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5.53K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案(多篇)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規則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懂得什麼是法律。引導學生了解法律的規範作用和對人們的保護作用。

教學難點:法律的特殊性。讓學生從行動上學法、用法、愛法、護法。

【學生分析】

國中學生由於生活範圍的擴大,已經接觸到了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規則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學生認為在學校裏遵守校紀校規,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是因為教師、家長、學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沒有真正意識到規則能夠幫助人們開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須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身邊的一些規則,體會到每一個人都必須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沒有人可以例外,並進而瞭解法律也是一種特殊的規則,從而樹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識。

【教學過程】

遊戲導入:

一、學生活動:小遊戲:“誰更快”

誰能更快地從瓶子中更快地把乒乓球抽出來,在一個瓶口比較小的瓶子裏,放入用線串好的五個乒乓球,分別請兩組同學(五人為一組)上來,比比哪一組能更快地將乒乓球全部取出。

創設情境:撐杆跳比賽剛剛設立時,有一次國際比賽,一位日本運動員拿着長杆,跑到橫杆前,突然將長杆插在地上,並兩手抓住杆子爬了上去,到了橫杆高度時跳了過去,全場都一下子目瞪口呆,因為在當時的撐杆跳比賽規則中,沒有規定是否允許爬杆,只是説用杆。

學生討論:算還是不算?同學們討論。假如體育比賽當中都是這種場景,那會是一種什麼樣子。(興奮劑、藉助於器械等)

教師活動: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並引導學生討論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

設計意圖:通過對體育比賽中突發事故的討論,引出設立規則的必要性,讓學生認識到如果沒有規則,事情可能就會帶無法預計的後果。並自然將課堂引到更嚴重的交通事故。

二、學生活動:請學生在教室中實踐一下交通規則——交叉換座位。

教師活動:不做任何提示,不要提出不許怎樣做的要求

設計意圖:通過探究式活動,讓學生再次直觀感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如果我們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我們發覺會很順利,並提出規則是一種美。

生活延伸:生活中也有許多規則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環境,請同學們尋找生活中有哪些。

如乘車先下後上,山區行路相互禮讓,遇危險讓婦女、兒童先撤退,拾金不昧,體育比賽更精彩,交通秩序井然。

三、學生活動:“我的一天”,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規則。

一天中,你曾經歷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關衣、食、住、行、學習、文體活動等方面的規則?如果要你對這些規則進行分類,你怎麼分?

設計意圖:設置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件場景,體現了學習生活化,有利於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和學習興趣,通過模擬情景,讓學生思考討論,也有利增強學生體驗感,提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能力,並從對比中自然引出特殊的規則——法律。

四、特殊規則——法律

是真是假:舉四種規則的行為(社會道德、學生守則、法律、宗教規範),請學生開展競猜,哪一種行為是法律,並從中尋找法律和其他規則的區別。(可以運用課本中的表格)

社會道德:雙休日到市圖書館閲覽室看書,要求必須保持安靜。

學生守則:在學校裏上課,自修課必須保持安靜,否則要扣除四項紅旗競賽分。

法律:在法院旁聽審判必須保持安靜。

宗教規範:每天早上,平陽寺的佛家子弟必須靜坐一小時。

同樣是保持安靜,但他們卻各有不同,通過對比找到。

(二)、生活離不開法律。

1、日常生活離不開法律。

馬麗和媽媽去參觀一次展銷會,並且還幫助媽媽挑選了一雙鞋子,沒想到穿了三天後,鞋跟就掉了,媽媽想去換但展銷會這時已經結束了,媽媽説:算了,算了,就當花錢買了個教訓。如果你是馬麗,你給媽媽一個什麼樣的建議?

2、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

3、法律的三個特徵:

一是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二是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

三是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作業】生活中有什麼規則?法律作為一種規則,與其它規則有什麼不同?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案 篇二

教學目的

1、理解人口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促進或延緩作用,掌握人口數量的標準;

2、瞭解世界人口現狀,懂得人口眾多增長過快所帶領的嚴重後果

3、培養學生閲讀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教學重點

合理的人口數量標準

教學難點

人口對經濟社會的作用

學法指導

借用語文中議論文體裁來分析社會教材。議論文由論點論據論證三部分組成,社會教材大多亦如此,閲讀教材時,注意每一自然段中的首句或末句,它們往往就是本段的論點,其餘多圍繞其展開,如第35頁最後一段,首句“世界人口分佈不均勻”就是本段的論點其餘都是用論據來論證這一論點的。

教具準備

自制投影片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嗎,滴答一聲,世界人口就增加3人,等到我們下課時,世界人口將增加多少?

之前我們已經學了當今社會的主題和平與發展問題,今天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摁釦問題。

講授新課

人是社會的主體,能否正確地妥善地解決好人口問題,直接關係到各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關係到人的全面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全面進步。它點明瞭人口問題的重要性,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有影響,是什麼影響呢?為什麼?請閲讀課文第一目。

一、人口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促進或延緩作用

思考:人類要生存和延續,必須進行兩種生產,是哪兩種生產呢?關係怎樣?

如果人類自身生產不適應物質資料生產會怎麼樣?人們常説“人多力量大”此話對嗎?為什麼?

人多意味着勞動力多,但“人”後面還跟着“口”人是生產者更是消費者。

辨析:人是生產者同時是消費者。(___)

人是消費者同時是生產者。(___)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中有一項獎勵生育的措施:“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在那時由於人太少,勞動力兵力奇缺,勾踐的這種獎勵措施有利於越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人多力量大”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能否把越王的這一措施推廣到今天呢?當然不能。因為人是生產者同時也是消費者,人口的過度增長,只會強化人作為消費者的作用,從而對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延緩甚至阻礙作用。

所以人類生存和發展要受社會經濟規律的制約。

材料:人體質量70%是水,缺少2%的水就要發燒,缺少20%的水就要死亡,一個人正常生存每天需5千克水,至於生活用水生產用水需求量更大。而地球上適合人類需要又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只佔全球儲水量的十萬分之七。

這則材料説明了什麼問題?

説明了人類生存離不開水,而水資源又是有限的。人口的發展還必須控制在生態和環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內,如果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帶來災難。所以人類生存和發展還要受自然規律的制約。

綜上所説:人口數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應該適度,適度的標準是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同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相協調。但現實如何呢?

二、世界人口增長過快

1、請看課本36頁圖5-2,什麼感覺?人口過多。1997年世界人口達58億,1999年60億,估計到2050年將達到90億。

2、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為千分之十五,發展中國家千分之十八,其中非洲達三十,而發達國家為千分之四,有的已出現負增長(出生率低於死亡率)。這組數字能説明什麼?不同國家地區人口增長速度不同。

3、在世界地圖上找出: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俄羅斯、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國、尼日利亞,這十個國家人口均超過一億,其中亞洲佔六個,北美南美歐洲非洲各一。七大洲中人口最多的是亞洲,約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三大洋州最少,不到總人口的二百分之一,南極洲至今無常住人口。這組數字又能説明什麼?世界人口分佈不均勻。

世界人口眾多,增長過快,增長速度不平衡,分佈不均勻。這些又會帶來什麼後果呢?

後果:

(一)、人均生存空間越來越窄;

(二)、自然資源消耗越來越多;

(三)、全球生態環境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

(四)、發展中國家失業增多經濟受阻

(五)、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缺乏,老年人贍養問題。

由人口帶來的種種問題,已引起各國政府和有識之士關注,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許多國家採取措施控制人口過快增長,雖有成效,但由於人口增長具有慣性,世界人口增長勢頭還將延續很長時間。為了喚起各國政府人民對人口問題緊迫性重要性的認識,聯合國將每年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

課堂小節本節課我們學了人口問題二目內容,一是人口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促進或延緩作用可以概括為“五個雙重”

雙重生產:物質資料生產和人類自身生產

雙重身份:生產者和消費者

雙重作用:促進或延緩作用

雙重規律:社會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的制約

雙重標準: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同環境保護相協調。

二是世界人口增長過快。由於人口過多增長過快,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

課堂練習

是非判斷題

1、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兩者都是無條件的。

2、在生產資料限定的條件下,人口增長過多,就會強化作為消費者的作用,從而促進社會經濟以及人類自身的發展。

3.20世紀50年代初期,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均國民收入的差距為10∶1,1990年擴大到50∶1。造成差距加大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但與人口增長的地區不平衡也有一定的關係。

4.20世紀70年代開始,許多國家採取措施降低出生率,就使各國人口增長馬上停止。

5、人口增長過快,貧困加劇,人們擴大了向大自然的索取;而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又反過來使人口更加增多。

選擇題:

1、在個大洲中,亞洲人口最多,約佔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三;大洋州人口最少,不到世界總人口的二百分之一;南極洲至今還沒有常住人口。可見(___)

A世界人口增長過快B世界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

C世界人口分佈很不均勻D世界人口急劇增加

2、人口發展必須控制在生態和環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內,這説明了(___)

A人對生態環境是無能為力的

B人口發展越慢越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

C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要受自然規律的制約

D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要受經濟規律的制約

問答題:

人作為生產者,是有條件的,而人從出生到參加工作前的時間和年邁生病的那段時間,他不是生產者,但仍是消費者,因為他每天都要吃穿住用。

這段話的中心含義是什麼?請簡要説明人口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案 篇三

一、課標解讀

第七課感受法律的尊嚴

第一框走近法律

1、知道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瞭解我們身邊的行為規則,掌握法律的三個顯著特徵。

2、知道公民的生活和國家的治理都離不開法律,認識法律對人們行為的規範和保護作用。

第二框法不可違

1、知道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瞭解和區分違法行為的含義和類別。

2、掌握犯罪的含義及基本特徵,瞭解刑罰及其種類,正確把握刑法

犯罪和刑罰的關係。

第三框防患於未然

1、認清犯罪行為的危害性,把握一般違法和犯罪的關係。

2、自覺樹立法律意識,增強自我防範意識,積極預防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第八課法律護我成長

第一框特殊的保護,特殊的愛

1、認識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的必要性,瞭解我國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專門法律。

2、瞭解和區分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的內容和基本要求。

3、瞭解和區分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和內容和基本要求。

第二框善用法律保護自己

1、瞭解和靈活運用維護權益的有效途徑,掌握訴説訴訟的含義、作用及其類型。

2、認識依法維權的意義,善於運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案 篇四

課文主題:

《隱私和隱私權》

教學過程: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隱私和隱私權”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第五課“隱私受保護”中第一框題的內容。在此之前,通過對第三、第四課的學習,學生們已經瞭解了人格尊嚴權中的幾項具體權利,如名譽權、肖像權和姓名權等方面的知識,瞭解法律對保護公民人格尊嚴的某些規定,懂得了如何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嚴權利。通過本框的學習能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人格尊嚴的神聖不可侵犯,也為下一課“尊重和維護隱私權”做好鋪墊。因此本課承前啟後,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學習與能力目標要求

(1)知識目標

①使學生掌握隱私的含義,隱私權的內容。

②能夠澄清隱私即醜事的`錯誤觀念。

③知道法律對公民個人隱私包括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予以明確的保護。

(2)能力目標

能夠自主地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關案例,正確判斷侵犯隱私權的行為。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樹立人格獨立觀念,具有隱私意識,堅持以人為本,崇尚人性與個性。增強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隱私的含義,隱私權的內容。

教學難點:保護隱私的必要性,隱私權的含義與內容。

我確立教學重點、難點的依據主要有三點:

(1)針對學生對個人隱私認識上的偏差:由於長期受封建觀念的影響,有許多人總是認為“好事不揹人,揹人沒好事”,錯誤地把隱私等同於醜事、不光彩的事。正確認識個人隱私,從而保護個人隱私,對學生成長十分必要。

(2)針對學生隱私經常受到侵犯的事實:在我們身邊經常有老師私拆學生信件,父母偷看子女信件、日記的現象,儘管出於善意,但卻嚴重地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隱私。學習隱私的內容,有助於學生積極維護個人隱私權。

(3)針對學生經常侵犯他人隱私的現實:由於對個人隱私認識不夠,學生侵犯他人隱私的事情時有發生,甚至較為普遍。尊重他人的隱私,體現了一個人的文明素養、法律素質和道德境界,每個學生都要學會尊重他人的隱私。

二、説教法

1、討論式教學

針對學生在隱私方面的模糊認識,設置相關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通過對典型事例的分析,來提高學生的隱私意識,從而也有利於學生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2、情境式教學

在講述保護隱私的必要性這部分內容時,我主要採取了情境教學法,設置一些侵害個人隱私的情境,然後讓學生來推測、想象事件的結果,最後教師進行歸納説明,從而喚起學生學習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一種良好的心境中學習。

3、體驗式教學

引導學生交流自己隱私受到侵害時的感受,使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從而培養學生尊重他人、關愛他人的情感。

三、説學法

現代教學思想尤其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學的方法。我認為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使學生會學、善學、喜歡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根據本課的特點,我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採用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方法。

1、合作學習

在突破教學重點“隱私的含義”時,我讓學生四人為一組進行討論,共同歸納出隱私的內涵。在澄清“隱私”與“醜事”的關係時,我將學生分成兩組,展開討論,進行辯論,形成正確的觀點。通過這種合作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形成互補,培養合作意識。

2、探究學習

在突破教學難點時,我針對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如:報社侵權案、拆信**等,要求學生首先認真閲讀分析,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上述行為是否正確?説明理由。你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這樣做有何意義等。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學生的技能、情感、態度得以提高。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案 篇五

教學主題:

善用法律保護自己

教學目標:

用過教學讓學生知道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能夠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幫助學生樹立法律保護意識,增強學生敢於和善於同侵權行為作鬥爭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重點:

怎樣於侵權行為作鬥爭。

教學難點:

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途徑和方法。

學生分析:

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瞭解了部分法律常識,但依法維權意識仍然比較缺乏,面對生活中發生的一些違法侵權行為,不能進行正確的判斷,也不能進行堅決有效的鬥爭。即使鬥爭了,也常常因為方法不當或盲目鬥爭,而使結果適得其反,因此,讓學生知道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的本領,是非常必要的。對於國中學生當然不可能學習過多內容、講得很細,但要讓他們懂得遇到法律問題找誰,怎樣尋求幫助,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教學過程:

導入第二框題的教學:

同學們,通過前邊第一框題的學習,我們瞭解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和法律給予特殊的保護。但是,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是很複雜的,現實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現象也是較為普遍的。因此,我們自己也應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那麼,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該怎樣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法和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呢?這就是我們第二框題:“善用法律保護自己”將要學習和討論的內容。

(一)“求助有路”(板書)

1、法律是我們維護合法權益的最有力武器。

(教師歸納過度講解)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應該怎麼辦?我們維護合法權益的最有力武器是什麼?

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既不能忍氣吞聲,也不能私自報復,要用正確的合法的手段去維護。因為,逆來順受,忍氣吞聲就會縱容違法行為,私自報復打擊,以牙還牙也會給自己造成危害。正確的選擇就是運用法律武器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法律是我們維護合法權益的最有力武器。

法律是我們維護合法權益的最有力武器。可是,由於我們對法律知道得不太多,很多法律知識和程序都不懂。因此,我們必須向有關部門、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尋求幫助。

2、維權機構: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消協、居委會、婦聯等。

學生活動:

小組討論:請你幫幫小芳出主意第108頁的案例。

本案例中的小芳可以通過向政府有關部門、“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機構、人民團體、有關社會團體、人民調解委員會、勞動仲裁委員會等各方面反映問題,尋求幫助,以解決問題;或通過調解、仲裁等方式,解決爭議、糾紛,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就是人們常用的維護合法權益的有效手段——非訴訟手段。當然也可以採取訴訟手段,去打官司,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可參考教材第110頁的“相關知識連接”)本案例中的小芳向當地婦聯反映了,婦聯的工作人員,對小芳的家長效之以理,動之以情,多次上門做了耐心仔細的説服教育工作。小芳的繼父最終愉快的同意繼續送小芳上學。小芳通過非訴訟手段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閲讀教材第108頁-110頁的內容瞭解“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機構的相關方面的內容。

教師歸納小結:

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就可以通過向這些政府有關部門、“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機構、人民團體、有關社會團體、人民調解委員會、勞動仲裁委員會等各方面反映問題,尋求幫助,以解決問題;或通過調解、仲裁等方式,解決爭議、糾紛,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就是人們常用的維護合法權益的有效手段——非訴訟手段。當然我們也可以採取訴訟手段——打官司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其中,非訴訟手段是我們維護合法權益常用的有效手段。這樣的方式省時、省力,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時間和經濟的浪費。可見,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解決途徑有:

3、維權途徑:協商→調解→仲裁→訴訟

(二)“敢打官司”

1、什麼是訴訟?

訴訟就是我們所説的打官司,它是由人民法院主持的有利害關係的人蔘與的處理糾紛的法律程序。打官司(訴訟)這一維權方式,是維護我們合法權益的最正規、最、最有效的手段。打官司不僅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且也是對違法犯罪分子的打擊,有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和社會的發展。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要勇敢地到法院狀告侵權者,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

2、訴訟有三種類型: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刑事訴訟。

刑事訴訟: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證實犯罪、懲罰罪犯的活動。它又分為公訴案件和自訴案件兩種類型。(可參考教材第111頁的“相關知識連接”,學生看書瞭解刑事訴訟案件的類型,教師適當講解。)

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依法審理民事案件和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可參考教材第111頁的“相關知識連接”,學生看書瞭解行政訴訟案件的案例“小李狀告税局”,教師適當講解。)

行政訴訟:俗稱“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照司法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案件的活動。下面我們看一個具體案件。可參考教材第112頁的“相關知識連接”,

小小辯論賽:主題——打官司是光彩的還是不光彩的

打官司並不是什麼不光彩的事情。因為,勇敢地狀告侵權者,不僅可以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也維護了法律的尊嚴、社會的穩定。否則不僅喪失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也不利於維護社會穩定,還是對侵權行為的縱容。

引領對策:教師課前應對學生就如何辯論、處理材料進行指導,辯論結束後,還可以評出優勝者、辯手,教師進行點評。

(三)“善於鬥爭”

組織學生閲讀教材第112到113頁的材料,思考:

①假如你是小平,你會怎麼處理這件事?

小平應該,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瞭解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者向父母、老師學校尋求保護等等。

②國中學生小婭被一個流裏流氣的男青年截住,先是要與她交朋友,後來又讓她資助點兒錢。周圍沒人,跑()不掉,又敵不過他,怎麼辦?小婭的做法給我們什麼啟示?

我們青少年與違法犯罪分子做鬥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

③你遇到類似的事會怎樣做?你有什麼好的方法?

我們青少年與違法犯罪分子做鬥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例如,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瞭解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者向父母、老師學校尋求保護等等。

河流雖急,沿着河槽走;人雖眾多,守着法律走。我們青少年要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維權。這樣既能保護自己健康成長,又能維護法律的尊嚴、社會的穩定。

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善於同違法犯罪行為做鬥爭;當國家、集體、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時,我們也要加以維護,因為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損害了它們的利益也就損害了我們自己的利益。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危害社會的侵權行為,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的責任。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既可以協助執法機關及時地偵破案件、懲處違法犯罪,又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犯罪,同時,公民還可以從中受到教育、得到鍛鍊。

對違法犯罪行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是十分有害的。因為採取這種態度,不僅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損失,而且會在客觀上縱容和支持違法犯罪分子,只能助長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同時,這也是懦夫、自私的表現,自己也要受到譴責。

1、為什麼同違法犯罪作鬥爭要見義智為?

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的責任。但是,違法犯罪分子往往是狡猾的、兇惡的。我們青少年與其做鬥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特別是在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不要與其硬拼,而要講究智鬥,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力求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比較巧妙地或者藉助社會力量將不法分子抓獲。

2、與違法犯罪作鬥爭的好方法有: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瞭解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等等。

3、你知道哪些情況應打“110”報警電話?(學生討論後發言,老師歸納。)

當公民、國家、集體的合法權利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或者發生交通、火災等意外事故時要及時報警。具體範圍為:一是殺人、搶劫、搶奪、盜竊等刑事案件;二是擾亂車站、商場、餐飲娛樂等公共場所秩序;三是結夥鬥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等治安案件,以及其他危及公共安全,需要公安機關緊急處置的事件;四是自然災害事故;五是羣眾的求助。

學生閲讀課本114頁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思考並交流:

①“上游戲廳很正常,有時候需要舒緩放鬆一下。”這一觀點正確嗎?為什麼?

偶爾上游戲廳放鬆一下是可以的,但不能沉迷其中。

②“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自己也不去侵犯別人的利益,他人的事情與自己無關。”這一觀點正確嗎?為什麼?

他人的事與己無關的想法是錯誤的。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運用法律維權、善於同違法犯罪行為做鬥爭;當國家、集體、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時,我們也要加以維護,因為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損害了它們的利益也就損害了我們自己的利益。

③小芳同學可以採取哪些行動?

教學小結:

同學們,通過對本框題的學習與討論,我們知道了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既不能忍氣吞聲,也不能私下報復。而應該向有關維權機構投訴、反映,以求幫助解決,因為非訴訟手段是維護權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如果還是得不到解決,就得訴諸於法律,通過訴訟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為法律是維護權益的最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