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情況的彙報

欄目: 彙報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2.78W

關於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情況的彙報

尊敬的領導:

近年來,縣積極採取有效措施,深化農村改革,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加快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開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提升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和機械化生產水平,促進精準扶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現就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發展現狀

(一)基本概況

縣,位於X中部偏北、市東南部,幅員面積X平方公里,耕地119萬畝,轄13個鄉鎮,總人口48萬,是國家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標兵)、省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強縣。

(二)主要特點

1.領導重視。縣委、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檔案,建立了工作聯動機制,縣政府近三年安排資金1200多萬元,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和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

2.體系健全。2023年,全縣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3800多個,其中:農資服務超市1123個、農機作業服務主體X個,農機裝備總量13.04萬臺套、總動力66.2萬千瓦,農機原值5.99億元;植保服務主體341個、現有機動噴霧器3000餘臺、單架式噴霧器400餘臺、農用無人機X臺。建立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9個。

3.服務規範。全縣農機、植保服務行業制定了統一的服務規範,全面推行統一資訊釋出、統一業務培訓、統一服務標準、統一服務合同、統一服務調配,統一收費價格、統一監督管理的“七統一”管理模式。

4.初具規模。2023年全縣農機日作業能力達13.2萬畝、植保專業化統防統治日作業能力達9萬畝,農機作業面積424.9萬畝,糧油生產託管服務摺合面積達58.7萬畝,全程化服務面積達10.3萬畝。

5.成效明顯。農業部、省農業廳領導專家先後多次蒞臨X調研指導服務工作,2023年全國綠色防控現場會在X召開,並獲好評,8月15日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農民日報、中國農村雜誌社記者對我縣稻鴨共育、綠色防控、“蟲草鴨”收購進行了現場報道。

二、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強化政策保障,優化服務環境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制定出臺了《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實施意見》、《關於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關於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意見》、《關於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指導意見》等一系政策措施,強化組織領導,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整合各類資源,實施區域化、規模化、產業化服務工程,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業生產託管和農業社會化服務。

(二)加強體系建設,健全服務功能

一是健全農機服務組織。全縣發展農機服務大戶1347戶、農機作業隊353個、農機合作社38個,農機作業能手4.5萬人;農機裝備總量X萬臺套、總動力66.3萬千瓦,價值4.36億元;建立農機維修維修中心(點)X個、維修技術人員X人;建立農機庫棚20個。二是健全植保服務組織。培育植保專業服務公司1個、植保專業合作社28個、植保作業隊312個,植保專業能手2600餘人,植保器械3300餘臺套(無人機10臺),單架式噴霧器400餘臺,農用無人機10臺。三是健全供銷服務組織。培育農資服務超市1123家,2023年銷售農資6.93億元。建立烘乾中心(點)43個,日烘乾能力達2100噸以上;建倉儲中心X個,庫容8萬噸;發展物流公司33家,配送中心48個,運輸能力達23萬噸。培育農產品加工主體93個,以“梓州購”、“益農資訊社”等三方平臺和396個服務網點為支撐,初步構建起了“2+N”多元化農村電商服務平臺。

(三)拓展服務領域,提升發展能力

一是強化農機服務。2023年機耕作業X萬畝,機播36.6萬畝、機防76.3萬、機收102.4萬畝,全縣農機化綜合水平53.95%。二是植保服務。建立糧油作物綠色防控示範區5個,基地9.5萬畝、輻射帶動55萬畝,經濟作物綠色防控示範區13個,基地面積1.2萬畝,輻射帶動7萬畝。2023年開展糧油專業化統防統治312.5萬畝次。三是生產託管服務。耕、種、防、收託管服務面積分別達48.5萬畝、59.5萬畝、75.6萬畝、65.4萬畝,託管服務摺合面積達58.7萬畝,規模化服務面積10.3萬畝,受益農戶達10.3萬戶。四是產品營銷服務。實現銷售額45億元,網路零售額11.45億元,網路交易總額101.57億元。五是金融服務。為服務主體提供農業融資擔保1.36億元,發放生產服務小額貸款2.2億元,開展土地流轉保險6000畝。

(四)創新服務模式,提升質量水平

1.合作社服務模式。38個農機合作社農機作業面積43.7萬畝。永明鎮萬家旺農機合作社有成員605戶,從業人員140人,各類大型農機69臺套,2023年開展耕、種、收農機作業達3萬多畝。縣劉營廣聯植保合作社註冊資金X萬元、成員211人,有高階莊稼醫生1人、中級農藝師4人,植保機具292臺套,專業服務隊伍60餘人,開展植保作業服務5萬畝以上。

2.專業公司服務模式。新秀健康植物保護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註冊資本X萬元。有專業技術人員30餘人,高功效植保施藥器750餘臺套(無人機5臺),日作業能力達3.5萬餘畝。公司在全省率先構建了“一鎮一個服務站、一站一個特派員、一片一個測報員、一村一個機防隊、一片一個糧食烘乾收貯中心”的“五個一”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2023年,累計完成病蟲害專業化統治24餘萬畝48萬畝次,共計助農增收5600餘萬元。

3.優質大米產業工程服務模式。縣自2020年開始實施優質大米產業工程,構建多元化、專業化、市場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施區域集中連片社會化服務。2022年萬畝優質大米獲得成功,2023年縣政府投入專案資金600多萬元,實施範圍發展到22個鎮鄉、283個行政村、4.8萬農戶,實施面積達10萬畝,收購優質稻穀10萬噸,創產值達20億元以上,帶動當地農民畝平增收500元左右,帶動135個貧困村,5408戶貧困戶,戶平增收588元,推動了“X香米”、“X蟲草鴨”、“臺香米”等一大批優質大米品牌成長壯大。X公司牽頭,投資500多萬元,按照“2+5+N”模式,組建了佔地10畝、建築面積3300多平方米的40萬畝優質大米社會化服務中心,2750個生產服務主體加盟,形成合作緊密的服務聯盟,聯合參與水稻生產全程化“保姆式”社會化服務,促進分散小農戶和新型農業生產服務主體合作共贏,聯合發展。

(五)強化監督管理,規範服務行為

在全縣服務組織中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制定了農機、植保作業標準和服務規範,建立了聯動工作機制和監督考核機制,全面推行統一資訊釋出、統一業務培訓、統一服務標準、統一服務合同、統一服務調配,統一收費價格、統一監督管理的“七統一”管理模式,規範服務行為、淨化市場環境、強化內部管理,全面提升服務主體的經營效率和質量水平,促進服務主體做大做優做強。2023年農機作業收入達4.43億元、利潤8122萬元。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穩定完善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通過農業社會化服務,把各類農業生產服務組織有效地的組織起來,及時為農民提供種藥肥、耕種收防、產加銷等產前、產中、產後社會化服務,解決了一家一戶辦不好、政府包不了、辦了又不划算的社會化服務難題,穩定和完善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防止了耕地撂荒,更好地破解了《誰來種地》《怎樣種地》和耕地撂荒難題。

(二)促進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農機化作業省時省工省力,費省效巨集,事半功倍。專業化統防統治減量控害,減少了面源汙染,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通過農業社會化服務,進一步優化了資金、技術、土地、勞動力、農機等生產資源要素配置,減少了土地、農機閒置浪費,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適度規模經營和現代農業發展。

(三)促進了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農機作業可提高勞動效率50%以上、減少用藥量30%以上、畝平增產60公斤以上、綜合損失率下降2%以上,實現了節本提質增效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和帶動農民增收600元以上,同時還解除了外出務工人員擔心無力耕種的後顧之憂,促進了勞動力轉移,發展了勞務經濟,2023年,全縣勞務輸出41萬人,創勞務收入40億元。

四、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發展不平衡

地區之間、主體之間、服務內容之間發展不平衡,西路、北路壩區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推進效果好、農民滿意程度高,東路、南路丘區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推進難度大、成本高,農民接受程度低。耕、種、收農機作業推進速度快,專業化統防統治推進慢。水稻田生產社會化服務推進優勢明顯,農民參與度高,旱地農作物生產環節農機化服務推廣程序慢。

(二)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田間農機化作業道路建設滯後、橋樑道路過窄,林網過密,制約了大型農業機械作用的發揮。農機、植保專業服務組織的生產、辦公場地缺乏,農機具大多分散、露天停放。

(三)資金扶持力度不夠

對生產託管服務環節的專案支援小,服務環節補貼少,財政獎勵扶持力度不夠大,金融信貸支援嚴重不足,服務主體資金環境不夠寬鬆。

(四)服務主體經濟實力不強

因農業綜合比較效益低,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公益性特點十分明顯,其經濟效益更低,大多數社會化服務組織仍處於微利或虧本經營,盈利小積累少,服務主的經濟實力和盈利能力制約了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有效開展。

五、下步打算及請求建議

(一)下步打算

要在中央、省、市的關心支援下,抓住機遇、再接再厲,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主線,發揮自身優勢,大膽探索創新,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40萬畝優質大米產業工程,全方位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解決小農生產農戶及新型經營主體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難題,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和精準扶貧。一是加強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鄉村振興提供強力支撐。二是繼續實施優質大米產業工程,2023年縣財政投入600萬元,積聚社會資本7400多萬元,建成“稻鴨共育”生態大米基地1.5萬畝,綠色大米基地13.5萬畝、無公害大米5萬畝,共計20萬畝,集中連片區域化推進水稻全程社會化服務,目標是減量控害提質增效,實現綠色發展,畝平增產150公斤、畝平增收500元左右,解決15.3萬農戶水稻生產農機化服務難題,到2020年力爭達到40萬畝。

(二)請求建議

一是請省廳領導繼續關心支援X工作,特別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請在政策和資金專案安排上給予X重點支援和傾斜。

二是請省廳支援X實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專案。X有優勢、有信心、有能力實施好該專案,並將展示出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