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一必修三語文師說原文及賞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19W

高一必修三語文師說原文及賞析精品多篇

《師說》教案 (高一必修 篇一

《師說》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自讀註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記誦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敢於向世俗流弊抗戰的精神和勇氣。

2、認識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的途徑,端正學習態度。

3、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為師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習並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教學難點:

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教學方法:

點撥法、歸納法、誦讀法、提問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生回答後老師可複述概況、可補充、可昇華、可表揚 不可誤導   多叫幾個同學回答 不能集中到一個同學上)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兩點3分鐘)

1、從背景講起:

在唐朝中期的時候,一種門閥制度的風氣依然存在著,當時,一些貴族的子弟,他們憑著自己的貴族出身,天生就是統治者,這樣呢,學習和學養在他們看來是毫無價值的,他們更不把老師放在心目之中,風氣非常流行,甚至出現了“以從師為恥”的社會風氣。當時文學家柳宗元記載過當時社會中誰要是跟著老師學習,大家就都嘲笑他的這種社會風尚的詳細情況。當時,另一位大文學家拍案而起,寫了一篇力作,來抨擊時弊。這個人是大文學家--韓愈,作品是千古奇文--《師說》。

2、走進韓愈:

提問:我們對韓愈並不陌生,以前學過他的'什麼作品?(《馬說》)哪位同學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韓愈的情況?(提問1人)

答:韓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祖籍昌黎,故後人稱之為韓昌黎,諡號“文”,後世又稱他為韓文公。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昌黎先生集》 蘇軾稱他為“文起八代之衰”

3、 瞭解文體--搞清文章題目的意思。

“說”,議論文體  可議論--《馬說》,可敘述--《捕蛇者說》,可抒情--《愛蓮說》,最終的目的是說理議論,可按“論述……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論述關於“從師”的道理。

二、整體感知文字(5分鐘)

給大家五分鐘時間,放開聲音自由朗讀,讀的過程中注意兩點:讀準字音,注意句讀、斷句;結合註釋瞭解、疏通文章的大意。

三  研習文章結構(每段先讀,可朗讀、默讀、叫同學讀,再提出問題,思考一二分鐘後提問,分析文章的思想內容,涉及到的重要字句要我來解釋)

1、分析第一段(10分鐘)

全體朗讀第一段,大聲讀,體現班級的風貌,並思考下列問題

(1)議論文有論點,第一段中提出了文章的總論點,讀的過程會考慮,應該是哪句

提問:提出了文章總論點,是哪句?為什麼(2-3同學)

開篇第一句“古之學者必有師”,總論從師的重要。“必有”二字,語氣極為肯定

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說明古人重視師道,又針對現實,如今“師道不存”,借古非今。

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範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3)提問:本段除總論點之外的內容分為幾層,分別是怎麼對總論點進行論證的?

第一層:為什麼從師(必要性)從正反兩方面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第二層:以什麼人為師(擇師的標準)

闡明“道之有無”是擇師的唯一標準,一反時俗,將貴賤長少排出標準之外,為下文鍼砭時弊張本。“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3)讓學生理清第一段的寫作思路:(板書)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為什麼從師(正反說明)--擇師的標準

(4)全班根據思路,再次朗讀

2、學習第二段(12分鐘)

(2)找一位同學帶著感情讀,韓愈寫文章提倡“不平則鳴”,所以讀的時候體現不平之氣體現出來。推薦一位同學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代表咱們班朗讀水平的同學

讀(1位同學)

提問:帶著怎樣的情感讀:憤慨 失望

怎麼體現這種失望、憤慨的呢?

作者強調的重點的詞語,感情強烈惑矣、久矣;

強烈的語氣詞:嗟乎、嗚呼、矣等

全班同學帶著感情、放開聲音朗讀本段,注意剛才情調的體現感情的字詞,並思考一下問題: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並把本段中提到的各種人用筆畫出來:

(3)提問:本段中心句是?(1同學)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批判當時不重師道的錯誤態度和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

第1段正面闡明瞭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鍼砭時弊,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4)提問:為了論證分論點,為了抨擊“恥學於師”的人,作者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分別怎麼對比的,本段內容分為幾層,具體理清楚?(2-3同學)

這一段用對比的方法分三層論述。第一層,把“古之聖人”從師而問和“今之眾人”恥學於師相對比,指出是否尊師重道,是聖愚分野的關鍵所在;第二層,以為子擇師而自己不從師作對比,指出“國小而大遺”的謬誤;第三層,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作對比,批判當時社會上輕視師道的風氣。

通過正反對比,在對比中得出結論:師道之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從批判反面現象中闡明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板書:分論點:師道不傳,恥學於師(對比論證)

古之聖人:從師而問。

今之眾人:恥學於師。

作者的議論:聖益聖,愚益愚,其皆出於此乎?

對其子:擇師而教。

對其身:恥學於師。

作者的議論: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土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議論: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3)根據板書,再次朗讀

3、學習第三段(5分鐘)

(1)集體朗讀,思考: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運用了什麼論證方式?第三段與第一段關係怎樣?(1-2同學)

這一段是用歷史事例論證第一段中的論點。舉例論證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既是證明論點,又是昇華論點。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

第3段,以孔子為例,指出古代聖人重視師道的事蹟,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這一段開頭先提出“聖人無常師”的論斷,與第1段“古之學者必有師”呼應,並且往前推進一步,由“學者”推進到“聖人”,由“必有師”推進到“無常師”。舉孔子為例加以論述,因為孔子在人們心目中是至聖先師,舉孔子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強說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結論,這個結論顯然是正確的。這種以能者為師的觀點就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

板書:

分論點:聖人無常師(事例論證);孔子從師的言行

4、分析第四段(1同學)(5分鐘)

集體朗讀本段

(1) 明確這段話的主要目的與作用是什麼?

說明寫作緣由。“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2) 思考:作本文的根本目的僅在於此嗎?(1同學)

針對時弊而做到,所以,抨擊、批判當時的士大夫“恥學於師”的社會現象,為了扭轉當時極度頹敗的學風,提倡尊師重教。

“不拘於時” 被動句  “於”表被動  翻譯:不被時俗拘束,不被時俗限制

“時”指“恥學於師”“惑而不從師”的社會風氣。從此也可看出文章是針對時弊而作。

總結全文的結構

五、結合板書,集體朗讀全文

六、小結(2分鐘)

今天,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師說,我們感受到了韓愈不平則鳴的文風,感受到不顧流俗的勇氣,感受到堅守真理的精神。這篇文章雖然寫了一千多年了,但文章的許多思想與句子,內涵和精神還非常富有生命力,還閃爍著真理和智慧的光輝。所以我們各位同學課下一定要好好品讀文章,體會作者的人格力量,也體會作者關於從師學習的重要論斷,以此來指導我們為人為學。

李志英

必修三語文《師說》教案 篇二

必修三語文《師說》教案

教學目的:1.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為師的道理。2.學習本文正反論證,用對比方法透闢地說明問題的寫作技巧。掌握實詞“師”和虛詞“之”、“者”的幾種用法。

教學設想:1.以串講為主,用讀讀講講,逐段歸結的方法,把詞句講解和作品分析結合起來。2.安排兩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解題、簡單介紹作者、讀講課文第一、二兩段。

教學內容和步驟:

1.板書課題。2.解題:“說”是議論文的一種。“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說說關於從師的道理”。韓愈說寫這篇文章是送給他的學生李蟠(pán)的,其實也是鍼砭時弊之作。

3.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因為昌黎(今河北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又稱他為韓昌黎。他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以後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間曾幾度被貶,他的整個中年時代是不得志的。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六朝以來浮華豔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因此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曾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晚輩),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抗顏,端正容顏。抗顏而為師,正正經經地做起老師來了),世果群怪聚罵,指目(手指而目視)牽引(拉拉扯扯),而增與為言辭(增添一些言辭來毀謗韓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惡劣社會風氣,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還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因有進步的一面,在當時是具有移風易俗影響的。

4、教師範讀。

5、讀講課文第1、2兩段:

第1段,總述“師”的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應該拜什麼人為師的問題。

文章首句開門見山地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古”,古時候,指兩漢以前。“之”,結構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者”,附在動詞“學”的後面,結合成一個名詞性的結構,叫“者”字結構,相當於現代漢語裡的“的”字結構“……的(人)”“學者”是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說的有學問的人。三字“必有師”,鮮明地針對時弊提出問題,突出地強調了論點,是全文論述的總綱。第二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用他。這裡的“者”是個語氣助詞,用在句子裡表示略作停頓。“……者,……也”是古漢語中判斷句的格式。以上從正面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詞,代“知”的物件,指知識和道理。“惑而不從師”,有了疑難問題而不去跟隨老師學習,“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最後也得不到解決了。以上再從反面說。一正一反,強調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接著,提出對“師”的看法:凡先聞道者 ,都可以為師。作者運用排比句和反問句,並且一口氣連用了八個“吾”字,語勢流暢,跌宕有力。“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一個難句。“夫”,音義同“彼”。“庸”是疑問語氣助詞,可譯成“怎麼”。動詞“知”後面的結構複雜。“其年之先後生於吾”,“先生於吾”是“大”,“後生於吾”是“小”。這句意思是:那怎麼去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師之存也”,有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觀點。在結構上,既照應開頭“傳道”是“師”的首要職能,又為下段議論張本。(讀講至此,教師可帶領學生集體朗讀本段一至三遍,力求把文章的語勢讀出來。)

讀後小結:這一段論述師的職能和從師的必要性,中心圍繞一個“道”字。這和作者自命繼承儒家道統有關。文中提出從師不論長少、貴賤,有他破除對長者、貴者的迷信的一面,也有為也自己“抗顏為師”(一本正經地做老師)申說理由的一面。

第2段,批評當時社會上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文章緊承上文“學者必有師”的觀點,感情強烈地慨嘆今日師道之不傳,轉入對恥於從師的批評,過渡極為自然。這一段,作者運用反覆對比的方法來加強文章的說服力。

先是以“今之眾人”與“古之聖人”來對比。

板書:

說明如果不從師學習,那麼愚人就更加“愚”了。“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其”,音義同“豈”,表推測語氣,“大概”的意思。“此”,代詞,指從師與否。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與文章開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的“所以”有什麼不同呢?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由“憑藉它”的意思引伸為“……的原因”;文章開頭句中的“所以”則是“用他來”或“靠他來”的意思。都跟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係的連詞“所以”不同。

再以“為子的擇師”和“其身則恥師”來對比。板書:

證明這是“國小而大遺”的反常的做法。“句讀之不知……明也”,也是一個難句,要理解為:“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國小”指“句讀之不知,或師焉”;“大遺”指“惑之不解,或否焉。”

再次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來對比。板書:

說明“士大夫之族”在這個問題上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都不如。最後以慨嘆從師的風尚不能恢復,是一種可怪現象,與本段開頭相呼應。注意:“官盛則近諛”的“諛”後面的引號應當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後面,因為“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韓愈對“恥學於師”者的批評,不是“士大夫之族”講的。這段末一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見識”講;後一“其”,音義同“豈”,表反問語氣。(集體朗讀本段一至三遍。)

讀後小結:通過以上三層對比,極言師道不傳之可嘆與可怪,鍼砭時弊,發人深思。6.佈置作業:反覆朗讀課文。並作好回講課文第1、2段的準備。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讀講課文第3、4段,總結課文;結合“思考和練習”三——五題,講實詞“師”和虛詞“之”、“者”的幾種用法。

教學內容和步驟:

1.檢查複習:指名朗讀、回講課文第1、2段。

2.讀講課文第3、4段。

第3段,論述“聖人無常師”,從正面進一步闡明能者為師的道理。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其賢”的賢,是指德和才。下文“師不必賢於弟子”中的賢,則可作高明講。“術業有專攻”,術,本義是道路;術業,“不是技術才能和學業”,而是所從事的學業。“術”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對》有“智術淺短”,智術是“智慧和所採取的建國路線”。“三人行”的“三”不是隻表多數,很多人在一起走路,當然會有老師,這就失去這一格言的警闢性。“三”是“少中見多”,即最起碼的多數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師。

(集體朗讀。)

讀後小結:這段引用歷史事實,從“古之聖人”中舉出孔子為例證加以申述。從孔子師郯子等人的事蹟,推斷出“是故弟子……術業有專攻”這個重要結論。這個觀點,無疑是進步的。

第4段,說明寫作這篇文章的原由。作者稱讚李蟠“好(hào)古文”,“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為的慨嘆“師道之不傳”,古今對照,虛實並舉,突出了中心,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集體朗讀。)

讀後小結:篇末點明作此文的原因和目的,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3.集體朗讀全文一、二遍。

4.總結課文:本文以“師說”為題,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強調了從師學習的必要;“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闡述了能者為師、虛心好學的從師態度;“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辯證地指出了師生關係。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鑑意義。當然,韓愈站在封建階級的立場上,他所說的“道”,是指“聖人之道”。他認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齒”的,“士大夫之族”本應比他們高明,這是作者的階級侷限。又如,作者重“傳道”,而輕“彼童子之師”的“授書”、“習句讀”。也是片面的。對於這些,應適當指出。

5.指導學生作“思考和練習”:

第一題參考答案見“課文總結”部分。

第二題參考答案見課文第二段的讀講內容。

第三題:講結構助詞“之”的幾種用法,略作補充如下:

(1)用在修飾語和被修飾語之間,使二者組成偏正結構,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2)①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使原來的主謂結構變成一個偏正結構,作句中的主語、賓語或表示時間的短語等,有時也作複合句中的一個分句。②用在動詞和它的賓語之間,起著把賓語提前的作用,以達到強調的目的。

參考答案:1、結構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 2、代詞,代“知”的物件。3、結構助詞,用在主謂關係中,表明這裡的主謂結構並不構成獨立的句子,而只是句中的一個片語或分句。4、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使它成為句子的一個成分。5、前一個“之”是結構助詞,作“的”講;後一個“之”是代詞,代“童子”。6、結構助詞,用在前置賓語和動詞之間,表示賓語的前置。7、結構助詞。“師道之不傳”是句子的主語部分,用“之”,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使之相當於一個片語。

第四題,補充例句如下:(1)“者”相當於“……的(人)”,如:①捕蛇者。說②乃使其從者衣褐。(2)“者”語氣助詞,用在句子裡表示略作停頓,如: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②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第五題參考答案:1、師道,以道為師。“師”是意動詞。2、“不恥相師”即不以相師為可恥。3、“尚羞之”即尚且以之為羞,認為這是羞恥的。4、“先國家之急”即以國家的危急作為自己先考慮的問題。“而後私仇”,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後面。5、“毒之”,即以之為毒。“你認為這件事應該怨恨嗎?或“你怨恨這件事嗎?”6、“怪之”即“以之為怪”,認為這件事很奇怪

《師說》原文和譯文

【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就始終不能解開。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出生在我之後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拜他為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因此,無論高低貴賤,無論年長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也難了!古代的聖人,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他,焉為代詞);現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聖人也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聖人成為聖人的原因,愚人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於這個原因吧? 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於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這是糊塗的!那些兒童的老師,教他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並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句讀要問老師,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願問老師;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我沒有看到他的明達。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問他們(為什麼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當做老師,就足以感到恥辱;把官大的人當做老師,就被認為近於諂媚。”哎!求師的道理的難以恢復由此可以知道了!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有道德有修養的人不屑一提,現在他們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這些人了,這真是奇怪啊!

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幾個人同行,那麼裡面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歲,喜歡古文,六藝的經文和傳記都普遍學習,不被恥於從師的世俗限制,向我學習。我讚賞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寫《師說[1]》送給他。

【註釋】

[1]學者:求學的人。

[2]道:指儒家孔子、孟軻的哲學、政治等原)(理、原則。可以參看本書上面所選韓愈《原道》。

[3]受:通“授”。傳授。

[4]業:泛指古代經、史、諸子之學及古文寫作,可 以參看本書下面所選韓愈《進學解》中所述作者治學內容。

[5]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識和道理。語本《論語·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論語·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認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認為自己並非這樣。韓愈則進一步明確沒有生而知之的人。

[6]其為惑也: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

[7]聞道:語本《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聞,聽見,引伸為懂得。道:這裡作動詞用,學習、從師的意思。

[8]從而師之: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師之,即以之為師。

[9]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庸,豈,哪。知,瞭解,知道。

[10]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知識、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11]師道:從師學習的風尚。

[12]出人:超出(一般)人。

[13]眾人:普通人。

[14]恥學於師:以向老師學習為恥。

[15]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發。

[16]惑矣:(真)糊塗啊!

[17]彼童子之師:那些教小孩子的(啟蒙)老師。

[18]句讀(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稱文辭意盡處為句,語意未盡而須停頓處為讀(逗),句號為圈,逗號為點。古代書籍上沒有標點,老師教 學童讀書時要進行句逗的教學。讀,通“逗”。

[19]或師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讀之不知”這樣的小事)請教老師,有的(指“惑之不解”這樣的大事)卻不問老師。“不”同“否”。此句翻譯時應注意交錯翻譯,詳見下文翻譯。

[20]國小而大遺:小的方面(句讀之不知)倒要學習,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卻放棄了。

[21]巫醫:古代用祝禱、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藥物醫治疾病為業的人,連稱為巫醫。《逸周書·大聚》有關於“巫醫”的記載。《論語·季氏》:“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視為一種低下的職業。

[22]百工:泛指手工業者。

[23]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24]位卑則足羞:(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恥辱。

[25]諛(yú):阿諛、奉承。

[26]復:恢復。

[27]君子:古代“君子”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這裡用前一種意思,相當於士大夫。不齒:不屑與之同列,表示鄙視。 齒,原指年齡,也引伸為排列。幼馬每年生一齒,故以齒計馬歲數,也以指人的年齡。古人常依年齡長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階級的傳統偏見。

[28]不齒:不屑與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29]其可怪也歟:難道值得奇怪嗎?其,語氣詞,起加強反問語氣作用。

[30]聖人無常師:《論語·子張》:“子貢曰‘……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夫子,老師,指孔子。子貢說他何處不學,又為什麼要有一定的老師呢!

[31] 郯(tán)子:春秋時郯國(今山東郯城一帶)的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過少皞(hào浩)氏(傳說中古代帝王)時代的官職名稱。

[32]萇(cháng)弘:東周 敬王時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請教古樂。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學習彈琴。師,樂師。

[33]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時楚國人,思想家, 道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曾向他請教禮儀。

[34]三人行句:語本《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不必:不一定。

[36]術業有專攻:學問和技藝上(各)自有(各的)專門研究。攻:學習、研究。

[37]李氏子蟠:李蟠(pán盤),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進士。

[38]六藝經傳(zhuàn):六藝的經文和傳文。六藝:指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經:六經本文。傳:註解經典的著作。

[39]不拘於時:不被時俗所限制。時,時俗,指當時士大夫中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於,被

[40]生乎吾前:省去“者”

[41]夫庸:哪裡。夫為發語詞

[42]知:管,過問

[43]其:表推測語氣,大概……

[44]歟:語氣助詞,表感嘆

[45]常(聖人無常師):固定的

[46]之徒:這些人

[47]通(習之):普遍

[48]師(吾師道也):名詞活用,學習

[49]所以:是用來。的

[50]嘉:讚許

[51]貽:贈送

《師說》知識要點整理

一、虛詞

1. 乎

(1)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介詞,相當於“於”,前一個是“在”的意思;後一個是“比”,表比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語氣助詞,表反問,譯為“嗎”)

(3)其皆出於此乎(語氣助詞,表揣測,譯為“嗎”或“吧”)

(4)嗟乎!師道之不傳了久矣(語氣助詞,表感嘆,與“嗟”連用,譯為“唉”)

2. 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連詞,表承接)

(2)惑而不從師(連詞,錶轉折)

(3)吾從而師之(連詞,表承接)

(4) 擇師而教之(連詞,表承接)

(5)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連詞,表並列)

(6)國小而大遺(連詞,錶轉折)

(7)則群聚而笑之(連詞,表修飾)

(8)如是而已(與“已”連用,表陳述語氣)

3. 之

(1)古之學者必有師(助詞,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詞,指代知識、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5)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聖人之所以為聖(代詞,指代這件事)

(8)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助詞,的;代詞,指代童子)

(9)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10)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這一類)

(11)郯子之徒(代詞,這,這一類)

(12)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代詞,這,這一類)

(13)作師說以貽之(代詞,他,指代李蟠)

4. 其

(1)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那些,指代疑難問題)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代詞,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代詞,他的)

(4)其皆出於此乎(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

(5)其可怪也歟(副詞,與“也歟”配合表反問語氣,相當於“這不是……嗎?”)

5. 於

(1)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介詞,比)

(2)而恥學於師(介詞,向)

(3)於其身也(介詞,對於)

(4)皆出於此乎(介詞,從)

(5)不拘於時(介詞,表被動,被)

6. 也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末語氣助詞,與“者”連用,表判斷)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語氣助詞,錶停頓)

(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句中語氣助詞,錶停頓)

(4)其可怪也歟(句末語氣助詞,與“歟”連用,加強語氣)

二、實詞

1. 通假字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或師焉,或不焉

2. 古今異義

(1)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義:求學的人

今義: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古義:用來……的

今義:表因果關係的連詞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古義:不一定

今義:用不著

(4)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古義:無論

今義:沒有,常為否定副詞

(5)吾從而師之

古義:跟隨、而且

今義:表目的或結果的連詞

(6)今之眾人

古義:一般人

今義:眾多的人,大家

(7)國小而大遺

古義:小的方面學習

今義:指教育的一個階段,也指實施這種教育的機構

3. 一詞多義

(1)師 古之學者必有師(名詞,老師)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從師求學)

吾從而師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吾師道也(名詞作動詞,學習)

(2)傳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動詞,傳授)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流傳)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zhuàn,名詞,解釋經文的著作)

(3)道 傳道受業解惑也(名詞,道理)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有“風尚”的意思)

道相似也(名詞,道德學問)

(4)惑 惑之不解(名詞,疑難問題)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形容詞,糊塗)

惑而不從師(動詞,遇到疑難問題)

4. 詞類活用

(1)吾師道也(名詞作動詞,學習)

(2)吾從而師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3)而恥學於師(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4)孔子師郯子(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

(5)其下聖人也亦遠矣(名詞作動詞,低於)

(6)國小而大遺(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7)吾未見其明也(形容詞作名詞,高明的地方)

(8)惑而不從師(形容詞作動詞,遇到疑難問題)

(9)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形容詞作名詞,聖明的人、愚昧的人)

(10)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動詞使動用法,使……學習)

三、文言句式

1. 判斷句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2)吾從(之)而師之

3. 變式句

(1)而恥學於師(於師學,介賓短語後置)

(2)師不必賢於弟子(於弟子賢,介賓短語後置)

(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賓語前置)

4. 被動句

不拘於時(介詞“於”表被動)

四、重點句子翻譯

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譯文: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的人。

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譯文: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

3.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譯文:我學習的道理,哪裡計較他生年比我早還是晚呢?

4.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譯文:所以無論地位顯貴還是地位低下,無論年長還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5.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譯文:所以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師焉,惑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譯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決,有的向老師學習,有的卻不向老師求教,小的方面學習,大的方面丟棄,我看不出他們有什麼明智的。

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譯文: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強,聞知道理有先有後,技能學業各有專門研究,如此而已

《師說》教案 (高一必修 篇三

《師說》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陝西省佛坪縣中學  王寶傑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聖、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複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2. 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 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4. 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過程與方法:

自瀆、分析、思考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

1、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破”“立”結合、 正反對比的寫法。

2、作者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教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師辛勤的栽培。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但在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玄學和佛學的興起,儒學一度衰落,師道也就愈來愈不被重視,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了唐代。當時仍沿襲著一種封建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會上產生了一種“恥學於師”的惡劣風氣,求師學道往往會招來路人的譏笑。但偏偏有一個人不顧流俗,勇為人師,廣招後學,培養文人。並以大無畏的氣魄,抨擊時弊,提倡師道,寫下了中國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論述教師問題的不朽之作--《師說》,當時被人視為“狂人”。這個人是誰呢?

二、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河北昌黎縣,所以後人稱他為“韓昌黎”。他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以後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後做過四門博士、國子博士、國子祭酒,直接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凡經他教授、指點過的學生,皆自稱韓門弟子,足見韓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響的教育家。他還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魏晉六朝以來浮華豔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三、解題。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範圍,一般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這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

四、通讀熟悉課文,培養學生自讀能力:

藉助提示、註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讀音。

句讀dou 或不焉fou 經傳zhuan 從師cong

讀書 du 不能bu 傳道chuan 從容cong

聃dan 蟠pan 萇弘chang 近諛 貽

冉ran 潘pan 無長無少zhang 須臾 怡

2.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國小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國小校

3.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 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係)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係)

作“以……為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線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③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 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 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後置 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 餘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 聖人之所以為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表感嘆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麼)

4.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第二課時

一、教師檢測並指導學生研讀第1段的學習效果。

1、學生誦讀,之後點評。

這一段作者運用排比句和反問句,並且一口氣連用了八個“吾”字,語勢流暢,跌宕有力。朗讀時力求把文章的語勢讀出來。

2、引導學生疏通文句。

重點理解:

(1)本段中的古今異義詞語:

古:求學的人

學者

今: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的人

古:用來……的憑藉

所以

今:因果關係連詞

古:跟從……並且

從而

今:連詞,表示結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2)本段中的詞語活用現象:

吾師道也      師,名詞用作動詞即“學習”

吾從而師者    師,名詞用作意動詞即“以……為師”

3、引導學生分析層意:

教師的作用和任務--傳道、受業、解惑(前兩句)

從師學習的必要性--解惑、師道(中間三句)

擇師的標準--“道”在即師在(最後一句)。

這一段從正面闡明從師之道,統領全文。(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即下文所說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4、討論:教師的“傳道”、“受業”、“解惑”這三項任務,哪一項是主要的?本段對“受業”一項未作闡述,這是為什麼?

在韓愈看來,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傳道”,他“收召後學”,“抗顏而為師”,主要目的就是要“傳道”,恢復儒家的“道統”,因而提出“師道”的口號。這個意圖是貫穿全文的。“受業”是教師的起碼工作,即下文說的“授之書而習其句讀”,人盡皆知。開頭全面概括教師的任務時不可不說,但不是論述的物件。

二、學生誦讀第2段,並思考下列問題: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麼?

2、本段主要是從哪一角度來進行論述?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三、教師檢測學生研讀第2段的學習效果。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麼?說說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絡的?

中心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分論點)

這段以第一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鍼砭時弊,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又是怎樣展開論證的?

這段文字通過正反對比,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今之眾人        古之聖人         聖益聖,愚益愚      疑問語氣

為子擇師        自身恥師         國小而大遺          肯定語氣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諷刺語氣

3、韓愈批評“恥學於師”的風氣,涉及的面似乎很廣--開頭是“今之眾人”,接著是做父親的人,最後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評物件究意是誰?請說明理由。

主要的批判物件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從行文的語氣看,本段結尾對士大夫之族不僅表露了作者的不滿情緒,而且顯示出一種鄙夷和蔑視的態度。說他們瞧不起勞動群眾,卻不如勞動群眾聰明,不懂得從師的道理。第二,“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正是這類人的特殊心態,也是門第觀念很深的反映,而門第觀念跟以“道”為師的正確主張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4、詞句辨析。

師道者不傳也久矣  (風尚)

吾師道也          (道理)

師道之不復        (風尚)

惑而不從師        (老師)

吾師道也          (學習)

師道之不復        (從師)

不恥相師          (學習)

5、古今異義詞辨析。

古:一般的人

眾人

今:許多人

古:小的方面要學習

國小

今:初等教育的學校

6、重點句子解釋。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賓語前置句,之,提賓的標誌)

四、學生誦讀本段,要注意讀出幾種不同的語氣。

第三課時

一、學生自讀第3段,並思考: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麼?作者是從哪一角度來進行論述?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二、檢測並指導學生研讀第3段:

1、提示如下:

中心句:聖人無常師。(分論點)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於老聃的事例,並引用孔子的名言,進而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結論。這個結論,是對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的深化,也是對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進一步批判。

2、討論:有人說,這一段的結論闡明瞭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你對此是怎樣認識的?

這一段以孔子從師的言行,推論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嶄新觀點,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說明師生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教與學是可以相長的。這就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閃耀著樸素的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光輝。這種閃光的思想,被後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揮,對教育理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三、檢測並指導學生研讀第4段:

1、作者為什麼稱讚李蟠?

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進一步倡導了從師學習的態度。

2、這一段與前面兩段有什麼關係?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總結全文。這段話中“不拘於時”和“能行古道”二語是點睛之筆,表示作者反對“恥學於師”的壞風尚,贊成以道為師的好風尚,分別照應了前文的第二、三段。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於時”的“於”相當於“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於“來”。)

四、學生誦讀第3、4段 。

五、討論:課文題注中指出,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寫《師說》,跟古文運動有沒有關係?文中有沒有這方面的表示?

六朝以來,文壇上盛行駢文(以四字、六字為句,上下句相對,又叫“駢四儷六”),這種文體不重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導致文學創作中豔麗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為此,韓愈提倡恢復古文的傳統,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逐漸形成了風氣。所以後來就有了“古文運動”這個名稱。

文中讚頌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確表示對古文的推崇,說明韓愈“抗顏而為師”,是以恢復古文的優良傳統自居的,通過培養“後學”,擴大古文的影響。

六、根據以上問題進一步歸結本文的寫作目的。

作者明確指出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而居首位的是“傳道”,因而提出“師道”的口號,以恢復儒家的“道統”。而要恢復儒家道統,就要在文風上來一個解放,提倡古文,反對駢體文。

提倡尊師重道

寫作目的

推進古文運動

七、總結全文結構、寫法。

板書設計

破 正   人必從師,以“道”為師(理論論據)   (立)

立 反   士大夫恥學於師  (反面現象)         (破)

結 對   (三層對比)

合 比   孔子從師的言行  (正面例項)         (立)

李蟠從師行古道  (身邊活例)                 (立)

王寶傑

《師說》原文及對照翻譯 篇四

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古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庚。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聘。郯子之陡,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翻譯:

古人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傳授道理,傳授學業,解釋疑難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疑惑而不從師學習,那他對於疑惑的問題,就始終不能解決。出生比我早的人,他聞知道道理本來比我早,我跟從他向他學習;比我出生遲的人,他聞知道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學習,而且把當作老師,我學習的是道理,哪裡計較他生年比我早還是晚呢?所以,不論地位顯貴還是地位低下,不論年長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唉!從師學道的道理沒人傳佈已經很久了,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哪!古代的聖人,他們超過一般人很遠了,而且跟從老師向老師請教;現在的許多人,他們跟聖人相比相差很遠了,卻以向老師學為羞恥。所以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味。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由於這個原因而引起的呢?眾人喜愛他們的孩子,選擇老師教育孩子;對於他們自己呢,卻恥於讓老師教他們,這真是糊塗啊!那孩子的老師,教孩子讀書來熟悉書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說的給人傳授道理,給人解釋疑惑的老師。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決,有的人向老師學習,有的人卻不向老師求教,小的方面學習,大的方面丟充,我看不出他們有什麼明智的呢。巫醫,樂師及各種工匠,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類人中,如有人稱人家為老師,稱自己為學生,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朝笑他。問那些嘲笑者,他們就說:“那個人與某個年齡相近,修養和學業也差不多,(怎麼能稱他為老師呢?)以地位低的人為師,那是很使人丟臉的事,稱官位高的人為師就近於諂媚。”啊!從師學習的道理不能恢復,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醫、樂師及各種工匠,士大夫之族是不屑與他們並列的,現在士大夫們的智慧反而趕不上他們。這不是很奇怪的事麼!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聘為師。郯子這一類人,他們的品德才能當然趕不上孔子。孔子說:“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師。”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強,知道道理有先有後,技能學業各有專門研究,如此而已。

李蟠,十七歲,愛好古文,《詩》、《書》等六經經文及解釋經文的著作都普遍地研習過,又不被恥學於師的習俗所約束,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實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道理,特別寫了這篇《師說》來贈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