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釋出於: / 人氣:1.59W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精品多篇】

《靜悄悄的革命》的讀後感 篇一

有幸拜讀了日本教育學佐藤學博士的《靜悄悄的革命》一書,為佐藤學博士的平易、務實的研究態度所感動,為他對教學中的形式主義的批判所震動,閱讀《靜悄悄的革命》,給困惑中的我帶來了許多思考、啟示。

思考:教師的角色

1、守望者。一直以來的“應試教育”讓我們的教師在課堂上扮演著學生學習知識的灌輸者,教室維持秩序的管理者,因而,我們的教室要麼是寂靜、沉悶的,要麼聽到的只是學生們齊聲的高呼“是”、“是”。在這裡,我們看不到個體的參與。我們常常呼喊的“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這不是一句空話。就拿數學教學來說,教師更應注重學生的個體參與,從這種個體的參與中獲悉個體差異。長期以來,一直只存在著重認知理解,輕情感體驗,重共性統一,輕個性差異的發展。對於學習,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應該是多元的。每個個體根據自己的已有生活經驗、人生閱歷、思想深度等對同一內容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走進文字,與文字對話,要尊重學生的個體體驗和獨特感受,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我想,新課改下,教師的角色真不應該做學生學習知識的灌輸者,教室維持秩序的管理者,應該成為關注每個個體的守望者。我國課程改革的目標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所以它應該是一個個性的教育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心靈。“守望”即包含著對每個個體的尊重。

2、傾聽者。回想我們的課堂,常常埋怨孩子們不接應,不願回答。閱讀《靜悄悄的革命》,似乎讓我找到的問題的癥結所在,那就是——傾聽。傾聽遠比發言更加重要,因傾聽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習的重要行為。而學生能傾聽源於教師的傾聽。《靜悄悄的革命》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傾聽學生的發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話,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棒球投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準確地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說什麼,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學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準確地接住的話,學生後來就會奮起投出更好的球來。這樣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認為應當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基本。”像這樣的精闢之言讓人耳目一新,發人深省!是啊,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有多少教師認真傾聽了呢?特別是我們年輕的教師,懷裡揣的是教案,腦中想的是下一個環節,想著自己該說些什麼話,該怎樣把學生引到自己要走的路上來,該開展哪個活動,對學生的發言沒有耐心聽。佐藤學先生提到:“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說話而不傾聽別人說話的兒童是不可能學的好的。……學習,是從身心向他人敞開,接納異質的未知的東西開始的,是靠‘被動的能動行為’來實現的行為。”這個提示,讓我意識到:形成互相傾聽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要自始至終地保持專心專意地、鄭重其事地聽取每個學生髮言的態度。學生雖需要鼓勵,但教師應該認真地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並做出敏感的對應,應能慎重地選用每個學生都能理解的詞語講話,這樣,學生之間才會開始互相傾聽,才能在教室裡形成仔細傾聽別人的講話、互相交換意見的關係。就如佐藤學先生所說的“在以自然的輕聲細語來交往的教室環境裡,更能培養自立、合作的學習者”,只有在“用心地互相傾聽的教室”裡,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互相交流。許多時候,我們急於完成“教教課本”的任務,將時間緊緊地攥在自己的手中,擔心學生會走向自己沒有預設的那一條路上,於是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學生的發言,心安理得地做一個驕傲的傳授者。

3、導演者。《靜悄悄的革命》中指出:“在以學為中心的教學中,教師的精力集中在深入地觀察每個學生,提出具體的學習任務以誘發學習,組織交流各種各樣的一意見或發現,開展多樣化的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習活動更為豐富,讓學生的經驗更深刻。”作為教師,一堂課,課前教師得認真研讀教材,結合教材實際、學生實際,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特別要注意的是,教學設計用怎樣的具體任務以誘發學生的學習,組織怎樣合理、有效的活動,讓活動成為引令學生學習的實體。在這一環節上,教師成為了導演者。而走入課堂,教師應該注重的是學生的主體,改變原來的教學理念,重視傾聽思路各異的“異向交往”,理解“無論什麼樣的學生的發言或行動,都有他自身的 ‘邏輯世界’。”因此,課堂掌控在教師手中,教師就是課堂中的導演者。教師只有做到了“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學生才能“用教科書學,而不是學教科書”。我想,這樣的課堂才是個性的課堂、多彩的課堂。

當然,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自身的角色定位,說到最終還是教師自身教育理念的改變,就如《靜悄悄的革命》“前言”中小林老師所說:“判斷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裡的每個學生的表情、學習的姿態,看他們是否在持續學習。”也像他所說:“現在在教室裡,讓學生位於前臺,自己退居其後,也不再覺得痛苦了。”等到我們有了小林老師的那種切身體會時,我相信,我們的課堂一定是異彩紛呈的課堂,我們的教室一定是“潤澤的教室”!

讀完《靜悄悄的革命》一書後,它帶給我們一種冷靜的思考,這是在教學改革轟轟烈烈的年代裡的冷卻劑,讓我們躁動不安的心平靜下來,聆聽學生與教師真實的聲音!也許很多情況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很多改變也是艱難的,但既然有時我們改變不了別人,但起碼可以從自己的課堂改變起,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這場靜悄悄的革命吧。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二

今天,有幸拜讀了日本學習院大學文學部教授,教育學博士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一書。

印象中,似乎從未如此認真地讓自己靜下心來細細閱讀一本書,更別提這類看似深奧、專業且無生動故事情節的書了。在讀書方面,我一向是粗枝大葉,囫圇吞棗。但是讀到書中“應對”的教師的身體和語言~傾聽學生的發言這一小節時,卻讓我深深為之動容。

書中談到,對於一名老師來說,傾聽,不是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

簡簡單單的幾句話,細細品味下來,卻獲益匪淺。在大多數孩子眼裡,老師似乎一直以高高在上、先知先覺的姿態出現在面前,讓他們敬而遠之,難以靠近,甚至於在老師面前不敢動,不敢言。那麼,如果想讓其與你心之相通,是否應該走到學生中去,蹲下身來,與孩子的雙眸對視,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呢。

從學生時代一路走來,自己也是有一些親身體會的。在課堂上,積極發言的總是那麼幾個人,而且是學習成績相對比較好的,大多數學生則成了聽眾,年級越高這種現象越明顯。

我們不妨跟學生說一些譬如“你比老師的思路還清晰啊”,“你的回答有點兒幽默呢”,“原來如此”之類的話,來引起孩子的共鳴共感,從而也激發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當你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孩子時,便會發現,其實他們每個人都有其優點與特長,這時,我們是否應該適時給予表揚與鼓勵呢;對那些性格內向的學生,不如用愛去感化吧,做一名忠實的聽眾,讓其敞開心扉;對於成績差些的學生,我們不是一味地責備與諷刺,當他們做錯題目的時候,不輕易下結論,也聽聽他們的想法,然後因勢利導地予以糾正和鼓勵。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祕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絃,()撥動它就會發出獨特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生共鳴,我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絃對準音調。說得真好!

當我們還在抱怨現在的孩子難管,什麼事情都不願跟我們溝通時,你是否想過,自己有沒有跟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有沒有真正放下所謂的“權威”,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討論每個問題、每件事情呢。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終其一生,陪伴,傾聽,理解,包容,才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堂必修課吧……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三

我讀了《靜悄悄的革命》,感觸很深,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靜悄悄的革命》是日本佐藤學先生的著作。在書中他指出:目前世界各國所進行的教育改革可稱之為“靜悄悄的革命”。

事實上,在我國,“靜悄悄的革命”也在進行之中。作為一名工作在第一線的音樂教師,該如何理性地投入到這場革命中,或許我們能從本書中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其中感觸最深的是營造傾聽的教室。

要“讓教室裡的學習成為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尊重,每個學生都能放心的開啟自己的心扉,每個學生的差異都能得到關注的學習”,作為教師這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嗎?那麼首先老師就得學會傾聽,傾聽不是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著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其實,在教室的交流中,傾聽遠比發言更加重要,仔細的傾聽學生的發言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指導,遠比前者重要。就像佐藤先生說的,“如果我們希望在課堂上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言語表現力的話,那麼與其鼓勵他們發言,不如培養其傾聽能力。只有傾聽的能力培養起來後,課堂的語言才會表現得豐富起來”。在以往的課堂中,我也會經常責怪我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表現能力有所欠缺,當學生不聽講時,也會責怪學生不認真,而對於自己的反思卻很少。在課堂上以慎重的、禮貌的、傾聽的姿態面對每一個學生,傾聽他們有聲和無聲的語言,在對話的過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體語言和情感去與學生的身體動作和起伏作情感共振,只有在這種教室氛圍中學習的學生才會是幸福的。佐藤先生對此有過精彩的比喻,他把傾聽學生的發言就比作和學生玩棒球投球遊戲,如果能把學生投過來 的球準確的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說什麼,他的心情也是愉快的,學生投得不好,你也能準確地接住的話,他以後就會興奮得投出更好的球來。而我們平時為了教學進度等原因,不去想準確的“接住”每個學生的發言,未能與那些傾心投球的學生的想法產生共振,他們當讓會沮喪,甚至不願投球。所以,我們只有認真的面對學生,接好每一球,重視每一個球,傾聽他們發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對他們的發言產生敏感的反應,用學生都能理解的詞語講話,這樣學生才會互相傾聽,才能在教室裡形成仔細傾聽別人的講話、互相交換意見的關係,才能和老師產生很好的互動,建立相互學習的關係。

讀了這本書後,充分體會到了要學會傾聽,培養傾聽能力的重要性,讓我們也開始在學校裡開始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吧。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四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逐漸在自己的腦海中紮下根的時候,我開始試圖將自己的課堂轉變為我理想中的開放的、個性的、多彩的課堂,但在許多次的嘗試中,我發現:相對低、中年級而言,高年級的課堂氣氛顯得很沉悶。教室裡能自主參與小組討論交流的同學不到四分之一,有四分之一的學生有想法,卻不願交流,另一半同學表現出觀望、漠然的態度,那神態讓人看不見他想交流的意願。這樣寂靜、沉悶的課堂,讓我茫然,疑惑。我不知老師們是否也在這樣的茫然、疑惑中努力地探尋著、摸索著_如何去引領學生的個體參與?如何去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如何去構建一個異彩紛呈的課堂?

開啟日本教育專家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一書,我看到了,原來諸多的困惑並不是我一人所有。“日本的教師也在邊體驗改革過程中的各種混亂狀況,邊摸索著新的學習方式,這一切與我國教育的現實狀況是何等的相似!”

讀著此書,文中的許多話語引發了我的共鳴,現擇取部分話語,與大家共賞之,共析之:他流連於無數個學校的校園、站在一個個教室前的視窗邊,坐在一間間教室裡,將一切收納於胸,以他敏銳的目光,洞察著發生在教室中的靜悄悄的革命,並精闢地論述:“靜悄悄的革命,即使通過和事物對話、和他人對話、和自身對話的活動過程,創造一種活動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學習。這場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構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就絕非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為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效果。”讀著這些充滿睿智與思考、信心與執著的文字,就像喝一杯極品凍頂烏龍茶,甘甜雋永、回味無窮。

從《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中,我發現佐藤學先生在追求一種理想的教育:就是通過在學校實施“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創造以“學”為中心的教學,創造以“學”為中心的課程,進而將學校發展成為一個學習的共同體。如,本書中對“學”的描述特別的意味猶長。“學”的簡體字上的“三點”互不相連,道出現在教育的癥結所在,以前的“學”的繁體字的上邊,道出了學習應該是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學習過程,這正好話中的新課改下學習方式的偉大轉變。他還在書中談到:要實施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應當以在教室裡構築一種新型關係為出發點,即讓每個兒童持有自己的課題,互相探究、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即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具體地說:就是組織和指導有任務的學習、有小組活動的學習、有學生將自己的東西用作品表現出來與同伴共享、互相欣賞的活動的學習。也就是說,就是從個體出發,經過與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個體的學習。令我吃驚的是,他居然通過自己的實踐,將這種理想在學校的實施變成了現實,並取得豐富的經驗。可以說,這是我讀到的最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專著。

閱讀了《靜悄悄的革命》,給困惑中的我帶來了許多思考、啟示。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五

有一種遇見叫“相見恨晚”,是的,讀《靜悄悄的革命》,就讓我有種特別的相見恨晚的感覺,多希望早就看到了這本書,這是本接地氣,適合老師讀的書,看書上的文字,彷彿能看到那時那刻真實的課堂情景。看書中的觀點,總是讓人不禁點頭稱讚。讀這樣一本書,容易讓人反思真實的課堂所存在的問題,並且思考如何更利於學生的成長。

書中有一個觀點說到“讓學生表現出虛假主體性的教室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利用“手勢”進行教學”。手勢教學就是說,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用相應的手勢表達意見,贊成、反對、想提問等都有相關的手勢來表示,很多老師認為這樣是很好的,學生的意見一目瞭然,而且所有學生都能夠活躍地參與課堂活動。

的確,這種方法讓教師迅速地瞭解學生的整體情況,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思考和發展。學生髮言時,被教師所劃分的贊成、反對、提問等對應的部分所影響,因為只能贊成或者反對,一開始就把那種既不贊成也不反對的意見給排除了。而教學中真正讓學生成長的就是這種模糊多義的意見,學生在表達觀點中促進自身的發展。

讀到這部分內容時,想想我的數學課堂教學,真的有點慚愧呢。非要求學生大聲說出清楚明確的答案,非要求學生明晰的描述……而一切創造性行為都是發自不確定的語言,探索地進行著的行為,我總想著讓課堂看起來顯得很活潑,卻難有實實在在的說服力,課堂真的有太多值得思考的問題了!

工作以來,各種課堂教學改革,什麼“情智課堂”“明心課堂”“新課堂”等等,這麼多看似新奇的名字,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就是強調把課堂還給學生,重視學生的“主體性”。然而,有些時候我們總是走向“極端”,真的把課堂還給學生,又忽略了老師的存在,整節課都是學生在說、在討論,甚至是學生組織,學生指名下一個回答問題的同學,這種課堂看起來只是表面上輕鬆方便地控制了教室而已。還有那些經過老師精心引導的轟轟烈烈的討論,也只是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上學生的思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甚至是什麼也沒學會,這樣的課堂並不能稱之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頂多算“以學生為表演物件”的課堂而已。這些普遍存在的現象,不得不引發我們的思考,真正利於學生成長的課堂,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呢?

書中提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應當追求‘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而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這點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我們應該允許學生進度慢一點,允許學生髮言模糊一點,而不應該在授課中為了達到快樂的目的而遷就學生的想法。作為老師,我們站在教室裡,是和學生一起“共度愉快時光”的,互相傾聽的教室,不僅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傾聽,更重要的是,老師也要在傾聽學生的觀點中找到學生思維的生長點,讓學生更好地成長。

這種課堂的改變,一定是老師引起的,因為老師是課堂的主宰者,老師改變,課堂就會改變,課堂改變,學校就會改變,因為課堂是學校最重要的組成。然而,所有的改變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首先,要在意識層面有所認知,其次,要在行動上持之以恆,最後,要在成果上不急於求成。遇見《靜悄悄的革命》,對於真正地課堂,似乎更迷茫了,卻也有了一些朦朧的想法,期待改變……

讀《靜悄悄的革命》有感 篇六

“學以致用”一直是我們教書的根本,以學生為本一直是我們所堅持的。因為無論做什麼,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靜悄悄的革命》中記錄的一節綜合實踐課令我印象深刻。這節課是要到敬老院照顧老人,學生們各出其力,為的是博老人一笑。於是他們有的陪老人聊天,有的陪老人打撲克,有的喂老人吃東西,但這些都於事無補,但學生們並不死心,教師也沒有阻止,而是靜靜地看著他們繼續做事情,最後讓學生把活動實錄記下。這節課最後有一個自問自答的問題使我受益匪淺,他是這樣寫的“為什麼這位教師不讓學生在這段時間裡只默默地陪坐在老人身邊呢?因為從活生生的人那裡學習,從活生生的現實生活中學習,是綜合學習的特點,離開這一特點的綜合學習,其結果只會一事無成。”其實不僅僅是綜合實踐課,任何一門學科都是活生生的人的教育,我們就好比引路人,帶給孩子的是生存的方法,至於以後成長為什麼性格的人,取決於孩子的本心。

既然是人的教育,我們就要依據課標、學情、教材來決定我們教什麼,以及怎麼教的問題。我們提前瞭解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知識獲取的多少,對我們的幫助是事半功倍的。曾經有一家長問我,他說:“老師,我們孩子的乘法口訣背的特別的熟練,隨便問張嘴就來,他的每一筆開銷也記得特別清楚,但是解決問題的題目還是不會,這可怎麼辦啊?”其實這個家長的做法有很大的可取之處,可以讓孩子養成做事情有條理的好習慣,同時也可以在生活中讓孩子把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於是我就問他:“孩子的帳是怎麼記得?”他回答我說:“就是買什麼東西花多少錢一條一條的記清楚啊!”我在等待著他後面的回答,因為這僅僅是解決問題的條件而已。我等了會也不見他開口,我們陷入了沉默的尷尬局面。於是我問他:“你有沒有讓孩子算花了多少錢?還剩多少?”他笑了笑說沒有,我說你下次再試試讓孩子算下孩子還剩多少錢。就這樣,過了段時間後,這位家長說孩子面對這類問題正確率提高了許多。其實這就是以人為本的教育,關注孩子,瞭解還在需要什麼。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和孩子的父母誰都不可能陪孩子走完他們的一輩子,去為他們謀劃未來,為他們遮風擋雨,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在自己陪他們的這段日子裡,交給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七

以“應對”為中心的教就是要求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那麼,教師怎樣傾聽學生才是真正與學生的思維和情感發生了共振,才能真正激發學生持續學習的熱情?《靜悄悄的革命》第四節“應對的教師的身體和言語”將給我們揭開謎底。

帶著問題開啟本週的閱讀,然而,要想解惑卻不是那麼容易。作者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表述方式讓人初讀時不能捕捉住其觀點的。反覆閱讀數遍,似乎才觸及到作者表達的意圖,也許這就是閱讀經典的不同之處吧,它絕不會供手托出明確的觀點,需要人進行腦力加工方可獲得真知。本節作者首先給我們提供了教師傾聽學生髮言的一種方式,那就是對學生的發言不斷附和、幫腔、評價和概括,或者將學生的發言板書下來。在作者看來這種傾聽方式看似師生對話互動得很熱鬧,實質上是教師害怕沉默、維持教學程序的一種應對方式。在教師心底,關注學生的發言是為了推進教學的過程,而不是真正關注學生髮言背後的思考與情感投入。“下一步該做什麼”折射出來的是教師對教學失控的一種焦慮,操縱學生服務於教學,控制教學的程序才是教師真實的意圖。細細剖析,我們終於發現這種傾聽方式並不走心,不是真正的傾聽學生。

那麼,走心的傾聽學生又該是怎麼樣的呢?作者指出,真正的傾聽是要理解學生的發言。不僅要“理解”學生說話的內容,還要理解話語背後潛在的複雜的想法和情感,即學生為什麼會這麼說,他是怎麼想的?只有挖掘學生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與學生的思維和情感發生共振。對於精彩的發言抱以真心的欣賞和讚美,對於不完美的發言,也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學生,包容學生。然後,找到認知的癥結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完善認知與理解。就如文中那個形象的比喻,師生對話交流就好比打棒球,老師既要能接住學生傳過來的好球,也要能接住學生傳過來的“壞球”,能接住傳過來的“壞球”對學生而言是莫大的鼓舞。只有這樣師生的“傳球之旅”才是令人愉快的。

聯絡到當下的課堂教學,師生這種愉快的“傳球遊戲”究竟該如何實施呢?以圍繞問題驅動的課堂教學為例,當老師提出問題任務後,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與討論的時間與空間。當全班交流時,老師要以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作為組織者,教師進行穿針引線組織生生之間的互動,如:這是他的想法,你是怎麼想的呢?讓大家都參與到討論交流中。作為合作者,當學生交流出現分歧時,教師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發表自己的觀點為學生提供討論的話題。作為引導者,當學生的交流誤入歧途時,教師採用追問或質疑的方式把學生引入正途。教師只有充分地傾聽每一個學生的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才能真正的瞭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才能適時地進行引導和點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當然,老師在傾聽學生髮言時,除了眼中有人,尊重學生接納學生與學生產生認知和情感的共振,還要心中裝著目標,將學生引向目標的彼岸,實現深度學習。這需要教師教育的情懷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