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名單一覽【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96W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名單一覽【精品多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 篇一

張桂梅:她是崖畔的桂 雪中的梅 她說“學生比我幸福就足夠了”

張桂梅:

我這輩子的價值,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還是少,畢竟她們後邊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

《感動中國》頒獎辭

爛漫的`山花中

我們發現你

自然擊你以風雪

你報之以歌唱

命運置你於危崖

你饋人間以芬芳

不懼碾作塵

無意苦爭春

以怒放的生命

向世界表達倔強

你是崖畔的桂

雪中的梅

——《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 張桂梅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 篇二

謝軍

20xx年6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成功,這代表著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謝軍與北斗的故事很早就開始了。1982年,謝軍大學畢業後即投身航天工業,參與了東方紅二號通訊衛星、風雲二號氣象衛星、海洋二號衛星等國家重大航天工程,並用了3年多的時間,讓北斗衛星用上了自主研製的精準的原子鐘。20xx年,謝軍擔任北斗二號導航衛星總設計師。

在北斗三號衛星研製過程中,謝軍團隊創造性地實現了衛星批量化生產,僅用1年零14天的時間,將19顆導航衛星送入太空,創造了航天發射史的新紀錄。

【頒獎詞】

滴答,滴答,中國在等待你的回答。你的夜晚更長,你的星星更多,你把時間無限細分,你讓速度不斷壓縮。三年一騰飛,十年一跨越。當第五十五顆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國人的夢。

楊振寧愛國事蹟 篇三

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後,開始同李政道合作進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間遇到許多令人迷惑的現象和不能解決的問題。他們大膽懷疑,小心求證,最終推翻了宇稱守恆律,使迷惑消失,問題解決。楊振寧在1957年諾貝爾演講中這樣說道:'那時候,物理學家發現他們所處的情況就好像一個人在一間黑屋子裡摸索出路一樣。他知道在某個方向上,必定有一個能使他脫離困境的門。然而究竟在哪個方向呢?'原來,那個方向就是宇稱守恆定律不適用於弱相互作用。'

楊振寧謹記父親楊武之的遺訓:'有生應記國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國科學家中率先訪華的。他說:'作為一名中國血統的美國科學家,我有責任幫助這兩個與我休慼相關的國家建立起一座瞭解和友誼的橋樑。我也感覺到,在中國科技發展的道途中,我應該貢獻一些力量。'

楊振寧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6年來,他頻繁穿梭往來於中美之間,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學術聯絡工作。他寫過這樣兩句詩:'雲水風雷變幻急,物競天存爭朝夕。'

人們讚揚在理論物理前沿度過了半個世紀的諾貝爾獎得獎人楊振寧是一位堅忍不拔、具數學天才的科學家。他致力於揭示自然的對稱性,而這些對稱性常常是隱藏在雜亂的實驗物理結果的後面。

楊振寧長時期在看來是神祕的物理學和數學的十字路口工作。在這個領域內,一組漂亮的方程式可以是靈感的源泉,甚至可以在還沒有實驗證據以前就洞察物理世界是怎樣運轉的。這是一個外行很難懂的世界,其中有充滿了希臘字母的方程式的黑板,有尋求用數學去解決問題的“品味”和“風格”,有尋求用正確語言來描述物理世界的出自內心的靈感。

物理學家戴森去年在石溪為楊振寧退休所舉行的學術討論會上說:“楊振寧對數學的美妙的品味照耀著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麼重要的工作成為精緻的藝術品,使他的深奧的推測成為傑作。”這使得他“對於自然神祕的結構比別人看得更深遠一些”。

楊振寧已有華髮,可是看起來比他的實際年齡年輕得多。他仍穿梭於紐約和遠東之間。他和香港以及北京的大學有密切的聯絡,並且是設在南朝鮮漢城的一個理論物理中心的主席。

在關於他的生活和時代的一次廣泛的談話中,楊振寧談到他的物理學生涯,談到他沒有能從事某些領域的研究而感到的遺憾。楊振寧也談到他在中國童年和他長時間為溝通美國和自己的祖國在科學和文化方面的差異所作的努力。楊振寧談到他擔心中美關係的裂痕會擴大,以及由於新近對臺灣出生的物理學家李文和間諜活動嫌疑的調查,將為亞洲和亞裔美國科學家帶來的困難。·1971年中美關係開始解凍,楊振寧自1945年到美國來當研究生以後第一次回到中國大陸。他會見了已故的周恩來和中國的其他領導人,幫助開展了兩國之間的科學合作。他擔心這些合作將面臨危險。

那時候,當他從國外旅行回來後,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的人員常常去找他。中央情報局的官員第一次去找楊振寧時楊要讓他的祕書記錄他們的談話,以免誤解。楊振寧繼續保持和中國的密切聯絡,他說:“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近來沒有再來找我的麻煩。”

楊振寧最關心的是科學而不是政治。他談到自己的一些經歷:一個從中國偏僻地區一個落後的城市來的年輕學生,怎麼會有幸參與20世紀一個最主要的思想革命。這場革命是試圖用一個統一的方法來了解自然的無窮多樣性,從混沌的星球爆炸到電子環繞原子核的顫動。

1956年楊振寧第一次出名。那一年他和李政道共同發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學的中心資訊之一——宇稱守恆基本粒子和它們的鏡象的表現是完全相同的。因為這個工作,兩人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獎。

從長遠來看,1954年楊振寧和已故的米爾斯的開拓性的工作卻更為重要。那一年,兩人都在布洛克海文國立實驗室工作。他們提出了一個稱為非阿貝爾規範場的理論結構。以後證明它是以統一的方式描述作用力和基本粒子的關鍵。布洛克海文的一位理論物理學家馬奇努說:“當它在1954年寫成時,爭論極大。一些人認為它和物理世界無關。”當時,楊和米爾斯沒有繼續發展下去。可是以後證明,這個從微分幾何和纖維叢這樣的抽象世界中抽提出來的數學,正是為描述像磁、電、強核力,也許還有重大相互作用中,中界作用力的粒子交換所。戴森講道:“我要說,在楊振寧的工作中最最重要的是規範常已經證明這比他和李政道關於宇稱的工作要重要得多。”

楊振寧和李政道的關係變得愈來愈緊張,兩人在1962年分手。楊振寧拒絕談論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們的關係變得緊張的。他說:“這是我生命中令我非常失望的一件事情。我要說,這是一個悲劇。”他們兩人已經有幾十年沒有講話了。

如果非要說楊振寧的愛國事蹟,那就是他現在回來到清華教書,把先進的思想,理念,技術,在美國的先進資料都帶回來了,並且教育了祖國的下一代!

這就是他最大的貢獻和最愛國的事蹟!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 篇四

原中央軍委辦公廳顧問、鄧小平同志夫人卓琳。1937年,卓琳離開北平,轉到延安。1939年認識鄧小平並與鄧小平結為連理。為著支援抗日,鼓舞士氣,卓琳跟隨鄧小平不避炮火連天。從太行山到大別山,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鄧小平率領部隊每解放一個地方,卓琳隨後就帶著孩子們也趕到那裡。

卓琳在解放後,鄧小平成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後,依然默默無聞甘當無名英雄,遵循著黨的原則,有著共產黨人不可動搖的信仰;卓琳陪伴鄧小平在江西度過流放生活,1997年鄧小平逝世後,她仍然以頑強精神,赴港見證香港迴歸。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她毅然把個人的積蓄10萬元全部捐給汶川大地震災區人民。

.吳孟超人民醫學家 篇五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科技獎獲得者,中國肝臟醫學奠基人。吳孟超是世界上90歲高齡仍然工作在手術檯前的唯一一位醫生。

張平宜跨越海峽的希望之翼。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胡佔凡這樣評價吳孟超:吳孟超總以無盡赤忱善待病人,以赤子之愛對待肝膽外科事業。醫者仁心,一個偉大的醫者,不僅憑醫術,更憑仁愛感動世人。吳孟超先生,是當之無愧的醫學泰斗。

推選委員任衛新說:吳老以九十高齡,與患者肝膽相照。作為醫生,作為軍人,他都是一座豐碑。

頒獎辭∶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張手術檯,到今天也沒有離開。手中一把刀,遊刃肝膽,依然精準,心中一團火,守著誓言,從未熄滅。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馬,要把病人一個一個馱過河。

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3000字 篇六

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500字3篇

<!--adend--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500字1篇

文/廖奕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感動中國,其中有兩個故事我看了為祖**親感到開心。

第一個就是于敏爺爺,他是一名核物理學家,他為核彈事業做了很大的貢獻。法國研究成功核彈爆炸用時8年6個月,美國用時6年8個月,而我們中國只用了2年8個月。通過這一件事,我就知道了于敏爺爺是在盡全力幫祖國研究核彈。說明了于敏爺爺報國心皎潔!

第二個是一對夫婦,妻子孫麗娜(鄉村國小教師),丈夫朱敏才(外交官)。夫婦倆退休後支教鄉村國小,支教十年間,他(她)們共支教了五所國小,過得也非常艱苦,有時候冬天幾個月也不能洗澡,但在狹窄的教室裡,和孩子們一起就是夫妻倆最美好的時光。

看完感動中國,我最想說一句話:美無處不在,我們只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500字2篇

文/盧芸禎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這次頒獎典禮中,有為了讓失聰的兒子接受正常教育,和兒子同桌16年的陶豔波;默默捐款二十餘年從不留名的普通市民張紀清;打擊暴恐分子囂張氣焰,被譽為沙漠"飛鷹"的新疆民警木拉提·西日普江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十三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的孝女朱曉暉。

朱曉暉的父親在2002年患了瀰漫性腦梗塞,生活不能自理。她為了更好地照顧父親,辭去了工作。為了給父親治病,她將房子賣掉了,但依然欠下一身債務。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500字3篇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500字3篇。她和父親便在社群的車庫裡安家,一住就是十三年。他們生活的唯一來源是她父親每月一千餘元的養老保險,常常只能讓父親一人吃飽,她也有十餘年沒買過新衣服,生活的重擔使她才41歲就頭髮灰白。.。.。.

看了她的故事,我忍不住問自己:"她在那麼艱苦的情況下也能將"孝"這個字的本意作出最好的詮釋,那我呢?"我想,我以後也要和她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盡一份孝心,做一個孝順的人,讓父母更快樂!

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500字3篇

本來不太想看的,怕看完了容易吐槽,再玷汙了神聖的《感動中國》,但到了八點多,老爸叫過去看看,說今年還不錯,本著同二老(其實一點不老,就覺得這麼叫親切)聊會天,順便看會兒的想法,看了大約六七個人物。果然還不錯,但還是想落落點啥。

隱姓埋名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from 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500字3篇來自 end#

【頒獎辭】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你的人生,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感觸】記不清從哪一屆開始的,每一屆必然有一個至多箇中國的科技元勳(還多是國防科技),而且每一屆都是第一個,我不知道這裡的含義是什麼,是說這些老一輩科學家比後面那些更加令中國感動?還是說這些老人家對中國來說比後面的那些民眾更加重要?是,你可以說排名與先後無關,那我只能說,隨機排名,能每一屆都將這些老科學家排在第一位,我算不出概率,我只知道很小很小。這也是我認為《感動中國》作為一個傳遞正能量的節目,每個方面做的都很棒,都很正,只有這一點除外,我不想多說什麼,我只是想說,該是什麼就是什麼,不要把什麼東西都與政治、外交掛鉤。

首先向這些老一輩科學家致敬,他們是真正的英雄,以那時的物質條件,科技條件,能做出這樣一些奇蹟般的成就,我只能用人的主觀能動性解釋,他們是貧弱中國的魂,是中華的脊樑。但有一點,黃老默默研究核潛艇三十年,那樣得令人感動,但我想的是,黃老的三十年,清貧艱苦,但他從事的一是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以黃老的技術水平與精神強度,研究的過程也許就是快樂的過程,縱有小挫折,不礙大發展;二是對國家貢獻大的工作,以黃老的覺悟,祖國會給予他無窮的動力。那好,我們試想一下,三十年的辛勞,黃老從事的是自己喜愛的工作,並最終名利雙收,而一名普普通通的清潔工,她可能辛勞地掃三十年地,她還只是個默默無聞的清潔工,沒有鮮花掌聲,沒有跌宕起伏,她的動力僅僅是為養家餬口,而因為所從事的工作對祖國國防沒那麼大貢獻,所以她沒能感動中國,是這樣吧,好吧,還不錯。最起碼沒有埋沒了老先生幾十年的努力。

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

【頒獎辭】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500字3篇文章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500字3篇出自,此連結!。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感觸】首先還是致敬,慈善的山東老人,我們常說,能夠心懷天下、關心民間疾苦的人是偉人,而能拋卻私慾一心只為別人的人是聖人,劉老就是聖人,貧窮的聖人。對於劉老我只有讚美,想想假如為紅十字會捐款的都是這樣的老人,那貪汙善款的人就該去死,給聖人做陪襯。

其實我真正想說的並不是這個,看劉老的感人事蹟,我反而想到了一個貶義詞,奴性,這是一小部分中國人用來形容一大部分中國人的詞,我不想多說什麼,想出這種詞的人就該滾出中國,愛去哪國去哪國。中國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善良的老百姓,他們從不說自己偉大,但卻又默默把中國扛在肩上,一張春運站票、一點微薄工資,就能讓他們忘掉這一年所受的所有不公、不平,對於這樣可愛的民眾,他們的每一次善行,都是在抽

打貪腐瀆職人員的臉。奴性,永遠不會是中國人的代名詞,炎黃子孫的血管裡,流淌的永遠是赤子的熱血。

為子女籌學費,耗時3年繡出《清明上河圖》的重病母親姚厚芝

【頒獎辭】病壓垮了身體,但不能摧毀母愛。草根母親嘔心瀝血,為孩子縫補夢想,而深厚的愛,更鋪就孩子精神的未來。請上天給你多一些時間,讓你把美好的願望,織進這春天的圖景。

【感觸】一句話,滄海橫流鉅變,唯有母愛永恆,母愛,永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感情。上文我說,不計私慾,一心為人的人謂之聖,那母親就是每一個孩子的聖人,從孩子的出生守護到自己的死去,不離不棄,謂之母愛。一次手術要花16萬,這是現實;一幅清明上河圖,這是寄託。

其實很多感動中國獲獎者的生活,都可以拍成一部很好的紀錄片,片面就叫《你不知道的中國》。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500字3篇書籍讀後感-名著讀後感-小說讀後感-教師讀後感等-中國小生讀後感。但是知道又能怎樣,十年前我們就知道了,結果十年了,改變的是什麼,漲1000元的收入,漲2000元的物價,好多人一輩子的收入在北京連一個廁所都買不起,這是廁所的榮耀,是中國的悲哀。醫保問題和教育問題永遠是一個國家的民生之本,解決不了醫保問題、教育問題,任何夢想都是空談,中國夢再美好,一個上學孩子,就可以讓一些家庭步履蹣跚;一場疾病,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摧毀一些家庭的所有夢想。母愛的光輝投射到社會的殘酷上,瞬間即被吞沒,這不是一個感動中國能夠改變的現實。

醫院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悲劇劇場,配角家徒四壁,主角走向死亡。

其它幾位人物的事蹟也同樣是感人至深,但看完之後我沒有這麼多亂七八糟的想法,所以在這也就不提了。《感動中國》十多年了,還是中國最具影響力與感染力的節目之一,究其原因,就是中國需要這種正能量,需要在物質之外接受精神的洗禮,擁有強大內心的中華民族將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

也希望《感動中國》能夠越辦越好,影響力越來越大,也希望所有《感動中國》的獲獎者能夠生活得更好。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 篇七

看了這個視訊,或者說看到類似的視訊,我都很感慨。當記者問:張老師,您覺得您這輩子的價值在哪兒?張桂梅說:不管怎麼樣,我覺得我救了一代人。我後面的這些人他們走的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聽到這句話,我就想到我爸。這樣的話我爸爸也說過。我爸爸是一名黨員,在北京當過八年兵,在我們村算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他一直堅持把我們姐弟仨供到大學。讓我們現在有機會有能力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是農村娃,我知道農村孩子讀書有多不容易。大部分家長覺得孩子讀點書,到年齡就可以出去打工掙錢了;另一小部分,也許想讓讀但沒有錢供孩子讀書。所以我覺得我爸很有遠見,他就是我們的張桂梅!

張桂梅校長是有大愛的人,她用生命在做教育。真心實意地希望大山的女孩走出去!在黨和政府的支援下,她做到了。因為她建一所女子高中並不滿足於孩子們只是有個技能,上個職高啥的,她希望孩子們都能上一本,最低二本,這是目標,也是他們努力的方向。我們也是山區學校,我們應該內省,我們的責任是什麼,我們能否向張老師那樣,向自己要質量,把咱們的孩子高質量送出去!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 篇八

很早之前就接觸到了感動中國,記得那時候主要是為了寫作文總在背每年的感動中國人物素材,整個中學時代同學們們的作文中隨處可見感動中國人物,但很少真正去了解、真正去感悟過感動中國,後來漸漸長大,終於開始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每年的感動中國,開始走進他們的故事,每一次總會熱淚盈眶。

感動中國在這片土地上已經走過了12個年頭,這十多年來,無數平凡卻又高貴感人的故事被搬上熒幕,一位位普通卻又無比偉大的人被眾人所熟知,無論是赤誠報國、為民奔走、捨身救人的大愛,還是忠貞不離、反哺贍母的小愛,不論是偉大地驚天地泣鬼神,還是平凡的不足為道,人間真情、世間大愛,總會觸動我們的心絃。

每年的感動中國中,總會有一位獻身祖國國防事業鞠躬盡瘁的軍人,一位為民奔波甘於奉獻的焦裕祿一般的人民公僕,一位至忠至孝對親人不離不棄的普通人,一位獻身救人托起他人生命曙光的平凡英雄…無論身居高位,還是來自基層,偉大還是平凡,感動不分貴賤,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秀傳統,用他們的執著詮釋著愛的含義,感謝他們。

讓我們感受到這個社會的正能量,在這個不是物慾橫流、不那麼美好的社會裡,讓我們看到希望,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就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