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釋出於: / 人氣:2.59W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多篇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一

幻想有一臺時間倒走的機器:人一出生便是老年,然後才是中年、青年、少年、嬰兒期,這樣至少在人生的盡頭,還能在享受上一回放肆的歡樂。人總是太晚明白,明白後就沒有時間後悔,只剩下遺憾和痛惜。人生,本就是屬於自我的旅程,只能靠自我開拓,也只能由自我評論,酸甜苦辣,榮辱成敗,僅有自我的心明白答案,外人是無法插上一句的。

《寫在人生邊上》與其稱之為書,倒不如說這是錢鍾書先生一生的感悟,寫出來喚回一些執著於身外之物的人,引他們去尋找自我的價值罷了。如先生所言,我目前所經歷的生活既不是異常歡樂,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可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啊,誰的人生能輝煌一世呢?大起大落,只可是換來些浮名,何必苦了自我。倒不如抓點實在的,歡樂、童趣、健康……每個都能在死前換回一絲快慰,卻被主人早早放棄。人生,絕不是一段回憶,等著死後供後人憑弔,它就像一根蠟燭,燒盡了便沒了,不留一絲痕跡,僅有燃燒時的痛苦與滿足才能成為它最本質的歡樂。也僅有蠟燭本身,才明白它照明瞭黑暗,又溫暖了多少空氣。

錢先生的文字有些晦澀,有時看得我雲裡霧裡迷迷糊糊摸不到頭腦,但一旦看懂了,那些文字便如同寶劍的鋒芒一般,出了鞘,明晃晃讓人膽寒,一下劃開雲霧,把我從裡面揪出來,眼前一片清明。靈魂像被針紮了一下,痛得我不禁直起背來。

這集子裡每一篇短文,都蘊含了錢先生獨特的觀點,並且巧妙地運用了生動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讓我一步一步靠近他的世界,走得艱難卻踏實。

將歡樂與黑暗應對立起來的《論歡樂》與《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實際上描述了他的一種思想,即歡樂是相對而短暫的,而那些失望苦悶虛偽才是貫穿人生的真正主題,而這種頹廢美,正是錢先生在他所有作品都暗暗透漏的思想。

《伊索寓言》為著名的兒童讀物,但作者卻認為,寓言將孩子教得更簡單,灌輸完美社會的假象,可事實上成人的世界中,卻並非如此黑白分明,進而批評社會中的虛偽行為。

《談教訓》中寫道“我常奇怪,天下何以有這許多人,自告奮勇來做人類的義務導師,天天發表文章,教訓人類。”反映了先生對於假道學的一貫鄙視,也證明了他性格中確實看不起為人師者,就如同當年在清華之狂語“清華園中,無人配做我錢某人的教師。”

一篇一篇,一個字一個字,慢慢融化了,如養料一般灌溉在我的心田,卻不急著與那裡的土壤融為一體,一點點滲進去,滋潤中夾雜著痛苦,讓我慢慢的看清了眼前,看清了自我,有些被剖析的慌亂,卻是最真實的與心靈在對話。讀書的過程,有些迷茫,漸漸的清晰了,又有些膽怯,逐漸的變得勇敢起來,手捧著書頁就像腳踏在堅實的土地上,腳上越來越重,心卻漸漸充實起來,一點一點被從未見過的東西填滿,無限滿足。

作為學生,我是還不夠資格在人生的邊上作批註的,我正行走在人生路上,漫長痛苦,卻不乏一些轉瞬即逝的歡樂。也許,我就這樣過完一生,平淡、膚淺。也許,我會經過許多的大風浪,都沒有關係。人生沒有幻想,僅有夢想,而夢想的價值在於過程,而非結果。我只期望,我的人生邊上不會只是空白,只要有些簡單歡樂的批註,能化作笑容一向陪伴我,直到離開這個世界。

《寫在人生邊上》讀書筆記感慨 篇二

最終,應當說幾句關於《寫在人生邊上》的話。

這是一本包括十篇散文的集子。前有小序,謂人生是一本大書,那裡的文字可是是寫在人生這本書旁邊的空白上而已。每一篇文章都濃烈地帶有西方小品的雋永風趣。主要的作法是將窄題寬作,或寬題窄說,或衍及旁義,或故作翻案。看去醒目,想來醒脾,卻又有至理在內,並非故作驚人之筆。至於缺點,則嫌於西洋文獻徵引過於繁富,對不懂西文的人來說則近於賣弄,而看過原文的人又難免認為貽笑方家。然而大醇小疵,瑕不掩瑜。如《一個偏見》、《論歡樂》、《談教訓》三篇都極精闢。《談《伊索寓言》》及《魔鬼夜訪錢鍾書》則純系借題發揮。而《說笑》、《吃飯》等篇,又未免近於流俗。最好的一篇鄙意應推《窗》,明快清新,正如當窗小眺。而文鋒雖似偏激,卻含渾不露鋒芒,且綿密精緻。所謂風人之旨,殆近之焉。如以小品正格繩之,此其是矣。

最末兩篇曰《釋文盲》、《論文人》。因為筆者自我即是個一無足取的文人,故異常對它們認真閱讀了一下。竊以為此刻的文人“盲”者甚多,而“一為文人便無足觀”的廢料又充斥社會。像這樣的文章真嫌作者不多,讀者無幾。作者最終的一句話:“我們應當毀滅文學而獎勵文人——獎勵他們不做文人,不幹文學。”看上去殆如態度虛矯偏激的人在大聲疾呼,其實說這話的背後卻正存在著多少無名的悲哀,和不知對誰傾吐才好的難言之隱。

於是使我這樣忝列於文人之林的人,真要“掩卷而泣”了。

19__年五四節寫訖。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三

《人生邊上的邊上》第七部分都是書評,所評的書涵蓋心理學,哲學,中國文學,傳記,遊記,散文,詩歌,考據甚至辭典,可見錢鍾書興趣之廣,知識之淵。來自西文的詞必會在後面括弧列出,方便理解,又可見作者極其咬文嚼字。內容極富文采,簡直像是在看散文。說起散文,其實《寫在人生邊上》裡還有一篇書評,聰明狡黠。

若要寫一篇此書的書評,或許可以引用原書書評裡的話“本書中名言雋語,絡繹不絕”《不夠知己》“感蕩了無量數讀者的心,跟隨作者的心一同顫動,跳躍!”《落日頌》然後引用完畢,全文結束。

何也?

其一,若是真正仔細地看過了錢的書評,那麼再看書評的書評就會忍不住對比,最終興趣索然,然後把手裡的玩意兒挪到右上角,用手指去觸控未知數X。

其二,本書不僅內容雜,而且風格不一,《寫在人生邊上》幽默中浸潤著思索,而後面則愈加嚴肅(雖然作者一直會忍不住插上幾句俏皮話),若是從前後兩部分各抽出一篇文章,估計沒人會以為是同一人所寫。

其三,文章極有思想深度和藝術魅力。別看《寫在人生邊上》看似在不停地掉書袋和賣笑,裡面的東西深的很。最富代表性也是最簡單的一篇就是上文所提的讀《伊索寓言》。在此摘引一段:”老婆子和母雞的故事:老婆子養只母雞,每天下一個蛋。老婆子貪心不足,希望它一天下兩個蛋,加倍喂她。從此雞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貪。伊索錯了!他該說,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見藤上一顆顆已熟的葡萄,用盡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棄,安慰自己說:“這葡萄也許還是酸的,不吃也罷!”就是吃到了,他還要說:“這葡萄果然是酸的。”假如他是一隻不易滿足的狐狸,這句話他對自己說,因為現實終“不夠理想”。假如他是一隻很感滿意的狐狸,這句話他對旁人說,因為訴苦經可以免得旁人來分甜頭。

驢子跟狼的故事:驢子見狼,假裝腿上受傷,對狼說:“腳上有刺,請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時舌頭被刺。”狼信以為真,專心尋刺,被驢子踢傷逃去,因此嘆氣說:“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醫生呢!”這當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醫生也是屠夫的一種。“

幾篇散文都是幽默首當其衝,然後諷刺大軍隨之而至。欲修煉吐槽功底,可日觀此書,夜觀此書,飲食觀此書,如廁觀此書,如此苦練,必有所成。

必須要說明的是,在觀看這些文章的時候,必須把做閱讀理解走火入魔的惡習戒除,千萬別妄想去找什麼中心思想,這太幽默了。如此,觀此書會有心情舒暢,神清氣爽之感覺。

至此只能停筆,只能寫這麼多。我只能發發對於《寫在人生邊上》的小小的議論,再寫下去恐怕不倫不類,難以闡盡。這並不是我的懶惰,而是“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看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四

鍾書先生寫的文章, 給人的感覺總是很風趣、很幽默,又富有哲理。

當看到這本書的序時,就感覺很特別。“假使人生是一部大書,那末,下面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有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

於是,恍然大悟。是呀,人生這本大書我們又能讀懂多少呢?能在它邊上寫上些什麼的,也算是不錯了。 《寫在人生邊上》中的《論快樂》的一段,寫上一小段隨感,也算是“隨手在書邊的空白上注幾個字”吧。

平平淡淡的人生可以是一種事實,但決不可以是一種觀點。平平淡淡的過一生其實也是不快樂的,因為平平淡淡就是“沉悶”,就是“長時間”,就是“痛苦”。

不過,“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確實是這樣的,雖然錢鍾書先生的一串論證,已證明人生不可能是永遠快樂,甚至說“永遠快樂”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實現,並且荒謬得不能成立”。當然,不同的人,它的意識所反映出的物質世界是不同的,因此有人是樂觀看人生,有人是悲觀過一世,而我們理應樂觀地對待人生。 錢鍾書先生將人生是不快樂的與我們應當樂觀的看待人生這對矛盾稱之為“這是人生對於人生觀開的玩笑”,這是肯定的,這對矛盾是辯證統一的。既然人生註定是不快樂的,那麼我們何不苦中作樂呢?至少精神上的快樂可以抵消一些物質上的痛苦,況且“快樂是由精神決定的”。我們至少會感覺到什麼是快樂。

樂觀的過一生,人便會變得闊達,一切也會變得相對美好;悲觀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會變得愈加冗長,一切令人所厭惡的東西會被無限的放大。 雖然人生註定是不快樂的,但我們仍能樂觀地過一生。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五

《寫在人生邊上》這本書,確實是一本好書,語言幽默,詼諧,內容極富哲理,作者用身邊常人眼裡極平常的小事情,揭示富含哲理的東西。描寫物件貼近生活,加上語言的特點,非常容易吸引讀者眼球。

錢鍾書先生在書中將人生巧妙比喻成了一本大書,他說“假使人生真是這樣,那麼我們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書評家,具有書評家的本領,無須看得幾本書,議論早已發了一大堆,書評一篇寫完繳卷。

確實這樣,人生像一本大書,需要慢慢品味,領悟其中蘊含的道理,然而,當你品完或是未品完,人生就結束了。

其實作者的語言很謙遜,書自己僅僅是書評家,且只具有書評家的本領,而事實上,不僅如此,因為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一生活到死,都沒發現人生的意義,一輩子活到老,無非是在碌碌無為中度過,有的人好一點,會在人生中時時發出感概和疑問,雖說像這樣的零星隨感,並不是他們對人生的總結論,但已經夠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像我們這樣的平常人,犯罪時不可避免的,在讀人生這本大書的時候,先後所做的批論,也許前後矛盾,說話過火,也不重要,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改正錯誤。就像錢鍾書先生一樣,對自己的人生歷程有感而發,每天對身邊的東西發出感慨,最後寫在人生邊上。

《寫在人生邊上》中的文章都很精闢,我最喜歡《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

這篇散文寫得非常神奇,也是我最印象深刻的。它完全以對話的形式來表達作者內心所想。魔鬼,我敢肯定是作者臆想出來的,或許他是作者心裡的魔鬼也不一定。他是誰,我倒不在乎,我在乎的是他發出的感慨。

在這位魔鬼看來,人類是愚昧無知的,人類的見識也是很短淺的,這一點,我並不因為我是人而否認他的說法。

讀完了魔鬼所下的結論後,我才覺得人類有時真的很可笑,魔鬼說過“為別人作傳記就是自我表現的一種,不妨加入自己的見解,借別人為題來發揮自己,反過來說,做自傳的人,往往並無自傳可傳,就是如意的描摹連自己子女都不認識的形象,或東拉西扯得記載郊遊傳述自己的軼事,所以你要知道一個人,你就得看他為別人做的傳,你要知道別人,倒不如看他為別人做的傳,自傳就是別傳。”這一番話,是別有深意的,所以一般人也是發掘不出如此富有哲理的話的。作者口中的魔鬼不但會教我們東西,而且他的性恪也是非常坦率的,所以,他直言不諱的指出人類的缺點,展示自己的優點。

“習慣犧牲,可以顯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世人好吹牛,而絕不能吹自己,至少生理構造不允許,所以我的性格正是謙遜的表現,我不比你們文人學者會假客氣,有種人神氣活現,你對他恭維,,他不推辭也接受,好像你還他的債,他只恨你,沒有附繳利錢。另一種人,大家讚美,他滿口說慚愧不敢當,好像上司納賄,嫌數量太少,原數退還,好等下屬加倍再送。我的謙虛才是頂徹底的,我覺得自己就是無可驕傲,無可讚美,何況他人呢?”

雖說著所謂的魔鬼是在評價自己,但好比自傳就是別傳,其實自轉的同時,他已經在我們沒有察覺的時候,將人類分析得透透徹徹,將人類的缺點一一指出並作上記號。

在閱讀他們對話的同時,我們可以發現,作者口中的魔鬼與作者本人說話方式是非常相近甚至相同的,所以我認為魔鬼就是作者內心自己。

可見作者的見識非常廣的,對人生的體會也是非常深刻的,當然也只是這樣的文人學者,才可以做出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