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旅遊可持續發展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9.36K

旅遊可持續發展論文【新版多篇】

旅遊可持續發展論文 篇一

【摘 要】承德市是我國著名的旅遊文化名城,但隨著現代旅遊業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方式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鄉村休閒旅遊已成為承德市民休閒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承德市從自然資源、農副產品到民俗文化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如何把承德市現有的鄉土文化優勢壯大轉化成鄉村旅遊勝勢,並得到可持續發展是我們要研究的主要課題。

【關鍵詞】鄉土文化;鄉村旅遊;持續發展

中國的鄉土文化源遠流長,而廣大農村則是滋生培育鄉土文化的根源和基石。鄉土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非物質的都是不可替代的無價之寶。其中,包含民俗風情、傳說故事、古建遺存、名人傳記、傳統技藝等諸多方面。

一、承德鄉土文化保護現狀

1.承德現在鄉土文化專案

承德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歷史文化內涵非常豐富,根據考古發現,在河北省承德早在中原龍山文化時期人類活動遺蹟便就出現了,悠久的歷史醞釀了當地獨有的鄉土文化。

豐寧剪紙、寬城背杆、二貴摔跤、燕山大板、熱河二人轉、契丹始祖傳說、二龍山廟會、何三屋廟會、山莊古建彩繪技藝、板城燒鍋酒老五甑技藝等等,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構成承德非物質文化的樣貌和形態,記錄了承德的發展歷史。

2.鄉土文化保護存在的問題

(1)傳統村落文化資源處於無人繼承的頹廢狀態

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逐漸改變,大部分鄉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沒有年輕人願意繼承和發展原有的鄉村文化,使得部分鄉土文化失傳,無人繼承的狀態。

(2)認識不足、保護乏力,造成村落文化資源自然性毀損

大部分地區的村民們對傳統的村落文化的資源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沒有統一的認識,為了些許的經濟利益,許多傳統村落的風貌已經有了很大的破壞,一些民間民俗文化已經到了來亡的關口,很多的傳統技能和民間發展起來的藝術沒有接班人,面臨著失傳的危險。

二、鄉土文化與鄉村旅遊發展的關係

1.鄉土文化推動鄉村旅遊發展

人們對鄉村旅遊消費方式從心理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不僅僅只追求農家飯、農家樂這種簡單的鄉村旅遊方式,傳統文化已經逐漸融入到人們的旅遊需求,文化已成為旅遊的靈魂。要想在日趨激烈的鄉村旅遊發展中顯露出來,就必須把當地鄉土文化中極具特色的那部分元素挖掘出來,才能脫離單純的旅遊傳統形式,從而使鄉村旅遊顯露出自已的魅力。

2.鄉村旅遊發展為鄉土文化保護提供資金支援

隨著鄉村旅遊的不斷髮展,很多鄉村通過開發鄉村旅遊逐漸走出貧窮,走向富裕。鄉土文化促進了鄉村旅遊的發展,但鄉土文化也受到了鄉村旅遊帶來的衝擊。好在大部分鄉村旅遊開發者們意識到了鄉土文化的保護可以更好地帶動當地的鄉村旅遊。因此,很多鄉村旅遊開發者把鄉村旅遊的收入再次投入到鄉土文化的保護中去,使鄉土文化的保護和鄉村旅遊的發展變得可持續性更強。

三、鄉土文化保護的改進策略

1.建立正確的“鄉土文化觀”

鄉土文化是中華民族得以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們心中已有了較深的基礎,但也經歷著發展的缺失。承德是一個有著農耕文明傳統的地區,鄉土文化早已浸入了當地人民的內心。然而,當年風貌在如今的鄉村很難再看見。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鄉土文化也正在加速消失。

無論是物質的、非物質的,鄉土文化都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利用鄉土文化作為鄉村旅遊發展的同時,要對現有的鄉土文化進行科學保護的思想。在保護鄉土文化時既要本著對傳統文化很好地繼承的原則,也要對鄉土文化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進行一定的創新;既要保護好原生態鄉土文化,又要創造新生態鄉土文化。

2.加強對已有鄉土文化進行保護的意識

鄉土文化保護不僅僅是從事鄉土文化保護的專業部門、專家、規劃工作者等的主要工作,更要把鄉土文化保護作為一項全民素質教育內容,常抓不懈。只有全民有了鄉土文化保護意識,當地的歷史風貌,歷史文化才能得以傳承。特別是要加強村民們的鄉土文化保護意識。

3.鄉土文化傳承納入鄉村發展策略

把傳統的鄉土文化與現在的城市與農村發展設計相融合,制定發展統一的整體規劃。將歷史遺留下的鄉土文化納入城鎮鄉村的規劃與建設中去,為傳統鄉土文化發展留出空間。要保護能夠體現鄉村歷史文化的有內涵的、本來的、歷史方物和歷史文化,保留它們所蘊含的儲存完整的資訊,儘量用歷史保留下的原有的工藝、原式樣進行修補,儲存其原有的歷史面目。

4.健全法律法規,加強鄉土文化保護

為了更好地加強鄉土文化保護,應儘快出臺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檔案。各地應根據本地傳統文化的實際情況,抓緊針對地方歷史文化特色的鄉村文化制定相關地方性法規,確保在城鎮化程序中不脫離實際,使傳統文化特色和美麗自然景觀得到根本性的保護,在歷史傳統與現代文明的珠聯璧合中鑄造充滿文化智慧的城鎮之魂。

參考文獻:

[1]張琳 鄉土文化傳承與現代鄉村旅遊發展耦合機制研究[J].南方建築,2016(4).

[2]張建巨集 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及路徑選擇 [J].農業經濟,2012(4).

[3]劉洪彪 劉玉婷 新時期我國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1(23).

旅遊可持續發展論文 篇二

摘要:近年來,有關我國旅遊景區經營權出讓的爭論十分激烈。景區主管部門、經營權受讓者以及各界學者都對此提出了不同的見解,至今仍未達成共識。本文結合旅遊景區的性質、經營權出讓的涵義及我國景區經營權出讓的目前狀況,預見了景區經營權出讓需要面對的新問題,最後提出了相應的應對辦法。

根據薩繆爾森給出的公共產品的經典定義,公共產品具有使用上的排他性和消費上的非競爭性這兩個本質特徵。在這兩種極端之間的物品被稱為“準公共產品”[1。我國景區的旅遊資源為全民所有,景區資源對於任何景區都是有一定空間範疇、時間範疇和生態容量的,當遊客數量達到某種臨界點,每增加一個遊客將降低所有遊客的旅遊效用,因此景區旅遊資源既不屬於公共產品也不屬於私有產品,而是準公共產品。對於旅遊景區的準公共產品的這種屬性,為旅遊景區採取多種經營方式提供了更多了理論依據。

旅遊探究學者一般將景區經營權理解為“旅遊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對旅遊資源的佔有、使用和享有收益的權利”(楊廣虎,2003)。其他學者都沒有下過明確的定義,對經營權的理解也無甚異議。景區經營權出讓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益為目的的,以保證資源所有權人的權益為前提,通過有償轉讓的方式將旅遊景區經營權在一定年限內轉讓給資本所有者、民營企業、非公有制經濟主體的行為。景區經營權出讓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使景區資源更好的實現其價值高效率運作的一種有效方式。

一、我國景區經營權出讓目前狀況

1997年中國大通實業有限公司(北京)和馬來西亞一家公司全國首次分別以委託經營和租賃經營的方式獲得了張家界黃龍洞和寶峰湖的投資經營權。1998年初,萬貫集團以協議開發方式獲得了四川碧霞峰等景區50年的獨家壟斷經營權,並創造了“碧霞峰模式”。自此之後,景區經營權出讓在全國迅速擴充套件。先後有國家級景區井岡山的龍潭景區向國內外招商引資,以拍賣合作的方式分20年、30年出讓經營權;宋城集團和永珍集團以協議方式分別開發浙江龍泉山國家公園、千島湖。到2005年4月底,雲南省已將33個旅遊區經營權出讓給國內外大企業,出讓資金達30億元。

由於這些景區資源品味較高,經營利潤較其他產業要高得多,企業都積極支援。但建設部指出任何地區和部門都沒有轉讓景區給企業經營的權利。然而國家在這方面尚未出臺相應法規政策,景區經營權出讓事件愈來愈多了。最終由於2002年新希望集團欲買斷桂林遇龍河景區因國家主管部門直接干預未果一事,使景區經營權出讓有所趨緩。但截止2005年底,全國已經出讓或鼓勵出讓景區經營權的省、直轄市、自治區有20多個,已有超過300多個景區(點)以不同的形式出讓了經營權。下表是景區經營權出讓的情況粗略統計摘要:

部分出讓經營權的旅遊景區

(資料來源摘要:本資料通過相關網站收集並歸納而得)

由上表可知摘要:獲得景區經營權的大多使旅遊業發展較好的省市,每年都有很多景區出讓經營權,景區經營權出讓成為一種景區發展趨向。以上所列的景區不包括決定出讓經營權的景區。目前,全國大多數省份都有意向出讓景區經營權。要出讓經營權的景區將會越來越多。

二、景區經營權出讓需要面對的新問題

景區經營權出讓無疑是景區發展過程中的重大改革,改革就不免出現差錯,面臨阻力。由於目前還沒有明確規範景區經營權出讓的法律,經營者資質也良莠不齊,新舊經營管理體制交錯混亂等原因,因此目前需要考慮以下新問題摘要:

1.國有資產流失

有些景區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急於出讓景區以改善接待條件、擴大遊客量,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摘要:其一,在招商引資中對資源價值過於低估導致廉價出讓經營權;其二,景區經營權出讓的付款方式,考慮到經營權轉讓初期投入大,資金回收慢,不少景區採取了初期付款較少,以後逐年增加的付款方式。如張家界某景區,當時以6000萬標的出讓40年經營權,而受讓企業當年的門票收入就達4000多萬[2。以此推算,一年半回收成本,此後長達30多年的收入為企業純收益。其三,出讓方式大都未公開招標,缺乏公開、公正、公平的競爭的機制,出讓的透明度令人置疑,輕易出現“尋租”行為[3。但其並不真正投資開發,而是將其轉手,不斷地從倒賣資源中獲益。還有一部分受讓者獲得景區經營權後,借旅遊開發之名在景區開發房地產或從事其他經濟活動。這些都可能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2.惟利是圖,破壞資源環境

投資主體在開發旅遊資源過程中,考慮得更多的是經濟效益,難免會出現一些短期行為,如僅做小額投資,簡單作些建設,忽視景區環境承受能力,在景區內增設過多的接待設施,超負荷接待遊客而不對資源採取任何保護辦法。對生態環境的威脅還可能來自於企業自身的熟悉水平和技術條件的限制而在開發中對資源造成了破壞。如旅遊公司用水沖洗孔廟建築,給古建築的油漆彩繪及其他文物造成了很大損失;張家界因建設滑索破壞了風景而遭遇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亮黃牌。有些企業對旅遊人力資源過度開發,若完成不了經營指標就扣工資獎金,影響了景區的人文環境和愉快的旅遊氛圍。

3.出讓者管理過死或過鬆

景區經營權出讓在我國旅遊發展史上是一次新的。嘗試,沒有先例可循。在轉讓過程中輕易出現兩種偏差摘要:一種情況是出讓者雖和受讓企業簽訂了經營權轉讓合同,但由於傳統觀念和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出讓者仍不斷插手景區經營,使景區經營權轉讓名不副實。另一種情況是政府部門和受讓者簽訂了轉讓合同後,產生了“甩掉了包袱”的心理。以為經營權和盤托出,可以不再過問了。事實上,經營權出讓後,其責任更大了,政府要將代表全民行使其管理職能,監督經營行為,確保景區資源的有效永續利用。

三、解決景區經營權出讓新問題的辦法

第一,科學評估資源的價值,通過各種途徑防治治國資流失。確定景區資源的價值,客觀上要綜合景區的資源屬性和級別、資源的市場需求、景區現有收入、前期已投入的資產價值及經營權出讓年限等;主觀上要組織專門的資產評估小組,其成員須包括和旅遊領域專家、各相關行政管理機構、當地社群代表等共同來科學評估景區資源的價值及經營權出讓的額度。不能認為無形資產很難做出科學客觀的估計,就任意作價出讓。防治國資流失,方法如下摘要:在轉讓合同的撰寫上要做到儘可能的具體、細緻;儘量避免錯誤、籠統和粗糙;受讓方要交納保證金,對無形資產和不可再生資源要有抵押或擔保,責令受讓者對景區重要資源投保,在合同上明確其一旦違約的高額賠償經費。

第二,儘快出臺針對性的法律法規[4,規範景區經營權出讓程式及方式。目前景區經營權出讓處於無法可依、監管混亂的狀態,出臺針對性的法律十分迫切。對於規範經營權出讓的程式及方式摘要:首先要成立專門的景區經營權轉讓的機構,負責收集和釋出訊息、組織景區資源評估、組織拍賣會、監督企業的經營行為;其次要認真評定受讓企業的資質。在確定經營者的資格時,要通過旅遊有關的各界專業人士、銀行、當地居民等綜合評審,確認其經濟實力、資信情況、管理水平、建設和維護景區原有生態和文化環境的能力,進行慎重而有條件的轉讓。再次,考慮景區的生命週期、企業的生命週期及管理的延續性的前提下,適度延長出讓年限。簽約期較長無形中促使企業考慮短期收益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係。只注重眼前利益,破壞景區環境的潛在後果也將由其承擔,因此民營企業必然考慮資源的承載力及旅遊活動對景區環境的長期影響。另外,要儘快統一出讓的標準,嚴格採取公開招標等公平競爭性手段出讓,嚴禁暗箱操作,果斷杜絕“尋租行為”。

第三,強化規劃管理,定期對環境進行評估。將有資格的規劃單位存檔,稽核部門須嚴把審批關,經審批的規劃方案要嚴格執行,若確須變動,須將改動後的規劃申報審批後實施。對出讓經營權的景區要定期組織專家對景區環境進行評價,強化經營者的環保意識,督促其採取辦法,盡力減少開發經營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增加保護資源的資金投入,對不合格的受讓者採取警告、罰款、收回經營權等各種方式嚴厲處理。

第四,強化行政部門監管職能。首先要建立政府對經營者的約束和監管機制,使各方不能私自擴大利益範圍或規避責任。其次政府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摘要:

(1)完善規章制度。景區的工作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必須具體規定景區經營各事宜,這就需要政府強化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功能。對任何違反規定的企業給予相應的處罰。

(2)負責完善景區基礎設施。景區的道路、水電系統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要和當地的發展規劃一致,政府要出面協調和規劃。

(3)釋出旅遊市場資訊[5。旅遊市場存在著嚴重的資訊不對稱,存在經營者損害旅遊者利益和違法行為。政府要加強旅遊資訊的收集和釋出工作,協調社會各界創造有利於景區發展的巨集觀環境。

旅遊論文參考文獻 篇三

[1] 馬勇,陳慧英。 旅遊文化產業競爭力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1)

[2] 曾亞玲。 博物館旅遊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發展[J]。 中國商貿。 2012(04)

[3] 王九位。 數字時代旅遊目的地資訊共享研究[D]。 武漢大學 2010

[4] 吳普,葛全勝,席建超,劉浩龍。 影視旅遊形成、發展機制研究--以山西喬家大院為例[J]。 旅遊學刊。 2007(07)

[5] 莊志民。 論旅遊意象屬性及其構成[J]。 旅遊科學。 2007(03)

[6] 鍾晟,張軍。 皖南古村落和諧文化主題開發[J]。 華東經濟管理。 2007(06)

[7] 楊衛武,陳慧莎。 論旅遊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以上海市為例[J]。 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01)

[8] 徐仁立。 旅遊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思考[J]。 巨集觀經濟管理。 2012(01)

[9] 張薇,鍾晟,張曉燕。 1998~2007年全球旅遊研究進展--基於SCIES、SCI和A&HCI三大檢索文獻計量分析[J]。 旅遊學刊。 2009(12)

[10] 趙勇。 親和性城市公共遊憩空間的系統建構研究[D]。 武漢大學 2011

[11] 張中華,王嵐,張沛。 國外地方理論應用旅遊意象研究的空間解構[J]。 現代城市研究。 2009(05)

[12] 李海霞,孫厚琴。 基於城市旅遊意象的旅遊城市標誌物分析[J]。 社會科學家。 2009(04)

[13] 莊志民。 寧波東錢湖旅遊度假區旅遊意象定位研究--旅遊文化設計探索系列[J]。 旅遊科學。 2010(03)

[14] 凌莉萍,吳殿廷。 國內外影視旅遊研究進展及啟示[J]。 旅遊學刊。 2010(03)

[15] 韓震。 論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及文化認同--一種基於歷史哲學的分析與思考[J]。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16] 侯建娜,楊海紅,李仙德。 旅遊演藝產品中地域文化元素開發的思考--以《印象·劉三姐》為例[J]。 旅遊論壇。 2010(03)

[17] 陳才,李兆元,劉心怡。 大連旅遊意象研究--基於博客遊記的探討[J]。 旅遊論壇。 2010(03)

[18] 吳志軍,田逢軍。 城市濱水旅遊意象及其對旅遊者選擇意願的影響研究--以南京、武漢、上海濱水區為例[J]。 旅遊學刊。 2010(06)

[19] 張海燕,王忠雲。 旅遊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 資源開發與市場。 2010(04)

旅遊畢業論文 篇四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旅遊業逐漸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其中鄉村旅遊作為一種全新的旅遊型別,在各個地區都得到快速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由於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導致整體的發展速度較為緩慢。本文主要針對安徽省的鄉村旅遊氣象服務,通過走訪、問卷調查、實地考察等方法瞭解實際情況,根據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解決對策,為促進安徽省鄉村旅遊氣象服務發展提供了參考依據。

關鍵詞:

鄉村旅遊;氣象服務;需求調查;存在問題;建議對策

近幾年來,安徽省逐漸加強對旅遊扶貧的重視,並大力推進鄉村旅遊發展,對鄉村旅遊氣象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鄉村旅遊發展程序中,還需要加強促進鄉村旅遊氣象服務的發展,進一步提高鄉村旅遊氣象服務的時效性、準確性,突出資訊化和特色化。

1、鄉村旅遊發展和鄉村旅遊氣象服務概述

1.1當前我國鄉村旅遊業的發展現狀

通過分析安徽省鄉村旅遊的發展情況,可以將其劃分為探索、起步、快速發展三個階段。其中探索階段指的是政府沒有對其進行統一規劃和主導,主要是一部分農戶自行建立“農家樂”,形式和內容都相對簡單;起步階段指的是有一部分的社會資金投入其中,政府部門也開始對本地的旅遊資源進行大規模開發;快速發展階段指的是政府部門已經對鄉村旅遊經濟帶進行統一規劃,投入的社會資源更多,各旅遊景點已經成為綜合性的鄉村旅遊目的地,集住宿、餐飲、休閒娛樂、集體觀光於一體[1]。

1.2鄉村旅遊氣象服務發展現狀

1.2.1服務內容

鄉村旅遊氣象服務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將本地常規的天氣預報向服務物件提供;二是將日照、氣壓、溼度、降水、溫度等專業的氣象要素預報提供給重點服務物件;三是對前兩方面的資料進行加工,制定出行指數、洗車指數、穿衣指數等指數預報;四是向服務物件提供應急氣象預警訊號,如冰雹、大風、暴雨等對流天氣應急預警,人體舒適指數、48~72小時趨勢預報等指數預報,節假日旅遊天氣預報、重大旅遊活動氣象保障服務,交通天氣預報等內容[2]。

1.2.2技術支撐

氣象服務中的技術支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收集、製作、釋出氣象資料以及服務產品的裝置;二是氣象預報平臺和技術。當前在安徽省的各個市(區)及鄉(鎮)地區,都分佈有自動山洪地質災害氣象觀測站,以及大氣電場儀、負氧離子監測站、空氣氣溶膠監測站、土壤水分觀測站等不同型別的專業氣象監測儀器,在整個地域內構建出統一的氣象監測網路[3],並通過不斷完善監測預報預測業務體系,提高其精細化程度,中尺度天氣分析業務已經能夠全面開展。

1.2.3主要服務產品、釋出方式及渠道

目前,安徽省鄉村氣象旅遊服務的產品可以劃分為氣象資料服務和旅遊氣象預報服務兩種型別。氣象資料服務類產品包括鄉村旅遊保險氣象、景點實時氣象要素髮布、氣象特徵景觀條件分析、種養殖業氣象條件分析論證、旅遊氣候資源開發評價論證、歷史氣象資料分析等;旅遊氣象預報服務類產品包括大型旅遊活動專題保障預報,高溫、大霧、雷電、暴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或影響天氣預警,人體舒適度指數預報,交通幹線(高速公路等)氣象預報,旅遊景點短臨預報滾動釋出,旅遊景點、城鎮、鄉鎮精細化24小時天氣預報,中長期(周、月、季、年)天氣預報等。釋出方式和渠道比較依賴常規的渠道和模式,較為傳統、落後[4]。一般採用傳統媒體、現代媒體以及新媒體渠道相結合的方式,其中以現代媒體和新媒體為主。

2、安徽省鄉村旅遊氣象服務需求調查分析

2.1調查物件

為了對安徽省的鄉村旅遊業氣象服務需求有更加全面的瞭解和認識,還需要對各個部門進行走訪調查,收集在鄉村旅遊中氣象服務的實際情況以及總結出還需要改進的方面,其中將度假旅遊區、、市旅遊局、市氣象局作為重點調查物件。

2.2調查方法

在整個調查過程中,主要是採用發放調查問卷、查詢資料、走訪談話等相結合的方式,其中調查問卷發放的物件主要以遊客、從業者、管理者為主,保證所收集到的鄉村氣象服務需求資料具有足夠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2.3調查結果

通過初步分析收集到的調查資料,安徽省鄉村旅遊氣象服務工作的特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起步比較晚,導致服務品種單一,與當前多樣化的鄉村旅遊發展需求之間不相適應;二是具有較大的需求,發展速度比較慢;三是提升空間和發展潛力都比較大,通過改進和優化渠道、產品、裝備、技術,其服務工作的提升空間還比較大。

3、安徽省鄉村旅遊氣象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3.1投入資金不足

由於發展起步比較晚,當前安徽省的鄉村旅遊發展整體狀況不佳,沒有產生較多的經濟效益,導致財政壓力增加,在資金投入上存在一定的不足。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在鄉村旅遊氣象服務中日常執行維護、產品製作、技術開發、管理等方面投入的費用,主要是依靠氣象部門自身籌措。

3.2服務內容單一

目前,在氣象部門中所提供的服務內容較為單一,僅包括應急氣象預警、應急氣象服務、部分氣象指數預報服務初步開發、實施監測常規氣象要素服務等幾個方面。而且根據當前的發展現狀和規劃來說,這些服務內容都過於寬泛,並沒有根據市場需求,提供專業化的服務產品,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服務物件在享受服務的過程中,常規氣象服務與專業氣象服務產品之間差異很難區分,進而導致其社會認可度比較低[5]。

3.3服務方式被動

安徽省鄉村旅遊氣象服務方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提供者所提供的鄉村旅遊氣象服務受眾不具體,常常與一般服務使用者之間混淆;二是潛在服務需求者獲取和甄別專業服務產品的難度比較大,即使利用多種渠道,也只能夠獲得一般化的應急氣象服務、決策氣象服務、公共氣象服務產品。正是由於服務產品缺少專業性,導致服務投放受眾不明確,專業化服務渠道較少,導致整體發展始終處於被動局面。

3.4缺少專業化的服務人才

氣象部門人才隊伍、相關政府部門工作人員、鄉村旅遊從業者、相關社會商業機構及服務機構的人員共同組成鄉村旅遊服務隊伍,雖然以氣象部門人才隊伍作為主力,但服務隊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比較低,難以為人們提供專業的服務[6]。

3.5服務效果不明顯

在服務提供主體中,對鄉村旅遊氣象服務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總體服務質量偏低。雖然各類氣象服務品種型別比較多,但由於形式和格式不統一,服務產品的專業性比較差。服務人員沒有全面瞭解和觀察鄉村旅遊的遊客以及從業者需求,導致服務產品與使用者需求之間不匹配,實用性不強[7]。另外,服務產品的可讀性和通俗性都比較低,甚至有時更加重視分析和描述天氣過程、成因,且專業術語的使用也比較多,導致使用者難以很好的`理解產品內容。

4、促進安徽省鄉村旅遊氣象服務發展的有效建議及對策

4.1理清政策關係

為促進安徽省鄉村旅遊氣象服務發展,當地政府必須加強政策支援,這也是鄉村旅遊得以有序發展的基礎保障。如果在發展程序中缺少巨集觀指導,就會失去方向。因此政府部門在發展鄉村旅遊時,不僅要考慮鄉村旅遊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也能夠實現氣象服務的有效發展。一是相關政府部門需要明確自身的職責、職能。在規劃鄉村旅遊發展方案的時候,政府部門需要綜合考慮相應的鄉村旅遊氣象服務內容,並加強與當地氣象部門、鄉村旅遊主體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保證鄉村旅遊與氣象服務內容之間的一致性。而且氣象部門自身也應該主動配合,加快開發和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拓寬服務渠道,提高氣象服務內容質量[8];二是需要將政府購買、提供公共服務理念進一步的強化。氣象服務作為一種公共服務產品,是鄉村旅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所有部門及相關人員都需要有充分了解和認識。為了保證需求者能夠得到更好的服務,就需要積極的應用政府直接購買、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

4.2加大資金投入

明確鄉村旅遊氣象服務的作用和地位之後,管理部門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就必須注重服務質量的提高。通過上述分析,資金投入較少是限制安徽省鄉村旅遊氣象服務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大資金投入並建立健全資金投入體系,保證各個方面都有足夠的資金支撐[9]。

4.3加強人才隊伍培養

如果想從根本上提高鄉村旅遊氣象服務水平和質量,就要注重人才隊伍的培養,全面提高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儘快建立起集技術、管理為一體的專業服務團隊,保證各項服務需求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滿足。

4.4全面提高基礎氣象業務技術支撐能力

當前主要以氣象部門提供的氣象服務為主,在發展程序中,仍然需要以此為基礎,為鄉村旅遊提供氣象服務。就硬體方面來說,需要對區域自動氣象站綜合布點進行重新優化,確保在滿足氣象行業格點距離標準和站點距離密度的基礎上,對景點集中地區的站點進行重新設定,全面提升氣象要素採集質量;就軟體方面來說,需要促進數值預報產品本地化模式的進一步優化,提高預報準確率和天氣預報網格的精細化程度,提高對成片鄉村旅遊景區的關注,加強監測預警強對流天氣[10]。

4.5增強氣象服務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通過提高基礎氣象業務技術支撐能力,鄉村旅遊氣象服務的專業化程度得到了顯著提高,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提高服務產品針對性和時效性的重視。但在安徽省受旅遊方式、地形地貌的限制,鄉村旅遊發展型別和模式種類比較多,導致對氣象服務需求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需要根據不同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產品,在服務內容上也有所側重,保證服務效果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並注重對服務成效的檢驗。在共性需求產品中,常規要素預報需注重時效性、準確性的提高;各類旅遊指數預報,需要優化支出公式,並加強對戶外探險、漂流、自駕車等新型指數的開發;應急氣象服務則需要注重準確性的提高,並根據不同景區的實際情況,優化重點防禦指南的內容;農業氣象服務中需要提高對農時、節氣的重視,強化其指導作用。在非共性需求產品中,休閒觀光型氣象服務對準確性的要求比較高,並且還需要優化駕車、防晒、溫度要素預報、晴雨預報等指數;戶外運動型服務對天氣預報的時效性要求比較高,重點優化溼度、風、溫度、降水概率等要素預報方面;山地型服務中對短臨預報準確率的要求比較高,需要重點優化溼度、風、溫度、降水概率等藥物預報,並加強對區域性強對流天氣的關注,保證區域性地區冰雹、大風、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能夠及時進行預警,並提供次生災害防禦指南,例如滑坡、泥石流等。建立健全的鄉村旅遊氣象服務效果評估體系,保證其合理性和科學性。為了全面提高鄉村旅遊氣象服務質量,就必須加強對鄉村旅遊氣象服務效果評估體系的構建,確保能夠對當地氣象服務具體收益做出真實反映,並提出相應的改進和優化措施。

5、結語

當前安徽省的鄉村旅遊發展仍然處於初級發展階段,氣象服務體系不成熟,整體發展水平偏低,相關部門也沒有充分的重視鄉村旅遊氣象服務,因此還需要改進和優化。針對這種情況,政府需要提高重視程度,並增加資金投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高鄉村旅遊氣象服務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林,陳孟瓊,譚磊。“網際網路+”時代精細化旅遊氣象服務建設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7,(08):216+218.

[2]劉耀龍,崔方南,慄繼祖,張華明。旅遊氣象服務評價與旅遊風險感知調查研究[J]。防災科技學院學報,2016,18(02):80-86.

[3]陳筱涵,楊開甲,陳偉。永泰縣旅遊氣象服務平臺設計思路[J]。南方農業,2016,10(06):207-208.

[4]樊瑋。山西省旅遊氣象服務系統的建設[J]。山西電子技術,2016,(01):60-61+67.

[5]丁國香,劉安平,劉承曉,張亞,陳浩,楊彬。安徽省山嶽型景區旅遊氣象服務業務系統[J]。南京資訊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8(01):71-75.(2016-01-21)

[6]韓笑,李婷婷。旅遊氣象服務網站設計與實現[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5,(11):180+182.

[7]張悅,田富,賈風春。農牧區做好氣象服務工作的幾點思考與建議[J]。科技風,2015,(05):73.

[8]姜鎮濘,王華昕。伊春市旅遊氣候資源的人性化調查與評價[J]。黑龍江科技資訊,2015,(01):62.

[9]顧小麗,錢燕珍,鮑嶽建,鄔方平。寧波市負氧離子濃度分佈與預測模型及其在旅遊氣象中的應用[J]。氣象與環境學報,2013,29(06):128-133.

[10]程佳,蒯志敏,王俊。蘇州市太湖地區旅遊氣候資源分析及氣象服務方案[J]。現代農業科技,2010,(11):302.

旅遊可持續發展論文 篇五

生態旅遊是綠色旅遊的重要形式,生態旅遊滿足時代發展需要,它的提出在世界範圍內受到了重視。當前生態旅遊在西方國家有著很好的應用與建設效果,不僅能使自然生態資源得到保護,還能促使旅遊事業的進步,更好地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建設。所以,我國的生態旅遊建設也在逐漸推進,積極開發生態資源,建設生態旅遊區,使生態旅遊產業的建設發展得以創新,也使生態旅遊產業實現可持續化的發展。

一、生態旅遊概述

生態旅遊主要包括以下觀點:迴歸體驗說、環境保護與責任說、客體原生態說與居民利益中心說。生態旅遊的定義大部分是通過生態旅遊的實現目標進行界定的,還包括目標實現的手段,即人們通過生態旅遊將旅遊可持續需求體現出來,這種情況下,人們對可持續的認識會逐步加深,也能夠通過生態旅遊的概念方面進行表述,使得生態旅遊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界限不明顯,生態旅遊概念中涉及很多方面的內容,超出了一個概念的內涵,成為一種完整的模式。生態旅遊其實是旅遊與優質的生態人文環境相結合,注重旅遊者在生態旅遊資源下獲得更加深入的生態人文體驗。並且生態旅遊體驗是旅遊者與優質的生態人文環境相聯絡,使其心理特點得以改變,並順利構建其心理的過程。

二、生態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一)確立生態旅遊理念。在旅遊業發展時,需要堅持政府的主導地位,政府要確立發展生態旅遊的意識觀念,並將這種理念應用於旅遊業的開發中,更好地用生態旅遊的理念指導旅遊業的進步。要明確生態旅遊發展的內涵,對旅遊資源進行有效保護,積極加強生態旅遊的宣傳,使傳統旅遊開發的理念得到轉變,運用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促使旅遊業實現穩定開發,將生態旅遊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不僅能夠對旅遊資源進行保護,還能實現旅遊業的持續化進步。此外,還需要積極落實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對生態旅遊景區的遊客承載能力進行分析,科學地引導遊客。同時,對遊客做好環保教育,明確標識遊客不能隨意扔垃圾,對違法的遊客給予一定的處罰,對自然環境損害較大的遊客,需要與相關部門聯絡,通過法律途徑維護生態旅遊景區的權益。

(二)統一開發規劃生態旅遊資源。為實現生態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對生態旅遊資源進行統一的開發規劃,在旅遊資源開發前,相關部門需要科學地對景區資源進行調整,保證其在旅遊資源開發規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規劃中,要最大化地保護地區的自然、民生及文化,在不影響生態旅遊資源開發的情況下減少對當地自然平衡的影響,以此為基礎結合地區特殊性,科學地規劃開發。制定措施時,需要有專業化的規劃隊伍,通過電視節目、宣傳欄等方法,積極宣傳生態旅遊資源開發的情況,利用當地居民的力量開發生態旅遊資源,使規劃開發的水平得到提高。

(三)強化生態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生態旅遊景區時,需要相關部門積極爭取國家的旅遊資源保護資金,並將其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中,使生態旅遊景區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同時,將生態旅遊景區的基礎設施投入納入政府投資計劃中,並高效地利用政府部門的開發資金、扶貧資金及建設資源,使生態旅遊景區的建設資金更加充足,也使生態旅遊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效果得到提升,避免基礎設施建設與旅遊需要不相適應。此外,生態旅遊景區一般都建設在與城市較遠的地方,開發生態旅遊區的建設能夠使周邊居民的經濟收入增加,並提高生活水平。還可以讓周邊居民投資,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使生態旅遊景區的資源來源擴大,也使生態旅遊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為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提高生態旅遊景區人員的水平。生態旅遊景區的工作人員中,大部分都是旅遊區周邊的人,他們的生態旅遊及管理知識等不足,所以,政府以及旅遊部門需要強化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要提高工作人員對生態旅遊理念的認識瞭解,明確生態旅遊建設發展的要求與標準,讓工作人員瞭解生態旅遊景區發展的思路,使生態旅遊景區的工作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此外,還可以要求生態旅遊的相關專家等開展論壇與講座等,積極教育工作人員。對於工作人員中表現良好的,可以組織其到高校進行深造,從而使生態旅遊景區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得到強化,為生態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三、結語

當前生態旅遊產業取得了很好的發展效果,但不可忽視的是,依舊存在粗放式的開發情況,規劃開發不合理,使得生態旅遊景區的汙染極為嚴重,基礎設施水平不高,生態旅遊產業的發展水平不高。為此,需要堅持生態旅遊的理念,統一規劃開發,強化生態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旅遊景區人員的水平,更好地為生態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旅遊論文參考文獻 篇六

[1]趙登華。 鄉村旅遊要巧打“特色牌”[N],經濟日報,2007年05月28日。

[2]諶強。 文化推動新農村建設揮春風化雨獨特作用[N],光明日報,2006年11月29日。

[3]錢春弦。“新農村”將為中國旅遊業釋放前所未有的動力[N],新華日報,2006年01月04日。

[4]孔曉寧。 鄉村旅遊:把財富送給農民[N],xx日報海外版,2006年07月20日。

[5]張國勝。 縣鎮域鄉村旅遊發展現狀及思考[J],旅遊調研,2006年第7期。

旅遊可持續發展論文 篇七

摘要:現在市場的競爭力越來越大,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冰雪文化,在旅遊業中是黑龍江市場上的精華所在。為了走了文化行業的前列,成為佼佼者,掌握市場競爭中的主動權,冰雪旅遊文化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關鍵詞:冰雪文化:黑龍江冰雪旅遊業;可持續發展解析

黑龍江現有的冰雪旅遊文化,得知目前黑龍江冰雪旅遊文化存在本土的文化與內涵不能夠深度發掘,在旅遊業的產品上沒有創新精神、離開了政府部門的巨集觀調控,就不能完全的發揮黑龍江本地的品牌與地理特色、缺少著人文的環境,管理部門水平低下、缺少特別的區域化產品,國際競爭力低下等問題。進一步開發冰雪旅遊業產品,強化有關的理論知識研究、提升冰雪文化在政府部門的重視度,提高冰雪旅遊業的社會經濟位次、培養全民的文明素質,加入光影藝術,製造一種屬於冰雪旅遊文化氛圍、充分發揮地理優勢,發展特色旅遊業,全面提高冰雪旅遊在國際中的地位以及競爭力。推動黑龍江地區冰雪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1、黑龍江旅遊業簡介

眾所周知,黑龍江位於祖國的東北地區,天寒地凍,又因為其一年有五個多月處於冰雪之中,所以非常適合發展冰雪旅遊業,冰雪體育業等。將冬天的風景和冰雪運動作為其重要的象徵標誌,吸引了一大批愛好冰雪運動的人和嚮往著濃濃民族情懷與獨特自然風光的人前來遊玩,運動。冰雪旅遊業作為黑龍江極其重要的產業,想要變得更加強大,就要做到可持續發展,需要從深處挖掘冰雪旅遊之外的影響要素並加以研究探析。其中的旅遊文化建設就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而旅遊文化做為冰雪旅遊文化的靈魂,更當合理的處理旅遊文化的建設。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六中全會上表明:中國文化改革發展的奮鬥目標就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化作為一個民族凝聚力創造力的源泉,成為了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條件,成為了經濟的社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現如今,若是走在了行業的前列,佔領了重要的地位,就能夠更好的國際競爭中處於不敗地位,化被動為主動。這樣就使得文化在綜合國力中成為了更為重要的發展物件。所以應該依據黑龍江的地域特色的以及多元化,更深的探尋黑龍江地區的悠久的歷史文化、藝術文化、歌曲音樂、美食文化、建築文化等多方面要素,創造一個豐富多樣的黑龍江冰雪旅遊文化產業,加入光影藝術,對於文化遺產應當加以保護,對於危難文化遺產及時的搶救,是民族文化在國際的舞臺上大放光彩,更的促進黑龍江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2、黑龍江冰雪文化的現狀

(1)冰雪旅遊業缺乏創新精神,本地的文化涵養水平低下。冬季,來到黑龍江,你可以購買、可以消費、可以享受,這無疑不是在文化的交流和接觸。相比之下,遊客更喜歡看到冰雪場景與當地的特色文化相結合的物品或者產品,通過包含著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冰雪旅遊產品來了解遊客來自哪裡來的目的是什麼,但是當前的冰雪旅遊產品大多不是本地文化,而來自與其他地方文化,這樣一來對於降低了對遊客的吸引,同時還限制著當地的文化發展。希望有著更多創新的產品吸引遊客,卻因加入了國外文化而使適得其反,在試圖登上國際化的舞臺上導致嚴重丟失了本土文化。大多數的旅遊產品沒有創新創造精神,抄襲、模仿的相同產品流通於市場上,嚴重影響了產業發展。自古以來,黑龍江就有著豐富的冰雪資源以及長久的冰雪文化傳統歷史,冰雪文化價值相當高並且成為了黑龍江獨特的自然資源。諸多的帶著商業化的旅遊專案充斥著人們的眼睛,以至於冰雪文化的歷史傳統、民族風俗盡失,是黑龍江的傳統文化內涵遭到了不小的打擊。

(2)沒有政府巨集觀調控的幫助,不能完全發揮地區地理優勢。黑龍江有著長久的歷史傳統,然而這在冰雪旅遊業中卻漸漸消失,其獨有的冰雪文化地位也在逐漸下降。不僅國內的個別省份在效仿,國外也在大力推動其冰雪旅遊業的發展,沒有著政府在巨集觀上的適當調控,缺少著整體性的規劃,處於單打獨鬥的狀態。只是從一方面強調經濟發展,而放棄了在文化上的重視,只會導致其旅遊業發展不平衡甚至達到畸形形態。旅遊業是使用國家或地方的傳統文化招攬遊客來達到發展經濟的方式,因此各國各地都清楚了發展旅遊業所帶來的益處,也明白了其在當今世界的重要地位。大力的發展旅遊文化產業,不僅為本國或本地區帶來了經濟效益,增加行業競爭能力,同時還會帶來大量的崗位,進而有一步帶動經濟、文化、建築等的發展,形成迴圈系統,這也成為了發展旅遊業的特點。政府有關部門應該以大局為重,總覽全域性,採用巨集觀調控方法,發揮地區文化長處,構成冰雪旅遊產業的群體,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護黑龍江冰雪文化,使之在世界上立於不敗的地位。

3、提出解決的對策

(1)強化對冰雪文化的理論性探究,深度挖掘冰雪旅遊產品的精華。瞭解冰雪文化對旅遊對經濟的推動作用,強化對冰雪文化的理論性探究。冰雪文化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表述,應該將它提高到理論的高度,有理論指導實踐,有實踐反饋理論,才可以把冰雪文化的內涵得到充分的發揮。黑龍江省具有悠久的冰雪歷史和文化,同時還有受到了俄羅斯的文化影響。政府有關部門定期舉辦文化探討會,邀請各方學者,使用文字、光影藝術、圖片等等方式來彰顯冰雪文化藝術。探討文化的展現方式如光影藝術,在冰雕的展現使用中就非常頻繁,它講究光影的變化,即靠著形體的起伏所產生的不同陰影來感染觀眾。起伏變化是它的藝術語言。通過建築冰雪文化博物館來收集歸納冰雪文化產品。使用較為先進的理論知識來指引、開發、創造新的有著黑龍江本土特色的冰雪旅遊產品,創造一個包含著生態、經濟、體育、文化等的多元化集合體。通過黑龍江黑土地上與眾不同的黑土文化,是遊客能夠置身其中,感受濃濃的黑龍江文化氛圍。將冰雪文化與本地特色文化相結合,發揮地理優勢,創造冰雪旅遊的個性。現如今的環境,不妨將黑龍江的傳統文化打造成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文化,不僅能提高經濟發展,還可以推動社會前進。

(2)政府提高對冰雪文化的重視度,提高冰雪旅遊在社會經濟中地位。黑龍江是中國冰雪文化的起源之地,為了保證其領先的節奏,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大對冰雪文化建設的重視,巨集觀調控,縱觀全域性,統籌安排,減少資源的浪費。應當建立並完善有關的法律法規,是冰雪文化建設能夠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對於市場的入門,應當嚴格看守,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健康、和諧的冰雪旅遊市場。

(3)提高整個民族的文明素養,創造一個屬於冰雪文化的環境。旅遊文化環境是旅遊發展的重要部分,想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不僅是遊客的責任,更是全體冰雪旅遊業有關人員的職責。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出狀元,每個行業都會有自己行業的佼佼者,冰雪旅遊也不例外,人才的培養更不能懈怠,擁有著大批人才的行業還會愁行業無法發展、沒有競爭力嗎?然而只有員工的素養高還是不行的,優秀的人才員工也要影響著遊客的文明素養,因此應當全面的增強整個民族的文明素養。

4小結

黑龍江冰雪文化在旅遊業中處於極其重要的位次。同時黑龍江獲得了中國冰雪藝術之都的讚譽。在國際的舞臺上,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結合又使得黑龍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獨有地域文化。冰雪文化是黑龍江旅遊業不可或缺的部分,沒有了黑龍江的地域風采及文化就會變得失去了靈魂,極大地降低對遊客的吸引力。所以,黑龍江在發展冰雪文化的同時應當注重健康發展,以保障黑龍江冰雪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良祥,唐雲鬆,闞軍常,等。碾子山冰雪旅遊特色小鎮跨界融合創新發展研究[J].冰雪運動,2017,(6).

[2]張英。供給側視角下黑龍江省冰雪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市場,2017(31):81-82.

[3]張娜,於潔,朱正傑,等。文化力推動黑龍江省冰雪旅遊品牌整合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7(2):1-3.

旅遊畢業論文 篇八

摘要:

目前,旅遊行業已經被定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旅遊業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重視。隨著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線上旅遊行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但是,由於線上旅遊行業處於初步發展的階段,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文章中對線上旅遊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對線上旅遊創新模式進行了簡單的研究。

關鍵詞 :

線上旅遊 創新模式 開發研究

前言:

網路技術與資訊科技等先進科技的發展為旅遊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線上旅遊行業以網路技術為發展平臺為我國旅遊事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目前比較流行的線上旅遊行業主要有去哪兒網、攜程旅遊網等。線上旅遊行業以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企業的商業模式會隨著外界環境以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在新的形勢下,對線旅遊行業的商業模式進行適當的創新,能夠促進線上旅遊行業快速、健康的發展。

一、線上旅遊的基本概念

線上旅遊是以網路為技術依託,為滿足消費者資訊查詢、產品預訂及服務評價而建立的,涵蓋了航空公司、酒店、景區、租賃公司、國內國際旅遊局等旅遊服務供應商及相關的搜尋引擎、旅遊諮詢、電信運營商和社群網站等線上旅遊平臺,消費者能夠實現線上分享旅遊經驗和樂趣。

二、線上旅遊行業的發展現狀

隨著經濟收入的提高,人們更加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旅遊行業應該在為消費者提供旅遊資源和服務的基礎上,逐步向綜合性、經濟性、服務性等方面發展。線上旅遊企業的出現能夠實現消費者提前預定旅遊服務的需求,將旅遊服務專案變得更加的細緻化,縮短了旅遊服務的週期,同時,線上旅遊企業還促進了自助式旅遊和商務式旅遊的發展,促進了旅遊管理的規範性和有序性。在網路技術和現代化資訊的影響下,旅遊中介在分工上更加專業,附加服務的質量也得以提升。旅遊行業的發展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為旅遊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條件。

線上旅遊行業作為一種網路化的經營模式,充分利用了現代網路技術,促進了傳統旅遊行業服務方式等的變革。線上旅遊具有旅遊資訊資源豐富、服務質量高、對旅遊資訊進行實時更新等特點。

三、線上旅遊行業創新模式研究—商業模式創新

線上旅遊的構成主要可以分成兩大模組:供應商和企業、消費者和企業,一些消費活動都使用線上支付的付款方式,相對於傳統的旅遊服務行業來說,線上旅遊的固定投資更少一些,現金流主要包括佣金收入、廣告收入以及人工成本,供應商和消費者的支付構成了企業的收入;消費者的消費還由供應商分配一部分。線上旅遊採用精細化的管理模式,採用顧客至上的服務態度,這種經營模式為線上旅遊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民眾基礎。線上旅遊企業繼續對商務模式進行創新能夠有效的促進線上旅遊行業的發展。

(一)創新途徑

對商業模式進行適當的創新是為了增加線上旅遊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在創新的過程中,應該選擇合理的創新路徑,積極的構建與供應商、消費者之間的和諧關係,將消費者所需要的旅遊服務傳達給供應商,再向消費者提供供應商多樣化的旅遊服務,為供應商和消費者提供全面、系統、高質量的服務,以實現雙贏的目的。

1、保證旅遊資源的實時性

為了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增加企業的利潤收入,線上旅遊可以憑藉促銷等手段改變消費者的認知水平,同時還應該及時的對旅遊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將其合理的分配到各個銷售渠道中,使其附加值得以提高,以提高銷售收入。旅遊資源的整合應該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制定整合方案。

2、創立電子商務平臺

電子商務平臺的構建是對線上旅遊進行創新的重點。電子商務平臺的創立是將網路資訊科技作為依託,向供應商和消費者提供合理、真實的資訊,有益於提高企業的知名度;為市場調研提供一定的便利,線上旅遊企業可以直接在網上做市場調研,大大節約了企業的成本;有助於網路分銷模式的實現。電子商務平臺能夠有效的推動線上旅遊行業的發展,提高其經濟效益,為線上旅遊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動力。

(二)創新策略

1、提高電子商務模式的核心競爭力

一個企業想要得到高度的發展首要的任務就是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電子商務平臺的建立是商業模式創新的關鍵,因此,提高電子商務模式的核心競爭力是推動線上旅遊創新模式的重要手段。企業應該加大對電子商務平臺的技術的研究,制定相應的使用規範,以推動線上旅遊企業模式的創新。

2、對現有的資訊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進行創新

對資訊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進行創新是實現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策略,能夠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創新過程中,企業應該對消費者進行調研,分析最新的市場動向,對有用的資訊進行分析和整理,並以網路技術為依託,實現資訊資源快速、準確的傳送,進而解決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應該對資訊的管理進行適當的創新,提高資訊資源的有效性,實時性可可靠性,制定完善的管理流程和相關制度,實現對資訊資源的科學化管理。

總結:

目前,網路技術與資訊化建設已經逐步趨於成熟化,線上旅遊行業應該及時把握時機,儘快完成服務策略的調整,根據現代資訊化的建設程度以及網路的發展速度及時對旅遊資源進行調整和整合,構建合理的商務執行模式,提高供應鏈的整合度,完善商務模式的執行制度,為線上旅遊行業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以促進線上旅遊行業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