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暑期考察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92W

暑期考察報告多篇

【第1篇】暑期社會實踐考察報告

暑期社會實踐考察報告

今年暑假,我們管理工程系派出了三支社會實踐小分隊分赴蔣巷、崑山、沙家浜進行調查研究,拉開了我係暑期社會實踐的序幕。

小分隊之一:深入蔣巷 感受農村

隸屬常熟市任陽鎮的蔣巷村是全國文明村,國家級農村現代化建設示範村,江蘇省百佳農村。其村支部書記常德勝也因為帶領村民進行建設取得卓越成績而被評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並多次前往北京參加全國人大的會議。現在的蔣巷村廠房林立,別墅成群,水泥路面四通八達,覆蓋了全村。村民們各盡其職,少有所為,老有所養,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而在過去,蔣巷還是一個“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窮土惡水吸血蟲盛行的苦地方,交通閉塞,地形十分偏僻。由於地勢低窪,而且一年到頭雨水較多,所以一年總有多半年是汙水蓄積,傳染病肆虐,老百姓活不下去只好背井離鄉去逃難。所以這裡一直人丁稀少,經濟長期處於滯留狀態。1965年,年僅二十出頭的常德勝挑起了這份沉重的擔子,當上了蔣巷村支部書記,而且一干就是三十七個年頭。他針對蔣巷村的實際情況,帶領村民挑土墊村,憑著一股“愚公移山”的意志和決心,硬是把全村的海拔增高了一米多,解決了地勢低窪、傳染病盛行的問題,改變了生活環境的質量,為今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性的第一步。

上個世紀80年代初,常德勝以一種敏捷的洞察力仔細的分析了國內國際形勢,積極地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開始了發展經濟的道路。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常德勝帶領全村人民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走強村富民道路;堅持農村基礎地位不動搖,加快農村種植結構調整,建立生態農業;堅持以人為本,改進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速村級集體工業的發展,鼓勵、扶持民營經濟,走上了一條多種經濟成分並存,“兩手並抓,三業(農業、工業、商業)共養”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快車道。僅去年一年,全村的社會總產值就達到2.8億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9300美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一萬元(其中還不包括人均近1000元的集體福利)。

現在的蔣巷村已經實現了由原來的農業型經濟向以工業為主的經濟的轉化,工業已經成為蔣巷的支柱產業,村裡幾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業職工,村裡擁有常勝鋼鐵集團公司等幾家大型企業,並與澳大利亞、美國共同開發生產專案,為村裡創匯。同時,村裡把所有的農田、水面、樹林承包給幾個種植和養殖大戶,然後以自產自銷的方式由村裡出資購買這些種養植大戶的主要農產品,供給村民消費。這樣既保證了農業的基礎性作用,也讓這些農戶的收入有了根本的保障。

同時,蔣巷村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了,建立了一套良好的社會福利保障體系。村裡為全村的每戶村民免費徵訂報刊雜誌3份,鼓勵村民學習,並且設立獎金專項獎勵有文章發表的村民。此外,村裡還承擔了全村的用電、用水等費用,村民不必出錢。村辦國小免費為全村孩子提供教育的機會,而不必交學費。村民女年滿55歲、男年滿58歲就可以享受每月100~200元的養老金,並由村裡供給全部的口糧。村裡的家庭電話、有線電視、液化氣灶具、衛生潔具等設施都由村集體投資建設。目前,村裡已出資興建了第一批別墅住宅區,並以最優惠的價格讓村民入住等等。

蔣巷人是先富裕起來了,但他們卻沒有忘記周圍還沒有富起來的鄉親。他們多次由村裡出資幫助周圍的村安裝自來水、修路、照顧孤寡老人等,遇到周邊村遇到緊急情況,他們也不忘趕去支援。一次,附近的一個村發生火災,燒燬民房數間,經濟損失達數十萬元。蔣巷村得知這一訊息後馬上撥出幾萬元資金,幫助受災村民解決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問題,體現了蔣巷村淳樸善良的風氣。

蔣巷村由當初那個窮鄉僻壤發展成為現如今這樣一個現代化的農村,它的發展過程值得我們深入的思考: 首先,蔣巷村擁有一個良好的領導班子。有道是:“火車跑的快,全憑車頭帶”一個好的領導班子直接決定了一個集體的發展。在以常德勝為首的領導集體的帶領下,村民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們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努力生產。作為帶頭人,常德勝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為了村辦企業的發展,他走南闖北,日夜操勞,一心想著自己的集體、自己的村民。也正是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感動了村民,調動了村民們的生產積極性,同時也贏得了村民的絕對信任。蔣巷的領導班子在常德勝的帶領下不斷的成熟和完善。

其次,蔣巷村走出了一條“村廠合一”的農村發展新路子。由於面積小,人口少而且巷的發展絕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完的,但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要從思想上解放。”

看到蔣巷的發展態勢如此喜人,我們由衷地感到高興。同時,我們也對蔣巷的發展有了一絲憂慮。正像蔣巷人所說的那樣,常書記現在已經近六十歲了,那麼再過幾年,會不會有這樣的一位繼任者能像常書記這樣身得全村人民的信任,把蔣巷的事業不斷地推向前進?我們相信,蔣巷人民會給自己,也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

蔣巷的發展是蘇南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典型。看到這樣深得民心的領導集體,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黨的領導下,在蔣巷領導集體的帶領下,蔣巷村必將成為東吳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我們也相信,在我們國家將會有更多像蔣巷這樣的現代化農村不斷興起!幾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業職工,所以蔣巷村決定只建立一個黨支部,使村委會和企業處於同一個支部的領導下,這樣就統一了思想,統一了領導,避免了許多因指導思想不同而帶來的麻煩。由於幾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業職工,他們的職工大會也就是另一個意義上的村民大會。在“發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導下,他們立足於現實,著眼於發展,摸索出了這樣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路子,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蔣巷村的經濟發展。

再次,蔣巷村十分重視思想理論宣傳。他們努力地深化思想宣傳力度,旨在提高蔣巷村人民整體的思想文化修養。在蔣巷村,“堅持改革開放政策,齊奔富民強村道路”、“跟著共產黨,建設新蔣巷”等標語隨處可見。在一些重大的紀念日和中央召開重要會議之後,蔣巷村都要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並且組織全體村民學習中央的會議和重要講話精神,對村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村民的政治敏銳感和思想覺悟。正像常德勝同志所說的那樣:“蔣巷的發展絕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完的,但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要從思想上解放。”

看到蔣巷的發展態勢如此喜人,我們由衷地感到高興。同時,我們也對蔣巷的發展有了一絲憂慮。正像蔣巷人所說的那樣,常書記現在已經近六十歲了,那麼再過幾年,會不會有這樣的一位繼任者能像常書記這樣身得全村人民的信任,把蔣巷的事業不斷地推向前進?我們相信,蔣巷人民會給自己,也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

蔣巷的發展是蘇南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典型。看到這樣深得民心的領導集體,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黨的領導下,在蔣巷領導集體的帶領下,蔣巷村必將成為東吳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我們也相信,在我們國家將會有更多像蔣巷這樣的現代化農村不斷興起!

小分隊之二:駐足崑山 目睹發展

說起崑山,其發展速度之快,實在令世人矚目。崑山市,坐落在上海與蘇州之間,佔地9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萬,是一座現代化的新興城市,被譽為“上海的後花園”。

在過去,崑山就是一個“魚米之鄉”。作為江南的一個小城,崑山的發展曾經一直以農業為主,盛產稻米、水產品等。他們除了自己消費外,還有相當一大批農產品供給上海、常熟、張家港等周邊地區,但俗話說“無工不富”,眼看著周圍的常熟、江陰已經早早地實現了農業向工業的轉化,崑山人再也無法死守著農業的攤子了。他們開始借鑑經驗,著手發展工業。雖然起步晚了點,但崑山人急起直追,成就了今天這樣一個現代化的城市。

回顧崑山的發展里程,總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⑴1984年~1988年,崑山同上海搞聯營,開始了“農業向工業轉變”的第一步。在此期間,他們提出的口號是:“東倚上海,西接三縣,內聯鄉鎮,面向全國,走向世界”到1988年,崑山的聯營企業達到30多家,總產值佔崑山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六十,上繳利稅佔崑山的百分之七十,崑山的工業已經初具雛形。⑵1988年~1995年,崑山開始實現由內資企業向外資企業的轉化。在初期,崑山的對外之路也是困難重重,荊棘滿地。面對經驗老道的外商,崑山人沒少吃苦頭,交了不少學費。但崑山人就是在這樣的經歷中不斷地成熟和精明起來。在1988到1995年間,崑山的三資企業專案從無到有,達到2400多項,合同外資也超過了120億美元。⑶1995年到現在,崑山不斷地調整自身定位,修正發展思路,開始在原有的基礎上逐步把重點從原來的重工業專案,即技術含量較低的專案轉向技術含量較高的專案。他們不斷地更新投資觀念,不斷地加大微型電腦、手機等現代高新科技產品的投資力度。這時,他們已經開始踏上一條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所以他們這一階段提出的口號是:“學張家港精神,走崑山之路”。目前,崑山已擁有外資企業1400多家。其中,投入資金在一億美元以上的專案已達20多項,在3000萬美元以上的有1300項,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也達到了300多項。崑山最大的企業,南亞塑膠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資金達25億美元,佔地1600畝。

崑山的發展取得了如此驚人的成效,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

第一,依靠黨的正確領導和國家的大力支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國呈現出一種萬眾一心求發展的景象。而這時的崑山,卻並沒有開始起步,他們只是守著自己農業強縣的攤子,滿足於衣食不愁的現狀,不願挪步。後來,眼看著周圍的同級縣不斷地拉大與自己的距離,這時的崑山人才開始尋找自己發展的出路。他們總結經驗、開拓創新,緊緊地抓住了自身的優勢,依靠全體崑山人民的共同努力,後來者居上,經濟得得到快速發展。在一大批領導幹部、黨員和先進分子的帶領和示範下,他們摸索出了一條有崑山特色的改革開放之路。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也多次來崑山參觀指導,對崑山的發展給予關心和支援,鼓勵崑山有效利用地理條件、人文思想等多方面的資源和優勢,加快自己的發展步伐。

第二,崑山發展的時機較好。在1984年的時候,我國的改革開放已經開始有了較好的基礎,形成了基本的框架,深圳、珠海等開放城市搞的如火如荼。在這種情況下,崑山的發展就有先例可循了。因此,崑山的發展也就不會畏首畏尾、瞻前顧後,就不會禁錮於“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種種保守思想,就可以放開手腳的自由發揮了!

第三,崑山的地理優勢是它發展如此迅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砝碼。崑山的環境優勢是十分誘人的。它緊貼大都市——上海,雖說它隸屬蘇州,可實際上,它到上海的距離更近。從崑山市政府到上海洪橋國際機場只有40分鐘的汽車,還有鐵路、水運等優勢。這種交通的便捷,讓許多商人、企業家願意到崑山投資。同時,它也可以從上海瞭解到國際和國內的最新動態,全面把握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各種資訊,掌握國家最新政策、法規的出臺和實施,緊跟時代潮流的發展,從而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思路,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崑山的發展所取得的成績讓全國人民又一次見識了蘇南模式所帶來的巨大成效。崑山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成為蘇南小城市建設的縮影。崑山發展了,可崑山人並沒有滿足於現狀,他們放眼全國,放眼世界,給自己提出了更高層次的定位。在經濟取得長足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崑山人有理由也有權利為自己設計未來,他們針對目前狀況,給自己提出了一箇中長期的目標:把崑山建設成為基本現代化的中等城市。目前,他們在確保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投入大量資金,努力進行城市建設,改善投資環境,美化城市。崑山人對自己的發展前景滿懷希望,他們相信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一定會把崑山建設的更加美好!小分隊之三:走近沙家浜 感受愛國情

提起沙家浜,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起那聞名遐邇的京劇,想起“阿慶嫂”、“沙奶奶”……半個世紀以前,就是在這裡發生了一幕人民群眾奮力保護新四軍,共同抗日的情景,譜寫了一曲軍民魚水情深的詩歌,而今,沙家浜已經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早在1928年4月,沙家浜就已經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地下組織。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的鐵蹄四處踐踏,也玷汙了沙家浜這片美麗的土地,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沙家浜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了蘇常太抗日根據地。1939年5月,葉飛率領的新四軍六團以“江抗”的名義走近江南,在陽澄湖畔與沙家浜抗日武裝會師,依靠當地人民群眾的支援,利用陽澄湖地區的浩浩蕩蕩的蘆葦蕩作為天然屏障,開展艱苦卓絕的抗日武裝鬥爭,開闢了敵後抗日根據地。1939年9月,“江抗”奉命西移,在沙家浜留下了葉飛、夏光等36名傷員,無數“阿慶嫂”、“沙奶奶”式的人民群眾在掩護他們養病的基礎上,與日匪偽軍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

如今,在新中國的旗幟下,生活改善了,人們富裕了,但過上好日子的沙家浜人民並沒有忘記革命年代浴血奮戰的先輩,他們相繼在這裡建起了春來茶館、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等來寄託他們對革命先烈的沉思和哀悼。

近年來,沙家浜人充分發揮革命傳統教育、蘆葦蕩大自然生態、江南田園風光以及地方民俗風情等旅遊資源優勢,以建成旅遊特色鎮為目標,統一規劃,加大投入,已基本形成了由蘆葦盪風景區,沿湖休閒度假區,歷史文化遊覽區、集鎮旅遊區構成,以革命傳統教育為內涵,江南水鄉田園風光為主調,大自然生態遊為主要內容,水鄉民俗風情為補充,運動休閒度假相配套的沙家浜風景區,每年要接待遊客數萬人。

目前,景區正在籌備進一步完善旅遊功能,主要包括:

(1)向北和東北方向擴種蘆葦1500畝,營造蘆葦蕩浩浩蕩蕩的視覺效果。

(2)以蘆葦為背景,合理佈局,設定一批與蘆葦景色相吻合,以京劇的沙家浜和沙家浜革命鬥爭歷史相聯絡的景點。

(3)建設農業觀光園,延伸紅色和綠色旅遊的內涵。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沙家浜一代代地流傳,我們也相信沙家浜兒女將會把這種傳統不斷地發揚光大。

總記: 蔣巷、崑山、沙家浜三地之行已經結束,但留給我們的思考是深刻的。雖然他們的發展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但歸根結底都是有黨的領導,有一套心繫人民、敢於創新的領導班子。廣大的黨員幹部認真學習,深刻把握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積極投身工作,使崑山、蔣巷、沙家浜取得了驚人的發展速度。可我們也同時困惑地看到許多同樣具有各種優越條件的地區卻還在落後中徘徊,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分析。不過,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在廣大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下,我們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工作,努力生產,那麼我們的城鎮建設步伐將會不斷加快,我們一定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崑山、蔣巷、沙家浜在全國各地不斷出現。只要我們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道理,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那麼我們國家發展就大有可為,那麼我們就一定能夠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第2篇】聯合會暑期參觀考察報告

-對我縣文化旅遊與工農經濟的現狀與思考

加快產業發展,繁榮郟縣經濟

---對我縣文化旅遊與工農經濟的現狀與思考

7月22日----25日,由郟縣大學生聯合會組織的“暑期參觀考察活動”在我縣順利進行。本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在外求學的郟縣籍大學生增強對家鄉的瞭解和認識,更加熱愛郟縣,關注郟縣,為家鄉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資訊,獻計獻策,貢獻力量。此次活動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援,得到了縣大學生聯絡辦公室的幫助,也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好評。

在為期四天的考察活動中,隊員們冒著酷暑,參觀了城關鎮示範園,中原紅飲料公司,天廣集團等郟縣知名企業及三蘇園,知青園,文廟,青龍湖等一批典型的旅遊景點,在認真蒐集資料聽取講解的基礎上,我們做了大量的筆錄和拍照工作,並開展了熱烈的集體討論,加深了對我縣三大產業現狀的認識。

通過此次考察,我們更多的是感受到了郟縣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精通佛儒道文化的蘇軾長眠在郟縣這片土地上,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成為郟縣歷史畫卷上最為濃重的一筆;作為中國知青運動聖地的廣天,知青園記錄下了整整一個時代的印記,轟轟烈烈的知識分子上山下鄉運動從這裡發源,理想主義與愛國的極大熱情在這裡匯聚,作為一個時代的見證,知青園的歷史價值是無法小視的。還有文廟,極高的考古價值,珍稀的彩塑都是濃重郟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們悠久歷史的目睹者,更是我們的驕傲。當然新建的青龍湖勢必成為我縣人民的休閒廣場。而透過城關鎮示範園,中原紅飲料公司,天廣集團等應用新型理念管理下的園區及企業,我們更能感受到郟縣發展前景的廣闊和光明。但與此同時,也激發了我們的一些思考------如何加快發展步伐,使旅遊景點方面的優勢儘可能轉化為經濟優勢;如何實現在品牌化經營下做大做強,以文化為紐帶來實現招商引資戰略的推進;如何使企業儘快實現現代化經營,利用資訊化來推動企業的戰略性發展;如何在集約型生產的基礎上實現企業生產規模化等問題。

一 關於工農經濟的思考

眾所周知,我縣是一個農業大縣,工業基礎相對薄弱,人口相對過多,交通又相對閉塞,造成人民視野狹窄,思想觀念相對陳舊,從而

使我縣經濟也相對欠發達。近年來,在我縣各級領導的辛勤努力下,三農問題稍有緩解,農業產業結構得到了一定調整,且出現了一批發展勢頭較為強勁的新興工業企業,帶動了我縣縣域經濟的發展,為我縣經濟的繁榮、騰飛帶來了曙光,但仍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 城鄉之間仍存在一定的經濟壁壘,未能完全實現三大產業之間的相互聯絡和融合。

二. 我縣農產品加工仍以初級的粗加工為主,農業產值較低,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也低,不能很好的適應市場需求。

三. 我縣以經濟發展相對遲緩,造成一些資金和經費的匱乏,高新技術人才短缺,工業企業的固定資本迴圈週期過長,對於更新技術裝置、創新企業機制、調整產業結構感到力不從心,以至陷入困境。

四. 我縣市場機制還不太完善,具有明顯的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等缺點。正因如此,才造成幾年前“冬瓜賣難,瓜賤傷農”的現象,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嚴重阻礙了我縣經濟的發展。

對此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 努力打破城鄉之間的經濟壁壘,相互交流發展經驗,儘快完成我縣三大產業的相互融合與產業調整。

二. 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快產業升級換代,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加速弱質農業向高效農業轉變。必要時可以工農業相結合,以一種工業帶動相關幾種農產業的發展。

三. 加大招商引資的強度與力度,使各個企業都能儘早的接受資金,完成裝置的更新和換代,招徠高新技術人才,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從而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進而促進我縣整體經濟突破“瓶頸”,達到質的飛躍。

四. 加強政府的巨集觀調控職能,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合理規劃,儘快使我縣的市場經濟機制早日步入正軌。

下面,我們將結合城關示範園、中原紅冷飲有限公司和天廣集團做一些具體分析。

一. 城關示範園

為整合土地資源,優化產業結構,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加大了在該方面的投入,在城郊建設起了萬畝優質苗木基地。主要由萬春園林和北春園林承包經營,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市場化運做模式。引進了大量的新品種、新技術。種植有北海道黃楊、絲槐木,美國紅櫨、馬褂木、金絲垂柳等多種功能綠化樹種和觀賞型樹種。遠銷北京、上海、陝西等地。四倍體槐樹、皁角樹、紅碸、二花、銀杏、蘆薈等一些品種更豐富了園區內容,先後被國家及省市三級評為“優質苗木培養基地”。從而帶動我縣農業有小農業向大農業發展,成為我縣經濟增長的新亮點。也為我縣的園林建設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但我們認為,目前這些還稍有不足,故此建議:、

1. 繼續引進新技術、新品種聘請一些專業人才,由專人管理分門別類,將示範園發展成為城郊一具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旅遊園林,實現農林業與旅遊業的完美結合,吸引更多的外資。

2. 定期派些農技人員到附近鄉鎮開辦短期培訓班,將一些新技術傳播給農民,以開拓農民視野,解放思想,科學育田,促進農產品的科技含量的提高,為我縣農業的出口再新增一道保險,帶動我縣農業產值的總體提高。

二. 中原紅冷飲有限公司

該公司前身為郟縣人大口樂廠,曾以一句通俗易懂的廣告詞“人大口樂,常喝常樂”而家喻戶曉,有憑藉良好的信譽和品牌質量,從而溫居平頂山市冷飲市場銷售桂冠。隨後公司承總經理又隻身去北京創業,開辦了北京中原紅公司,改善了河南人在外地人眼中的形象,並將河南品牌紅遍京城。近幾年來,為了回報家鄉,推動郟縣經濟的發展,承總經理又回來,在原有基礎上再次投入資金,改制成中原紅冷飲有限公司,新引進異型花色、鹽水槽和速凍隧道等四條生產線,生產4大系列50多種高檔次冷飲產品,誓將中原紅紅遍全國,由此填補了平頂山市沒有大型高檔次冷飲企業的空白。成為我縣的龍頭企業之一。而現在又在開闢心的天地。

對於中原紅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有以下幾點建議:

1. 繼續秉承誠以致業,信以致遠的理念和銳意創新、力爭上游的創業精神,引進新技術和高技術人才,儘快投入

和生產,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爭取能佔據更大市場

2. 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帶動一些相關產業的發展。正如承經理所言,生產保健飲料來帶動周邊乃至全縣農民種植中草藥,從而帶動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的增收。

3. 聯合一些相關的鄉鎮企業,建立生產銷售網路,加強企業管理,實現生產、銷售一條龍,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冷飲公司。

三. 天廣集團

天廣集團於1985年建立第一條10萬噸的水泥生產線,到1994年已增加至6條生產線。但到2002---2003年間,因為市場機制調整和企業改革等多方面原因,銷售出現了困難,資金週轉也出現緊張局面。加上本身工藝落後,裝置陳舊,不再復昔日輝煌。2003年,縣委縣政府大力開展招商引資計劃,天廣集團領導班子抓住機遇,毅然與香港合資改製為平頂山市天廣集團有限公司,引進了新型的旋窯水泥生產線,並預計在今年至將原有生產線擴至8條,並採用現代化生產,使企業的經濟發展出現了轉機,再次成為我縣的利稅大戶。對於天廣集團的發展我們提出以下建議,以供參考:

1. 儘快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置、引進高科技人才,降低成本,提高產值,增加產品科技含量。

2. 儘快投入新的生產線的建設應用,改善企業周邊的環境,使周圍居民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工人們也有一個安全的生產環境,以保證工人和周圍居民的身心健康。

3. 應儘快採用無煙煤,並對煙囪進行改造,既減少粉塵對空氣的汙染,也可使多餘的熱量和有效成分進行迴圈利用。對有限的資源進行更全面有效的合理利用,充分發揮起作用,節約成本開支。、

4. 加強廣告宣傳力度,統一編制袋的生產、編制,打響產品知名度,銳意創新,走向全國,走向國際。

總體上來說,我縣工農業要取得長足發展,需要從以下五方面做起:

首先,實施人才戰略,引進高新技術人才和專業人才,並作好員工

培訓,培養員工主人翁意識。

其次,要要建立企業本身所特有的企業文化,多關注社會,多參與社會建設。

第三,要注重宣傳。建設專門的網站、組織專門材料,利用現代傳媒與傳統方式相結合的模式進行宣傳,一提高企業知名度。

第四,儘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利用先進的管理方式和經營理念來治理企業。

第五,加強與國內外同行的交流與合作,融入到競爭激烈的大市場中去。在市場中磨礪自己,使企業更加成熟。

二,關於文化旅遊的思考

我縣具有悠久的歷史。“郟”字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774年以前的西周時期,而郟縣的地方文化則經歷了八千年的歷史沉澱。這沉澱之中的厚重只有歲月才可以體驗到。這裡也哺育了許多的歷史人物,真可謂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更使人驚歎的是在著一小小城邑之內卻形成了三蘇文化、知青文化、儒道文化、飲食文化、龍風文化等結合的歎為觀止的文化構架。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我縣的文化資源優勢便凸現出來了,若加以合理開發利用,勢必會成為一筆巨大的財富。

在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第三產業的繁榮與否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程度的標誌。而旅遊業則更是一個地區的視窗和名片。開發成功的旅遊業不僅會給當地帶來直接的經濟收入,更會推動大量間接資金的流入。在當前,縣委縣政府已經清醒的認識到了這一點,並作了很大努力,加大了保護與建設的 資金投入力度,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由於各方面的原因,知名度還不高,創造的經濟效益還很有限。為了克服不足與存在的問題,結合我縣實際,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 在開發之前要先進行論證,使規劃更加合理科學,從整體下手。由於景點分散的佈局(比如知青園與其相關景點較為分散)在開發過程中要全面兼顧,使各個景點聯絡起來,就象穿起來的珍珠,顆顆都光芒四射,但又給人一個完整的印象。

二. 各個景區要嚴格按照景區特色,定位好,選好發展方向。比如三蘇主要是文化旅遊;而知青園側重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的歷史文化;青龍湖則是定位在廣大人民休閒上來;文廟則要文物的歷史價值,主要作好的是保護工作。這樣以來,既有利於景區的發展,更有利與宣傳,鮮明達到特色容易深入人心。

三. 管理要跟的上。除了要保護好固有的文物外,景區內相關的配套設施,比如停車場、飯店、小商店等一定要規範管理。不僅要使其建築面積和建築特色與景區內景點相協調,還要使其經營規範化。若不然,可能因為細節而影響景區和我縣的形象,且與景區的文化底蘊形成巨大反差。

四. 加大宣傳力度,在內部規範的同時要展開多方位的宣傳。可以嘗試包括網路在內的多種宣傳手段。製作精美的紀念品也是一個好的形式,既體現了景區的文化內涵,也可以擴大宣傳面,增加了收入。

五. 多組織參與性強,參與面廣的活動,豐富景區內容(知青園組織的知青聯誼會是一種好的形式)

六. 培養引進人才,加強導遊隊伍的建設。引進相關專業人才參與景區開發。

具體上說來,三蘇墳等景區現有的不足之處如下,供有關部門參考:

一. 三蘇墳

1. 園內的小吃店、停車場以及小賣鋪,經營管理不太規範,與景區環境很不協調。需要加以治理。東坡湖上的遊船似乎過於現代化。

2. 應該在景區門口設定專門的售票處和停車場,不能在景區內亂放自行車等交通工具。畢竟我們接待的很多是外地遊客,另外還要作好門票設計工作,使之更具有文化底蘊,更具有紀念價值和收藏價值。越是在小處越是體現出一個地方的文化底蘊與文化意識。不妨借鑑其他名勝的做法。

3. 部分開放的房間裡光線較暗,特別是一些具有很高價值的石刻都看不清楚,不妨在那裡新增一些古色古香的燈,既方便了遊客的參觀,又烘托出了一種特定的歷史氛圍。

4. 多製作一些有特色的紀念品,比如雕像、瓷製品、印有蘇軾詩詞的摺扇等物品。

二.知青園

1. 儘快改善交通條件,通往知青橋等的幾條路不太平整,會給人很不舒服的感覺。

2. 進一步改進宣傳單的設計,避免出現錯別字(原來的宣傳單簡介中的知青之家印成了知識之家),景點示意圖過於簡略,應在詳細一些。

3. 在適當的時候,開發體驗知青生活遊,使更多遊客通過親身體會感受到當年知青上山下鄉的快樂與辛酸,奮鬥與奔忙。

4. 將知青橋、知青舊居、知青之家等相關景點連為一體,整體開發,增強遊客的整體認識。也可增開一個知青照相館,讓遊客穿上當年的服飾,在此留念。

5. 作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多宣傳、提倡當年知青們改天換地的鬥志和勇氣。

三.青龍湖

1. 加快二期建設,完善周邊配套設施。特別是服務業,一定要合理規劃用地,保證湖區綠化用地建設。

2. 可以在湖中設定遊船供遊人遊玩,收費要合理。

3. 對於釣魚問題,要防止用網捕撈,保護湖區的長遠發展。要建立專用的釣魚場地,以避免事故發生。制定相關措施,將青龍湖建設成為一個免費的休閒聖地。

最後補充一點建議,在各個旅遊景點的售票問題上,可以採用通票制與單票制相結合的方針,以避免某些旅遊景點與其他景點距離過遠而被忽略。對於組隊的團體,可以適當優惠,出售團體票。

總之,在我縣這樣一個以農業為主,第

二、三產業不太發達的基礎上發展旅遊業,開發文化旅遊資源,勢必會遇到一些問題。但只要我們能明白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會,而且一定會有更多的人知道郟縣,有更多的人來到郟縣,深醉與煙花翠柳,悠悠古風中的 。

當前,我縣正在開展招商引資的活動,全縣各級領導盡心盡力。也制定和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投資環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是,作為中部地區一個小縣,面對東部發展與西部大開發的熱潮,我們如何才能有更大作為,如何在資金優勢不明顯的條件下進可能快的作強第一產業、發展第二產業、繁榮第三產業呢?這一系列問題的解決出路在於招商引資,而要更好的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我們認為主要做好下面幾點:

1. 根據我縣資源特產優勢,確定更有吸引力的專案,推薦出去。在三蘇園的開發上我們作的較好。但由於我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農業上有很大潛力,現階段,農產品深加工的鏈條還沒有形成,應該有很大的空間和市場。不妨在考察論證後,確定品牌,吸引外地客商。

2. 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加快配套設施建設。

3. 進一步完善規範政府行為,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

4. 以文化為紐帶,促進招商引資工作的開展。

在這樣一個很好的機會裡,我們看到了郟縣的希望與未來。儘管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有一些困難,但是,相信在每一個郟縣人的努力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是能夠有很大作為的。

畢竟我們對於家鄉的經濟發展不是十分的瞭解,僅僅是在這短短的暑期有所認識,所以所寫的東西不免有些膚淺,甚至有些幼稚,但做為一個生在這裡、長在這裡的一員 ,我們讓希望能用我們微薄之力,為家鄉做一點點事情。不管走到那裡,都祝福我們地方家鄉會越來越繁榮,因為根在這裡,所以我們的心也永遠在這裡。這裡一切的榮辱背後都掛著我們的名字。

郟縣大學生聯合會

【第3篇】關於認識的暑期實地考察詳實報告

認識不是靠大腦憑空想出來的,正確的認識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沒有通過實踐去檢驗或者是不符合實際的認識是都屬錯誤的認知。換句話來說,只有實踐並且通過了實踐檢驗的符合實際的認識才是正確的認識,才是理性的,才是科學的認識。

在此次暑假期間,我對江王村進行了一番實地調查。通過這次深入的調查,我對該村的實際情況有了進一步的、理性的認識與瞭解,同時也發現了其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該村的經濟主導產業是農業,除此之外並沒有形成其他產業更不用說發展其他產業,因此村民的收入大部分來源於農業收入,並且是“靠天收”的現象。如果年成較好的話那麼村民的收入自然就多一點,一旦遇到年成不行的時候,村民的收入就沒有了保障,生活水平就也沒保障。為了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了“走出去”。隨著外出務工人員增加,留在當地的勞動力也就隨之減少,勞動力的減少繼而引起許多農田旱地的荒蕪。近幾年來由於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大量的土地被設施建設所壓佔。土地被壓佔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商機”,村民對當地土地升值的期望越來越高,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賠償費用,村民大多選擇在土地上建房,在一時之間形成了一股“種房熱”,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一夜之間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建起了一個村。大量的拋荒導致了大量的土地資源的浪費,大量的城市建設壓佔和私房建設就又引起土地資源的大量減少,這一浪費加之這一減少該村的土地就所剩無幾了。

除了上述存在的土地問題外,村民外出務工還誘發了另外一個問題——留守兒童的生活、教育問題,當然這也是社會上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

在教育上,該村目前有不少孩子輟學在家,適齡孩子的入學率低,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低。形成這三低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村民的思想上出現錯誤。大多數的村民只看到了眼前卻忽視了長遠,他們認為讀書沒有多大用處還要花錢,因而讓自己的孩子放下書包課本去打工掙錢,他們並不知道這樣會誤導孩子的一生,這樣做是完全錯誤的。在生活上,他們得不到很好得照顧,缺乏親情關愛和教育。他們過早的踏入社會,並且形成不好的習慣造成不良影響。

對於存在的上述這些問題我們並不能過於悲觀或者對其視而不見,而是應該樂觀面對並且積極採取措施予以解決。堅持一切從實際情況出發,各個擊破的統籌指導方針。

目前應著力解決的問題就是村民的收入低的問題,這個問題一旦解決好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那麼一系列相應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切實做好農民增收工作是我國目前正在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由此可見,增加收入對農民、農村、農業這“三農”的重要。

那麼應如何增加村民們的收入呢?在這裡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真正的增加農民的收入,才能切實解決收入低的問題。因此發展經濟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應該大力發展鄉村的經濟。那怎樣才能讓鄉村經濟發展起來呢?

首先,必須調整產業結構,改變以前那種產業結構單一的現狀。在發展農業的基礎上發展其他相關產業,例如漁業、林業等。這樣一來可以充分的發揮和利用交通便捷、臨近湖泊、有大片適宜種植林木的山地、有適足的勞動力等資源優勢,形成多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局面。相關產業發展起來了必將改變當地農民的收入結構,讓收入來源多元化,增加他們的收入。與此同時這還將促進本地的農民就業,將大量的農民留在本地,外出務工的農民數量也會因此下降。

其次,就是要轉變村民的思想,這一條也是相當重要的。只有從思想上有了根本的轉變才能做到標本兼治,否則一切只是治標不治本。轉變思想就是要改變以前那種輕視教育的思想,就要讓他們認識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讓他們的孩子重返課堂接受教育;轉變思想就要讓他們明白真正的財富是靠雙手勞動得來的,而並不是投機取巧。轉變思想就是要改變以前那種陋習歪風,從而形成一股良好的社會風氣。

最後,就是要增強村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讓他們明白只要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經濟建設就一定會搞上去。讓他們對將來充滿信心,他們的收入一定會增加,將來的日子一定會好起來。讓他們相信,只要肯誠實勞動,努力付出,他們並不比別人差。

做到了以上的三點,上述這些問題定會得到很好的解決,該村的經濟肯定會有長遠的發展,會上一個新的臺階;該村的生活水平會大幅提高,人民必將生活得幸福美滿;該村的村容村貌也會大有改觀。

總而言之,我相信,江王村的發展前途必然會是一片大好!

【第4篇】暑期河南考察報告與思考

暑期河南考察與思考

湖北文理學院劉鬆

在此行中,也引起了我對一些問題的思考。下面按照遊覽的順序簡要梳理一下。

一、現代青年需要革命傳統文化教育嗎?如何進行這方面教育?

有老師也說,要在今天,讓大家不用機器裝置、不拿一分錢苦幹十年,簡直不可能!現在有了現代化的機械裝置和科學辦法,也不會再有這樣的挖渠的做法了。言外之意:紅旗渠精神一去不復返了!歷史不可複製!那麼,今天,當我們科學進步了,不需要人們肩扛背駝了,那麼還需要這種艱苦奮鬥的精神嗎?我們思政課教學還需要學生們學習“紅旗渠精神”嗎?在“前人種樹”所付出的代價後,需要乘涼的後人們再去效仿這種笨辦法去開挖河渠嗎?顯然不需要了。但我們需要學習這種精神!那麼,用這種精神教育學生,僅僅需要讓他們記住、感恩、回報嗎?如果需要後人感恩、回報,又如何體現共產黨員和先輩們的無私奉獻精神呢?往往我們說,不需要回報的愛,才是偉大、無私地奉獻。其實,我們需要下一代也像我們一樣艱苦奮鬥、自力更生,而不能不思進取、坐享其成。所以,對大學生進行“紅旗渠精神”教育還有必要。

如何學習這種精神呢?我們又如何教呢?我覺得還是要在實踐中來鍛鍊,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體驗更有說服力。要讓他們獨立承擔實踐任務,不給他們現成條件,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去體驗這種獨立自主、艱苦奮鬥的艱難。特別是在“錢”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團結協作、獨立自主地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看來,我們思政教育理論課的實踐環節很重要,同時,也不一定非要學校投入太多經費才能解決問題,有時候,艱苦點也是件好事,它可以激發人的團體創造力、想象力和實踐能力!

二、如何在思政理論課教育課堂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在安陽參觀了殷墟博物館、文字博物館,聽取了殷商文化、甲骨文研究專家、安陽市政協副主席張堅教授關於殷墟文明的輔導報告,被中國悠久歷史、燦爛文明所折服,同時我也在想:在我們這門課裡,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僅僅起著豐富大學生文化知識、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作用嗎?如何在思政教育理論課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通過講授、圖片介紹、短小視訊、學生課堂演講“我愛我家鄉”來進行這方面教育的。我覺得在我們思政理論課中,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我國燦爛文明的過去輝煌歷程,增強學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外,可能還要搞清楚為什麼我國的文明流傳至今而沒有中斷和湮滅,它內在的品質是什麼?它要向何處去?我們新時代大學生如何順應文明的歷史發展潮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出我們應做的事。可能這才是在思政課中開展文化傳統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教育重點。因此,要達到這一目標,僅僅看看圖片、視訊、個人抒發愛國愛家鄉的情感搞些課堂演講就顯得不夠了!要啟發學生思考:如何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精髓?如何沿著這條發展脈搏,追尋我們人生的意義,進而確立偉大理想,明確我們這一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和奮鬥方向。這樣看來,思辨教學方式、研討教學方式、批判思維教學方式就勢在必行了。

三、綠色生態城市的轉型給我們哪些啟示?如何構建綠色襄陽?如何在我的課堂向學生滲透綠色生態觀念、開展生態文明教育?

遊了焦作雲臺山,深深被這裡美景所吸引。然而在十年前,這裡並不為人們所知。據導遊任靜介紹,雲臺山的開發得益於前任市委楊書記。他當時剛從東北調來,為了吸取東北老工業基地靠能源發展而最終走向衰落的教訓,來到這個以煤為生的城市,提出了綠色生態戰略,使焦作市發生了戰略轉移。焦作的發展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今天我們也提出了“四個襄陽”、“產業襄陽、文化襄陽、綠色襄陽、都市襄陽”的口號,但如何打造我們的生態產業?特別是在我們思政理論課教育中如何貫徹“綠色生態”思想,這些問題值得思考。我覺得,可以利用實踐調研的辦法,用調查、研討、思辨、模擬設計等辦法來開展綠色生態教育,寓教於行、寓教於研。

四、安陽師範學院發展給我校的啟示有哪些?

我們在安陽師院網站上看到該校的發展戰略和思路:

“十二五”時期學校辦學

《暑期河南考察報告與思考》出自:本站範文網

【第5篇】暑期手機公司考察社會實踐報告

實踐隊伍:廣東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非常實踐隊

隊伍成員:張東芹、周穗芳、周穗琳、陳嶺、趙詩源

實踐單位:惠州TCL昇華精密電子器件製造中心

實踐地點:廣東省惠州市仲凱高新技術開發區平南工業區50號小區

實踐時間:2019.7.4—2019.7.18

實踐單位簡介: 惠州TCL昇華精密電子器件製造中心,是TCL旗下的新興企業,是一家專業生產壓接式條形聯結器和壓鑄式聯結器,資料傳輸線及消磁線圈等系列電子器材的廠家,產品廣泛應用於家電、醫用裝置、車載電器、數碼產品等電子裝置領域。企業擁有一流的專業技術,研發人員,先進的生產、檢測裝置,嚴格、高效的生產管理系統,完善的質量、環境體系,並已經取得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體系認證,和CQC,UL,VDE等產品認證,廠房面積15000平方米,同時擁有大批穩定,熟練的車間員工,隨時能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一流的服務。

實踐目的: 1.鍛鍊自己,體驗艱辛的生活; 2.認真做一次調研。課題:工廠固體廢棄物的收集與運輸方式 3.做一份員工滿意度調查。形式:問卷調查 實際工作情況: 7月4日:赴惠州,安排入住工廠,初步認識工廠的環境情況 7月

6日:開始工作,在機內線車間裝配,工作時間為早上8:00-11:30 下午:13:00-17:30.除加班時間外,每天工作8小時。裝配的工作簡單,屬勞動密集型,但是要做好並不容易。至7月8日。 每天的任務是工作,思考,寫實習報告。由生產部部長稽核。

7月9日-14日:經部長批准,我們爭取到實現自己計劃的機會。邊工作邊開始我們的課題《工廠固體廢棄物的收集與運輸方式》的調查

7月15日-18日上午:在機內線車間品管部,做裝配和機器導通,檢線工序。期間還參與了廠裡一年一度的消防演習活動。 18日下午:結束兩個星期的實踐,踏上歸家路。 經過兩個星期是實踐,我們的成果是: 學習工廠的生產運作,企業的管理模式,企業的環境管理。 我們以一名普工的身份在認真工作,生活的艱辛並不是文字可以表達的,看到多少長者為了生存而辛苦的工作,看到多少青少年拼命地加班為了賺學費,我們都明白: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當珍惜。 學會與人友好交往。學會不斷地思考。 完成了課題調查。 因為時間上的問題等未能如願做完員工滿意度調查,這是比較遺憾的事。 學習思考

: 眾所周知,電子產業是存在很嚴重的汙染的,主要指重金屬汙染,電子垃圾。

首先,重金屬汙染(等)對人的健康會造成危害。電子元件電極中含鉛,微晶片中含有鎘,對人的腎臟功能危害極大。汞會嚴重損害人的精神系統。這是潛在的危險。其次,當電子產品的使用壽命結束後即變成電子垃圾,燃燒電子產品塑料外殼會產生一種強致癌物質--二噁英,也會對環境汙染對人類造成危害。 令人驚訝的是,它產生的固體廢物很有限,基本已達到“減量化”。這與企業產品的性質是有關係的。 昇華精密電子器件製造中心主要是連線線,資料線。主要固體廢物有:金屬(鋁、銅、錫)、廢紙、橡膠、絕緣材料、塑料等。

直接產生的廢金屬不含有鎘、汞、鉛等生物毒性顯著的重金屬,而且產品的原料在投入生產之前都會經過ROHS檢測,對原料中的鉻、鎘、鉛、汞、溴等含量進行檢驗,對超標產品原料禁用投入生產。生產過程也採用清潔生產等控制固體廢物汙染的措施。華精密電子器件製造中心對其產生的固體廢物分類收集,可回收的固體廢物轉賣給廢物回收公司獲得收益,不可回收的固體廢物經轉運站送走。 換句話說,像此類企業,它產生的固體廢物有限,而且每次產生的量很少,對環境造成的汙染不是很大。但並不代表它沒有汙染。此類企業的汙染效應是會累積的。量少成多,量變引起質變,當它的產生的固廢量達到一定,而且沒有受到重視時,就會有危險性了。而從事這一行業生產的人,特別直接生產的工人,在生產過程,長期吸入原料中釋放的少量的有害成分,具有潛在的危險。在原料檢測方面,更應該把好關。同時,企業也應該在產品的質量上做足功夫,提高產品的使用壽命,使其流入市場後,不至於過快變成電子垃圾。

在參觀的過程中,發現企業的最大的優勢在於生產,而企業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強,工廠採用清潔生產,對產品原料進行ROHS檢測,對SW的收集分類收集等環保措施,表明了企業環境管理的概念正滲入企業管理中。 工業環境管理是以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的理論基礎,運用技術、經濟、法律、行政和教育手段,對損害環境質量的生產經營活動加以限制,協調發展生產與保護環境的關係,使生產目標和環境目標有機統一起來。這種概念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把環境管理融入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達到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統一。

【第6篇】大學生暑期野外考察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第一章:緒言

(1)實踐地區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狀況

少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境內,華縣劉家河村南,縣城東約五公里處, 山門距隴海鐵路華縣火車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僅2.2公里,均有等級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勢東連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這裡山青水秀,風景幽雅,是一處靈境勝地。少華山屬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頗多,當地群眾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勢,修廟琮,塑神像,鑿石開路,設定棧道、鐵索、椽板。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縮小的華山,因而取名少華山。少華山上現有齊雲洞、觀音洞、希夷崖等景點。

少華山自然地理概況:少華山山勢主體呈現為中細蜂腰形。腰部為岩漿侵入的火成岩、變質岩構造,即屬於太白、華陽岩基組成的秦嶺主體東秦嶺位於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之間的拼合帶———秦嶺造山帶的東段。該區構造岩漿活動強烈。少華山區的岩石大部分為玄武岩和花崗岩等火成岩,同時又有少數的沉積岩和變質岩。其褶皺形態多樣斷層形式多樣其中南坡嚴重北坡稍好。其中的植被多為溫帶落葉及闊葉林。

(2)實踐任務

①掌握野外觀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觀察描述實踐區域常見岩石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特點。

②觀察少華山地貌及地理現象:河流山體特徵。

③觀察岩層產狀要素,褶皺和節理。

④使用地質羅盤測岩層產狀。

(3)實踐目的

通過野外實踐,一方面使我們獲得實踐區基本地理現象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使我們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訓練,培養和提高我們觀察分析野外地理現象的特點。

(4)實踐工具:

鐵錘、地質羅盤、放大鏡。

(5)實踐要求http:///

認真觀察地理現象,實踐期間大膽細心。合理使用測量儀器,要有科學嚴謹的實踐精神。野外注意安全,進入山區注意防火事宜。

(6)實踐地點:陝西省渭南市華縣境內少華山,

第二章:岩石。

少華山由於是火山噴發而形成的,所以那裡的岩石多以火成岩為主,其中白色花崗最常見,也有肉紅色的花崗岩, 少華山區的岩石主要為玄武岩和花崗岩等火成岩。其中玄武岩是典型的噴出巖多呈黑色風化面黃褐色或灰綠色。細粒或隱晶結構呈斑狀結構並長有氣孔、杏仁等構造。火成岩根據其化學成分及礦物成分排列,分為超基性岩. 基性巖.中性巖和酸性巖;根據岩石產狀,分為深成岩.淺成巖和噴出巖。花崗岩是分佈最廣的深成岩類,也是酸性巖,主要由鉀長石.富鈉斜長石.石英組成,並含少量黑雲母或角閃石。花崗岩是分佈最廣的深成岩類,也是酸性巖,主要由鉀長石.富鈉斜長石.石英組成,並含少量黑雲母或角閃石。

【第7篇】暑期實踐活動考察報告

來到xx學院兩年了,一直想著有機會去感受陝北的紅色文化,這次以“重走轉戰路、服務黃土地”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終於使我的願望得以實現。此次為期一週的紅色之旅既讓我領悟了革命時代的艱苦奮鬥精神,又深刻感受到老一輩革命黨員對理想信念的堅定和對黨的無私奉獻。

暑期社會服務團共有26位師生,分為五個小組,我所在的是第五小組,指導老師是xx學院校友辦的王xx老師。本次“重走轉戰路、服務黃土地”實踐活動我們主要考察和學習了延安、清澗、綏德、佳縣等地的紅色革命舊址,活動形式主要分為參觀紀念館或革命舊址、拍攝照片和收集資料、慰問和走訪老黨員、開展校友座談會等,活動中看到的那一件件革命歷史文物,一張張彌足珍貴的歷史照片,都在向我們講述著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這些不僅讓我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胸懷,更明確了自己的信仰。

在重走轉戰路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轉戰陝北時的坎坷和艱辛,也看到了陝北人民,尤其是榆林人民在轉戰時期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毛主席轉戰陝北的精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持久地影響著生活在這片黃土地上的一代又一代人,這讓我情不自禁想起了給我印象最深的清澗歷史革命紀念館年過七旬的黃光金老人。

清澗歷史革命紀念館曾名為清澗革命烈士陵園,這位古稀老人在這裡守陵17年。通過與老人談話我們得知他年輕時畢業於延安農校,後來響應毛主席“農村是一塊廣闊的土地”的號召回農村鍛鍊,而且在生產隊當了十幾年幹部,之後在鄉鎮上班,他的晚年在鄉黨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之後就來到清澗革命烈士陵園,成了烈士陵園唯一的守陵人,而且一守就是17年,他還為陵園寫了副對聯:“滿園翠柏守忠魂、遍地春風悼英烈”。

當說起毛主席的時候,老人的眼眶裡多了幾絲亮光,他聲情並茂地向我們講述了毛主席在清澗的生活、戰鬥的情境和對他的深刻影響,並說他永遠不能忘記是黨和毛主席把我們窮苦人從火坑裡解救出來,所以他選擇了在這裡度過自己的晚年,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在愛國主義的教育下,我們知道革命先輩是最光榮的,沒有他們的流血犧牲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老人堅持每天為烈士打掃陵墓,不僅是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和對革命前輩的瞻仰,更是在啟迪我們這些後來人。最後,老爺爺還說他一輩子心中從沒忘記過黨和毛主席,因為這個信仰他甘願數十年如一日地守護在這裡。他還期望我們這些後來人以及更多的年青人不要虛度年華、半途而廢,要弘揚革命烈士死而忘我、自力更生、大無畏的革命精神。作為學生一定要銘記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輩”。

“中國夢”對於每一箇中國人來說都不陌生,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老爺爺也不例外。黃光金老人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現在的夢想就是在烈士陵園這片小天地裡發揮自己的餘熱,退休之後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他想將自己的晚年獻給長眠於地下的先烈英靈。雖然一把年紀,可是老爺爺非常關注時事新聞,關注中國的每一步發展。他對我們說,“如果人人都能懂得我們的革命來之不易,我們的國家就一定會強大、復興起來,就像習近平說的,‘我們有夢想,我們的夢想就會實現’但有些人就安於現狀,認為該怎樣就怎樣,那他的夢想就是空想。”並告誡我們青年大學生一定要揚起理想的風帆,乘風破浪。

聽完老人的一席話,我突然意識到當代青年人的理想目標是那麼模糊不清,隨著近幾年社會不良道德現象的增多,信仰教育的缺失儼然成為熱門話題。黨內的“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以及消極腐敗現象在相當程度上危害著社會主義機體;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思想領域構成了一定的衝擊,有些現象令人觸目驚心。實踐證明加強思想教育迫在眉睫,黨性教育、道德教育、宗旨教育、法制教育勢在必行。

很多青年大學生從沒有考慮過什麼是信仰,也很少有人能清楚地描述自己的人生信仰,更談不上正確、科學的信仰。在生活安逸的今天,很多大學生都習慣於安於現狀、坐享其成,只圖索取、不求奉獻,寧願做個“啃老族”也不願確立理想目標,奮發上進,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相信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可卻不知宿命論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藉口,要想過上有理想的生活就必須生活得有理想。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首先家庭環境影響著大學生信仰的形成,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想學生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和理想目標,父母就該言傳身教、樹立好的榜樣。其次,老師和學校與大學生信仰的形成是分不開的。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大量的資訊的湧入,在我們當代大學生來不及分清這些資訊是好是壞之前,就已經形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尤其在網路化時代,大學生對新鮮事物存有好奇心可能導致迷失自我,找不到正確方向 。這時,老師的正確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另外,學校應該加強教育,更多教給學生在處處潛規則的社會中該如何謀生,到底該如何做人,如何實現自我價值。當然,社會這個大舞臺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也對當代大學生的信仰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範跑跑”到“女神判”再到馬加爵,我們身邊負面的社會現象逐年增多,為大學生信仰教育敲響警鐘。許多大學生終日虛度光陰、燈紅酒綠,還口口聲聲說珍惜生活,做一個有理想的人,這些心靈的荒漠讓人感覺更加蒼涼!

在革命戰爭年代裡,老一輩革命家和前輩們熱情飽滿、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在漫長的白色恐怖年代裡,在硝煙瀰漫的火光戰場,為了解放全國勞苦大眾,推翻三座大山,建設新中國,他們衝在戰場的前線、為了革命甘願奉獻自己的一生、為了解放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踩著戰友的屍體,他們前赴後繼,為理想而衝鋒陷陣。

此時此刻,想到那些大學生拿著父母的錢花天酒地、想到他們終日碌碌無為、想到他們沉醉於遊戲網咖,我更多的是為他們感到羞愧。毛主席說過:“這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終歸到底還是你們的”,如果我們一直像無頭蒼蠅一樣漫無目的地亂飛亂撞,那再多的理想也只是空想。黨旗是成千上萬烈士的獻血染成的,因此我們要倍加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團結在以習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周圍,以人為本、與時俱進、堅持科學發展觀。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當代青年大學生更應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努力學習、奮發圖強。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進、不畏艱險、奮力拼搏、方能中流砥柱,抵達光明的彼岸。現在正是我們當代大學生乘風破浪、搏擊滄海的時候,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是我們前進的燈塔和不竭的力量之源。

這次“重走轉戰路、服務黃土地”實踐活動,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老一輩革命者對信仰的堅定和持之以恆,同時也在不斷汲取他們的正能量。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決心努力學習,用豐富的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經常重溫昔日的革命精神,警醒自己不斷去提高和進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實現十八大制定的目標和我們共同的中國夢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第8篇】xxxx年大學生暑期實習報告範文:鋼廠考察實習報告範文

我於暑假期間在位於邯鄲市西部的邯鄲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幾天的考察實習活動,在活動期間我對邯鋼有了一些瞭解,對我們的國有企業有了一些感觸。

邯鋼是1958年建廠投產並逐步發展起來的河北省屬特大型鋼鐵企業。經過40多年的不斷髮展,集團現擁有總資產245億元,淨資產121億元,已形成了450萬噸鐵、500萬噸鋼、500萬噸鋼材的綜合生產能力。主要生產薄板、中厚板、圓鋼、螺紋鋼、角鋼、槽鋼、線材等系列產品以及冶金焦碳、尿素、複合肥、煤化工等副產品,產品行銷全國並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它是我市的支柱產業部門,也是國家重點扶植的鋼鐵部門,每年為國家創收利稅10多個億,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我們邯鄲的一個耀眼的明珠,是我們邯鄲人的驕傲。幾年前,在全國曾經卷起了一股邯鋼熱,全國上下都在號召學習邯鋼的先進管理經驗。我懷著找到邯鋼繁榮的祕密的想法,來到了邯鋼的鋼鐵圍牆之中。

在隆隆的機器聲中,我漫步在一幢幢巨大的車間廠房之間,穿梭在一根根管道之下,領略真正的創造的偉大。那邊鐵水順著下面的出鋼口流下,飛濺出燦爛的火花,紅紅的鐵水經過了一段傳運變黑變硬一根根鋼材便由此而成了。一想到我們身邊的生活中處處都是鋼鐵的身影,就馬上感到了這創造的偉大了。農業保證了我們的吃飯溫飽問題,科教文衛事業為我們提供了後方的支援,還有各種服務行業使生活更加舒適,而真正能帶來國家的繁榮和發展的,能使我國早日成為世界強國的,就是我們的工業。看到邯鋼秩序井然,繁榮鍊鋼的情景我就為我們祖國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我所學的專業是自動化,這裡就是我將來奉獻青春的火熱田野,我現在提前置身於這鋼筋水泥的圍牆之中,心情是無比的激動。我能有機會熟悉這裡的環境,瞭解生產的工藝流程,實在是難得的很。我能親眼看到自動化為我們省下的力氣,自動化為我們創造的價值。在1xx年以前,人們恐怕還是自己在家股風鍊鐵鍊鋼的吧?——一個老漢左手拿著一把大鐵鉗,上面剛從爐裡取出的鐵塊,右手拿著錘子用力向鐵塊砸去…… 外國的船堅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只用木船架著幾架土炮向敵人還擊,一艘艘沉入了海底,是何等的慘烈?我們的恥辱不是我們沒有糧食養不活華夏的兒女們,而是我們的工業落後使得我們一直處在被動挨打的狀態。解放後,我國的工業的飛躍發展起來,我國的國際地位由此一步步提升上去了。現在我感到我的所學是多麼的重要,大學的課程一定要學好,打好堅實的基礎,才能符合21世紀工業自動化大生產下的工作的要求。

我的實習活動另我對本專業有了更高的熱情,使我的將來有了比較明確的方向。在有限的實習期間,我瞭解了整個企業的大體情況,正式接觸了新時期的各種各樣的工人,不同卻高效的辦事方法,也受到企業氛圍的薰陶。我感到受益非淺。

首先,我熟悉了邯鋼的工藝流程。工人們把石灰石和鐵礦石運到燒結廠進行初步的加工,連同在煉焦廠加工的煤一起送進巨大的高爐裡進行煅燒,形成了鐵水灌進魚雷鐵水罐車送往轉爐,在氧氣頂吹之下,進行更高溫度的煅燒,使得鐵中的含碳量進一步降低,並調節鐵水裡的其他金屬元素的含量達到鋼的要求。鋼水出爐之後,有兩條途徑可走。(1)經過冷卻使之變硬,在連鑄車間把它們鑄成板坯,方坯和矩形坯。這些鋼坯還不能稱做鋼材,它們還需要進行軋製以符合各種再生產部門的需求。經過軋製生產出的棒材,線材,角鋼等便是最後的產品了。(2)鋼水還須經過一座lf爐進行深加工,此時的鋼鐵的質量更加優異。這些鋼材經過薄板坯連鑄連軋後還要經過一個大的酸洗池進行酸洗處理,以便使之鍍鋅。這樣就生產出熱軋鋼板,冷軋鋼板,鍍鋅鋼板,酸洗鋼板,預塗層鋼板等產品。這些生產過程都是在精密的儀器的控制和監測下進行的。溫度的高低,煅燒的程度都需要自動或者半自動的儀器的控制。在現代化的生產條件下既保證了質又保證了量,生產出符合建設使用的大批量優等的鋼材。

其次,我對邯鋼的人員狀況有了概括的瞭解。邯鄲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始終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的方針和“以人為本”的員工管理思想,並將其貫穿於生產經營和模擬市場核算機制的全過程,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是公司員工管理的最終目標。近些年來,邯鋼十分重視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以及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使用,並注重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合理配置。在公司內部建立了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內部人員流動均通過市場的形式實現,為各類人才提供了學習提高的機會和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截止xx年底,邯鋼本部從事生產經營管理、工程技術、後勤服務和現場操作的員工共26587人。其中操作人員佔75%,服務人員佔11%,工程技術人員佔5%,管理人員佔9%。在技術管理人員中2%為研究生,40%為大學生,24%為大專生,22%為中專生,高中以下13%左右。從這些數字我們可以看出邯鋼的人員配置是比較合理的,而且文化程度也是比較高的。對於一個國有的大型工業企業,基本符合生產的需要,有能力生產出世界一流的鋼材。

談起邯鋼,它的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是必須要提的。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邯鋼和其他國有企業一樣,面臨著原料,能源大幅度漲價和鋼材市場疲軟的雙重壓力,效益嚴重滑坡。邯鋼的28種主要產品中只有2種盈利,這個曾經是河北上交利稅億元的贏利大戶,出現連續5個月的虧損。在企業生死攸關之際,以劉漢章為代表的邯鋼決策者不等、不靠、不要,創立並推行了'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這一新的企業經營機制,勇敢面對市場,迎接挑戰。用劉漢章同志的話說,'這是被市場逼出來的招數'。

這一機制的基本模式是: '市場-倒推-否決-全員''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就是採用模擬的辦法,把市場機制引入企業內部管理,但並非簡單地把社會上經濟交往中的銀行、公司、市場都照搬進來,把企業內部的二級單位都變成獨立的法人。邯鋼的做法是在保持現代工業企業專業化、科學分工協作、高度集中統一管理(即企業內部統一計劃、統一採購、統一銷售,銀行只設一個帳號,二級廠不獨立對外,不具有法人資格)優勢的前提下,抓住成本這個關鍵,依據客觀價值規律,用'倒推'的辦法,即從產品在市場上被接受的價格開始,從後向前,通過挖掘潛力,測算出逐道工序的目標成本,然後層層分解落實,直到每一個職工。通過成本這個市場資訊的傳遞,把市場價格資訊內伸化,按市場導向決定廠內生產的資源配置,使職工直接感受到市場經濟的潮漲潮落,從而樹立市場觀念,關心市場,主動參與市場競爭。實習證明邯鋼所走的道路是正確的,領導的決策是英明的。

看著今天蓬勃發展的邯鄲鋼鐵集團公司,我心裡充滿無比的自豪。我希望將來邯鋼會更加輝煌,也希望有一天我真正成為一名邯鋼的工人,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繁榮我國的鋼鐵工業。

【第9篇】09暑期認識實習考察報告

嘉興,舊曰禾城,她孕育、傳承了一代江南文化。昔日的煙雨朦朧、小橋流水,今日只換得點點歷史跡留。散落在這江南之鄉中的條條老街也因時間的摧蝕,漸漸少去。如今也只剩大運河邊的月河算得再興了昔日鬧景;而梅灣的興造,也恰當地給予了溫婉清理的江南文化一絲慰藉。

看見月河,是在撥開了層層高樓之後。街前流經的運河,不寬,但她足讓我切身感受到昔日此地的燈紅酒綠與繁華熱鬧之像。街內亦是流水環繞,橋廊迂迴;老街各處湧現清末明初的屋宅,粉牆黛瓦,素雅安詳。石板鋪得小道秀秀氣氣,綠樹映得小橋流水人家水潤明麗,如果是雨季,那便更有一番水鄉之意了。

漫步街中,豐富的木結構建築給人最原始的江南景象。精緻的格子窗、木門,悠長的過廊、靠椅,串聯起綿延水鄉人家;人家亦是綿延著靜靜的小河,倚水而居,倚水而生。水靈的她們勾住了沉鬱的都市人,縈繞在了寂寞老人的心頭,所以如今運河這端的熱鬧不亞於先前那段歷史中的了。

但在我遊盡月河之後,我卻看到了蒙在歷史外的一件另類的外衣。似乎此間的熱鬧有些變味了。原住居民外遷,剩下空空的老房卻是被用來淘錢……她如今處在以發展經濟為主的時代裡,對很多人來說這也無可厚非。相比西塘,後者的味道就無疑更純正了。

別了月河,進到梅灣。此間一派嶄新的古建築氣象。梅灣成功達到了復原古建築、增添江南文化氣息的目標。樓閣亭臺傍水而建,小島小洲貼水而浮,楊柳綠草近岸而植,水中、陸中、空中都有綠意瀰漫,虛實相間相生,空間變換豐富多樣,有主有次,有高有底,有詳有略,人工鍛造出一番別樣的江南水鄉之景。

但再怎樣的建造,梅灣始終是仿品。其商業性是顯而易見的,但也感謝她把江南水鄉的文化傳承開來,把美麗的畫卷向人開啟。

梅灣結合了古今建築,翻新的同時也夾雜著矛盾。但其中的現代化建築外牆面都採用青灰色基調,層數也並不很高,減弱了和老房的視覺衝突。但其簡約化、幾何化的外形構造,不免在此顯得不和諧。我覺得,應多運用明清建築符號到此間的現代化建築群中,讓兩者有功能的明顯區分後,也有建築風格的內在統一。

中國教_育資源網

此次考察歷史街區,給了我很多體會和感悟。我自此也感覺到了自己肚中的墨水是在太少,對專業知識的瞭解也很表面膚淺。日後我定會在此認識的基礎上多多深入學習,好好掌握專業知識!

【第10篇】歷史街區暑期認識實習考察報告

嘉興,舊曰禾城,她孕育、傳承了一代江南文化。昔日的煙雨朦朧、小橋流水,今日只換得點點歷史跡留。散落在這江南之鄉中的條條老街也因時間的摧蝕,漸漸少去。如今也只剩大運河邊的月河算得再興了昔日鬧景;而梅灣的興造,也恰當地給予了溫婉清理的江南文化一絲慰藉。

看見月河,是在撥開了層層高樓之後。街前流經的運河,不寬,但她足讓我切身感受到昔日此地的燈紅酒綠與繁華熱鬧之像。街內亦是流水環繞,橋廊迂迴;老街各處湧現清末明初的屋宅,粉牆黛瓦,素雅安詳。石板鋪得小道秀秀氣氣,綠樹映得小橋流水人家水潤明麗,如果是雨季,那便更有一番水鄉之意了。

漫步街中,豐富的木結構建築給人最原始的江南景象。精緻的格子窗、木門,悠長的過廊、靠椅,串聯起綿延水鄉人家;人家亦是綿延著靜靜的小河,倚水而居,倚水而生。水靈的她們勾住了沉鬱的都市人,縈繞在了寂寞老人的心頭,所以如今運河這端的熱鬧不亞於先前那段歷史中的了。

但在我遊盡月河之後,我卻看到了蒙在歷史外的一件另類的外衣。似乎此間的熱鬧有些變味了。原住居民外遷,剩下空空的老房卻是被用來淘錢……她如今處在以發展經濟為主的時代裡,對很多人來說這也無可厚非。相比西塘,後者的味道就無疑更純正了。

別了月河,進到梅灣。此間一派嶄新的古建築氣象。梅灣成功達到了復原古建築、增添江南文化氣息的目標。樓閣亭臺傍水而建,小島小洲貼水而浮,楊柳綠草近岸而植,水中、陸中、空中都有綠意瀰漫,虛實相間相生,空間變換豐富多樣,有主有次,有高有底,有詳有略,人工鍛造出一番別樣的江南水鄉之景。

但再怎樣的建造,梅灣始終是仿品。其商業性是顯而易見的,但也感謝她把江南水鄉的文化傳承開來,把美麗的畫卷向更多人開啟。

梅灣結合了古今建築,翻新的同時也夾雜著矛盾。但其中的現代化建築外牆面都採用青灰色基調,層數也並不很高,減弱了和老房的視覺衝突。但其簡約化、幾何化的外形構造,不免在此顯得不和諧。我覺得,應多運用明清建築符號到此間的現代化建築群中,讓兩者有功能的明顯區分後,也有建築風格的內在統一。

此次考察歷史街區,給了我很多體會和感悟。我自此也感覺到了自己肚中的墨水是在太少,對專業知識的瞭解也很表面膚淺。日後我定會在此認識的基礎上多多深入學習,好好掌握專業知識!

【第11篇】大學生暑期實踐活動考察報告

無論風雨多大,不管道路多崎嶇,都滅不掉xx學院同學們心中的熱火,擋不住xx學院同學前進的步伐。我們以“重走轉戰路,服務黃土地”為主題,走出象牙塔,開始了為期一週的暑期社會實踐。踏尋革命老前輩當年轉戰陝北的足跡,重溫毛主席當年走的群眾路線,更加深刻理解走群眾路線對實現榆林夢乃至中國夢的重要意義。

20xx年7月21日早晨七時,實踐小組懷著滿腔的熱情從榆林學院出發,途徑延安紅色革命舊址棗園、楊家嶺革命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王家坪革命舊址,次日到達清澗。實踐小組分別參觀了xx革命歷史紀念館、棗林則溝會議舊址、路遙紀念館。20xx年7月23日天朗氣清,我們實踐組在馬主任的帶領下,訪談了91歲高齡的老黨員兼勞模郝xx老人,據他回憶,當年他與習仲勳、齊心一起搞生產建設和文化娛樂活動,一起開荒種地,扭秧歌等。據其兒子介紹,老人左手斷了的兩個手指就是在勞動時拉車所致殘的,作為黨員,老人始終走在奉獻道路的第一線。我們走訪的另一位老黨員是87歲的王勇茹,據瞭解,王永茹老人1953年入黨,曾任職郝家橋村大隊長,帶領村民修大壩,談及對習仲勳的記憶,由於高齡,老人聽力與記憶力都不太好,只反覆說習仲勳好,共產黨好,為郝家橋做了很多事。通過走訪,我們學習到黨的建設最離不開的還是人民群眾的支援與擁護,人民群眾也離不開黨,堅持貫徹落實群眾路線是黨存在與發展的重要根基。

這讓我充分認識到:黨對群眾有著重要的影響,一個黨走什麼樣的路線,決定著人們生活的質量,也體會到了毛主席當年為什麼可以取得革命的勝利,是因為他處處為民著想,永遠與勞動人民站在統一戰線上。臧克家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毛主席就是這樣的人,雖然現在他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思想,早已經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他的理念代代相傳,永垂不朽,深深刻在每個人心中。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我不禁想起了毛主席的這句勵志名言,我們青年,代表著祖國的未來,肩負歷史使命,我們應該以史為鑑,心中永遠裝著廣大人民群眾,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曆朝歷代都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不可違”、“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道理,並且每個朝代在起七年級段時間內都會想盡一切辦法、採取一切手段去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百姓的切身利益。若不能堅持,時間久了就會慢慢懈怠,脫離實際,以至於拋棄百姓、背叛百姓,最後天怒人怨,改朝換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個國家都希望自己變為強國,而一切美好向往的實現都需要鍥而不捨的實幹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樣需要務實的精神,而群眾路線就是務實的基礎,是通向夢想的必經之路。

“天下事,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1941年底,毛澤東曾明確指示,中央黨校的校訓應是“實事求是,不尚空談”,在這種精神的指導下,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夢想才得以實現;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之初告誡全黨,“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此後,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的夢想逐漸成為現實。中國共產黨正是以務實的工作、清廉的作風進而一步步實現中國夢。

中共十八大的召開,習近平總書記高呼“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可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政治基石的穩定源於群眾的擁護與支援,廣大黨員幹部在工作中要牢固樹立幹部群眾魚水情意識,始終把群眾放在首位,尊重群眾、熱愛群眾、服務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注意良好的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的養成,工作中要積極主動、熱情高效,廉潔自律、公平公正;生活中要艱苦樸素、情趣高尚,在群眾中樹立良好的幹部形象。唯有如此,才能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援。

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全黨必須牢記,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這是我黨走群眾路線的歷史性總結,是黨永葆生命力的源泉,為此提出“三心”。

一是“誠心”。不管是辦公,還是下基層,對待老百姓都要有一顆誠心。把老百姓當親人,交朋友,才能拿拉近群眾感情。既要在思想上融入群眾,更要在行動上踐行“為人民服務”理念。心誠則靈,人都是講感情的,只有做到誠心,百姓才會與你交心、談心,才會主動向你吐露心聲。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更應該培養為人民服務的政治素養,學好專業技能,積極投入到社會實踐中去,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

二是“耐心”。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應該把群眾的生活需求作為一名幹部、一名共產黨員的最高工作指南。要為群眾辦好事,就必須耐心細緻聽取群眾意見,要杜絕“門難進、事難辦,臉難看”,也不要“調研一陣風”,更不能給群眾“臉色”,甚至“惡語相加。”

三是“恆心”。隨著時代進步,群眾工作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但唯一不變的是黨群、幹群關係,不變的是“一切為了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的工作理念。群眾工作既要反覆抓,也要抓反覆,要針對難點,多出實招,才能收到實效。要持之以恆地把致力於發展和維護好百姓的權益當做事業的追求。

我們作為國家的有志青年,不管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誠心、耐心、恆心這三心,只有這樣我們才會離自己的夢想更近。

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我們既不能不屑一顧,更不能驚慌失措。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要緊緊抓好“密切聯絡群眾”這一政治優勢,誠心待人,耐心辦事,恆心攻堅,黨和國家事業才會越來越興旺發達,永葆生機和活力。

正如《中國共產黨章程》所說,黨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可以說,我們黨自成立以來,一直在堅持著這樣做,雖未完美,然用心不已。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首次與記者見面時,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19次提到了“人民”,可見人民在黨心中的分量。

今天,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夢的實現,取決於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共同努力和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只有依靠群眾路線,團結凝聚全國人民,沿著正確的前進方向積極奮鬥,勇於開拓創新,才能靠一點一點的積蓄實現中國夢的力量。只有堅持群眾路線才能讓人民幸福,讓社會和諧,讓中國夢的花朵綻放於世界的東方!作為xx學院的一名學生,我們也應該懂得這一點,只有這樣,我們的榆林夢才會實現,中國夢將不再是空談。我想,這也應該是我們本次社會實踐的最大意義之所在。

【第12篇】暑期河南考察報告與思考

湖北文理學院劉鬆

XX年暑期,我參加了省教育廳組織的赴河南考察活動。此行共有52位來自湖北省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骨幹教師。湖北工業大學受教育廳委託承辦組織聯絡工作。從XX年7月23日到27日,歷時一週,我們參觀了河南林縣紅旗渠景區、安陽殷墟博物館、安陽文字博物館,與安陽師範學院兩課教師進行了座談交流、聽取了殷商文化、甲骨文研究專家、安陽市政協副主席張堅教授所做的《燦爛的殷墟文明》專題報告,遊覽了焦作雲臺山風景區,並聽取了導遊介紹焦作城市戰略發展歷程,最後遊覽了漯河市臨潁縣紅色億元村——南街村,聽取了南街村村党支書王巨集斌的彙報。可以說這次參觀考察是一次愛國文化之旅、綠色生態之旅、紅色革命之旅,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歷程考察之旅,更是一次信仰追尋之旅。

在此行中,也引起了我對一些問題的思考。下面按照遊覽的順序簡要梳理一下。

一、現代青年需要革命傳統文化教育嗎?如何進行這方面教育?

在河南林州市參觀了紅旗渠風景區。剛一下車就看到航天員劉洋(女)的巨幅照片,上書“中國劉洋林州的驕傲”背景就是紅旗渠(劉洋剛於6月16-29日飛天返回,林州風景區就豎起巨幅宣傳照片,7月28日《飛天嫦娥劉洋》勵志圖書在鄭州首版發行,讓我們感受到宣傳的現代速度)。據導遊宣傳,劉洋就是喝著紅旗渠的水、吃著這裡的石碾小米長大的,所以身體倍棒,榮膺中國第一位飛天女航天員。紅旗渠修在太行山山腰懸崖峭壁上,長約1500公里。據說當年10萬人修了十年,沒拿國家一分錢。在當時這確實是一項創舉!特別在當年沒有大型挖掘裝置,人們缺糧少錢的時代,當時修建這段水利工程需要膽識和魄力的,我深深被紅旗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打動。

有老師也說,要在今天,讓大家不用機器裝置、不拿一分錢苦幹十年,簡直不可能!現在有了現代化的機械裝置和科學辦法,也不會再有這樣的挖渠的做法了。言外之意:紅旗渠精神一去不復返了!歷史不可複製!那麼,今天,當我們科學進步了,不需要人們肩扛背駝了,那麼還需要這種艱苦奮鬥的精神嗎?我們思政課教學還需要學生們學習“紅旗渠精神”嗎?在“前人種樹”所付出的代價後,需要乘涼的後人們再去效仿這種笨辦法去開挖河渠嗎?顯然不需要了。但我們需要學習這種精神!那麼,用這種精神教育學生,僅僅需要讓他們記住、感恩、回報嗎?如果需要後人感恩、回報,又如何體現共產黨員和先輩們的無私奉獻精神呢?往往我們說,不需要回報的愛,才是偉大、無私地奉獻。其實,我們需要下一代也像我們一樣艱苦奮鬥、自力更生,而不能不思進取、坐享其成。所以,對大學生進行“紅旗渠精神”教育還有必要。

如何學習這種精神呢?我們又如何教呢?我覺得還是要在實踐中來鍛鍊,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體驗更有說服力。要讓他們獨立承擔實踐任務,不給他們現成條件,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去體驗這種獨立自主、艱苦奮鬥的艱難。特別是在“錢”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團結協作、獨立自主地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看來,我們思政教育理論課的實踐環節很重要,同時,也不一定非要學校投入太多經費才能解決問題,有時候,艱苦點也是件好事,它可以激發人的團體創造力、想象力和實踐能力!

二、如何在思政理論課教育課堂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在安陽參觀了殷墟博物館、文字博物館,聽取了殷商文化、甲骨文研究專家、安陽市政協副主席張堅教授關於殷墟文明的輔導報告,被中國悠久歷史、燦爛文明所折服,同時我也在想:在我們這門課裡,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僅僅起著豐富大學生文化知識、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作用嗎?如何在思政教育理論課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通過講授、圖片介紹、短小視訊、學生課堂演講“我愛我家鄉”來進行這方面教育的。我覺得在我們思政理論課中,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我國燦爛文明的過去輝煌歷程,增強學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外,可能還要搞清楚為什麼我國的文明流傳至今而沒有中斷和湮滅,它內在的品質是什麼?它要向何處去?我們新時代大學生如何順應文明的歷史發展潮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出我們應做的事。可能這才是在思政課中開展文化傳統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教育重點。因此,要達到這一目標,僅僅看看圖片、視訊、個人抒發愛國愛家鄉的情感搞些課堂演講就顯得不夠了!要啟發學生思考:如何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精髓?如何沿著這條發展脈搏,追尋我們人生的意義,進而確立偉大理想,明確我們這一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和奮鬥方向。這樣看來,思辨教學方式、研討教學方式、批判思維教學方式就勢在必行了。

三、綠色生態城市的轉型給我們哪些啟示?如何構建綠色襄陽?如何在我的課堂向學生滲透綠色生態觀念、開展生態文明教育?

遊了焦作雲臺山,深深被這裡美景所吸引。然而在十年前,這裡並不為人們所知。據導遊任靜介紹,雲臺山的開發得益於前任市委楊書記。他當時剛從東北調來,為了吸取東北老工業基地靠能源發展而最終走向衰落的教訓,來到這個以煤為生的城市,提出了綠色生態戰略,使焦作市發生了戰略轉移。焦作的發展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今天我們也提出了“四個襄陽”、“產業襄陽、文化襄陽、綠色襄陽、都市襄陽”的口號,但如何打造我們的生態產業?特別是在我們思政理論課教育中如何貫徹“綠色生態”思想,這些問題值得思考。我覺得,可以利用實踐調研的辦法,用調查、研討、思辨、模擬設計等辦法來開展綠色生態教育,寓教於行、寓教於研。

四、安陽師範學院發展給我校的啟示有哪些?

安陽師院是個與我校差不多歷史的學校,本科教育XX年,還比我校晚兩年,但是現在安師已經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國家基金專案20多項、省部級專案128項,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學生規模達到25000人,特色明顯,主要表現在殷商文化、甲骨學、漢字文化研究方面。可以說他站的也是地利文化優勢,我校也是這樣,佔有三國文化、襄陽文化優勢,但我們的研究沒有轉化為專業優勢、學科優勢。我們的規模也只有別人的一半,資金缺口較大,發展乏力。令我感到吃驚的是他們學校的領導班子比較年輕,平均年齡45歲左右,很有活力。

我們在安陽師院網站上看到該校的發展戰略和思路:

“十二五”時期學校辦學

【第13篇】暑期歷史考察報告

暑期歷史考察報告

嘉興,舊曰禾城,她孕育、傳承了一代江南文化。昔日的煙雨朦朧、小橋流水,今日只換得點點歷史跡留。散落在這江南之鄉中的條條老街也因時間的摧蝕,漸漸少去。如今也只剩大運河邊的月河算得再興了昔日鬧景;而梅灣的興造,也恰當地給予了溫婉清理的江南文化一絲慰藉。

看見月河,是在撥開了層層高樓之後。街前流經的運河,不寬,但她足讓我切身感受到昔日此地的燈紅酒綠與繁華熱鬧之像。街內亦是流水環繞,橋廊迂迴;老街各處湧現清末明初的屋宅,粉牆黛瓦,素雅安詳。石板鋪得小道秀秀氣氣,綠樹映得小橋流水人家水潤明麗,如果是雨季,那便更有一番水鄉之意了。

漫步街中,豐富的`木結構建築給人最原始的江南景象。精緻的格子窗、木門,悠長的過廊、靠椅,串聯起綿延水鄉人家;人家亦是綿延著靜靜的小河,倚水而居,倚水而生。水靈的她們勾住了沉鬱的都市人,縈繞在了寂寞老人的心頭,所以如今運河這端的熱鬧不亞於先前那段歷史中的了。

但在我遊盡月河之後,我卻看到了蒙在歷史外的一件另類的外衣。似乎此間的熱鬧有些變味了。原住居民外遷,剩下空空的老房卻是被用來淘錢……她如今處在以發展經濟為主的時代裡,對很多人來說這也無可厚非。相比西塘,後者的味道就無疑更純正了。

別了月河,進到梅灣。此間一派嶄新的古建築氣象。梅灣成功達到了復原古建築、增添江南文化氣息的目標。樓閣亭臺傍水而建,小島小洲貼水而浮,楊柳綠草近岸而植,水中、陸中、空中都有綠意瀰漫,虛實相間相生,空間變換豐富多樣,有主有次,有高有底,有詳有略,人工鍛造出一番別樣的江南水鄉之景。

但再怎樣的建造,梅灣始終是仿品。其商業性是顯而易見的,但也感謝她把江南水鄉的文化傳承開來,把美麗的畫卷向更多人開啟。

梅灣結合了古今建築,翻新的同時也夾雜著矛盾。但其中的現代化建築外牆面都採用青灰色基調,層數也並不很高,減弱了和老房的視覺衝突。但其簡約化、幾何化的外形構造,不免在此顯得不和諧。我覺得,應多運用明清建築符號到此間的現代化建築群中,讓兩者有功能的明顯區分後,也有建築風格的內在統一。

此次考察歷史街區,給了我很多體會和感悟。我自此也感覺到了自己肚中的墨水是在太少,對專業知識的瞭解也很表面膚淺。日後我定會在此認識的基礎上多多深入學習,好好掌握專業知識!

【第14篇】歷史街區的暑期認識實習考察報告

關於歷史街區的暑期認識實習考察報告

歷史街區暑期認識實習考察報告

嘉興,舊曰禾城,她孕育、傳承了一代江南文化。昔日的煙雨朦朧、小橋流水,今日只換得點點歷史跡留。散落在這江南之鄉中的條條老街也因時間的摧蝕,漸漸少去。如今也只剩大運河邊的月河算得再興了昔日鬧景;而梅灣的興造,也恰當地給予了溫婉清理的江南文化一絲慰藉。

看見月河,是在撥開了層層高樓之後。街前流經的運河,不寬,但她足讓我切身感受到昔日此地的燈紅酒綠與繁華熱鬧之像。街內亦是流水環繞,橋廊迂迴;老街各處湧現清末明初的屋宅,粉牆黛瓦,素雅安詳。石板鋪得小道秀秀氣氣,綠樹映得小橋流水人家水潤明麗,如果是雨季,那便更有一番水鄉之意了。

漫步街中,豐富的木結構建築給人最原始的江南景象。精緻的格子窗、木門,悠長的過廊、靠椅,串聯起綿延水鄉人家;人家亦是綿延著靜靜的小河,倚水而居,倚水而生。水靈的她們勾住了沉鬱的都市人,縈繞在了寂寞老人的心頭,所以如今運河這端的熱鬧不亞於先前那段歷史中的了。

但在我遊盡月河之後,我卻看到了蒙在歷史外的一件另類的外衣。似乎此間的熱鬧有些變味了。原住居民外遷,剩下空空的老房卻是被用來淘錢……她如今處在以發展經濟為主的'時代裡,對很多人來說這也無可厚非。相比西塘,後者的味道就無疑更純正了。

別了月河,進到梅灣。此間一派嶄新的古建築氣象。梅灣成功達到了復原古建築、增添江南文化氣息的目標。樓閣亭臺傍水而建,小島小洲貼水而浮,楊柳綠草近岸而植,水中、陸中、空中都有綠意瀰漫,虛實相間相生,空間變換豐富多樣,有主有次,有高有底,有詳有略,人工鍛造出一番別樣的江南水鄉之景。

但再怎樣的建造,梅灣始終是仿品。其商業性是顯而易見的,但也感謝她把江南水鄉的文化傳承開來,把美麗的畫卷向更多人開啟。

梅灣結合了古今建築,翻新的同時也夾雜著矛盾。但其中的現代化建築外牆面都採用青灰色基調,層數也並不很高,減弱了和老房的視覺衝突。但其簡約化、幾何化的外形構造,不免在此顯得不和諧。我覺得,應多運用明清建築符號到此間的現代化建築群中,讓兩者有功能的明顯區分後,也有建築風格的內在統一。

此次考察歷史街區,給了我很多體會和感悟。我自此也感覺到了自己肚中的墨水是在太少,對專業知識的瞭解也很表面膚淺。日後我定會在此認識的基礎上多多深入學習,好好掌握專業知識!

【第15篇】大學赴遼西北考察團暑期實踐報告

暑假即將結束,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也將告一段落。通過社會調查、政策宣講、志願服務等形式,瞭解國情、回報社會,是很多大學生心目中理想的暑期社會實踐。

背景:

眾所周知,因治理難度大、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危害大,荒漠化被稱為“地球的癌症”。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生態問題,也是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一個心腹大患。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始終將防沙治沙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相繼啟動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和“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四期”工程、退耕還林、退牧還草、草原保護、小流域綜合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對重點地區和生態脆弱地區進行了集中治理,推動了全國生態狀況的持續好轉。與此同時,我國防治荒漠化的形勢還不容樂觀,任重而道遠。

這個暑期,我們東北大學“赴遼西北實踐團”一行十餘人來到了內蒙古的科左後旗和遼寧省的章古臺,進行實地考察與學習,旨在瞭解遼西北及周邊地區防沙治沙取得的優秀成果,體會生態與社會協調發展的聯絡,以提高世人關注生態的意識。

簡介:

(1)科左後旗:科爾沁左翼後旗(簡稱科左後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東南部,全境南與遼寧省康平、彰武、昌圖三縣交界,東與吉林省雙遼市接壤,北和西依次與通遼市科爾沁區、科左中旗、開魯縣、奈曼旗、庫倫旗相連。旗政府所在地甘旗卡鎮是全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旗總土地面積1.1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9萬人,其中蒙古族佔72%,全旗人口以蒙古族為多數,蒙漢回滿等十一個民族雜居。

(2)章古臺:章古臺位子遼寧省西北邊緣,彰武縣北部。地處科爾沁沙地東南前哨,東與彰武境內四合城鄉接連,西鄰內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南接馮家鎮和大冷蒙古族鄉,東南接大德鄉,阿爾鄉鎮。

主要行程:

(1)科左後旗林業局:我們首先來到了科左後旗林業局,林業局局長親自接待了我們,向我們熱情的介紹了當地的情況:歷史上這裡曾是水草豐茂的森林草原地帶,但由於人們長期的不合理利用,使這一景觀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形成了大面積沙質荒漠化土地。致使科左後旗的森裡覆蓋率由當年的14.6%,跌到了歷史最低點5.2%。每當季風頻吹之際,流沙隨風滾動,埋沒村莊、農田、交通阻塞,嚴重威脅當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但隨著改革開放,當地實施了“生態立旗”戰略,大力開展種灌種草和封禁保護工作,使得當地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森林覆蓋率一路攀升到了17.2%,創下了歷史新高。聽到這一訊息,我們感到很是欣喜。

(2)遼寧省風沙地研究所基地章古臺站:基地張站長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張站長主要向我介紹了以下內容:風沙地研究基地始建於1963年,立足遼寧省西部半乾旱農業生態區,開展農、林、牧等多學科綜合性研究。園區承擔國家級建設課題3項,省級課題4項及其他多項科研或教學專案。基地已開展了固沙林經營技術、森林病蟲害防治、林木引種、育種與改良、固沙林生態系統與功能、混交林語草場防護林營建技術和沙地果樹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形成了立體農業生態模式、高效節水生態模式、針闊混交林生態模式、萬隻雜交肉羊飼養繁殖技術模式等6個風沙地治理模式,併產生了巨大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儘管風沙改良基地取得了豐富的科研成果,但當前防沙治沙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還需要更多人的共同努力。

問題分析:

(1)科左後旗在防沙治沙上已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認為原因主要如下:

1)左後旗明確提出了“以灌草為切入點,堅持保護和建設並重”的生態建設思路,制定了每年綜合治沙100萬畝、植樹30萬畝的具體目標。在生態建設中,根據土壤型別分佈和各地實際情況,按照“山水林田路”綜合規劃建設的要求,打破鄉村界線,將全旗劃分為三個型別區,實行分類綜合治理

2)政府充分調動農牧民及全社會治理開發沙區的積極性:科左後旗鼓勵有經營能力的單位或個人購買、承包宜林“四荒”地綠化,使用權長期不變,允許繼承、轉讓和抵押。大力扶持個體造林,對現有林地和新造林地免徵林地土地使用費,實行產業化開發綜合經營。對重點生態工程及“四荒”範圍內開發的農田免徵土地使用稅,並免徵農業特產稅5年。在建設投入上,推行以群眾投工投勞和地方投入為主、國家投入為輔的多元投入機制。同時,狠抓林業科技推廣和技術服務。並在每年造林期間派工作組到林業生產第一線跟蹤服務,現場指導,確保造林地塊、苗木、人員、技術、物資五落實,不斷提高林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益。

3)加大了禁墾禁牧工作力度。對國家重點工程專案區、生態環境脆弱地區、人工草地、幼林地、封禁區,堅持全年禁牧。嚴懲濫砍盜伐、亂墾濫牧、毀林種地等破壞森林草原資源的不法行為,確保了全旗林業的健康發展。

總之,科左後旗的成功經驗是由政府、群眾、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而獲得的。

(2)章古臺也帶給我們豐富的啟示:章古臺在應用科學防沙治沙的研究上投入很大,先後開展了農田防護林營造技術與效益,固沙林經營技術、固沙林生態系統與功能、混交林語草場防護林營建技術等方面的研究,為農業穩產高產提供了保障。隨著林地面積的擴大和樹木的生長,研究內容不斷深化和擴充套件。

但與科左後旗相比較,章古臺在防沙治沙上的表現還是略為遜色一些,主要體現在:雖然政府防沙治沙投入巨大,但缺乏與農民群眾的合作;防沙治沙手段較為單一,主要靠植樹造林,並缺乏卓有成效的監管,導致樹木的成活率較低;當地所種植的農作物品種較為單一,並且部分農作物(花生)對土壤具有較高的破壞性。

推廣建議:

(1)政府與相關部門要形成了多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繼續加大經濟與科研投入,制定與工程相匹配的科技政策與相關法律,在編制規劃、開展監測、組織協調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從而促進防沙治沙事業進入工程帶動、政策拉動、科技驅動和法制推動的新階段。

(2)要依法進行防沙治沙,隨著《防沙治沙法》於2002年1月1日正式施行,防沙治沙工作進入了法制化軌道。有關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規範治沙行為,嚴格推行“禁墾、禁樵、禁牧”三禁措施,制止邊治理、邊破壞的現象,保護沙區林草植被。

(3)防沙治沙要加強與人民群眾的合作,減免相關稅費,調動人民群眾防沙治沙的熱情,積極引導他們開展科學的防沙治沙活動,推進防沙治沙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4)要實現了生態改善與經濟發展的有機統一,在治理的基礎上,開發利用荒漠化土地,從農、林、牧等各個方面對荒漠化土地進行綜合開發、綜合利用,如旅遊資源、風能資源、光能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農業和畜牧業產品加工、水果和乾果生產等。在有生態保護的前提下,對荒漠化土地加以開發利用,將推動荒漠化地區地方經濟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緩解人口對土地的直接壓力,減少和徹底消除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利用,同時,也將增強治理荒漠化土地的經濟實力。

(5)防沙治沙應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堅持科學治理與綜合治理,堅持預防為主、科學治理、合理利用的方針,持續強化防沙治沙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提高科學研究水平,遵循自然和經濟規律,綜合運用法制、經濟、行政、政策和科技等手段,採取林業、農業、牧業、水利、扶貧等多種措施,標本兼治、因地制宜、綜合治理,全力推動沙區的綜合防治荒漠化。

通過上述措施,最終實現“沙地綠起來、生態好起來、人居富起來”的遠景目標,使沙區群眾真正安沙區之居、樂沙業之道。

後記:

這次暑期實踐,鍛鍊了我們的意志,鍛鍊了我們調查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令我們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實踐,我們欣喜地瞭解到了科左後旗,章古臺乃至全國在防沙治沙上取得的優異成績,以及幾十年來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雖然全國仍有大量適宜治理的沙化土地亟待治理,一些地方土地沙化仍呈擴充套件之勢,但我們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中國的荒漠化將會出現明顯的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