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現代文中描寫的分類及作用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7.78K

現代文中描寫的分類及作用精品多篇

記敘文中描寫 篇一

記敘文中怎樣運用景物描寫

——由《蕭瑟秋風今又是》作文說起

《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實驗)要求高中學生要“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而記敘文中景物描寫的運用則是鍛鍊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表達生活的重要手段,對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針對此問題,筆者在作文教學時給學生布置了下面一篇作文:

【作文題目】聯絡個人生活實際,以“蕭瑟秋風今又是”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不少於800字。

【題目分析】這是一篇命題作文,審題的重點是:(1)內容要與秋風相關,即有相應的景物描寫;(2)事件要體現“今又是”,有今夕對比;(3)聯絡個人生活實際。

那麼,在寫作時怎樣成功運用景物描寫呢?

一、展開聯想,藉助景物抒發作者的內在情感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自然界的景物是客觀的,而文人筆下的景物都飽含著作者的濃濃的思想情感,作者總要把自己的感情寓於其中,通過景物表達出來。面對朝陽,會聯想到勃勃生機;面對高山,會想到雄偉壯觀;面對大海,會想到開闊胸襟……

下面是一位學生面對秋景而展開聯想,抒發自己一次考試暫時失利而感覺愧對父親進而發憤苦讀的情感。

蕭瑟秋風今又是

一陣風可以喚醒一個季節;一棵芽可以振奮一灘荒原;一腔熱血可以熔化一口鍘刀;一絲希望可以燃燒一片藍天。——題記

父親的目光是一條深沉的河流,漂泊著我的快樂與悲傷;父親的鼓勵是一盞永不熄滅的燈,指引著我從人生低谷走向生命的巔峰。

父親是個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使他變得總是那麼沉默,也許家庭的擔子實在太重了,壓得他喘不過起來。他始終是勞作著,沉默著,但他時刻不忘女兒的學業。

在那秋高氣爽的季節,我如願以償地踏進夢寐以求的臨沂一中的校門,迎面而來的是校中百年老樹的參天挺拔,綠陰密織,彷彿在編織一個綠色靜雅的世界。從此,我便成為百年名校的一位學子,在這方人才沃土上勤奮著,伏案苦讀,希望得到一個碩果累累的季節。

生活有時像一位愛開玩笑的人,越是在你期望值最大的時候越來一個最大的肥皂劇。開學的第一次月考,成績不盡人意,我失利了。我清楚地記得,接到成績時是星期一的晚自習,面對這難以接受的事實,我欲哭無淚。別人都為自己的成績而高興,惟有我向隅而泣。教室內輝煌的燈光,似乎也在責問我。是呀,自己有何顏面面對家中那期盼的目光?怎對得起父親那被壓彎的腰和被磨出繭的樹皮似的雙手?晚自習不知不覺過去了,那陣陣夾雜著秋葉落地的秋風不盡人情地向瘦弱的我刮來,風是那樣的冷落,月光下的景物是那樣悽慘蕭條,月亮也被汙濁的雲朵囚禁著,一切生靈好像都失去了活氣。我在思索著,怎樣面對江東父老。 回家的日子到了。見面時,父親依舊在耕耘那為我家提供生活來源的幾畝薄地。也許他早知道了我的成績,可他一直沉默不語。我多想讓他痛罵幾句呀,那樣也要比現在這種內心壓抑與愧疚糾纏在一起折磨好受得多。

離家的日子總是來得那麼快,我要返回學校了。父親幫我收拾好了東西,臨走時,父親將一張疊折有序的紙遞給我,說:“孩兒,不要灰心,挫折是難免的,爸要對你說的話都在這紙上!”……隨著汽車的鳴笛聲,父親漸漸的消失在我的視線,惟有他高大的背影停留在我的眼眸中。

慢慢地開啟那張紙,我哭了:“孩兒,人的一生不會一帆風順。前進的道路是漫長而坎坷的,只要有意志、有信心,勝利永遠會屬於你……這是你父母的肺腑之言!”車在前行著,我在思緒在翻動著。父親的話烙印在我的心中,此時我才感受到父親那憨厚朴實的力量。

車不知不覺到站了,學校就在眼前。街上的空氣那麼新鮮,陽光那麼明媚,秋風中的楓葉泛著紅暈在微笑的點頭,別有一番蘊味,我知道,新的征程開始了。

作者藉助聯想,成功地運用了景物描寫,把自己的感情融進景物之中:當得知自己考試失利時,教室內原本輝煌的燈光也變得“似乎也在責問我”;秋風“不盡人情地向瘦弱的我刮來,風是那樣的冷落”;月光“也被汙濁的雲朵囚禁著,生靈好像失去活氣”;而結尾處受到父親鼓舞,重新鼓足勇氣,決心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去,景物則變成“街上的空氣那麼新鮮,陽光那麼明媚,秋風中的楓葉泛著紅暈在微笑的點頭,別有一番蘊味”等等。作者借景抒情,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二、刻畫細節,抓住傳神景物表現作者思想

自然景物各有其特點,而作文中景物描寫則要抓住其突出特點進行描繪,把作者的感情融入其中,表達作者內心世界。請看下面例文:

蕭瑟秋風今又是

天灰濛濛的,踏著滿地似血的楓葉,我一個人在慢慢地走著。想起這樣一句話:“葉的飄落,是因為風的追求和樹的不挽留。”想起自己,竟自傷感起來。

突然記起了家鄉的西山,在這個季節裡,該冷清了吧,我那群可愛的朋友們都離開了,它也許很寂寞吧。

曾幾何時,我們幾個頑皮的孩子,每天下午都來嬉戲玩耍,採幾朵野菊花插在頭上,然後蹦呀,跳呀,把家庭作業拋在了腦後,一直跑到累得滿頭大汗,然後捧起清涼的溪水,把臉貼上去,往水裡吹幾口氣,抬起頭,互相看著,傻傻地笑……玩到傍晚,餓了的時候,逮幾隻螞蚱,升起一堆火,把它們烤得又黃又亮的時候,用石頭壓死火,互相分享這美味,吃得嘴脣都變黑了。回家後當然是一頓斥責,但明天依然如故,這是我們約好的,每天下午都一樣……

想到這,我不禁停下了腳步,天不早了,路上只剩下我一個人,看到這漫天飛舞的枯黃的葉子,任憑秋風吹著我的頭髮,蕭瑟秋風今又是,只是人變了,景也變了,沒有夕陽,看不到“夕陽西下”的景色,但能深刻體會到“斷腸人在天涯”的悽苦。范仲淹在《蘇幕遮》裡說得好:“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一下子就把愁苦的心情描述出來了,於是又記起他《御街行》裡的句子:“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

彎下腰,撿起一枚千瘡百孔的葉子,像一顆經歷無數次風雨的心,在飽經滄桑後落到了它深愛的土地——這樣想著,突然,鈴聲把我換回到現實,發現天已經快要黑了,該上課了,急匆匆跑到教室,然後把那片落葉夾在了我最愛的那本書裡,連同當初小夥伴們的輕鬆自在的嬉戲聲。

西山,我的樂園。

這篇作文作者抓住了景物的幾個特色進行描繪,達到了感人的目的:秋天的楓葉是紅的,但在作者思念故友這種思想感情下卻變成了“似血的楓葉”;童年夥伴親密無間,遊戲時無拘無束,景物變得可愛,“野菊花”、“清涼的溪水”、“又黃又亮的螞蚱”都給人以美的享受;思念朋友、感嘆朋友離別,樹葉變得“千瘡百孔”,“ 像一顆經歷無數次風雨的心像一顆經歷無數次風雨的心”。抓住了景物特色,也就抓住了人物的心情,抓住了人物內心世界。

三、託物言志,運用景物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景物是作者情感的寄託,豐富的感情和真正的意圖要通過景物表達出來,於是作者就託物言志,賦景物以人性。請看:

蕭瑟秋風今又是

樹葉飄飄灑灑地落下,宛如一隻只黃蝴蝶迎風起舞,一陣陣清風吹動著地上的落葉,也一陣陣吹動我的心。此時已是7點30分,距離家長會開始時間已經不多。我目視著遠方,在人群中搜索爸爸的身影,但都令我失望。我獨自站在那裡,雙手插在衣兜裡,踟躕著。看到別的家長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我在想象著父親到來時的情景。1分鐘,2分鐘,10分鐘……我在秋風中足足站了半個小時,正當我拿起電話時,那熟悉的身影終於出現了……

在近百米的地方,爸爸的雙手插在衣兜裡,像我一樣。在眾多的家長當中,他是那麼的矮小,我走上去,迎著他說了句:“爸,家長會快開始了,你快去吧!”話很平淡,沒有欣喜,沒有怨恨。就這樣,短短的幾分鐘,爸爸在我面前出現,又在我眼前消失。

我獨自漫步在校園的小路上,家長依舊絡繹不絕,在孩子的陪伴下,他們有說有笑,而我卻獨自一人呆呆地走著。抬頭望望天空,一片晴朗,而我的心中卻下著雨。一陣秋風吹來,樹葉落在我的身上、臉上,雖然有點麻木,但經過多次的磨練,我早已習慣了。成績考不好,我告訴自己,失敗是成功之母;爸爸來開家長會,兩手空空,我告訴自己,沒關係,他是為了磨練我,讓我自立……我縱然找到千百個理由,可心裡總有幾分不平,就算生活上再獨立,也彌補不了我內向的性格,我所有的祕密從沒有向父母提過,只是讓它們像秋葉般腐爛在泥土裡,埋藏在我心裡……

時間過得好快,家長會結束了,爸爸從教室走出來。我把他送到校門口,路上,爸爸問我的學習情況,我只是機械般地回答:“還行,知道,嗯……”這些我似乎能背成順口溜的答案我都說煩了,爸爸也該聽煩了吧。

遠處,公交車緩緩地蠕動而來,爸爸臨上車前說了最後一句話:“要吃得好點,關心好自己。”我重重地點了一下頭,因為,爸爸終於說了一句關心我身體的話。

我再一次抬抬頭,天依舊晴著,我的心也晴了,我頓時感受到:“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父愛無言,父愛如山。

父愛無言,父愛如山。爸爸來開家長會,兩手空空,令“我”失望。更令人失望的是沒有一句關心的話語,難道父親不愛“我”嗎?“我”煩惱。結尾處卒章顯志,頓時感到了父愛的偉大。作者藉助景物表達了自己的感情。 總之,景物描寫是記敘文中常見的一種描寫手法,它對襯托人物情感、表達作者思想、彰顯文章主旨具有重要作用,恰當運用對提升作文質量大有裨益。

現代文中描寫的分類及作用 篇二

現代文中描寫的分類及作用

現代文中的描寫一般分兩類:

一是人物描寫,包括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細節描寫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分析人物形象可以通過人物描寫的各個方面的內容來進行,重點把握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和細節的描寫,因為這些方面在突出人物形象上更具有代表性。 二是環境描寫,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社會環境一般是指有人蔘與的場景描寫,自然環境也就是景物描寫。分析景物描寫的作用對解讀記敘文有重要的作用。 無論是虛寫還是實寫,是靜態描寫還是動態描寫,是動點觀察還是固定觀察,其作用都是為表現主題服務的,都有交代背景、渲染氣氛、表現人物性格、襯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

1、人物描寫,包括外貌、心理、行動、語言的描寫

2、景物描寫,指對人物生活環境中的自然景物和社會環境的描寫

3、場面描寫,對在一定時間和環境中,以人物為中心的畫面描寫

4、細節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即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 、心理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則包括靜態與動態、客觀與主觀、反襯與對比三種。描寫,是對人物語言、動作、服飾、心理活動等細小環節或細微事件的描寫。

記敘文中環境描寫的作用 篇三

記敘文中環境描寫的作用

記敘文中常常出現典型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環境通常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有這樣幾個作用:

1、自然環境:

a、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例:“那地方叫平橋村,是一個離海邊不遠,極偏僻的,臨河的小村莊。”(《社戲》)

b、渲染環境氣氛 例:“天邊彷彿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鑽出來。”(《我的叔叔于勒》)

c、烘托人物心情 例:“他狠狠地敲打,向著葦塘望了一眼。在那裡,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蘆花蕩》)

d、烘托人物形象 例:“深藍的天空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期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向一匹猹刺去。”(《故鄉》)

e、預示人物的命運 例:《紅樓夢》

f、表現人物性格 例:“眾軍人看那天時,四下裡無半點雲彩,其實那熱不可當,楊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智取生辰綱》)

g、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例:“正是六月初四日時節,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有半點雲彩,其實十分大熱。”(《智取生辰綱》)

2、社會環境:

a、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時代特徵、社會習俗、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例:“對調子的來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樹林子和灌木叢溝凹處,彼此相去雖不多遠,卻互不見面。”(《雲南的歌會》)

b、渲染環境氣氛 例:“天氣很冷,四下裡很靜,除了炮彈的炸裂,沒有任何聲音。 ”(《蠟燭》)

c、襯托人物心情 例:“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後邊的草地上,普魯士士兵正在操練。”(《最後一課》)

d、推動情節發展 例:我走過鎮公所的時候,看見許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邊。最近兩年來,我們的一切壞訊息都是從那裡傳出來的:敗仗啦,徵發啦,司令部的各種命令啦。 我也不停步,只在心裡思量:“又出了什麼事啦?”(《最後一課》)

e、深化主題“ 在炮火焦灼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一位南斯拉夫母親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位蘇聯年輕士兵的墳頭。”(《蠟燭》)

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的作用 篇四

記敘文中景物描寫的作用

複習目標:

1、能準確從文中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

2、就指定的環境描寫分析出其作用;

3、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象續寫一段環境描寫。

解題方法:可從六個方面理清答題思路:

①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②暗示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特徵或展示世態風情;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 ④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⑤ 奠定情感基調;

⑥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為刻畫人物作鋪墊等。

典型例題分析:

景物描寫主要是為了顯示人物活動的環境,使讀者身臨其境。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作用。

一、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 。

如《孔已己》中開頭對魯鎮酒店的格局的描寫‚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檯,櫃裡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餞,買一碗酒。‛交代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具體的人文特點。

再如《變色龍》中 ‚商店和飯館的門無精打采地敞著,面對著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就跟許多飢餓的嘴巴一樣。門口連一個乞丐都沒有。‛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社會環境。

二、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暮色開始四合。在一片寂靜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懼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動彈。

暮色蒼茫,天上出現了星星,懸崖下面的大地越來越暗。‛

再如《蘆花蕩》中‚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裡,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裡,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深夜,葦塘裡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窠裡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他狠狠地敲打,向著葦塘望了一眼。在那裡,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

三、展示人物性格。 如《驛路梨花》中對小茅屋的描寫: ① ‚白木門板上用黑炭寫兩個字:‘請進’‛

②‚火塘裡的灰是冷的,顯然好多天沒人住過了。一張簡陋的磊竹床鋪著厚厚的稻草。倚在牆邊的大竹筒裡裝滿了水。‛ ③‚牆上寫著幾行粗大的字:‘屋後邊有乾柴,樑上竹筒裡有米,有鹽巴,有辣 子。’‛這都反映出主人的熱情、好客、細心的性格。

四、推動情節的發展 ,為下文埋伏筆。

如《蘆花蕩》中‚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著一層煙氣。”

《智取生辰綱》中‚正是六月初四日時節,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雲彩,其日十分大熱,當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嶇小徑,南山北嶺,卻監著那十一個軍漢。‛

‚眾軍漢看那天時,四下裡無半點雲彩,其實那熱不可當。‛

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如《濟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古老的濟南,城裡那麼狹窄,城外又那麼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裡,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

六、用景物描寫體現時間或情節的變化。

如《爸爸的花兒落了》中‚到了五月節,石榴花沒有開得那麼紅, 那麼大。” ‚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麼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是因為爸爸今年沒有收拾它們——修剪、捆紮和施肥。石榴樹大盆底下也有幾粒沒有長成的小石榴‛

典型例題:(2011年南京)《雪地烤紅薯》

4、文中有兩處關於雪的環境描寫,說說這樣寫的好處。(3分)(考查環境描寫的作用)

(A)天空飄著雪花,男人的頭頂和肩膀上落著薄薄一層雪。 (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鋪了厚厚的一層。

【解析】本題考查對環境描寫的作用進行賞析的能力。環境描寫是小說的三要素之一,是為表現主題服務的,在小說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解答這類題目,不能孤立地分析景物,而要把景物和人物、背景、主題等因素密切結合起 來。具體到這道試題,(A)(B)兩處的環境描寫分別出現在第②段和第⑧段,由‚薄薄一層雪‛到‚地上鋪了厚厚的一層‛,暗示時間的推移,天色已晚;由‚飄著雪花‛到‚雪越下越大‛,說明天氣越來越冷。而這一切又表明男人在雪地裡已經站了很久,但生意慘淡,因此(A)(B)兩處對雪的描寫,還具有營造蒼涼凝重的氛圍的作用,烘托了人物失落、苦澀的心情。

【答案】(3分)暗示時間的推移;交待天氣變得更冷;烘托人物失落、苦澀的心情;營造蒼涼凝重的氛圍。(答出三點,意對即可) 當堂練習

一盞油燈 劉超

生日這天晚上,我又點燃了這盞燈,一盞極普通又極不普通的小油燈。 一個洗得透明的墨水瓶,瓶口上加放著一枚乾隆年間的銅錢,一根雞腸線從錢眼中穿過,在通過錢眼處的腸線上包了一塊用空的牙膏皮,粗細與錢眼相宜,在瓶裡添上煤油或柴油,燈就可以點燃。

隨著搖曳的燈光,我的思緒又回到了令人魂牽夢縈的往事之中。 三十年前,五歲的我隨當教師的母親住在山區一個國小校裡。這裡山清水秀,但很貧瘠,沒有電燈,家家戶戶都用自制的油燈。晚自習的時候,學生們便點起一盞盞大小不一的油燈,暗淡的光環輝映出一雙雙求知的眼睛,幾十盞燈彙集在一起,宛如一片星星。

尚不諳世事的我便開始學著做油燈,但總也做不好,還弄得滿手墨汙油垢。鍾情和好奇驅使我悄悄拿了臨視窗坐著的那位小姐姐的油燈,倒掉瓶裡幾近枯竭的油,用一塊塑料布包好,藏在貼身的背心裡。

夜深了,媽媽批改完作業,在昏暗的油燈下做油燈。我問媽媽:‚是給三三兒做的嗎?‛媽媽說:‚你還小,用不著,我是給班上的女學生巧巧做的。她的油燈不知被哪個淘氣鬼拿去,哭得好傷心‛。

我的心‚咯噔‛一下,手不由自主地捏住了那盞本不屬於我的油燈。 當媽媽看見我用滲著汗水的小手摸出那盞油燈時,一向慈祥的臉上顯露出一絲令我陌生的表情,右手隨著高高舉起。但媽媽的手並沒有落下來,她可能已從我滑落的淚珠中看到了悔恨和委屈,看到了我本善良。

清晨,媽媽叫醒我,送給我這盞本不屬於我的小油燈,並囑咐了我後來才漸漸明白的幾句話。媽媽說:‚有了燈,就沒有黑暗,沒有恐懼;有了燈,就不會走錯道兒,幹錯事兒‛。

十七歲那年我投筆從戎到塞外,臨行時我帶著親人的囑託一一油燈伴我上路,伴我遠行。在那風沙肆虐的北疆,油燈與我廝守,為我驅散寒冷,消除寂寞,打發無聊。

剛提幹不久,我又奉命到了硝煙瀰漫的老山前線。貓耳洞裡油燈驟然亮起,毒蛇、蠍子、山螞蟥便倉皇逃離,油燈為我驅走死亡的陰影,伴我凱旋歸來。那個時候,我才真正感覺到油燈已經融進了我的生命。

我曾涉足祖國的大江南北,我不曾留戀,更不曾沉迷,唯獨丟不下那盞與我朝夕相處、生死相依的小油燈。

我願用身軀做瓶,血液做油,筋骨做捻,去燃燒,直到生命的盡頭。 1.作者在開頭說他這盞燈‚極普通‛又‚極不普通‛。說它‚極普通‛是因為: ________________;說它‚極不普通‛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串講:這道題要在把握文章整體內容的基礎上完成,這篇文章就是寫小油燈的‚極普通‛和‚極不普通‛。‚極普通‛在文章開頭寫得很清楚。它‚極不普通‛是文章重點敘述的內容,解答時要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些內容。可以從小油燈的來歷、經歷、與‚我‛的關係幾方面來思考。

答案:它是用墨水瓶、銅錢、牙膏皮做的;它來歷不凡,經歷不凡,已融進了‚我‛的生命。

2.用曲線在第四段中畫出描寫的句子,並說出其作用。

解析串講:這道題要分兩步解答,先在題目指定的第四段中畫出描寫的句子。第四段主要寫當年使用油燈的地點、原因以及油燈的作用,因此,油燈應是描寫的物件,找出描寫油燈的句子並不難,‚暗淡的光環……宛如一片星星‛。說明描寫的作用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描寫的語句表達了‚我‛對油燈的什麼感情;二是描寫的語句與下文有什麼關係。有了思路以後,用簡練的語言敘述就可以了。

答案:突現小油燈的可愛,為‚我‛做燈、拿燈作鋪墊。

3.文中‚油燈已經融進了我的生命‛這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串講: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要抓住文章中第9、10、11段的內容進行思考。媽媽的話點明瞭油燈的作用,油燈伴隨著‚我‛到塞外、戰場,為‚我‛驅散寒冷,驅走死亡的陰影。

答案:油燈已不是普通的燈,它是一種精神,一種品質,它與‚我‛不可分離,它融進了‚我‛的生命,表明油燈所體現的優秀品質已經成為‚我‛的性格。

4.文章最後一段的含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串講:理解文章最後一段的含意,先要了解其內容。從字面上可以看出,這段表明‚我‛的決心——用全部生命做油燈,然後再抓住關鍵的語句進行分析。

答案:我願發揚油燈精神,為人民貢獻一切。

5.選擇對文章分析理解正確的一項( )。

A.開頭寫‚生日‛這天晚上,點燃這盞小油燈,是為了與後面說的‚油燈已經融進了我的生命‛相照應。

B.本文的主旨是歌頌燈的‚光明正大、勇敢無畏‛的優秀品質。 C.本文也可以說是一篇託物言志的散文,小油燈成了‚我‛的象徵。 D.‚我不曾留戀,更不曾沉迷‛,反襯了油燈在‚我‛的人生歷程中的重要作用。 解析串講:這是一道選擇題,主要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正確,最好採用排除法。先認真讀選項,發現錯誤就排除;如果沒有發現錯誤,也不要馬上確定答案,要把所有的選項看完之後再確定。A項沒有發現錯誤;看B項,它是對文章主題的理解,文章內容並不是歌頌‚光明正大、勇敢無畏‛的品質,可以排除;看C項,文中說‚油燈已經融進了我的生命‛,但不是‚我‛的象徵,可以排除;再看D項,只要把文中這句話完整地看一遍,就會發現此項說法不正確,應排除。 答案:A 課後鞏固練習1、2012年《會考指導用書》‚身後的眼睛‛第3題。 2、2012年《會考指導用書》‚黃昏‛第3題。 3、2012年《會考指導用書》‚我心目中的馬卡連科‛第3題。 4、2012年《會考指導用書》‚生命的絕唱‛第3題。

記敘文中描寫的作用 篇五

記敘文中描寫方法及其作用

(一)刻畫人物形象的描寫方法及其作用

1、外貌(肖像)描寫[包括神態描寫](描寫人物容貌、衣著、神情、姿態等):

1、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

2、烘托人物××心情;

3、表現××心理狀態、××思想性格等情況。

例如:描寫人物的鬍子,屬於外貌描寫,適宜從人物心情、人物形象入手分析。

作用:巧妙地表現了不同的心情,使人物形象更鮮明、更豐滿。 2.語言(對話)描寫和行動(動作)描寫: 1形象生動地表現出××情景, 2表現人物的××心理(心情), 3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徵或××精神品質。 有時還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3.心理描寫: 形象生動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 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質。

4、動作描寫:是刻畫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動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約的,因此,具體細緻地描寫某一人物在某一情況下所做出的反應—主要是動作反應,就勢必顯示出了這一人物的內心活動、1 / 28

處世態度、思想品質。

成功的動作描寫,

1、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

2、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程序,

3、可以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

4、有時候還能推動情節的發展。

(二)環境描寫及其作用

1、自然環境描寫(描寫自然景觀如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天氣、季節和景物場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

1、交代弋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

2、渲染××環境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預示人物的x×命運、3、襯托人物××性格,為下文做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4、揭示文章主題。

2、社會環境描寫(描寫社會狀況或者人物活動的場景和周圍的佈局、陳設):

1、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景、時代特徵、社會習俗、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2、渲染××環境氣氛,襯托人物心情,

3、推動情節發展,深化主題。溫馨提示

1、記敘文人物形象刻畫具有多樣性。

包括外貌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概括描寫和細

2 / 28

節描寫;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等。

描寫手法

環境描寫 作用:

一: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為人物活動提供具體的背景

二:渲染氣氛

三: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 四: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語言描寫

作用:

一:刻畫人物性格 二:直接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 三:揭示人物的身分與社會地位 四:預示並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反映作品的主題與時代特點

心理描寫

作用:

一: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 三: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思想感情 四:深化作品主題

肖像描寫

作用:

一:刻畫人物性格 二: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 二: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 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形傳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動作描寫

作用:

一:顯示人物內心世界 二:刻畫人物性格 二:表現變化的姿勢、感情或者態度 三:創造生動的畫面和活躍的場景

3 / 28

神態描寫

作用:

一:表現人物內心世界 二:刻畫人物性格,反應人物品質

二、側面描寫:從對其他人物、事件的敘述和描寫中渲染氣氛、烘托人物。

1)環境描寫

A、自然環境描寫:襯托人物心情;點明時令、地點;表現人物關係;表現人物性格。

B、社會環境描寫:從狹義上講,社會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處所、背景、氛圍等;從廣義上講,是指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生活、人際關係的總和。

⑴與寫人的關係、⑵與敘事的關係、⑶與抒情的關係、⑷與說理的關係

具體分析:

⑴與人的關係:暗示人物身份、性格、命運;襯托人物形象、心情、精神品格等;引出人物/為人物的出場作鋪墊;為人的活動提供背景。

⑵與事的關係: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營造某種氛圍;象徵某種社會現狀等(手法);暗示或推動情節的發展(結構);

為情節發展埋下伏筆(結構)。

⑶與情的關係:渲染/營造某種氣氛;以烘托/表現某種情緒;為抒發某種情感做鋪墊(結構);反襯某種情感(手法)。

⑷與理的關係:為闡發某種道理做鋪墊;借景物闡明某種道理;

4 / 28

寫景中蘊含著某些道理。

2)周圍人物的反應、評價等。

三、細節描寫: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緻的描繪。作用是豐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寫有血有肉有靈魂。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

此外還有:

細描: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斑斕的色彩,進行濃筆塗抹。

白描:以質樸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徵,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靜態描寫:平面地、靜止地對人物或景物進行描寫。

動態描寫:以動寫靜,或把物用擬人化的手法進行描寫。

四、場面描寫

場面描寫,就是對一個特定的時間與地點內許多人物活動的總體情況的描寫。它往往是敘述、描寫、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綜合運用,是自然景色、社會環境、人物活動等描寫物件的集中表現。常見的有勞動場面、戰鬥場面、運動場面以及各種會議場面等。

注意四點

1.要交待清楚場面的背景。

如活動場面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等,這樣人們才知道場面是在怎樣的社會或自然環境中發生的。

2.要在寫好總體的基礎上寫具體。

5 / 28

寫場面時,要對場面有總體概括,使讀者對總體面貌有所瞭解。但場面同時也應該有重點部分,對 這 部分要寫詳細、寫具體,做到有點、有面。

3.要寫出氣氛。

氣氛是人在一定環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覺到的一種情緒或感情。無論什麼場面,都會有氣氛,如慶祝場面有歡樂的氣氛;比賽場面有緊張的氣氛;送別場面有難捨難分的氣氛等等。

4.寫場面要有順序。

場面是由人、事、景、物組合起來的綜合畫面,不可能幾筆就同時都寫出來。因此,寫場面時要安排 好先後的順序。一般來說,場面描寫可以按照由面到點來安排順序。比如,描寫慶祝教師節的場面,可以先寫歡慶活動的總體氣氛,勾勒“面”的情況,然後分別寫校長、老師、同學的表現。這樣就能點面結合、條理清楚。

要點:

在場面描寫中,人物不能是一個,必須是很多個,並且要以人物描寫為主,場面為輔。場面描寫要為表現人物服務為突出中心服務的。場面描寫少不了景物,人物的心理活動和語言。

注意:群體描寫+個體描寫

小說各種手法及其作用

一、寫作手法(描寫方法):

肖像描寫:以形傳神;

6 / 28

動作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

語言描寫:言為心聲,表現人物性格特點; 心理描寫:揭示人物內心世界;

景物描寫: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性格、心情,寄託感情;推動情節發展。

白描:簡筆勾勒,簡潔準確傳神; 細節描寫:準確傳神鮮明 【細節描寫】

“細節”顧名思義,就是細微末節,它是人物、情節、環境的最小單位,如人體的細胞。說得通俗一點,細節就是具體的描寫那些動作、神態、環境等等的細微的表現的地方。好文章所以能動人肺腑,精彩的細節描寫功不可沒。賀知章“笑問客從何處來”綜合運用情態細節和語言細節,在一“笑”一“問”之間,把老歸故里人不識的淒涼,生動的再現在讀者面前;《范進中舉》後范進發瘋的細節描寫,則刻畫了一個為科舉而讀書,為科舉而活著,中舉後喜極而瘋的科舉祿蠹形象。

細節描寫在文學創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成功的作品,任何重大的主題,任何生動的情節,都必須依靠一定的細節描寫體現出來。真實的細節描寫是豐富情節、增強藝術感染力,使人物性格生動、突出的手段之一。一個畫龍點晴的細節如果用得恰到好處,就能使人物性格更加鮮明、具體、生動。

7 / 28

8 / 28

愉快 欣喜 高興 開心 喜悅 快樂 愉悅 暢快 痛快 滿足 歡樂 快 欣喜 幸福 自豪 欣慰 高興 滿意 陶醉 甜美 微笑 熱情 感激 得意 滿意 誇耀 悲哀 悲傷 哀傷 哀愁 悲慘 哀鳴 傷心 悲切 哀痛 哀嘆 安慰 狡猾 鬱悶 煩惱 火氣 惱火 失落 消沉 悵然 傷感 悲憫 煩躁 悲傷 快樂 鬱悶 難過 9 / 28

10 / 28

描寫人物品質的詞語(褒義) ⑴高尚 傑出 尊貴 著名 榮耀 ⑵志氣 有志 有為 奮發 11 / 28

描寫人物品質的詞語(褒義) ⑴高尚

耀

⑵志氣 有志 有為 奮發

12 / 28

⑶忠貞 忠誠 堅定 堅強 節操

13 / 28

⑷真誠 誠實 寬容 助人

⑸謙虛 虛心 律已 謹慎

⑹廉潔 廉潔 無私 正直 慷慨 勇為 清高

14 / 28

⑺勤奮 勤奮 刻苦 專心 有恆

15 / 28

⑻勇敢 勇敢 奮勇 堅強

⑼公正 公正 嚴明 明辨

16 / 28

⑽節儉 儉樸 節約

17 / 28

⑾善良 善良 安分 厚道 仁慈 和善 溫潤 忍耐

⑿團結 團結 齊心 幫助

18 / 28

⒀才能 才學 智謀 聰明 機智 博學 能幹 遠見 創新 熟練 老練

19 / 28

描寫人物壞品質的詞語(貶義) 卑劣

無恥下流 淫蕩 墮落 陷害 造事 鑽營 搶劫 敲詐 勾結 挑撥

幫凶 忘

2、庸碌

庸俗 庸碌 諂媚 依附

20 / 28

⒃奸詐

奸滑 圓滑 詭計 害人 營私

21 / 28

3、凶殘

凶殘 凶惡 陰險 罪惡 叛逆

4、虛偽

虛偽 欺騙 隱瞞 假相 詭祕 冒充 失德

22 / 28

5、傲慢

驕傲

傲慢 蠻橫 欺人 炫耀 賣弄 放肆 放縱

23 / 28

6、貪婪

貪婪 自私 豪奪 受賄 吝嗇

7、懶惰

懶惰 懶散 無恆 玩世不恭

24 / 28

8、怯弱

怯弱 屈服 不堅定 逃跑

25 / 28

9、偏狹

偏心 心窄 奢侈 浪費

26 / 28

11、勾結 勾結 分裂

12、愚蠢

愚蠢 魯莽 糊塗 幼稚 無志 無知 無能 淺學 淺見 不成才

27 / 28

28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