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3年武漢疫情解封一週年有感【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58W

2023年武漢疫情解封一週年有感【精品多篇】

武漢疫情解封一週年有感 篇一

20__年的春節對我來說是最難忘的一年,往年大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可是今年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為了防止病毒,我們只能乖乖待在家裡,大街小巷冷冷清清,人煙稀少……雖然不可以出門,但是我能在家裡通過電視看到以習近平爺爺帶領的黨中央領導人正在想盡一切辦法控制冠狀病毒的蔓延,同時讓我懂得了要珍惜現在的生活,更要努力學習,將來做對祖國有用的棟樑之材。

八十三歲的鐘南山爺爺,本來可以避開病毒的危險,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站了出來,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發的時候一樣。十七年前,他曾堅定的說:“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這斬釘截鐵的話語,令全中國人民無比地震撼。十七年來,這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始終未改,為人民安全逆行的志,始終未變。

還有許多醫護人員、解放軍戰士、建築工人、企業工人等,在大年三十,當我們吃著團圓飯,闔家歡樂的時候,他們卻義無反顧地離開家人,踏上去武漢的戰場。這些逆行者們為了挽救被感染的生命,為了戰勝疫情,夜以繼日,全力以赴工作在各個崗位,他們的精神令全中國的人們感動不已。多少次我被他們不顧生死、默默付出所感動,他們才是最偉大、最可敬的人!那些環衛工人、基層幹部、還有無數的志願者們都在為戰勝疫情而努力奮鬥著,我們為他們點贊。

通過電視播報,我瞭解到這次病毒是野生動物傳染給人類的,所以希望大家愛護野生動物,不捕食它們,每個人都要安心待在家,在家就是對這次疫情做出的最好的貢獻。

武漢小可愛們,你們不要害怕,有偉大的祖國在,有無數英雄們的浴血奮戰,有全中國十四億人民的齊心協力,我們一定可以度過這次難關!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無論經歷多少酷暑寒天,總會有春暖花開的時候。讓我們為這些最美逆行者祈禱,希望他們能夠平安歸來,共看春暖花開!

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團結起來,我們一定是勝利者!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武漢疫情解封一週年有感 篇二

“從4月8日零時起,武漢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離漢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對於這段時間留守在武漢的人們而言,公告中的這短短几十個字意味深長。他們懷著希望,還有一絲忐忑,靜待武漢“解封”。

待歸期:溫暖回家路

“真的,真的等太久了。”楊發容雙手顫抖,哽咽良久。兩隻黑色行李箱立於床尾,上面還整齊地碼放著幾個蛇皮袋。

來自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楊發容20__年12月赴武漢進行腎移植手術,身旁只有在讀高中的兒子照料,兩人租住在航空社群裡。原本打算1月底回家過年,卻因為疫情滯留武漢。

過去的兩個多月裡,楊發容母子回不了家,出不了門,生活拮据。在最狼狽的時候,社群為她提供送菜服務,還幫她申請到了救助金。

楊發容告訴中新社記者,她和兒子定於4月10日返程。離開前,她想要好好跟社群工作人員和房東告別。

和楊發容一樣,來自江西上饒的黃芳陪丈夫到武漢做手術,原計劃術後半個月複查完就回家,也因疫情滯留了兩個月。

“我們已經買好票了,10號晚上的火車,11號凌晨3點就可以到家了。”說起回家,黃芳難掩喜悅之情。她說,已經與家鄉取得聯絡,進行了報備。

“我媽打電話說,家裡的油菜花今年開得特別好,我聽著聽著就流眼淚了。”黃芳說,家鄉的油菜花是最美的風景,幸運的是,她沒有錯過。

待重逢:他日相遇再相擁

“東齊魯,西華西,我們在一起!”5日上午,即將離漢返魯的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趕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與華西醫院醫療隊合影留念並依依惜別。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領隊、醫務處副處長費劍春記得,2月7日,兩支醫療隊在武漢天河機場相遇,他們隔空喊話相互致意的視訊走紅網路,被網友稱為“王炸組合”。

自機場分別,“王炸組合”很快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會師”,互相鼓勵陪伴,堅守到最後。

費劍春說,兩隊並肩作戰近兩個月,卻連彼此的容顏都不曾看清。願能再會,必溫暖相擁。

在返回酒店的途中,司機師傅特意繞道帶著隊員們在長江大橋上轉了兩圈,齊魯醫院主管護師王婭琳說,這是她兩個月來第一次“逛”武漢。

這不禁讓她想起了剛到武漢的那個夜晚,街道上冷冷清清,彷彿整座城市都已沉睡。入院第一天,14床重症患者拉著她的手,眼裡滿是鼓勵與信任。

“怎麼辦?還沒離開,就已經開始想念了。”王婭琳眼睛微微泛紅,她說,期待來年故地重遊時,與14床阿姨重逢相擁。

待療愈:消弭誤解與偏見

7日上午,武漢市書城路一家大型超市裡,王洪買了一條武昌魚、兩袋熱乾麵,兩節蓮藕和幾斤排骨。他說,武昌魚兩面煎黃再紅燒,全家人都愛吃;熱乾麵是全家早餐首選;蓮藕排骨湯,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王洪說,再過兩天,兒子就返回上海工作,擔心孩子在外被誤解,他希望人們對武漢多一些瞭解和理解。

臨近中午,武漢長青花園小區,外賣小哥將兩份甜品交給吳姍姍,一份楊枝甘露,一份芒果布丁。她本打算在解封后來一趟“甜品之旅”,但思慮再三,決定放棄這個計劃。“我擔心的是,人們還沒有完全放下心理的恐慌與偏見。”

武漢疫情解封一週年有感 篇三

4月8日,武漢“解封”。

所有人都在等待這一天,而等這1天用了77天。

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留守武漢的近千萬市民在城裡堅守,縮小自己的活動空間,阻斷疫情輸出。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將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

4月5日,@人民日報發文稱,“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 武漢正一點點甦醒。遛狗、鍛鍊身體、吃熱乾麵、到江邊散步……這些武漢人的生活日常正在逐漸恢復,熟悉的生活已經在回來的路上。”

4月6日,@央視新聞也發文寫道,“快了,近了!熟悉的武漢,我們等你!”

在武漢甦醒前的關鍵時刻(4月5日),武漢市委召開了一場“研究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有關工作”的專題會議。

假期開會,可見議題之重要。

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在會議上強調,做到科學精準、防放並舉、安全有序、確保穩定。

他說:城市封控76天后轉向“重啟”,對全國疫情防控大局具有標誌性意義,市民期盼已久,但也為武漢市疫情防控整體工作帶來新的考驗。

王忠林還提到了幾個要求:

要繼續嚴格社群防控,統籌志願者等常態化防控力量。加強公共場所防控,落實落細公共場所疫情防控導則,引導市民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管好進出城和市內交通出入口,用好健康碼。科學聯動防控,推進機場、鐵路、交通、商務、衛健等部門無縫銜接,落實屬地責任,確保及時就地處置突發事件,堅決杜絕社會面傳播。“絕不意味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放鬆”

換句話說就是,“管控措施的解除,絕不意味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放鬆。”

醫學專家:還要謹慎防護!

截至20__年4月4日24時,武漢市現有確診病例644人(重症170人、危重症94人),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682人。

狀況在好轉,不少人警惕性有所下降,甚至出門不戴口罩。然而,這些行為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首席專家楊炯教授看來,還是有點危險的。4月8日解封后,人口流動更大,更要謹慎。

“從近三天普查資料來看,武漢的無症狀感染者佔0.15%-0.3%左右,也就是說大約有一兩萬的無症狀感染者,雖然現在看來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比較低,但總歸是有傳染性的,還是需要警惕。”楊教授說,“少聚集、戴口罩”還是非常必要的,少參加聚會,即使要買東西、上班,也要遵守目前的防控措施和規定。

“不排除新冠肺炎會像流感一樣長期存在的可能,因此我們應該把它當流感來預防,起碼這幾個月應該是這樣,小心一點為好。”楊炯教授提醒大家,疫情防控仍不能太大意,但也不能因為太緊張、恐慌而給生活帶來麻煩,得把心態除錯好。

社群書記:解封后原規定仍不鬆!

武漢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社群防控組相關負責人羅平4月5日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說,“目前,小區封控管理重點在有序,而不是盲目樂觀。”

“隨著最近復工復產的進行,市內人員流動明顯加大,也是現階段防控工作難點。需要對要出行的居民講清楚、說明白,引導居民加強自我防護,對持有健康綠碼和已隔離14天的出具健康證明或者單位出具的復工復產證明是可以出行的。其他居民,我們都建議非必要儘量減少出行,如有生活需要,必須出去,也規定一戶出一人,有兩個小時出去購物。解封后,我們也還會這樣規定,對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武漢市礄口區六角亭街道順道社群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潘麗娟表示,社群的“四必”的基本原則還是要堅持,身份必問、體溫必測、資訊必錄、口罩必戴。

此外,潘麗娟書記還補充,解封后,基礎性的工作還得做好。公共區域的消殺一定要保證,另外,宣傳也很重要,同樣得做好,告訴大家現在有很多無症狀感染者,不是解封就意味著完全安全了,“非必要不外出,外出必須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這些話,一定得給大家多次講、反覆講。

防控人員:排查好六大重點人群!

武漢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社群防控組相關負責人羅平4月5日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武漢會加強重點人群排查: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復陽患者、無症狀感染者等,從境外回來身體有異常的人員,還有與這些人群接觸較多的人員,比如醫護人員、社群工作者等。

“現在排查確實很嚴,而且一直都在做。”楊炯教授解釋,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現在都在積極救治。至於復 陽患者,這不是大問題,因為他們自身不會重複感染而且也不會傳染給其他人,也相對比較安全。

“現在比較害怕的還是無症狀感染者,武漢4月1日出現的境外輸入病例也是無症狀的,總之就是要加強無症狀人群的管理。”楊炯教授說,這些重點人群武漢其實已經都在排查了,像現在武漢的復工體檢就非常必要。從個人來說,也一定要做好防護,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

心理專家:做點什麼總比不做強!

武漢要解封了,居民兩個多月的心理壓力如何釋放?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張海音教授曾在3月28日一次演講中提到,疫情當中這麼多人經歷了痛苦,甚至懷疑人生,因為有這麼多感到不應該發生的事情,居然都發生了,實在難以接受。懷疑人生觀也好,價值觀、世界觀也好,短暫地發生改變,都正常。情緒體驗再極端、想法再偏激,也都可以理解。

他認為,儘管如此,在行動上可以做點努力。“不要讓自己情緒馬上平靜,不可能做到;不要讓自己想法一下子好像三觀很正,也不可能做到;唯一能夠做到的是適應基本的環境,就是你一日三餐基本上還要吃,基本的一些活動,在家裡走走也好,或者出門走走的話也可以;基本的衛生、料理、洗臉刷牙等等,這些都做一點。哪怕沒有什麼特別意義,總要做點什麼,逐步恢復自己的狀態,先從行動開始。哪怕沒有任何情感地去做一些事,做起來,總比啥也不動還是會好一點。”

武漢疫情解封一週年有感 篇四

胭脂路早餐店前,市民保持距離排起長隊。

一位上班族在早餐店前掃碼支付。

店家正在製作熱乾麵。

胭脂路上唯一一家復工的生煎店。

店員“全副武裝”售賣生煎包。

打包好的早餐,只需掃碼即可取走。

一位市民自帶飯盒買早餐。

一名男士一次買了6份熱乾麵。

市民蹲在路旁“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