圖時代,以及媒體和商家不當的推波助瀾,使我們的孩子都成了只會看,不會想,只能摹仿,不能創造的機器人了。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呀!又是多麼可悲的一幅前景呀!

細想想,這一切都是教育的功利、浮躁造成的結果。我們從教育的規律、孩子的成長規律這個角度深入思考這個問題,就會發現:現在的孩子缺少真情和感動,缺少實踐和體驗,缺少理想和憧憬,缺少激情和衝動。

給孩子們自主吧!給他們自由吧!給他們創造的時間和空間吧!給他們充分的心靈自主、思考自由、行動自律的空間。如此,孩子的創造力就可以迸發,他們的激情和活力也能四溢,他們才能真正的幸福,他們的全面發展也才有可能成為現實。

班主任經驗交流發言稿 篇三

我的班級是一個特殊的集體,因為我的大家庭除了50位同學,還有一個腦癱女孩萬梓桐和她的母親。這就要求我管理班級更得細緻入微,既不能傷了小女孩的自尊,不能讓她感到因為和別人不一樣而自卑,又要引起同學們的足夠重視,去幫助她。

為了達成這樣的教育目的,我設計了系列活動來引導孩子們。首先是老師引導同學們,要和桐桐一起玩,並且去幫助她。我作為孩子們身體力行的榜樣,首先下課就找桐桐說話、聊天、扶她走路。桐桐終於沒有那麼怕生了,敢於開口說話了,雖然咬字不清,但她卻讓我十分感動,給了我希望。其次,我引導同學們進行“我為桐桐講個故事”的活動。每天大課間,大家就會看到我們在院子裡做康復訓練,後面跟了一群搶著要講故事和聽故事的同學。這個活動不僅增進了桐桐和大家的感情,還鍛鍊了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識記能力。再次,我們成立了專門的桐桐愛心互助組,讓孩子們在幫助桐桐的同時,感受桐桐的堅強、好學的精神,從而鼓舞孩子們以桐桐為榜樣,好好學習,實現自己的價值。最後,以鼓勵桐桐更加勇敢為目的進行引導,遊戲時讓桐桐參與其中,比如玩老鷹抓小雞的時候,可以讓桐桐告訴老鷹她想讓抓誰;玩過家家的時候讓桐桐模擬一個角色,如做醫生給人治病,一般給她分的都是陽光角色,因為怕她太敏感,刺激到她。在日常教育中我特別細心,因為我更怕孩子的心靈受傷。前兩天桐桐感冒在家沒有來,大家都想她了,我就引導孩子們一起給她寫信,孩子們表達了自己對桐桐的思念和祝福,有的還把信紙折成了漂亮的圖案。我還藉此機會對同學們提出獎勵。表現好的同學,老師可以在週末帶他去桐桐家幫助她。(不僅僅指學習好,還指本週有收穫,又能夠及時完成自己的任務並有時間、精力幫助他人的人。)這樣既能讓孩子們幫助桐桐提高學習,週末也能得到玩伴,還可以讓同學們去桐桐家體驗生活,學習桐桐堅強的品質。

一、培養自信心,因材施教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一定是起著特別重要的引導和榜樣作用。你喜歡的,孩子們就會表現得特別喜歡;你不喜歡的,表露出來,孩子們可能也就不喜歡了。所以,在班級管理中,老師應該耐心、細緻地引導孩子們對於一件事或者一個人應該有自己的看法。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我不以成績來評價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我們應該因材施教,發揮孩子的長處,補足他的短處,讓他變得更加優秀。如我班楊立軍學習特別差,連最基本的作業都不能完成。但是我發現他很想表現自己。於是我把他叫到身邊,語重心長地告訴他:“萬梓桐特別愛學習,但是她的能力有限,需要一個人去教她,你願不願意和她坐同桌去給她當老師,教她?”他欣然接受。然後我告訴他要教別人,首先自己必須得會,得有知識。最近一段時間,他不僅能夠認真地聽課,做作業,還能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在別人眼裡是好的,只要你選對方向,就一定能潛移默化地引導和教育孩子。

二、學會向他人學習

古語云:“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存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學們和桐桐在一起,不僅幫助了桐桐,也學會了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多以自我為中心。而我班的孩子,在和桐桐相處的過程中,學會了關心他人,特別是弱者,更加堅定了他們善良的心。桐桐為同學們做了一個堅強的榜樣,鍛鍊孩子們做一個堅強、不服輸、用於向生命挑戰的人;也教會了他們樂於助人,能夠及時向比自己弱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同時,也教會同學們學著表達自己對別人的愛,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和爸爸媽媽的愛。

三、營造較強的班級凝聚力

良好的班風是班級順利開展工作、健康發展的前提。一個班集體要想有凝聚力,首先必須加強團結,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的班級氛圍,因此我們滲透“班級是我家,我是小當家”的觀念,靠集體裡每位同學的悉心經營,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增加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班級自豪感,形成團結協作,拼搏進取的團隊精神,這種精神激勵著我們不斷向前進,形成了一股強大的中隊凝聚力。

我也特別注重孩子們的優秀品質,也注重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問題。我相信: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結果。靜待花開,也是一種幸福。以上是我淺顯的認識,說得不到位的地方還希望各位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