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畜牧情況報告(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6.69K

畜牧情況報告(精品多篇)

畜牧情況報告 篇一

一、基本情況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開展宣教教育工作。以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為重點,利用安全月宣傳日,在各重點區域開展了安全生產宣傳諮詢日活動,就大家關心的安全生產等熱點、難點問題現場做出解答。二是深入組織應急管理業務培訓。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定期、不定期開展應急知識和《突法事件應對法》的宣傳和教育。充分利用陽光工程這個平臺,先後在各縣區陽光工程培訓點組織開展各類安全生產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的安全生產意識,保障廣大農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當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應急工作協調機制需進一步完善,應急經費和物資儲備不足。

2、基層應急工作人員有待進一步充實,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科學、系統、有效的`培訓,基層應急處置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3、社會公眾危機意識不強,應急防控和應對突發事件的常識不足,缺乏自我防護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下一步工作意見和建議

1、加強機構隊伍建設,完善協調聯動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各級應急管理領導機構,充實隊伍,提高素質,充分發揮各專業應急指揮機構的作用,切實加強各部門工作的銜接。

2、健全投入保障機制,提高物資裝備水平。建立健全應急資金保障長效機制,加大防災抗災救災人員、資金、裝備投入力度,加快應急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綜合應急能力。

3、全面落實防範措施。完善資訊報告制度,及時發現掌握事件情況。深入開展隱患排查,加快推進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4、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做好宣教工作。

畜牧情況報告 篇二

市招商局:

今年,我局進一步加大舊院黑雞招商引資招商引資力度,積極與省、內外客商聯絡,通過努力,截止10月,引進舊院黑雞省外資金1300萬元。

1、引進浙江省杭州市客商任克農投資開發舊院黑雞。成立了萬源市綠康禽業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1000萬元新建舊院黑雞養殖場和熟食品精深加工廠。目前,已投資200萬元,在舊院鎮石橋村涼水井組徵用土地120畝,新建養殖場,擬建商品雞舍12間3600平方米,雛雞育雛室200平方米,孵抱器4臺,一次性孵抱能力可達80000枚。現飼養舊院黑雞種雞20xx只,商品雞3000只,計劃到20xx年底種雞達到5000只,出欄商品雞10000只。20xx年計劃完成孵抱雛雞100萬隻,自養20萬隻,其餘80萬隻發放到農戶養殖,由綠康公司包回收。20xx年開始籌建舊院黑雞熟食精深加工廠。

2、引進重慶市渝中區客商楊本華投資開發舊院黑雞。計劃總投資300萬元建設舊院黑雞養殖場,計劃建設商品雞圈舍60間2400平方米,育雛室200平方米,孵抱房1間孵抱器4臺,建成後年飼養量達到8—10萬隻。目前,已投資50萬元,租用井溪鄉新場村二社土地246畝,建成圈舍10間600平方米,正在開展舊院黑雞養殖試驗,現飼養黑雞500只。

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畜牧情況報告 篇三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以今天這樣的深度和廣度,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隨之而來的資訊化浪潮又將人們推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資訊化時代。特別是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面對國際化的競爭,迫切地要求我們用高科技的手段改造現有的畜牧業,全面推進畜牧業資訊化是提高畜牧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在推進資訊化的過程中,要通過計算機網路及通訊技術,把畜牧資訊及時、準確地傳遞到使用者手中,實現畜牧生產、管理、畜產品營銷網路化,加速傳統畜牧業的改造和升級,大幅度提高畜牧業生產效率、管理和經營決策水平。

什麼是畜牧資訊化

畜牧資訊化,是指為全面提高畜牧業經濟執行效率、畜牧業勞動生產率、畜牧企業競爭力,在畜牧生產、管理、經營各領域不斷推廣和應用電腦、通訊、網路等資訊科技和其他相關智慧技術的動態發展過程。在整個畜牧資訊化建設中,硬體(電腦、網路等裝置)是基礎,軟體(辦公軟體、各種應用軟體)是條件,資訊資源(資料、訊息的收集過程)則是重要的生產要素。

畜牧資訊化的現狀

我國目前畜牧資訊化水平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畜牧業基礎設施薄弱;畜牧資訊資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給使用者的有效資源嚴重不足;畜牧資訊科技成果應用程度低,嚴重阻礙了畜牧業現代化的發展,這也正是當前實施畜牧業資訊化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畜牧業網路建設存在的普遍問題是,重複建設、小而散,而真正能為使用者提供有效資訊、訪問價值大的網站並不多。畜產品市場動盪不定,需求與供應之間,始終處於週期性的波動之中,經常出現“買難”、“賣難”的現象。

建立畜牧資訊資源資料庫,完善網路建設

資料庫是指在計算機儲存裝置上的資料集合,內容豐富、真實有效的資訊資源是畜牧業資訊科技的關鍵。根據不同使用者對資訊需求多樣化的實際,加強資訊採集、整理、分析加工工作。保障建立一個真實準確、及時有效的資訊資料庫。例如,美國建立了畜牧資訊資料庫系統,包括飼料、活畜和畜產品的價格、銷售、庫存、運輸和進出口等很多動態資訊,同時將資訊及時地向網路傳送,全國各地的政府、研究所、大學、企業、飼料廠等都可以隨時隨地檢視到這些資料,以進行市場預測和生產決策。轉變了政府職能,避免了生產的盲目性。

同時加速推進畜牧資訊網路工程的建設,加強標準和技術平臺的建設,建立統一的網路平臺,建立以各省畜牧資訊中心為樞紐,上聯農業部,下通至全省各地市縣鄉的畜牧資訊網路體系,並使畜牧資訊網路與畜牧業龍頭企業、全國各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養殖大戶及畜牧業科研機構實現計算機聯網。

完善畜牧資訊網路建設,首先要加強畜牧資訊員隊伍的建設,開展畜牧資訊員培訓,拓寬資訊渠道,推廣資訊來源,搞好資訊採集工作,建立一支自上而下、高效靈活的畜牧資訊採集、整理、釋出隊伍;其次要不斷改進和完善網站中的。欄目,增加一些對使用者具有指導意義的資訊欄目,例如“供求資訊”、“市場動態”等資訊;最後,要加大網站的宣傳、推廣、普及,農民養殖戶是畜牧資訊使用的主體,必須使他們學會在網上獲取資訊、分析資訊,使網站上的資訊真正用於生產實際中,發揮出最大的效益,這也是建立網站的最終目的。

畜牧資訊化的發展趨勢

積極推進畜牧資訊化的發展,是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採用資訊科技可使飼養戶瞭解市場資訊,產銷結合,使需求與供應之間保持平衡,避免出現“買難”、“賣難”的現象,同時也是政府轉變職能的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加強服務,必須採用計算機及網路技術,優化畜牧業產業結構,引導生產,開拓市場,搞活流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只有依靠最先進的資訊網路技術手段改造現有的產業,才能使之適應國際經濟大環境,並融入其中參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