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科學技術發展中的自然辨證法探析(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07W

科學技術發展中的自然辨證法探析(新版多篇)

自然辯證法論文 篇一

一、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現狀掃描

1.教學過程不合理教學過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內容時代性不足。目前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自然觀、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方法論、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社會論、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與創新型國家等5個方面。教學過程中,教師大都偏重於經典理論的闡釋,對於科學與倫理關係的探討、思維方式演進規律的探尋等時代焦點性問題至多隻能點到為止,無法深入分析。二是課堂規模超大。由於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逐漸擴大,從1980年的每年不足萬人增加到2013年的53.9萬左右,而師資人員並沒有相應增加,這造成現在高校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班級一般都在150人以上,甚至200人以上。其直接造成兩個問題:一是教師工作量大,疲於奔命,根本沒有時間學習提高,追蹤現代科技發展前沿;二是學生大都來自不同的院系,無法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學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普遍興趣不高,到課率低。不少研究生認為學習本課程是為了獲得學位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專業碩士研究生在這方面的問題就更為突出,由於其在培養目標上側重於應用性,這導致部分專業碩士研究生錯誤地認為作為公共基礎課的自然辯證法課程並不重要,專業課程才是學習的重點和核心;由於研究生政治理論公共課教學班級規模普遍較大,任課教師教學管理一旦處於“放鬆”狀態,研究生到課率不高也就不足為奇了。二是即使有部分課堂學生到課率較高,但吸引學生的主要是教師上課時所展現出的幽默感或講述的有趣故事,教師表演的色彩遠大於教育的實際效果,並沒有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水平和創新能力。

二、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效果不理想原因分析

1.自然辯證法課程學科屬性不明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中存在種種問題的首要原因應是該課程學科屬性不明。“自然辯證法”的學科名稱源於1925年在蘇聯首次公開出版的恩格斯著作《自然辯證法》。1956年我國在制定全國十二年(1956—1967)科學發展遠景規劃時,首次確認恩格斯所創立的“自然辯證法”是處在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一門獨立科學,暫定名為“自然辯證法”。自其誕生以來,關於其學科歸屬一直爭議不斷。主要是三種意見:一是認為應歸屬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範疇,其基本依據為馬克思恩格斯建立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是由自然辯證法、歷史辯證法與思維辯證法三者相互聯絡、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二是等同於哲學學科門類中“哲學”的“科學技術哲學”,其基本依據是當代中國科學技術哲學的內容和觀點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所開創的“自然辯證法”,是“自然辯證法”在中國的當代形態。三是認為“自然辯證法”在中國並不是作為一個學科而是作為一個“學科群”在發展,其基本依據是這門課程具有“馬列、哲學與政治”三門課程的屬性。而根據《意見》制訂的教學大綱則認為:“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目前的學科分類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面並沒有“自然辯證法”二級學科。

2.學科組織體系不順,師資隊伍水平偏低由於學科屬性不明直接導致學科組織體系不順,表現為自然辯證法課程在《意見》中明確規定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公共課,其課程應歸屬於承擔高校公共政治理論課的獨立教學實體二級單位,一般為馬克思主義學院或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但許多重點大學一般都有專業的哲學院系,甚至設有科技哲學專業,這些院校自然辯證法課程一般由這些哲學專業院系教師承擔教學任務,其教學內容主要圍繞科技哲學相關內容展開,大大削弱了該課程的意識形態教育功能。由於“自然辯證法”學科有明顯的“大口袋”特色,即該學科具有開放性、動態適應性、交叉性、跨學科性等特點,這實際上對任課教師有較高的要求,而目前自然辯證法教師大都是文科背景出身,自然知識匱乏,更談不上緊跟最新科技前沿成果。

3.課時數較短和教學內容豐富性之間的矛盾自2012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自然辯證法”教學已按照《意見》和新的教學大綱全面展開。《意見》規定將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概論”從必修課(3學分,54學時)調整為選修課(1學分,18學時)。經過2012年、2013年兩個教學週期的教學實踐,筆者明顯感覺到與自然辯證法課程豐富的教學內容相比,18個課時過於短少,根本無法完成教學任務。而在2013年對教學大綱進行修訂的過程中又增加了十八大精神的相關內容。主要是在科學發展觀、生態文明和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三個方面,將十八大的新觀點、新提法體現在大綱的各個章節中。65這使得兩者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提高專業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有效性路徑分析

1.加強自然辯證法課程學科建設是基礎當前“自然辯證法”學科建設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科定位。學科定位的基本依據在於準確理解學科的研究物件。2012年版教學大綱將“自然辯證法”定義為“是馬克思主義關於自然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相互作用的理論體系;是對以科學技術為中介和手段的人與自然、社會的相互關係的概括、總結。”雖然在表述上同1979年版、1991年版以及2004年版全國統編講義或教材略有不同,但其基本觀點都是一致的,即“自然辯證法”的研究物件是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的方法。這種觀點顯然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板塊化理解的產物,即將馬克思主義簡單的分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與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規律)、科學社會主義(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自然辯證法(對自然界的認識規律)。實際上,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著作中所闡釋的“自然”其內涵絕不僅限於自然界,是包含“社會和思維”意義上的自然,是全部現實世界。這也就是為什麼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全書內容的安排上,既講“各門科學的辯證內容”,也講了“自然界和社會”的原因。如這樣理解自然辯證法,是不是同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相混淆了呢?顯然不是,前者強調的是對全部現實世界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後者則強調的是在掌握前者的基礎上,對全部現實世界能動的改造,即社會實踐。這同科技哲學的研究物件——人們對自然、自然科學及其技術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是根本不同的。所以,為了自然辯證法和科技哲學的共同發展,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再設一個“自然辯證法理論”二級學科,哲學門中保持現有“科學技術哲學”二級學科,是個不錯的選擇。

2.理順學科組織體系,提高師資水平是保障學科定位準確為理順學科組織體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將“自然辯證法”定位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二級學科之後,從事自然辯證法教學與研究的教師自然應歸屬馬克思主義學院。鑑於在國內重點大學目前大多數從事自然辯證法教學的教師大都屬於哲學院系,可以讓教師自己選擇是到馬克思主義學院從事自然辯證法的教學和研究,還是繼續在哲學院系從事科技哲學的教學和研究。這樣有利於自然辯證法和科技哲學兩個學科的共同發展。對於在馬克思主義學院從事自然辯證法教學的教師,應加強相關學科內容的培訓,儘快提高其教學科研水平。因“自然辯證法”學科具有“大口袋”特色,所以,應根據任課教師學科背景的不同,分別進行培訓。就目前全國自然辯證法教師隊伍現狀而言,人文學科背景的教師佔大多數,所以要加強任課教師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相關教學內容的學習。在教學班級的組成上,鑑於專業碩士研究生規模逐漸擴大,可以把教學班級分為兩大類:專業碩士類和學術碩士類。任課教師也可分為相應的兩類。

3.精心組織教學改革,提高教學針對性是關鍵當前專業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改革主要應從三個方面著手:

(1)著手製訂針對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教學目標。基於專業碩士研究生的總體培養目標是:為各行各業培養應用型、複合型高層次人才。相應的自然辯證法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應設定為:培養學生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批判思維與創造思維的統一。前者是基於學生過早專業分化導致學生視野的侷限性,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分裂、甚至對立現象的出現。後者是基於學生在本科階段受到的主要是學科的規範教育,主要處於知識積累階段,而進入研究生階段以後,應逐步向創新階段發展,此時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正當其時。而批判是創造的起點。批判的起點則是破除對日常經驗自以為是的熟知態度,正如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所說的:“一般說來,熟知的東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東西。正因為它是熟知的。有一種最習以為常的自欺欺人的事情,就是在認識的時候先假定某種東西是已經熟知了的,因而就這樣地不去管它了。這樣的知識,既不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因而無論怎樣說來說去,都不能離開原地而前進一步。”

(2)著手進行鍼對各類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的教學內容整合。

教學內容整合的必要性是基於兩個方面:一是新課程方案課時短少,僅有18學時。這就要求教師應積極整合教學內容,把學生最需要的內容放到課堂上。二是提高教學針對性的需要。現有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內容龐雜,所以應針對具體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與知識儲備進行教學內容的整合,打通專業知識與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內容整合的可能性也是基於兩個方面:一是自然辯證法課程的教學內容本身具有包容性、開放性以及能動性;二是新課程方案給了教師很大的教學自治空間。教育部僅是制訂了全國統一的教學大綱,沒有制訂全國統一的教材,這為廣大任課教師在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體系構建等方面提供了廣闊的教學自治空間。就專業碩士教學而言,教學內容的整合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應從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及創新型國家建設的角度重點闡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科學技術與社會三方面內容。具體來說,比如針對法律碩士研究生的教學,在講授到科技倫理時可結合現有司法相關內容進行講解。二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應突出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具體教學而言,如工程專業碩士相關教學可以結合現有重大工程建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得與失,通過回溯的方式還原工程技術專家在工程技術探索實踐活動中具體展現出來的思維方法、思維路徑,分析其思維方法、思維路徑產生的過程,批判其思維方法、思維路徑的侷限性,進而培養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

(3)著手進行專題式教學方式的改革。

由於新課程方案課時的大幅減少,僅為原有的1/3,而教學內容並沒有相應的減少,這就要求教師在較短的時間內傳授教學的核心內容,專題式教學應是教學方式的最佳選擇。所謂專題式教學是指在準確理解和把握教學大綱基本精神和要求的基礎上,按照大綱規定的內容,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提煉出教學重點,按照問題來組織課堂教學內容的教學方式。就專業碩士研究生教學專題的設計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緊緊圍繞教學大綱凝練教學重點、設計教學專題,各個專題既有本身的重點、難點,相互之間又應成為一個統一整體;二是緊緊圍繞當前專業發展前沿的相關問題設計教學專題,如在闡述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社會論時,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教學可以圍繞基因及基因工程技術,詳細分析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社會論的各個問題;三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的關注點不應是單純向學生講解理論內容,或簡單向學生介紹各種各樣的科學方法,而應是在此基礎上揭示理論內容自身所蘊含的方法論前提和根據,這樣才能真正引導學生主動地思考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自然辯證法論文 篇二

自然辯證法論文

論文題目:克隆技術論戰及其思考

克隆技術論戰及其思考

摘要:對克隆人問題進行討論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就“要不要克隆人”的問題,國內學界有贊成派與反對派之爭。本文在對兩派的觀點和論戰過程加以追述之後,對克隆技術的態度進行了思考:克隆,應慎重但不必驚慌。

關鍵詞:克隆技術;贊成派;反對派;思考

前言:97年2月23日英國胚胎學家伊恩·維爾穆特博士運用克隆技術培育出的第一隻取名為“多莉”的綿羊的誕生,再次震驚了世界。有人認為這是本世紀最重大的科技成就之一,人類可以再一次感受到科學技術的巨大恩惠;也有人認為,這項技術將挑戰人的生命本質,喪失人的尊嚴,搞亂人的秩序,甚至會“複製”出希特勒,終將毀滅人類。一時間,眾說紛雲,莫裹一是。“克隆”將給人類帶來什麼?自然辯證法理論作為一門探討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理當關注這一重大的理論問題[1]。

一、克隆技術與克隆人

“克隆”一詞是英語詞clone或cloning的音譯。生物醫學研究進入微觀層次,運用克隆技術來培養正常或異常細胞的永生細胞株,雖然是一件難度很大的工作,但已經在各國的科學界和醫學界越來越得到重視。在農業上,人們早已用插枝,壓條等辦法,來繁殖適合於人類需要的植物。在畜牧業上,各國都在進行從事或研究用克隆技術,使胚胎植入子宮前分裂,從而可以產生出更多良種動物。但從高等生物成體的體細胞中發育出一個成體,這是克隆技術的一個重大發展。“多莉”羊的產生,是表明克隆技術上的一個重大突破[2]。

所謂“克隆人”是什麼意思?或者首先需要問:“人”是指什麼?如果說“人”只是指特定的基因組,或者指“生物學的人”,那麼可以說“克隆人”與他們的父本或母本是完全相同的。但“人”不僅是在系統發育譜上屬於脊椎動物門、哺乳動物綱、靈長類、人科、人屬的人,而且是心理、社會的人。初生兒的神經系統是沒有發育完全的,只有在產生後與他人交往中、在社會環境中逐漸發育成熟, 形成具有特殊心理、行為、社會特徵的人。這個集合體,這個具有特殊心理、行為、社會特徵的人是不能複製的、克隆不出來的。所以,克隆出來的只是與他或她的父本或母本相同的基因組,而不是與父本或母本一樣的人。在這個意義上,即使是“多莉”,由於她生長的環境與供體羊有區別,雖然她與供體羊具有相同的基因組,但很可能會有與供體羊不同的特點。

二、討論克隆人問題的意義和辯論雙方

是否應該發展克隆人技術?這在眼下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應該承認,現實性極強的克隆人問題與純粹的學術問題不同,後者不達成共識也能促進學問的發展,並且對現實社會也不會有什麼明顯的影響,如“生命是什麼?”“哲學是什麼?”等問題就是如此。而前者則屬於越早達成基本共識越好的問題。

在即將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今天、在高新技術往往蘊藏巨大商機和利潤的全球化市場經濟社會,如果克隆人技術是應該獲得發展的高新技術,那就應該儘早解禁發展,免得又錯失良機,落後於他人;如果是不該發展的技術,也應儘早弄清不該發展它的道理,從此再不在這方面糾纏分神,枉費精力[3]。

由於克隆羊多利的問世,讓人們看到了人也能被克隆的前景。由於克隆人不單純是科技問題,也是對人類社會及其未來命運有著非同尋常影響的大事,所以國內人文學界也緊隨科技界之後迅速作出反應,紛紛從哲學(包括科技哲學、價值哲學、倫理學、宗教哲學)、社會學、法學、心理學等學科理論出發,對克隆人問題展開認真的審視與探討。由此形成了一場有關克隆人問題的大論戰。其中,尤以哲學界的反應最為搶眼。從討論者對克隆人的態度看,論戰中形成了兩種觀點明顯對立的派別,一派可謂“既要克隆技術,又要克隆人”的贊成派,另一派則是“只要克隆技術,不要克隆人”的反對派[3]。

三、贊成派的觀點

討論中列出或提到許多應該克隆人的理由,大致可歸併為以下11種[4]:

1、克隆人技術能夠使個人的生命不斷延續,讓死去的人得以再生。

2、克隆人不失為一種供不孕夫妻選擇的繁衍途徑,特別是能為既不想要有第三者基因的孩子(解決男方不育的人工受精和解決女方不孕的體外受精,都要藉助 2 第三者),又不想領養他人孩子的不育症者帶來福音。

3、克隆人可以讓一個患有嚴重顯性遺傳病的人,避免產生出一個患有嚴重遺傳病的孩子。

4、克隆人是為了進行研究,如生產大量遺傳性完全相同的人,用於心理學和社會學方面的研究。

5、克隆人是為了提供器官,將來用做移植。

6、克隆人技術能複製大量符合從事特殊職業、執行特殊任務的人。如讓克隆人進行星際航行。

7、克隆人是為了改善人的質量或改良種族,實現優生,為社會複製偉大天才與絕代佳人。

8、克隆人技術能增加人口數量。

四、反對派針對贊成派的觀點進行反駁

對於上述理由,反對派認為難以成立,作出如下反駁和批判。

對第1條理由的批駁[4]。這條理由既不是科學家提出的,也不是人文學者提出的,而是一些普通大眾的想法。所以不僅反對派反駁它,贊成派也不贊同它。他們的一致觀點是:克隆技術只能複製人的基因組,充其量得到一個與供體人外形容貌完全相同的人。由於時代、環境、文化及個人經歷的巨大差異,要想使克隆人具有供體人一樣的思維、性格,從而成為完全意義上的複製品則是不可能的。

對第2、3條理由的批駁[5]。這兩條理由原則上可以成立,但在現實中不可行。一是依目前技術看,克隆人的成功率可能會比克隆“多利”的成功率更低,這就會產生出大量不正常的人,如怪胎、畸形人、殘疾人和有嚴重缺陷的人,這是不人道的。二是研究克隆人技術需大量經費,這對那些處於貧困狀態的人來說是不公正的。

對第4、5、6條理由的批駁[6]。無論是為了研究的需要克隆人,還是為了獲得可供移植的器官克隆人,都不合倫理。克隆人也是人,我們不能為了研究或獲得器官,將他們當作純粹的手段生產出來。再說這種克隆人長大後很可能不願當受試者或器官供體。第6條理由仍是將人當作工具或手段,如果克隆人不願從事特殊職業、執行特殊任務,去做星際航行怎麼辦?這種克隆某些特殊的人去擔當特殊工作的做法,剝奪了供體選擇的權利。

3 對第7條理由的批駁[7]。

1、優生克隆的標準由誰制定、根據什麼制定?優生克隆規劃由誰實施?總之,僅允許部分人克隆自己,將破壞人生而平等的價值觀;而無論採用什麼標準來劃分值得與不值得克隆的人,都是對人權的干涉。

2、就算我們能找到劃分的標準和實施者,我們又有什麼權力將我們這一代人的價值標準、善惡觀念、審美觀念,不是通過說服教育的方法,而是通過克隆的方法永久地強制給下一代人?

3、有如對第一條理由的反駁,愛因斯坦之類的偉大天才,僅憑複製是得不到的。

對第8條理由的批駁[8]。現在地球上的人口不是少了,而是太多,人的自然繁衍都過剩,何須再用克隆技術增加人口?即使人口呈負增長的國家和地區,通過鼓勵多育、移民等方式,也比克隆人的方式更可靠、經濟、有效。

五、思考:克隆,應慎重,但不必驚慌

認真對上述贊成派和反對派進行分析,並對克隆技術和克隆人進行深入思考。對待克隆,我們應該持理性態度,必須慎重,但不要驚慌[9]。

英國愛丁堡羅斯林(Roslin)研究所威爾姆特(Ian Wilmut)等人在英國《自然》上報道成功克隆出綿羊多莉(Dolly),特別引起科學界以外人士的重視,哲學工作者對此以及整個現代科學技術文明進行反思是必要的,但不能由此得出極端的甚至悲觀的結論。

首先,雖然到現在為止已經克隆出不同的哺乳動物,例如:克隆羊,克隆牛,克隆鼠等。但是在哺乳動物的克隆技術方面還存在很多科學問題。例如:克隆動物的壽命普遍偏低,克隆動物死亡率高等。當然,這不是懷疑科學家做錯了或者未來科學不能做到這一點,只是說對科學事實的認定也要冷靜。克隆人是遙遠的事情,當下應當首先考慮的是克隆動物及其政治、經濟、倫理、哲學後果。特別應當關注克隆技術在醫學、畜牧育種、生物製藥、珍稀瀕危物種保護等方面的應用價值及其難得的商業機會。

第二,退一步講,假設克隆技術已高度發達,那麼克隆人是否可以呢?這也不能簡單說Yes或者No,首先我們可以反問:做克隆人的動機是什麼?(做好事還是做壞事?)什麼是克隆人?克隆人是否是人(human being)?人有生物學屬性,也有社會性屬性。即使克隆技術很發達,克隆出來的人與原模型的人也不可能完全一樣,年齡差別是其一,是否有記憶等社會屬性是其二,就目前的 4 技術而言,遺傳物質是否一樣也無法保證[10]。

第三,克隆技術不可怕,克隆人也不是不能考慮的。克隆技術有巨大應用價值,能帶來商業利潤,也能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這與核技術一樣,本身是中立的,什麼人掌握它以及用它幹什麼決定了它的社會後果。克隆人也不神祕,克隆無非是無性繁殖,早先所有物種都是無性繁殖的,如今我們人類也不斷干預人的自然生殖過程(比如避孕、節育、人工授精、人工流產、優生優育、胚胎移植),看不出在倫理學意義上“克隆人”與“借體懷胎生子”之類有什麼根本性的差別。

最後,克隆等基因技術的確存在被濫用的可能性,大範圍克隆生物還可能減少生物的多樣性,因此現在需要在聯合國範圍協商制定有關基因工程的國際公約。

5 參考文獻:

[1] 李敏。“克隆”將給人類帶來什麼[J] 。自然辨證法研究,1997,16(6):32. [2] 邱仁宗。《生命倫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第61-66頁。 [3] 韓東屏。論戰克隆人:意義、觀點與評測[J] 。自然辨證法研究,2003,3(25):56.

[4] 年仁宗。克隆技術及期倫理學涵義[J]。自然辯證法研究,1997,6(6):37. [5] 江東。心存敬畏[J]。中國科學報,1997,6(4):48.

[6] 樊小賢。從倫理視角審視“克隆技術”[J]。人文雜誌,1998,2(2)。 [7] 方福德。從倫理視角看“克隆人”[J]。天津科技,1998年2期。 [8] 王鵝雲。面對克隆我們怎麼辦[J]。自然辮證法研究,1997年第6期。 [9] 徐蘭。克隆的意義與價值標準[J]。自然辮證法通。1998年第1期。 [10] 王鵝雲。面對克隆我們怎麼辦[J]。自然辮證法研究。19976(6):58.

自然辯證法論文 篇三

一、“自然辯證法”課程調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學生對本課程重視程度低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學生上課出勤率低、上課精神狀態差、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一些同學一直關注自己的智慧手機螢幕等情況。為此,在問卷中專門就學生對本課程不感興趣的原因展開調查。結果顯示:67%的學生認為課程內容不是自己當前所需要的;38.3%的學生選擇的理由是科研任務重,政治課有時候和專業課時間衝突,不得已只能捨棄政治課;39.4%的學生不滿意政治課的教學方式,整堂課都是老師一個人在講,無視學生的存在;33.2%的學生認為本課程考核方式和內容機械,考前突擊一下即可應付,所以上課來不來、聽或者不聽,關係都不大。

(二)師生之間交流少在“自然辯證法概論”改革之前,在54個學時的課堂上,老師講解細緻,學生聽課過程中有疑問可以隨時探討,學生參與討論的範圍也比較廣泛。學生在課後的學習和科研過程中遇到的疑問,希望能從“自然辯證法概論”課堂中尋求答案的話,他們也可以在下次上課的時候提出來,與老師、同學共同討論。但是,改革之後的“自然辯證法概論”學時數降到18,學校的課程安排一般是4節課連上,這樣師生課堂見面的機會至多5次,並且每次上課的時間連講課都滿足不了,更別說留出時間給學生討論。有的學生描述當前“自然辯證法概論”課是“匆匆太匆匆”。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顯示:36.6%的學生對課堂同學演講,大家參與討論表示很感興趣,並且自己願意參與;49.5%的學生表示感興趣,對於自己是否參與感到猶豫;只有13.9%的學生對這一活動表現冷漠。總之,由於受教學時數和教學內容的限制,改革後的“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教學中師生互動不足,課堂討論少,無法滿足學生想要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去的願望。

(三)學生的實際收穫與期望值有一定差距學生對“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的重視不足並非毫無緣由,除了上課時間衝突、教學方式等因素的影響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由於對於課程收穫與期望值之間有差距而產生了對本課程的失望情緒。在“是什麼因素影響了學生的課堂收穫”這一問題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3.2%的學生反映,課堂講授內容有限,老師講的不是他們所需要的,而學生想知道的內容,老師卻沒有涉及,課後想要積極補充學習的學生得不到相關的學習資料。32%的學生認為,雖然上課時老師推薦了課外閱讀資料,但是不願意自己去購買,而圖書館借閱又比較麻煩,並且同一本參考書圖書館館藏數量有限,很難滿足學生們的閱讀需要。總體來講,在“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學生和老師都需要一段調整與適應的時間。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更為重要的是調整教學內容,探索一套新的教學模式,更好地發揮本課程在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實現本門課程教學目的。

二、“自然辯證法”教學改革的內容

根據前面總結出的問題,中國礦業大學“自然辯證法概論”的主講教師與學校研究生院主管部門密切配合,經過分析和論證,總結出一套較為合理的操作方式。

(一)改革教學內容:根據學生需要選擇教學知識點,網路平臺拓展教學空間2013年,“自然辯證法概論”的主講教師拿到了以郭貴春教授為首席專家,陳凡、吳彤等教授組成的“自然辯證法概論”編寫組編寫的《自然辯證法概論》教學大綱和教材,教學內容涉及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研究方法、科學技術社會論、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與創新型國家等五大板塊[2]。顯然,要在18個學時內完整地講解這五個部分是不現實的,因此,如何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便成為了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基於教學是一個“教”與“學”雙向互動的過程,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專門設計了相關的問題,試圖瞭解學生“學”的願望與興趣,以期在教學大綱的框架內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讓學生參與選擇課堂內容,需要統籌考慮,既要在教學大綱範圍內,又要將核心的內容講授給學生。所以,在問卷設計中,我們將教材中五大板塊的內容細分成60個知識點,讓學生在每一個板塊中將自己最感興趣的5個知識點圈出來。學生網上選課之後,老師根據學生的選擇,根據學生對知識點關注度的高低排序,選擇出課堂主講知識點,然後經過授課教師的統籌加工,做一些必要的補充,使整個教學知識點儘可能地系統化。對於課堂沒有時間涉及到的知識點以及推薦給學有餘力的學生使用的參考資料,放在一個“自主學習網路平臺”上供大家學習或使用。網路平臺包括課堂主要知識點、課後自主學習參考資料、主要研討議題、師生交流共享平臺等板塊。自主學習網路平臺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不僅彌補了課堂時間不足,也進一步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

(二)改革教學形式:課前提問、課堂研討與課後無縫對接在“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改革之後的一兩年裡,教師非常熟悉的教學體系一下子被壓縮到原有課時的三分之一,大家都感覺課堂時間不足,誰也不願在課堂上浪費一分鐘時間,教師“滿堂灌”的情況更突出了,這顯然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課堂缺乏活力。根據這種情況,我們嘗試進一步改革教學形式。教學形式改革主要體現在新的教學模組設計上,即把課前提問、課堂研討和課後實踐三個環節緊密接合。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網路平臺瞭解下次課程的主要內容,以及針對教學內容設計的主要研討議題,使學生帶著問題上課;在教師課堂講解後,學生結合問題以多種形式展開自由研討。由於“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是學生自由選課,所以每一個授課班級都包含多個“專業”,一個研討話題在不同“專業”學生那裡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思想的碰撞有利於產生創新的火花,這樣的研討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也訓練了學生從學科交叉的視角分析問題的能力。比如,講到科學研究方法論這一部分,課堂上同學們交流如何運用中國知網到谷歌學術、谷歌圖書、LibraryGeneis、SearchWorldCat等搜尋引擎檢索檔案,很多學生課後嘗試檢索希望得到的檔案,獲得了成功。雖然在課堂上只有十幾分鍾甚至是幾分鐘的交流,但是對他們來說卻非常有用。

(三)調整教學時間:提前選修與增加上課時間自由度在“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改革之前,也就是本課程是54學時的時候,每學期每位教師承擔的班級有限,否則工作量太大,由此造成單個班級人數基本上都在150以上,教師很難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情況。課程學時數減少之後,每位教師可以承擔的班級數量增加。為了搞好小班教學,增強教學效果,中國礦業大學規定本課程選課班級單位人數上限是80。小班授課帶來了諸多便利,教師和研究生院相關部門密切協作,對“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設定的時間、地點等進行調整。首先,對於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簡稱推免生)選修“自然辯證法概論”的時間做出重大調整。原本學生選修碩士期間的課程都要在正式入學之後,但是碩士研究生第一學年恰恰是選修課程最多的一年,同時幾乎所有理工科的學生都要參與到老師的科研中去,推免生甚至從本科期間就在導師的科研團隊從事科學研究。正是由於碩士生第一學年學習和科研任務都比較繁重,在科研與政治理論課學習相沖突時,學生往往犧牲政治理論課程的學習。但是,推免生在大學四年級的第一學期初,基本上就確定了自己可以直接攻讀碩士學位,在其他同學忙著考研和找工作的時候,推免生最為輕鬆。所以,中國礦業大學從2013級推免生開始試行提前開選修公共課,也就是對2013年秋季入學的推免生,在2013年的春季,在自己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進入選課系統進行提前選修“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這種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分攤了學生的壓力,也提高了本門課的教學效果。其次,增加學生上課時間的自由度。由於教師承擔的課程在周次上較為一致,每週在所有的班級上主講內容相同,授課固定在一個教室。這為學生提供了諸多便利,比如學生偶爾出差或有其它學術活動,與“自然辯證法概論”課有衝突,他們可以選擇本週的另一個時間到同一教室中聽課。假如一位教師同時承擔5個班級,那麼一週內學生幾乎每一天都有聽課。

(四)改革考試內容:注重考察學生分析能力一直以來,“自然辯證法概論”課考試基本上都是以課堂開卷考試為主,考試內容基本來自教材,考試題型採用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和論述等,這種考試題型符合教學時間充足(54學時)、教師講解細緻的情況。但是,改為18學時後,再以這樣的方式考查學生顯然不合時宜,因為改革之後的教學是“授之以漁”,把教學重點轉向教授學生運用本課知識分析和解決當前的實際問題。所以,我們對本課程考試的題型和內容進行重大調整,考核的重點轉向考察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改革後的題型主要採取分析論述的形式,考試內容主要選取近半年以來國內外發生的重要事件,讓學生做出獨立分析。比如,2013年6月份《自然辯證法概論》考試題目中,我們選取了發生在2013年3月份的黃浦江死豬事件[3],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此次事件中表現出的環境生態問題、技術專家的社會責任問題等;在2014年春季學期的考試中,我們選取了政協委員談長江水汙染問題[4],讓學生論述自己的看法,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考試內容的改革讓學生擺脫了對知識點的死記硬背方法,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意見》規定“,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主要對研究生進行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的教育,幫助碩士生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科學觀、技術觀,瞭解自然界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認識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培養碩士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了適應《意見》中“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的調整,達到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必須對本課程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考核方式等做出相應的改革。實踐證明,通過改革教學內容和考試內容,讓學生自主選擇課堂教學知識點,增加學生上課自由度等,這一系列措施不僅激發學生了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而且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更貼近學生,讓學生有了更多實質性的收穫。

自然辯證法論文 篇四

《後天》觀後感

一位古氣候學家發現並預測了溫室效應引起的持續性全球變暖將使北極積雪迅速融化,而地球為了自我調節直至迴歸平衡,會進入冰河期,人類將面對一個新的冰河期的到來。可是他只猜對了結果卻估錯了時間,因為這場災難不是在若干年後,而是現在。當那可怕的預測成真,我沒看到:柚子般大小的冰雹襲擊了東京,一位普通的日本上班族前一秒還在和妻子談話,後一秒已被冰雹砸倒在地;地處熱帶的南亞次大陸竟然被大暴風雪所覆蓋;冰川融化後的巨浪把整個洛杉磯撕裂殆盡;沖天巨浪狂湧進紐約市,自由女神被淹沒了,萬物瞬息沉沒在汪洋之中,一艘萬噸巨輪竟然被衝進了樓宇之間,而轉瞬間,氣溫驟降,浩瀚汪洋之中的紐約又變成了一個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剩下了自由女神的頭像,象徵著人類文明的紐約城大半永入冰雪之中……

以上場景是在科幻影片《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中所展現的內容。作為一部環保題材的影片,《後天》講的是嚴重的溫室效應引發的類似冰河世紀的威脅,它讓人們意識到了溫室效應所帶來的恐怖後果。最近這幾年,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可以清楚感覺到地球氣候的異變,我國的冰災,歐洲水災,印度熱浪,美國龍捲風等等等等。世界各國相關組織研究指出,溫室效應是地球氣候異變的元凶。氣候暖化導致的兩極融冰,海水增溫,洋流改變,海平面上升等直接危及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後天》它所展現和說明的是:如果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勢必會引

發全球範圍內的重大災難,這對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來說,無疑是一個有著十分現實意義的警示。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冰河世紀,讓恐龍全面滅絕;如果新冰河世紀來臨,人類會在哪裡?全球氣候變暖,兩極冰雪融化,海水增溫,洋流改變,海平面上升,陸地面積日益變小,颶風,颱風,海嘯……我們生活在大自然環境中不能沒有了憂患意識,否則便成了水煮的青蛙,難逃一劫。溫室效應作為20世紀危險的產物,近些年來不斷刺激著人們的神經,本片所展現的情景是與現實有著密切聯絡的,而非憑空編造。儘管影片中的大量情節被批作是“扯淡的”,比如冰河期來去的速度,波及的範圍,從科學意義上講都是不可能的,可是我覺得,科幻不是科普,儘管它很不嚴謹,但我們仍能體會出導演用這種誇張來警示人們的用意,單單看故事本身所要傳達的思想,是發人深思的。

一.孰輕孰重

影片中,當氣象學家發現洋麵溫度異常後,他立即向總統申請全

國向南轉移,而總統卻說“請不要忘了我們的經濟同我們的環境一樣脆弱!”。此時,總統的形象代表了人類的貪婪,因為貪婪,人們惟利是圖,不願浪費任何一點時間和精力在非賺錢的事物上,直到最後,總統甚至依然覺得,經濟才是解決一切的萬能鑰匙(為了緩解溫室效應,國際上有著《京都議定書》,而恰恰是美國,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本片無疑是對美國莫大的諷刺)。

然而當災難降臨,潮水來襲,林立的高樓瞬時倒下,龍捲風中的房屋,橋樑,車輛……都一一被毫不留情地捲上天空,被摧毀,被撕

碎,被吞噬!那些耗費人類大量金錢,智慧,勞動力的所謂“人類文明的傑作”,在自然的力量面前顯得如此脆弱,渺小而不堪一擊!那些有著“良好建築技術”,“優秀建築材料”的人類避難所,頃刻間化為烏有!被冰封的自由女神像,只殘剩出奄奄一息的火把。此刻,她高舉向天的手不再示意著自由,那是在質問,在指責!

最終,人類所孜孜追求的經濟發展沒能拯救人類,反而因為自己的目光短淺和貪婪無度,使自己在大自然的報復面前遭受滅頂之災。 當影片中各種災難場景接連展現,銀幕前的我們除了感受到巨大的驚恐,天災面前,死亡被無限放大,生命脆弱得就像被踩在腳下的螞蟻,原來人類和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然而,除了驚恐,我們更應深思:我們生於自然,長於自然,而我們卻為了自己所謂的文明與經濟的發展不惜破換自然的平衡,甚至我們把自己作為世界的主宰者來肆意的破壞地球,虐殺大自然。而最終,這隻會使大自然反過來向人類做出宣判,我們的一切文明,完全可以被她輕而易舉地全部摧毀!在自然面前,無知的我們憑什麼自豪於自己的“傑作”!征服自然?我們永遠沒有這樣的資格。

今天,人類比任何時候都能領略到氣候變化的威脅。全球氣候變

暖對全球許多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已經產生了影響。人類不能再以一個征服者的姿態對自然發號施令,而必須學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諧修復自然。“環境保護思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提供一種幸福和沉穩的感覺 ”——這將是我們給自己的一個機會 ,一種鼓勵 ,一聲祈禱。

自然孕育了人類,但不懂事的人們卻要逼著大自然把人類臵於死

地——想想這將是多麼諷刺的悲劇,於是我們不禁要問,人類的發展究竟是為了什麼?難道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慾?不,有著高度智慧和豐富情感的人類不會僅僅為了如此淺薄的理由而存在於此,於是,大自然會說:“孩子,我把你們造就的如此聰慧,而你們卻一直在做傻事,從發熱的頭腦中清醒過來吧,亡羊補牢,一切還來得及!”……

二.災難中的人性

影片除了要警示我們,對人性也進行了不少刻畫。在大災難面前,親情,友情,愛情——人類的情感經受了重大的考驗。人道主義精神激發出了人性的光輝,那麼多人在災難的面前都表現出先人後己的勇氣:有的人為了救別人,自己被凍死了;有的人為了不連累別人,放棄了生的希望。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震撼。

《後天》影片中還有讓我感觸很深的是人們的責任感和對承諾的兌現,影片中男主角對工作的負責,對他兒子的負責;男主角兒子對他女朋友的負責;男主角妻子對她病人的負責;美國總統對國民的負責等等等等,都在該影片中得以體現。

相比於之前許多災難片中從開始一群人到最後一男一女拯救世界的固定模式,《後天》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一個突破,即在這部電影中,無論科學家Jack還是他兒子Sam 抑或是其他的角色,他們都不是英雄,他們都沒有拯救世界,從頭到尾他們都只是在拯救自己,拯救朋友,拯救親人,可正是這樣,才讓這部片子變得更加動人。畢

竟我們誰能真正感受到全世界被自己拯救的成就感呢?但災難中人們的堅強,朋友愛人受傷時的挺身而出,兒子遇險時不顧一切的北上救援,看到這些誰能不為之動容呢?

災難來臨時,人們忘記恩怨,作出讓步,同時,彼此信任著,鼓勵著,此刻,不會再有任何對權錢的貪慾,不再有個人的私利與爭奪,因為此刻,在人類文明基本被冰封的時刻,一切都顯得無關緊要。人們清楚地認識到,此刻只有互相幫助,才能抓住生的希望!於是,人類的情感在社會滅亡的邊緣蛻化的單純而真摯!而此刻,我們也會不禁思考,難道一定要等到滅頂之災到來時人類才懂得蛻化?!

天災也是人禍。災難過後,經受死亡洗禮的戲裡戲外的人們,該想想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人與自然,一切都始於這二者之間的關係。我們源於自然,依賴著自然,但我們非但不對自然心懷感恩,卻肆無忌憚的對自然進行著摧殘與破壞,如果我們繼續自私自利地生存和發展下去,人類的災 難不會比後天來得慢(The Day After Tomorrow )。想知道實戰比預演要殘酷多少倍麼?我們怎麼想象都不過分。

我們都是懷揣著一份夢想來到這世上,我們為了各自心中的目標

而孜孜追求,人類也因此而發展,社會因此而進步。但在這一發展進步的程序中,我們不能一味僅僅著眼於自己,不可只是為了滿足自己而忘乎所以,更何況這其中又夾雜著多少貪慾,盲目與不理智。自私自利只會讓我們自掘墳墓,只得在大自然的懲罰面前悔莫當初,但,又何必當初。人類應當自省,肆無忌憚的行為必須終止。我們不要在錯誤無法糾正之時才低頭認錯,否則我們只能為自己的愚蠢買單。我們當好自為之,須知後天並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