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精選8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6.92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8篇《國中政治教學計劃》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中政治教學計劃》相關的範文。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精選8篇)

篇1:國中政治教學計劃

三、常規教學工作:

1、計劃:根據學情,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差異,體現因材施教,突出實效的基礎上。精心制定學期教育教學計劃。

2、備課:加強集體備課,各自寫出實用性強的、情勢靈活的教案(體現在備課本上,具體要求:單元備課、課時備課),低於五年教齡的教師要求寫具體的教案。教案要有最少兩課時的提早量。

3、上課:規範課堂行為,實施“自主學習分層達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始終以減負增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課堂教學的動身點。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換與互動,最大限度地進步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實現教書育人***同一。重視教學反思與經驗積累,

4、作業:依照教務處規定,加大課堂容量,進步課堂效力,思想品德課不佈置家庭作業。假期同一佈置一些實踐性作業:以《******的故事》為主題,展開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理***國思想。情勢多樣,以自己喜歡的情勢,論文、漫畫、畫報等都可。

四、深入展開學校《生命化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深化研究》課題研究,進步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效益研究,構成具有我校特點的思品課堂教學模式。為配合學校課題組的課題研究,本教研組的小組課題是《如何改變政治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不會合作”的現象》課題的研究工作。

五、學生活動

時政風雲知識比賽

參賽職員七年級到初四全體學生

思想品德教研組

教研活動安排

(一)九月份:

1、制定政治教研組工作計劃

2、確定集體備課的時間和內容。

3、確定本學期教研組主題教研活動的方案 。

(二)十月份:

1、展開“時政風雲” 知識比賽

3、教研組課題會。

4、組織教師參加校級優良課及論文評選。

(三)十一月份:

1、召開教研組會議。

2、組織展開“青藍工程”聽、評課活動。

3、期中各項工作小結。

(四)十仲春份:

1、召開教研組會議。

2、撰寫教學總結和論文。

3、學科資源庫材料整理、彙總 。

4、做好温習計劃,預備期末考試

(五)一月份:

1、寫好教研組期末總結。

2、按學校要求做好期末考試的評卷和試卷分析工作。

國中政治教學計劃篇三

指導思想

結合學科教學實際,落實教科研中心國中20XX年度教研工作計劃要求,深化課堂育人改革,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的育人功效;強化學習,強化研究,強化骨幹引領,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主要措施

一、轉變觀念,轉變教學方式,提供適合學生的教育

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知識本位”和“社會本位”要求,學生的培養與教育要符合社會的需要,符合知識本身的邏輯關係,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是被教育的“客體”,處於“被髮展”的地位。如此,教育方式方法的專制與生硬,教學動機的一向情願,教學內容“目中無人”,教育對象的“產品化”,師生關係的“無情無義”必會成為教育教學的必然。

“適合”學生的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就思想品德課教學而言,要“適合”學生,就應該做到:在教學內容上,對包括教材在內的教學資源進行有針對性的取捨與整合,要喜聞樂見,要富有教育意義,以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成長需要;在教學方式上,要摒棄那些死板説教和單向灌輸,多采用一些學生喜歡的、靈活有趣的、富有意義的自主式、民主式教學;在教學目標的設置與落實上,避免“唯知識”論,視學生為成長中的需要發展的人去設置目標,要強化情感培養與價值觀塑造等薄弱環節;多走近學生,多與學生勾通交流,瞭解他們的生活和思想,摸準他們的生活喜好和思想動向,做學生的知心人,做教學的有心人。

作為教師,要從“適合”的教育角度,全面審視自己,做“適合”學生的老師,做“適合”新課改要求的思想品德課教師。

二、育人為本,深化課堂教學研究,提高育人能力

思想品德課教學要以學生為本,育人為本。思想品德課教師要以此為出發點,深化教學研究,着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育人能力。重點強化以下幾個方面:

強化學習。要對修訂後的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加強研究學習,明確其新變化和新要求,並以此為指導調整好教學方向和教學側重點。加強對學習理論的學習研修,充實和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學術素養,以更好地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改革。

強化把握教材的能力。沒有對教材的瞭如指掌,教學設計以及課堂教學組織,必然死板教條,沒有靈性,學者生厭,教者心煩。對教材的把握不能只停留在知識點的掌握和“問題”的提出上,要從各部分和層次的邏輯關係上整體把握教材;不僅要會“分析思維”,更要習慣於“整體思維”;要把握準思想教育點,從思想教育的角度重新整合教材,。要把文本教材,通過分析解讀,消化吸收內化為“自己”能靈活駕馭的“心案”。

強化教學設計能力。對市發導學案,要靈活使用,豐富內容,完善環節,根據需要調整結構,不宜機械照搬。教學設計能力,要重視備課設計能力、導學案設計能力、訓練與測試題命制能力、課堂活動規劃能力、教學資源取捨能力、教學目標設計能力、問題設計技巧等方面的培養。

強化課堂教學組織能力。一定的教學組織能力,是有效組織教學,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的保障。在課改新形勢下,在教學組織方面,要重點培養自己的教學活動的規劃組織協調能力、啟發引導能力、歸結概括能力、檢測指導能力、評價激勵能力、與學生的互動溝通能力等。

各位教師要對照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的要求,轉變觀念,加強自身品德修養和專業發展,做一名品德好,能力強,善育人的合格教師。新教師,要重點考慮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課任教師,老教師要重點考慮如何有所發展,骨幹教師可考慮如何成為一名專家式、研究型的教師。

三、挖掘管理潛力,教學常規做到精簡、實用、優質

新學年,我們要對修改後的新課標認真研讀,把握好課標的新變化和新要求;暑假期間要組織好人教版教材的培訓。在常規管理上,要重視解決好數量和質量的關係。精簡併不是越少越好,實用並不是內容越簡單越好,優質並不是書寫認真或印刷就好。各單位要制定明確的常規設置項目,備課、導學案、教研活動、訓練與測試、業務學習等重點常規不可或缺。學科教研組要制定和出台各項常規的具體要求和質量評價標準,並留有創新餘地。在常規評價上,要質量與數量兼顧,教學質量與常規評價掛鈎,注重過程,學校評價與學科評價結合,不定時評價與定時評價結合,常規檢查聯繫聽評課與教學進度,常規檢查與評價結果要及時公示並落實獎懲。

四、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很多思想品德課任教師,已經從事了多年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工作,有着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在教學“存儲”着許許多多的動人“故事”,也有不少刻骨銘心的“教訓”,等等。但我們缺乏的是適時的總結與反思,提高與昇華。歲月如梭,時光易逝。上過的課數不勝數,用過的備課本累積如山,而看到自己空空如也的“檔案袋”,回顧走過的足跡,有時不免感到慚愧!

思考可以從教學中的點滴小事切入,積累可從記錄教學中的“故事”開始,創作可以從寫一點心得入手,思路可以從交流與閲讀中獲得。給自己一個目標,給自己一個任務;給今天一個信心,給明天一個希望。

月段活動安排

1月份

1. 教研工作總結、網發新年學段、學科教研工作計劃

2. 各學科編寫新學期學習設計(學案)

3. 組織學校期末自主檢測命題、考務與分析工作

2月份

1. 舉行“國中青年教師專業發展與成長論壇”

2. 舉行“國中骨幹教師現場限時備課”大賽

3月份

1. 開展最新課程標準學習活動,實現基於課程標準的教育教學。

2. 開展學科德育專題研討會,充分發揮學科育人功能和身教作用。

3.舉行“育人質量”評價研討會議,修改完善教育質量評價辦法

4.開展教師專業標準研讀活動,提升教師教書育人的專業水準。

5.舉行課標、課程與課堂關係研討活動,確保教育實踐的理論性、政策性和一體化。

4月份

1.自主期中命題、考試

2.舉辦第六屆幹部師生讀書成果展示暨國中生辯論大賽

3. 舉行學習理論與高效學習專題研討會,提高學案設計與使用水平。

5月份

1.學科學業水平考試複習迎考研討會

2.畢業年級學業水平模擬命題與測驗

6月份

1.期末自主命題與檢測

2.學業水平考試考務工作

3.徵集整理學校教育和學科育人現實問題

4.評選並彙編《國中學科育人優秀案例集錦》

7月份

1.學業水平考試評價與分析

2.暑假教師培訓活動

3.組織編寫新學期學習設計

4.“學習設計”優秀案例評選活動

8月份

1. 組織參加各級各類暑假培訓活動

2. 開展暑假“閒暇教育”專題調研活動

9月份

1.新學年教育教學工作會議

2舉行課標、課程與課堂關係研討活動,確保教育實踐的理論性、政策性和一體化。

3.組織參加濰坊市第二屆“輕負擔、高質量”評選活動

4.開展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果展評與深化活動

10月份

1.學校自主期會考試命題及考試

2.組織“國中課堂教學示範校”評選活動

3. 濰坊市教學能手評選活動

11月份

1.教學視導

2.參加濰坊市“ 345”課堂教學專項督導驗收活動

12月份

1.召開視導總結會議及評定年度教育教學創新項目

2.年度教研工作總結與新學年教研計劃

3. 組織編寫新年度導學案

篇2:國中政治教學計劃

本學期根據學校工作安排,為完成新學期的教學任務,現將本學期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的教育教學工作安排如下:

一、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明確規定:“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綜合課程,教材體現了綜合性、過程性、實踐性特點。”據此,以國中學生生活經驗為依據,以青春生命在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與國家以及全球關係中的自我發展為線索,以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為中心,遵循生活邏輯,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國情方面的知識領域,凝練三年六冊教材各個單元的學習主題,統籌安排各年級教育。

二、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第一單元作為對國中生活開端的理性闡述,具有統領全套教材的意義,既是學生整個國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起點,也是全套教材建構的邏輯起點。對於剛剛步入中學校門的學生而言,中學時代是一個全新的人生階段的開始。面對生活和學習的變化,學生會有各種感受,也可能有各種困惑和問題。教材不是讓學生被動去適應這些變化,而是把變化看成是生命成長饋贈給自己的禮物,認識到新的階段意味着新的機會和可能,接納變化,在積極面對中學學習、自我探索等課題中成長。本單元以“成長的節拍”為主題,體現了學生國中生活的基調,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單元:以“友誼的天空”為主題。學會交往,處理交友中的問題既是學生道德和心理髮展在本階段的核心任務,也是國中生活逐步展開後學生實際的需要,在學生生命成長中具在重要的意義。2016年2月,《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徵求意見稿)》出台,“積極交往,有效互動,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被作為中國學生髮展應具備的核心素養提出。青少年期的同伴關係,不僅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朋友之間親密感也進一步增加。這一方面提高了中學生友誼的質量,另一方面,也對學生的交友態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單元:師長情誼。承接上一單元學會與同伴交往,本單元則是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師生關係、親子關係和家庭關係,是人際交往的繼續與延伸。師長是中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他人”,學生和師長的關係如何,直接影響到學習和生活質量。到了青春期以後,隨着青少年自我意識的凸顯,他們要求擺脱依賴、走向獨立的願望和行動增強,有時會和師長產生衝突。教材不迴避青少年成長可能帶來的各種衝突與矛盾,在尊重學生的獨立願望、成長需要的基礎上,引導他們走近師長,看到衝突背後“愛”的流動,通過主動對話和交流達成相互理解。

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本單元內容在七上教材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既是本冊書前三個單元的價值昇華,也為學生一生的健康成長打好生命的底色。雖然課程設置上只是作為一個單元內容來呈現,但對生命教育的關切貫穿整套教材始終。

三、教學措施

1、不斷學習,提升自我,超越自我,豐富自身知識,與時俱進,以適應思想品德的教學。

2、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與之適應的教學方案,備好每一節課。

3、多樣化教學,強調學生的主動積極參與,更多地進行討論、分析、探究活動和主題班會等形式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一定的效果。

4、教學中多舉與學生生活貼近的實例,鼓勵和引導學生從自身學習生活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5、上課過程中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該課內容。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結合自身實際發表觀點。

6、結合課文內容佈置相應的練習、作業,並要求學生按時完成,獨立完成。

人教版八年級2016—2017學年第一學期《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學情分析:本屆學生絕大多數學習比較自覺,學習目的明確,主動性較強,上課精力比較集中,作業能認真完成,這部分學生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也有個別學生學習不自覺,上課精力不集中,講話,不注意聽講,作業又不認真按時完成,教師要多用心。教師嚴格要求學生、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使這一部分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

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交往,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增強處事能力,促使自身發展。教會學生與同學、教師結伴同行,走過美好的青春,走向幸福的人生。在衝突的學習中化解矛盾,健康成長。隨着日益擴大的開放,教會學生了解外國文化、風俗,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華,善於與不同國家、民族的人交往。在錯綜複雜的交往中,如何以誠心待人,做一個尊重懂禮貌,講禮儀的人。

教學內容分析:共有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相親相愛一家人,有“愛在屋檐下”和“我與父母交朋友”兩課組成,本冊書把學會交往作為主線,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是教學重點,第一單元以與父母交往作為開篇,有着現實的重要意義。

第二單元師友結伴同行,有“同儕攜手共進”和“老師伴我成長”兩課組成,這一單元是要讓學生學會與同學和老師的交往,是上一單元的深化。

第三單元我們的朋友遍天下,有“多元化地球村”和“網絡交往新空間”組成,這一單元是前兩個單元的擴展,講的是世界範圍以及網絡世界的交往,屬於面向未來的教育。

第四單元交往藝術新思維,有“友好交往禮為先”、“競爭合作求雙贏”、“心有他人天地寬”、和“誠信做人到永遠”四課組成,教育學生如何友好交往、如何合作競爭、如何關心他人、如何誠信做人,是本冊教材的核心部分。

教學重點: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交往,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做一個懂競爭,知合作,能寬讓,講平等,善體諒,誠實守信的人。

教學難點:對於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矛盾如何化解。如何處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教會學生形成良好的交往品德、掌握交往的藝術。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自學法、練習法。

實施目標的方法: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注意學生的接受性,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強化學生學習的建構性 。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驗 ,用活動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驗 。在親身體驗中發展。

2、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 ,互動活動藴涵着人文關懷,在學生的互動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突出探究式學習,主題探究是每一個單元的靈魂,如何組織主題探究。

3、加強學生的道德實踐 ,討論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 。

4、搞好教學

還要抓好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是教學的基礎。

第二、分析透徹活動和材料,這是傳授概念、觀點的前提。 第三、組織好體驗活動,這是促進學生內化的手段。

第四、指導好學生的實踐活動,這是實踐學生良好行為的途徑。

人教版九年級2016—2017學年第一學期《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一、本學期的主要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社會關係的基礎上,感悟自己對社會應負的責任,增強責任意識,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2、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瞭解我們偉大的祖國的基本國情、基本國策、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進而增進對社會主義祖國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關內容,以利於學生更好地參與社會生活。

4、引導學生確立共同理想和個人理想,併為之艱苦奮鬥、有所作為,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自覺地結合起來。

5、結合恰當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進行愛國教育、綠色環保教育、安全教育。增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使命感,立志報效祖國。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材把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作為第一單元的主體內容,可以為後面認清基本國情、肩負使命等教學內容打下堅實基礎,第二單元是對第一單元內容的深化,又是學生更好地學習第三單元內容的基礎,第三單元的內容是對第二單元內容的具體化,更好地瞭解第三單元的內容,有利於更深刻地理解第二單元的內容,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服務社會的基石,第四單元以學生成長中的問題作為全書的落腳點,體現了對學生的關注。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本年級學生已經進入九年級階段的學習了,已進一步懂得了國中學習生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特別是經過每學期幾次考試的鍛鍊 ,學生對本門學科的答題規範和答題要領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仍不夠細緻和全面,還需要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進行進一步的訓練和提高。

2、學生的嚴謹、上進的學風比較缺乏,仍有相當一部分中下游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經常曠課,學習任務不明確,學習方法不得要領,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本學期教學中做好“轉學風”遞進工作,縮小兩頭差距,充實中間力量。

四、採取的措施:

1、加強學習態度、目的的教育,使學生知道本學科的重要性。

2、在課堂上,進行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保證一課一得,因而確定的基本原則是:①保證知識的完整性,相對的獨立性②符合教學進度要求③考慮到學生的可接受性 。

3、加大輔導力度,輔導優生體現拔高,輔導差生突出雙基,各有所獲。

4、結合本節學習內容,思考好本堂課的教學方法。廢止注入式、消滅一言堂、滿堂灌,使用啟發式,儘量採用發現法教學。

5、認真對待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6、選擇好課堂練習題及課外作業題。為了把題目選恰當,教師必須把教材練習與本堂課有關的題目先自己做一遍,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選出有代表性、典型性、針對性的題目,根據學生程度不一的實際情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為了使潛能生“受得了”,優等生“吃得飽”,可按作業題難易的層次分必作題、選作題。

篇3:國中政治教學計劃

一、轉變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是對教育問題的具體看法與認識的集合,它包括人才觀、質量觀、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等等。教師的教育觀念首先要影響其教育態度、教育方式與教育策略,並進而影響其教育行為,最終轉化為對學生髮展的影響。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政治課程標準》等指導性的文件,樹立起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實現教育觀念的根本轉變。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要使學生全面發展,又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全員發展。政治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具有牢固的課程目標意識。政治教學中所謂學生的全面發展的關鍵就是全面貫徹落實課程目標。即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識,還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學會學習政治的方法,具備繼續學習的能力,更要讓學生在政治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通過主體參與,發展個性,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換言之,課程的根本出發點是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不僅要關注學生現實中的發展,還要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優化課堂教學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在某種程度上決定着課程改革的成敗,因此課堂教學改革應該作為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首先我要把教本吃透,認真研究課標,瞭解學生背好第一節課。其次要多看一些有關教學的課外書籍,及時的瞭解政治方面的新觀點,開闊視野。另外還要鑽研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瞭解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做到有的放矢。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在反思中不斷的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爭取全面有機地實現課程標準要求的目標。

(二)改變過去過多地採用單一傳遞、講授、灌輸的方式,因為這種方式的過多使用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失去學習興趣。以後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探究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為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創造條件,我要做到:一是要精心設問置疑,探究由疑問開始;二是為學生營造開放的學習環境,既要鼓勵獨立思考、創新精神和求異思維,又要提倡交流互動、以及民主和諧的合作學習的氛圍。要建立起平等交往的對話機制,要善於處理教材,選擇進行對話的話題,只有平等的對話,才能實現智慧的撞擊,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從而真正達到意義建構的目的。

(三)關注學生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的差異,着力研究學生的學法分層,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和學生的不同,採取啟發性講授、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動手實踐、調查探究、交流辯論、自主合作等多種方式,甚至走出課堂、走出學校、

走向社會,讓學生在經歷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中,選擇、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變機械的接受性學習為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同時,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索、研討等認識活動凸現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研究性學習、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等,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實現由被動接受性學習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轉變。

(四)對學生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在政治教學中,改變以往每節課都用同一個標準要求全班每一個學生,結果使學生吃不了,優等生確吃不飽的弊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使每學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識,能力起點上獲得發展,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感受到獲得成功的喜悦,從而激發新的學習活動。

篇4:國中政治教學計劃

一、工作目標:

1、研究、推廣佈氏單元目標教學方法,大面積提高政治科教學質量,期末完成該實驗並結題。

2、教研組集體通研各年級教材,搞好單元集體備課。

3、轉變教育觀念,適應課改需要,體現學科特點,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的統一、結合,樹立科學的教育觀。

4、有計劃的組織開展好教師間的相互聽課、評課活動,達到業務水平、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

二、重點活動設計:

1、開展好集體備課和聽課、評課活動。學期初,組織教師確定好本學期工作目標,認真組織、開展集體備課。做到單元目標、單元備課統一進行,廣泛討論,集中列出提綱,再由個人根據自己所任班級學生實際寫出教案,既發揮集體智慧的力量,又突出個人教學特色、風格。

先後開展好新授課、複習課的輪流講課、統一聽課、評課活動。每個教師準備一節水平較高、有一定難度的公開課,組織全體教師觀摩,然後主講教師説課,小組評議肯定成績,找出不足,探討改進措施、方法。

2、搞好教研教改活動,重視課題實驗研究,利用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縱橫對比,推廣佈氏教學方法,做到及時撰寫論文,總結階段成果,做到實驗順利結題。

3、教學中體現“三為主”原則,重點突出“學為主體”的原則。

4、適應教育發展的形勢,積極推進新課程標準改革,教師要有強烈的課改參與意識,要了解和掌握各個層次的課程知識,提高課程建設能力。

5、改變教師的觀念,改革評價制度。評價制度要求是一個全面綜合性指標,教師要採用課內與課外、考試與考查、書面與口頭多種方法結合來正確評價學生,並逐步探討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評價制度。

三、措施;

1、加強師德建設。加強師德修養,使本組教師個個成為師德建設標兵,真正起到思想政治教師的特色榜樣的作用。

2、努力提高教師業務素質,適應教育形勢發展需要,教師要努力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和教育理論,不斷更教育觀念,真正成為新時期現代化教師;努力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做到靈活駕御教材,聯繫社會實際、學生思想實際予以補充完善;結合本科特點,適時補充時政內容,增強學習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的愛國情感,培養學生學習、貫徹黨的'方針、路線、政策的自覺性,以形成良好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3、搞好課題實驗的研究、實施。認真組織本組教師深入研究單元目標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深刻理解其內涵、實質,並努力增強其實驗過程的競爭性和趣味性。主動在其他班級、學科中加以推廣,以增強實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準確計算實驗數據,提高效率和客觀公正性,學年末結束順利結題。

4、學習課程標準,順利實現新課程的實施。以“三個面向”、“三個代表”為指導,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努力推進課程改革,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和評價觀,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本組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積極與外界溝通,虛心參加各類培訓,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提高自己的實踐水平。

5、蒐集教育發展新動態、重要信息。每位教師要珍惜外出學習機會,虛心學習,對照改進。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和新的教學方法,及時吸收重要信息,調整促進所有課程的教學。

6、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本組教師之間應相互學習,加強團結協作,搞好成果共享使用。本着共同進步,協作完成政治科教育教學任務。

新的學期,新的教育發展形勢,對政治教師同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組教師不辱使命,為振興邵莊教育,不懈努力。

篇5:國中政治教學計劃

一、工作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及天門市素質教育、義務教育的制度規範,在學校教務處指導、監視下,嚴格規範教研組活動,加強思想品德課教學管理,弄好課堂教學改革,全面進步學生道德素質與綜合素養。

落實德育為先,德育為首的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教研組工作,以國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為根據,落實每節課,努力進步思想品德課教學質量。

二、教研工作要求與措施

發揚團隊精神,發揮集體上風,創建教研組***的工作環境,力爭全面豐收。本學期的教研組工作力求做到:

1.有創新地展開教研組活動,進步教研組工作的實效性 ,使本組教師的業務水平更上一個台階。

2.嚴格保證教研組活動時間。每週五第七節,教研組長帶領本學科教師有組織地學習、討論教育理論,使教研組活動落到實處。

3、抓好教學常規管理,進步教學質量。包括備課、上課、聽課等都要按要求完成,併力求創新。聚焦課堂。組織教師展開課堂教學有關題目的研討,努力探索進步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方法,切實改革課堂教學,增進師生髮展。

4.強化集體備課制度,突出教法、學法研究,深入展開聽課、評課活動,教師本學期聽課很多於10節,並做好聽課、評課記錄。

5.做好教研活動記錄;積極參與學校課題研究;上好一節課題觀摩交換課或示範課;寫好體現教師角色轉換、師生互動的教學案例;撰寫一篇教育教學研究經驗論文。爭取在學校優良課和論文評選活動中有所收穫。

6、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加強校際間的交換。積極邀請兄弟學校的領導和老師來我校指導教學和聽課,傳授先進的教學經驗,並對我校思想品德課教學存在的不足提出寶貴的意見。同時積極鼓勵和組織我校教師參加市展開的本學科教研活動,切實進步我 校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下一頁更多精彩“國中政治教學計劃”

篇6:國中政治科教學計劃

國中政治科教學計劃

為了適應政治教材,會考題型、形式的變化,以及正在進行的各種改革,也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政治的自信心和積極性,特定計劃

為了能把學生培養成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正確而全面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作為政治教師要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儘量採取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的例子等來闡述理論觀點,或舉出一些生活的實例用政治的觀點來分析,這樣使學生學習起來覺得學有所用,又學有興趣。為此我在上每一節新課之前都會交待學生課外找出有關的活生生的例子,然後在課堂中結合課文來進行解説,這樣上起課來輕鬆而有效。

課後的生活也要關心,也要重視。我要讓學生提出一些疑難性的問題共同探討。一方面拉近師生的距離;另一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生。讓他們覺得學習政治很有“味道”。

注重單元測試。每次單元考試都要找出一些有意義的題目,有典型性的問題來讓學生解答,提高學生答題目能力。

一、教學內容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解決問題、表內除法(一)、圖形與變化、表內除(二)、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的認識、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統計、找規律、總複習等。  這冊教材的計算教學內容是萬以內的加、減法筆算和表內除法。這兩部分內容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因此,表內除法同20以內的加、減法一樣,是國小數學的重要基礎知識,是國小生需要掌握的除法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時經常用到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因此,在這兩部分計算教學中,教材安排了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使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不僅有助於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也有助於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出現克和千克的認識,讓學生通過各種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理解使用統一的重量單位。

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觀念。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圖形和變化等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平移、旋轉現象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的是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五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數學廣角”介紹了簡單的組合思想和邏輯推理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這一冊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掌握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並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並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係;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會辨認鋭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複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有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口算的分階段要求初步擬訂  單元結束時期末平均錯誤率速度平均錯誤率速度表內除法6%絕大多數達到每分鐘做8題4%以內絕大多數達到每分鐘做10題

三、教材的編寫特點

這冊實驗教材的編寫,是以《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在總結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編排。對於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徵,體現了前兩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於教學內容的不同,本實驗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筆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學習計算的同時,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以便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

萬以內加、減法筆算是國小數學教學中要求使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往的教學重點放在使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掌握計算法則和方法上,並通過一定的訓練達到計算的熟練。此次教材的編排,突出的變化是不再孤立的教學筆算,而是將筆算放在解決實際問題的現實背景中,使學習筆算與學習用筆算解決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筆算加法中安排了參觀博物館的乘車問題,筆算減法中安排了北京申奧成功後得票多少的比較問題等。這裏的編排順序是:在現實的情境中提出要解決的計算問題,使學習計算的必要性突出出來。接着通過操作、直觀探討計算的算理,展示計算的方法,在學生理解算理、獲得算法後,再看能否用計算解決前面提出的實際問題。這樣就使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例如,萬以內的加法筆算,教材先提供一個二年級學生要乘車去參觀博物館的情境。由小精靈提出“哪兩個班合乘一輛車?”的問題,使學生處於問題情境中。通過例1、例2、例3分別提出有關乘車的三個問題,都需要用計算來解決。進而引出了不進位加和進位加的三個計算式題,並引出筆算。在筆算方法的教學中,教材通過擺小棒直觀的展示算理並結合直觀圖出示算法。學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就可以用之解決問題了。在例3中,每輛車限乘70人,通過計算結果知道一班和二班的人數是71,超出限乘人數,所以班長得出結論“一班和二班不能合乘一輛車。”使問題得到解決。這樣不僅讓學生經歷了筆算知識的形成過程,也讓學生經歷了應用筆算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學生在這種有目的的學習活動中主動建構知識,獲得用數學的成功體驗,逐步形成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數學應用的意識。

2、提供關於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對於學生來説,良好的空間觀念不僅是他們理解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認識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們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國小數學中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主要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讓國小生在觀察物體、認識方向、製作模型、圖案設計、實驗操作等各種活動中,獲得關於空間與圖形的知識,更好地從形狀上去認識周圍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徵,描述事物間的關係,形成和發展良好的空間觀念。根據上述教育理念和《標準》第一學段的具體教學目標,本冊實驗教材對於空間與圖形內容的編排採取這樣一些措施:首先,提供了豐富的關於空間與圖形的內容和素材。

安排了圖形與變化、克與千克的認識單元的教學內容。單元中設計了豐富多樣的動手實踐活動,如觀察、拼擺、摺紙、測量、作圖、製作等,通過活動讓學生對重量單位克和千克、平移、旋轉現象的概念進行感知、體驗和理解,對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所得圖形、以及對所獲圖形間關係進行體驗和理解等,使學生獲得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感性經驗。其次,教材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例如,在認識重量單位之前,安排了關於用統一的重量單位進行測量必要性的探究;在認識克之前,安排了探索有效的測量黃豆重量的活動等。讓學生在各種探索性的操作活動中,通過觀察、猜測、操作、討論交流,感知、感受幾何概念的含義及所學圖形的特徵,藉助圖形表象進行推理,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3、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加強估計意識與能力的培養。

作為當今信息社會中的成員,對客觀世界變化的敏捷反應和對各種信息迅速作出判斷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國小數學中要培養的估計能力正是上述能力的基礎之一。在以往的國小數學教學內容中對於估計能力培養涉及得很少,在現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中所安排的一些乘、除法估算也只作為選學內容。加強估算是當前計算教學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標準》中規定了估算的教學內容和估計意識、技能的培養的要求。例如第一學段要求:“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本套實驗教材把加強估計意識的培養作為改革的要點之一。不僅在計算教學中安排相應的估算教學內容,而且將估計作為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結合其他數學知識的教學進行滲透與培養。

例如,本冊教材在萬以內加、減法筆算教學中,安排了“加、減法估算”一小節,這是估算正式教學的開始。教材結合實例,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的情境,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學生了解估算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們可以用它簡潔、迅速地解決某些問題。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思想。其次,教材還注意在有關的教學內容或練習中滲透估計意識培養的內容。例如,在“重量單位”教學中有一些觀察某種實物大約有多重、測量某一實物時只要求大約的重量等的練習。使學生了解到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時並不需要準確的計算或精確的結果,而只需要一個粗略的數據就可以達到目的。在教給學生基本的估算方法後,教材還安排一些應用估算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練習,以便逐步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4、注重體現探索性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探索和創新的意識。

新的數學教育理念認為,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和數學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根據這一理念,本冊實驗教材的編排,注意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出發,利用各種學習內容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探究活動以及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獲得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的同時,逐步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創新的意識。

如前所述,在教學重量單位克和千克的認識之前,先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活動,通過實際操作、小組討論、歸納推理等活動,得出要用統一的重量單位進行測量才能得到一致的結果,才能彼此進行交流的結論。在學生認識了克、千克之後,並不是直接告訴學生還有比克大的長度單位千克,而是讓學生自己探索測量一袋鹽的重量的方法,使學生在活動中產生應該用比較大的重量單位的想法,從而引出“千克”。本冊實驗教材安排的兩個數學實踐活動“剪一剪”和“有多重”,都是開放式的對周圍事物或操作材料的數學內容進行探究的活動。在這些動手實踐的探索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得數學知識,還可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探索的慾望,產生對現實世界各種現象進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勵學生主動地探索未知,進而逐步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這些也正是學生形成創新意識、發展數學思維所必需的過程。

四、教學用具:

表內除法練習表、萬以內數位表、簡易天平、學習習近平移、旋轉的操作學具、口算練習表等。

篇7:國中政治科教學計劃

國中政治科教學計劃

為了適應政治教材,會考題型、形式的變化,以及正在進行的各種改革,也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政治的自信心和積極性,特定計劃如下:

為了能把學生培養成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正確而全面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作為政治教師要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儘量採取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的例子等來闡述理論觀點,或舉出一些生活的'實例用政治的觀點來分析,這樣使學生學習起來覺得學有所用,又學有興趣。為此我在上每一節新課之前都會交待學生課外找出有關的活生生的例子,然後在課堂中結合課文來進行解説,這樣上起課來輕鬆而有效。

課後的生活也要關心,也要重視。我要讓學生提出一些疑難性的問題共同探討。一方面拉近師生的距離;另一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生。讓他們覺得學習政治很有“味道”。

注重單元測試。每次單元考試都要找出一些有意義的題目,有典型性的問題來讓學生解答,提高學生答題目能力。

篇8:國中政治的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指示為總的指導方針,教研組所有任課教師要團結協作、齊心協力,深入學習馬列主義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開展好教研教改活動,為全面振興邵莊教育事業努力奮鬥。

二、工作目標:

1、研究、推廣佈氏單元目標教學方法,大面積提高政治科教學質量,期末完成該實驗並結題。

2、教研組集體通研各年級教材,搞好單元集體備課。

3、轉變教育觀念,適應課改需要,體現學科特點,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的統一、結合,樹立科學的教育觀。

4、有計劃的組織開展好教師間的相互聽課、評課活動,達到業務水平、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

三、重點活動設計:

1、開展好集體備課和聽課、評課活動。學期初,組織教師確定好本學期工作目標,認真組織、開展集體備課。做到單元目標、單元備課統一進行,廣泛討論,集中列出提綱,再由個人根據自己所任班級學生實際寫出教案,既發揮集體智慧的力量,又突出個人教學特色、風格。

先後開展好新授課、複習課的輪流講課、統一聽課、評課活動。每個教師準備一節水平較高、有一定難度的公開課,組織全體教師觀摩,然後主講教師説課,小組評議肯定成績,找出不足,探討改進措施、方法。

2、搞好教研教改活動,重視課題實驗研究,利用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縱橫對比,推廣佈氏教學方法,做到及時撰寫論文,總結階段成果,做到實驗順利結題。

3、教學中體現“三為主”原則,重點突出“學為主體”的原則。

4、適應教育發展的形勢,積極推進新課程標準改革,教師要有強烈的課改參與意識,要了解和掌握各個層次的課程知識,提高課程建設能力。

5、改變教師的觀念,改革評價制度。評價制度要求是一個全面綜合性指標,教師要採用課內與課外、考試與考查、書面與口頭多種方法結合來正確評價學生,並逐步探討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評價制度。

四、措施;

1、加強師德建設。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大精神,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馬列主義為指導,將“一綱三法”深刻領會並貫徹執行。加強師德修養,使本組教師個個成為師德建設標兵,真正起到思想政治教師的特色榜樣的作用。

2、努力提高教師業務素質,適應教育形勢發展需要,教師要努力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和教育理論,不斷更教育觀念,真正成為新時期現代化教師;努力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做到靈活駕御教材,聯繫社會實際、學生思想實際予以補充完善;研究“十八大”大報告和**人大會議精神、內涵;結合本科特點,適時補充時政內容,增強學習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的愛國情感,培養學生學習、貫徹黨的方針、路線、政策的自覺性,以形成良好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3、搞好課題實驗的研究、實施。認真組織本組教師深入研究單元目標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深刻理解其內涵、實質,並努力增強其實驗過程的競爭性和趣味性。主動在其他班級、學科中加以推廣,以增強實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準確計算實驗數據,提高效率和客觀公正性,學年末結束順利結題。

4、學習課程標準,順利實現新課程的實施。以“三個面向”、“三個代表”為指導,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努力推進課程改革,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和評價觀,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本組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積極與外界溝通,虛心參加各類培訓,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提高自己的實踐水平。

5、蒐集教育發展新動態、重要信息。每位教師要珍惜外出學習機會,虛心學習,對照改進。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和新的教學方法,及時吸收重要信息,調整促進所有課程的教學。

6、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本組教師之間應相互學習,加強團結協作,搞好成果共享使用。本着共同進步,協作完成政治科教育教學任務。

新的學期,新的教育發展形勢,對政治教師同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組教師不辱使命,為振興邵莊教育,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