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春酒優質説課稿(共19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54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9篇《春酒優質説課稿》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春酒優質説課稿》相關的範文。

春酒優質説課稿(共19篇)

篇1:《春酒》説課稿

一、説教材

《春酒》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選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以及民間藝人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這篇文章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學習本文可以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加深對我們民族的感情。這也是新課標所倡導的。

二、説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目標:

1、反覆朗讀課文,領悟文章的意藴。

本文所體現的濃濃的人情民風之美,具有醇厚、優美的意藴,另外,新課標對閲讀技能方面的要求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只有用心地讀,以讀激情,以情促讀,入境入情,才能體味到文章的意藴。

2、品味文中的細節和關鍵詞句,體會作者思鄉的情感。

新課標要求“欣賞文學作品,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本文的人物善良、親和、閃耀着人性的光輝;本文的情境,氤氲着淳樸厚道的人情之美;語言真摯、平易、典雅、藴藉,可謂語語動人,字字珠璣,耐人尋味,值得細細品味,在品讀中加深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1、課前預習,查閲生字詞,蒐集關於思鄉之情的作品,查閲有關琦君的生平,課外閲讀她的作品。

只有讓學生在上課前做好了充分準備,才能在學習時對課文有更深入的學習。

2、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通過自主研讀、理解、體會,在此基礎上讓他們互相交流,達到知識的互補和提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課標中提到,要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本文所展示的一幅幅民俗人情畫,都深深地感染學生,給他們帶來美的享受,豐富他們的思想。

三、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反覆朗讀課文,品味細節和關鍵詞句,體會作者思鄉的情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本單元要求學生反覆朗讀課文,本文文字淺顯但意藴深厚,需要學生朗讀感知。理解文本首先要理解語言,在品味語言的基礎上來領悟情感可以説是水到渠成。。

教學難點:領悟文章的意藴。。

課標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就這篇課文而言,它充滿童趣而略帶淡淡的鄉愁,有很高的品位價值,可以提高學生的內涵與素質。八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和知識儲備的限制,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與體會,難以理解作者濃烈的思鄉之情。

四、説教法

讀書法和美點尋蹤法。

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初讀、聽讀、研讀,每一次讀,都提出不同要求,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由淺入深。在研讀時,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細節、詞語、句子進行賞析,並要求有感情地讀出來。這樣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五、説學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要求學生自主、獨立地預習,蒐集有關資料,為上課作好準備。教學中,初讀、聽讀、研讀、積累、作業設計,都是先讓學生自主探究,而後合作交流,這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識。

六、説教學過程

(一)、進入情境,激趣導入

1、展示畫面,在喜慶的音樂聲中,老師背誦一首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七年級、八年級滿街走。”然後引入:俗話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方過年的風俗也有不同。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琦君去她的家鄉浙江温州,嚐嚐那裏的“春酒”。而後板書課題。

(以一首年味十足的童謠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情境。)

2、請同學介紹作者琦君,老師補充

(學生了解文學常識,為理解作者感情作準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用圈點批註的方法畫出你最喜歡的詞,最喜歡的句子。用簡潔的文字説説文章主要寫了哪些事情。

2、檢查預習情況。

(檢查預習情況,為學生理解文本打下基礎。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畫出最喜歡的詞、句子,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閲讀,個性化體驗,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學習興趣油然而生。這一環節,為後文品析語言作鋪墊。同時,教給學生圈點勾畫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引導學生概括文章記敍的事情,可以理清全文脈絡,幫助理解課文。)

(三)、聽讀課文,淺嘗春酒

聽教師配樂朗讀,要求學生靜靜地聽,靜靜地想:你從春酒中品出了什麼?

板書:童心酒 母親酒 鄉情酒。

(讓學生通過聽讀,產生共鳴。音樂猶如催化劑,渲染出濃郁的思鄉氛圍,使學生學習的興趣極易調動起來,思維火花也能得到盡情地迸發。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順勢概括出童心酒,母親酒,鄉情酒,並板書下來。)

(四)、研讀課文,細品春酒

端起最愛的那一杯春酒,細細地品,説説你的感受。

句式參考:我端起___酒,品出了___,你看(聽)___

提示:1、品喜歡的細節。

2、嘗精妙的詞。

3、讀濃情的句子。

(通過自主研讀,品細節、説人物、談感情、讀句子,由他們自己發現問題,進行探討,而後合作交流,使他們始終興致勃勃。提供品味的角度與方式,使學生有的放矢,同時也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一板塊我設想學生將會提出一些細節問題,如:課文最後一句“可是叫我到哪裏去找真正的家醅呢?”的意義,以及關於當地特定俗語“十二碟”、“分歲酒”的理解等等,都作好充分準備。)

小結:一杯甘醇的春酒,盪漾着我兒時純真的快樂,散發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流淌着鄉鄰間樸實的情意。此時你品出了春酒真正的味道嗎?齊讀最後一段細細體味。

板書:家鄉味,思鄉情

(五)、調動積累,拓展遷移

古往今來,這根思鄉的弦不知被多少心靈撥動,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句子?。

(新課標要求學生有較豐富的積累,這一設計可以鞏固以往知識,擴大知識面,還可以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可以説是一舉多得。)

七、説作業設計

如今,年味越來越淡,讓我們追溯年的淵源,進行一次探究之旅。你可以作如下嘗試:

⑴可以蒐集有關春節的詩詞、對聯。

⑵也可以探尋“春節的起源“,蒐集有關春節的傳説、故事,小組合作探究完成關於“春節的起源”的研究報告。

⑶還可以以“我家鄉的春節”為題寫一篇妙文,抒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新課標提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本單元大多是寫各地節日風俗的,結合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我設計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學語文,到實踐中去學習語文,並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八、説板書設計

童心酒

春酒 母親酒 家鄉味 思鄉情

鄉情酒

(這一板書是緊緊圍繞教學流程逐步完成的,教學思路明晰,環環緊扣,推動課堂教學次序進行。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簡明、形象、直觀,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九、教學設想

首先,以朗讀為主線。從初讀感知,到聽讀淺嘗,到研讀細品,環環緊扣,由淺入深,使學生對文本的解讀逐漸深入。

其次,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新課標也提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的教學思路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無論是初讀課文、品味語言、積累名句,還是作業設計,都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搭建了一個個平台。一般性問題,要求學生獨立解決,難點問題,合作探究,有層次性,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再次,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初讀文章,注重個性化解讀;品讀文本,尊重個性化體驗;綜合實踐,體現個體差異。

最後一個亮點就是注重資源整合。以《春酒》引發對年的關注,引導學生從教室走向社會,從課內走向課外,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並激發他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篇2:《春酒》説課稿

今天我説課的文章是國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十九課——琦君的散文《春酒》。

一、對教材分析

琦君的散文,多寫童年記憶,母女之情,友伴之誼。童年、故鄉、親人、師友佔據了她創作題材的絕大部分,她以中國傳統温柔敦厚的情懷,以細膩温婉的筆致,將這些營造成了一個藝術世界。《春酒》則是一篇詩化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都令人神思飄飛。如詩一般的生活織就瞭如詩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詩般語言描繪出這一切:兒童聖潔的心靈,美好的生活情趣,這是一種對人性的謳歌和讚美。它屬於略讀課文,根據散文的特點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把授課課型定向為以學生感悟為主的美文欣賞課。

二、教學目標定位

1.賞析細節,體會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2.關注結尾,感受作者的美麗鄉愁。

3.課外拓展,感悟故鄉情結。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知文章意藴、人物形象,品春酒,解真情。

教學難點:抓細節品析人物形象。

四、教學方法

多種教學法相結合,以讀為主,在讀的基礎上突破悟這一難關。朗讀法,它是指通過朗讀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及意藴。在朗讀中想象文中優美的生活畫卷,有情趣的生活細節。品讀法,它是指對重點詞句的反覆誦讀體會它的深層內涵、表達作用和作者感情,培養學生的語言分析和審美感悟能力。

五、學生學法

自主學習法: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學生要自主、獨立地預習,為上課作好準備。

合作學習法:我將此環節安排在賞讀細節中。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之間的意見進行交流、比較,並提高學習積極性。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日暮鄉關何處去?煙波江上使人愁”故鄉這是一個深深烙刻在我們心中的歸宿。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最難忘懷的是故鄉的點點滴滴,化為縷縷愁思縈繞在心頭,永不散去。“酒入愁腸,化做相思淚,”范仲淹選擇痛飲一杯來解相思自苦,“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則通過賞月寄託對親人的思念。同學們假如你是一位遠離故土的遊子,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寄託對故鄉的思念呢?(學生回答)

的確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來寄託對故鄉的思念,作家琦君也不例外,她為自己釀了一罈故鄉的“春酒”,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跟隨琦君去品嚐那濃濃的“春酒”。

二、整體感知,淺嘗春酒

伴着舒緩的音樂,教師與學生合作朗讀,瞭解文章內容

初嘗春酒,同學們通過品讀課文琦君給我們講了故鄉的那些事呢?那麼,留在作者記憶中最深刻的是那件事呢?

教師總結:我想不論哪件事都是作者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三、賞讀細節,細品春酒

1.再喝一口,我慢慢嚥下,細細品味,童年是美好的,我們也是從童年走過來的,同學們看文中有很多描寫童年的細節都是很有情趣的.。老師想請同學們説説看文中那些描寫童年的細節是你覺得有意思的。

引導學生關注其中幾處細節,感受春酒中“我”童年的純真與快樂。

例子:

①其實我沒等她説完,……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這裏的“偷偷地”寫出了作者的孩子般的膽怯與好奇;一個“舔”字活畫出一個嘴饞可愛的小女孩的樣子,充滿童趣。

②母親給我在小酒杯裏只倒一點點……也是個酒仙呢。

“只”“一點點”説明對母親的小氣感到不滿足,充滿孩子氣的天真與可愛。

“端、聞、走來走去”説明對酒的珍惜。説小花貓是酒仙以我當時孩子氣的心理去揣摩小花貓,可見我也一樣饞得要命,足見我可愛的童心童趣。

③我是母親的代表……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這個比喻恰當嗎?用像小豬像皮球像企鵝不是更可愛更能突出“鼓”的形象嗎?因為蜜蜂採蜜和春酒的甜味相似,因為形體小更見我的可愛。另外,如“總是”“一馬當先”“眼巴巴”等説明我對喝春酒的急切心情。

2.通過童年的細節,我品讀出了一份純真的童趣,童年的的我因為有了春酒而變得如此的快樂。那麼,童年的我最喜歡喝誰釀的春酒你呢?

如果把文中描寫母親的細節拍攝成一個個特寫鏡頭,你最想選擇哪個細節?為什麼?

引導學生去品讀細節中母親的不同側面,讓每個鏡頭藴涵出美好的母性。

聰明能幹——母親釀的酒最好喝。

熱情好客——讓出花廳、捧酒助興、分給別人吃自己不吃等

純樸賢惠——得到別人誇獎,臉紅紅的

温柔慈愛——對我善意的提醒。

小結:母親身上的勤勞善良、温柔慈愛、質樸賢淑這正是人類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它承載了琦君對故鄉最温情的懷念。

3.琦君懷念的僅僅是她的母親一個人嗎?

①花匠阿標叔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讓大家吃酒時划拳吆喝。善良純樸的他正是故鄉淳樸濃厚人情的最好體現。

②鄉鄰之間互相起會置辦會酒時的融洽的氣氛

③“我呢,就在每個人懷裏靠一下……才過癮。”大家如此喜愛這個小姑娘,鄰里之間親密隨和温馨融洽的氣氛令人嚮往。

小結:這也讓我們看到了鄰里鄉親間的和諧淳樸,一個處處充滿温馨充滿融洽充滿快樂的故鄉。這正是琦君永遠記憶中的故鄉。

四、鄉歌惆悵,回味春酒

家鄉的春酒,盪漾着我兒時純真的快樂。散發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流淌着鄉鄰間樸實的情意,這也正是我什麼味道的春酒?(道地家鄉味)。現在,她還能品嚐到這道地家鄉味的春酒嗎?

讓學生帶着這份對故鄉刻骨銘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傷,齊讀結尾。

那份揮之不去的美麗鄉愁正是縈繞在作者心中一份難以割捨的故鄉情結。那麼如果讓你給這壇春酒起個名字你覺得起一個什麼樣的名字更合適呢?

五、拓展練習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對家鄉的思念總是人們難以揮去的情愫。請你把對家鄉的思念以下列的形式表達出來。

家鄉是一罈陳年的春酒,在我心裏,藏得越久,味道越醇。

家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課堂小結

故鄉是一道永遠也看不厭的風景,故鄉是一段永遠也忘不了的過去。那融入生命的故鄉情結不僅鐫刻在每個遊子的心中,它也流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血液裏。無論走得多遠,故鄉這個生命的根,精神的根會依然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記住:心靈的故鄉永遠是我們心中一座豐饒博大的精神家園。

七、課後作業

查找並閲讀琦君其他充滿鄉愁的回憶性散文,如《桂花雨》,《月光餅》、《下雨天,真好》等等,深入體會琦君在回憶的童真中緩緩流淌的淡淡鄉愁。

篇3:《春酒》説課稿

鳳台三中 吳雪芬 (3213300)

我是 號參賽選手,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春酒》。

一.説教材

1. 教材內容

《春酒》是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三篇文章,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選課文涉及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以及妙趣橫生的民間奇人軼事。《春酒》通過故鄉特殊的春酒風俗,表達思鄉的主題。筆觸細膩,有着濃厚的風土人情。學習本文,不僅讓我們瞭解民俗,更讓我們多了一份細膩的情感體驗。由於本文文字淺顯,又是一篇自讀課,我準備用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2.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提倡的三維目標要求和八年級學生已有知識儲備、生活閲歷的現狀,我覺得應該重在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理解上。目標確立如下:

知識與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的意藴。品味文中的細節描寫,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掌握賞析散文的一些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深深的'思鄉情懷,激發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3.説重難點: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我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情來確立教學重難點,從而保障了教學目標的落實和學生自主性的激發。

本文文字淺顯但意藴深厚,學生得出淺層次的感知很容易,因此,我覺得重點應該落實到引導學生通過品味細節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上。而由於生活閲歷的限制,學生對民風美、人情美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把它定為難點。

二.説教法

新課標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組織者就是教師要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間。因此,我採用問題探究法和自主交流合作。

三.説學法

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而這個建構生成的基礎是學生原有的知識與經驗。通過以往的散文學習,特別是上一課《端午的鴨蛋》的學習,學生已初步掌握賞析散文的一些方法,如讀如品味語言等。所以,學法上我倡導“讀一讀,品一品,説一説”。在三個環節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提出要求,適時點撥,合理評價。

四.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活躍氣氛

讓學生暢談過新年的感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然過渡到琦君的故鄉,人們是怎麼過新年的?

(投影---琦君照片、簡介。 板書)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一位朗讀水平好的同學有感情朗讀,創設情境。

2.思考:

1文題是《春酒》,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用文中的話回答。(旨在○

找出中心句)

2圍繞“家鄉的味道”,作者寫了哪幾件事?(旨在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

3這幾件事,○作者為什麼離開家鄉那麼多年仍念念不忘?(旨在過渡到對家鄉的風土人情的描寫)

3.找出具體表現家鄉風土美、人情美的語句來讀一讀,品一品。

(三)研讀賞析 品味細節

由於不少學生對細節這個概念還不是很熟悉,可以先讓學生找出他認為最有情趣,最有意思或者最喜歡的語句,讀一讀,品一品,説一説。

請前後座同學,四人一組合作交流,按照涉及人物歸類來檢驗合作交流成果。整個過程穿插朗讀指導和點撥。如:“她又轉向我説:“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縫,小孩子喝多了會流鼻血,太補了。”其實我沒等她説完,早已偷偷把於指頭伸在杯子裏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又如:“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

“一馬當先,不請自到”寫出了“我”對喝春酒的急切與熱情,“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喻奇特形象(和象豬一樣象氣球一樣比較),蜜蜂小小的,很可愛,很像當時的“我”,同時,這句話和後面“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體現了鄉鄰們的淳樸與盛情,短短的幾句話,饞嘴的、可愛的“我”躍然紙上。 最後點出細節描寫的定義和作用。

(課標強調閲讀過程中對語文知識的整合,從而形成閲讀能力。)

(四)小結及作業

一杯春酒,醉了母親,醉了我,醉了無數讀者的心,撩惹起我們多少或感傷或甜美的心緒,飛向自己記憶中美好的快樂之鄉。拿起手中的筆,記錄下我們美好的回憶吧。

五.説板書設計

篇4:《 春酒 》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琦君的散文《春酒》。根據散文的特點和新的課程標準,我把授課課型定向為以學生感悟為主的美文欣賞課。其中的教育、教學理念是把教師分析為主變為學生感悟為主。下面我根據這種理念從教材、學生、目標等方面進行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春酒》是一篇詩話的散文,收錄在人教版國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屬於自讀課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的風土人情,抒發了作者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學習本文,不僅讓我們瞭解了民風民俗,更讓我們多了一份細膩的情感體驗。

二、説學生

八年級的學生積累了一些散文知識,也具有一定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我引導學生憑藉這些知識經驗欣賞文學作品,在情感體驗中,逐步領悟作品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有益啟示。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散文的特點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打算用一課時完成本文教學內容,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的意藴。

(2)通過朗讀、探究和合作交流,解讀語句,來理解作者通過敍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這樣的教學目標定位,從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都有了明確體現。知識上了解各地民俗風情;能力上以語言教學為立足點,注重語言感悟力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豐富多彩的語言文字,誘導學生關注、思考、欣賞、熱愛生活。

在過程和方法上,倡導合作探究,快樂學習,尊重閲讀個性,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新課程的“大語文”觀念)

四、説教學的`重點、難點

八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和知識儲備的限制,又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與體會,難以理解作者濃烈的思鄉之情,對文字的理解又往往浮於表面,因此我確定本文的重、難點為:

1、教學重點:朗讀和理解課文。

2、教學難點:研讀、品味細節和關鍵詞句。

五、説教法

本文以朗讀為學習的重點,只有保障了順暢的閲讀,才能使學生能更輕鬆、更深入地掌握課文。因此我選用了以下一些教學方法:

1、誦讀法2、讀書指導法3、美點尋蹤質疑法4、拓展分析法

這樣,不但在教學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可以針對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使教學的實際意義更大。

六、説學法

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應以學生自學為主,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我選用了以下學法:

1、自主學習法:學生自主、獨立地預習,並收集有關民風民俗的資料,訓練收集信息的能力,為上課作好準備。

2、合作學習法: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交流,比較,分析和探究,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共同討論有助於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七、説教學設想

以“讀”求“悟”。抓住課文重點和“思鄉懷舊”這一主題,引導學生品讀質疑,從一個個局部性的問題入手,一步步理解全文,拓展求真。

八、教學具體過程(按六個環節來安排)

第一環節:導入(五分鐘)

1、導語

讓學生和老師一起欣賞配樂朗誦《鄉愁》,感受余光中的濃濃思鄉之情。

(設計依據:由於本文作者與余光中都是台灣作家,有着相同的經歷,這樣,既渲染了濃濃的思鄉的氛圍,又為學習本文作了情感上的鋪墊。)

2、結合投影介紹作者。

第二環節:自讀指導(十五分鐘)

(一)、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並藉助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

(二)、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思考以下問題。

(1)本文記敍了作者童年的哪些事?

(2)想一想,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給時間讓學生充分討論。)

(我將這兩題放在一前一後,這樣設計可讓學生由淺入深地把握文意。)

第三環節:精讀品味。(十七分鐘)

流程過渡:作者對童年、對母親、對鄉情的思念具體體現在文中的哪些句子中呢?

教師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句子來讀一讀,並説明原因。

我的具體做法是:

採用小組合作,老師適時參與討論,並順勢分析“孩子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純樸厚道”等要點。。

(設計依據是:新課標要求“欣賞文學作品,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本文的人物善良、親和,閃耀着人性的光輝;本文的情境,藴含着淳樸厚道的人情之美;語言真摯、平易,值得細細品味。所以我把此環節作為學習本文的重、難點。這種設計實質上就是精讀和研討課文,讓學生選擇喜歡的語句,將學習主動性放在學生的身上,由他們自己發現問題,進行探討。由於本題的普及面較大,所以我設想學生將會提出細節問題,如當地特定俗語“十二碟”、“分歲酒”的理解等等,教師都作好充分準備。)

第四環節:拓展研讀(五分鐘)

導語:母親的八寶酒是如此地醉人,而我也是如此鍾愛八寶酒,以致於今年“我”也如法炮製了八寶酒,可是我的鄉愁得到慰藉了嗎?

無法排遣的鄉愁融在了遊子的血液裏,凝聚在他們的筆端,在文學史上綻放着迷人的光彩,這樣的情況很多,一些古詩詞和現當代文學作品也表達了遊子的思鄉之情,你讀過這類作品嗎?請把你讀過的內容或經典語句給大家説一説,好嗎?

具體做法:學生自主選讀有關遊子思鄉的文學作品,並把它推薦給班裏的同學。

(這一環節的設計依據: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角度,豐富學生的思想感情,既可以鞏固以往知識,並擴大知識面,又能養成比較鑑賞詩文的習慣。)。)

第五環節教師總結(二分鐘)

教師對本課內容作簡要回顧完善板書內容,再次點明全文的主旨,並點出通過這課的學習,要求學生感受淳樸的民風民俗,感受日常生活中藴涵的詩意,還有普通老百姓內心中散發的那種人性的光輝。

第六環節佈置作業(一分鐘)

1、對故鄉的眷戀就是一罈春酒,時間愈久,對故鄉的思念則愈濃愈烈結合現實.如今的海狹兩岸春暖花開,對許多海外飄泊的遊子,故鄉不再遙遠。請你對琦君寫幾句話,撫慰她的在天之靈,下節課拿到班上交流。(通過練筆,內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思維及語言表達能力)

2、播放思鄉曲《望鄉》結束這一節課。(希望海峽兩岸早日統一,在外漂泊的孩子儘早回到祖**親的懷抱,讓學生在濃濃的思鄉氛圍中結束本課時)

九、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中間是一隻酒罈,將母愛、鄉情、童趣、年味,這些觸動作者心絃的材料盛進來,讓那含蓄而悠長的鄉愁沉澱在壇底。形象直觀展示了作者的創作思路。體現了文章內容重心。其含蓄藴藉的風格又暗合題目《春酒》。在酒罈兩邊以近似對聯的形式展示知識與能力目標:寄情於物、形散神聚。而這種詩意化的呈現,其典雅的古意與中國過大年形式吻合,與文章淡雅質樸的格調一致。能夠在激起學生的興趣之餘,啟發其思考。)

篇5:春酒説課稿

一、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本事

(1)我設計的是學生能深情地朗讀課文。

(我這樣設計的依據是:因為語文課標要求,學生能用正確、流利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

(2)品味文中的細節和關鍵詞語,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注重朗讀時的情感體驗,加強積累,培養出良好的語感,對整體把握全文有重要意義)

2、過程與方法

(1)佈置課前預習

(因為僅有讓學生在上課前做好了充分準備,比如淺知課文大意,查閲不認識的生字詞,收集和了解民俗資料等。僅有這樣才能在學習時對課文有更深入的學習)

(2)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

(因為語文課的性質特殊,它需要學生去研讀、去理解、去體會;這樣能夠讓學生將自我的意見互相交流,到達知識的互補和提高,有助於帶動學生的進取性與課堂氣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經過對本課的學習,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能用自我的視角看世界,觀察事物,構成良好的價值觀

(語文課標中提到,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文化的營養;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並發展個性,豐富自我的精神世界)

二、説教材的重點、難點

我將本課的重點設計為:朗讀和理解課文。

(本單元要求課文要反覆誦讀,本課是又一篇詩化的散文,需要學生去朗讀感知,明確全文主旨——思鄉)

難點是:研讀,品味細節和關鍵詞句。

(我這樣設計的依據是:教學大綱要求學生有鑑賞文學作品的本事,就這篇課文而言,它充滿童趣而略帶淡淡的鄉愁,有很高的品位價值,能夠提高學生的內涵與素質)

三、説教法

我選用的是讀書指導法和美點尋蹤法。

1、讀書指導法:我的具體做法是學生在朗讀前,教師先提出要求。各段按照文意和其他具體情景去處理閲讀效果,或輕,或重,或強,或弱……並同時指導學生掃清閲讀文字障礙。

(本文的`朗讀為學習的重點,僅有保障了順暢的閲讀,才使學生能更簡便、更深入地掌握課文。)

2、美點尋蹤法: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讓學生朗讀,在把握全文概要後,對學生選擇的優美語句進行賞析,教師再點撥、指導。

(這樣不但在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並且能夠針對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使教學的實際意義更大。)

四、説學法

自主學習法: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學生要自主、獨立地預習,並收集有關民俗的資料,鍛鍊收集信息的本事,為上課作好準備。

合作學習法:我將此環節安排在賞析探究中。由於這種方法能夠讓學生之間的意見進行交流、比較,並提高學習進取性。從我翠屏外校學生的具體情景出發,他們的思維靈活,獨具個性,並有共同討論和分析問題的本事,所以我選用合作學習法。

五、説教學手段

1、運用配音朗讀

由於本文資料藴涵着思鄉之情,採用思鄉類的音樂配朗讀,更能讀出這種愁緒,讓學生更能進入主角,輔助教學。

2、異鄉風情的圖片

運用圖片,可讓教學更生動、更形象,使教學更具實際性,擴大知識面,並增加説服力。

六、説教學評價

主要用語言和軟件對學生進行評價。

1、從語言上評價:採取這種評價相對及時,以激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對學生的優點作出肯定,如:“我們班又多了一位文學家!”“你的回答有創意!”“大家鼓掌歡迎,期望你再接再厲!”對學生回答的不足之處加以提點和修正,使其能揚長避短,更有利於學習。

2、軟件上評價:我將《小組擂台積分榜》的評價軟件放在小組合作中,進行小組答辯評比,這樣不僅僅使小組間產生競爭意識,並帶動了學習進取性。

七、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首先播放音樂,讓學生欣賞各地奇異的民俗圖片,激發興趣,再舉同學們身邊關於民俗的例子,導入新課。

2、作者簡介。

簡要介紹作者生平、主要作品。

(讓學生了解背景,增加文學常識。)

(二)整體感知

1、配樂朗讀全文,並幫忙學生掃清文字障礙。

2、思考:

(1)本文記敍了作者童年的哪些事我用列框架的方式展示此題答案,顯得條理清晰,一目瞭然。

(本題的設計能夠讓學生鞏固剛才的朗讀效果,並理清全文脈絡,幫忙理解課文。)

(2)想一想,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這道題其實考的是本文主旨。首先讓學生瀏覽課文,再加以引導,使學生從中找出除了寫春酒的其他事物,分析用意,延伸出答案。

(我將這2題放在一前一後這樣設計,可讓學生有淺入深地把握文意。)

(三)研讀

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句子找出來讀一讀,並説明原因。我的具體做法是:

(a)本題我採用小組合作,各小組內的同學選擇喜歡或感受較深的句段有感情地朗讀,並和組內其他同學展開探討。

(b)請各組同學派代表將他們認為最好的語句賞析讀出來分析,與全班同學共享。教師就語氣、語速、輕重等對學生進行調整,並對學生的分析做及時的評價。

(c)講解時,能夠順勢分析作者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以及“八寶酒的誘人”,“思鄉愁緒”等要點在研析時得以體現。

(我把本題設為本文的重難點。此題的設計實質上是精讀和研討課文,讓學生選擇喜歡的語句,將學習主動性放在學生的身上,由他們自我發現問題,進行探討。由於本題的普及性較大,所以我設想學生將會提出細節問題,如:課文最終一句“可是叫我到哪裏去找真正的家醅呢”的意義,以及關於當地特定俗語“十二碟”、“分歲酒”的理解等等,作好充分準備。)

(四)課堂反饋訓練

以填空的方式對生字詞和文學常識進行檢測和鞏固。這個題由當堂課的學生反映來定,或全班一齊回答,或抽個別同學回答,其他同學看他是否答對。

(我這樣設計本環節的原因是由於我在本課前段的環節中都沒有涉及到對生字詞預習的檢查,所以將本環節設計在課堂反饋訓練中)

(五)拓展

回憶鄉愁詩篇,如“牀前明月光”、“獨在異鄉為異客”等,同學們試着背誦,並做簡單比較。

(能夠鞏固以往知識,並擴大知識面,養成比較鑑賞的習慣與本事)

(六)教師小結

對本課資料作概要回顧,並再次點出主旨,並點出經過這課的學習,讓同學們感受完美的民風民俗,感受日常生活中藴涵的詩意,還有普通百姓內心中散發的那種人性的光輝。

篇6:春酒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教師:

大家上午好!我是……,我今日説課的資料《春酒》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課文——《春酒》。期望各位教師多指教。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選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以及民間藝人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

我所説的《春酒》是一篇詩化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如詩一般的生活織就瞭如詩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詩般語言描繪出這一切:兒童聖潔的心靈,完美的生活情趣。這是對人性的謳歌與讚美。

我將本文的説課按照説教學目標,説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及教法、學法、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教學過程這幾個環節來展開説課。

第一,説教學目標。我遵循本課特點,將教學目標分為3部分進行説明。

一、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本事

A、我設計的是學生能深情地朗讀課文(我這樣設計的依據是:因為語文課標要求,學生能用正確、流利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

B、品味文中的細節和關鍵詞語,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注重朗讀時的情感體驗,加強積累,培養出良好的語感,對整體把握全文有重要意義)

2、過程與方法

(1)佈置課前預習

(因為僅有讓學生在上課前做好了充分準備,比如淺知課文大意,查閲不認識的生字詞,收集和了解民俗資料等。僅有這樣才能在學習時對課文有更深入的學習)

(2)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

(因為語文課的性質特殊,它需要學生去研讀、去理解、去體會;這樣能夠讓學生將自我的`意見互相交流,到達知識的互補和提高,有助於帶動學生的進取性與課堂氣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經過對本課的學習,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能用自我的視角看世界,觀察事物,構成良好的價值觀

(語文課標中提到,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文化的營養;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並發展個性,豐富自我的精神世界)

二、説教材的重點、難點

我將本課的重點設計為:朗讀和理解課文

(本單元要求課文要反覆誦讀,本課是又一篇詩化的散文,需要學生去朗讀感知,明確全文主旨——思鄉)

篇7:春酒説課稿

一、概述

各位領導、各位教師:

今日我説課的文章是琦君的散文《春酒》,是國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十九課。屬於略讀課文,根據散文的特點和新的課程標準,我把授課課型定向為以學生感悟為主的美文欣賞課。其中的教育、教學理念是把教師分析為主變為學生感悟為主。下頭根據這種理念分析教材和學生情景,把教學程序安排為讀、悟、析、遷四步。

二、對教材分析

第四單元都是有關民風民俗,地方色彩濃郁的文學作品,它與本冊書的其他單元一樣,都是按照不一樣的資料專題兼顧文體選取的。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選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以及民間藝人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本單元課文還具有了一些新的特點。例如:所選文章語言更加本色,華美絢爛的語言逐漸讓位於平實本色的語言,語言的水準提高了,欣賞學習的難度也相應增加了。幾位作者都是現、當代成就較高的作家,所選文章均屬文質兼美之作。文章在思想資料上也較為含蓄深刻,同時增加了較多的人生意藴,需要學生在閲讀時調動必須的人生體驗和積累。但這一切,又都是貼合國中學生的知識水準和認知特點的;無論文章的資料還是形式,都是學生喜聞樂見或能夠欣賞的。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

1、結合課文引導學生感受完美的民風民俗,感受日常生活中藴涵的詩意,感受普通百姓內心中人性的光輝;感受我們國家深厚的民間文化。

2、從文章出發,立足語言,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詞語句子,注意語言的感悟和積累;默讀朗讀結合,感受幾位作家的語言特色,深入領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針對於現下的語文課所謂的語文味日益減淡的現象,此目標應是語文課教學的重點)

琦君的散文,多寫童年記憶,母女之情,友伴之誼。童年、故鄉、親人、師友佔據了她創作題材的絕大部分,她以中國傳統温柔敦厚的情懷,以細膩温婉的筆致,將這些營造成了一個藝術世界。《春酒》則是一篇詩化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都令人神思飄飛。如詩一般的生活織就瞭如詩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詩般語言描繪出這一切:兒童聖潔的心靈,完美的生活情趣,這是一種對人性的謳歌和讚美。

本課文字淺顯但意藴卻深,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激發學生生活經驗,創設閲讀氛圍。教師在課前能夠引導學生漫談自我對家的生活感受、體會,引導學生領悟那些經歷中藴涵的情感和意藴。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認真研讀文章,品味文章的關鍵詞語和句子。也能夠進行配樂朗誦,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這也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事實上,如果機械地讓教師去分析課文中的情,既不能體現略讀原則,最主要的是恐怕學生很難真正投入和理解,很難與作者達成共鳴。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説過:教學的藝術不僅僅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在縱覽全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放飛思維,放手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支撐自我觀點的材料依據,培養學生的自主、自能、自立的研究性學習精神。

國中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是散文的解讀,我們常常感歎此刻學生不解人情世故,訓斥學生閲讀題做得詞不達意,作文文不對題,其實,這與教師長期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有着莫大關係。教師如果越俎代庖,講課一言堂,就剝奪了學生見新芽而萌生期望,登高山而知頑強的機會和權利。同樣,對於課文《春酒》,教師即使分析得再精確,也無法讓學生深深融入作者濃得化不開的思鄉之情,無法體會到作者對於八寶酒的'如此懷念。有名家説過真正的散文是充滿詩意的,就像蘋果汁一樣。所以,教學的原則就是引導學生感悟,在這樣的審美性學習、研究性學習中學生才能去品嚐到那甜美的果汁和昇華到美的境界。

三、對學生的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積累了一些散文知識,也具有必須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我引導學生憑藉這些知識經驗欣賞文學作品,在逐步的情感體驗中,初步領悟作品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我的體驗。這樣教學才貼合新教學綱要的要求。

四、教學目標定位

根據上述原則和分析,確定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表達的情感。

2、經過朗讀、探究和合作交流,解讀語句,來理解作者經過敍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這樣的教學目標定位從知識、本事、情感三方面都有了必須的明確要求體現。知識上了解各地民俗風情;本事上以語言教學為立足點,注重語言感悟力培養:

⑴加強朗讀,注重整體感知資料、體會感情;

⑵感悟文章語言美、風俗美、人情美和風格美;

⑶品味語言的豐富內涵、表達作用及風格特點。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豐富多彩的語言文字,誘導學生關注、思考、欣賞、熱愛生活。

在過程和方法上,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新課程的大語文觀念,倡導合作探究。激發學生樂於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倡導歡樂學習,尊重閲讀個性。

五、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學會感悟,即經過作者對故鄉過年時春酒、會酒的懷念來感悟作者真摯、熱烈、深厚的思鄉情。僅有重點正確和明確了,各種教學方法才有生命力。

教學難點之一是學生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與體會,難以理解如此之濃的思鄉情,其二是要透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與解析來體悟情感。

六、教學方法

多種教學法相結合,以讀為主,在讀的基礎上突破悟這一難關。朗讀法,它是指經過朗讀理解文章的思想資料及意藴。在朗讀中想象文中優美的生活畫卷,有情趣的生活細節。品讀法,它是指對重點詞句的反覆誦讀體會它的深層內涵、表達作用和作者感情,培養學生的語言分析和審美感悟本事。

七、教學構思與設計

春酒、會酒,醉了母親,醉了我,也醉了無數讀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在春酒會酒席上不斷氤氲起來,瀰漫成濃濃的人情民風之美。這樣的情感要象喝春酒一樣慢慢品,才能解透其中真諦。本課總體構思是教師引導學生分四步,讀、悟、析、遷來解析文章。

第一步是讀,優美的散文就像一首詩,一首歌,它能夠緩緩吟唱,課文文質兼美,能夠配上思鄉主題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朗讀,使學生很快融入情境,走進作者的故鄉新年,觸景生情,在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中,讓學生初步領略到這種真摯的情感美。整體感知把握全文。思考文題為《春酒》,那作者懷念的僅僅是故鄉的春酒嗎引出春酒是作者思鄉情感的寄託。再問文中哪句話直接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第二步是悟,讓學生在弄清文章基本資料後,教師配樂範讀文章(段落),師生團體朗讀部分,在舒緩的樂曲聲和師生的濃情投入中把握文章情感。第三步是析。也是本課重點,給學生以充分的思考時間朗讀體會,發現自我喜歡的詞句,尊重學生的閲讀個性與不一樣體驗,在自主與合作探究下經過分析文章詞句來體悟情感。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細膩温婉的筆致。第四步是遷,思鄉是本文的一大主旨,也是自古以來歷經坎坷,漂泊異地,多愁善感的遊子們的一種共通情感,也是很多文學作品的一個共同主題。進行遷移閲讀,加深體會。

八、教學過程

1、課文導入:

大家住校一個星期之後,心裏最想幹什麼(回家)為什麼(想家了)或者也能夠這樣設問:吃了一個星期的食堂飯菜,回到家吃到媽媽做的飯菜,覺得味道如何那如果讓你離家幾十年,你會想家嗎你會想念媽媽做的飯菜嗎

這樣的導入從學生自身體驗開始設問,調動了他們的自我感覺,因為思鄉從必須程度上來講就是想家,就能比較自然地與課文主題聯繫起來,容易進入課堂氛圍。

我想,遠離故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思鄉、想家的感受吧。今日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文章的作者琦君,是台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故鄉在浙江温州,在故鄉上過國小、中學和大學,而後去了台灣,時隔幾十年她還是思念她的故鄉,在她的很多文章裏都有所反映。(結合投影介紹作者)

2、配樂朗讀:

讓我們一同來閲讀她的《春酒》,看看她又是怎樣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的。

我請幾位同學分別來朗讀課文,為了更能讀出感情來,我為你們配上音樂。其他同學在聽的時候,注意畫出你認為比較重要的詞語,或不太熟悉的詞語,同時來想一想:

⑴作者僅僅想念春酒嗎(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如八寶酒般醇厚的思鄉之情。)(學生讀課文時投影字詞正音。)

(在問題1的基礎上加以延伸):

⑵酒既是作者思鄉情感的寄託,本文題為春酒,作者僅僅就寫了春酒嗎

明確: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

⑶作者對八寶酒是如此的懷念,她也自泡了八寶酒,那她的鄉愁排遣了嗎為什麼(家鄉味)文中那句話直接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明確:一句話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投影:琦君曾這樣深情地説過: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加深對思鄉的理解。

(銜接:一篇好的散文在於它語言的優美,構思的巧妙,意藴的豐厚與深遠。接下來我們一齊來品味文章的語言。)

3、重點研讀。

⑴請同學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找出你所喜歡的句子、詞語。

⑵然後小組討論交流,請説説你們喜歡的理由。(教師巡視)

例:

①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

生回答:寫出了我當時情不自禁,對喝春酒充滿期望而急切的熱情;也寫出了當時我很饞嘴、可愛的樣貌。(情趣)

問:我當時期望的熱情和可愛,是經過哪些詞語體現出的生答。

師再問:

想一想:如果把一馬當先,不請自到,換成了受邀請,會怎樣

如果把肚子吃得跟蜜蜂似的,換成説吃得像小豬呢結果會怎樣

如果把還換成了便,效果又會怎樣

明確:最終到來的急切心境,一副很嘴饞的樣貌。

就是因為蜜蜂是小小的,很可愛,很像當時的我,寫出了我的可愛。

還捧一大包説明她吃飽了後竟然還拿,也正寫出了孩子的可愛。

②補氣、健脾、明目的喲!母親總是得意地説。

這句話寫出了母親十分得意的心理。(情趣)

請一個學生起來給大家讀讀,其他同學聽他讀得怎樣。為什麼讀出來了(或為什麼沒有讀出來)呦這一語氣詞很好地體現出了母親的得意之情。

提醒:朗讀時要注意讀出這樣的語氣,齊讀體會。

③其實我沒等她説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裏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生回答:我對母親的八寶酒很喜歡,很饞的樣貌。(甜蜜的感覺)

問:為什麼這樣説呢如果把偷偷和好幾回去掉好不好為什麼

生試着讀一遍。

明確:不好。偷偷而不是當着母親的面,表現我內心是十分想喝的,但又不能讓母親明白。好幾回是指多次,而不是一回、一次,足以見出母親的八寶酒對我充滿了誘惑,也顯示出我的可愛。

那我們請一位同學給我們讀讀看,看他是否能讀出這樣的感情來。

④母親給我在小酒杯底裏只倒了一點點,我端着、聞着,走來走去,有一次一不細心,跨門檻時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裏,酒卻全灑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貓時,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先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

生回答:我的可愛和情趣。

問:為什麼這樣説呢能否從具體的詞語來説説呢

明確:

只和一點點説明對母親的小氣而感到不滿足。

走來走去證明了他即使是隻得到了一點點的酒,但還是格外珍惜,捨不得喝。

捏是對撒了雖不是很多但自我很是珍惜的一點點後的失望。

直表現小花貓對八寶酒滿是喜歡,舔個不停,煞是可愛。

呼呼地睡了,表現了小花貓舔碗酒後的相當滿足和陶醉的情態。

也是一詞,是以我當時的心理來揣摩小花貓的,可見我也同小花貓一樣饞得要命,也寫出了我的那種童趣。

請一個同學來給我們來示範朗讀。其他的同學注意欣賞,聽他們讀得怎樣。

⑤我呢,就在每個人懷裏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才過癮。

生回答:這句話寫出了我當時很撒嬌,很嘴饞的情態。

請所有的男同學來給我們來示範朗讀,女同學注意欣賞。

那女同學來説説他們讀得怎樣為什麼

師提示:文中有哪些詞語能體現作者的感情

靠和點説明我年齡雖小但很機靈。

舔一舔説明她想喝但又不敢當着大家的面去喝,只能舔舔,即便如此,也讓她很過癮。

才在和僅有搭配,足見她的嘴饞了。

此刻,我們請所有的女同學來朗讀這句話,男同學注意欣賞。

⑥所以,我每年正月裏,喝完左鄰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廳裏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生回答:寫出了我焦急等待的心境,小時候,我那企盼的神態。

問:為什麼這樣説呢若把眼巴巴去掉,會怎樣

生把去掉眼巴巴之後的這句話,再讀一遍看看效果怎樣。哪個同學發現了

明確:若把眼巴巴去掉,就不能夠寫出小女孩那種盼望的眼神,目光裏滿是期待和嚮往。

⑦母親得意地説了一遍又一遍,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其實母親是滴酒不沾脣的。

生回答:甜蜜的神態。

問:在語句中並沒有這樣的字眼啊,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生答:跟喝過酒似的。

問:那你是否能經過具體的詞語,把母親當時的心理準確地説出來呢

明確: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母親得到別人表揚後的得意和些微的羞愧。一副農家婦人的樣貌。

其實這一副詞十足地寫出了母親做八寶酒就是為了讓別人能夠品嚐到其中的濃香就很開心、榮幸和滿足了。一個賢妻良母就真實地再現了出來。

(結合理解母親這一形象:琦君筆下的母親是一位勤勞能幹的、慈愛温柔、靈性很強的農村婦女。她善良大度、充滿美德。母親的一言一行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完美印象。熟讀琦君的作品的作者都會感覺到琦君的母親在她作品中所佔的分量。琦君寫得最感人的幾篇文章幾乎都是寫她的母親的。)

⑧花匠阿標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花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划拳吆喝,格外的興高采烈。

生回答:花匠阿標叔的老實善良、純樸的形象躍然紙上。

你是怎樣體會到的呢

師提示:揣摩他當時的心理。

明確:這是故鄉濃厚、淳樸人情的最好體現,不説話,總是樂呵呵地做事,能為很多人帶來歡樂,自我是十分高興的。

請一位男同學來給大家讀。

研讀小結:

問:作者為什麼能在幾十年之後對家鄉的過年時的生活細節記得那麼清楚,描述得那麼細緻呢

明確:對故鄉有感情。

問:對故鄉的什麼有感情呢

明確:風土人情。(懷念母親、懷念喝春酒的事)這其實也是作者所説的家鄉味。經過作者的細緻描述,其中的甜蜜、情趣和濃厚的淳樸人情便躍然紙上。

4、課堂小結:

我們讀了文章後,從作者的回憶中,我們似乎也跟着作者回到了她的童年,感受到作者家鄉濃濃的風土人情味;那種濃郁的家鄉情顯此刻字裏行間。此刻我們再一次體會作者的思鄉情,在音樂中,大家共同朗讀課文的最終兩小節,感受作者的思鄉之情。

(朗讀時,注意節奏放得慢一些,抓住濃濃的思鄉情。)

5、遷移訓練:

讀余光中、席慕容的《鄉愁》和舒蘭的《鄉色酒》。

寫句子(自我體驗):漂泊在外幾十年的遊子們,鄉愁永遠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情。它是一曲悠揚的笛聲,它是一張永不褪色的郵票,它是一杯值得永久回味的八寶酒,我們想家的感覺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三。

篇8:春酒説課稿

在學校“課內比教學”活動中,我主講了台灣作家琦君的名篇《春酒》,這次講課的背景是:學校開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的課題研究的子課題——提高學生課堂的參入度。依此我設計了這節參賽課。現將準備、主講本課的思路跟同行彙報。

【説教材】

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選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以及民間藝人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

《春酒》是一篇詩化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都令人神思飄飛。如詩一般的生活織就瞭如詩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詩般的語言描繪出這一切:兒童聖潔的心靈,完美的生活情趣,這是一種對人性的謳歌和讚美。思鄉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被鄉愁所緊緊纏繞。琦君作為一名台灣作家,故土難離而離了又難以再回的愁緒深深困擾着她。《春酒》介紹了故鄉過年的風俗,以兒童的視角觀察生活,用富於童趣的語言寫出了對童年,對母親,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説學情】

思鄉這一主題對於八年級的學生來説,理解還不夠深刻。但在平時的學習中,對古詩中思鄉的名句有一些積累,對經過細節措寫,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已有了解,應當能夠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説設想】:

1、激發學生生活體驗,創設閲讀氛圍。孩子對於新年總是有着許多豐富的感受。教師在課前能夠引導學生漫談自我過年的故事,體會引導學生感受那些經歷中藴涵的情感和意藴。

2、在充分調動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認真研讀文章,細細品味文章關鍵詞語句子,並要求學生在文中圈點勾畫。

3、教師應當介紹琦君其人的身世和活動經歷,使學生能夠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到達對作者較為深刻的理解。

【説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品味文章的關鍵性詞語和句子,學習文章富有情趣的細節描述,體會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達的思鄉這一主旨。

過程與方法

1、根據積累的生活經驗,創設閲讀氛圍,領悟文章的意藴。

2、經過分析課文,體會琦君散文結構嚴謹、寫人傳神、文筆流暢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品味文中所表現的故鄉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品味文中所表達的濃濃的思鄉之情,從而獲得美的情感體驗。

【説重點、難點】

1、理解細節描述對錶現文章主題的作用。

2、理解作者經過敍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3、體會琦君散文結構嚴謹、寫人傳神、文筆流暢的特點。

【説學法】

1、經過了解春酒的配製過程及相關風俗知識,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增強對故鄉對母親的熱愛之情。

2、經過學習本文善於運用細節描述突現人物的寫法,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經過品味本文清新素淡、典雅雋永的語言特點,來感受風俗美、人情美。

【説教學過程】

整個課堂我設計了以下9個問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配樂《思鄉曲》)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劃出你認為能表達思鄉之情的句子。

2、想一想,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宮崢組、道遠組討論)

3、生難字詞(端午組完成)

炮製(páo)挑剔(tì)枸杞(gǒuqǐ)門檻(kǎn)湊(còu)齊酬(chóu)謝煨燉(wēidùn)兩頰(jíá)

4、詞語補註(道遠組完成)

①一馬當先:作戰時衝鋒在前,形容領先、帶頭。②顧名思義:看到名稱,就聯想到它的意義。③興高采烈:興致高,情緒熱烈。④挑剔:過分嚴格地在細節上指責。⑤落幕:閉幕。⑥如法炮製:依照成法炮製藥劑,泛指照現成的方法辦事。

5、作者在文中敍述了兒時在故鄉的哪幾件事這些事都是作者家鄉的風俗,你喜歡這兒的風俗嗎?為什麼?(諶迪組討論)

6、在這幾件事中出現了哪些人物?(晶晶組討論)

7、作者用一些細節描述來刻畫人物,描述風俗。請你找出來,並談談這些細節描述有什麼作用?(1)母親(秋爽組討論)(2)花匠阿標叔(宇航組討論)⑶鄉鄰鄉親(宮雪組討論)⑷“我”(何猛組討論)

8、經過對人物的細節描述,你對這些人物也有自我的看法,請談談!(嚴峯組討論)

9、作者為什麼能在幾十年之後對家鄉的過年時的生活細節記得那麼清楚,描述得那麼細緻呢?對故鄉的什麼有感情呢?所以“春酒”是一杯什麼樣的酒?(李欣組討論)

在遷移擴展環節運用余光中《鄉愁》和蘇軾《水調歌頭》提升學生的情感,引發感情共鳴。

篇9:春酒説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教師:

今日我説課的文章是國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十九課——琦君的散文《春酒》。

一、對教材分析

琦君的散文,多寫童年記憶,母女之情,友伴之誼。童年、故鄉、親人、師友佔據了她創作題材的絕大部分,她以中國傳統温柔敦厚的情懷,以細膩温婉的筆致,將這些營造成了一個藝術世界。《春酒》則是一篇詩化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都令人神思飄飛。如詩一般的生活織就瞭如詩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詩般語言描繪出這一切:兒童聖潔的心靈,完美的生活情趣,這是一種對人性的謳歌和讚美。它屬於略讀課文,根據散文的特點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把授課課型定向為以學生感悟為主的美文欣賞課。

二、教學目標定位

1.賞析細節,體會藴涵在春酒中的完美情感。

2.關注結尾,感受作者的美麗鄉愁。

3.課外拓展,感悟故鄉情結。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知文章意藴、人物形象,品春酒,解真情。

教學難點:抓細節品析人物形象。

四、教學方法

多種教學法相結合,以讀為主,在讀的基礎上突破悟這一難關。朗讀法,它是指經過朗讀理解文章的思想資料及意藴。在朗讀中想象文中優美的生活畫卷,有情趣的生活細節。品讀法,它是指對重點詞句的反覆誦讀體會它的深層內涵、表達作用和作者感情,培養學生的語言分析和審美感悟本事。

五、學生學法

自主學習法: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學生要自主、獨立地預習,為上課作好準備

合作學習法:我將此環節安排在賞讀細節中。這種方法能夠讓學生之間的意見進行交流、比較,並提高學習進取性。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日暮鄉關何處去煙波江上使人愁”故鄉這是一個深深烙刻在我們心中的歸宿。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最難忘懷的是故鄉的點點滴滴,化為縷縷愁思縈繞在心頭,永不散去。“酒入愁腸,化做相思淚,”范仲淹選擇痛飲一杯來解相思自苦,“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則經過賞月寄託對親人的思念。同學們假如你是一位遠離故土的遊子,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寄託對故鄉的思念呢(學生回答)

的確每個人都用自我的方式來寄託對故鄉的思念,作家琦君也不例外,她為自我釀了一罈故鄉的“春酒”,今日就讓我們一同跟隨琦君去品嚐那濃濃的“春酒”。

二、整體感知,淺嘗春酒

伴着舒緩的音樂,教師與學生合作朗讀,瞭解文章資料

初嘗春酒,同學們經過品讀課文琦君給我們講了故鄉的那些事呢那麼,留在作者記憶中最深刻的是那件事呢

教師總結:我想不論哪件事都是作者童年最完美的回憶!

三、賞讀細節,細品春酒

1.再喝一口,我慢慢嚥下,細細品味,童年是完美的,我們也是從童年走過來的,同學們看文中有很多描述童年的細節都是很有情趣的。教師想請同學們説説看文中那些描述童年的細節是你覺得有意思的。

引導學生關注其中幾處細節,感受春酒中“我”童年的純真與歡樂。

例子:

①其實我沒等她説完,……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那裏的“偷偷地”寫出了作者的孩子般的膽怯與好奇;一個“舔”字活畫出一個嘴饞可愛的小女孩的樣貌,充滿童趣。

②母親給我在小酒杯裏只倒一點點……也是個酒仙呢。

“只”“一點點”説明對母親的小氣感到不滿足,充滿孩子氣的天真與可愛。

“端、聞、走來走去”説明對酒的珍惜。説小花貓是酒仙以我當時孩子氣的心理去揣摩小花貓,可見我也一樣饞得要命,足見我可愛的童心童趣。

③我是母親的代表……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這個比喻恰當嗎用像小豬像皮球像企鵝不是更可愛更能突出“鼓”的形象嗎因為蜜蜂採蜜和春酒的甜味相似,因為形體小更見我的可愛。另外,如“總是”“一馬當先”“眼巴巴”等説明我對喝春酒的急切心境。

2.經過童年的細節,我品讀出了一份純真的童趣,童年的的我因為有了春酒而變得如此的歡樂。那麼,童年的我最喜歡喝誰釀的春酒你呢

如果把文中描述母親的細節拍攝成一個個特寫鏡頭,你最想選擇哪個細節為什麼

引導學生去品讀細節中母親的不一樣側面,讓每個鏡頭藴涵出完美的母性。

聰明能幹——母親釀的酒最好喝。

熱情好客——讓出花廳、捧酒助興、分給別人吃自我不吃等

純樸賢惠——得到別人誇獎,臉紅紅的

温柔慈愛——對我善意的提醒。

小結:母親身上的勤勞善良、温柔慈愛、質樸賢淑這正是人類情感中最完美的母性。它承載了琦君對故鄉最温情的懷念。

3.琦君懷念的僅僅是她的母親一個人嗎

①花匠阿標叔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讓大家吃酒時划拳吆喝。善良純樸的他正是故鄉淳樸濃厚人情的最好體現。

②鄉鄰之間互相起會置辦會酒時的融洽的氣氛

③“我呢,就在每個人懷裏靠一下……才過癮。”大家如此喜愛這個小姑娘,鄰里之間親密隨和温馨融洽的氣氛令人嚮往。

小結:這也讓我們看到了鄰里鄉親間的和諧淳樸,一個處處充滿温馨充滿融洽充滿歡樂的故鄉。這正是琦君永遠記憶中的故鄉。

四、鄉歌惆悵,回味春酒

1.家鄉的春酒,盪漾着我兒時純真的歡樂。散發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流淌着鄉鄰間樸實的情意,這也正是我什麼味道的春酒(道地家鄉味)。此刻,她還能品嚐到這道地家鄉味的春酒嗎

2.瞭解作者生平。琦君1917年生於温州。她12歲隨家遷居杭州,1949年

遷至台灣,後定居美國。自去台灣以後,琦君50多年再也沒有回過温州。她説“來到台灣,此心如無根的浮萍,沒有了着落,對家鄉的苦念,也就與日俱增了。”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齡的琦君永遠擱下了那支生花妙筆。臨終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我的家鄉呵……是啊,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故鄉是漂泊海外的遊子心中的根吶。

讓學生帶着這份對故鄉刻骨銘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傷,齊讀結尾。

那份揮之不去的美麗鄉愁正是縈繞在作者心中一份難以割捨的故鄉情結。那麼如果讓你給這壇春酒起個名字你覺得起一個什麼樣的名字更適宜呢

五、拓展練習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對家鄉的思念總是人們難以揮去的情愫。請你把對家鄉的思念以下列的形式表達出來。

家鄉是一罈陳年的春酒,在我心裏,藏得越久,味道越醇。

家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課堂小結

故鄉是一道永遠也看不厭的風景,故鄉是一段永遠也忘不了的過去。那融入生命的故鄉情結不僅僅鐫刻在每個遊子的心中,它也流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血液裏。無論走得多遠,故鄉這個生命的根,精神的根會依然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記住:心靈的故鄉永遠是我們心中一座豐饒博大的精神家園。

篇10:春酒説課稿

大家好!我是……,我今日説課的資料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課文——《春酒》。

一、説教材

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選文章涉及的都是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以及民間藝人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

《春酒》是一篇詩化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

思鄉是本文的一大旨。作者把記憶中的許多片段集於“思鄉”這個焦點是:農曆冷氣年的種種風俗與禁忌:“我一馬當先地作為母親的代表家家户户喝春酒;鄉親之間相互“起會”置辦春酒的融洽;“我在多年後按照母親的方法如法炮製“八寶酒”這一切都圍繞着家終年的味道展開。春酒、會酒、醉了童年、醉了鄉親、醉了母親,也醉了無數讀者。“我”的天真右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在“春酒”“會酒”的酒席上不斷氤氲豐收來,瀰漫成濃濃的人情風俗之美。文末那句從心底裏發出的感歎足以讓所有的遊子動心動容:“究竟不是地道的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們卻那兒去長真正的家醅呢?”琦君就是用這樣一咱少將鉛華的筆調,娓娓地訴説着自我對童年,對故鄉的無限着戀。

二、説理念

1、閲讀教學的核心是目標是:具朦朧獨立閲讀的本事,流利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構成良好的語感。

2、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本事,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筇創造性閲讀的本事。

3、根據本單元選文的特點,作者教學需要從文章出發,以語言為教學立足點,旨導學生揣摩重要語句,注意語言的積累和感悟,加強朗讀教學,使學生深入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三、説學情

1、經過本單元前三篇文章的學習,及學生的自身的學習生活經驗,尋民風民俗有較為豐富的的感情認識。

2、在學過的課文中有一些表達思鄉情感的詩句,學生有必須的積累。

3、學生學過的中國近代史,其中對海峽兩岸50多年有分離有所瞭解,經上三點對三文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説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語文課標提出的基本理念,對閲讀教學的要求,本課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與本事

(1)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資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文中的細節描述,深入俯文中的思想感情。

2、過程與方法

(1)朗讀課文,品精彩語言,關注細節描述。

(2)拓展延伸,提升學生對“思鄉”這一主題的理解。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理解作者經過敍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⑵感受中國的民俗美和古樸淳厚的人情美。

五、説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品文中細節描述,深入俯文中的思想感情。

難點:領悟文章的意藴。它是本文的難點所在,由於學生的生活閲歷所限,尋於本文所含的思念故鄉,追思親人的情感不易感受

六、説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情境,嗇感情認識,幫忙突破教學重難點。

七、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多媒體播放音樂《望鄉》。)(創設情境)

教師導入:一曲望鄉,一段思戀。思鄉是一個永遠也説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因為人都有感情,生命都有根。漂泊在外幾十年的遊子們,鄉愁永遠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愁。

(2)教師提問:在我們古詩中,表現作者強烈思鄉情感的詩句有哪些?

學生回答並簡要解説。

教師過渡,揭示課題:今日我們共同學習琦君的《春酒》,看看琦君在美國回憶起兒時春酒會有怎樣的一番滋味(多媒體出示課題)

2、淺吟低唱,朗讀《春酒》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資料,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

3、走近作者,領悟《春酒》

瞭解作者琦君,介紹作者生平,有助於學生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進一步主題的理解。

4、深入文本,品讀春酒:

課文中有許多細節寫得很有情趣,找出來讀一讀,品一品。

細節是文章鮮活的花朵,文章中有許多細節寫得十分趣味,表現了作者對童年、對母親、對家鄉濃濃的感情。閲讀就必須細細品味,經過對細節的品析進一步體會文中的感情和主旨)

5、拓展延伸

(1)拓展閲讀於佑任的《葬我於高山上兮》。

(2)多媒體出示畫面:讓學生了解海峽兩岸近些年來的交流情景。

(3)、放朗讀錄音,朗讀於佑任的《葬我於高山之上兮》及舒蘭的《鄉色酒》。

(4)琦君已經離我們遠去了,可是像琦君一樣思鄉念祖的人卻數不勝數.如今,他們能夠回家了。

五、抒寫感懷,告慰琦君

對故鄉的眷戀就是一罈春酒,時間愈久,對故鄉的思念則愈濃愈烈.如今的海狹兩岸春暖花開,對許多海外飄泊的遊子,故鄉不再遙遠。結合現實,請你對琦君寫幾句話,撫慰她的在天之靈。

篇11:春酒説課稿

教學目標:

1.賞析細節,體會藴涵在春酒中的完美情感。

2.關注結尾,感受作者的美麗鄉愁。

3.課外拓展,感悟從古到今鄉愁中的故鄉情結。

4.聯繫生活體驗,尋找每個人心中的故鄉情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和學生交流當地家鄉話開始。

鄉音總是縈繞在我們心中最美的語言。許多年後,當你走在異鄉的土地上,耳畔聽不到這聲聲熟悉的鄉音,眼中見不到這張張親切的面容,那時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寄託對故鄉的思念呢(學生回答)

是啊,故鄉是許多人心裏魂牽夢繞的地方。台灣著名作家琦君她對遠離了幾十年故鄉的思念,不是一首詩,也不是一曲歌,而是斟上了一杯故鄉的“春酒”,就讓我們去細細品嚐這杯故鄉的“春酒”。

二.整體感知,為“春酒”取名。

聽教師配樂朗讀,要求學生靜靜地聽,靜靜地想:能否取一個適宜的酒名來體現自我所品嚐到的“春酒”的味道。

師:從學生取酒名的角度板書:童心酒母親酒鄉情酒。

三.賞讀細節,體會藴涵在春酒中的完美情感

1.問:端起這杯童心酒,你覺得哪些細節能體現兒時“我”的童心童趣

(引導學生關注其中幾處細節,感受春酒中“我”童年最純真的歡樂。)

例子①“其實我沒等她説完,……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那裏的“偷偷地”寫出了作者的孩子般的膽怯與好奇;一個“舔”字活畫出一個嘴饞可愛的小女孩的樣貌,充滿童趣。

②“母親給我在小酒杯裏只倒一點點……也是個酒仙呢。

“只”“一點點”説明對母親的小氣感到不滿足,充滿孩子氣的天真與可愛。

“端、聞、走來走去”説明對酒的珍惜。

説小花貓是酒仙以我當時孩子氣的心理去揣摩小花貓,可見我也一樣饞得要命,足見我可愛的童心童趣。

③我是母親的代表……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問:這個比喻恰當嗎用像小豬像皮球像企鵝不是更可愛更能突出“鼓”的形象嗎(因為蜜蜂採蜜和春酒的甜味相似,因為形體小更見我的可愛。)

另外,如“總是”“一馬當先”“眼巴巴”等説明我對喝春酒的急切心境。

2.師:這些生動的細節讓我們感受到了童年“我”最純真的歡樂,那是留在作者心中一份完美的懷念。而在琦君的記憶裏最值得懷念的是她的母親。

問:如果把文中描述母親的細節拍攝成一個個特寫鏡頭,你最想選擇哪個細節為什麼

同桌交流。提示人物的特寫鏡頭往往要關注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能夠抓住表現這些特點的詞語。看哪組同學拍攝得最到位,能給大家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1)學生討論交流。

(2)回答時儘量引導學生去品讀細節中母親的不一樣側面,每個鏡頭所藴涵

的完美的母性。

如:聰明能幹——母親釀的酒最好喝。

熱情好客——讓出花廳、捧酒助興、分給別人吃自我不吃等

純樸賢惠——得到別人誇獎,臉紅紅的

温柔慈愛——對我善意的提醒。

教師可問學生“母親得意地説了一遍又一遍……”那裏把母親的神態拍成“靦腆”不是更能表現母親的淳樸嗎“得意”是得到別人誇獎後一種甜蜜的神態,更能突出母親的質樸和賢惠。

小結:感激這幾位同學為我們從不一樣側面突現了“母親酒”的涵義。母親身上的勤勞善良、温柔慈愛、質樸賢淑這正是人類情感中最完美的母性。它承載了琦君對故鄉最温情的懷念。

3.問:琦君懷念的僅僅是她的母親嗎品析“鄉情酒”時可明確:

①花匠阿標叔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讓大家吃酒時划拳吆喝。善良純樸的他正是故鄉淳樸濃厚人情的最好體現。

②鄉鄰之間互相起會置辦會酒時的融洽的氣氛

③“我呢,就在每個人懷裏靠一下……才過癮。”(大家如此喜愛這個小姑娘,鄰里之間親密隨和温馨融洽的氣氛令人嚮往。)

小結:醇厚的鄉情讓我們感受到這是一個處處充滿温馨充滿融洽充滿歡樂的故鄉。這正是琦君永遠記憶中的故鄉。

四.關注結尾,感受作者的美麗鄉愁

1.師:故鄉的春酒,盪漾着我兒時純真的歡樂。故鄉的春酒,散發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故鄉的春酒,流淌着鄉鄰間樸實的情意。此時你品出了春酒真正的味道嗎(道地家鄉味)這些藴涵在春酒中最完美的情感正是充滿道地家鄉味的春酒啊。光陰荏苒,她還能品嚐到這道地家鄉味的春酒嗎

關注最終兩段。找不到真正的家醅了,因為她已是“獨在異鄉為異客”了。

2.瞭解作者生平。琦君1917年生於温州。她12歲隨家遷居杭州,1949年

遷至台灣,後定居美國。自去台灣以後,琦君50多年再也沒有回過温州。她説“來到台灣,此心如無根的浮萍,沒有了着落,對家鄉的苦念,也就與日俱增了。”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齡的琦君永遠擱下了那支生花妙筆。臨終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我的家鄉呵……是啊,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故鄉是漂泊海外的遊子心中的根吶。

讓學生帶着這份對故鄉刻骨銘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傷,齊讀結尾。

師:那份揮之不去的美麗鄉愁正是縈繞在作者心中一份難以割捨的故鄉情結。它借春酒讓這份鄉愁在温馨的懷念中透着一股隱隱的愴痛。

五.拓展感悟從古到今鄉愁中的故鄉情結。

1.師:從古到今,因為漂泊,因為遠遊,因為戰爭,因為心中的夢想而遠

離故土的人,都會對故鄉懷有深深的思戀。所以思鄉成了文學作品中一個永恆的主題。詩人作家們往往借用豐富的事物(即意象)來表達對故鄉無盡的情思。

問:琦君把對故鄉的思念寄託在甜美的春酒中,除了酒,在思鄉作品中常常藉助哪些事物來抒發自我的思鄉之情

(明月、笛、鄉音、秋風等)。讓學生吟誦有關鄉愁詩句。

2.小結:故鄉情結是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念,是崔灝“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憂思,是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滄桑,是余光中隔着一灣淺淺海峽的呼喚,是席慕容心中一棵沒有年輪永不老去的樹。明月、暮日、鄉音、秋風、老樹等這些不一樣的意象賦予了鄉愁更豐富的內涵,更深沉的情感。故鄉情結已沉澱為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

從古至今,多少人為謀生存圖發展,背井離鄉,羈旅天涯,但不管走到哪裏,走得多遠,也不管春風得意、事業有成,還是慘淡失意、窮困潦倒,生育自我的故土總是像影子一樣緊緊相隨,讓人魂牽夢繞。求學海外的學子學成歸國,客居他鄉的華人華僑或回大陸尋根認祖,或為家鄉的經濟建設和公益事業慷慨解囊,這都是緣於那份深沉的故鄉情結啊。故鄉情結成為了具有強烈凝聚力的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精神之根。

六.聯繫生活體驗,編織每個人心中的故鄉情結。

師:故鄉情結是人與生俱來的情感。對我,一個普通的人而言,故鄉情結是

飄漾在空中的番薯糕的香味。童年時最喜歡吃母親做的番薯糕。記得母親把蒸好的番薯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後放在一個大篩子上,在陽台上晾曬。那金黃的色澤伴着陣陣香味對我充滿了無限的誘惑。我總是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每當這時,母親總會輕輕拍一下我的手,嗔怪着説:看你急的,番薯糕要曬乾了才好吃,甜甜的嫩嫩的,嚼起來才有味道。“此刻我偶爾從超市買回一袋地瓜幹,卻再也嚼不出童年那甜甜的嫩嫩的滋味。多年以後當我身居另外一個城市,我依然會想起童年的番薯糕,因為它是我對故鄉一段最本色最温暖的回憶。

那麼當故鄉和你漸行漸遠的時候,當它在你心中成為了遙遠的回憶時,縈繞在你心中的那份故鄉情結又會是什麼呢你也像教師那樣試着寫下一兩句話,為自我編織一份美麗的故鄉情結。

示例:故鄉情結是飄漾在空中的番薯糕的香味;

是童年嚼在嘴邊那甜甜的嫩嫩的滋味;

是生命中一段最本色最温暖的回味。

學生交流。教師點評。

結束語:故鄉是一道永遠也看不厭的風景,故鄉是一段永遠也忘不了的過去。那融入生命的故鄉情結不僅僅鐫刻在每個遊子的心中,它也流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血液裏。無論走得多遠,故鄉這個生命的根,精神的根會依然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記住:心靈的故鄉永遠是我們心中一座豐饒博大的精神家園。

篇12:春酒説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今天我説課的文章是國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十九課――琦君的散文《春酒》。

一、對教材分析

琦君的散文,多寫童年記憶,母女之情,友伴之誼。童年、故鄉、親人、師友佔據了她創作題材的絕大部分,她以中國傳統温柔敦厚的情懷,以細膩温婉的筆致,將這些營造成了一個藝術世界。《春酒》則是一篇詩化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都令人神思飄飛。如詩一般的生活織就瞭如詩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詩般語言描繪出這一切:兒童聖潔的心靈,美好的生活情趣,這是一種對人性的謳歌和讚美。它屬於略讀課文,根據散文的特點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把授課課型定向為以學生感悟為主的美文欣賞課。

二、教學目標定位

1.賞析細節,體會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2.關注結尾,感受作者的美麗鄉愁。

3.課外拓展,感悟故鄉情結。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知文章意藴、人物形象,品春酒,解真情。

教學難點:抓細節品析人物形象。

四、教學方法

多種教學法相結合,以讀為主,在讀的基礎上突破悟這一難關。朗讀法,它是指通過朗讀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及意藴。在朗讀中想象文中優美的生活畫卷,有情趣的'生活細節。品讀法,它是指對重點詞句的反覆誦讀體會它的深層內涵、表達作用和作者感情,培養學生的語言分析和審美感悟能力。

五、學生學法

自主學習法: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學生要自主、獨立地預習,為上課作好準備

合作學習法:我將此環節安排在賞讀細節中。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之間的意見進行交流、比較,並提高學習積極性。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日暮鄉關何處去?煙波江上使人愁”故鄉這是一個深深烙刻在我們心中的歸宿。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最難忘懷的是故鄉的點點滴滴,化為縷縷愁思縈繞在心頭,永不散去。“酒入愁腸,化做相思淚,”范仲淹選擇痛飲一杯來解相思自苦,“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則通過賞月寄託對親人的思念。同學們假如你是一位遠離故土的遊子,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寄託對故鄉的思念呢?(學生回答)

的確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來寄託對故鄉的思念,作家琦君也不例外,她為自己釀了一罈故鄉的“春酒”,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跟隨琦君去品嚐那濃濃的 “春酒”.

二、整體感知,淺嘗春酒

伴着舒緩的音樂,教師與學生合作朗讀,瞭解文章內容

初嘗春酒,同學們通過品讀課文琦君給我們講了故鄉的那些事呢?那麼,留在作者記憶中最深刻的是那件事呢?

教師總結:我想不論哪件事都是作者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三、賞讀細節,細品春酒

1.再喝一口,我慢慢嚥下,細細品味,童年是美好的,我們也是從童年走過來的,同學們看文中有很多描寫童年的細節都是很有情趣的。老師想請同學們説説看文中那些描寫童年的細節是你覺得有意思的。

引導學生關注其中幾處細節,感受春酒中“我”童年的純真與快樂。

例子:

①其實我沒等她説完,……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這裏的“偷偷地”寫出了作者的孩子般的膽怯與好奇;一個“舔”字活畫出一個嘴饞可愛的小女孩的樣子,充滿童趣。

②母親給我在小酒杯裏只倒一點點……也是個酒仙呢。

“只”“一點點”説明對母親的小氣感到不滿足,充滿孩子氣的天真與可愛。

“端、聞、走來走去”説明對酒的珍惜。説小花貓是酒仙以我當時孩子氣的心理去揣摩小花貓,可見我也一樣饞得要命,足見我可愛的童心童趣。

③我是母親的代表……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這個比喻恰當嗎?用像小豬像皮球像企鵝不是更可愛更能突出“鼓”的形象嗎?因為蜜蜂採蜜和春酒的甜味相似,因為形體小更見我的可愛。另外,()如“總是”“一馬當先”“眼巴巴”等説明我對喝春酒的急切心情。

2.通過童年的細節,我品讀出了一份純真的童趣,童年的的我因為有了春酒而變得如此的快樂。那麼,童年的我最喜歡喝誰釀的春酒你呢?

如果把文中描寫母親的細節拍攝成一個個特寫鏡頭,你最想選擇哪個細節?為什麼?

引導學生去品讀細節中母親的不同側面,讓每個鏡頭藴涵出美好的母性。

聰明能幹――母親釀的酒最好喝。

熱情好客――讓出花廳、捧酒助興、分給別人吃自己不吃等

純樸賢惠――得到別人誇獎,臉紅紅的

温柔慈愛――對我善意的提醒。

小結:母親身上的勤勞善良、温柔慈愛、質樸賢淑這正是人類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它承載了琦君對故鄉最温情的懷念。

3.琦君懷念的僅僅是她的母親一個人嗎?

①花匠阿標叔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讓大家吃酒時划拳吆喝。善良純樸的他正是故鄉淳樸濃厚人情的最好體現。

②鄉鄰之間互相起會置辦會酒時的融洽的氣氛

③“我呢,就在每個人懷裏靠一下……才過癮。”大家如此喜愛這個小姑娘,鄰里之間親密隨和温馨融洽的氣氛令人嚮往。

小結:這也讓我們看到了鄰里鄉親間的和諧淳樸,一個處處充滿温馨充滿融洽充滿快樂的故鄉。這正是琦君永遠記憶中的故鄉。

四、鄉歌惆悵,回味春酒

1.家鄉的春酒,盪漾着我兒時純真的快樂。散發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流淌着鄉鄰間樸實的情意,這也正是我什麼味道的春酒?(道地家鄉味)。現在,她還能品嚐到這道地家鄉味的春酒嗎?

2.瞭解作者生平。琦君1917年生於温州。她12歲隨家遷居杭州,1949年

遷至台灣,後定居美國。自去台灣以後,琦君50多年再也沒有回過温州。她説“來到台灣,此心如無根的浮萍,沒有了着落,對家鄉的苦念,也就與日俱增了。”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齡的琦君永遠擱下了那支生花妙筆。臨終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鄉呵……是啊,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故鄉是漂泊海外的遊子心中的根吶。

讓學生帶着這份對故鄉刻骨銘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傷,齊讀結尾。

那份揮之不去的美麗鄉愁正是縈繞在作者心中一份難以割捨的故鄉情結。那麼如果讓你給這壇春酒起個名字你覺得起一個什麼樣的名字更合適呢?

五、拓展練習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對家鄉的思念總是人們難以揮去的情愫。請你把對家鄉的思念以下列的形式表達出來。

家鄉是一罈陳年的春酒,在我心裏,藏得越久,味道越醇。

家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課堂小結

故鄉是一道永遠也看不厭的風景,故鄉是一段永遠也忘不了的過去。那融入生命的故鄉情結不僅鐫刻在每個遊子的心中,它也流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血液裏。無論走得多遠,故鄉這個生命的根,精神的根會依然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記住:心靈的故鄉永遠是我們心中一座豐饒博大的精神家園。

七、課後作業

查找並閲讀琦君其他充滿鄉愁的回憶性散文,如《桂花雨》,《月光餅》、《下雨天,真好》等等, 深入體會琦君在回憶的童真中緩緩流淌的淡淡鄉愁。

板  書

春酒

喝春酒 純真的童年

喝會酒 美好的母性

自釀酒 淳樸的鄉情

篇13:春酒説課稿

一、概述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今天我説課的文章是琦君的散文《春酒》,是國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十九課。屬於略讀課文,根據散文的特點和新的課程標準,我把授課課型定向為以學生感悟為主的美文欣賞課。其中的教育、教學理念是把教師分析為主變為學生感悟為主。下面根據這種理念分析教材和學生情況,把教學程序安排為讀、悟、析、遷四步。

二、對教材分析

第四單元都是有關民風民俗,地方色彩濃郁的文學作品,它與本冊書的其他單元一樣,都是按照不同的內容專題兼顧文體選取的。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選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以及民間藝人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本單元課文還具有了一些新的特點。例如:所選文章語言更加本色,華美絢爛的語言逐漸讓位於平實本色的語言,語言的水準提高了,欣賞學習的難度也相應增加了。幾位作者都是現、當代成就較高的作家,所選文章均屬文質兼美之作。文章在思想內容上也較為含蓄深刻,同時增加了較多的人生意藴,需要學生在閲讀時調動一定的人生體驗和積累。但這一切,又都是符合國中學生的知識水準和認知特點的;無論文章的內容還是形式,都是學生喜聞樂見或能夠欣賞的。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

1、結合課文引導學生感受美好的民風民俗,感受日常生活中藴涵的詩意,感受普通百姓內心中人性的光輝;感受我們國家深厚的民間文化。

2、從文章出發,立足語言,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詞語句子,注意語言的感悟和積累;默讀朗讀結合,感受幾位作家的語言特色,深入領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針對於現下的語文課所謂的語文味日益減淡的現象,此目標應是語文課教學的重點)

琦君的散文,多寫童年記憶,母女之情,友伴之誼。童年、故鄉、親人、師友佔據了她創作題材的絕大部分,她以中國傳統温柔敦厚的情懷,以細膩温婉的筆致,將這些營造成了一個藝術世界。《春酒》則是一篇詩化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都令人神思飄飛。如詩一般的生活織就瞭如詩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詩般語言描繪出這一切:兒童聖潔的心靈,美好的生活情趣,這是一種對人性的謳歌和讚美。

本課文字淺顯但意藴卻深,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激發學生生活經驗,創設閲讀氛圍。教師在課前可以引導學生漫談自己對家的生活感受、體會,引導學生領悟那些經歷中藴涵的情感和意藴。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認真研讀文章,品味文章的關鍵詞語和句子。也可以進行配樂朗誦,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這也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事實上,如果機械地讓教師去分析課文中的情,既不能體現略讀原則,最主要的是恐怕學生很難真正投入和理解,很難與作者達成“共鳴”。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説過:“教學的藝術不僅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在縱覽全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放飛思維,放手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支撐自己觀點的材料依據,培養學生的自主、自能、自立的研究性學習精神。

國中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是散文的解讀,我們常常感歎現在學生不解“人情世故”,訓斥學生閲讀題做得“詞不達意”,作文“文不對題”,其實,這與教師長期“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有着莫大關係。教師如果越俎代庖,講課一言堂,就剝奪了學生見新芽而萌生希望,登高山而知頑強的機會和權利。同樣,對於課文《春酒》,教師即使分析得再精確,也無法讓學生深深融入作者濃得化不開的思鄉之情,無法體會到作者對於“八寶酒”的如此懷念。有名家説過“真正的散文是充滿詩意的,就像蘋果汁一樣”。因此,教學的原則就是引導學生感悟,在這樣的審美性學習、研究性學習中學生才能去品嚐到那甜美的果汁和昇華到美的境界。

三、對學生的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積累了一些散文知識,也具有一定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我引導學生憑藉這些知識經驗欣賞文學作品,在逐步的情感體驗中,初步領悟作品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這樣教學才符合新教學綱要的要求。

四、教學目標定位

根據上述原則和分析,確定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表達的情感。

2、通過朗讀、探究和合作交流,解讀語句,來理解作者通過敍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這樣的教學目標定位從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明確要求體現。知識上了解各地民俗風情;能力上以語言教學為立足點,注重語言感悟力培養:

⑴加強朗讀,注重整體感知內容、體會感情;

⑵感悟文章語言美、風俗美、人情美和風格美;

⑶品味語言的豐富內涵、表達作用及風格特點。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豐富多彩的語言文字,誘導學生關注、思考、欣賞、熱愛生活。

在過程和方法上,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新課程的“大語文”觀念,倡導合作探究。激發學生樂於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倡導快樂學習,尊重閲讀個性。

五、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學會感悟,即通過作者對故鄉過年時春酒、會酒的懷念來感悟作者真摯、熱烈、深厚的思鄉情。只有重點正確和明確了,各種教學方法才有生命力。

教學難點之一是學生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與體會,難以理解如此之濃的思鄉情,其二是要透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與解析來體悟情感。

六、教學方法

多種教學法相結合,以讀為主,在讀的基礎上突破悟這一難關。朗讀法,它是指通過朗讀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及意藴。在朗讀中想象文中優美的生活畫卷,有情趣的生活細節。品讀法,它是指對重點詞句的反覆誦讀體會它的深層內涵、表達作用和作者感情,培養學生的語言分析和審美感悟能力。

七、教學構思與設計

春酒、會酒,醉了母親,醉了“我”,也醉了無數讀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在“春酒”“會酒”席上不斷氤氲起來,瀰漫成濃濃的人情民風之美。這樣的情感要象喝春酒一樣慢慢品,才能解透其中真諦。本課總體構思是教師引導學生分四步,讀、悟、析、遷來解析文章。

第一步是讀,優美的散文就像一首詩,一首歌,它可以緩緩吟唱,課文文質兼美,可以配上“思鄉”主題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朗讀,使學生很快融入情境,走進作者的故鄉新年,觸景生情,在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中,讓學生初步領略到這種真摯的情感美。整體感知把握全文。思考文題為《春酒》,那作者懷念的僅僅是故鄉的春酒嗎?引出春酒是作者思鄉情感的寄託。再問文中哪句話直接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第二步是悟,讓學生在弄清文章基本內容後,教師配樂範讀文章(段落),師生集體朗讀部分,在舒緩的樂曲聲和師生的濃情投入中把握文章情感。第三步是析。也是本課重點,給學生以充分的思考時間朗讀體會,發現自己喜歡的詞句,尊重學生的閲讀個性與不同體驗,在自主與合作探究下通過分析文章詞句來體悟情感。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細膩温婉的筆致。第四步是遷,思鄉是本文的一大主旨,也是自古以來歷經坎坷,漂泊異地,多愁善感的遊子們的.一種共通情感,也是很多文學作品的一個共同主題。進行遷移閲讀,加深體會。

八、教學過程

1、課文導入:

大家住校一個星期之後,心裏最想幹什麼?(回家)為什麼?(想家了)或者也可以這樣設問:吃了一個星期的食堂飯菜,回到家吃到媽媽做的飯菜,覺得味道如何?那如果讓你離家幾十年,你會想家嗎?你會想念媽媽做的飯菜嗎?

這樣的導入從學生自身體驗開始設問,調動了他們的自我感覺,因為“思鄉”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就是“想家”,就能比較自然地與課文主題聯繫起來,容易進入課堂氛圍。

我想,遠離故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思鄉、想家的感受吧。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文章的作者琦君,是台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故鄉在浙江温州,在故鄉上過國小、中學和大學,而後去了台灣,時隔幾十年她還是思念她的故鄉,在她的很多文章裏都有所反映。(結合投影介紹作者)

2、配樂朗讀:

讓我們一同來閲讀她的《春酒》,看看她又是怎樣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的。

我請幾位同學分別來朗讀課文,為了更能讀出感情來,我為你們配上音樂。其他同學在聽的時候,注意畫出你認為比較重要的詞語,或不太熟悉的詞語,同時來想一想:

⑴作者僅僅想念春酒嗎?(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如八寶酒般醇厚的思鄉之情。)(學生讀課文時投影字詞正音。)

(在問題1的基礎上加以延伸):

⑵酒既是作者思鄉情感的寄託,本文題為春酒,作者僅僅就寫了春酒嗎?

明確: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

⑶作者對八寶酒是如此的懷念,她也自泡了八寶酒,那她的鄉愁排遣了嗎?為什麼?(家鄉味)文中那句話直接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明確:一句話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投影:琦君曾這樣深情地説過:“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加深對思鄉的理解。

(銜接:一篇好的散文在於它語言的優美,構思的巧妙,意藴的豐厚與深遠。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品味文章的語言。)

3、重點研讀。

⑴請同學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找出你所喜歡的句子、詞語。

⑵然後小組討論交流,請説説你們喜歡的理由。(教師巡視)

例:

①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

生回答:寫出了我當時情不自禁,對喝春酒充滿期望而急切的熱情;也寫出了當時“我”很“饞嘴”、可愛的樣子。(情趣)

問:“我”當時期望的熱情和可愛,是通過哪些詞語體現出的?生答。

師再問:

想一想:如果把“一馬當先,不請自到”,換成了“受邀請”,會怎樣?

如果把肚子吃得跟“蜜蜂似的”,換成説吃得“像小豬”呢結果會怎樣?

如果把“還”換成了“便”,效果又會怎樣?

明確:終於到來的急切心情,一副很嘴饞的樣子。

就是因為蜜蜂是小小的,很可愛,很像當時的“我”,寫出了“我”的可愛。

“還”捧一大包説明她吃飽了後竟然還拿,也正寫出了孩子的可愛。

②“補氣、健脾、明目的喲!”母親總是得意地説。

這句話寫出了母親非常得意的心理。(情趣)

請一個學生起來給大家讀讀,其他同學聽他讀得怎樣。為什麼讀出來了?(或為什麼沒有讀出來?)“呦”這一語氣詞很好地體現出了母親的得意之情。

提醒:朗讀時要注意讀出這樣的語氣,齊讀體會。

③其實我沒等她説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裏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生回答:“我”對母親的八寶酒很喜歡,很饞的樣子。(甜蜜的感覺)

問:為什麼這樣説呢?如果把“偷偷”和“好幾回”去掉好不好?為什麼?

生試着讀一遍。

篇14:春酒説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來自清水職業中學。今天,捧出我精心炮製的《春酒》敬請各位品評。(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琦君的散文——《春酒》)

下面我將按照説教材、説學情、説教學目標及重難點、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手段、説教學過程這幾個環節來展開説課。

一、説教材

《春酒》選自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琦君的一篇散文,是一篇詩化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如詩一般的生活織就瞭如詩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詩般語言描繪出這一切:兒童聖潔的心靈,美好的生活情趣。這是對人性的謳歌與讚美。

思鄉是本文的一大主旨。故鄉的一切與兒時的印象疊印在一起,輝映成一片快樂而感傷的迷濛。春酒,會酒醉了母親,醉了“我”,也醉了無數讀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在春酒和會酒席上氤氲開來,瀰漫成濃濃的人情民風之美。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語言平易,典雅,卻情真意濃,意藴豐富。這篇課文我用一課時完成。

二、説學情

八年級的學生積累了一些散文知識,也具有一定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我引導學生憑藉這些知識經驗欣賞文學作品,在逐步的情感體驗中,初步領悟作品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這樣教學才符合新教學大綱的要求。

三、説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教材的特色以及《新課標》的要求,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的意藴。

(2)通過解讀語句,理解作者通過敍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2、過程與方法

(1)佈置課前預習,蒐集以思鄉為主題的古詩名句。

(2)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能用自己的視角看世界,觀察事物,形成良好的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難點

我將本課的重點設計為:朗讀和理解課文。

難點是:研讀,品味細節和關鍵詞句。

四、説教法

我選用的是讀書指導法和美點尋蹤法。

1、讀書指導法:我的具體做法是在學生朗讀前,老師提出要求:各段按照文意和其他具體情況去處理閲讀效果,或輕,或重,或強,或弱……並由師範讀第一自然段。(本文的朗讀為學習的重點,只有保障了順暢的閲讀,才使學生能更輕鬆、更深入地掌握課文。)

2、美點尋蹤法: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讓學生朗讀,在把握全文概要後,對學生選擇的優美語句進行賞析,老師再點撥、指導。(這樣不但在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可以針對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使教學的實際意義更大。)

五、説學法

朗讀法:以讀為平台,在默讀、朗讀、精讀、誦讀等多種形式讀中體驗、感悟、表達。

自主學習法: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學生要自主、獨立地預習,並收集有關民俗的資料,鍛鍊收集信息的能力,為上課作好準備。

合作探究學習法:我將此環節安排在賞析探究中。由於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之間的意見進行交流、比較,並提高學習積極性。

六、説教學手段

1、運用配樂朗讀

由於本文內容藴涵着思鄉之情,採用思鄉類的音樂配朗讀,更能讀出這種愁緒,讓學生更能進入角色,輔助教學。

2、播放異鄉風情的圖片

運用圖片,可讓教學更生動、更形象,使教學更具實際性,擴大知識面,並增加説服力。

七、説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的:

(一)情境導入,走近作者

1、情境導入

(課前兩分鐘)用多媒體播放音樂《望鄉》,營造思鄉氣氛。

導入語:一曲望鄉,一段思戀。思鄉是一個永遠也説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因為人都有感情,生命都有根。思鄉是每一個遊子共同的心願,有親人的地方才是家鄉。漂泊在外幾十年的遊子們,鄉愁永遠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愁,它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愁思,它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傷,它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眷戀,它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情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出生於浙江永嘉的琦君在美國回憶起她兒時品嚐過的春酒,又會有怎樣的一番滋味呢?

2、走近作者

琦君(她的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有一部電視劇大家可能不陌生——《橘子紅了》,就是她的作品),她1918年出生,現當代女作家,被稱為是”台灣文壇上閃亮的恆星”。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畢業於杭州三江大學中文系。1949年赴台灣,後定居美國。琦君以撰寫散文開始她的創作生涯,而她現在已成散文大家。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説集及兒童文學作品30餘種。其作品多以兒童故事為主,大半以她家鄉浙江温州為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風土人物勾畫出一副中國農村社會的樸素生活圖景。琦君的作品,有與人不同的獨特風格。特別是散文,作品中那股真摯的情意,感人至深。再加上筆致婉約,使文章散發着迷人的氣息。

(二)默讀,感知文章內容

1、學生默讀全文,標出文中寫風俗的句子和段落。

2、用簡潔的文字概括作者寫到了哪些有趣的風俗。(板書: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

(這個環節,在默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瞭解課文所展示的風俗畫面。既訓練學生快速捕獲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

(三)朗讀,品味精彩語言

1、配樂朗讀課文。(選用《思鄉曲》配樂,提出朗讀要求,師範讀第一段,再指導學生讀其他段。)

2、讓學生找出勾畫豐富的人物形象語句讀一讀,然後分別從修辭、句式、用詞、表現手法、感情色彩等方面品析。

如:“我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

比喻奇特形象,蜜蜂小小的,很可愛,很像當時的“我”,同時“手裏還捧一大包”則體現了鄉鄰們的淳樸與盛情,短短的幾句話,饞嘴的、可愛的“我”躍然紙上,形神畢肖,而淳樸的鄉情氤氲開來,成為“我”這個形象的背景氣氛。

學生通過自主朗讀,從各方面品析文中的語句,如:修辭的運用將人物刻畫地更生動形象;從語言的感情色彩上體會到人情民風之美等。(我讓學生自由表述)(板書:人情民風之美)

(新課標要求“欣賞文學作品,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這個環節,讓學生自主探究文中有代表性的語句,教師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用富有指導性的話語對學生適當加以點撥,既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又鍛鍊了學生的文本歸納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水到渠成地進入關注細節環節。)

(四)精讀,關注文章細節

1、作者圍繞新年吃春酒寫了許多有情趣的細節,我讓學生在小組內把最喜歡的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品一品,互相評價,看誰讀得好。

提示:分別從“我”、“母親”、“鄉鄰”的`角度來品讀這些細節。以“這是一個的‘我’,你看”;“這是一位的母親,你看”;“這是一羣的鄉親,你看”的形式品讀。如:這是一個天真可愛的“我”,你看“其實我沒等她説完,早已偷偷地把手指頭伸在杯子裏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我讓學生揣摩、想象、交流、討論,怎樣才能讀出“天真、可愛”的樣子,重點應該在哪些詞語上下功夫,用一種什麼樣的語調來讀。由於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很容易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融合起來,我即是“我”。課堂氣氛將會十分活躍,學生會採取多種形式來讀,比如我讀你演,你讀我評或者自己邊讀邊做動作。每個學生都自主參與,調動激情,深化體驗,學生進入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

2、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學生在經過多種形式的讀和品之後,對文章所藴含的情感已有了一定的理解,這時我對學生作適當啟發提示,比如:作者為什麼能在幾十年之後對家鄉過年時的生活細節記得那麼清楚,描寫得那麼細緻呢?讓學生以“春酒是一杯的酒”的形式説話。學生會自然地領悟到這種思鄉之情。(板書:思鄉之情)

(這個環節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愉悦。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讀中,實現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這不僅有利於學生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等綜合能力的培養,更有利於學生在閲讀過程中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

(五)誦讀,弘揚傳統文化

通過朗讀和品味,學生已深刻感受到了作品中的思鄉之情,這時,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遷移。

1、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在記憶中搜尋一些有關“思鄉”的古詩名句,並有感情地誦讀。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岑參《逢入京使》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王建《宿建德江》

2、讓學生説説自己家鄉一些傳統節日的風俗。

3、教師展示民俗風情圖片,並讓學生談感想。

4、教師深情總結:(在《但願人長久》伴奏中説出結束語)一杯春酒,醉了母親,醉了“我”,醉了無數讀者的心,撩撥起我們或感傷或甜美的心緒,飛向自己記憶中美好的快樂之鄉。

(這個遷移活動充分體現了“學以致用”的原則,調動了學生的知識積累,既鞏固了以往知識,又擴大了知識面,同時還昇華了課文情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和創新能力,弘揚我國傳統文化。)

附:板書

我設計的這個板書直觀、簡潔、明瞭,讓學生對作者寫作思路及其情感的變化一目瞭然。

春酒

琦君

過新年

春酒喝春酒人情民風之美思鄉之情

喝會酒(家鄉味)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合作學習的空間,以讀為平台,在默讀、朗讀、精讀、誦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中,讓學生獲得自己的情感體驗。總之,力求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中,充滿靈性地自主感悟,熱情洋溢地自我解讀,滿懷激情地自由發揮。

篇15:語文春酒説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專家: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春酒》。

一、説教材

《春酒》在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四單元以民俗為主題和主要內容,民俗是人類文明積澱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歷史,民俗更是異彩紛呈,關注民俗可以瞭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過故鄉特殊的春酒風俗,表達了思鄉的主題。筆觸細膩,有着濃厚的風土人情。學習本文,不僅讓我們瞭解民俗,更讓我們多了一份細膩的情感體驗。在本單元中,本文是一篇略讀課,語言典雅、藴藉,但又很平易,我準備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二、説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的意藴。

2、通過解讀語句,理解作者通過敍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佈置課前預習,蒐集以思鄉為主題的文章。

2、探究―――小組交流的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鄉愁這一中國文學史的特殊文化現象,感受中國古樸淳厚的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

本文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春酒、會酒,醉了母親,醉了“我”,也醉了無數讀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在“春酒”、“會酒”席上不斷氤氲起來,瀰漫成濃濃的人情民風之美,具有淳厚、優美的意藴,因此我把知識與能力的第一個目標定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的意藴”。課標對閲讀技能方面的要求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只有體味了文章的意藴,以情促讀,以讀激情,才能真正地做到用心讀、用情讀。知識與技能的第二個目標是“通過解讀語句理解作者通過敍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新課標要求“欣賞文學作品,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本文的人物善良、親和,閃耀着人性的光輝;本文的情境,氤氲着淳樸厚道的人情之美;語言真摯、平易、典雅、藴藉,可謂語語動人,字字珠璣,耐人尋味,值得細細品味。關於過程方法目標,只有預習課文,淺知課文大意,疏通不理解的生字詞,收集和了解思鄉文章,才能在學習時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關於情感、態度、價值觀,課標中提到,要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文化的營養,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並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説重難點:

我將本課重點定為:朗讀理解課文。本單元要求學生反覆朗讀課文,本課又是一篇詩化的散文,需要學生朗讀感知。本課的難點是解讀語句,深入理解內涵。八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和知識儲備的限制,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與體會,難以理解作者濃烈的思鄉之情,對文字的理解又往往浮於表面,因此我把這個定為難點。近年來中招現代文閲讀試題突出對文本的理解,而理解文本首先要理解語言。這也是學好語文的立足點。

四、説學法

這篇文章主要是通過兒童的視角寫故鄉的風俗人情,非常適合國中生閲讀,但學生的品析僅僅是淺層的感知,需要在教師的帶領下舉例示範,邊讀邊品,讀出感情,讀出意味。比如:課文最後一段“究竟不是地道家鄉味啊。可是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學生如果讀不好就不能理解這是作者在直抒胸臆表達思鄉之情。所以要引導學生反覆讀,讓他們讀出其中的失落無奈和無法排解的惆悵,這樣就能通過這個句子理解本文的主旨所在。

五、説教法

學生的朗讀能力普遍不高,本文意藴豐富,而筆調素淡,不用心朗讀體味,其中情味是品味不出來的,因此教師要帶領學生細細讀、反覆讀,在讀中品,在品中讀,讀出情感,讀出意味。在品的過程中教師可先做示範,這個示範要細、要具體、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要在他們的水平上有所提高。比如,在品味語言時教師舉例:“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我的品析:“一馬當先,不請自到”寫出了“我”對喝春酒的急切與熱情;“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喻奇特形象,蜜蜂小小的,很可愛,很像當時的“我”,同時這句話和後面的“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體現了鄉鄰們的淳樸與盛情,短短的幾句話,饞嘴的、可愛的“我”躍然紙上,形神畢肖,而淳樸的鄉情正像“我”這個形象的背景氣氛,氤氲開來。

六、説教學設計

(一)導入:

每到星期五的時候,我都回發現同學們在這一天滿眼都是隱藏不住的笑意,情緒高漲,在下午臨放學的時候甚至躁動不安,沒等下課鈴響就“幾欲先走”,這是為什麼呀?(生答,想家了。)我們離家不過幾裏、十幾裏,五天的離別就歸心似箭,如果長大後因工作因生活的關係遠離家鄉甚至定居異地,這思鄉的愁緒又怎能是一個“愁”字了得!今天,讓我們走近台灣女作家琦君,提前在她思鄉的春酒裏沉醉一回吧!

(投影―――琦君照片、簡介。板書)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思考下列問題:

1、你從文中聽到了什麼?有不理解的地方嗎?

2、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提出下列問題:

○1、什麼是春酒?文中寫的僅僅是喝春酒嗎?還寫了哪些事情?

○2、為什麼以春酒為題?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

過渡:作者對童年、對母親、對鄉情的思念體現在文中的哪些句子中呢?

(三)、解讀重點語句,體會文章感情。

教師示例:“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

“一馬當先,不請自到”寫出了“我”對喝春酒的急切與熱情,“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喻奇特形象,蜜蜂小小的,很可愛,很像當時的“我”,同時,這句話和後面“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體現了鄉鄰們的淳樸與盛情,短短的幾句話,饞嘴的、可愛的“我”躍然紙上,形神畢肖,而淳樸的鄉情正像“我”這個形象的背景氣氛,氤氲開來。

“我每年正月裏,喝完左鄰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望大花廳裏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學生可能要提到這句話,但他們可能只是説到這句話體現了“我”的天真和嘴饞,這時教師就可追問:如果把“眼巴巴”去掉有什麼效果?學生讀一下句子,如果讀不好,教師示範,然後齊讀。學生就會回答“眼巴巴”去掉就不能體現那種急切的心情,就不能表現出那種企盼的神態,那種目光中滿溢的期待和嚮往。)

以下例子不一一再舉。

小結:母親的八寶酒是如此地醉人,而我也是如此鍾愛八寶酒,以致於今年“我”也如法炮製了八寶酒,可是我的鄉愁得到慰藉了嗎?哪句話表達了作者的鄉愁呢?

指名讀,範讀、齊讀。指導:要讀出失落、無奈和無法排解的惆悵。

提問:是否和前文喜悦、祥和的氣氛相矛盾?

學生答後,教師明確:前面敍述幼時家鄉的風俗人情之美,而最後作者由回憶拉回現實,在我們眼中立即浮現一個往日不再的作者,倚在窗口,回憶着甜蜜的童年,而時過境遷又使這種甜蜜和幸福在現實中泛出苦澀和無奈。

(課標強調閲讀過程中對語文知識的整合,從而形成閲讀能力。)

(四)、過渡:也許“我”再也無處尋找真正的家醅,也許鄉愁從此就像温柔的鞭子,時不時輕輕敲打在心底最敏感的角落,痛着、甜蜜着……無法排遣的鄉愁融在了遊子的血液裏,凝聚在他們的筆端,在文學史上綻放着迷人的光彩,一些古詩詞和現當代文學作品也表達了遊子的思鄉之情,你讀過這類作品嗎?請把你讀過的內容或經典語句給大家説一説,好嗎?

推薦作品:《月是故鄉明》(季羨林)、《鄉愁》(余光中)、《聽聽那冷雨》(余光中)、《胃知鄉愁》。

(五)、遷移訓練

寫句子:

漂泊在外幾十年的遊子們,鄉愁永遠是剪不段,理還亂的情。它是一曲悠揚的笛聲,它是一張永不褪色的郵票,它是一杯值得永久回憶的八寶酒,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根據你讀過的文章的啟示或你自己的感受來填寫。)

作業:本課《基礎訓練》

(第三、四、五環節設計説明:課標強調:要逐步培養學生探究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提高閲讀質量。這幾個環節正是圍繞這個要求來做,而近年來中招試題也要求:讓語言活起來,讓學生在語境裏運用語言,讓語言轉化為實踐中可操作的行為性的知識。)

篇16:語文春酒説課稿

【説教材】

《春酒》在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四單元以民俗為主題和主要內容,民俗是人類文明積澱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歷史,民俗更是異彩紛呈,關注民俗可以瞭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過故鄉特殊的春酒風俗,表達了思鄉的主題。筆觸細膩,有着濃厚的風土人情。學習,不僅讓我們瞭解民俗,更讓我們多了一份細膩的情感體驗。在本單元中,是一篇略讀課,語言典雅、藴藉,但又很平易,我準備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説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的意藴。

⑵通過解讀語句,理解作者通過敍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佈置課前預習,蒐集以思鄉為主題的文章。

⑵探究──小組交流的方式。

⑶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鄉愁這一中國文學史的特殊文化現象,感受中國古樸淳厚的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

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春酒、會酒,醉了母親,醉了“我”,也醉了無數讀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在“春酒”、“會酒”席上不斷氤氲起來,瀰漫成濃濃的人情民風之美,具有淳厚、優美的意藴,因此我把知識與能力的第一個目標定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的意藴”。課標對閲讀技能方面的要求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只有體味了文章的意藴,以情促讀,以讀激情,才能真正地做到用心讀、用情讀。知識與技能的第二個目標是“通過解讀語句理解作者通過敍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新課標要求“欣賞文學作品,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的人物善良、親和,閃耀着人性的光輝;的情境,氤氲着淳樸厚道的人情之美;語言真摯、平易、典雅、藴藉,可謂語語動人,字字珠璣,耐人尋味,值得細細品味。關於過程方法目標,只有預習課文,淺知課文大意,疏通不理解的生字詞,收集和了解思鄉文章,才能在學習時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關於情感、態度、價值觀,課標中提到,要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文化的營養,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並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説重難點】

我將本課重點定為:朗讀理解課文。本單元要求學生反覆朗讀課文,本課又是一篇詩化的散文,需要學生朗讀感知。本課的難點是解讀語句,深入理解內涵。八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和知識儲備的限制,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與體會,難以理解作者濃烈的思鄉之情,對文字的理解又往往浮於表面,因此我把這個定為難點。近年來中招現代文閲讀試題突出對文本的理解,而理解文本首先要理解語言。這也是學好語文的立足點。

【説學法】

這篇文章主要是通過兒童的視角寫故鄉的風俗人情,非常適合國中生閲讀,但學生的品析僅僅是淺層的感知,需要在教師的帶領下舉例示範,邊讀邊品,讀出感情,讀出意味。比如:課文最後一段“究竟不是地道家鄉味啊。可是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學生如果讀不好就不能理解這是作者在直抒胸臆表達思鄉之情。所以要引導學生反覆讀,讓他們讀出其中的失落無奈和無法排解的惆悵,這樣就能通過這個句子理解的主旨所在。

【説教法】

學生的朗讀能力普遍不高,意藴豐富,而筆調素淡,不用心朗讀體味,其中情味是品味不出來的,因此教師要帶領學生細細讀、反覆讀,在讀中品,在品中讀,讀出情感,讀出意味。在品的過程中教師可先做示範,這個示範要細、要具體、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要在他們的水平上有所提高。比如,在品味語言時教師舉例:“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我的品析:“一馬當先,不請自到”寫出了“我”對喝春酒的急切與熱情;“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喻奇特形象,蜜蜂小小的,很可愛,很像當時的“我”,同時這句話和後面的“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體現了鄉鄰們的淳樸與盛情,短短的幾句話,饞嘴的、可愛的“我”躍然紙上,形神畢肖,而淳樸的鄉情正像“我”這個形象的背景氣氛,氤氲開來。

篇17:八年級《春酒》説課稿

八年級《春酒》説課稿

一. 説教材

(一)、説教學內容

《春酒》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文章這一單元以民俗為主題和主要內容,民俗是人類文明積澱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歷史,民俗更是異彩紛呈,關注民俗可以瞭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過故鄉特殊的春酒風俗,表達了思鄉的主題筆觸細膩,有着濃厚的風土人情學習本文,不僅讓我們瞭解民俗,更讓我們多了一份細膩的情感體驗

(二).説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時確定的該課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它對課堂一切教學活動起到宏觀調控的作用,也是對課堂教學展開評價的重要依據,根據單元目標的要求和當前語文教學的任務,當前的語文教學是語文的工具性的人文性的有機結合,我們不僅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讓學生在紮紮實實地學好語文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會學生怎樣做人所以本課我確立了三個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表達的情感

(2)品味關鍵語句,理解作者通過敍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的濃濃思鄉之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2)根據積累的生活經驗,創設閲讀氛圍,領悟文章的意藴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文章中的風俗美,人情美,品味文中所表達的濃濃的思鄉之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語文學科和課文體載的.特點及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八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教學重點、難點確立為:

教學重點:

品味文中的細節描寫對錶現文章主題的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通過敍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二、説教法

在本課時中我運用了朗讀法、啟發點撥法和多媒體演示法

因為,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最傳統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可以達到語文教學事半功倍的成效,所以,我運用了朗讀教學法,借朗讀傳情,讓學生通過讀了解文章的內容,進入文章的情境,體會文中的情感,提高朗讀能力運用啟發點撥法可以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運用多媒體演示法,是因為,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會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氣氛,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有效利用音像資料可以調動學生積極的參與教學過程

三、説學法

自主學習法: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學生要自主、獨立地預習,為上課作好準備

合作學習法:我將此環節安排在賞析探究中由於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之間的意見進行交流、比較,並提高學習積極性

四、説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語文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程序如下:

1、問題導入,瞭解作者

導入:同學們還記得過年的情景嗎?能談談過年的故事或感受嗎?

(利用學生所熟悉的活動來導入,可以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展開對本課的學習)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伴着音樂師生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深情(本題的設計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並理清全文脈絡,幫助理解課文)

(1)關鍵字詞正音

(2)文中敍述了作者兒時在故鄉的哪幾件事?出現了哪些人物?

你覺得文中真正能讓作者久久不能忘懷的是故鄉的什麼?哪句話直接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在前一個問題的基礎上加以引導,使學生從中找出除了寫春酒的其他事物,延伸出答案,可以讓學生由淺入深地把握文意)

3、合作探究,品味語言

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學習方式,找出自己喜歡的,認為寫得最有情趣的人 物、細節、句子或詞語,然後交流,説説喜歡的理由

我的具體做法是:(A)本題我採用小組合作,各小組內的同學選擇喜歡或感受較深的句段有感情地朗讀,並和組內其他同學展開探討

(B)請各組同學派代表將他們認為最好的語句賞析讀出來分析,與全班同學共享老師就語氣、語速、輕重等對學生進行調整,並對學生的分析做及時的評價

(C)講解時,可以順勢分析作者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以及“八寶酒的誘人”,“思鄉愁緒”等要點在研析時得以體現

(我把本題設為本文的重點此題的設計實質上是精讀和研討課文,一方面還課堂一個朗朗的讀書聲,二是讓學生選擇喜歡的語句,將學習主動性放在學生的身上,由他們自己發現問題,進行探討)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這一環節中,學生可通過積極的思維和討論,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很好的掌握教學重點)

4、暢談體會,課堂小結

一起品味了春酒,請同學們説説你讀完《春酒》的感受

用“讀了春酒,我懂得了(想到了、感受到、體會到) ”句式,説説你的感受(童年的快樂、濃濃的鄉愁等等)

小結:通過剛才的品讀,我們分明感受到作者懷念的不僅僅是春酒的味道,更是懷念其中濃濃的人情美和風俗美,這樣的春酒怎不醉人?這樣的思鄉之情怎不感人?這樣的情感無以寄託,怎不愁人?

5、拓展延伸,詩意仿寫

(1)引導學生回憶思鄉的名句

(2)試着寫一則表達思鄉思親的短信.(設計第一問的目的在於鞏固知識點,學以致用)

許多人遠離了自己的家鄉和親人,時常被思鄉所困擾,既然不能團聚,那就讓我們用歌聲送上對他們、對親人美好的祝願吧!

以上我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這篇課文進行了説明,説得不當的地方請評委、老師們批評指正,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18:八年級《春酒》説課稿

一、説教材

《春酒》在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四單元以民俗為主題和主要內容,民俗是人類文明積澱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歷史,民俗更是異彩紛呈,關注民俗可以瞭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過故鄉特殊的春酒風俗,表達了思鄉的主題。筆觸細膩,有着濃厚的風土人情。學習本文,不僅讓我們瞭解民俗,更讓我們多了一份細膩的情感體驗。在本單元中,本文是一篇略讀課,語言典雅、藴藉,但又很平易,我準備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二、説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的意藴。

(2)通過解讀語句,理解作者通過敍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佈置課前預習,蒐集以思鄉為主題的。

(2)探究——小組交流的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鄉愁這一中國文學史的特殊文化現象,感受中國古樸淳厚的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

本文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春酒、會酒,醉了母親,醉了“我”,也醉了無數讀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在“春酒”、“會酒”席上不斷氤氲起來,瀰漫成濃濃的人情民風之美,具有淳厚、優美的意藴,因此我把知識與能力的第一個目標定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的意藴”。課標對閲讀技能方面的要求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只有體味了的意藴,以情促讀,以讀激情,才能真正地做到用心讀、用情讀。知識與技能的第二個目標是“通過解讀語句理解作者通過敍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新課標要求“欣賞文學作品,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本文的人物善良、親和,閃耀着人性的光輝;本文的情境,氤氲着淳樸厚道的人情之美;語言真摯、平易、典雅、藴藉,可謂語語動人,字字珠璣,耐人尋味,值得細細品味。關於過程方法目標,只有預習課文,淺知課文大意,疏通不理解的生字詞,收集和了解思鄉,才能在學習時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關於情感、態度、價值觀,課標中提到,要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文化的營養,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並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説重難點

我將本課重點定為:朗讀理解課文。本單元要求學生反覆朗讀課文,本課又是一篇詩化的散文,需要學生朗讀感知。本課的難點是解讀語句,深入理解內涵。八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和知識儲備的限制,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與體會,難以理解作者濃烈的思鄉之情,對文字的理解又往往浮於表面,因此我把這個定為難點。近年來中招現代文閲讀試題突出對文本的理解,而理解文本首先要理解語言。這也是學好語文的立足點。

四、説學法

這篇主要是通過兒童的視角寫故鄉的風俗人情,非常適合國中生閲讀,但學生的品析僅僅是淺層的感知,需要在教師的帶領下舉例示範,邊讀邊品,讀出感情,讀出意味。比如:課文最後一段“究竟不是地道家鄉味啊。可是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學生如果讀不好就不能理解這是作者在直抒胸臆表達思鄉之情。所以要引導學生反覆讀,讓他們讀出其中的失落無奈和無法排解的惆悵,這樣就能通過這個句子理解本文的主旨所在。

五、説教法

學生的朗讀能力普遍不高,本文意藴豐富,而筆調素淡,不用心朗讀體味,其中情味是品味不出來的,因此教師要帶領學生細細讀、反覆讀,在讀中品,在品中讀,讀出情感,讀出意味。在品的過程中教師可先做示範,這個示範要細、要具體、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要在他們的水平上有所提高。比如,在品味語言時教師舉例:“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我的品析:“一馬當先,不請自到”寫出了“我”對喝春酒的急切與熱情;“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喻奇特形象,蜜蜂小小的,很可愛,很像當時的“我”,同時這句話和後面的“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體現了鄉鄰們的淳樸與盛情,短短的幾句話,饞嘴的、可愛的“我”躍然紙上,形神畢肖,而淳樸的鄉情正像“我”這個形象的背景氣氛,氤氲開來。

六、説教學設計

一)導入

有一種酒,一點點,就能醉你到白頭,

有一種情,一點點,就能牽動你的心,

有一些人,雖然離去,但你永遠難忘他的個性,

有一些事,雖然遙遠,卻又總是那麼清晰……

這酒,是什麼酒?這情是什麼情?這些人,是怎樣的人?這情事,是什麼樣的事?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作家琦君的散文《春酒》。

二、)整體感知

1、積累字詞,讀準字音:進入課文之前,我們先來學習一下課文裏面生字新詞。

家醅(pēi) 氣氛(fēn) 兩頰(iá) 煨燉(wēidùn) 枸杞子(gǒuqǐ)

薏草(ì) 斟酒(zhēn) 炮製(pá) 挑剔(tī) 橄欖(gǎnlǎn)

門檻(énǎn) 過癮(guǐn)

2、自由朗讀課文,感知文意

給大家讀一讀你喜歡的句子,好嗎?誰讀完了、找到了,就把手舉起來,大大方方地把手舉起來,從你的手上老師可以看到你的自信。(賞讀)

只要你讀響亮了,就是好!

只要你讀得讓我感覺到你是喜歡這個句子的,就是很好!

讀得讓老師和同學們都不由得喜歡上這個句子了,那就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好!

3、初步感知作者的思鄉情

明確:

1)有一種酒,一點點,就能醉你到白頭,這種酒叫——(春酒)

2)有一種情,一點點,就能牽動你的心,這種情叫——(鄉情)

3)有一個人,雖然離去,但你永遠難忘她的個性,這個人叫——(母親)

4)有一些事,雖然遙遠,卻又總是那麼清晰,這些事是——(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童年的記憶。)

板書:我 過新年

母親 喝春酒 鄉情

鄉鄰 喝會酒

三)品讀課文,鑑賞精彩的語言

細節是鮮活的花朵。琦君正是通過文中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抒發了她對童年,對母親,對家鄉的濃濃情思。閲讀文學作品,只有細細品味文中的細節,才能充分體味文中的感情,理解的意旨。

教師要帶領學生細細讀、反覆讀,在讀中品,在品中讀,讀出情感,讀出意味。在品的過程中教師可先做示範,這個示範要細、要具體、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要在他們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可採用學生自讀自評,自讀他評,師讀生評,生讀師評等多種方式激活學生,讓他們動起來,激活課堂。

1)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

寫出了我當時情不自禁,對喝春酒充滿期望而急切的熱情;也寫出了當時“我”很“饞嘴”、可愛的樣子。“總是”一詞寫出了我對春酒的期待之情,“一馬當先”寫出了我急切的心情,“不請自到”讓我感受到了鄉人們相處的融洽,“肚子吃得鼓鼓的”寫出了一個“饞嘴”的可愛的小女孩子的特別,“蜜蜂似的”,形象地寫出了小女孩子吃得飽飽的樣子,突出了她的可愛。“捧”字寫出了小女孩對吃的東西的喜愛和珍惜。

2)“補氣、健脾、明目的喲!”母親總是得意地説。

這句話寫出了母親非常得意的心理。(情趣)請一個學生起來給大家讀讀,其他同學聽他讀得怎樣。為什麼沒讀出來了?這一語氣詞表達出了母親非常得意的心理。朗讀時注意讀出這樣的語氣。

3)其實我沒等她説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裏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寫出了“我”對母親的八寶酒很喜歡,很饞的樣子。(情趣)(甜蜜的感覺)“偷偷”而不是當着母親的面,表現“我”內心是非常想喝的,但又不能讓母親知道的隱祕心理。“好幾回”是指多次,而不是一回、一次,足以見出母親的八寶酒對“我”充滿了誘惑,也顯示出“我”的可愛。

那我們請一位同學給我們讀讀看,看他是否能讀出這樣的感情來。

4)母親給我在小酒杯底裏只倒了一點點,我端着、聞着,走來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門檻時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裏,酒卻全灑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貓時,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來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

寫出了“我”的可愛和情趣。(情趣)“只”和“一點點”説明對母親的“小氣”而感到不滿足。“走來走去”表明了他即使是隻得到了一點點的酒,但還是格外珍惜,捨不得喝。“捏”是對撒了雖不是很多但自己很是珍惜的一點點後的失望。“直”表現小花貓對八寶酒滿是喜歡,舔個不停,煞是可愛。“呼呼”地睡了,表現了小花貓舔碗酒後的相當滿足和陶醉的情態。“也是”一詞,是以“我”當時的心理來揣摩小花貓的,可見“我”也同小花貓一樣饞得要命,也寫出了“我”的那種童趣。

請一個同學來給我們來示範朗讀。其他的同學注意欣賞,聽他們讀得怎樣。師再次強調幾個重讀的詞語。大家來共同朗讀這兩句話。

5)我呢,就在每個人懷裏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才過癮。

這句話寫出了“我”當時很撒嬌,很嘴饞的情態。(情趣)“靠”和“點”説明“我”年齡雖小但很機靈。“舔一舔”説明她想喝但又不敢當着大家的面去喝,只能“舔舔”,即便如此,也讓她很過癮。“才”在和“只有”搭配,足見她的嘴饞了。

6)因此,我每年正月裏,喝完左鄰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廳裏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寫出了“我”焦急等待的心情,小時候,我那企盼的神態。(情趣)若把“眼巴巴”去掉,就不能夠寫出小女孩那種盼望的眼神,目光裏滿是期待和嚮往。

7)母親得意地説了一遍又一遍,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其實母親是滴酒不沾脣的。

“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母親得到別人表揚後的得意和些微的“羞愧”。一副農家婦人的樣子。“其實”這一副詞十足地寫出了母親做八寶酒就是為了讓別人能夠品嚐到其中的濃香就很開心、榮幸和滿足了。一個賢妻良母就真實地再現了出來。

8)花匠阿標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花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划拳吆喝,格外的興高采烈。

寫出了花匠阿標叔的老實善良、純樸的形象躍然紙上。這是故鄉濃厚、淳樸人情的最好體現,不説話,總是樂呵呵地做事,能為很多人帶來快樂,自己是非常高興的。

9)“我就在每個人懷裏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

這看似十分隨意的幾筆細節描寫,讓讀者強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愛這小姑娘,在故鄉,鄰里之間是如此親密隨和、融洽温馨。這種家人般的氛圍,這種温馨的人際關係讓人嚮往不已,而這一切都只包藴在文中極不起眼的一兩處細節中。

四)悟讀課文

1、感受文中最能表現作者思鄉情感的段落,試讀出其中的深情

讀琦君的書像翻閲舊相簿,一張張泛了黃的相片都承載着如許沉厚的記憶與懷念,時間是這個世紀的前半段,地點是作者魂牽夢縈的江南。作者把這種深深的思念之情,濃濃的懷念之意,集中地濃縮在的哪一句話裏?請大家試着讀一讀,讀出作者寄予在其中的深情來。

究竟不是地道的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大家剛才讀得是不是味道還不夠濃?再來讀一遍好不好?只讀最後一句。讀出這種味道來,讀出那種失落,那種追想,那種懷念,那種不可復得的心情來。

2、介紹琦君,感悟最後兩段思鄉的深摯熱烈和對家鄉味的迷戀,再讀最後一段。

琦君1917年生於温州。她12歲隨家遷居杭州,1949年遷至台灣,後定居美國。自去台灣以後,琦君就再也沒有回過温州,她現在已經88歲了.琦君樣深情地説過:“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

五)遷移拓展

古往今來,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寫過表達思鄉、思親之情的詩句。古有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等,現代有餘光中的《鄉愁》等,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所知道的思親、思鄉的名詩古句,體會古今遊子的思鄉愛國情。

七、説作業

讓學生積累有關“思鄉”的詩句,寫在摘抄本上,並註明是用什麼事物寄託情感的。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岑參《逢入京使》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王建《宿建德江》

八、説板書

在講課過程中隨着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深入逐漸呈現板書,以人、事、情為主導,理清課文思路,加深學生的印象。

春酒

——琦君

我 過新年

鄉情

母親 喝春酒

家鄉味

鄉鄰 喝會酒

篇19:八年級《春酒》説課稿

一、説教材

《春酒》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選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以及民間藝人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這篇文章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學習本文可以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加深對我們民族的感情。這也是新課標所倡導的。

二、説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目標:

1、反覆朗讀課文,領悟文章的意藴。

本文所體現的濃濃的人情民風之美,具有醇厚、優美的意藴,另外,新課標對閲讀技能方面的要求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只有用心地讀,以讀激情,以情促讀,入境入情,才能體味到文章的意藴。

2、品味文中的細節和關鍵詞句,體會作者思鄉的情感。

新課標要求“欣賞文學作品,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本文的人物善良、親和、閃耀着人性的光輝;本文的情境,氤氲着淳樸厚道的人情之美;語言真摯、平易、典雅、藴藉,可謂語語動人,字字珠璣,耐人尋味,值得細細品味,在品讀中加深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1、課前預習,查閲生字詞,蒐集關於思鄉之情的作品,查閲有關琦君的生平,課外閲讀她的作品。

只有讓學生在上課前做好了充分準備,才能在學習時對課文有更深入的學習。

2、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通過自主研讀、理解、體會,在此基礎上讓他們互相交流,達到知識的互補和提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課標中提到,要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本文所展示的一幅幅民俗人情畫,都深深地感染學生,給他們帶來美的享受,豐富他們的思想。

三、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反覆朗讀課文,品味細節和關鍵詞句,體會作者思鄉的情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本單元要求學生反覆朗讀課文,本文文字淺顯但意藴深厚,需要學生朗讀感知。理解文本首先要理解語言,在品味語言的基礎上來領悟情感可以説是水到渠成。

教學難點:領悟文章的意藴。

課標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就這篇課文而言,它充滿童趣而略帶淡淡的鄉愁,有很高的品位價值,可以提高學生的內涵與素質。八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和知識儲備的限制,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與體會,難以理解作者濃烈的思鄉之情。

四、説教法

讀書法和美點尋蹤法。

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初讀、聽讀、研讀,每一次讀,都提出不同要求,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由淺入深。在研讀時,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細節、詞語、句子進行賞析,並要求有感情地讀出來。這樣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五、説學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要求學生自主、獨立地預習,蒐集有關資料,為上課作好準備。教學中,初讀、聽讀、研讀、積累、作業設計,都是先讓學生自主探究,而後合作交流,這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識。

六、説教學過程

(一)進入情境,激趣導入

1、展示畫面,在喜慶的音樂聲中,老師背誦一首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七年級、八年級滿街走。”然後引入:俗話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方過年的風俗也有不同。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琦君去她的家鄉浙江温州,嚐嚐那裏的“春酒”。而後板書課題。

(以一首年味十足的童謠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情境。)

2、請同學介紹作者琦君,老師補充

(學生了解文學常識,為理解作者感情作準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用圈點批註的方法畫出你最喜歡的詞,最喜歡的句子。用簡潔的文字説説文章主要寫了哪些事情。

2、檢查預習情況。

(檢查預習情況,為學生理解文本打下基礎。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畫出最喜歡的詞、句子,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閲讀,個性化體驗,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學習興趣油然而生。這一環節,為後文品析語言作鋪墊。同時,教給學生圈點勾畫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引導學生概括文章記敍的事情,可以理清全文脈絡,幫助理解課文。)

(三)聽讀課文,淺嘗春酒

聽教師配樂朗讀,要求學生靜靜地聽,靜靜地想:你從春酒中品出了什麼?

板書:童心酒 母親酒 鄉情酒。

(讓學生通過聽讀,產生共鳴。音樂猶如催化劑,渲染出濃郁的思鄉氛圍,使學生學習的興趣極易調動起來,思維火花也能得到盡情地迸發。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順勢概括出童心酒,母親酒,鄉情酒,並板書下來。)

(四)研讀課文,細品春酒

端起最愛的那一杯春酒,細細地品,説説你的感受。

句式參考:我端起___酒,品出了___,你看(聽)___

提示:

1、品喜歡的細節。

2、嘗精妙的詞。

3、讀濃情的句子。

(通過自主研讀,品細節、説人物、談感情、讀句子,由他們自己發現問題,進行探討,而後合作交流,使他們始終興致勃勃。提供品味的角度與方式,使學生有的放矢,同時也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一板塊我設想學生將會提出一些細節問題,如:課文最後一句“可是叫我到哪裏去找真正的家醅呢?”的意義,以及關於當地特定俗語“十二碟”、“分歲酒”的理解等等,都作好充分準備。)

小結:一杯甘醇的春酒,盪漾着我兒時純真的快樂,散發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流淌着鄉鄰間樸實的情意。此時你品出了春酒真正的味道嗎?齊讀最後一段細細體味。

板書:家鄉味, 思鄉情

(在學生已初步領悟作者思鄉之情後,教師補充作者的相關資料:“自去台灣以後,琦君50多年再也沒有回過温州。她説:‘來到台灣,此心如無根的浮萍,沒有了着落,對家鄉的苦念,也就與日俱增了。’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齡的琦君永遠擱下了那支生花妙筆。臨終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鄉呵……是啊,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故鄉是漂泊海外的遊子心中的根吶。” 以期引起學生的共鳴。)

(五)調動積累,拓展遷移

古往今來,這根思鄉的弦不知被多少心靈撥動,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句子?

(新課標要求學生有較豐富的積累,這一設計可以鞏固以往知識,擴大知識面,還可以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可以説是一舉多得。)

七、説作業設計

如今,年味越來越淡,讓我們追溯年的淵源,進行一次探究之旅。你可以作如下嘗試:

⑴可以蒐集有關春節的詩詞、對聯。

⑵也可以探尋“春節的起源“,蒐集有關春節的傳説、故事,小組合作探究完成關於“春節的起源”的研究報告。

⑶還可以以“我家鄉的春節”為題寫一篇妙文,抒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新課標提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本單元大多是寫各地節日風俗的,結合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我設計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學語文,到實踐中去學習語文,並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Tags:説課稿 春酒
熱門搜索
《小老鼠和大老虎》中班精品教案精品 就業服務工作總結 電影《千與千尋》影評 銀行櫃員個人年終工作總結與計劃 家遠 導員述職報告多篇 慵懶散漫個人整改情況報告精品 遊新昌大佛寺作文精彩 泌尿外科護士工作年終總結 市場經理年終總結 三分鐘即興演講新版 感恩的心中學生滿分作文 在職教師有償補課自查報告多篇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續寫故事新編作文 2023年英語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新版小組團隊的口號 大學生安全教育文章精品 2022國小生防溺水安全名言警句經典 2022技師述職報告 勞動周心得 中學德育年度個人工作總結 有關獨一無二的微信名字通用 機智的老山羊作文精彩 i志願申請書新版 明年中秋國慶假重合有望連休9天新版 學習打羽毛球的心得體會 地產廣告策劃方案 銷售個人總結格式 關於冬天的風景國小生精品的作文 學生會納新總結多篇 自我鑑定100字 授勛儀式 學校招生宣傳策劃方案 國小生數學日記50字 大學聯考志願填報網上模擬 温庭筠《商山早行》原文 美業 採購人員個人總結 跑步達人作文300字精品 大學遲點檢討書500字 雅魯藏布大峽谷教學設計精品 大學生黨員材料報告 心痛的無法呼吸句子經典 2023年跨年晚會活動方案 青年教師國小演講稿 三年級秋天的作文300字 汽車飾品經銷代理合同書 觀看長安三萬裏觀後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