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件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機電一體化畢業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畢業論文 / 釋出於: / 人氣:1.88W

機電一體化畢業論文【通用多篇】

機電畢業論文:《淺論機電安全管理》 篇一

【摘 要】安全在各個領域的生產過程中都是放在首位的,尤其是在與電有關的行業,責任生產,安全第一。但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由於安全問題而引發的責任事故不在少數。為更好地對機電進行安全管理,將著重分析機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原因以及應對的措施。

【關鍵詞】機電管理;現狀;原因;措施

安全生產關係到每個人的生命,不僅如此,還與國家的利益息息相關。因為安全事故可大可小,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在現階段,由於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機電的在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機電安全管理的突出現狀主要變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機電管理的現狀

1.1 安全檢查不全面,潛在隱患難以查出

在機械工程中,機電的檢查是一個重要的專案。其中機電的檢查專案主要包括:1)檢查各種開關的整定是否合格;2)檢查皮帶的各種保護安裝位置及是否齊全,保護是否起作用;3)檢查各種通訊、訊號裝置是否靈敏可靠;4)檢查機器力偶合器是否有防爆片和易熔塞;5)檢查機器的急停裝置是否起作用;6)檢查各種運輸裝置的防護裝置是否完整齊全,安全裝置是否可靠;7)檢查支架是否有串漏液現象等。由於檢查的專案較多,所涉及到的範圍也很廣泛,在實際的工作中,由於安全檢查不全面而存在的問題時有發生,加上檢查時工作不到位等個人原因,對於一些潛在的隱患難以查出。

1.2 安檢人員責任意識不強,存有漏報謊報現象

在機電的安全檢查中,不僅關係到檢察人員的技術問題,還與他們的素質密切相關。調查顯示,在機電工程的領域,每年由於安檢人員責任意識不強而導致的安全事故佔到了總事故發生率的50%以上,也就是說,只要我們的安檢人員在檢查的過程中能夠本著“生命為貴,安全第一”的原則,那麼這些意外的責任故事就完全可以避免。但是由於他們的個人素質不高,在檢查過程中沒有做到步步檢核,就算是預測到問題的存在,由於責任意識不強也會出現漏報謊報的現象,使得機電車間存在安全的隱患。

1.3 超前應對能力不足,出現問題再整改現象突出

在我國的很多領域,都存在超前應對能力不足的現象。一些諸如地震以及海嘯預測的不嚴謹性給國家以及社會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在機電領域,超前應對能力更加重要。但是在實際的生產中,很多時候都是問題發生後再去尋找解決的方法,一些小問題的發生得不到相關人員的重視,日積月累,小問題就演變成了大禍害。但還是有很多人選擇等到問題突出或者已經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時再去解決。這就導致了在事故發生時,因為沒有做好提前的應急工作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2、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

2.1 基礎層管理者的問題

機電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中,基礎層的管理者佔了很大的一部分因素。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中一個方面是管理者的技術問題。技術貫穿於整個生產過程,沒有技術,那麼再好的裝置也不能正常執行,在基礎管理層中,由於管理者的技術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而不能及時地檢查出故障的現象十分常見;另一個方面則是管理者的素質問題。相對於技術而言,素質更加重要,如果沒有素質,對出現的問題視而不見,那麼縱使有再好的技術也是徒勞。只有具備了良好的素質,配合以專業的技術,那麼才能對於出現的故障做到及時發現,儘早預防,在問題的處理過程中才可以如魚得水。

2.2 安全管理投入不足

在機電管理上,除了管理者個人的因素之外,安全管理的投入也至關重要。機電的投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分別是人員的投放和裝置的配備。在車間中,有的單位為了節省勞動力成本,沒有根據相應的程式來進行人員的投放,使得在相應的崗位上造成“缺席”的現象。這就導致了在生產過程中由於人員的調動力不足而對機電的管理不夠周全,經常會出現少量的人力難以應付複雜的資訊的現象。此外,裝置的配備關係到企業的生產效率,很多企業都會選擇一些進口的機械裝置,以求得效率的最大化。在安全責任管理中,這個原則同樣適用,由於裝置不足,技術不夠先進,造成一些隱藏的問題不能及時的查出而引發安全事故。

2.3 安全事故懲處機制不健全

在機電管理中,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對企業和社會造成的損失不在少數,儘管如此,機電安全責任事故還是頻頻發生,主要是和事故的懲處機制不健全有關。這個問題的根源還得追溯到上層管理者。對於基層管理者中出現的問題以及事故,上層是主要的稽核物件。基層管理者是直屬上司就是這些上層管理者,他們掌握著企業的命脈,控制著企業的執行機制,對於安全管理也有重要的責任。但是很多上層管理者對於出現的問題都沒有做到嚴加懲治,這就導致了基層管理者放鬆了懈怠,甚至為所欲為,因為上層管理者不會追究責任,所以即使犯錯,懲罰還是可以承受的。一旦存在著這樣的心理,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也是意料之中的。所以說,問題的根源還是由於上層的失職導致了懲處機制的缺失。

3、機電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管理制度,落實管理責任

在機電管理中,主要的突出點還是“管理”二字。而良好的管理系統需要相應的機制來對人們的行為進行規範。所以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此外還需要落實管理責任。對於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都要做到分工明確,將責任具體落實到每一個員工的身上。只有做到這樣,才可以讓員工意識到責任的重要性,才能在管理過程中做到兢兢業業,負責到底。

3.2 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安全意識

針對安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很多事由於管理者安全意識不強而引起的。為了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還應該到基層大力宣傳安全的重要性。讓每一個員工在工作之前就有安全的意識,只有做到這樣,才可以在工作中時刻記得安全二字,在安全管理時才不會放鬆警惕。

3.3 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應急能力

時代在進步,技術在更新,機電管理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為了讓員工掌握更多的技術,能夠在遇到問題時及時處理,作為企業,還應該加大對員工的培訓力度,在培訓中掌握更多的技術,從而提高他們的應急能力。對於安全隱患能夠做到早發現,早預防,避免企業以及社會造成重大的損失。

4、小結

機電的安全管理是一項綜合治理的工作,由於現階段的人員、技術以及裝置等各個方面的原因,機電的安全管理還不成熟,為了讓安全的觀念深入人心,讓每一個人都意識到責任的重要性,還需要繼續努力。相信對於產生的問題能夠做到對症下藥後,機電安全管理的市場將會進步一完善。

參考文獻:

[1]王全效,簡析機電裝置的維修與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

[2]陳槐,淺述機電裝置管理[J].2007.

[3]錢,簡析機電裝置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

機電一體化大專畢業論文 篇二

摘 要:

客觀分析傳統汽修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闡述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要領及特點,探索理實一體化在汽修專業課中的應用實踐,進一步表明了理實一體化在汽修教學中所佔的優勢。

關鍵詞:

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 汽修 應用實踐

隨著我國汽車業的飛速發展,近年來,不僅實現了汽車的產量劇增,汽車的檔次也有很大的提高,對汽車專業人才的需求特別是汽車使用、保養維修等專業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在實踐中我們發現那些進入角色快,學習能力強,動手能力強,創新能力出色的人才倍受企業親賴。針對這種情況,我校提出“面向市場,以就業為導向;面向學生,以技能為中心,把學生培養成滿足生產、服務、管理等一線實際需要的技能型、應用性的複合人才”的培養目標。基於這個目標,在汽修專業課教學中,我們改進傳統教學的單一模式,嘗試“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教學。

一、傳統汽車專業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開進行,採用的是先學完理論知識,後集中時間安排實踐環節的教學模式,實踐教學是為理論教學服務,理論教學的內容與實踐脫開,形成教、學兩張皮,實踐環節流入形式。顯然這一模式不能高效培養出適合當前企業急需的汽修工人。我校從20xx年開始,對汽修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將原來的2節理論課和2節實踐排在一起,每次4節課,在實訓室上課,便得在學完理論後能及時實踐,促進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

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要領及特點

理實一體化教學是一種理論知識講解和實踐並重的教學模式,它是以一定專案(任務或問題)為載體,創設一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組織、協調、引導作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打破理論課、實驗課和實訓課的界限,將某門課程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生產融於一體,教學環節相對集中,一個教學任務由同一教師講解,教學場所直接安排在實驗室或實訓室,師生雙邊交流,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是現代職業教育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是現在職教課改所提倡和鼓勵的,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有如下特點:

1、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引入現代培訓理論,強調以學生為認知主體,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學習任務,加強了學生認知過程和能力的培養,克服了課堂教學的抽象枯燥的缺點,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2、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過程是講解示範、實踐操作、發現問題、提升技能的過程。中職學生大多文化基礎差,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而定性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較強,對於看得見摸得著的知識很容易接受。採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可以在理論與實踐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認知。

三、理實一體化在汽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根據汽修專業課程特點,我們將課程內容劃分為: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器裝置與維修、汽車整車維護、汽車效能檢測、汽車故障診斷、汽車駕駛等等不同教學專案,在各個專案中又分為若干模組。每一個模組集中在一個時間段內,完成從基本理論知識到操作技能的全部教學內容,將傳統的“聽中學,學中做”方法改變為“做中學,學中做”,採用分組操作交流講座的方法將理論教學與技能操作有機結合起來,這樣不僅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訓練綜合能力,也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質量。其中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涉及複雜的汽車發動機零部件和修理方面的內容,知識點多,難理解,操作技術要求高,實踐性強,它是汽修專業的核心專案,學好它有利於我們後續專業課的學習,也是汽修專業學生所必備的知識。下面我們以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中的曲柄連桿機構模組為例,談談“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在汽修教學中的應用。

根據汽車發動機的特點,能較熟悉地進行曲柄連桿機構拆卸和組裝。整個模組教學安排在汽車實訓室進行。教學的思路:理論講解、動手實踐、實踐中針對各部件分析講解、總結提高。所有的理論和實踐均圍繞拆裝這個模組展開:首先介紹拆裝的準備工作,再介紹拆裝的步驟,拆裝要領及操作期間的注意事項,教師規範地給學生做示範,邊示範邊講解,在相對集中的時間內完成理論和實踐教學任務。具體實施步驟:

1、分組

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6人一組,拆裝曲柄連桿機構,小組成員由教師按能力和水平搭配,並選出一位學習能力強並善於組織的學生為組長。同時告訴學生曲柄連桿機構拆裝是一項相對複雜的工作,拆時容易裝時難,老師進行規範的符合工藝的示範操作,然後強調拆裝的順序及注意事項,並要求學生記下拆裝的順序,強調零件擺放有序,裝和拆的順序是相反的。

2、拆卸曲柄連桿機構

首先以組為單位,通過討論列出注意事項,老師總結並作補充,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開始規範操作,完成對曲柄連桿機構的拆卸,使學生對於曲柄連桿機構各部件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同時強調拆下的零部件要擺放有序,針對各實物部件詳細講解其結構及工作原理,使學生對其結構、原理不再停留在原本處於割裂狀態的原理和實驗上,而是在這個環節得以結合,顯示出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的突出特點和優勢,效果非常好。

3、組裝曲柄連桿機構

要領:先拆後裝,力矩相同,記號對正,方向正確。老師就在學生中間,從學生操作中老師能及時發現學生理論知識的缺陷,及時糾正學生在組裝操作中的不規範行為,同時學生在組裝時遇到問題要及時解答,以避免因問題的堆積而造成學生厭學、棄學現象。

4、分組競賽

組內成員先單獨思考,再討論交流,為充分調動各小組的積極性,增強榮譽感,讓各小組之間產生競爭,評出優勝小組,同時拆裝的過程也是考核學生的過程,教師組織拆裝的計時賽,檢查經過拆裝後的曲柄連桿機構是否漏裝、錯裝及倒裝,檢驗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5、總結提高

學生要寫一篇曲柄連桿機構拆裝詳細過程的實習報告,特別是要寫好實習體會。

四、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汽修專業課教學中的優勢

1、推動校本教材的改革

目前職校中,汽修教材的教學內容與市場嚴重脫節或滯後,且實用性不強,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強調動手教學,促使老師編寫校本教材,將汽車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融合在一起;或選用理論與實踐配套教材,以滿足理論和實踐相融合的要求。這個問題本市已在技師學院7月份召開的全市職教系統各專業負責人會議上提出,並研究制定出關於汽修專業實施性教學計劃,確定核心課程,推薦了全市通用的汽修教材,以便於在以後的教學中使用。

2、促進學校實訓基地的建設

實訓基地的建設是順利實施實訓教學,培養合格人才的保障,更是理實一體化教學所必備的。汽修是一門實踐性非常高的學科,無實訓裝置就是紙上談兵,由於經費投入不足,各個學校的汽修實訓裝置相對較差,實驗室的建設迫在眉捷。

目前,很多學校都是隻有幾臺老式發動機底盤,汽車模型室,汽車模擬電路實習臺,裝置普遍較落後。為了適應理實一體化教學和現代化科技的發展還需配備汽車構造實訓室、汽車構造拆裝實訓室、汽車電器電控實訓室、汽車檢測實訓室、汽車駕駛訓練場等等,通過“汽車教學實訓室”專案的建設,逐步形成以“手腦並用,理論聯絡實際”為標誌的教育技術基地,從而可以推進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的實施。

3、加強了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程序

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與汽車企業簽約,讓汽車生產和維修企業成為學校汽車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能及時瞭解汽車行業中的最新動態和前沿技術,將書本中抽象的理論知識與生產中具體的物件和過程相聯絡,達到理論聯絡實際。

4、加快理論與實踐能力相融合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步伐

“雙師型”老師是同時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具備良好的師德修養和良好的行業職業道德的專業老師。目前汽修老師專業理論水平較高,但實踐技能較弱,需要各個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積極創造條件,讓教師參加“四新”培訓、頂崗培訓、出國培訓與專業資格的考證,在重視傳統“機械、電子”兩大專業的同時更要關心汽修這個高度機電一體化的專業,必要時可以聘請來自汽修第一線的實踐經驗豐富、理論知識紮實的高階技術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到校兼職,這樣不僅充實汽修教師的隊伍,而且還能使得汽修專業的老師有機會學習他們實踐中的寶貴經驗,這將大大提高這一專業的教學水平和實踐技能,極大地深化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

理實一體化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它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與“會學”,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汽修教學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豐富了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的內容,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黃兒鬆 熊結標。模組教學法在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6.11. 86頁

[2] 楊培娟。 加強實踐動手能力 優化高職汽車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J]。職業教育研究,2008.4 60頁-61頁

[3]孫長峰。高職財會理論與實踐教學相融合的實踐與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6.11 41頁

[4]周萬民。四階段教學法在“數控車削自動程式設計與加工”實踐課 中的運用--─理實一體化初探[J]。 職教通訊,2008.2 61-62頁

[5]周鳳霞。理論實踐一體化:《生物監測》教學的應用實踐 職業教育研究 2008.7 60頁-61頁

機電一體化畢業論文摘要 篇三

題目:自適應環境溫度變化的機電一體化溫度儀表的研製

摘要

在化工、製藥、輕紡等行業中溫度的測量和控制是進行安全、高效生產的重要依據。目前市場上經常採用的測溫儀表是壓力式溫度儀表、雙金屬溫度計、熱電阻感測器、熱電偶感測器等幾種型別,其中壓力式溫度儀表、雙金屬溫度計僅能進行現場指示不能遠距離監控,且其精度容易受到環境溫度的變化和儀表內部結構的影響,經常需要通過手動去校零,使用不方便;而熱電阻和熱電偶感測器適用於遠距離測量,現場指示需配置二次儀表和電源不方便,且其指示值會跳動不利於現場讀數。針對這些問題,本文設計了一種自適應環境溫度變化的機電一體化溫度儀表。

本文所設計的溫度儀表由自適應環境溫度變化的壓力式測溫系統和熱電阻(電子)測溫系統組成,一個用於現場指示一個遠傳。其中壓力測溫系統採用壓力式溫度儀表,通過採用最小二乘支援向量機(LS-SVM)的方法建立誤差模型研究和分析對壓力式溫度儀表精度影響最大的兩個因素,從而設計出自適應補償機構來解決壓力測溫系統的精度問題。通過在壓力測溫系統中置入熱電阻感測器來實現遠距離傳送與監控,實現了單點測溫雙重指示的機電一體化高精度測溫功能。論文的主要內容如下:

(1)分析了儀表的兩個測溫系統的結構效能,初步選用了壓力測溫系統和電子測溫系統的測溫儀表,並提出了機電一體化溫度儀表的總體設計方案,並確定了相應的系統功能與技術指標。

(2)採用最小二乘支援向量機(LS-SVM)的方法建立誤差預測模型。分析了液體壓力式溫度儀表的測溫結構和誤差影響因素,將環境溫度及毛細管長度等特徵引數作為模型輸入,將誤差值及誤差隨毛細管長度的變化率作為輸出。根據迴歸預測的原理,利用網格搜尋和交叉驗證的方法尋找最優引數組合,建立液體壓力式溫度儀表的誤差模型。採用LSSVMlab進行實驗結果研究,在MATLAB上執行,通過實驗結果分析得出對壓力式溫度儀表精度影響最大的兩個因素。

(3)對比分析了傳統的雙金屬補償方法的不足之處,在壓力式溫度儀表的誤差模型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導管補償的方法並設計出補償機構來實現自適應補償,解決對儀表精度影響最大的兩個因素。通過理論分析及實驗驗證自適應補償機構的有效性與優越性。

(4)依據熱電阻測溫儀表的原理、結構等方面理論,選定機電一體化溫度儀表熱電阻測溫系統的熱電阻和航空插頭,並對整個熱電阻測溫系統的結構原理進行了分析。最後製造出本文所設計的機電一體化溫度儀表,並通過分析和實驗驗證本課題所設計的機電一體化溫度儀表的各項技術指標。

本文對壓力式溫度儀表進行了自適應補償機制的研究與設計,並將其與熱電阻測溫系統組成機電一體化溫度儀表來滿足溫度測量的現場指示與遠端監控的功能,且這兩個測溫系統能互相監視,提高了溫度測量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同時本文所設計的機電一體化溫度儀表和研究方法對儀表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論文 篇四

摘要:

機械電子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長久的學習。本文在進行深入研究後,就相關過程做出詳細論述,尤其是對機電類專業的現狀和對機電類專業的管理上做出了討論,希望能夠通過不斷的深入研究,推動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專案驅動課程體系的建設。

關鍵詞:

機電;高職;一體化

1機電類專業的現狀

1.1創新專業建設

近年來,全球一體化的程序不斷髮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社會對於機電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斷加大,很多機電類專業都已成為我國機電發展過程中的中流砥柱。與此同時,人才永遠是促進發展最為重要的力量。當然,在進一步的研究後,我們發現,只有機電類專業學生擁有足夠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能在不斷髮展過程中有創新、思考和突破,這些也是專業發展過程和機電行業能夠實現良好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些有創新、思考和突破的人才考察方式也是對學生和學校考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後續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在人才培養、師資力量及師資隊伍的發展上不斷提升。尤其是在教學理念的改變上,要將教學的目標和眼光放長遠才能在教師教學水平足夠提升的同時,實現不斷創新,從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對課程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對機電一體化專業的長遠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1.2明確專業方向

明確專業方向對專業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高職機電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因為這個專業專案還是一個較為突出、特殊的專業,其自身的發展歷史也不夠充分,這就要求我們在師資力量的建設上,一定要打造一支具有過硬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師資隊伍,這樣才能在進行建設的時候,對專業方向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和判斷。其實我們對於教學的原則是有很多要求的,尤其是一定要按照社會要求的標準來培養人才,首先是要按照一定的培養規格和層次去培養人才。其次就是要做到人才教學和實踐的特點相結合,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對學生的分層次教學,按照不同的層次和階段實現教學過程的良好發展。另外要做到深入淺出,所有的部分都要按照規律進行教學,這對於整體的教學過程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1]。

1.3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的發展是整體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師資隊伍在整體的教學過程中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作為教學的基礎,教師一定要有專業紮實的知識才能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讓學生能夠最大程度、最大範圍的做到對知識的掌握和學習,避免因為老師的問題導致教學出現意外情況。另外教師的年齡結構要做到合理、完善,很多老教師往往有足夠的經驗,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他們缺少創新精神,或者對學生不夠耐心,但很多的年輕老師不僅具有創新精神,也更加重視學生的心理,和學生的交流也會更多。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當二者相結合,讓資歷深的老師帶資歷淺的教師,這樣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更為重要的就是教師要不斷調整自身狀態,提升自身的學習,讓整體的師資水平更上一層樓,這樣才能不斷的讓學生接受更好的教學,實現更充分的發展。

1.4把專業課程建設和學生的就業相結合

學校在開設課程的時候,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培養,將學生的就業問題加以考慮,這樣才能使人才滿足社會的需求。我們在長期的研究中發現,在教學過程中過於重視知識的系統學習,但對後續進入社會之後的發展存在考慮不足的情況,往往會導致教學過程不加以重視,還會在學生進入社會後,對社會的要求和發展不夠適應,影響學生在進入社會後的長久發展。所以在實際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多進行動手操作,多安排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多給學生尋找實踐的機會,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找到更好的工作,為以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2]。

2對機電類專業學生的生產實習進行教學和管理的措施

2.1充分發揮已有生產實習條件的潛力

機電類學生屬於實習機會較多的專業,往往有多種多樣的實習模式,雖然我們有較為充分的發展,但是實際過程中學生的實習條件是有限制的。其實學生的實習不一定要侷限在學校內的,高職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強,完全可以由學校聯絡各種工廠給學生用來實習。當然,在實際過程中,很多學校沒有這麼好的條件,所以就要求學校能夠給學生提供一些實訓的機會,比如我們在很多學校都有電氣實習、模擬實習及機電機床實習等多種實習方式,這樣不僅能夠讓相關課程的相關學習得到實踐,更為重要的是可以為日後的就業和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其實就我們目前來說,機電的發展是極為迅速、良好的,所以很多的實習專案都是和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的,各個學校也不斷讓學生的實訓條件實現進步和完善,不斷做到裝置的更新和進步,保持自身的先進性,這對於整體社會的發展都是極為重要的[3]。

2.2在傳統生產實習的基礎上進行模擬生產實習

由於一些方面的原因,很多學校都難以實現真正地建設其自身的工廠和實習工廠。在這種狀態下,學校就可以通過購買一些模擬軟體來讓學生進行使用和實習。更為重要的就是可以通過虛擬車間和虛擬實驗室等相關的工作過程,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現學生的不斷進步。當然我們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採用虛擬的裝置雖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但是往往可以提升教師的綜合水平,也能在極大程度上彌補學校在生產問題上的缺陷。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學生往往能夠看到各種的電氣裝置,但是不能對他們做到一一使用。我們如果對這些過程加以改變,能夠通過機電模擬模擬軟體,就可以對各種機械的使用方式做到全面瞭解,還能對所有的裝置進行逐個使用,不僅能使學生的相關知識能力有足夠的鍛鍊,更重要的還是能有效補充學生在學習上的不足,使得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最大程度上節約實習和生產成本[4]。

3結束語

毋庸置疑,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習和培養在高職教育中十分重要。經過長期研究,我們發現,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機電一體化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為社會輸送更多更好的機電人才,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學就一定要進行改革,進而滿足社會的巨大需求,從而助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

參考文獻:

[1]方振龍,陳國才,於福權。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及實訓基地建設探究[J]。教育與職業,2014(8):157-158.

[2]王勝,楊巨集才。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以做帶學”創新探索[J]。價值工程,2017,36(25):187-188.

[3]孫曉男,趙琛,萬樂平。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模式探討[J]。遼寧高職學報,2017,19(8):14-15+61.

[4]趙雲偉,彭麗英,路榮亮,等。中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職業能力分級標準模組庫的構建與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8(34):244-245.

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論文 篇五

1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

機電一體化是機械、微電子、控制、計算機、資訊處理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其發展和進步有賴於相關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其主要發展方向有數字化、智慧化、模組化、網路化、人性化、微型化、整合化、帶源化和綠色化。

1.1數字化

微控制器及其發展奠定了機電產品數字化的基礎,如不斷髮展的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而計算機網路的迅速崛起,為數字化設計與製造鋪平了道路,如虛擬設計、計算機整合製造等。數字化要求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軟體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維護性、自診斷能力以及友好人機介面。數字化的實現將便於遠端操作、診斷和修復。

1.2智慧化

即要求機電產品有一定的智慧,使它具有類似人的。邏輯思考、判斷推理、自主決策等能力。例如在CNC數控機床上增加人機對話功能,設定智慧I/O介面和智慧工藝資料庫,會給使用、操作和維護帶來極大的方便。隨著模糊控制、神經網路、灰色理論、小波理論、混沌與分岔等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為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開闢了廣闊天地。

1.3模組化

由於機電一體化產品種類和生產廠家繁多,研製和開發具有標準機械介面、動力介面、環境介面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單元模組是一項複雜而有前途的工作。如研製具有集減速、變頻調速電機一體的動力驅動單元;具有視覺、影象處理、識別和測距等功能的電機一體控制單元等。這樣,在產品開發設計時,可以利用這些標準模組化單元迅速開發出新的產品。

1.4網路化

由於網路的普及,基於網路的各種遠端控制和監視技術方興未艾。而遠端控制的終端裝置本身就是機電一體化產品,現場匯流排和區域網技術使家用電器網路化成為可能,利用家庭網路把各種家用電器連線成以計算機為中心的計算機整合家用電器系統,使人們在家裡可充分享受各種高技術帶來的好處,因此,機電一體化產品無疑應朝網路化方向發展。

1.5人性化

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最終使用物件是人,如何給機電一體化產品賦予人的智慧、情感和人性顯得愈來愈重要,機電一體化產品除了完善的效能外,還要求在色彩、造型等方面與環境相協調,使用這些產品,對人來說還是一種藝術享受,如家用機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機一體化。

1.6微型化

微型化是精細加工技術發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微機電系統(MicroElectronicMechanicalSystems,簡稱MEMS)是指可批量製作的,集微型機構、微型感測器、微型執行器以及訊號處理和控制電路,直至介面、通訊和電源等於一體的微型器件或系統。自1986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研製出第一個醫用微探針,1988年美國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研製出第一個微電機以來,國內外在MEMS工藝、材料以及微觀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開發出各種MEMS器件和系統,如各種微型感測器(壓力感測器、微加速度計、微觸覺感測器),各種微構件(微膜、微粱、微探針、微連桿、微齒輪、微軸承、微泵、微彈簧以及微機器人等)。

1.7整合化

整合化既包含各種技術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和各種產品不同結構的優化與複合,又包含在生產過程中同時處理加工、裝配、檢測、管理等多種工序。為了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自動化與高效率,應使系統具有更廣泛的柔性。首先可將系統分解為若干層次,使系統功能分散,並使各部分協調而又安全地運轉,然後再通過軟、硬體將各個層次有機地聯絡起來,使其效能最優、功能最強。

1.8帶源化

是指機電一體化產品自身帶有能源,如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和大容量電池。由於在許多場合無法使用電能,因而對於運動的機電一體化產品,自帶動力源具有獨特的好處。帶源化是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發展方向之一。

1.9綠色化

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在物質豐富的同時也帶來資源減少、生態環境惡化的後果。所以,人們呼喚保護環境,迴歸自然,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產品概念在這種呼聲中應運而生。綠色產品是指低能耗、低材耗、低汙染、舒適、協調而可再生利用的產品。在其設計、製造、使用和銷燬時應符合環保和人類健康的要求,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綠色化主要是指在其使用時不汙染生態環境,產品壽命結束時,產品可分解和再生利用。

2機電一體化技術在鋼鐵企業中應用

在鋼鐵企業中,機電一體化系統是以微處理機為核心,把微機、工控機、資料通訊、顯示裝置、儀表等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採用組裝合併方式,為實現工程大系統的綜合一體化創造有力條件,增強系統控制精度、質量和可靠性。機電一體化技術在鋼鐵企業中主要應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2.1智慧化控制技術(IC)

由於鋼鐵工業具有大型化、高速化和連續化的特點,傳統的控制技術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困難,因此非常有必要採用智慧控制技術。智慧控制技術主要包括專家系統、模糊控制和神經網路等,智慧控制技術廣泛應用於鋼鐵企業的產品設計、生產、控制、裝置與產品質量診斷等各個方面,如高爐控制系統、電爐和連鑄車間、軋鋼系統、鍊鋼———連鑄———軋鋼綜合排程系統、冷連軋等。

2.2分散式控制系統(DCS)

分散式控制系統採用一臺中央計算機指揮若干檯面向控制的現場測控計算機和智慧控制單元。分散式控制系統可以是兩級的、三級的或更多級的。利用計算機對生產過程進行集中監視、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隨著測控技術的發展,分散式控制系統的功能越來越多。不僅可以實現生產過程控制,而且還可以實現線上最優化、生產過程實時排程、生產計劃統計管理功能,成為一種測、控、管一體化的綜合系統。DCS具有特點控制功能多樣化、操作簡便、系統可以擴充套件、維護方便、可靠性高等特點。DCS是監視集中控制分散,故障影響面小,而且系統具有連鎖保護功能,採用了系統故障人工手動控制操作措施,使系統可靠性高。分散式控制系統與集中型控制系統相比,其功能更強,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是當前大型機電一體化系統的主要潮流。

2.3開放式控制系統(OCS)

開放控制系統(OpenControlSystem)是目前計算機技術發展所引出的新的結構體系概念。“開放”意味著對一種標準的資訊交換規程的共識和支援,按此標準設計的系統,可以實現不同廠家產品的相容和互換,且資源共享。開放控制系統通過工業通訊網路使各種控制裝置、管理計算機互聯,實現控制與經營、管理、決策的整合,通過現場匯流排使現場儀表與控制室的控制裝置互聯,實現測量與控制一體化。

2.4計算機整合製造系統(CIMS)

鋼鐵企業的CIMS是將人與生產經營、生產管理以及過程控制連成一體,用以實現從原料進廠,生產加工到產品發貨的整個生產過程全域性和過程一體化控制。目前鋼鐵企業已基本實現了過程自動化,但這種“自動化孤島”式的單機自動化缺乏資訊資源的共享和生產過程的統一管理,難以適應現代鋼鐵生產的要求。未來鋼鐵企業競爭的焦點是多品種、小批量生產,質優價廉,及時交貨。為了提高生產率、節能降耗、減少人員及現有庫存,加速資金週轉,實現生產、經營、管理整體優化,關鍵就是加強管理,獲取必須的經濟效益,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美國、日本等一些大型鋼鐵企業在20世紀80年代已廣泛實現CIMS化。

2.5現場匯流排技術(FBT)

現場匯流排技術(FiedBusTechnology)是連線設定在現場的儀表與設定在控制室內的控制裝置之間的數字式、雙向、多站通訊鏈路。採用現場匯流排技術取代現行的訊號傳輸技術(如4~20mA,DC直流傳輸)就能使更多的資訊在智慧化現場儀表裝置與更高一級的控制系統之間在共同的通訊媒體上進行雙向傳送。通過現場匯流排連線可省去66%或更多的現場訊號連線導線。現場匯流排的引入導致DCS的變革和新一代圍繞開放自動化系統的現場匯流排化儀表,如智慧變送器、智慧執行器、現場匯流排化檢測儀表、現場匯流排化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和現場就地控制站等的發展。

2.6交流傳動技術

傳動技術在鋼鐵工業中起作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交流調速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由於交流傳動的優越性,電氣傳動技術在不久的將來由交流傳動全面取代直流傳動,數字技術的發展,使複雜的向量控制技術實用化得以實現,交流調速系統的調速效能已達到和超過直流調速水平。現在無論大容量電機或中小容量電機都可以使用同步電機或非同步電機實現可逆平滑調速。交流傳動系統在軋鋼生產中一出現就受到使用者的歡迎,應用不斷擴大。

參考文獻

1楊自厚.人工智慧技術及其在鋼鐵工業中的應用[J].冶金自動化,1994(5)

2唐立新。鋼鐵工業CIMS特點和體系結構的研究[J].冶金自動化,1996(4)

3唐懷斌.工業控制的進展與趨勢[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1996(4)

4王俊普.智慧控制[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6

5林行辛.鋼鐵工業自動化的進展與展望[J].河北冶金,1998(1)

6殷際英.光機電一體化實用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7芮延年.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機電一體化畢業論文摘要 篇六

機電一體化畢業論文摘要

【摘要】:為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執行,國內的大型機組均使用電液調節系統進行控制,實現轉速控制、同步併網、負荷控制等功能。本文以電廠300MW機組使用的上海汽輪機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汽輪機為例,介紹其系統機構、除錯要點和實現功能。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機電安裝工程的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的必要性,以及施工技術與施工管理,提出了一些機電安裝工程的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的建議,以供機電安裝同行借鑑。 關鍵詞:機電安裝;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機電安裝是建築工程施工的。重要專案,包含電氣、自動化儀表、電子儀器、管道、電梯、動力站、消防設施。

【摘要】:採礦工程中,機電裝置的安裝好壞對企業的日常中安全和經濟執行起到最直接的影響效果,對於機電裝置的安裝是眾多工程人士關注的物件。對安裝技術的研究探討能夠為施工安全和質量保證等起到積極作用,同樣對礦產開採企業起到良好影響。本文主要對礦井絞車的主要安裝流程、電氣裝置的安裝及質量控制等進行了探討,

【摘要】:本文就機電工程專案進行分析,介紹了專案實施中建設方的專案管理工作,並通過實際經驗,從組織管理、協調管理及投資控制等多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以保證專案的順利實施,實現各項預期的管理目標。 關鍵詞:機電工程;專案管理;建設方;投資控制 引言 機電工程專案一般都具有周期長、生產要素的價格變化頻繁。

【摘要】:合理的進行建築機電裝置安裝,保證建築物的使用質量,控制建築的工程進度,需要專業化的人才運用專業知識對工程進行管理控制,機電裝置安裝工程較其他分項工程不同,範圍廣,專業性強,施工複雜,就更加突出了管理在整個工程中所顯現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通過有限元分析軟體ANSYS對發動機曲軸進行三維有限元分析,瞭解曲軸的變形和應力狀況,校核該曲軸在交變載荷下的疲勞強度,為曲軸改進設計中的結構分析提供理論依據;較準確地得到交變載荷作用下發動機曲軸的應力、變形的大小及分佈,校核其疲勞強度,對於指導曲軸的優化、改進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摘要】:本文結合京秦高速公路ETC車道機電裝置改造實踐工作,從收費運營管理方面提出了ETC車道存在的兩大問題,同時針對每個問題給出了相應的簡易有效的解決方案。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的向前發展,建築功能趨於多樣化,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現代的建築走向智慧化,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的就是建築的機電工程,它使建築的功能更能滿足人們的居住和生活。為了保障機電安裝工程過程中的質量和施工工序,就需要我們加強機電的監理工作,從而保障人們居住的安全性。

機電一體化畢業論文參考 篇七

摘要:機電一體化是指在機構的主功能、動力功能、資訊處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進電子技術,將機械裝置與電子化設計及軟體融合起來所構成的系統的總稱。近年來,機電一體化技術得到迅猛發展,在各個行業都得到廣泛地應用。微電子資訊科技的引入,使古老的機械工業煥發了青春,使傳統的機械電器產品在功能上、效能上以及製造技術上都提高到一個嶄新水平,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十分巨大的。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自動控制技術;發展趨勢

機電一體化的外文名詞是Mechantronics,起源於日本,是取英語Mechanics的前半部和Electronics的後半部拼合而成的,表示機械學與電子學兩種學科的綜合。目前,國內外對機電一體化的涵義有各種各樣的認識,其各自的出發點和著眼點不盡相同,再加上機電一體化本身的涵義還在隨著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機電一體化技術即結合應用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於一體,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不斷地推動不同學科的交叉和滲透,從而導致整個工程領域的技術革命。

1.機電一體化概要

機電一體化是指在機構的主功能、動力功能、資訊處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進電子技術,將機械裝置與電子化設計及軟體結合起來所構成的系統的總稱。機電一體化發展至今也已成為一門有著自身體系的新型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但發展,還將被賦予新的內容。機電一體化涵蓋技術和產品兩個方面,只是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基於上述群體技術有機融合的一種綜合技術,而不是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以及其他新技術的簡單組合、拼湊。這是機電一體化與機械加電氣所形成的機械電氣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區別。機械工程技術由純技術發展到機械電氣化,仍屬傳統機械。機電一體化系統由若干具有特定功能的機械和電子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具有滿足人的使用要求的最佳功能。

2.我國機電一體化的現狀

世界範圍內機電一體化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也稱為初級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前由於當時電子技術的發展尚未達到一定水平,機械技術與電子技術的結合還不可能廣泛和深入發展,已經開發的產品也無法大量推廣。第二階段可稱為蓬勃發展階段。這一時期,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通訊技術的發展,為機電一體化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了機電一體化技術向智慧化方向邁進的新階段,機電一體化進入深入發展時期。

計算機數控機床(CNC)是一種由計算機或專用電子計算裝置控制的高效自動化機床。它綜合應用了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精密測量和機械設計等方面的最新成就,是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是機床發展的必然趨勢。

汽車的機電一體化中心內容是以微機為中心通過自動控制來改善汽車的效能,增加汽車的功能,實現汽車降低油耗,減少排氣汙染,提高汽車行駛的安全性、可靠性、操作方便和舒適性。近幾十年,國際各大汽車公司都加大了對汽車機電一體化的研究,使其發展有了質的飛躍。

工業機器人(IR)一般應由機械系統、驅動系統、控制系統、檢測感測系統和人工智慧系統等組成,是一種能模擬人的手、臂的部分動作,按照預定程式、軌跡及其要求,實現抓取、搬運工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動化裝置,是具有發展前途的機電一體化典型產品。

3.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3.1自律分配系統化

未來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控制和執行系統有足夠的“冗餘度”,有較強的“柔性”,能較好地應付突發事件,被設計成“自律分配系統”。在自律分配系統中,各個子系統是相互獨立工作的,其特點是子系統可產生本身的資訊並附加所給資訊,在總的前提下,具體“行動”是可以改變的。這樣,既明顯地增加了系統的適應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統的故障而影響整個系統。

3.2系統化

系統化的'表現特徵之一是系統體系結構進一步採用開放和模組化的結構。系統可以靈活組套,進行任意裁減和組合,同時要求實現多座標系列控制功能的NC系統。表現特徵之二是通話功能的大大加強,即網路化趨勢。

3.3人工智慧化

這裡所說的“智慧化”是對機器行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論的基礎上,吸收人工智慧、運籌學、電腦科學、模糊數學、心理學、生理學和混沌動力學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擬人類智慧,使它具有判斷推理、邏輯思維、自主決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標。高效能、高速的微處理器使機電一體化產品賦有低階智慧或人的部分智慧,則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

3.4全息系統化

機電一體化產品“全息”特徵越來越明顯,智慧化水平越來越高。其系統的層次結構,也由簡單的“從上到下”的形勢而變為複雜的、有較多冗餘度的雙向聯絡。

3.5綠色化

環境、資源、人口是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三大主題。

3.6微型機電化

微機電一體化產品體積小、耗能少、運動靈活,在生物醫療、軍事、資訊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微機電一體化發展的瓶頸在於微機械技術,微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加工採用精細加工技術,即超精密技術,它包括光刻技術和蝕刻技術兩類。

3.7面向21世紀的製造模式

一次製造成功,採用成組技術和分組作業方式,按質、按量、按時完成,做到零廢品、零庫存、零裝置故障、零環境汙染,從以“技術”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轉變,從“金字塔式多層次管理”向“網路式管理”、由順序工作方式向並行工作方式、由固定組織

加工向敏捷製造加工轉變。

4.結語

機電一體化的出現並不是孤立的,它是許多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晶,傳統的機械設計方法和設計概念正在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21世紀,機電一體化技術將扮演機械工業的主角,與機電一體化相關的技術還有很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技術相互融合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我國可以利用後發的成本優勢和廣闊的市場潛力,用全新的方式和更短的時間研發更多具有智慧財產權的機電一體化產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技術相互融合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廣闊發展前景也將越來越光明。

參考文獻:

[1]李建勇。機電控制工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論文 篇八

摘 要:機電工程是一個十分龐大的課題,其專業包含的子系統相當廣泛。而現時代機電一體化日益成為潮流,機電裝置安裝管理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難題。本文將針對機電工程施工管理在新形勢下的一些重難點問題進行粗略的研討分析。

關鍵詞:機電工程;施工管理;新形勢

引言:

機電工程涉及到工程製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電工與電子系統等內容;因而討論機電工程施工離不開談到建築工程的相關內容,而在當前形勢下,建築市場的施工日益規範化,這無疑給機電工程的施工帶來了福音。而對我們的機電工程施工的相關企業來說,優化機電工程施工的管理措施,是我們相關企業降低成本的重要舉措。

1 有關機電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A.機電工程包含著工程製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等。其範圍之廣,內容之大。我們很難從一個單方面的角度來清楚的闡述有關的問題。針對現實中各個企業加大對實務管理的研發力度的現象,我們機電工程也需要加強對施工管理制度的研究,從而為我們在施工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減少人力與物力的投入。

B.現在,機電一體化成為時代潮流,熟練地掌握了機電一體化的科技對增強機電工程企業的競爭力無疑意義重大。而且,現在我國的建築市場施工日益規範化,相關制度也日益健全,這些也給機電工程的施工帶來了莫大益處。為更好的順應這兩大新形勢,我們的機電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學合理化顯得尤為重要。

2 機電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1、無規矩不成方圓,科學的管理與制度規範無疑對提高工作效率有極大作用。因而我們有必要對機電工程的施工管理進行細緻分析。一個管理必然有其一定的工作佈置。因而在機電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首先要對施工的目標,內容,預算等進行合理規劃,在執行過程中也要不斷進行控制與協調。

2、計劃管理對機電工程的施工進度極為重要。因而在管理規劃中要對機電工程的施工計劃進行實時監督,並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相關計劃,對機電工程施工中的工作進度要做好記錄,對施工中的延期,材料使用情況等都要及時做好記錄,這對以後的各項工作的開展都極為重要。

3、機電工程施工管理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對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把關。質量是我們對業主最好的承諾。我們務必要根據合同要求,制定相關的質量目標,在機電工程施工中要緊緊圍繞目標行事;在開始施工後,要編制質量計劃並逐步實施,而且需要不定期對施工質量進行檢驗。在機電工程施工後期,要對其進行質量驗收,評估。機電工程施工的質量直接關係到工程的實際使用價值。我們在機電工程施工管理中務必對此予以關注。

4、安全是我們開展任何一項活動的基本追求,對機電工程施工這一門多工種交叉作業的工作來說,確保其施工過程的安全是機電工程施工管理必須考慮到的問題。那麼如何保證施工安全呢?我想這少不了要制定相關安全要求與施工規範。首先,我們要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加強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教育,將安全規則寫入管理規章當中,要給施工人員配備相關安全裝置,比如安全帽等,再一個是要制定機電工程施工的安全目標,有目標就會有約束;同時,我們的施工人員要簽訂保證計劃書,讓施工者意識到自己對自己的安全責任。但是我們都知道,很多安全問題的發生都與不規範施工有關,因而確保施工安全的更重要的一項措施是加強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的培訓。不逾矩則安全漏洞減少一大半。

5、機電工程施工是一項複雜的工程,它不僅需要優良的施工技術和較強的專業性,它更是一項花費較高的工程。因此在我們的機電工程施工管理中一定要提 到成本控制。機電工程施工管理成本一般涉及到這樣幾個部分:預算成本,成本計劃,成本實施,結算成本等。預算成本包括對主材裝置,安裝費用,措施費用,利潤等的提前分析;成本計劃則是根據市場實時動態來調整成本預算;而成本實施則是對所需材料的採購花銷的記錄;結算成本即最終結果與預算成本的一個比較,我們要根據其對比的偏差範圍來進行有關計劃的評估。成本控制對我們的機電工程施工管理極為重要,我們在管理過程中要完善責任分配製度,要對相關人員進行仔細考核,要求整個過程按程式辦事,確立相關的獎懲制度。高效率,高效益的工程往往是有管理,有計劃,有規範,有制度的工程,我們想有高效的機電工程施工管理就必得對各項細枝末葉的工作進行詳細規劃。

3 結束語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機電工程技術也獲得較大提升,機電工程在建築市場也佔據著較突出地位。而且現時代機電一體化也日益成為發展的大方向,追求高效率,高質量,高效益是機電工程企業共同的目標。為實現我們的目標,加大對機電工程施工管理是我們必做的事情。認清了當前的發展形勢,我們就得對症下藥。對施工中的成本預算,工期計劃,施工目標,安全保障,質量把關等是我們在管理過程中首要考慮的問題。對這些部分予以科學合理的規劃是機電工程施工成功的一大保障,只有提前的管理與未雨綢繆,我們才能打造業主滿意的工程,才能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才能提升我們機電工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新形勢下的市場給我們以足夠的自由發展空間,我們在感謝這一現象的同時也要看到挑戰。21世紀總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如何將機遇的可能性最大化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而在我們的機電工程行業,由於其特徵具有較大的實務性,所以對機電工程施工管理進行合理規劃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不怕挑戰,我們只怕面對挑戰時的舉手無措,因而提前做好管理規劃是我們戰勝挑戰的一個法寶。不管機電工程施工有多麼複雜,不管它的要求有多高,我們相信只要做好機電工程施工管理的本職工作,其最後的結果一定不負眾望。

機電一體化畢業論文 篇九

機電工程機械裝置管理研究

引言

近幾十年來,中國機電工程類行業已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同時這也是中國一直比較重視的工程專案。

而在這項工程實施過程中,相關機械裝置的管理工作又是重中之重,如果不有效落實機械裝置管理工作,整個工程的施工過程以及整體施工質量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因此,分析研究機電工程機械裝置管理工作當中存在的問題,採取有效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完善機電工程機械裝置管理工作,才能夠提升機電工程整體質量水平。

1機電工程機械裝置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未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很多情況下,為了趕工期,在許多機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相關的管理工作並沒有得到重視,特別是機械裝置管理工作。

通常情況下,眾多施工單位機械裝置相關管理人員都缺乏對本職工作的認識和管理意識,對工作抱以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另外,很多管理人員沒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想的都是貪圖安逸,敷衍工作,造成管理工作總是不能得到落實。

無論什麼企業單位,想要做好管理工作,都需要構建一個較為完善合理的相關管理機制,特別對於機電工程機械裝置管理工作而言更是如此。

沒有建立準確健全的相關管理規章制度,不能明確每一個相關管理工作人員能夠明確自身的工作內容以及職責,管理人員就沒有肩負法律責任,這樣管理工作人員就不會重視對管理工作就,導致機電工程機械裝置管理工作質量水平無法得到提升。

1.2對機械裝置的新舊處理不到位

目前,科技技術不斷髮展,各種機械裝置在快速更替,眼下許多機電工程施工單位的相關機械裝置已經顯得老舊不堪重負了。

更有甚者,一些施工單位的機械裝置過於老化破舊,嚴重落後於目前的工程需求,以至於這些單位無承擔那些較先進大型的機電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單位的發展,制約了單位經濟的長遠增長。

針對這種情況,有些施工單位已經在購置替換相關工程機械裝置,有的從國外引進了大量的先進機械裝置,使自身具備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可是,這些單位沒有結合自身的實際發展需求,更沒有制定好相關的機械裝置改良替換計劃,致使許多購置工作都是盲目實施,花大量資金買來的機械裝置實際上不能起到作用。

對於機械裝置新舊處理不到位也是機械裝置管理工作中十分嚴重的一個問題。

1.3相關管理工作人員缺少專業能力及素質

很多的機電工程施工單位為了減少成本,在相關裝置材料不能再削減的情況下,只有減少工作人員以最大化降低工程成本。

這就使得很多施工單位在管理工作方面大量減少工作人員,其中就包括機械裝置管理相關人員。

這種情況致使施工過程中機械裝置的管理人員嚴重缺失,實際工作沒有得到有效開展。

另一方面,很多施工單位在管理工作上實施隨便安排工作人員,所以在機械裝置管理工作中出現了大量沒有相關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術能力的人,這種情況已經屢見不鮮了,其最終必定造成機械裝置管理工作不能落到實處。

2加強機電工程機械裝置管理的策略

2.1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任何一個企業單位想要搞好管理工作,無論是哪方面的管理工作,都必須要先構建一個較為完善健全的管理機制體系,尤其在機電工程機械裝置管理工作上更是如此。

相關工程施工單位必須根據自身企業文化以及施工相關實際需求,建設一個合理有效且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機制,以約束工作人員,使相關管理人員能夠認清自己的工作本質和肩負的責任。

另一點,配合著管理制度,大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訓,強化管理人員的思想覺悟,提升管理工作人員自身的職業修養,從而誠心投入到管理工作當中。

例如,施工單位根據自身企業的文化歷史以及企業實際大小,建立一個符合自身實際需求的工程機械裝置管理機制。

這個機制必須有嚴格的管理條款和考核制度,以強化要求相關管理工作人員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

與此同時,單位還需要定期組織相關管理工作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培訓,以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

通常這種培訓可以以半年為一個期限落實開展,並且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在每次工程施工之前開展一次。

2.2合理配置工程機械裝置資源

在機電工程機械裝置的相關資源配置工作上也要注意合理實施管理,這個方面關係著單位的實際利益和長期發展的需求。

在相關配置管理工作中,需要清楚自身單位已有裝置的實際情況,哪些裝置需要更換,哪些只是需要維護修理。

在之後購置新裝置的過程中,根據整合已有工程機械裝置相關資訊進行鍼對性添置更替,嚴格把關購置過程,不僅要重視裝置的質量是否合格,還要注意購置的裝置是否都是真正需要的。

在工程機械裝置的購置工作上,必需先制定一個合理的購置計劃,並按照計劃落實執行,要最大化利用已有資源,然後補充必需資源,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單位效益。

例如,某機電工程施工單位,經過改革之後,在工程機械裝置管理工作質量上有了明顯提升。

特別是在機械裝置的配置工作上,深入瞭解分析了單位已有裝置資源的情況,一改以往胡亂購置的現象,將購置管理工作嚴格把控起來,使得已有裝置得到最大化利用的同時,購置的新裝置也是當前最合適單位施工所需的。

通過這樣有計劃性的管理,使該企業在購置工作中省下一大筆不需要的開支,進而使得單位的無意義消耗減少了7.6%,由於機械裝置合理購置管理而增加的企業效益上升了4.1%,真正實現了利益最大化。

2.3強化相關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

想要有好的管理效果,就必須選用合適的管理人才,故此,機電工程機械裝置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一大重要元素就是管理人才的正確使用。

大學機電一體化畢業論文 篇十

大學機電一體化畢業論文

淺談機械電子工程人才培養創新模式研究【1】

【論文關鍵詞】人才培養 機械電子工程 三維課程體系 創新模式

【論文摘 要】機械電子工程是機械、電子、計算機和自動控制等技術有機結合的一門複合技術,常被稱為機電一體化技術,它代表著機械工程技術革命的前沿方向。

其發展基礎是要有

1.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和要求

所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論指導下,以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全面發展複合型人才為基本取向的教育教學內容和方法體系的總稱。

按照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目標、專業設定、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等方面有其特有的要求。

1.1培養目標要求

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高階專門人才,重點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1.2專業設定要求

按照“厚基礎、寬專業”的要求,厚實公共基礎、專業基礎、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設定大學科、寬口徑的專業,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專業面過窄的局面。

1.3課程體系要求

按照“拓寬基礎、淡化專業、增強實踐”的要求,辯證地處理好基礎課、專業課、實踐教學的關係,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與此同時,要增開跨學科、跨專業的課程,拓寬學生知識面,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1.4教學方法要求

著力體現教學方法的創新,確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發展學生的個性。

2.機械電子工程創新教育的現狀分析

首先,從學生的角度看,參加創新活動常常出現這樣的現象,剛開始參與時一哄而上,人數眾多,且熱情高漲,但往往善始者繁,克終者寡,五分鐘熱血的情況屢見不鮮。

也有很多機電類學生從事課外科技活動粗枝大葉的多,小打小鬧的多,起點較低。

大多數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活動僅是靠短時間的突擊來完成,追求短、平、快,缺少明確的學習目的和端正態度,達不到知識的積累和實踐 經驗總結的目的。

這顯示了我國創新教育的差距。

創新理念遠未能得到有效的貫徹,學生缺乏學習的目標和動力,說明高校在創新理念的貫徹與培養上還是欠缺力度,做得還是不夠。

其次,從參與創新活動的學生所具備的基礎知識與實踐能力上看,當前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學生的專業素養有下降的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設計與繪圖能力不足。

學生基礎理論學習盲目,導致基本功底不紮實,同時對傳統機械方面的知識有排斥心理,一味地崇尚電子、控制、軟體等所謂的流行專業;二是新技術、新手段、新方法應用不夠。

學生往往只知道那些教科書或老師講授過經典的設計方法與案例,相關領域新的思想與理念很淡薄;三是學生動手能力較弱,實驗能力較差。

還有,教師和學生是創新教育的兩個主體,而教育體制是創新教育的基礎。

近些年老師壓力陡增,大都面臨著科研、教學雙重任務,面對教學評估、專案經費任務等已經焦頭爛額,而指導學生的工作量評價較低,這導致指導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老師的負擔;對學生而言,舊有的教學模式,重書本重理論,輕實踐輕動手,導致學生在專業學習上浮躁,基本功和實踐能力差;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和就業的壓力,也顯得無所適從。

一個良好的體制環境是創新教育朝著健康方向發展的土壤。

3.機械電子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近年來,通過廣泛調研就業崗位群工作範圍和技術領域,分析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以社會人才市場現實與未來發展對人才的有效需求為導向、以職業崗位(群)能力需求為依據,從而確定畢業生綜合技術應用能力結構和應有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形成了“四層兩段一貫穿”的課程結構體系,構建了“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建立了“核心技術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1)“四層兩段一貫穿”的課程結構機械電子學科是基於機械、電子、計算機技術發展起來的新學科,所以加強理論體系和教學體系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課程結構體系分為基礎教學、專業教學、專長教學、畢業設計與專業實習四個層面;基礎學習和主體學習兩個階段。

在整個三年教學時問內,專業技能實踐培訓模組貫穿始終。

以機電一體化專業為例,“四層兩段一貫穿”的課程結構的基礎學習階段為第一、二兩個學期,學生除進行公共課學習之外,主要學習專業基礎理論課程。

專長學習是專業能力培養的深化,學生將學習到該專業中最新、最具特色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專業學習和專長學習中,學生將利用相關的實訓裝置進行專門化技能實訓模組的培訓,這些模組包含了機電一體化領域內的最新應用技術,大量採用“例項”和“真實環境”方式培訓。

學生動手、動腦相結合,專業能力培養和素質培養相結合,獨立思考、獨立探索能力培養同集體協作、共同交流能力培養相結合。

(2)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開展課外製作活動是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最佳實踐活動之一,特別是對機電專業學生來說,是開展專業知識綜合應用能力訓練的最佳平臺。

將課程進行有機整合,形成了上下貫通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兩個教學體系相互平行,融合交叉,把技術的綜合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作為交叉點和教學重點。

相互平行,是指兩套體系的教學計劃相互平行,課程流程相互平行;相互融合,是指課程知識內容與技術、技能培養相互融合,理論和實踐教學場所相互融合;相互交叉,是指兩套體系的功能相互交叉,知識、技術和技能培養的落腳點相互交叉。

(3)“核心技術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以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中心,以核心技術綜合應用能力培養為重點,將理論與實驗、實訓相結合,以課堂與實驗(實訓)室、實習車間、工廠車間四點為交叉網路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在本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嘗試構建“可程式設計控制技術”、“驅動技術”、“感測技術”等核心技術。

為了突出對學生在這些反映工業自動化技術最具代表性和先進性的技術綜合應用能力培養,我們構建了針對這些核心技術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理論教學與學生上機程式設計、除錯相結合,動腦與動手相結合,使學生能夠較完整地掌握plc的基本原理、程式編制、程式操作和故障診斷技術。

該課程設定使學生既掌握了plc基本知識和程式操作,同時在相關專業課中又涉及到plc在不同場合的應用,而在相關實訓模組課中學生將plc技術綜合應用到各種不同的生產環境中去。

在每個實訓室都有一種主要技術單元,同時,還有其它技術單元出現,賓主相擁,多次重複,但角度不同,強調的應用領域和水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