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 论文

市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多篇

栏目: 工作总结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7.14K

市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多篇

【第1篇】市科技局上半年科技工作总结

XX上半年,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精心指导下,围绕全市“强工兴城”、推进沿江开放开发,致力做好农村科技进步与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与产业基地为重点,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对外科技交流合作 抓好“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会同庐山区玻纤基地参加科技部对基地建设整改工作答辩,与庐山区有关部门商榷拟在庐山生态工业园挂牌“**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修改完善恒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科技孵化器材料,并与省科技厅、科技部进行工作沟通汇报。向省、市人民政府申请共青城市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积极为园区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指导共青城市园区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推荐“金淞电器”公司申报了省工业支撑科技计划项目。筹划向省科技厅申报“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对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进行了调研。 推荐江西制氧机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省·年度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制氧机有限公司、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恒通自动控制器有限公司、白莲钢质制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通过了公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取得进展。 (二)以申报科技项目为重点,深入开展综合计划工作 一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工作取得进展。“*雷迪”、“巨石公司”、“同方电子”、“朝阳机械”、“山水光电”等5家科技型企业经过市科技局的积极培育,已通过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四家认定的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使我市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12家。 二是牵头组织申报省、部各类科技计划。围绕省部科技计划项目指南,组织申报省、部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1项,其中:国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基金项目29项;省级工业科技支撑计划10项、农业科技支撑计划9项、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计划18项;省级星火计划19项、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计划3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2项、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1项、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2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计划20项、青年科学基金计划16项、软科学计划3项;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19项。同时,编制了九江科技支撑计划(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申报书、星火计划申报书、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申报书以及科技计划任务(合同书)等,并上传九江科技信息网,为项目申报单位提供快捷服务。 三是积极进行国家级项目实施监理。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印发《·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方案》的通知”;完成山水光电、奥盛、绿野食品等三家企业分别承担的“多业务接入平台msap”、“高性能预应力镀锌钢丝的研发”以及“野生坚果剥壳机的研制与产业化”三个国家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的验收工作;完成山水光电、仙客来、泛美亚、富通化工4家企业承担的的20xx年度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监理验收工作。 四是服务领导工作调研。积极做好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黄烈之一行来浔调研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服务工作,认真编印“市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简报2期,及时报道九江市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动态。 五是认真完成有关科技统计年报。根据科技部·年的科技统计工作部署,对我市·年度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等进行了年度统计,上报了年度科技统计报表。根据·军分区国动委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我市·个县的科技资源潜力调查统计工作。 六是积极参与“双百双千”人才评选工作。根据市委办公厅印发的《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会同市人保局草拟“九江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第一批人选创新组评审工作方案,制定出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领军人才培育计划、人文社科人才计划、高端人才聚集计划、高端柔性特聘人才计划以及实用人才发展计划中的技能人才评审标准,并对上述6类参评人才进行了初审。

【第2篇】市科技局2022年上半年科技工作总结范文

xx上半年,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精心指导下,围绕全市“强工兴城”、推进沿江开放开发,致力做好农村科技进步与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与产业基地为重点,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对外科技交流合作 抓好“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会同庐山区玻纤基地参加科技部对基地建设整改工作答辩,与庐山区有关部门商榷拟在庐山生态工业园挂牌“**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修改完善恒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科技孵化器材料,并与省科技厅、科技部进行工作沟通汇报。向省、市人民政府申请共青城市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积极为园区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指导共青城市园区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推荐“金淞电器”公司申报了省工业支撑科技计划项目。筹划向省科技厅申报“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对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进行了调研。 推荐江西制氧机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省·年度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制氧机有限公司、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恒通自动控制器有限公司、白莲钢质制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通过了公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取得进展。 (二)以申报科技项目为重点,深入开展综合计划工作 一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工作取得进展。“*雷迪”、“巨石公司”、“同方电子”、“朝阳机械”、“山水光电”等5家科技型企业经过市科技局的积极培育,已通过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四家认定的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使我市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12家。 二是牵头组织申报省、部各类科技计划。围绕省部科技计划项目指南,组织申报省、部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1项,其中:国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基金项目29项;省级工业科技支撑计划10项、农业科技支撑计划9项、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计划18项;省级星火计划19项、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计划3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2项、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1项、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2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计划20项、青年科学基金计划16项、软科学计划3项;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19项。同时,编制了九江科技支撑计划(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申报书、星火计划申报书、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申报书以及科技计划任务(合同书)等,并上传九江科技信息网,为项目申报单位提供快捷服务。 三是积极进行国家级项目实施监理。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印发《·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方案》的通知”;完成山水光电、奥盛、绿野食品等三家企业分别承担的“多业务接入平台msap”、“高性能预应力镀锌钢丝的研发”以及“野生坚果剥壳机的研制与产业化”三个国家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的验收工作;完成山水光电、仙客来、泛美亚、富通化工4家企业承担的的20xx年度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监理验收工作。 四是服务领导工作调研。积极做好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黄烈之一行来浔调研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服务工作,认真编印“市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简报2期,及时报道九江市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动态。 五是认真完成有关科技统计年报。根据科技部·年的科技统计工作部署,对我市·年度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等进行了年度统计,上报了年度科技统计报表。根据·军分区国动委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我市·个县的科技资源潜力调查统计工作。 六是积极参与“双百双千”人才评选工作。根据市委办公厅印发的《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会同市人保局草拟“九江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第一批人选创新组评审工作方案,制定出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领军人才培育计划、人文社科人才计划、高端人才聚集计划、高端柔性特聘人才计划以及实用人才发展计划中的技能人才评审标准,并对上述6类参评人才进行了初审。

【第3篇】2022年关于市科技局上半年科技工作总结

市科技局上半年科技工作总结2022上半年,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精心指导下,围绕全市“强工兴城”、推进沿江开放开发,致力做好农村科技进步与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与产业基地为重点,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对外科技交流合作

抓好“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会同庐山区玻纤基地参加科技部对基地建设整改工作答辩,与庐山区有关部门商榷拟在庐山生态工业园挂牌“**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修改完善恒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科技孵化器材料,并与省科技厅、科技部进行工作沟通汇报。向省、市人民政府申请共青城市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积极为园区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指导共青城市园区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推荐“金淞电器”公司申报了省工业支撑科技计划项目。筹划向省科技厅申报“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对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进行了调研。

推荐江西制氧机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省·年度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制氧机有限公司、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恒通自动控制器有限公司、白莲钢质制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通过了公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取得进展。

(二)以申报科技项目为重点,深入开展综合计划工作

一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工作取得进展。“*雷迪”、“巨石公司”、“同方电子”、“朝阳机械”、“山水光电”等5家科技型企业经过市科技局的积极培育,已通过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四家认定的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使我市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12家。

二是牵头组织申报省、部各类科技计划。围绕省部科技计划项目指南,组织申报省、部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1项,其中:国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基金项目29项;省级工业科技支撑计划10项、农业科技支撑计划9项、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计划18项;省级星火计划19项、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计划3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2项、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1项、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2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计划20项、青年科学基金计划16项、软科学计划3项;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19项。同时,编制了九江科技支撑计划(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申报书、星火计划申报书、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申报书以及科技计划任务(合同书)等,并上传九江科技信息网,为项目申报单位提供快捷服务。

三是积极进行国家级项目实施监理。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印发《·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方案》的通知”;完成山水光电、奥盛、绿野食品等三家企业分别承担的“多业务接入平台msap”、“高性能预应力镀锌钢丝的研发”以及“野生坚果剥壳机的研制与产业化”三个国家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的验收工作;完成山水光电、仙客来、泛美亚、富通化工4家企业承担的的20xx年度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监理验收工作。

四是服务领导工作调研。积极做好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黄烈之一行来浔调研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服务工作,认真编印“市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简报2期,及时报道九江市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动态。

五是认真完成有关科技统计年报。根据科技部·年的科技统计工作部署,对我市·年度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等进行了年度统计,上报了年度科技统计报表。根据·军分区国动委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我市·个县的科技资源潜力调查统计工作。

六是积极参与“双百双千”人才评选工作。根据市委办公厅印发的《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会同市人保局草拟“九江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第一批人选创新组评审工作方案,制定出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领军人才培育计划、人文社科人才计划、高端人才聚集计划、高端柔性特聘人才计划以及实用人才发展计划中的技能人才评审标准,并对上述6类参评人才进行了初审。

【第4篇】关于市科技局2022上半年科技工作总结范文

透过社会实践,能够使学校深入了解学生素质、课程设置、教学与管理等方面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主动推行改革,有利于学校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在与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中,寻求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突破。小编整理了关于市科技局2022上半年科技工作总结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市科技局上半年科技工作总结2022上半年,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精心指导下,围绕全市“强工兴城”、推进沿江开放开发,致力做好农村科技进步与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与产业基地为重点,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对外科技交流合作

抓好“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会同庐山区玻纤基地参加科技部对基地建设整改工作答辩,与庐山区有关部门商榷拟在庐山生态工业园挂牌“**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修改完善恒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科技孵化器材料,并与省科技厅、科技部进行工作沟通汇报。向省、市人民政府申请共青城市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积极为园区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指导共青城市园区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推荐“金淞电器”公司申报了省工业支撑科技计划项目。筹划向省科技厅申报“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对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进行了调研。

推荐江西制氧机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省·年度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制氧机有限公司、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恒通自动控制器有限公司、白莲钢质制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通过了公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取得进展。

(二)以申报科技项目为重点,深入开展综合计划工作

一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工作取得进展。“*雷迪”、“巨石公司”、“同方电子”、“朝阳机械”、“山水光电”等5家科技型企业经过市科技局的积极培育,已通过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四家认定的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使我市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12家。

二是牵头组织申报省、部各类科技计划。围绕省部科技计划项目指南,组织申报省、部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1项,其中:国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基金项目29项;省级工业科技支撑计划10项、农业科技支撑计划9项、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计划18项;省级星火计划19项、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计划3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2项、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1项、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2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计划20项、青年科学基金计划16项、软科学计划3项;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19项。同时,编制了九江科技支撑计划(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申报书、星火计划申报书、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申报书以及科技计划任务(合同书)等,并上传九江科技信息网,为项目申报单位提供快捷服务。

三是积极进行国家级项目实施监理。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印发《·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方案》的通知”;完成山水光电、奥盛、绿野食品等三家企业分别承担的“多业务接入平台MSAP”、“高性能预应力镀锌钢丝的研发”以及“野生坚果剥壳机的研制与产业化”三个国家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的验收工作;完成山水光电、仙客来、泛美亚、富通化工4家企业承担的的20xx年度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监理验收工作。

四是服务领导工作调研。积极做好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黄烈之一行来浔调研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服务工作,认真编印“市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简报2期,及时报道九江市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动态。

五是认真完成有关科技统计年报。根据科技部·年的科技统计工作部署,对我市·年度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等进行了年度统计,上报了年度科技统计报表。根据·军分区国动委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我市·个县的科技资源潜力调查统计工作。

六是积极参与“双百双千”人才评选工作。根据市委办公厅印发的《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会同市人保局草拟“九江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第一批人选创新组评审工作方案,制定出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领军人才培育计划、人文社科人才计划、高端人才聚集计划、高端柔性特聘人才计划以及实用人才发展计划中的技能人才评审标准,并对上述6类参评人才进行了初审。

【第5篇】市科技局上半年科技工作总结范文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市科技局上半年科技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精心指导下,围绕全市“强工兴城”、推进沿江开放开发,进一步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致力做好农村科技进步与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上半年,共组织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51项,其中: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30项,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公示4家,获得批准认定省科技创新型企业5家,2项科技成果获得省政府奖励,其中: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1-5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申报科技项目为重点,深入开展综合计划工作

一是牵头组织申报省、部各类科技计划。围绕省部科技计划项目指南,组织申报省、部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1项,其中:国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基金项目29项;省级工业科技支撑计划10项、农业科技支撑计划9项、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计划18项;省级星火计划19项、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计划3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2项、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1项、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2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计划20项、青年科学基金计划16项、软科学计划3项;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19项。同时,编制了九江科技支撑计划(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申报书、星火计划申报书、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申报书以及科技计划任务(合同书)等,并上传九江科技信息网,为项目申报单位提供快捷服务。

二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工作取得进展。“*雷迪”、“巨石公司”、“同方电子”、“朝阳机械”、“山水光电”等5家科技型企业经过市科技局的积极培育,已通过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四家认定的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使我市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12家。

三是服务领导工作调研。积极做好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黄烈之一行来浔调研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服务工作,认真编印“市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简报2期,及时报道九江市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动态。

四是积极进行国家级项目实施监理。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印发《·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方案》的通知”;完成山水光电、奥盛、绿野食品等三家企业分别承担的“多业务接入平台msap”、“高性能预应力镀锌钢丝的研发”以及“野生坚果剥壳机的研制与产业化”三个国家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的验收工作;完成山水光电、仙客来、泛美亚、富通化工4家企业承担的的2022年度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监理验收工作。

【第6篇】市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市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上半年,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和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科技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支撑襄阳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市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再添两张“国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荣誉称号,市科技局被国家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功勋奖”。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抓好“国牌”创建工作,我市获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上半年,市科技局奋力推进两个“国牌”的创建工作,并最终取得突破。3月*日科技部部委会通过了《*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4月,正式下文批准我市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科函政[xxxx年]46号)。今年1月,我市代表团在北京参加了xxxx年度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联席评审会,评委和专家高度评价我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认为我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工作有力,成效显著,极具典型示范和推广价值。3月15日科技部部委会同意批准我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4月10日科技部正式下文批准我市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科发社[xxxx年]407号)。至此,我市实现了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到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重大跨越,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这三张“国牌”的城市。这标志着我市科技创新迈上了新台阶,为 “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全面启动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工程,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全面启动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工程。为解决我市企业创新水平不强、技术产业化程度弱、产业发展配套能力弱等问题,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链,市科技局全面启动了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工程。组织相关专家,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化工、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领域,高起点编制了18条产业链技术创新规划,以重大技术、重大项目和重点工艺为指引,对产业链上中下游及服务配套进行全产业链设计,重点加强产业链骨干企业的壮大、关键技术的突破、重大产品的研发,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产业链聚集。力争通过五年的建设,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品牌。二是积极推进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按照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总结暨**年度补贴资金清算工作的通知》精神,市科技局会同财政局、汽车办认真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总结和资金清算工作,并向科技部、财政部上报了

《**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总结》及清算汇总表。三是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共组织25家企业申报了xxxx年度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深入襄城、襄州、枣阳等地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训,广泛宣传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政策,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已经入库后备企业93家。市科技局被省科技厅表彰为**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值34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18.7%。 上半年,全市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值7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18%。

(三)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组织与管理,积极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上半年,我们不断完善科技项目申报工作体系,积极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一是超前研究政策。紧紧抓住国家、省关于科技计划项目改革的政策机遇,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掌握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吃透政策,有的放矢。二是超前谋划项目。提前会同相关单位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了xxxx年科技项目申报工作会议,积极鼓励企业进行项目申报,全力谋划好、筛选好、包装好申报项目。三是超前指导服务。对申报项目单位和企业进行了专门培训,加强对申报项目的指导、评估,找准切入点和对接点,提升项目竞争力。同时,认真审核项目申报材料,将问题及时反馈申报企业,提高了项目申报质量,为争取项目资金打下坚固基础。上半年,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43项。其中,组织台基半导体和航天42所申报了2项国家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预备项目;组织申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项;组织申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3项、国家农转金项目2项;组织申报国家对外科技合作项目1项;组织申报了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7项;组织申报省级高新领域新产品新工艺科技计划项目32个;组织申报省级创新基金项目40个;组织申报省级科技支撑计划21项;组织申报xxxx年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

(四)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搭建平台,促进转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力度,引导创新要素向实力企业聚集。一是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全市形成以襄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为龙头,汉北科技园、襄阳科技城5个省级孵化器为支撑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可自主支配孵化场地面积2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83家,本年度新增在孵企业96家,当年毕业企业48家,在孵企业累计年总收入17.3亿元。同时,积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新创业中心建立了学生创业基地,开通专线,建设了内部局域网,提供空调、办公家具等创业必备设施;与**学院联合设立10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基金”,目前已对15个项目进行了资助;启动大学生创新培训计划,组织国家级创业导师对发展前景好的创业团队进行“一对一”创业辅导,已开展培训25次。二是大力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上半年,共组织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申报今年第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后备库建设。多次深入到南漳等地进行调研,根据企业的规模、成长性、产学研实施情况等指标,筛选出有条件、有潜力的企业建立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后备库。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绩效考评。共组织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5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参加了全省创新平台绩效考评,通过考评,有效地促进了创新平台建设的提档升级,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支撑农业发展

一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在**的小麦、老河口的油脂加工、**市的生猪三大产业园区被省科技厅列为湖北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础上,上半年,襄州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该园区总规划面积49.05万亩,包括2万亩的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园、2万亩旱田高产创建示范园、1万亩的小麦、马铃薯轮作示范范园等多个特色示范园。建成后可实现研发及技术转移、人才交流与服务、孵化培育、试验示范、休闲观光、生态保护等六大功能,带动襄州区及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二是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由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和襄阳农科院共同组建的“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育种(襄阳)实验室”正式建立,该实验室的建立将促进双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势互补,提升襄阳市农科院的育种水平,加快襄阳市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发展进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三是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建立了由市、县涉农部门专家组成的粮棉油、蔬菜、果树、食用菌、茶叶、药材、畜禽、水产、农机、农村政策等10大专业服务队,组织专家到襄州、保康等地开展现场培训10多场,送科技下乡12场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整合利用全市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将农技“110”热线与其他服务方式整合,构建起农业科技“110”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信息采集一体化、信息发布立体化、指导服务多样化。

(六)加强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管理,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是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积极组织襄州区、襄城区和南漳县3个县(区)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工作,目前已上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做好全市专利发展资金的资助、补贴工作。共整理xxxx年度授权专利奖励982项和发明专利资助 657项,登记学生专利申请项目568项,为专利资助和补贴打下基础。积极开展专利评先表彰活动,与教育局联合评定出5所“发明创造教育优秀学校、5名“发明创造教育优秀校长”、10名“发明创造教育优秀教师”。截止5月底,我市共申请专利802件,同期增长率15%,其中发明512件。二是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市科技局研究出台了《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每年评选出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的企业和园区,授予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称号。组织相关人员前往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产学研对接,进一步加强校企业产学研合作。通过深入调研,收集企业技术需求120项,并积极向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推介。前往北京参加“xxxx年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了解了国外的一些行业的先进技术,促进了襄阳与国内外知名机构的合作和交流,为襄阳获取国际科技资源的支持开辟了新的渠道。三是积极抓好科技成果登记、转化工作。上半年,全市共登记省以上科技成果78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2.8亿元,

(七)大力开展科技招商,吸引各类科技资源向襄阳聚集

【第7篇】株洲市科技局xxxx年上半年科技工作总结范文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系统紧扣市委“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战略部署,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以科技服务为手段,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株洲科技发展升级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推进环境建设,提升了科技工作影响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今年市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科技工作,出台了《株洲市关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从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制订了新政策、新举措,着力推动企业创新。其中,每年市财政增加2000万元科技投入,用于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5月24日,我市又隆重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对全市科技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大会还表彰了xxxx年度市科技杰出贡献奖、市科技进步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奖项,为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推进项目建设,提升了产业发展支撑力。坚持以项目为重点,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发展。上半年,全市申报部省科技项目60多项,项目资金3亿元。其中国家863计划5项,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超大功率兆瓦级整晶圆igbt器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获得资金支持680万。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获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全省唯一。时代新材和宏大高分子的生物基聚酰胺11单体及其分子结构可控超韧合金材料关键技术项目进入国家863计划评审阶段。国家创新基金申报一般项目57项,轨道交通产业创新集群推荐59项。7项科技项目入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唐人神集团承担的省科技重大专项通过技术评审和综合评审。项目建设有力推动了我市高新产业发展,上半年,我市共完成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56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

三、推进平台建设,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统筹布局,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建设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时代电气公司电力电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南车株机、时代新材2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株洲时代电气绝缘有限公司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获批,这是我市县市区第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坚持以科技服务为手段,启动了株洲科技信息和科技创新服务两大平台建设,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班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发平台不断完善,有力提升了我市的技术创新能力,截止7月底,全市专利申请总量2031件,同比增长22.00%。

今年上半年,全市科技工作总体向好、来势喜人,但面临的工作还很多、任务还很重。下半年,全市科技系统将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努力抓好重点指标、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落实。

(一)围绕重点指标抓落实,着力实现“四个增长”。认真对照年度目标任务进行梳理,切实检查进度行不行、标准够不够,逐项抓好督办落实,严格查漏补缺,确保实现四个增长:一是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有增长,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5%;二是争资引项有增长,争取国家863、支撑计划、省重大专项等重点项目10项以上;三是技术创新成果有增长,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以上。四是自主知识产权量有增长,年专利申请量突破4000件。

(二)围绕重点工作抓落实,着力抓好“三项创建”。

一是切实抓好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加强协调,确保实现株洲市第九次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二是抓好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对照创建标准,落实整改措施,加强部门沟通,确保创建成功。三是抓好石峰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

(三)围绕重点项目抓落实,着力推进“两大建设”。一是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改进项目工作机制,加大项目对接力度。重点抓好航空发动机、igbt器件关键技术研究等6项国家863、省重大专项。二是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建设时代电气电子电力器件、南车株机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集成等7个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同时,以拓展科技服务领域为目标,启动株洲科技信息和科技创新服务两大平台建设,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人才、政策、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等科技服务。

以上这篇株洲市科技局xxxx年上半年科技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能够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范文尽在:工作总结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好总结网,谢谢。

【第8篇】市科技局的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科技局的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围绕主题、开展“企业评机关”主题活动

xx市在全市开展“企业评机关”活动以来,科技局高度重视,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企业评机关”活动。并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市科技局系统“企业评机关”活动。科技系统全体干部高度重视此次活动,采取得力措施,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市科技局以主题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治理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行政行为是否规范、政务事务是否公开、政风行风是否清廉、干部职工是否勤勉、工作质量是否到位,一切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标准,真正把评判权交给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开展科技特派员制度

去年,我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向螺山、汊河、戴家场等14个镇场所派出了15名科技特派员,共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0个,组建水产企业2个,为各地解决50多个生产技术上的问题,推广了中科三号银鲫等10个水产新品种和10项养殖新技术(模式),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更好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和实用队伍建设,今年我们继续聘任了15名科技特派员服务于乡镇区办,服务领域从单一水产扩大到稻棉猪禽、水产、水生等领域。

三、加大科学创新力度,发挥创新基地示范作用

大力实施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工程。以科技创新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水产、水禽、水生蔬菜、农产品加工为重点,采取“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建设模式,重点建设“滨湖河蟹”、“乌林泥鳅”等 8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目前重点做好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洪湖清水蟹高效健康养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工程”,正按照“技术创新、集成示范、辐射推广”的建设思路,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xx市滨湖河蟹养殖协会为技术依托单位,探索解决洪湖河蟹养殖成本高、商品蟹规格小、品质差、养殖效益低,生态环境恶化等关键性难题,促进洪湖河蟹养殖业水平有质的提高。

四、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以提高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抓手,一是为德炎水产、闽洪水产、洪湖浪米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个,争取科技资金980多元;二是为龙头企业牵线,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科技项目6个,引进技术成果9项;三是扶持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公司+养殖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30万亩。

五、积极申报科技项目,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科技局仍把项目建设做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我市经济发展的实际,狠抓项目建设。通过近半年的精心组织,xx市科技局已经帮助近20家企业、单位准备好了10个科技项目的申报材料。目前,3个项目获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创新基金项目计划支持,蓝天安环的zl(g)nf自浮型组装式金属内浮顶项目;蓝光电子的低成本环保新型热熔断体项目和力拓能源的新型泡罩蒸氨塔项目榜上有名,这批资助项目涉及创新项目无偿资助类,获得无偿资助金额230万元,立项数和资助总额再创佳绩。该批项目的实施将引导社会资金、企业科技投入近3000万元,促进洪湖光电子、石化装备等高新技术领域技术进步,加快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另外,推荐3家企业分别申报了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家企业申报省级研究与开发计划。

六、组织成立了“xx市河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为了促进洪湖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做大做强河蟹产业,科技局牵头组织成立了“xx市河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以企业、科研机构及技术推广单位为组织机构,以共同的发展需求为基础,以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研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公担的利益共同体和合作组织形式组成。通过联盟的建立,形成洪湖河蟹产业的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人员培训、信息咨询和营销网络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产学研结合,提升洪湖河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洪湖水产业的竞争力,力争在3年内把“洪湖清水”蟹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

七、精心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下乡活动

科技局通过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等措施,进一步营造全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全社会科技素质。一是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科技活动周期间,科技局联合其他部门开展现场所咨询活动,活动围绕促进民生、节约能源、循环经济、知识产权、保障安全健康、抗震减灾等方面开展,发放科技资料15000份,接受现场咨询与服务4000人次;二是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技术培训活动。邀请了科技厅、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水生所的专家教授来我市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普及培训,现场“问诊”,为农民解疑释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除为农民送技术咨询外,还给村民送去政策宣传、科技培训、农资供给、科技入户、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受到村民欢迎。市科技部门开展科技下乡以来,共发放水产、蔬菜、畜牧、种植等科技资料1万份,发送实用农业技术手册5000套,赠送优质苗种价值30万,并接受农民现场技术咨询3000人次。

【第9篇】关于市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参考范文

市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和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科技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支撑襄阳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市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再添两张“国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荣誉称号,市科技局被国家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功勋奖”。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抓好“国牌”创建工作,我市获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上半年,市科技局奋力推进两个“国牌”的创建工作,并最终取得突破。3月*日科技部部委会通过了《*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4月,正式下文批准我市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科函政46号)。今年1月,我市代表团在北京参加了2012年度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联席评审会,评委和专家高度评价我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认为我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工作有力,成效显着,极具典型示范和推广价值。3月15日科技部部委会同意批准我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4月10日科技部正式下文批准我市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科发社407号)。至此,我市实现了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到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重大跨越,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这三张“国牌”的城市。这标志着我市科技创新迈上了新台阶,为“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全面启动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工程,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全面启动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工程。为解决我市企业创新水平不强、技术产业化程度弱、产业发展配套能力弱等问题,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链,市科技局全面启动了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工程。组织相关专家,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化工、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领域,高起点编制了18条产业链技术创新规划,以重大技术、重大项目和重点工艺为指引,对产业链上中下游及服务配套进行全产业链设计,重点加强产业链骨干企业的壮大、关键技术的突破、重大产品的研发,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产业链聚集。力争通过五年的建设,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品牌。二是积极推进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按照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总结暨**年度补贴资金清算工作的通知》精神,市科技局会同财政局、汽车办认真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总结和资金清算工作,并向科技部、财政部上报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总结》及清算汇总表。三是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共组织25家企业申报了2013年度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深入襄城、襄州、枣阳等地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训,广泛宣传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政策,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已经入库后备企业93家。市科技局被省科技厅表彰为**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值34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18.7%。上半年,全市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值7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18%。

(三)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组织与管理,积极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上半年,我们不断完善科技项目申报工作体系,积极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一是超前研究政策。紧紧抓住国家、省关于科技计划项目改革的政策机遇,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掌握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吃透政策,有的放矢。二是超前谋划项目。提前会同相关单位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了2013年科技项目申报工作会议,积极鼓励企业进行项目申报,全力谋划好、筛选好、包装好申报项目。三是超前指导服务。对申报项目单位和企业进行了专门培训,加强对申报项目的指导、评估,找准切入点和对接点,提升项目竞争力。同时,认真审核项目申报材料,将问题及时反馈申报企业,提高了项目申报质量,为争取项目资金打下坚固基础。上半年,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43项。其中,组织台基半导体和航天42所申报了2项国家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预备项目;组织申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项;组织申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3项、国家农转金项目2项;组织申报国家对外科技合作项目1项;组织申报了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7项;组织申报省级高新领域新产品新工艺科技计划项目32个;组织申报省级创新基金项目40个;组织申报省级科技支撑计划21项;组织申报2013年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

(四)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搭建平台,促进转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力度,引导创新要素向实力企业聚集。一是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全市形成以襄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为龙头,汉北科技园、襄阳科技城5个省级孵化器为支撑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可自主支配孵化场地面积2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83家,本年度新增在孵企业96家,当年毕业企业48家,在孵企业累计年总收入17.3亿元。同时,积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新创业中心建立了学生创业基地,开通专线,建设了内部局域网,提供空调、办公家具等创业必备设施;与**学院联合设立10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基金”,目前已对15个项目进行了资助;启动大学生创新培训计划,组织国家级创业导师对发展前景好的创业团队进行“一对一”创业辅导,已开展培训25次。二是大力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上半年,共组织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申报今年第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后备库建设。多次深入到南漳等地进行调研,根据企业的规模、成长性、产学研实施情况等指标,筛选出有条件、有潜力的企业建立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后备库。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绩效考评。共组织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5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参加了全省创新平台绩效考评,通过考评,有效地促进了创新平台建设的提档升级,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支撑农业发展

一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在**的小麦、老河口的油脂加工、**市的生猪三大产业园区被省科技厅列为湖北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础上,上半年,襄州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该园区总规划面积49.05万亩,包括2万亩的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园、2万亩旱田高产创建示范园、1万亩的小麦、马铃薯轮作示范范园等多个特色示范园。建成后可实现研发及技术转移、人才交流与服务、孵化培育、试验示范、休闲观光、生态保护等六大功能,带动襄州区及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二是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由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和襄阳农科院共同组建的“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育种(襄阳)实验室”正式建立,该实验室的建立将促进双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势互补,提升襄阳市农科院的育种水平,加快襄阳市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发展进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三是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建立了由市、县涉农部门专家组成的粮棉油、蔬菜、果树、食用菌、茶叶、药材、畜禽、水产、农机、农村政策等10大专业服务队,组织专家到襄州、保康等地开展现场培训10多场,送科技下乡12场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整合利用全市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将农技“110”热线与其他服务方式整合,构建起农业科技“110”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信息采集一体化、信息发布立体化、指导服务多样化。

(六)加强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管理,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是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积极组织襄州区、襄城区和南漳县3个县(区)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工作,目前已上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做好全市专利发展资金的资助、补贴工作。共整理2012年度授权专利奖励982项和发明专利资助657项,登记学生专利申请项目568项,为专利资助和补贴打下基础。积极开展专利评先表彰活动,与教育局联合评定出5所“发明创造教育优秀学校、5名“发明创造教育优秀校长”、10名“发明创造教育优秀教师”。截止5月底,我市共申请专利802件,同期增长率15%,其中发明512件。二是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市科技局研究出台了《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每年评选出产学研合作成效显着的企业和园区,授予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称号。组织相关人员前往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产学研对接,进一步加强校企业产学研合作。通过深入调研,收集企业技术需求120项,并积极向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推介。前往北京参加“2013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了解了国外的一些行业的先进技术,促进了襄阳与国内外知名机构的合作和交流,为襄阳获取国际科技资源的支持开辟了新的渠道。三是积极抓好科技成果登记、转化工作。上半年,全市共登记省以上科技成果78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2.8亿元,

(七)大力开展科技招商,吸引各类科技资源向襄阳聚集

上半年,市科技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发挥科技工作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招商。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认真编制“市科技局招商路径图”和“市科技局招商方案”,多次组织招商专班学习招商引资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全员的招商水平。通过与央企对接、与大企业大集团对接、与民营资本对接等多种方式,吸引各类科技资源向襄阳聚集。截止目前,共与6家投资单位进行了洽谈,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航天科技城建设、汽车零部件建设、鱼梁洲生态旅游区开发等多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4.6亿元,其中湖北谷城郭峪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博翔彩板结构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达1200万元,其他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中。同时,我们还通过参加各种推介会、交流会,对襄阳进行推介。4月25日,参加了由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13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在会上与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北京代表处、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北京代表处、韩国道元(株)dowonchinaipttco.,ltd公司、泛华集团德国莱茵之华设计集团、欧绿保再生资源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国际节能环保协会中国国际合作中心、美国卡普兰大学、沈阳宇东集团有限公司、海尔开放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山东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沃坦资本管理中心、sbc私募投资公司等技术转移机构等多家企业进行沟通推介,很多企业和投资机构对襄阳表现出兴趣,后期我们将加强跟进力度,争取将项目落实到襄阳来。6月3日,市科技局招商专班尤文略副局长、金波副局长等一行4人前往深圳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期间拜访了德邦供应链有限公司、宝湾物流控股有限公司和菜鸟物流有限公司的相关项目负责人,在对我市的经济情况、区位优势和招商政策一一做了介绍后,各企业负责人提出来襄阳进行考察以确定投资意向的想法,具体考察时间待商定。

(八)加大科技宣传和普及力度,努力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氛围

我市参加了**年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根据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和省科协的统一部署,于*年5月*日-*日举办了**市科技活动周。5月19日,**省及**市*年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在人民广场举行,来自省直单位、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及市直科科技活动周成员单位、企业、学校及文艺工作者等10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市政协主席,市政府副市长等出席并讲话。经过精心组织和周密部署,全市科技活动周各项科普活动丰富多彩,科技惠民注重实效,科技政策法规宣传声势浩大,很好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科技意识。同时,我们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4.26”知识产权日,广泛开展专利宣传和执法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多份,检查商品3000余件,登记带有专利标识的商品72类142项,查处存在问题的专利商品29件,立案查处假冒专利违法案件29件。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市民的知识产权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全年工作目标,绝大部分工作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甚至超额完成任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完成的招商引资任务与年度目标还有差距,招商任务比上年大幅度增加,招商难度进一步加大。由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增速也相应降低,完成省里下达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6.78%的难度较大。

三、下半年科技工作安排

下半年,全市科技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为主线,紧紧围绕“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着力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科技发展环境,释放科技创新活力,为“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一)依靠创新驱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继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工程建设。按照已编制的18条高新技术产业链规划的要求,组织实施一批市级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推进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规模扩张和特色产业集群配套,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5%以上。组织实施数控一代应用示范、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信息技术在传统制造业工艺流程改进、产品创新水平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2、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积极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通过科技计划立项、创新型试点企业补助等多种方式,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重点支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和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企业,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5家以上。

3、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载体建设。把高新区和经开区作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主阵地,力争将襄阳高新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科学发展试验区、先进产业聚集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成为国家重要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一流的科技园。以争创国家农业科技园为契机,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

4、发展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通过科技政策扶持、科技项目带动、科技资金引导、科技平台支撑、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汽车发动机部件产业、汽车轴承产业、汽车部件精密冲锻成形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用好“国家新型工业化(新能源汽车)示范基地”等“国牌”资源,壮大产业规模,力争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家重点培育的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中国汽车新城”。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围绕太阳能发电装置、太阳能蓄电池、风机轴承、风电电机、风电控件、风力发电蓄电池、生物燃料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重点围绕汽车电子、车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新型显示、光电子、消费电子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的产业集群。在装备制造产业方面,突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培育数控机床、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和轨道交通装备四大产业集群。继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认定力度,切实做好高新技术产品登记和认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再上新台阶。

5、加强产学研和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大院名校的科技合作,充分发挥中科院应化回天高性能胶粘剂材料工程技术中心、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襄阳分院等产业研究院(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着眼于我市装备制造及汽车产业的数字化制造、新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通过技术、产品和服务辐射提高襄阳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和技术市场管理,全年登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60项以上,完成技术市场交易总额18亿元,积极推进襄阳生产力促进中心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充分利用各种关系和资源,广泛联系客商,大力开展科技招商。

6、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围绕小麦、油菜、水稻、花生、畜牧、茶叶、蔬菜、水果、林木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采取农业龙头企业牵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新模式,集成组装和示范应用农业科技项目20项以上。加快推进枣阳小麦产业科技园、宜城生猪产业科技园、老河口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园的建设,带动我市农业提档升级。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点、农技“110”、《**惠农手机报》等农业科技信息化示范建设。全年共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20个,培训农民2万人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20场,派出科技特派员10人。

7、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重点抓好“城市救灾应用供排水设备”等7项科技惠民计划的实施。重点支持金洋冶金、楚凯冶金为代表的循环经济龙头企业和九鼎昊天、泽东化工、隆中药业等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新产品产业化。进一步加强“微创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中医骨科、心血管外科、胃肠病学、中医儿科、白癜风”7个市级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建设,全面提升我市医疗卫生领域科研水平。

(二)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动我市企业与央企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工作,力争新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家。围绕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建设1-2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新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0家。组织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培育和对接国家和省级专项。重点支持襄阳高新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襄阳科技城等重点孵化器的建设,扩大孵化面积,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科技资源开发、开放和共享。

2、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跟进国家、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深化和拓展“隆中人才支持计划”,采取团队整体引进、核心人物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创业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和团队。围绕重点产业,培养一批“产业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卓越、引领作用突出、团队效应显着、科研成果丰硕的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科技人才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聚集。

3、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探索知识产权融入科技管理全过程的有效模式,全年完成发明专利申请1875件以上。深化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加大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专利执法工作力度,积极营造有序竞争和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4、加强县(市)区科技创新。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采取省、市、县联动的方式,扶持示范县(市、区)实施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科技项目。积极促进科技项目与地方重大需要的有效对接,加强政策、项目、资金集成,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加大对各县(市)区创新型园区建设的扶持。认真组织各县(市)区迎接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和全省市县科技创新综合考评。

(三)积极推进科技管理机制创新

1、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按照“整合资金、突出重点、集中财务、有所专攻”的原则,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创新要素向“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着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计划的有效衔接和整合,推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进一步规范项目征集、遴选、评审、立项、验收和归档,实现全流程、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开展科技计划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2、积极推进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开展科技金融结合专项行动计划,加强科技部门与金融机构、创投机构、担保机构的战略合作,建设科技企业信用数据库,试行科技企业信用贷款及科技企业联保联贷机制。加大知识产权质押力度,促进知识产权资本化。大力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充分发挥现有襄阳创新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作用,支持国内外投资公司在我市建立投资机构,引导风投加大对初创科技企业的“天使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加快科技型拟上市企业后备库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与银行贷款、企业投入、社会资金参与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3、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认真抓好《关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制定一批具有襄阳特色的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技术转移所得税优惠、创业投资所得税优惠等各项政策,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加大科学普及和科技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培育创新文化,推进文化与科技的结合,积极争创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四)全面加强科技管理系统能力和作风建设

1、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系统能力建设。按照“五个基本”要求,全面加强科技系统党组织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使党员成为解放思想的表率、争先创优的表率、求实务实的表率。深入抓好干部队伍的理论学习。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保证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努力创建学习型机关。

2、切实加强科技管理系统作风建设。按照“大兴四种风气、严肃一条纪律、拿起两个武器”的具体要求,进一步促进全市科技系统作风的根本转变。要大兴落实之风、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创新之风,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工作环境,在全市科技系统形成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善于调研、狠抓落实的良好风气。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六个严禁”的相关要求,重点加强对重大科技项目与经费管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利申请资助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确保权力行使、资金运行、项目建设、干部成长“四个安全”。要运用好督办、奖惩“两个武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司法所上半年工作总结禽流感上半年工作总结乡镇团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10篇】关于市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参考

市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_____和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科技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支撑襄阳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市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再添两张“国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荣誉称号,市科技局被国家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功勋奖”。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抓好“国牌”创建工作,我市获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上半年,市科技局奋力推进两个“国牌”的创建工作,并最终取得突破。3月*日科技部部委会通过了《*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4月,正式下文批准我市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科函政46号)。今年1月,我市代表团在北京参加了2022年度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联席评审会,评委和专家高度评价我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认为我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工作有力,成效显着,极具典型示范和推广价值。3月15日科技部部委会同意批准我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4月10日科技部正式下文批准我市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科发社407号)。至此,我市实现了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到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重大跨越,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这三张“国牌”的城市。这标志着我市科技创新迈上了新台阶,为“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全面启动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工程,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全面启动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工程。为解决我市企业创新水平不强、技术产业化程度弱、产业发展配套能力弱等问题,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链,市科技局全面启动了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工程。组织相关专家,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化工、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领域,高起点编制了18条产业链技术创新规划,以重大技术、重大项目和重点工艺为指引,对产业链上中下游及服务配套进行全产业链设计,重点加强产业链骨干企业的壮大、关键技术的突破、重大产品的研发,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产业链聚集。力争通过五年的建设,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品牌。二是积极推进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按照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总结暨_____年度补贴资金清算工作的通知》精神,市科技局会同财政局、汽车办认真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总结和资金清算工作,并向科技部、财政部上报了《_____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总结》及清算汇总表。三是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共组织25家企业申报了2022年度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深入襄城、襄州、枣阳等地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训,广泛宣传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政策,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已经入库后备企业93家。市科技局被省科技厅表彰为_____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值34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18.7%。上半年,全市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值7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_____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18%。

(三)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组织与管理,积极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上半年,我们不断完善科技项目申报工作体系,积极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一是超前研究政策。紧紧抓住国家、省关于科技计划项目改革的政策机遇,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掌握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吃透政策,有的放矢。二是超前谋划项目。提前会同相关单位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了2022年科技项目申报工作会议,积极鼓励企业进行项目申报,全力谋划好、筛选好、包装好申报项目。三是超前指导服务。对申报项目单位和企业进行了专门培训,加强对申报项目的指导、评估,找准切入点和对接点,提升项目竞争力。同时,认真审核项目申报材料,将问题及时反馈申报企业,提高了项目申报质量,为争取项目资金打下坚固基础。上半年,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43项。其中,组织台基半导体和航天42所申报了2项国家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预备项目;组织申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项;组织申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3项、国家农转金项目2项;组织申报国家对外科技合作项目1项;组织申报了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7项;组织申报省级高新领域新产品新工艺科技计划项目32个;组织申报省级创新基金项目40个;组织申报省级科技支撑计划21项;组织申报2022年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

(四)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搭建平台,促进转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力度,引导创新要素向实力企业聚集。一是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全市形成以襄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为龙头,汉北科技园、襄阳科技城5个省级孵化器为支撑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可自主支配孵化场地面积2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83家,本年度新增在孵企业96家,当年毕业企业48家,在孵企业累计年总收入17.3亿元。同时,积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新创业中心建立了学生创业基地,开通专线,建设了内部局域网,提供空调、办公家具等创业必备设施;与_____学院联合设立10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基金”,目前已对15个项目进行了资助;启动大学生创新培训计划,组织国家级创业导师对发展前景好的创业团队进行“一对一”创业辅导,已开展培训25次。二是大力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上半年,共组织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申报今年第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后备库建设。多次深入到南漳等地进行调研,根据企业的规模、成长性、产学研实施情况等指标,筛选出有条件、有潜力的企业建立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后备库。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绩效考评。共组织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5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参加了全省创新平台绩效考评,通过考评,有效地促进了创新平台建设的提档升级,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支撑农业发展

一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在_____的小麦、老河口的油脂加工、_____市的生猪三大产业园区被省科技厅列为湖北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础上,上半年,襄州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该园区总规划面积49.05万亩,包括2万亩的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园、2万亩旱田高产创建示范园、1万亩的小麦、马铃薯轮作示范范园等多个特色示范园。建成后可实现研发及技术转移、人才交流与服务、孵化培育、试验示范、休闲观光、生态保护等六大功能,带动襄州区及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二是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由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和襄阳农科院共同组建的“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育种(襄阳)实验室”正式建立,该实验室的建立将促进双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势互补,提升襄阳市农科院的育种水平,加快襄阳市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发展进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三是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建立了由市、县涉农部门专家组成的粮棉油、蔬菜、果树、食用菌、茶叶、药材、畜禽、水产、农机、农村政策等10大专业服务队,组织专家到襄州、保康等地开展现场培训10多场,送科技下乡12场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整合利用全市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将农技“110”热线与其他服务方式整合,构建起农业科技“110”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信息采集一体化、信息发布立体化、指导服务多样化。

(六)加强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管理,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是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积极组织襄州区、襄城区和南漳县3个县(区)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工作,目前已上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做好全市专利发展资金的资助、补贴工作。共整理2022年度授权专利奖励982项和发明专利资助657项,登记学生专利申请项目568项,为专利资助和补贴打下基础。积极开展专利评先表彰活动,与教育局联合评定出5所“发明创造教育优秀学校、5名“发明创造教育优秀校长”、10名“发明创造教育优秀教师”。截止5月底,我市共申请专利802件,同期增长率15%,其中发明512件。二是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市科技局研究出台了《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每年评选出产学研合作成效显着的企业和园区,授予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称号。组织相关人员前往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产学研对接,进一步加强校企业产学研合作。通过深入调研,收集企业技术需求120项,并积极向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推介。前往北京参加“2022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了解了国外的一些行业的先进技术,促进了襄阳与国内外知名机构的合作和交流,为襄阳获取国际科技资源的支持开辟了新的渠道。三是积极抓好科技成果登记、转化工作。上半年,全市共登记省以上科技成果78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2.8亿元,

(七)大力开展科技招商,吸引各类科技资源向襄阳聚集

上半年,市科技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发挥科技工作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招商。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认真编制“市科技局招商路径图”和“市科技局招商方案”,多次组织招商专班学习招商引资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全员的招商水平。通过与央企对接、与大企业大集团对接、与民营资本对接等多种方式,吸引各类科技资源向襄阳聚集。截止目前,共与6家投资单位进行了洽谈,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航天科技城建设、汽车零部件建设、鱼梁洲生态旅游区开发等多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4.6亿元,其中湖北谷城郭峪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_____博翔彩板结构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达1200万元,其他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中。同时,我们还通过参加各种推介会、交流会,对襄阳进行推介。4月25日,参加了由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22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在会上与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北京代表处、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北京代表处、韩国道元(株)dowonchinaipttco.,ltd公司、泛华集团德国莱茵之华设计集团、欧绿保再生资源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国际节能环保协会中国国际合作中心、美国卡普兰大学、沈阳宇东集团有限公司、海尔开放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山东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沃坦资本管理中心、sbc私募投资公司等技术转移机构等多家企业进行沟通推介,很多企业和投资机构对襄阳表现出兴趣,后期我们将加强跟进力度,争取将项目落实到襄阳来。6月3日,市科技局招商专班尤文略副局长、金波副局长等一行4人前往深圳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期间拜访了德邦供应链有限公司、宝湾物流控股有限公司和菜鸟物流有限公司的相关项目负责人,在对我市的经济情况、区位优势和招商政策一一做了介绍后,各企业负责人提出来襄阳进行考察以确定投资意向的想法,具体考察时间待商定。

(八)加大科技宣传和普及力度,努力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氛围

我市参加了_____年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根据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和省科协的统一部署,于*年5月*日-*日举办了_____市科技活动周。5月19日,_____省及_____市*年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在人民广场举行,来自省直单位、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及市直科科技活动周成员单位、企业、学校及文艺工作者等10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市政协主席,市政府副市长等出席并讲话。经过精心组织和周密部署,全市科技活动周各项科普活动丰富多彩,科技惠民注重实效,科技政策法规宣传声势浩大,很好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科技意识。同时,我们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4.26”知识产权日,广泛开展专利宣传和执法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多份,检查商品3000余件,登记带有专利标识的商品72类142项,查处存在问题的专利商品29件,立案查处假冒专利违法案件29件。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市民的知识产权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全年工作目标,绝大部分工作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甚至超额完成任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完成的招商引资任务与年度目标还有差距,招商任务比上年大幅度增加,()招商难度进一步加大。由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增速也相应降低,完成省里下达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6.78%的难度较大。

三、下半年科技工作安排

下半年,全市科技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为主线,紧紧围绕“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着力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科技发展环境,释放科技创新活力,为“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一)依靠创新驱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继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工程建设。按照已编制的18条高新技术产业链规划的要求,组织实施一批市级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推进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规模扩张和特色产业集群配套,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5%以上。组织实施数控一代应用示范、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信息技术在传统制造业工艺流程改进、产品创新水平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2、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积极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通过科技计划立项、创新型试点企业补助等多种方式,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重点支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和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企业,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5家以上。

3、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载体建设。把高新区和经开区作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主阵地,力争将襄阳高新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科学发展试验区、先进产业聚集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成为国家重要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一流的科技园。以争创国家农业科技园为契机,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

4、发展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通过科技政策扶持、科技项目带动、科技资金引导、科技平台支撑、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汽车发动机部件产业、汽车轴承产业、汽车部件精密冲锻成形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用好“国家新型工业化(新能源汽车)示范基地”等“国牌”资源,壮大产业规模,力争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家重点培育的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中国汽车新城”。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围绕太阳能发电装置、太阳能蓄电池、风机轴承、风电电机、风电控件、风力发电蓄电池、生物燃料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重点围绕汽车电子、车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新型显示、光电子、消费电子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的产业集群。在装备制造产业方面,突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培育数控机床、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和轨道交通装备四大产业集群。继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认定力度,切实做好高新技术产品登记和认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再上新台阶。

5、加强产学研和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大院名校的科技合作,充分发挥中科院应化回天高性能胶粘剂材料工程技术中心、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襄阳分院等产业研究院(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着眼于我市装备制造及汽车产业的数字化制造、新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通过技术、产品和服务辐射提高襄阳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和技术市场管理,全年登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60项以上,完成技术市场交易总额18亿元,积极推进襄阳生产力促进中心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充分利用各种关系和资源,广泛联系客商,大力开展科技招商。

6、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围绕小麦、油菜、水稻、花生、畜牧、茶叶、蔬菜、水果、林木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采取农业龙头企业牵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新模式,集成组装和示范应用农业科技项目20项以上。加快推进枣阳小麦产业科技园、宜城生猪产业科技园、老河口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园的建设,带动我市农业提档升级。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点、农技“110”、《_____惠农手机报》等农业科技信息化示范建设。全年共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20个,培训农民2万人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20场,派出科技特派员10人。

7、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重点抓好“城市救灾应用供排水设备”等7项科技惠民计划的实施。重点支持金洋冶金、楚凯冶金为代表的循环经济龙头企业和九鼎昊天、泽东化工、隆中药业等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新产品产业化。进一步加强“微创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中医骨科、心血管外科、胃肠病学、中医儿科、白癜风”7个市级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建设,全面提升我市医疗卫生领域科研水平。

(二)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动我市企业与央企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工作,力争新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家。围绕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建设1-2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新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0家。组织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培育和对接国家和省级专项。重点支持襄阳高新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襄阳科技城等重点孵化器的建设,扩大孵化面积,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科技资源开发、开放和共享。

2、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跟进国家、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深化和拓展“隆中人才支持计划”,采取团队整体引进、核心人物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创业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和团队。围绕重点产业,培养一批“产业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卓越、引领作用突出、团队效应显着、科研成果丰硕的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科技人才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聚集。

3、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探索知识产权融入科技管理全过程的有效模式,全年完成发明专利申请1875件以上。深化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加大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专利执法工作力度,积极营造有序竞争和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4、加强县(市)区科技创新。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采取省、市、县联动的方式,扶持示范县(市、区)实施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科技项目。积极促进科技项目与地方重大需要的有效对接,加强政策、项目、资金集成,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加大对各县(市)区创新型园区建设的扶持。认真组织各县(市)区迎接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和全省市县科技创新综合考评。

(三)积极推进科技管理机制创新

1、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按照“整合资金、突出重点、集中财务、有所专攻”的原则,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创新要素向“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着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计划的有效衔接和整合,推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进一步规范项目征集、遴选、评审、立项、验收和归档,实现全流程、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开展科技计划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2、积极推进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开展科技金融结合专项行动计划,加强科技部门与金融机构、创投机构、担保机构的战略合作,建设科技企业信用数据库,试行科技企业信用贷款及科技企业联保联贷机制。加大知识产权质押力度,促进知识产权资本化。大力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充分发挥现有襄阳创新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作用,支持国内外投资公司在我市建立投资机构,引导风投加大对初创科技企业的“天使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加快科技型拟上市企业后备库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与银行贷款、企业投入、社会资金参与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3、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认真抓好《关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_____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制定一批具有襄阳特色的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技术转移所得税优惠、创业投资所得税优惠等各项政策,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加大科学普及和科技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培育创新文化,推进文化与科技的结合,积极争创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四)全面加强科技管理系统能力和作风建设

1、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系统能力建设。按照“五个基本”要求,全面加强科技系统党组织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使党员成为解放思想的表率、争先创优的表率、求实务实的表率。深入抓好干部队伍的理论学习。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保证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努力创建学习型机关。

2、切实加强科技管理系统作风建设。按照“大兴四种风气、严肃一条纪律、拿起两个武器”的具体要求,进一步促进全市科技系统作风的根本转变。要大兴落实之风、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创新之风,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工作环境,在全市科技系统形成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善于调研、狠抓落实的良好风气。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六个严禁”的相关要求,重点加强对重大科技项目与经费管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利申请资助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确保权力行使、资金运行、项目建设、干部成长“四个安全”。要运用好督办、奖惩“两个武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司法所上半年工作总结禽流感上半年工作总结乡镇团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11篇】市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20**年上半年,市科技局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的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科技工作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府工作中心,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继续推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突出科技创新和科技示范两个工作重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主题、开展“企业评机关”主题活动

xx市在全市开展“企业评机关”活动以来,科技局高度重视,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企业评机关”活动。并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市科技局系统“企业评机关”活动。科技系统全体干部高度重视此次活动,采取得力措施,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市科技局以主题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治理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行政行为是否规范、政务事务是否公开、政风行风是否清廉、干部职工是否勤勉、工作质量是否到位,一切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标准,真正把评判权交给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开展科技特派员制度

去年,我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向螺山、汊河、戴家场等14个镇场所派出了15名科技特派员,共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0个,组建水产企业2个,为各地解决50多个生产技术上的问题,推广了中科三号银鲫等10个水产新品种和10项养殖新技术(模式),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更好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和实用队伍建设,今年我们继续聘任了15名科技特派员服务于乡镇区办,服务领域从单一水产扩大到稻棉猪禽、水产、水生等领域。

三、加大科学创新力度,发挥创新基地示范作用

大力实施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工程。以科技创新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水产、水禽、水生蔬菜、农产品加工为重点,采取“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建设模式,重点建设“滨湖河蟹”、“乌林泥鳅”等 8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目前重点做好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洪湖清水蟹高效健康养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工程”,正按照“技术创新、集成示范、辐射推广”的.建设思路,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xx市滨湖河蟹养殖协会为技术依托单位,探索解决洪湖河蟹养殖成本高、商品蟹规格小、品质差、养殖效益低,生态环境恶化等关键性难题,促进洪湖河蟹养殖业水平有质的提高。

四、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以提高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抓手,一是为德炎水产、闽洪水产、洪湖浪米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个,争取科技资金980多元;二是为龙头企业牵线,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科技项目6个,引进技术成果9项;三是扶持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公司+养殖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30万亩。

五、积极申报科技项目,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科技局仍把项目建设做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市委工作中心,立足我市经济发展的实际,狠抓项目建设。通过近半年的精心组织,xx市科技局已经帮助近20家企业、单位准备好了10个科技项目的申报材料。目前,3个项目获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创新基金项目计划支持,蓝天安环的zl(g)nf自浮型组装式金属内浮顶项目;蓝光电子的低成本环保新型热熔断体项目和力拓能源的新型泡罩蒸氨塔项目榜上有名,这批资助项目涉及创新项目无偿资助类,获得无偿资助金额230万元,立项数和资助总额再创佳绩。该批项目的实施将引导社会资金、企业科技投入近3000万元,促进洪湖光电子、石化装备等高新技术领域技术进步,加快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另外,推荐3家企业分别申报了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家企业申报省级研究与开发计划。

六、组织成立了“xx市河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为了促进洪湖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做大做强河蟹产业,科技局牵头组织成立了“xx市河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以企业、科研机构及技术推广单位为组织机构,以共同的发展需求为基础,以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研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公担的利益共同体和合作组织形式组成。通过联盟的建立,形成洪湖河蟹产业的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人员培训、信息咨询和营销网络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产学研结合,提升洪湖河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洪湖水产业的竞争力,力争在3年内把“洪湖清水”蟹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

七、精心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下乡活动

科技局通过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等措施,进一步营造全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全社会科技素质。一是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科技活动周期间,科技局联合其他部门开展现场所咨询活动,活动围绕促进民生、节约能源、循环经济、知识产权、保障安全健康、抗震减灾等方面开展,发放科技资料15000份,接受现场咨询与服务4000人次;二是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技术培训活动。邀请了科技厅、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水生所的专家教授来我市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普及培训,现场“问诊”,为农民解疑释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除为农民送技术咨询外,还给村民送去政策宣传、科技培训、农资供给、科技入户、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受到村民欢迎。市科技部门开展科技下乡以来,共发放水产、蔬菜、畜牧、种植等科技资料1万份,发送实用农业技术手册5000套,赠送优质苗种价值30万,并接受农民现场技术咨询3000人次。

热门搜索
教师纪律作风整顿报告 beatit 管理的励志名言 我想成为一只小鸟的作文400字 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作文 银行用的收入证明格式 《江南柳》阅读题的答案 冬天第一场雪的感受作文 一路走来作文精彩 继续再教育学习心得 文明城市创建心得体会 关于法制宣传口号横幅标语 钳工个人工作总结 高三以奋斗为话题的作文 社区贫困申请书 拾起心中的珍珠精品作文 小蚂蚁搬家作文 理化生工作总结 《马戏之王》观后感 教学校长个人述职报告多篇 2023年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精品 团员教育评议个人登记表自我评价新版 家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新版 2022年个人职称考核工作总结 《四季之美》说课稿 论考试心得体会通用 宣传部宣传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入党申请书个人履历格式 我的新数学老师作文 推广普通话的精品演讲稿 学生实践能力自我评价 寝室文化节活动总结 教育类自荐书求职信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主题作文 二年级班级安全工作计划 个人励志口号 缅怀袁隆平爷爷的作文500字(通用 余音绕梁释义及造句示例 家乡的美景六年级精品作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客房部服务员评估总结 幼儿园安全防溺水责任书 大学个人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与自信的名言警句 新版代加工合作流程 “关爱老年人 党史故事心得体会 xxxx年电话客服年终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