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木蘭陂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83W

木蘭陂的心得體會多篇

木蘭陂的心得體會篇1

暑假因為沒有事情可做,便去書店看書,一本《堂吉訶德》映入我的.眼簾,出於對這本書封面的好奇,我便把這本書買了下來。

這本書的封面是一個老人穿著鎧甲,拿著長矛和盾,後面是一架風車,老人帶著一頂破亂不堪的帽子,閉著眼,好像在享受陽光。好美的畫面!

這本書的作者是西班牙的作者塞萬提斯,他出生於1547年。他是文藝復興期間西班牙小說家、劇作家和詩人。是歐洲近代現實主義小說的先驅。他被譽為是西班牙文學世界裡最大的作家。評論家們稱他的小說《堂吉訶德》是文學史上的第一步現代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

看完這本書的作者簡介,於是我好奇的翻開了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一個沒落的貴族讀騎士小說後鬼迷心竅決心復活騎士生活,於是他在家找到了破爛不堪的鎧甲,長矛和盾,帶上他們家瘦弱的馬,帶上了農民侍從桑喬,化名“堂吉訶德”去探險。在這一路上他鬧了很多笑話,他把風車當成了巨人,與他決戰,把綿羊當成了百萬大軍,搞的綿羊雞犬不寧,他也被牧羊人狠狠揍了一頓,吃了不少苦頭,鬧了不少笑話,他在大家的眼中是神經病。可是他卻不理會大家,醜態百出。我看了之後令我捧腹大笑,到了最後,他敗歸故里,直到快死了,才明白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不切實際的。

木蘭陂的心得體會篇2

這個寒假我在家裡讀了一篇《灰姑娘》,裡面講了一個富人的妻子病了,在彌留之際,把女兒叫到床前,說:“好孩子,你以後無論做什麼,只要心腸好,我就會保佑你的。”說完她就閉上了眼睛。女孩很傷心,後來她每天就到母親的墳上哭一場。沒有過多久,富人又娶了一個女人。

那個女人有兩個女兒,那兩個女兒長得都很漂亮。但心腸很壞、很惡毒。從此可憐的小姑娘就開始受苦了。那兩個女孩奪走了她漂亮的衣服,只給她穿一件灰色的舊褂子和一雙草靴。每天都從早到晚地做著苦工。晚上睡覺只能躺在灶旁的灰裡。於是她們就叫她“灰姑娘”。

灰姑娘的爸爸也對她不好,有一次她爸爸外出回來給兩個姐姐買了好多禮物,而只給灰姑娘帶回來一棵棒樹的丫枝。灰姑娘把這丫枝栽到她母親的墳前。就是這個丫枝改變了灰姑娘的命運。這個丫枝慢慢的長成的一棵美麗的棒樹。後來灰姑娘每天都要去三次,每一次都有白鳥飛到樹上來。如果她說出一個願望白鳥就會把要的東西送給她。

國王舉辦一個舞會,國內所有的姑娘都可以參加,當然灰姑娘也想參加,可是繼母和兩個姐姐都不想讓灰姑娘參加故意找事刁難灰姑娘,灰姑娘經受了不少的挫折,就是這時候在白鳥、棒樹的幫助下。灰姑娘終於參加到的舞會。在舞會上認識了一位王子,王子也被這位善良的姑娘打動了。和她結了婚最後終於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心地善良的人,不管她經受怎樣的挫折,都能得到幸福。

木蘭陂的心得體會篇3

假期讀完了張愛玲的一本短篇小說集,週日又在書店選了一本張的長篇小說“半生緣”。讀起來發現這個曾被拍成過電視劇的作品,自己上學時也曾讀過。

記得在學生時代,在圖書室借來看到一半時,感到作品寫得悲慘,便沒有讀下去。

現在讀起來,仍然覺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可悲可氣。

“半生緣”中展現了舊上海的一類人的生活。故事以世鈞與曼楨的情緣為線索,記錄了他們相識、相許、分離和相遇的過程。故事快結束時,他們相遇話別。

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幸福的,在錯誤的時間遇見對的人只有放手。“他們回不去了。”讀完很為他們的情緣感到悲哀。

作品中沒有我喜歡的女性,一個人也不喜歡。

作品中我認為最可氣的人是曼楨的母親。不論一個母親有沒有文化,她都但當著家庭統帥的責任。特別是曼楨的父親不在了,母親便是家中唯一的統帥。

而這個“統帥”允許她的長女曼璐去當歌女,來供養全家及弟弟妹妹們讀書。讀書重要嗎?比起做人,讀書是可以放棄的。如果曼璐是一個醜女,也許只能像曼璐的傭人阿寶那樣當一個小保姆,那麼曼璐的人生或許會好一些。起碼這樣的工作可以在陽光下說起。英國的王妃戴安娜17歲時也給他人做過保姆。奪得全國模特大賽桂冠的阿根廷女孩妲妮拉曾經是一個撿垃圾的女孩。若生活還是無法繼續,那麼把孩子送他人撫養,送一個無子女的好人家去生活總比讓一個子女去做見不得人的事情要強。

我想多數成家的男子都不會希望在自己消逝後,兒女去過那樣的生活。這樣的母親我不贊同。曼璐天天在做什麼,她知道,曼楨被囚禁在曼璐家她也知道。她可以忍受曼楨被囚禁那麼久而不見。她聽大女兒的,也怕大女兒。我認為她在花曼璐那樣獲得的錢開始,她便在兒女面前矮了一大截,也就開始怕兒女了。我心裡在想,這樣的母親,不如把孩子送人吧!

母親瞭解自己未成年的兒女天天在做什麼,這是必須的,管不住自己孩子的母親,將不被兒女所尊重。

作品中曼楨的悲哀也有她自身因素在裡面。厄運來了,躲不掉了,那麼就應該用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命運賭一場,可以笑著讓姐姐看自己絕食而死,或許曼璐會妥協放了曼楨。而不應該是最後曼楨妥協嫁給她姐夫。

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我曾經和好友玩笑時說過:“如果我們是小鼠,前面來了一隻老貓要吃掉小鼠,最好的辦法是把自己變成一隻有毒的老鼠,笑著向那老貓走去,吃下,必死。”這只是一句玩笑話,因為我的世界裡沒有惡勢力,也就不用把自己變成一隻小毒鼠。

“半生緣”反映的是舊上海一類人的生活。現在的社會比那時要好很多。

現在的社會中,也少不了母親這一角色。讓我們女性人人都做一個好母親吧。在丈夫和兒女搖起生活的船槳之時,我們捧起號角用力吹起,為他們加油!

木蘭陂的心得體會篇4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初次聽見我們學校的大姐姐在學校活動中誦讀這首《木蘭辭》時,就被它朗朗上口的韻律、生動的故事情節所吸引。

回家後我從爸爸買的古詩詞書籍中找到了這首《木蘭辭》,纏著爸爸講給我聽,原來《木蘭辭》講述的是一個叫花木蘭的女孩,因國家需要驅趕外患、征戰戍邊,花木蘭年邁的父親也在徵兵之列,她弟弟又未成年,於是木蘭毅然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沙場上,木蘭英勇善戰、足智多謀、屢建奇功,經過多年的征戰獲得了勝利,使民眾過上安定的生活。回朝後不願在朝為官,只懇求早日回家與家人團聚,恢復原來在家時的本來面目,過上了平淡、安寧的田園生活。從此,我就喜愛上這位能為國分憂、文武雙全,孝敬父輩、關愛手足,熱愛生活、勤勞善良的女英雄。每當我誦讀《木蘭辭》時,眼前就浮現出花木蘭那英姿颯爽、剛毅堅強的身影,又聯想到木蘭“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的情景。多次誦讀《木蘭辭》後,我深深感到木蘭在三個方面值得我去學習。第一是她自強不息、剛毅堅強、心繫民眾、為國分憂的精神。木蘭從小自強不息,練得一身高強的武藝本領,在封建禮教的重男輕女的大環境下,不畏艱難,毅然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十多年的征戰中,她為廣大民眾能過上安定平和的日子,放棄親情,不辭千辛萬苦,出生入死、英勇善戰,足智多謀,終於凱旋而歸。我覺得在今後的學習中,要刻苦認真的學習真本領,鍛鍊自己堅強不息的精神,長大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第二是她尊敬父輩、關愛手足的誠摯親情。從文中看到國家需要戍邊徵兵,而木蘭家父年老多病,沒有長兄,弟弟又小,木蘭坐在機杼前一陣陣的嘆息,轉而毅然決定替父出征,積極參軍,為父解憂。又從文中“不聞爺孃喚女聲,……”感受到木蘭對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我覺得從木蘭的身上,我要做到尊敬老人,關心弟弟妹妹,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做一個大家都喜愛的人。第三是她熱愛生活、積極生活、勤勞善良、不愛慕虛榮的生活態度。從木蘭回家急切地“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到“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看出木蘭是一個熱愛生活,也是愛梳妝打扮的女孩子。從“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看出木蘭是一個不愛慕虛榮、追求名利的人。我覺得我也應做一個熱愛生活、真真實實、健康快樂的人。

木蘭陂的心得體會篇5

說起花木蘭,總會被一首木蘭詩侷限在一幅白描的圖畫中。先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的嘆息,再就是末尾的“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的羞澀,能體會到她“從此替爺徵”的勇氣,但少了一份她在戰場上的英姿颯爽。 而趙薇和陳坤演繹的電影《花木蘭》讓我感到視覺的震撼,昏冥的畫面卻線條明暢的勾勒她英雄將領的情懷。

花木蘭,溫柔,典雅,與其說她是一位將軍,倒不如說她是個孝順的女兒。喜歡她的小女子的慈悲,也喜歡鏗鏘的英姿,她有女人的眼淚,也有男人的視死如歸。她的倔強是她最濃的溫柔,而欲哭無淚的無奈卻是她最有力的堅強。愛情在她的心裡萌芽卻又被戰爭的殘酷所埋葬。她最後的臺詞:“你曾經說過,如果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這個國家的'安寧,你一定會去!”看上去她在提醒文泰,實則是她內心的獨白,為了和平,她相忘了女人生命中最重要愛情。她用自己的生命力柔和著魏國的底色,記得她:“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記得她說過”要打就到戰場去打!”的確,在戰場上她把她的美髮揮的淋漓盡致,巾幗不讓鬚眉是她不朽的辭章。不能說花木蘭就是趙薇,但趙薇卻讓我看到了一個鮮活的花木蘭,從此我的記憶裡不在只是木蘭詩裡的淡遠寧靜的白描,而是氣吞山河的氣魄和沙場秋點兵的壯烈。

狂風捲地的沙塵,文泰的心破如爆發,掩飾的、隱藏的在一瞬間迸發了出來,情至深,愛至切,他最急迫想看到的就是他的佳人。情不自禁的眼淚、不能自已的瘋喊,才是他最真實的感情。當初的果決的否定,再回想他細心的洗去站牌上的鮮血,把自己的血讓陷入昏迷的木蘭喝,並語重心長的對她說:“你不會死,因為我每天都數天上的星星,一個也沒少!”人的崇高,一直體現在他生活的細枝末節,愛一個人,尤為是。在戰場“生不能擇其命”,“讓我放棄生命很容易,放棄最愛的人太難。”到“我明白 ,忘了我!”,這種力度的轉折,更是常人所不能及的,我知道他是至情至愛的男人,只是他的愛情不自私。

把一生的眷戀埋在心底,這是一種冷暖自知的痴情,無怨無悔的根蒂,浮在了餘世,半世的悲哀,斷了線,悲了心,痛徹心扉卻又得淡然相忘,也許擲地有聲的愛情未必為萬世敬仰,無聲無息無息的愛情未必就輕於鴻毛,沒有結局的愛情卻成就了一段歷史的讚歌。英雄——往往是苦了自己的情,卻無愧於蒼生。

除了木蘭和文泰,我特別喜歡電影中的費小虎。壞壞的調皮卻很善良,玩世不恭卻又赤膽忠誠,鄰家小弟的姐弟情結,和胡奎肝膽相照的兄弟情節,他誓死捍衛國家的正氣,他死前臨危不懼的勇氣,讓我為這個戰爭中的小人物而徹底征服,他用自己的熱血演繹了一個人鐵骨錚錚的傳奇。

整個電影一氣呵成,時而悲慷,時而舒緩,金戈鐵馬的戰爭中和愛情的悽婉,木蘭和文泰為國家放棄愛情,而柔然公主卻為了和平去政治聯姻,小虎和胡奎的兄弟情,他們為的不是萬世敬仰,也不是為了曠世的千秋佳話,只是本分做人的問心無愧,善良、平凡卻又不普通。

電影中的臺詞:有人說,離家太遠,就會忘記故鄉。殺人太多,就會忘記自己。在戰場上死去,生命會像雨水落入大地,毫無痕跡。如果那時候,你愛上了一個人,希望會從泥土中重新綻放。

而我們——在沒有戰爭和英雄的時代裡,我們一樣不要忘記自己,同樣要熱烈的擁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