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傳承傳統文化作文800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釋出於: / 人氣:2.02W

傳承傳統文化作文800多篇

繼承傳統作文800字 篇一

春節有許多傳統文化,春節最大的講究是無論與家相隔千山萬水,還是近在咫尺,都必須回到家鄉與親人一起過年。

大年三十我們穿上新衣裳,爺爺點著香,我們去請家神,家神代表過世的爺爺、奶奶,我們的祖輩們,我們要讓他們回家過年。女的在家打掃衛生,要把家裡的灰塵都掃出去。我和爸爸,爺爺到了老祖宗的墓地,把燃燒的香火插上,然後把鞭炮掛在樹枝上,一點,鞭炮如閃電一般快速的響起來,我們在旁邊目不轉睛的看著。眼看著鞭炮就炸完了我們磕頭,燒紙,請家神回家。到了晚上,爺爺一整晚不入睡,爺爺說,這是在守歲,讓我們永遠多財多福,健康平安。

春節最重要的環節是貼春聯。春聯上有的貼上春,財,和,福,我自己理解的春是永遠活潑,財是財寶,和是和氣。爺爺笑著說:春是很幸福,財是很有錢,和是平安健康,我恍然大悟。

三十到七年級鞭炮的響聲持續不斷。到了七年級,第一頓吃餃子,必須是素的,而且必須先讓天神,地神,鬼神,家神先吃,要燒紙錢,磕頭,為了保佑一家的平安、來年順利、幸福。我們吃的第一頓餃子裡包上硬幣,誰吃著誰就代表來年誰最有福氣,而且素餃子代表寂靜,和平。桌子上的供品還要擺上豬頭,因為在古代豬代表富裕人民,所以在老祖宗面前擺上豬頭,代表大財大福。還有,不能亂丟垃圾,如果用掃帚掃地會髒了老祖宗的臉,那一天也不能打掃衛生。

七年級早上,我先給爺爺,奶奶拜了個年,爺爺奶奶給了我一百元,然後挨家挨戶拜年,有的奶奶給我糖,也有的奶奶給我餃子,我總不會忘記說聲謝謝。到了八年級,我們就要送家神,走著走著,又到了祖宗的墓地,我們把鞭炮放在一起,點了火一個連一個的衝上天,猶如打雷般。送完了家神,我們就回到家吃餃子。鞭炮依然連綿不斷。到了九年級,年終於過完了,我和媽媽到了姥孃家,而且我們必須使用禮貌用語,比如不能說餃子包完了嗎,必須說包好了嗎。我們不能說包了多少個,我們必須說,包了這麼多啊,如果我們說包了多少個,代表錢很少,如果我們說包了這麼多啊,代表財源滾滾。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辭舊迎新,一切都是新的,美好的,真好!

繼承傳統作文900字 篇二

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傳,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泱泱國風。沒有傳統的延續,便沒有如今的燦爛文化之光,而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與靈魂,所以我們華夏兒女要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傳統美德。

文化是民族的根,對於文化,漢字是它的根。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的精粹,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書法的筆墨古韻流香,它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而發展。中國人對書法的審美其實是長在骨子裡,溶在血液中的。字如其人,相由心生,所以書法已經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對中國人的國民性格、審美情趣產生了恆久而深刻的影響。中華傳統文化之根——書法。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可百善孝為先,“孝道”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尊老敬老之風淳厚而深遠。古人云:“孝道,德之本。”孔子也說:“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這些都是說,孝是一切社會道德的根本、做人的根本。千百年來,孝深深地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流淌不息,永不停歇。“孝德”這股文脈給中華民族注入生命活力。孝深深地紮根於中華民族的文化土壤裡,根深蒂固,成為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力量。中華傳統文化之根——孝。

書法乃中華藝術文化之魂,孝乃中華道德文化之根。

我們要守住中華傳統文化的根,留住中華傳統文化的魂。沒有根就不會長出參天大樹,沒有文化的根就不會有社會的文明。它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文明的根,也是世界文化的根。只有當我國觀察人類文化的進展時,就能用人文精神來教化天下。“亂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所以我們在傳承文化與弘揚美德的同時,也應觀乎人文,方以化成天下。

是什麼支撐著我們強大的祖國能在五千年的歲月裡熠熠生輝?我想,應該是中華民族傳承了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文化的根深深地扎進土裡,深深地烙印在每個炎黃子孫的心裡,因為這是我們的信仰,是我們心底湧動的力量。中華傳統美德為我們的靈魂注入人文精神,使我們的國家向著世界的文化之巔邁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為每個華人注入到心靈。

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裡,也許,我們還在平凡的視窗上舞動青春;也許,我們還在題海戰術裡挑戰困苦;也許,我們還在一堆堆文字材料中敲打歲月……但莫忘初心,觀乎人文,化成天下。我們要秉持傳承中華文化的信念,攜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譜寫歷史新篇!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篇三

在現代生活中發揚中華民族文化

每一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傳統,他們是奪目的,絢爛的,然而又在歲月中逐漸流失,碾滅,最後卻埋在了幾千年積澱的黃土下……

我想對此說些什麼。

比如怎樣很好地繼承和發揚傳承千年的精髓,以及怎樣讓新潮的現代人接受並且完全融入已有些生澀的傳統文化。

這,是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當然,其中不乏有佼佼者,他們巧妙地將流行和傳統結合得天衣無縫。

我就簡單地談談音樂和飲食等幾方面。

1音樂。

首先,小天王周杰倫的《東風破》《中國風》就向我們展現了當代人的古典情節。

並且讓很多原本不習慣古典的人們開始關注起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了,這不能不算是一大突破。

其實《東風破》的歌詞淺顯易懂,不過是向我們講訴了一段現代都市人的愛與恨,但在樂曲的表現上,悽惻婉轉,帶有古韻,琵琶的演奏也烘托出舍與不捨間的幽冤。

於是,很多追逐快餐文化的人被打動了以後,開始思索對於經典和悠遠的觀點,開始愛上了原本被他們遺忘的華夏文明。

除慈之外,王力巨集的《花田錯》《龍的傳人》、陶哲《蘇三說》也是很好的例子。

2 飲食。

這是一個講究創新的時代。

人們很容易就對同一件事物感到厭倦,就連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也是一樣。

不過,通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又出現了新的時代特色。

在講究色、香、味、型之外又講究營養,這就是一種時代進步。

一種文化再生。

但是,中華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碰撞中,應該有一個堅固的支點,這樣它才能在博採眾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

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也就是中華飲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內涵。

歸根到底,我們只有準確是把握中華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特質才能深刻地理解中華飲食文化,因此也才能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飲食文化。

3服裝。

我們來粗略看看近幾年來的流行風吧。

復古永遠都是主角,人們在稍縱即逝的流行中開始懷念。

懷念古典的厚重,和經過歲月淘洗後的精緻。

唐裝、旗袍、印花布、刺繡、扇子裝潢……它們已經生根在都市的塵灰中,已經在笑語盈盈裡散發著脈脈溫情 。

除此之外,還有古香古色的紅木傢俱、影視作品等倍受人們青睞。

中國悠遠的民族文化應該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傳承下去,它永遠是浪間最閃耀的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