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 论文

中职学生语文教学论文(推荐7篇)

栏目: 教育教学论文 / 发布于: / 人气:3.03W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7篇《中职学生语文教学论文》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中职学生语文教学论文》相关的范文。

中职学生语文教学论文(推荐7篇)

篇1:中职学生语文教学论文

1.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优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一味讲授,学生被动的听讲。这种教学模式一般而言都是枯燥乏味的,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在利用多媒体信息化的教学中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增加课堂的教学效率。

1.1利用信息化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论是哪一门课的学习,只有学生对这门课真正感兴趣时才能最大程度的学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中职语文教师在实行一系列的教学方法之前,首先考虑的是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前,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中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给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建立微信群或是q群,这样就能在课后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讨论交流。信息化的应用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轻松愉快,让学生同时受到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记忆知识。

1.2开放语文课堂,让学生充满活力

中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专业化人才,因此语文的教育也应当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多种学科相互结合,能让学生真正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相关专业上。进一步拓宽语文教学的范围和领域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中职语文教师要加强跨学科融合以及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能更好的把各种知识相互融合,开阔自己的视野。跟上时代的步伐,紧跟现阶段社会信息更新的进程,不断推进中职语文教育的改革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中职语文的教育。中职语文的教育是面临未来就业的,不存在升学压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像普高一样一味的注重学生成绩。把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名人演讲等有选择的引入课堂。举一个例子来说,在讲解有关演讲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名人的演讲,比如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孔昭绶的演讲,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演讲中口才的重要性,更能让学生得到思想上的震撼,增进个人的社会责任使命感。再如,在学习《雷雨》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找到相关话剧表演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让学生比较视频与课本中内容的不同,人物的感情变化,通过视频,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剧本中矛盾的激烈、人物性情的变化等。语文课堂的开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到语文课本的内容,对提升中职语文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3对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他们日后的工作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现代化科技水平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手段可以把社会多方面的综合信息反映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社会时事,通过网络技术整合、分析、处理一些相关的数据。例如,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一课的综合实践活动是绿色伴我行“走进生活关注环保”宣传展。这一实践活动给出了学生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在于让学生了解日益加深的环境问题,增强自己的环保责任意识。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可以让学生实际走进社会进行调查,搜集整理社会污染问题。这样也能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搜集、整理资料,将会更加全面的深入了解社会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时代接轨,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提升。

2束语

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带领学生走进一片新的语文天地,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不断奋斗。

篇2:中职学生语文教学论文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注重文章的赏析训练,对文章的赏析需要一定的情境,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声情并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荷塘月色》教学,用多媒体画面形象直观地展现“月光下的荷塘”和“流泻在荷塘里的月光”,通过多媒体画面将这些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这些景物的渲染,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加上配乐朗诵,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又如《雷雨》教学,剧作的语言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和概括力,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前播放与课文相关的电视剧片断,鼓励学生扮演剧中人物,编排表演,调动学生对剧本的欣赏兴趣,加深对理解剧作主题。将学生引入课文情景,创设新颖活泼的教学情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课标提倡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探究性学习要立足课文而不局限于课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一定千篇 一律,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对于课文内容主题思想的理解,可以有独到的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释疑,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营造探究意境,通过交流与合作,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首先,教师可以对多篇课文进行比较探究,例如,对“月”的意象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李煜的“秋月”、王维的“明月”、李清照的“满月”苏轼的“江月”等,讨论每篇课文所创设的意境,及课文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通过比较探究,学生领悟到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月”成为古典诗词中永恒的意象。其次,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性探究,例如,《红楼梦》节选篇目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作品的主题思想,学生探究的问题超越了课文内容,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形态。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句的阅读,教师指导学生把握语气的轻重缓急,或低沉舒缓,或急速明快,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意境和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思维创造,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情感体验。朗读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和创新,实现素质教育和学生健康发展的目标。探究性学习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之,我国中职教育飞速发展,优化中职语文教学,提高中职学生思想与技能、职业能力与人文素质,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中职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篇3:中职学生语文教学论文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学生个性发展中缺乏人文素质。中职学生多数是在初级中学学习较落后的学生。他们来到中职学校,认为只要掌握了专业技能就能谋得一份好工作,语文学习与职业前景无关,便将语文视为可有可无或多余的。长时间的积累造成学生个性发展中缺乏人文素质。然而,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理解自我,观察自然,分析社会,可以帮助学生用辩证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有些职业工作性质就是与人打交道,服务他人。因此,人文素质对中职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即使是制造业的一线工人,需要生活、需要使个人的职业生涯有长足的发展,同样需要人文素质。这些恰恰是中职学生身上缺少而语文课可以填补的。

二、加强语文学科的基础功能教学

1.结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听说学习和训练

除了要努力升学的一部分学生外,大部分学生都要在中职毕业后就业,在这种情况下,具备良好的听说等语文素养对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某种意义上,听说能力几乎就是一个人素质的反映。我很重视对于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基础差,对当今的电脑网络都非常着迷的特点,我从不束缚学生爱上网的个性,而是对他们上网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网上搜索健康有趣的语文方面的视听教材,或者是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影视材料。让他们巧记里面的台词,达到能够背诵的状态。有时还会引导他们结合这些内容情节,自编自导一些小话剧,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活动中提高听说能力。

2.让学生养成快乐阅读和积极写作的好习惯,从而培养读写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快乐阅读和积极写作。教师要努力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使学生日有所读,读有所记,养成乐读爱写的良好习惯。有了兴趣,光读光说不是最终目的,读的结果是能把看到的、观察到的上升到思维中,通过感知,形成思想或独特见解,这就是读书心得。教师教学生如何写已是阅读训练的关键。因此,在阅读课上要教给学生记读书笔记的方法。为了使读书笔记很好地坚持,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要定期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评价激励

三、加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教学

走上社会的学生都会有一种感受,那就是原来在学校里所学到的好的学科知识用不上了。但是唯一能广泛运用的,即是语文学科。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语文。要想实现培养高素质社会人才的目标,我们就绝不能忽视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它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提高其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说,语文学科是开启其他自然学科之门的一把钥匙。对于有升学要求的学生,学好语文是其必然的选择,而对于欲中职毕业后就业的学生,应让其明确,语文强大的工具性功能是他将来走上社会后不可或缺的知识财富。与人沟通交流,邮件往来,应用写作都根本离不开这个工具,只有在中职学校打好语文基础,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一帆风顺。

四、加强语文学科目服务功能教学

中职语文课程作为中职课程体系的一个部分,不能偏离职业教育的价值目标,必须服务于职业教育的专业理论课教学,这是它的使命所在。对于中职语文课教学的功能定位的认识必须跳出传统的学科本位思想,将它自然地融入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并从中能够把握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策略。有些语文老师采用了技能训练中的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等策略,进行应用文训练,成效显著。在中职语文课教学中渗透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但必要,而且可行。只有在学生一进校起就开始引导学生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进入专业技能学习前不但做好学科知识上的准备,而且做好职业训练的素养准备。如通过对一些规章制度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其背后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语文课程中一些基本素养训练,如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意志等,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结语

总之,在当今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完成语文能力培养的情况下,努力塑造优异的人格魅力。中职语文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挖掘语文学科的功能性、实践性,结合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特点,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篇4:中职学生语文教学论文

一、丰富中职语文的教学内容

在中职院校,学生对文化课的热情不高,更多的关注学科的实用性,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主动地面向学生的就业,丰富中职语文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增加口语教学方面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要比“写”更加重要,也更加困难。

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相当重要,而且还应当进行相应的强化训练,如开展普通话课程教学,积极推动普通话的训练,要求学生将普通话说准、说好,并且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设立演讲课,重点训练学生演讲时的思维、思路、气质、艺术和效果;实行实用口才训练,按照不同专业对应的职业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使学生掌握不同场合说话的技巧和要求。其次,要增加德育教育的内容,贴近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需求。道德教育本身就存在语文教学中,在中职语文教育中,道德教育尤其要深化。在中职院校,学生自身控制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道德素质普遍较低。所以,要将育人和教学结合起来,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借助语文教学内容,将德育逐渐渗透到学生学习中。

二、突出中职语文的职教特色

首先,要提升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拥有一手好字就相当于一张漂亮的名片,中职生走入社会后,他们面临的第一考验就是书写能力。但是,许多中职生的字写得既不美观,也不规范,还使人没法分辨,并且书写速度很慢,还有很多错别字,书写能力很差。所以,在中职教学中设立书法课程是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学生练得一手好字,还可以为学生在工作中创造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其次,要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与商家洽谈、联系工作、沟通各种关系和处理相应事务都会涉及到应用文,中职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就是应用文写作,所以注重应用文教学对满足学生实际应用和未来就业的需求有重要的意义。如依据专业课程需求,设立贴近专业特征的应用文写作课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注重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将语文无尽的魅力和应用价值展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5:中职语文教学的论文

一、行动导向法的内涵和特点

行动导向法是指教师通过多种教学环境的设计以及各种形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行为能力。行动导向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二是更加注重完善教学过程。三是更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

二、行动导向法的具体方法和实施过程

行动导向法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其理念为中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采取具体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法中最具有行动导向教学特征的教育方法。它是指教师运用教学项目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完成一个特定项目。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方式,结合已有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关键能力。项目教学法具体实施步骤有:①教师设置合理的项目;②学生根据项目内容制定项目目标,要包括阶段目标和整体目标;③学生通过讨论并根据项目目标编制项目计划,要包含计划步骤、注意事项和结果评价等内容;④学生根据制定的项目计划具体实施计划,学生认真完成各自负责部分,教师给予适当指导;⑤项目完成后进行成果展示,具体有实施过程、实践心得、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等;⑥教师对学生的完成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总结和评价,各个学生或小组之间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规定的教学情境下,引用某个具体案例,让学生思考分析,寻找具体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真实合理的案例,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问题,同时要求学生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主动思考,认真分析。这种方法下,教学过程较为民主开放,学生能在课堂中各抒己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三)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指教师按照教学内容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通过对角色扮演结果的分析评价,使学生认识自身不足和弱势,并且进行改正。角色扮演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三、行动导向法的优势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不易使学生对中职语文教育产生兴趣。然而在中职语文教育中运用行动导向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参与的兴趣。从教学观念角度上讲,行动导向法改变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且与学生共同思考,共同探究,平等相处。从教学实践的角度上讲,这种方法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二)贴合学生学习实际,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语文基础不够扎实,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当运用行动导向法,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够自行解决遇到的问题。另外,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使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岗位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如何运用行动导向法

(一)明确指导思想,确立教学机制

将行动导向法应用到现代中职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求教育者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其次,要求教学内容贴合学生实际,富有实践性;最后,要求教学评价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依据,体现职业导向性。行动导向法要有与其对应的新的教学机制,这种教学机制将教学过程分为几个环节,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改革教学模式,注重语文应用

为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必须将行动导向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枯燥低效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三)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关键。因此,教师运用行动导向法是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并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其运用正确的方法学习和应用语文。

五、总结

总体上讲,行动导向法较为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率。因此,将行动导向法引入实际教学中是十分有益的。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促使行动导向法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篇6:中职语文教学的论文

1学生主体活动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动因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内容比较难,与生活实际相脱离;教学方式不合理,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普遍出现了学不了,学不会的问题。为此,如何能够让语文课堂变得有价值、有活力,一直是语文教师探讨的问题。正是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构建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显得异常重要。其构建的具体动因表现在如下两方面:第一,学生主体活动教学模式,比较符合中职院校学生,该模式要求教师能够指导学生正确的用脑,中职院校学生正处于脑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学会正确的运用脑力,对其日后发展将有重大作用。另外,该教学模式与中职院校教学要求一致,在其指导下,不能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技能,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目前我国各个阶段都在进行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标准中,对学生主体活动的给予高度重视,现已经逐步形成了活动式课文。中职语文课本中,已经收编了很多这样的课文,对丰富语文课堂内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活动式课文有很多生活案例,融入了很多情境以及问题,其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以及态度。学习主要是依靠学生自身,课堂之下,学生需要进行调查、收集,而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以及辅助,绝大多数情况,每一个课题都需要学生彼此合作。学生不仅仅会在课堂之上学得内容,在课堂之下会学得更多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能力。

2学生主体活动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

2.1内涵

学生主体活动的教学模式其重点是“活动”,简单的说就是教师教学期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其活动的设置依据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发展创新能力。学生主体活动教学模式虽然教学中心在课堂上,但是却需要教师与学生课堂下做好大量的工作,课下内容是为了更好的论证课上的内容,课上课下两者相结合,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主体活动的教学模式的外在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所进行的言语实践,比如听说读写等,而其内在形式是非智力活动,也就是学生人格的塑造。

2.2具体模式

2.2.1做好活动准备工作

简单的说,学生主体活动的教学模式的活动准备主要涵盖了两方面内容,分别为物质、精神准备。活动准备的中心是构建动场以及各个角色确认。动场构建就是指教师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的情境,涵盖了学生的情感场、物质场等。要想构建出综合性非常明显的动场,主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教师必须要有明显的目标;其次,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再次,教师与学生必须都能够参与其中;最后,要时刻注意情境氛围的构建。所谓角色确认是学生实践活动中必须做好的心理准备。其主要任务是在师生主体对话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实现学生的角色认同,即引导学生不断地在学习活动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如主持人,小组长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尝试和体验。

2.2.2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是活动式教学结构要素的'核心,突出强调活动的目的性,即学生的活动是有指向的,并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而是蕴含多种体验和感受的学习过程。由于学习活动的形态不同,因此在目标实现上略有差别。活动实施的策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择好适合各类活动形态的切入方式和主线;二是促使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实施有效参与和有效建构。这是保证活动实施成效的关键所在。

2.2.3活动交流

活动交流是对活动实施过程和结果展示与表达的过程。这一展示与表达的策略主要有“陈述式结论表达”、“辩论式结论表达”、“竞赛式结论表达”和“研讨式结论表达”几种。活动交流阶段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展示过程,而是一个学生总结与反思相结合的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多侧面的信息,以成为拓展思维空间的一种方式,其次,要使这一过程带有明显的反馈矫正色彩,以利于活动的深入并趋于合理。

2.2.4活动整合

活动式教学强调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自主建构,这一过程不仅是知识习得的过程,它还具有更加广阔的认知和体验视野。学生在活动建构的基础上,必将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发现规律性的结构,产生稳定的心理品质。活动整合的意义在于发挥综合建模的作用,即在活动整合中,提升和内化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以真正促进学生认知和感情的内在变化。

3价值

中职语文活动式教学,切合了“知行统一”“做中学”和“生活教育”等重要教育理论的价值取向,在本质上异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被动、消极活动方式。“行知统一”是几千年来影响我国教育的重要学说。大成先师孔子最早提倡“学、思、行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要“学以致用”,道德规范要“笃行之”。教育思想家荀子在他的《劝学》中指出:“君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将“知与行相统一”的思想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基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育思想的办学实践,使“知行统一”思想最终走向成熟。上述“知行统一”的学说,实际上倡导了一种实践性、活动性、生活化的教育教学形式。

4总结

综上所述,可知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值得尝试,因为其不仅符合课程改革目标,同时符合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特点、学生心理特点,因为该教学模式具有实现的有力条件。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主要是要求学生静观静听,教学过程中,学生非常容易走神,难以将知识真正的消化理解。虽然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主体活动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从课本编排上入手,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比如将课文变为活动式课文。

篇7:中职语文的教学论文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处境尴尬,改变教学的无效状态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今天谈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大幅度地提高效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只有从转变教学观念着眼,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及内容上谋求突破。

一、优化人文教育环境

教育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主”观念,“人本主义又亦是以更看重人的自由、人格,以人的基本地位为前提来观察世界的思潮”。要加强以语文为主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语文学科地位,切勿让民族浓厚的根基文化在经济时代的浪潮中被冲淡冲垮。在政策方面,确立中职学校发展和改革的人文目标,重视人文教育。

中职学校不应削弱语文教育,而是要继续加强,增加课时量。21世纪是一个高度科技化、信息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价值观念、新的心理品质和新的知识体系。广博的基础文化、扎实的专业知识、必备的综合技能、健全的体格特征、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广泛适应性等,是任何一个想在社会中谋得良好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个体所必不可少的素质。这一些素质要求与个人的语文能力密不可分。因此,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亟待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亟待共同为后来者创设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惟有使专业教育与语文教育融合,让中职生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有人文素养,才能达到造就合格应用型人才的目的。21世纪“语文的未来将是和谐的走势”。

二、提高语文教师素养

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要由教师来执行,教师的素质决定教育的质量。21世纪的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现代教学能力,要重视和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和终身学习者。

首先,中职语文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从前人们对教育的价值过分强调为社会服务,而忽视了个人的发展。如今职业教育正在由能力本位教育向人本主义教育转变,即现在的教育价值观是既要为社会发展,又为个人的发展服务,“尊重个人需要与尊重社会需要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一致性”,是二者的有机结合。现在我国经济要快速腾飞,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专业性、技能型的劳动者。要在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去关注教育价值观的转变。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把单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升学就业的教育目标,变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培养学习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生存发展能力的教育目标。

其次,中职语文教师要建立新时代的教学观。我们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教育的对象归根结底是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与巨大发展的潜力的人,他们既具有同一年龄层次相同的心理特征,又因为家庭条件、社会现象、生活经历等的不同而具有独特的思维、情感和知识能力。学生的这种独立性是客观存在而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观察、分析、感知和思考,要想使用学生接受自己的指导,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个体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好地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

最后,中职语文教师要具有现代教学能力。现代教学能力主要指要更新教育理念、课程意识,了解青少年身心的特点,善于将自己的知识变成学生的知识的教学艺术,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语言,营造富有生气的教学气氛的才能,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的能力,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反思意识等。中职语文教师要学习先进、新鲜的教学法经验,从专业期刊及报纸、互联网上学习新知识,关注同行的研究,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更要灵活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把语文教学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上。教师要不断自我学习,熟练地操作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与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从而力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主观色彩的意向活动。当一个人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平台,教师讲课时尽可能与学生生活相关,与他们的经验相整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风趣幽欲的语言,极具感染力的言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怀着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

只要努力优化中职学校的人文教育环境,重视提高语文教师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语文教学就应该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让我们走出误区,立足本岗,正视现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重点,潜心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这样就一定会迎来中职语文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意)亚米契斯著。

夏丏尊译。《爱的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曹明海。《语文教育学》(修订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