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師德與師德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師德師風建設 / 發佈於: / 人氣:4.42K

師德與師德心得體會多篇

師德與師德心得體會篇1

“立德樹人,敬業愛生”

近段時間,響應上級“立德樹人,敬業愛生”的學習號召,我認真地學習了《教師法》、《教育法》、《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以及其他的師德師風相關材料。雖説這樣的學習年年都有,但每次學習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認識。通過學習,我再一次深刻地認識到教育事業任重道遠,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肩負的職責與義務之沉重。教師的多重身份,對教師的品德修養、職業修養、知識結構、業務水平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要求使“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的規範變得尤為沉重,我們不僅得換角度思考,還得刷新固囿的陳陋眼光。

在邊學習邊反思中,我清楚地意識到,當好當前形勢下的新型教師,隨遇而安的態度不行,固步自封的態度不行,安分守己的態度也不行,光説不練的態度更不行。我們得順應潮流,得緊隨形勢,得更新自我,得探索創新。

“探索創新”是此次學習中對我觸動最深的一種感受。教材的更新需要我們探索創新,課堂角色的轉換需要我們探索創新,信息技術的高端化需要我們探索創新,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的運用需要我們探索創新,我們學習激勵學生探索創新自己得先探索創新。但是如何創新這還是一個有商榷須爭議的科研話題。

教師也是科研工作者,通過此次的學習,我認識到教師的科研工作更需要創新精神。

首先,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創新。科學的理論始終是前進的航標,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我們的思路才符合客觀規律,我們的工作才有成效。

其次,在實踐活動中創新。課堂教學、聽課評課、班級管理、常規檢查等日常工作,都會給提供我們發現的契機,我們要善於利用創新空間,大膽設想,勇於探索,從而提高工作水平。

再次,在調查基礎上創新。創新不是異想天開,不是閉門造車,我們要把黨的方針政策、上級的工作部署同我們的工作實際結合起來,加強調研,發現經驗,發現典型,發現問題,尋找科學的措施和對策。

當然,探索創新對人的素質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它要求我們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創新意識和精神來源於我們隊事業的熱情和忠誠,需要我們有一定的勇氣和膽識,也向我們的能力和本領發起挑戰。創新是一個永恆的課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需上下而求索”,一個有創新精神的人,必定具備非凡的毅力和恆心,哪怕前路坎坷,哪怕荊棘擋道,依然不改艱辛前行的步伐。

師德與師德心得體會篇2

現代社會向教師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甚至遠遠超越了對待國家公務員的要求。一方面來自學生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普遍過高,也迫使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更苛求,另一方面來自於學校層面,也向教師提出了更加嚴酷的要求,不僅要求老師們具備一名優秀教師的專業素養,還要向研究型專家型教師轉變。

當然最重要一條便是具有崇高的師德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言行,方才成為他們心目中合格的滿意的教師。當這樣的教師讓我們無形中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當前縱觀教師隊伍中,的確有些老師經常會抱怨,不免對現實社會不滿意。產生一些不良之風,這股小氣候也極大影響了廣大教師隊伍的穩定,帶來了不良的負面效應。

大家普遍認為教師所受的壓力是其他職業所無法比擬的,但得到的報酬卻是與之不成正比的。的確是呀,雖然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高尚的,也是十分辛苦的,得到的卻微不足道的酬勞。

有些教師便從事有償家教,從事其他的第二職業,一切向錢看。這些行為使得社會各界對教師的名譽招來了非議,嚴重沾污了教師這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的稱號。因些,作為一名合格的老師應杜絕一味向錢看的思想,而更重要的是教書育人,無私奉獻。教師必須時刻牢記自己肩負的社會和歷史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自覺維護教師職業道德,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廉潔從教、精心育人、團結協作、勇於創新。

在教師之間,師生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形成互相尊重、互相愛護、善於交流、及時溝通的氛圍,也是保持教師心理健康的必要環境。

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教師職業道德素質高低,直接關係億萬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

師德與師德心得體會篇3

師德教育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師德是教師的立身之本,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靈魂,是教師所有修養中最重要的修養。我們知道,一個人生活在社會裏,其行為一般要受到兩種約束,一種是法律,一種是道德。而師德師風是屬於道德範疇,它往往是一種自律行為。我們常常説“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有資格為人師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響學生。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成為風範,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我們進行為期兩天的師德師風集中學習,暨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更是我們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

百姓呼喚好老師,教育行政部門也制定師德標準來規範老師,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自己應該怎樣做?我認為我們要大力弘揚“五種精神”,恪守“依法執教”的師德底線,做人民滿意教師。

一、大力弘揚“五種精神”

一是要大力弘揚富有愛心的“園丁”精神。

要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愛與責任是師德之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像父母一樣,關愛學生,像園丁一樣執着工作,向摯友一樣真誠與共,像碩士一樣引領世風,像文人一樣自知自明。花草樹木有千萬種,性情品質各不相同,有易栽種的,有難扶直的,但在園丁的手中,他們都能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作為教師,就要做到愛生如子,特別是要關愛那些“學困生”、殘疾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留守學生,切實做到“假如是我的孩子”,

“假如我是孩子”的博愛精神。

另外,要平等對待所有家長。對待學生家長,不論經濟條件好壞,社會地位高低,以及學生成績優劣的家長,我們要保持良好的職業形象,要一視同仁,熱情接待,要耐心、虛心聽取學生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對個別家長的誤解、偏見、甚至指責等,要保持冷卻的頭腦,耐心地進行溝通,消除誤解,達成共識。

二是要大力弘揚以校為家的“主人翁”精神。

每位教師都是學校大家庭的一員。俗話説:“家和萬事興”,經營好一所學校必須依靠大家奉獻熱情,貢獻智慧,需要大家謀事出力。我們希望全體教師要牢固樹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主人翁意識,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

無規矩不以成方圓。沒有組織紀律的隊伍是一盤散沙,沒有規範的羣體是一羣散兵遊勇。團結就是力量,愛校樂羣,工作才會開心,做多點説少點不會吃虧的,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除了觀念明確,團結協作,自尊自重,還應專深廣博,精心施教,不斷更新思想觀念,不斷探索提高自己,不斷加強教學科研,塑造完美的人格魅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明星偶像,那才是我們的個性,我們的追求。

三是要大力弘揚甘於奉獻的“燭光”精神。

有句話是這樣説的:“教師如燭,師德如光,足以光照人間”。蠟燭最讓人感動的是什麼?是她照亮了別人,奉獻了自己。

xx在優秀教師座談會上提出:“廣大教師要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為人梯,樂於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奉獻是教師的職業特徵,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奉獻,選擇了清貧。近些年,我們的待遇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和有些行業比較,和經濟待遇較好的地區比較,我們還有差距,這是現實。發揚甘於奉獻的精神,是職業賦與我們的要求,也是客觀現實的需要。我相信,隨着政府對教育的重視,隨着學校的不斷髮展壯大,我們的學校、我們的教師將會迎來美好的春天。

四是要大力弘揚勇於進取的“爬坡”精神。

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競爭是人類社會永恆的命題。有句話説得好“事業猶如逆水舟,不進則退”。這句話説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在充滿競爭的時代,原地踏步走,也是後退。我們的學校要發展,就必須增強發展的主動性;我們的工作要取得好的成績,就必須牢固樹立勇於進取的意識。爬坡要遇到困難,要遇到磨難,也有摔倒、跌倒的危險,這就需要我們把困難當作機遇,把磨難當作挑戰,把摔倒、跌倒作為經驗財富。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更怕不去想。那些庸庸祿祿,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撞鐘和尚,最終將會成為時代的落伍者。

五是要大力弘揚開拓創新的“衝浪”精神。

要踴躍投身教育創新實踐,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學生的主動精神,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在發掘興趣和潛能的基礎上全面發展,努力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作為教師,面對每一個學生、面對每一個課堂、面對每一個細小的教學環節,都要有一種站在浪尖,高瞻遠矚的“衝浪”精神,不斷刷新自我的認知水平、實踐經驗和理論修養,不斷形成自己科學的教育風格;不斷在教育科研上出成果,在教育教學工作上出成績。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樹立“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創新精神,立足實際,開闊視野,工作出新招,教學有特色,在課堂教學改革上闖出一條我們自己的路。

二、恪守“依法執教”的師德底線。

教師不是神,是人。是人,就免不了會犯錯誤。但家長把我們看作神,那我們就要努力的對得起這份責任。每個人都要常常想想:怎樣做,才能不犯錯誤,使自己的工作更優秀呢?

“依法執教”,是作為一名教師應有的師德底線。霍校長會組織老師們認真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我們一定要嚴格執行《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教育法律法規。這些法規是我們依法治校,依法執教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位教師行為最起碼的準則,是紅線,是雷池,決不能逾越半步。

師德修養貴在自覺,修養是教師自己對自己的教育,也是一個複雜艱鉅的自我教育過程,除了不斷學習,不斷磨練,更需不斷自省和長期的身體力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忘我地修行,習慣必成自然。加強師德修養,做一個思想完美的人類靈魂工程師,這應該是我們的畢生追求,也是我們為人師表的必由之路。我們舉行師德師風培訓,就是要弘揚優良的師德師風,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力行師德規範,進一步提高我校全體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水平,希望廣大教師常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度,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以德修身,以德立威,內鑄師魂,外塑師表,在教育這一平凡的崗位上,學習張麗莉臨危不懼、勇於擔當的崇高精神境界,學習她大愛無疆、捨己救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學習她恪盡職守、敬業奉獻的優秀工作作風,踐行傳統美德,弘揚社會正氣,在各自崗位上爭創一流,成為一名最“美”的教師。

師德與師德心得體會篇4

通過師德師風的學習,讓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到底什麼是師德師風?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我們開縣優秀教師羣體就是這個師德的具體體現。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願地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

我國現代教育家夏沔尊説:“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產品,而是一個個有着鮮活生命,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如果説智慧要靠智慧來鑄就,那麼愛心要靠愛心來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將自己的心掏出來給孩子們!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無類”,“同在一片藍天下,孩子們應該有同等的受教育權利。”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我們班就有一位這樣的同學.在他的學習生活中我對他是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温情去融化他“心中的堅冰”,讓他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雖然我無法象太陽一樣,將自己的光輝撒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但我卻可以象母雞愛護小雞一樣,關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但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老師們對學生如此關愛,卻得不到學生的理解和認可?高爾基曾説過:“愛孩子,那是母雞都會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教育學生;沒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在學生心目中,亦師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師”的最重要特徵。具有愛心和具有知識,對學生來説,他們更喜愛前者。青少年學生特別渴求和珍惜教師的關愛,師生間真摯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會使學生自覺地尊重教師的勞動,願意接近老師,希望與老師合作,向老師袒露自己的思想。讓我們時常想想教育家們的諄諄告誡:“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鋪開,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學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動自由的獨立個體,被平等對待是一大願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對學生是極大的精神激勵。我從教育中體會到:尊重學生的實質就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學生出發,建立新型的現代師生關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脱出來,要從家長的威嚴中解放出來,要從唯一正確的師長的假想中醒悟過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讚美,善於交流,成為學生成長的夥伴,成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成為“孩子們的同志和朋友。在學生心靈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愛心去澆灌,必將伴隨其生命的成長豎起人格的參天大樹。“萬紫千紅隨風去,冰心一片載玉壺”,這就是我這樣一位普通教師的高風亮節!雨果曾説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我想,教師所從事的就是這種葉的事業

師德與師德心得體會篇5

前不久,省教育廳組織開展了市教育局長讀書會活動。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從這一信息中,我們可以瞭解到:省教育廳對教師讀書的重視。

上午,教育局局長王和乾在全縣教師暑期師德培訓會上傳達了省教育廳副廳長張緒培強調的“校長首先是一個讀者”的觀念。校長首先是讀者,那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呢?我們更應該“首先是一個讀者”。

首先我們要博覽羣書。“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師的一桶水,已經不夠了,要有長流水。”一桶水也罷,一泉水、長流水也罷,歸根到底是要求我們老師,做到知識淵博,見多識廣。知識哪來?現在的信息,瞬息萬變,不讀書,不天天讀書,哪能跟上時代的節拍?每天,都能捧起書,捧起各種各樣的書,或細讀,或略讀,堅持不斷,養成習慣,就會做到不被時代淘汰。

其次我們要常讀教育專著。我們是教師,教書育人是我們的工作。教育是一門藝術。現在,越來越多的專家提出了“科學教育化”的理念。科學的教育,不僅體現在理念上,更多的體現在行為上。行為是思想的外在表現。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思想的轉變,來源於學習。學習的主要途徑,除了聆聽專家的報告、演講、講座,關鍵還是在於自己的閲讀。只有多讀教育專著,瞭解教育的發展,掌握教育的新動態、新要求、新理念、新目標,才能做一個合格的教師。要不然,在信息爆炸時代我們連做一個合格的教師,都不能實現。

第三,我們要讀讀課文。語文老師讀課文是備課的一個環節。特級教師朱永正在《我是這樣備課的》一文中指出:語文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讀課文,最好是朗讀課文,在讀中,把握課文、理解課文,找到教學的突破口,想好教學的思路。可見,對我們廣大語文教師來説,讀課文是多麼的重要!每一篇課文,只要我們做到在進課堂之前,讀熟了,讀出味道了,讀到感覺了,我們進課堂、上講台就會心中有底。

一直以為,中華民族是一個酷愛讀書的民族。可是今年上半年的關於國人讀書量的調查分析,結果令大家大吃一驚:國人的閲讀量是嚴重偏低的,平均每人每年不到5本。這5本,還包括了眾多學生讀的教材、課文。老師的教學參考書,也算是一本教育類的書,是不是也存在連教學參考書都沒有好好看、好好研究的呢?上海市副市長朱永新教授一次在電視採訪節目中説,閲讀報紙不能算是讀書;看電視節目也不是讀書。根據朱市長的標準,和目前國人平均閲讀量比較,我們多讀書了嗎?

“教師首先是一個讀者”提得多好啊!如何落實這一理念?筆者以為,我們每天都要做一回讀者,花點時間,靜下心來,好好讀些各類書籍,尤其是教育專著,並努力做到不間斷,持之以恆,為學生樹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