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對面向21世紀高職教師的認識(精選多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63W

第一篇:對面向21世紀高職教師的認識

對面向21世紀高職教師的認識(精選多篇)

江總書記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對高校教師,尤其是面向21世紀的高職教師有着重大指導意義。我認為面向21世紀的大學教師應該具備以下素質:

一、要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靈魂。

“業精堪稱師,德高能為範”,人以德為本。作為教師在德的方面,標準則更高,要求則更嚴。概括地説,就是要德高能為範。德高,指思想政治,道德品格,身心素質均好。將以其身教的方式,經常的潛移化的這樣或那樣的影響着學生。

1、為師要正

為師要正,教師為人有其"育人"的特殊功效,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要有這種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教師又要以自身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和行為表現,積極地影響和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的成長。

總之,教師是充滿着代表着體現着真、善、美,是至真、至善、至美。這樣,在學生面前和心中就樹起了一座做人的豐碑。

2、為師要誠

為師要誠,指教師對學生要真誠、坦誠和熱誠。其核心是一個"愛"字。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也談不上師德。

3、為師要公

為師要公,對人公道、公正,這是做人的公德,也是為師的美德。所謂公道、公正,就是"看問題公道,説話公道,辦事公道"。

所謂看的要公正,就是一是一,二是二;是就是,非就非;什麼問題就什麼問題,不誇大,不縮小;誰的問題就誰的問題,不姑息,不株連,實事求是,不偏不倚。

所謂説的要公,就是説的準確,説的及時,説的得體。不靠"聽説",不信"據説",不查清楚不説,避免"聽風就是雨"的"道聽途説",杜絕不負責的"瞎説"和"錯説"。做到情之殷殷,言之鑿鑿,不因人而厚是非,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所謂做的要公,就是一碗水要端平。不管是好學生,還是差學生,都要一樣地獻上熾熱的心,傾注滿腔的愛。特別是對差生,更要做到不記前嫌,用發展的眼光去對待,鼓勵他們放下包袱,輕裝前進。

看的公,説的公,做的公,關鍵是教師能經常深入實際,和學生打成一片,師生之間沒有半點虛假,才能瞭解到真實情況,掌握到第一手材料。當然,還要分析研究,力求把問題從質上看清楚,説到位,處理得恰到好處。

有的教師對於調皮、不順從的學生,往往採取訓斥、威脅、甚至懲罰的手段,造成學生的心理恐懼。教師來了,學生在教室裏鴉雀無聲,安安靜靜,教師對此十分滿意,以為自己有威信,有辦法。殊不知這並非學生髮自內心的對老師的尊敬,而是基於威懾,表面上暫時的遵從。當教師一走,教室裏又是翻天覆地,亂作一團。

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通過學生的眼睛在他們的心靈底片上留下影響。做教師的,加強思想修養,有崇高的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質;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還有談吐的文雅,儀表的端莊,良好的生活習慣……所有這些,都會給學生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象,成為學生永遠的楷模,從這個意義上説,"教師是學生的第二父母"是決不為過的。

二、教師的知識水平是其從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

教師的實踐知識是指教師在面臨實現有目的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景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更具體地説,這種知識是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專家型教師面對內在不確定性的教學條件能做出複雜的解釋與決定,能在具體思考後再採取適合特定情景的行為。在這些情景中,教師所採用的知識來自個人的教學實踐,具有明顯的經驗性。而且,實踐知識受一個人經歷的影響,這些經歷包括個人的打算與目的,以及人生經驗的累積效應。所以這種知識的表達包含着豐富的細節,並以個體化的語言而存在。我們認為,關於教學的傳統研究常把教學看成是一種程式化的過程,忽視了實踐知識與教師的個人打算,這種傳統研究限制了研究成果的運用。

三、教師的實踐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高職教師,首先需要有廣博的知識,知識是教師的生命,如果一名教師沒有知識的話,既便有再大的能力,也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然而,僅有知識是不夠的,作為高職院校,我們學生的培養方面是“既懂理論,又懂實踐,還會操作”,要培養的目標有這麼高的要求,我們作為老師,光有知識是肯定不夠的,因此,老師也需要懂實踐。我是學軟科學的,軟科學尤其需要實踐。我舉個例子,我們的營銷中原來有4p,還在有了6c,由原來的erm到現在的crm,在我們自己都不是很精通的情況下,市場上又有新的變化了,我們怎麼能把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既要懂理論又要有實踐。

四、教育勞動對象的特殊性

教育勞動的成果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如果説在改造一般自然物的生產中,隨着勞動產品的獲得,勞動者對其產品的影響便由此終結,而教育勞動的產品----人,則是能夠繼續自我發展的。老師在教育勞動中對其“產品”的影響,並不是隨教育過程的結束而“消失”,往往會以一種潛在的形式,長期地存在着。這就要求教師對自己的“勞動產品”高度負責。工業勞動可以廢棄不合格的產品,農業生產可以拔除病苗,唯獨教師的“勞動產品”既不能“簡單淘汰”,又不能“回爐重造”。既使是“毛病”累累的“不合格的毛坯”,也不能拋棄,相反更需要教師加倍地予以精細“加工”,以百倍的熱情和耐心,認真地加以陶冶鑄造,努力做到不讓一個“不合格的產品”流向社會。

以上是我對面向21世紀高職學校教師的一個認識。如有不妥,請予以指正。

第二篇:對面向21世紀高職教師的認識

一、要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靈魂。

“業精堪稱師,德高能為範”,人以德為本。作為教師在德的方面,標準則更高,要求則更嚴。概括地説,就是要德高能為範。德高,指思想政治,道德品格,身心素質均好。將以其身教的方式,經常的潛移化的這樣或那樣的影響着學生。

1、為師要正

為師要正,教師為人有其"育人"的特殊功效,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要有這種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教師又要以自身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和行為表現,積極地影響和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的成長。

總之,教師是充滿着代表着體現着真、善、美,是至真、至善、至美。這樣,在學生面前和心中就樹起了一座做人的豐碑。

2、為師要誠

為師要誠,指教師對學生要真誠、坦誠和熱誠。其核心是一個"愛"字。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也談不上師德。

3、為師要公

【本站範文網】

為師要公,對人公道、公正,這是做人的公德,也是為師的美德。所謂公道、公正,就是"看問題公道,説話公道,辦事公道"。

所謂看的要公正,就是一是一,二是二;是就是,非就非;什麼問題就什麼問題,不誇大,不縮小;誰的問題就誰的問題,不姑息,不株連,實事求是,不偏不倚。

所謂説的要公,就是説的準確,説的及時,説的得體。不靠"聽説",不信"據説",不查清楚不説,避免"聽風就是雨"的"道聽途説",杜絕不負責的"瞎説"和"錯説"。做到情之殷殷,言之鑿鑿,不因人而厚是非,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所謂做的要公,就是一碗水要端平。不管是好學生,還是差學生,都要一樣地獻上熾熱的心,傾注滿腔的愛。特別是對差生,更要做到不記前嫌,用發展的眼光去對待,鼓勵他們放下包袱,輕裝前進。

看的公,説的公,做的公,關鍵是教師能經常深入實際,和學生打成一片,師生之間沒有半點虛假,才能瞭解到真實情況,掌握到第一手材料。當然,還要分析研究,力求把問題從質上看清楚,説到位,處理得恰到好處。

有的教師對於調皮、不順從的學生,往往採取訓斥、威脅、甚至懲罰的手段,造成學生的心理恐懼。教師來了,學生在教室裏鴉雀無聲,安安靜靜,教師對此十分滿意,以為自己有威信,有辦法。殊不知這並非學生髮自內心的對老師的尊敬,而是基於威懾,表面上暫時的遵從。當教師一走,教室裏又是翻天覆地,亂作一團。

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通過學生的眼睛在他們的心靈底片上留下影響。做教師的,加強思想修養,有崇高的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質;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還有談吐的文雅,儀表的端莊,良好的生活習慣……所有這些,都會給學生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象,成為學生永遠的楷模,從這個意義上説,"教師是學生的第二父母"是決不為過的。

二、教師的知識水平是其從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

教師的實踐知識是指教師在面臨實現有目的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景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更具體地説,這種知識是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專家型教師面對內在不確定性的教學條件能做出複雜的解釋與決定,能在具體思考後再採取適合特定情景的行為。在這些情景中,教師所採用的知識來自個人的教學實踐,具有明顯的經驗性。而且,實踐知識受一個人經歷的影響,這些經歷包括個人的打算與目的,以及人生經驗的累積效應。所以這種知識的表達包含着豐富的細節,並以個體化的語言而存在。我們認為,關於教學的傳統研究常把教學看成是一種程式化的過程,忽視了實踐知識與教師的個人打算,這種傳統研究限制了研究成果的運用。

三、教師的實踐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高職教師,首先需要有廣博的知識,知識是教師的生命,如果一名教師沒有知識的話,既便有再大的能力,也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然而,僅有知識是不夠的,作為高職院校,我們學生的培養方面是“既懂理論,又懂實踐,還會操作”,要培養的目標有這麼高的要求,我們作為老師,光有知識是肯定不夠的,因此,老師也需要懂實踐。我是學軟科學的,軟科學尤其需要實踐。我舉個例子,我們的營銷中原來有4p,還在有了6c,由原來的erm到現在的crm,在我們自己都不是很精通的情況下,市場上又有新的變化了,我們怎麼能把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既要懂理論又要有實踐。

四、教育勞動對象的特殊性

教育勞動的成果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如果説在改造一般自然物的生產中,隨着勞動產品的獲得,勞動者對其產品的影響便由此終結,而教育勞動的產品----人,則是能夠繼續自我發展的。老師在教育勞動中對其“產品”的影響,並不是隨教育過程的結束而“消失”,往往會以一種潛在的形式,長期地存在着。這就要求教師對自己的“勞動產品”高度負責。工業勞動可以廢棄不合格的產品,農業生產可以拔除病苗,唯獨教師的“勞動產品”既不能“簡單淘汰”,又不能“回爐重造”。既使是“毛病”累累的“不合格的毛坯”,也不能拋棄,相反更需要教師加倍地予以精細“加工”,以百倍的熱情和耐心,認真地加以陶冶鑄造,努力做到不讓一個“不合格的產品”流向社會。

以上是我對面向21世紀高職學校教師的一個認識。如有不妥,請予以指正。

第三篇:對面向21世紀高職教師的認識

江總書記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對高校教師,尤其是面向21世紀的高職教師有着重大指導意義。我認為面向21世紀的大學教師應該具備以下素質:一、要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靈魂。“業精堪稱師,德高能為範”,人以德為本。作為教師在德的方面,標準則更高,要求則更嚴。概括地説,就是要德高能為範。德高,指思想政治,道德品格,身心素質均好。將以其身教的方式,經常的潛移化的這樣或那樣的影響着學生。1、為師要正為師要正,教師為人有其育人的特殊功效,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要有這種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教師又要以自身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和行為表現,積極地影響和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的成長。總之,教師是充滿着代表着體現着真、善、美,是至真、至善、至美。這樣,在學生面前和心中就樹起了一座做人的豐碑。2、為師要誠為師要誠,指教師對學生要真誠、坦誠和熱誠。其核心是一個愛字。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也談不上師德。3、為師要公為師要公,對人公道、公正,這是做人的公德,也是為師的美德。所謂公道、公正,就是看問題公道,説話公道,辦事公道。所謂看的要公正,就是一是一,二是二;是就是,非就非;什麼問題就什麼問題,不誇大,不縮小;誰的問題就誰的問題,不姑息,不株連,實事求是,不偏不倚。所謂説的要公,就是説的準確,説的及時,説的得體。不靠聽説,不信據説,不查清楚不説,避免聽風就是雨的道聽途説,杜絕不負責的瞎説和錯説。做到情之殷殷,言之鑿鑿,不因人而厚是非,尊重學生,一視同仁。所謂做的要公,就是一碗水要端平。不管是好學生,還是差學生,都要一樣地獻上熾熱的心,傾注滿腔的愛。特別是對差生,更要做到不記前嫌,用發展的眼光去對待,鼓勵他們放下包袱,輕裝前進。看的公,説的公,做的公,關鍵是教師能經常深入實際,和學生打成一片,師生之間沒有半點虛假,才能瞭解到真實情況,掌握到第一手材料。當然,還要分析研究,力求把問題從質上看清楚,説到位,處理得恰到好處。有的教師對於調皮、不順從的學生,往往採取訓斥、威脅、甚至懲罰的手段,造成學生的心理恐懼。教師來了,學生在教室裏鴉雀無聲,安安靜靜,教師對此十分滿意,以為自己有威信,有辦法。殊不知這並非學生髮自內心的對老師的尊敬,而是基於威懾,表面上暫時的遵從。當教師一走,教室裏又是翻天覆地,亂作一團。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通過學生的眼睛在他們的心靈底片上留下影響。做教師的,加強思想修養,有崇高的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質;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還有談吐的文雅,儀表的端莊,良好的生活習慣……所有這些,都會給學生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象,成為學生永遠的楷模,從這個意義上説,教師是學生的第二父母是決不為過的。二、教師的知識水平是其從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教師的實踐知識是指教師在面臨實現有目的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景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更具體地説,這種知識是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專家型教師面對內在不確定性的教學條件能做出複雜的解釋與決定,能在具體思考後再採取適合特定情景的行為。在這些情景中,教師所採用的知識來自個人的教學實踐,具有明顯的經驗性。而且,實踐知識受一個人經歷的影響,這些經歷包括個人的打算與目的,以及人生經驗的累積效應。所以這種知識的表達包含着豐富的細節,並以個體化的語言而存在。我們認為,關於教學的傳統研究常把教學看成是一種程式化的過程,忽視了實踐知識與教師的個人打算,這種傳統研究限制了研究成果的運用。三、教師的實踐的重要性。作為一名高職教師,首先需要有廣博的知識,知識是教師的生命,如果一名教師沒有知識的話,既便有再大的能力,也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然而,僅有知識是不夠的,作為高職院校,我們學生的培養方面是“既懂理論,又懂實踐,還會操作”,要培養的目標有這麼高的要求,我們作為老師,光有知識是肯定不夠的,因此,老師也需要懂實踐。我是學軟科學的,軟科學尤其需要實踐。我舉個例子,我們的營銷中原來有4p,還在有了6c,由原來的erm到現在的crm,在我們自己都不是很精通的情況下,市場上又有新的變化了,我們怎麼能把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既要懂理論又要有實踐。四、教育勞動對象的特殊性教育勞動的成果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如果説在改造一般自然物的生產中,隨着勞動產品的獲得,勞動者對其產品的影響便由此終結,而教育勞動的產品----人,則是能夠繼續自我發展的。老師在教育勞動中對其“產品”的影響,並不是隨教育過程的結束而“消失”,往往會以一種潛在的形式,長期地存在着。這就要求教師對自己的“勞動產品”高度負責。工業勞動可以廢棄不合格的產品,農業生產可以拔除病苗,唯獨教師的“勞動產品”既不能“簡單淘汰”,又不能“回爐重造”。既使是“毛病”累累的“不合格的毛坯”,也不能拋棄,相反更需要教師加倍地予以精細“加工”,以百倍的熱情和耐心,認真地加以陶冶鑄造,努力做到不讓一個“不合格的產品”流向社會。以上是我對面向21世紀高職學校教師的一個認識。如有不妥,請予以指正。

第四篇:新加坡“面向21世紀教師教育模式”的建構及啟示

龍源期刊網

新加坡“面向21世紀教師教育模式”的建構及啟示

作者:張曉琳

來源:《現代交際》2014年第07期

[摘要]新加坡“面向21世紀教師教育模式”,以“3-3-3藍圖”為戰略目標,在戰略實施中保持三維夥伴關係,強調以21世紀的學生為工作核心,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並及時進行反思和調整,使整個模式處於動態發展中,密切順應時代要求,培養一流的教師。這些對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關鍵詞]教師教育 新加坡 面向21世紀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4)07-0007-01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提出了一份“新加坡面向21世紀教師教育模式”的報告,指明瞭2014~2014年的教師教育戰略目標,併為實現這一目標而提出一整套面向21世紀的教師教育模式。

一、“面向21世紀教師教育模式”簡介

(一)戰略目標

“3-3-3藍圖”是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2014年提出的面向21世紀教師教育改革的戰略目標,三個“3”分別代表3個支柱:滿足參與方(包括教育部、國立教育學院、各級各類學校中的教育決策人員、教育研究人員和教育實踐中的有關人員等)的需要,贏得國際認可,影響國際教育同仁;3個核心戰略領域:教學、研究和法人支持;3個保證成功的因素:責任、卓越和關係,即參與方各有分工、各司其職,追求高質量,形成互利互惠的夥伴關係。

(二)戰略實施

保持獨特的三維(國立教育學院、教育部和學校)夥伴關係;國立教育學院在教育部政策的保障下,在各級各類學校的支持配合下,採用“以課堂為基礎的課程,以學校為基礎的實踐”的,以大學為依託的教師教育模式,通過師範生在課堂和學校中學習、實習、實踐和體驗,促進師範生從大學校園學習向各級各類學校課堂教學的轉變。

強調以21世紀的學生為工作核心。21世紀的教育必須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教師教育必須確保教師提供的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在語言、數學、情感和勤奮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並能夠在早期發展良知;必須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行動和學術潛力,掌握必要的技能,學會獨立;在

確立人生理想和目標時,學生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學會合作;幫助學生實現學術、政府和社會的期望。

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在過去的崗前教師教育的課程系統模式,即“理論—實踐課程系統”的基礎上,要求規範教師學歷、學位制度和教師資格認證制度,構建新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要求教師加強學科教學知識,加強對所教學科的本質的理解,加強使學生獲得學科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加強對課程設計、提問和反饋的基本原則的哲學理解,等等。

(三)反思調整

“面向21世紀教師教育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不斷髮展變化的教育前景進行必要的反思和調整,調整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教師應具備三種價值觀: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身份認同感、服務於專業和社會。教師應具備專業的教師技能:專業實踐能力、領導和管理能力、個人效力。

教師應加強理論和實踐的聯繫。反思、行動研究、學校合作式導師、體驗式學習、以學校為基礎的研究、短期調任、實習、見習,以及將課堂搬進大學中的諮詢項目等等都是加強理論和實踐聯繫的途徑。

二、啟示

新加坡“面向21世紀教師教育模式”是順應時代要求而提出的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計劃,儘管該計劃的實施還在進行中,各參與方還在試行、反思、調整,還存在許多需要商榷和改進的地方,但它仍能給我國的教師教育提供一些啟示。

新加坡這一模式的最大亮點在於它不是一個純理論的大政方針、宏觀路線的制定,而是根據戰略目標的要求詳細闡述了其戰略實施,實施有必須圍繞的中心,也有各參與方的職權關係,更有具體方法的舉例和論證,這就避免了政策空洞,讓執行者不知所措,進而容易曲解原意的通病。

另外,在實施到中期時,主要責任方,即國立教育學院勇敢地提出應該及時暫停計劃的實施,進行反思和調整,及時發現並糾正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以保證計劃能儘可能圓滿地達到目標。

最後,理論和實踐的聯繫不足也是我國教師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借鑑新加坡提出的相應途徑,積極探索開發出既有堅實理論基礎又有嫻熟實踐本領的專業型教師。

教師教育的發展是一個過程,永遠不會完結。隨着新加坡教育的不斷髮展,教師教育也將不斷髮展。新加坡是一個人口資源有限、自然資源貧乏的小島國。它要在世界經濟中立於不敗

之地,就必須能向世界提供一流的技術和一流的服務。提供這一切都必須靠一流的人才,而人才的培養則依賴高素質的教師,所以教師教育的發展就是這一切發展的關鍵。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是振興國家的惟一正確的道路。“科教興國”的關鍵是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以提高我國教育的總體水平。新加坡經驗對我們的啟示意義正在於此。

【參考文獻】

[1]範麗萍.我國教師教育的現狀與發展[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

[2]林燕平.新加坡的“教師教育”[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9.

[3]a teacher education model for the 21 century——a report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singapore.

第五篇:面向21世紀的班主任14

21世紀初葉的班主任素質結構

——教師專業化的班主任視角 王寶祥

我們已經邁進了21世紀,中國的教育改革進入了以加強德育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階段。教師隊伍的建設是素質教育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班主任是教師隊伍中的骨幹力量,班主任隊伍的素質如何,時候,需要教師給以正確的引導。如果教師也糊里糊塗或另存別想,正確引導就根本談不上了。目前,國際上的政治格局發生很大的變化,國內也會發生這樣那樣的社會變化。教師如果沒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對學生的教育就會發生偏差。有的教師認為,講政治是黨組織的事,是黨員的事,與普通教師沒什麼關係。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每一個教師都承擔着全面育人的責任,都要對學生的發展方向負責,當然包括學生的直接關係到素質教育的成敗。因此,研究面向21世紀的班主任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是一種具有時代特點的社會角色,而班主任又是教師中的一種特殊角色。因此,在研究教師專業化的命題時,不能忽視研究班主任素質的視角,必須從兩種角色的融合中進行探索。我們認為,教師專業化前提下的班主任素質應該有一個完善的合理的結構。這個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層面:高尚優良的人格;不斷完善的知識結構;不斷完善的能力結構;良好的身體素質。一、高尚優良的人格

人格,按照心理學的解釋為:人格,也稱個性,(本站)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心理學大詞典》)按照倫理學的解釋為:個人的道德品質。(《現代漢語詞典》)我們這裏所説的人格,是二者的融合,既有個性心理品質的含義,又有道德品質的含義。“高尚”,是指道德品質而言的,“優良”,是指心理品質而言的。這樣理解,適宜於表述現實社會中人的人格素質。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經説過: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會形式,培養一定的人格,為一定的社會服務。可見,教育者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人格,而這“人格”必須符合社會的需要。前俄羅斯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則説:“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教師的人格是學生人格發展的最重要影響源之一。人格是人的素質的核心,教師的人格是教師素質的核心。人格不是抽象的概念,是現實社會中人格現實的反映,即具有時代性,又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我們認為,教師(包括班主任,下同)的人格應該包含六個層面的因素,即:良好的政治品質;正確的適應時代發展的思想觀念;良好的社會公德;良好的職業道德;良好的家庭美德;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這樣的人格素質,符合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和教育改革深入的需要,也符合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符合作為主體的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

良好的政治品質。教師、班主任不是政工幹部,但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和平常與學生的接觸中肯定會給學生一定的政治影響。教師、班主任與中國主流社會的融合程度,即對中國共產黨的態度,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識,對國家方針政策的理解和態度會給學生以直接的或間接的影響。當學生對一些政治、方針、政策產生疑問或糊塗認識的

政治方向,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的社會角色地位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政治品質。

正確的適應時代發展的思想觀念。思想觀念與政治品質有聯繫,但又不是一回事。思想觀念是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它涉及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不同時代的思想觀念有很大的不同,同一時代的不同的人思想觀念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教師也不例外。作為以育人為己任的教師應該具有一個時代的先進的思想觀念,而且,應該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預見性,因為教育是未來的事業,今天的教育,明天的人才。正確的思想觀念貫徹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給學生以積極的深刻的影響。當前,最重要的思想觀念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社會主義競爭與合作,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價值觀,正確的義利觀、金錢觀、消費觀,集體主義觀念,愛國主義觀念,勞動觀念,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等等。正確的思想觀念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需要學習、需要思考,需要聯繫實際進行認真的反覆的辨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所以,教師、班主任要樹立正確的適應時代的思想觀念必須下一番功夫,不能蜻蜓點水,特別是一些思想觀念比較陳舊的教師,更要下一番苦功夫。良好的社會公德。社會公德亦稱“公德”或“公共生活規則”,是全體公民公認並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遵守公共道德是全體公民的共同義務,包括遵守公共秩序以及誠實正直、文明禮貌、團結友愛、講究衞生、愛護公物等規範。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成為遵守社會公德的模範,給學生做出表率。如果教師的公德水平不高,不但學生不佩服,還會給學生以不良的影響。古今中外的名師,都是遵守社會公德的楷模,今天的優秀教師也不例外。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者、組織者、教育者,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最多,班主任的社會公德水平,包括認識、態度、行為,經常會表現出來,給學生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説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廣大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把公德修養作為提升自己人格水平的重要內容,隨時隨地嚴格要求自己,謹言慎行。班主任應成為實踐“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的模範,要研習、思考社會公德規範的內容,作為檢點自己的參照和引導、教育學生的參照。

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德不同,是指從事一定職業所需要具備的道德意識和行為規範。不同職業的職業道德有所不同,其共同要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忠於職責、精於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團結協作等。作為教師,作為班主任,就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服務;要以身立教、以德立教,注重以人育人;要力求精深地學習、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要善於與學生、與其他教師、與學生家長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一個人的知識結構,指他所掌握的各種知識的組合。每個人都有知識,但每個人的知識多少不相同,結構不相同。有的人知識多,有的人知識少;有的人知識結構合理,有的人知識結構不合理;有的人知識結構完善,有的人知識結構不完善。知識的多少,結構是否合理,是否完善,都會在工作水平、生活方式中反映出來。每個人從事的工作不同,專業不同,所需要的知識和知識結構也不盡相同。班主任,首先是一個教師,他應該具備教師的知識和知識結構。對教師的知識和知識結構既有普遍性的要以貫徹教育方針、執行各項教育法規為己任。1997年9月1日原國家教委和全國教育總工會頒佈的《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對現時代的教師職業道德做了明確而具體的規定,是我們進行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指導文件。

良好的家庭美德。教師、班主任的人格修養,包括家庭美德。任何一個人,他在家庭中缺乏道德修養,不能尊重家人,關愛家人,孝敬長輩,肯定不會有良好的家庭人際關係,他的人格就有嚴格的缺陷,這種缺陷必然會反映到他的社會生活和社會交往中去。對於教師、班主任來説,他的家庭美德就更為重要。一個在家庭中道德水平底下,人際關係不和諧的教師,在學校裏不可能尊重其他教師、尊重領導、尊重學生,不可能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也就不可能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擔任班主任,如果自身的家庭道德不良,不可能帶動班級創造良好的心理氛圍,會直接影響班級活動的順利開展,影響班集體的建設。許多優秀的教師、優秀的班主任,不但教育教學工作做得好,也是家庭美德的模範。他們以全面的人格力量影響着自己的學生和周圍的人。

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今天的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個體發展的需要。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的個性心理品質,是影響學生良好個性形成的重要因素。教師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包含豐富的內容,主要有:優良的意志品質,廣泛的興趣愛好,一定的特長,良好的工作情緒和工作態度,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創造性素質等。教師都是成年人,個性心理品質是基本定型了的,但可以在全面提高修養的同時,不斷完善和優化自身的個性。這對於中青年教師來説,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沒有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教師是不能完成素質教育任務的。

以上6個層面,是教師、班主任人格的基本內涵。如果我們從更深的層次上研究,決定教師人格的基礎是什麼呢?是教師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教師要全面提高自身的人格素養,必須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價值觀入手。

二、不斷完善的知識結構

要求,又有特殊性的要求,每位教師所教的學科不同,其知識和知識結構也不相同。班主任又是教育領域裏具有特殊性的角色,因此,作為班主任的教師,有他應該具備的知識和知識結構。下面,我們對班主任教師的知識和知識結構進行探討。比較完善的基礎科學文化知識。這裏所指的是有關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相當於從國小到大學所學的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現在的教師,大多數是高等師範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的,基礎科學文化知識水平應該比較高。但是,相當數量的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偏科現象,個別教師的偏科還可能比較嚴重。從教師的角色要求,這是一種缺陷。雖然一位教師只教一門課程或兩門課程,即使他的專業課學得較好,如果沒有廣博的基礎科學文化知識,他的授課質量也會受到影響。比如説,一位教師語文的功底欠佳,教什麼課程都會存在理解和表達的問題。而且,學生向老師求教,未必都是所教學科的問題。如果教師經常不能給以圓滿的回答,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就會受到影響。作為班主任,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更多,要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負責,這方面的問題就更加突出。

專業知識羣。這裏指教師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理論方面的專業知識。我們提出“專業知識羣”的概念,是強調教師必備專業知識的廣泛性。專業知識水平如何,是一位教師能否承擔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條件之一。教師掌握專業知識,有一個廣博與精深的問題。現時代,各個學科領域的知識更新特別快,教育教學理論也發展得很快,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有的教師,走上工作崗位以後,以為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完全夠用了,或者由於工作太忙,忽視了學習新的東西,肯定會影響教育教學工作。我們處在信息時代,我們的學生會通過各種渠道瞭解新的知識,這對教師是一種挑戰。現在,教育領導部門對教師的繼續教育抓得很緊,目的就是為了能使教師的知識水平跟上時代的步伐,滿足學生的需要,滿足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作為教師,要不斷自覺地“充電”。

邊緣學科知識和新學科知識。邊緣學科知識,指兩門(或兩門以上)相關的學科知識互相融合所產生的新的學科知識,如教育心理學;新學科知識,是過去沒有、近年來新出現的學科知識,如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思維科學等。邊緣學科知識和

新學科知識很多,教師不可能都學習、都掌握,那不必要,也不可能,只要求教師學習與自身的專業工作相關的那部分。比如,從學科教學的角度出發,教語文的,應該學習"語文教學心理學"知識;教數學的,應該學習"數學教學心理學"知識,等等。所有的教師,都應該學習社會心理學、品德發展心理學、思維科學、思維發展心理學、“三論”、多元智能論、情商理論等。至於班主任,也有不少應該學習的知識。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由於班主任工作研究的發展很快,陸續出現了新的理論、新的知識,既有邊緣學科知識,也有新學科知識。如:班主任工作學,班級社會學,班級激勵論,學習與信息能力。這是一個教師的基礎能力。著名未來學家托夫勒認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時代的發展,給每一個人提出了終身學習的任務。教師是培養人才的人,如果自身沒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是不能勝任教師工作的。從一定意義上説,學習能力實質上就是信息能力,教師要有對信息的敏感性,要善於吸收信息,鑑別信息,使用信息。教師要把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作為學習的主要目的。教師本來是具備一定學習能力的,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這種能力要不斷提高。現在,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由單純班主任工作心理學等。應該指出,教育領域新出現的理論和知識,有的尚未定型,但是已經具備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從完善自身的素質和提高工作水平的需要出發,都必須學習。

最新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信息。我們生活在信息時代,高新技術時代,社會科學迅速發展的時代,每天都有新的科學技術信息和社會科學信息通過各種媒體傳播出來。儘可能地瞭解這方面的信息,對於教師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的。教師和學生生活在同一時代,每天會通過不同渠道接觸這些信息,如果教師缺乏吸收信息的自覺性,就會在信息吞吐量上落後於學生,就會產生信息落差,影響與學生的溝通,影響教育教學內容的充實,影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最終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特別是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和應用,這方面的挑戰越來越激烈。許多先進的教師意識到吸收新信息的緊迫性,積極拓寬信息源,採取各種措施豐富自己的信息儲備,他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就有了新的促進因素。也有一些教師,缺乏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許多新的東西不知道,往往在學生面前捉襟見肘。這種現象必須改變。

以上我們闡述了二十一世紀初葉教師的知識結構,對於班主任來講,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比起其他教師來更為緊迫。因此,所有的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把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作為重要的任務,要在分析自己知識結構優勢與不足的基礎上,制定完善自身知識結構的計劃和措施,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時代特徵的勝任教師角色的知識分子。

三、不斷完善的能力結構

對於一個人來説,知識和能力是兩個不同的範疇,知識是頭腦裏的信息資源儲備,能力是利用自身的智能資源(是內在的潛能)和信息資源進行實際工作的本領。知識和能力有密切的關係,知識豐富而且知識結構好的人為能力發展創造了一種條件,而能力強的人可以更快更好地豐富自己的知識。教師的能力,主要體現了教育教學工作上。根據文獻研究和實際調查,二十一世紀初葉的教師應該形成和不斷完善以下各種能力:

追求“數量型”轉變到追求“數量+結構型”;2、由“勤奮型”轉變到“勤奮+方法型”;3、由“封閉型”轉變到“封閉+開放型”;4、由“慢速型”轉變到“慢速+快速型”;5、由“吸收型”轉變到“吸收+釋放型”;6、由“手工型”轉變到“手工+機械型”;7、由“繼承型”轉變到“繼承+創新型”;8、由“競爭型”轉變到“競爭+合作型”。這些變化都要求有新的學習能力,教師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必須在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上下功夫。

研究學生的能力。研究學生的能力也是教師的基礎能力。學生是教育的對象,不瞭解教育對象的現狀、發展經歷以及個性情況,教師的教育教學就沒有針對性,必然陷入盲目性。教育界歷來提倡研究學生,強調“備課要備學生”,然而過去研究學生的內容,往往偏重於學習狀況,對於其他方面研究不夠。現在,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對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負責,研究學生就要研究學生的全面情況,包括德智體、個性、家庭教育等各方面。既要研究學生羣體,又要研究學生個體;既要研究現實的情況,又要研究發展的情況;既要研究在學校的表現,又有研究在家庭和社區的表現。從班主任工作出發,研究學生尤其要具體、深入,這對於做好班主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應該強調,尊重學生是研究學生的前提,為了研究學生,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深入學生,跟學生溝通,做學生的朋友。我們通過調查發現,優秀班主任都具有很強的研究學生的能力。班主任如果不善於研究學生,“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的。

現代教學能力。1997年頒佈的《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對教師明確提出了“嚴謹治學”的要求。一位教師教學水平如何,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一種反映。廣大班主任都有一種共識——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能教一手好課。教不好課,在學生心目中沒有威信,學生很難服從教育。現代教學能力,要求教師要以現代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現在,全國都在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的大綱,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學方法,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掌握自己所教學科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要廣泛收集與教學相關的信息,備課有廣博的知識背景,要善於設計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發展學生的智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素質。要善於使用現代教學工具,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自己能夠製作優良的教學課件。要善於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學習他人的先進教學經驗,形成優良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現代德育能力。德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以德育人是大根本。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教育界提出了“全員德育,全程德育”的口號,強調所有教師都是德育工作者,重視這種發展中的現實,認真分析自己的實際情況,揚長補短,合理安排時間,加強意志品質的鍛鍊,不斷提高自我調適能力。

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21世紀的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應該具備的重要能力素質之一。沒有創新能力的教師,不可能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創新能力是創造性素質在能力方面的表現,而創造性素質有一個完整的結構,它應該包括創造性價值觀、創造性個性品質、創造性思維、創造性能力等各個層面的素質。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全部的教育教學工作過程都滲透着德育。這是符合教育規律的。現代德育能力的前提是現代德育意識和對德育規律的把握。教師必須確立大德育觀,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中思考德育。要充分認識德育對於學生髮展的導向、動力、保證作用。要認真學習“中學德育大綱”、“國小德育綱要”、“中國小德育工作規程”等現代德育文獻,班主任還要學習“班主任工作條例”。要從實際出發,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善於利用多種德育途徑,把傳統德育途徑和現代德育途徑結合起來,例如,充分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實踐基地、德育網絡等。要克服德育工作中的形而上學,注重德育實效。特別指出,教師要以自己崇高的道德風貌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班主任的德育能力,還包括創建班級集體的能力,開展豐富多彩教育活動的能力,轉化後進生的能力,指導家庭教育的能力等.教育科學研究能力。新時期的教師和班主任,必須具備教育科學研究能力。廣大教師的奉獻精神是可嘉的,但是光靠奉獻精神是不能搞好教育工作的,必須走“奉獻+科研”之路,向教育科學要質量、要效益。必須確立教育科學意識,學習教育科學研究的理論知識,在研究實踐中掌握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從教學的角度看,要不斷提高教學研究的能力;從班主任工作的角度看,要不斷提高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的研究能力。教育科學研究,即不是高不可攀,也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實踐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提高水平的過程。現在有些教師急於求成,急於寫論文,沒有科學的研究過程,不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往往事倍功半。因此,當前加強教育科學研究的培訓是非常必要的。應該引起教育部門的領導和學校校長的重視。自我調適能力。這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時代的發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使教師和班主任面臨着各種各樣的挑戰,面臨着各種各樣的壓力。一個自我調適能力低弱的人,很難應對這些挑戰和壓力。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許多地區的教育部門在教師中實行全員聘任制,末位淘汰制,結構工資制,競爭上崗制,而且開始面向社會招聘教師。對教師的學歷要求,能力要求,整體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教師既要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又要完成自身的繼續教育任務,緊張繁忙自不待言,心理壓力也是很重的。廣大家長望子成才心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好的教師和好的班主任。教師和班主任必須

創新能力應該從不同角度提高自身的創造性素質,要有意識地在班主任工作中發揮創造性,調動學生的創造積極性。要學習和研究關於如何提高人的創造性素質的理論,學習和研究具有創造能力的優秀班主任的經驗,總結自己的理性認識和實踐經驗,使自身的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四、良好的身體素質(略)

以上我們從幾個主要方面論述了在教師專業化前提下班主任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這是我們在文獻研究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歸納出來的。我們認為,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和學校領導要提高班主任隊伍的整體素質,必須有一個班主任基本素質結構和內容的參照;每一位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以必須有一個班主任基本素質結構和內容的參照;研究班主任的素質現狀,制定提高班主任隊伍素質的計劃,也必須有這樣的參照。我們撰寫這篇論文的目的正在於此。不科學之處,不完善之處,希望教育理論工作者、廣大班主任教師給以指正,加以補充。

主要參考文獻:

1、《班主任工作全書》王寶祥等主編 ,專利文獻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 2、《論教師素質》温寒江主編,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 3、《教師職業道德的建構與修養》王寶祥主編,中國和平出版社,2014年年3月第一版

4、《新時期中學班主任工作的理論與實踐》樑為楫主編,奧林匹克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

5、《教師專業化:提升教師職業品位的分水嶺》陳曉力,《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年第2期

6、《教師專業化建設——一個影響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時代課題——中國教育學會第15次學術討論會綜述》連秀雲,《中國教育學刊》2014年第2期

7、《新世紀教師專業能力與教育行動研究》範詩武,《外國教育研究》2014年第5期8、《“教師專業化”的誤區及其批判》鍾啟泉,《教育發展研究》2014年 4-5

9、《試論教師專業化的三個向度》堯新瑜,《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年第2期

熱門搜索
推普周活動方案 證婚人在婚禮儀式上的致辭 我去過的地方作文精彩 節水節電節糧演講稿新版 2022年老幹部工作計劃新版 幼兒園秋季小班開學寄語 誠信的名人名言警句閲讀經典 幼兒園工作規程心得體會 這樣鍛鍊最有效 飲料營銷活動方案 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文 泰戈爾名人名句經典 讀我爸爸繪本心得 元旦節的起源通用 高一政治期中複習附知識點分析精品 中學教研室年度總結 日記150字大全 通用版八年級語文課件 立案申請書通用 幼兒園新學期工作計劃書新版 “五四”青年節主題活動方案 公安民警個人述職報告 空白個人簡歷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鄉的風俗作文精彩 燃煤 管校 地理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一年級拼音教學方法 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新版 快閃活動策劃書 時代新人説對話戰疫英雄思政課觀後感 2021國小秋季運動會通訊稿範本 學生管理規範心得體會 農村信用社網上銀行[小編整理] 全國脱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觀後感精品 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現狀論文 經典勵志的句子 2022投訴工作總結 關於春遊日記合集 離婚房產協議書範本2020新版 描寫大海的優美句子經典 制度自信的心得體會 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心得體會精品 《奧爾夫音樂A 央企 關於曹操經典古詩合集 幼兒園大班户外遊戲教案精品 社會公德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