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有關端午節的微信優美文章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05K

有關端午節的微信優美文章通用多篇

2017端午節微信文章【2】:荷香暗度又端午 篇一

“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民俗節日“端午節”,走過了浩瀚歷史的煙雲,傳承着一種歌唱民族和愛國詩章的文化氣息,在風風雨雨的歲月洗滌中,如一道絢麗的彩虹,映照着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最早記載於《荊楚歲時記》,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端午節還有很多的別名,如“浴蘭節”、“女兒節”、“菖蒲節”、“天中節”等,都是和民間習俗有關的一些生活細節而來。

而“端午節”能在泱泱華夏流傳至今,最大的因素卻是因了一位受人民敬仰的偉大詩人——屈原。他的愛國憂民的情懷,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及其“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與意志,使他成為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屈原,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他首開新詩體——《楚辭》,後人將其與《詩經》並稱“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他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一部部文學瑰寶在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河中如日月輝映,流光溢彩。在他有限的一生中,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以楚國走上富強的道路為己任。當他的祖國面臨滅亡的時候,他悲憤難捱,於農歷五月初五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歷代的文人墨客,到了端午節都要寫詩作賦,以表達對屈原的緬懷。“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文秀《端午》詩歌讓人在節日的扼腕歎息中多了一份懷念。唐代褚朝陽也有“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的詩句,深切地表達了人們對一代愛國詩人的尊敬與紀念。

而民間的紀念活動更加豐富多彩,逐漸形成了一種遍佈全國的文化習俗。流傳至今的主要有“賽龍舟”,“吃粽子”等紀念活動。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江河盪舟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故稱“賽龍舟”。而“吃棕子”,則是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演變為現在的每逢端午節“吃棕子”的習俗。“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也。

“賽龍舟”和“吃粽子”,説明了中國人民對屈原的道德觀念和人生理想有着高度認同。因此“端午節”也是中華民族表達對優美詩歌、偉大詩人崇高敬意的一個節日。

感時懷古,撫今猶歎!偉大的詩人雖然在行走在遙遠的古代,但他的從“小我”走向“大我”的`思想及人生理念,他那壯麗輝煌的詩篇,卻穿越的時空,以一個濃郁的民族節日的形式,與我們相連千秋萬代。

“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荷香暗度,卧聽江頭,畫船喧疊鼓。”

穿越千古的荷風又吹過屈原故里,田野,麥黃杏熟,河畔,棕葉飄香。一個與詩歌有關的節日——“端午節”,又在疏疏的“黃梅時節家家雨”中向我們走來。

端午節微信公眾號文章 篇二

端午節還沒有到,就看見大街上賣貨郎挑着花花綠綠各種顏色的香包、香囊、五色線的手鍊、硃砂牌等等,琳琅滿目,五顏六色,看得人眼花繚亂,節日的氣氛悄然而至,不由我想起了兒時的端午節。 在我小的時候,過端午就是過年之後最開心最喜歡過的節日。那時候我就會有新衣服穿,新玩意戴,還會有好吃的!哈哈,想想都幸福。 那時雖然我並不知道端午節是咋回事,紀念誰,它的來歷,為什麼要吃粽子、甑糕,還有五色線及香包的寓意,但我知道,這些東西,我會有,好玩,開心。

我小時候病多,又是家裏的獨女,更是老婆婆、姥爺、奶奶的寶貝。所以端午節他們都很重視,端午節前兩三天奶奶就開始準備了,到村衞生所,幾毛錢買一些,雄黃,香料,還有艾葉粉什麼的,她去我就跟着去,回來還能帶一塊洋糖吃,一邊往回走,我一邊問奶奶“雄黃是什麼,香料做什麼用,艾葉粉有什麼作用。”奶奶就會説,天氣熱了,蟲子多了,你喜歡睡門套地,涼快,有了這些,蟲子就會繞着你,不咬你。當時的我稀裏糊塗聽得不是很明白,反正大概就是驅蟲子的藥吧!回到家裏,我奶奶就把平時準備的碎花布紅布都準備好!開始做香包平安牌什麼的!只見奶奶把布一剪,捏在手裏,放點我也不知道是香料還是雄黃,然後拿針不知道咋縫的,東折一下,西縫一下,一會兒,一個小小的棉骨朵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上午就可以做一二十個,然後用五色線串起來綁在我手腕上,奶奶看上去好是滿足,接下了,我的香包,硃砂牌,一個不少都做,真好。我脖子上手腕上腳環上的,還有衣服釦子上都有,把我打扮得很花哨,渾身香氣滿滿。

把我弄好了,奶奶就開始做端午飯:甑糕。奶奶拿來好多棗,放在水裏,又放點鹼面,説棗能洗乾淨,再用清水一洗,然後放在鍋裏蒸四十分鐘就好了。接下了就開始煮江米,奶奶説,一碗米,三碗水,等水開了放米,這要不停地攪拌,不能讓米粘鍋,直到米煮得粘粘乎乎就可以了。然後找個盆子,舀一勺米鋪平,放一層蒸好的棗,一般鋪三層最好,再放在大鍋裏蒸一個小時就好了。奶奶邊説邊做,很是利索。當時我就很想吃了!香香的!甜甜的,真好。

那時候每年端午節,我就可以穿新衣服了,奶奶常説,過了端午,再把棉衣送,我當時不明白為什麼這樣説,就問她,為什麼這樣説,奶奶説,過了端午節就是真正的夏天了!天氣就不會再冷了,棉衣就可以洗洗放櫃子裏了!就可以穿單衣服了!你每年都長高,所以你呀,每年都會穿新衣服。每每這樣説,我都高興,因為,奶奶早都給我準備好了!花肚兜,花褲子,花短袖,呵呵!真好! 現在的端午節,雖然過的比以前好,祝賀的短信比比皆是,甑糕,粽子,香包,硃砂牌比以前的都好,隨時都可以買到,而且從做工到口味,都比以前的精緻,口味也多元化了。可是我就是總感覺少了點什麼,過得越來越沒意思了,再也找不到那種有着濃濃親情的味道了!唉!想了半天,原來是沒有了疼愛我的奶奶,還有一些已故去的親人。

端午節微信公眾號文章 篇三

今天我和幾個同學以及我們的爸爸媽媽一起去光瑞美好鄉村過端午節。一進鄉村大門,眼前兩條路,都是用木頭條搭的,路兩旁的護欄也是木頭條,順着大門左邊的木頭通道走了一會兒,右邊出現一大塊金黃的麥地,此時麥子已成熟,金黃金黃的,這讓我想起一首歌《風吹麥浪》。沿着木頭通道繼續走了一會兒,右拐進一木頭通道,通道左下方有三個大籠子,其中一個裏面關着四隻肥大的兔子。我拔些野草,它們爭着搶着吃;籠子前方是一個蔬菜大棚,裏面種的全是玉米,高高的杆上已結了玉米穗。房子也用木頭條搭建,就一層。屋裏大小大概跟自己家客廳的大小差不多,擺有倆沙發、一張牀、一個茶几、一對木凳,角落裏還有個小木桌,往裏走有一間小小的廚房和一間超小的廁所,牆上掛着電視,可以看。

屋外有個小院,小院被木橋分隔成二個地方,稍小那塊擺了一個雙人吊椅。吊椅對面是大太陽傘,傘下有一個木頭桌。稍大那塊有一個大遮陽棚,下面有一張長方形大桌,能圍坐十幾人。

我們放下行李,返回大門口,放眼望去,鄉村到處都是同學家那種小木屋;順着主道往前走。主道像小橋,橋下左右兩邊是小木屋,屋前地面鋪着一層假草坪,草坪上豎着個大遮陽傘,傘下是大木頭圓桌或小木桌和一些藤椅,還有鳥巢一樣的吊椅。再往前走,進入的木頭屋是總服務枱,穿過去又走上木頭橋,橋下右邊棚下有個很大的整套的石磨,石磨上有面粉,我推着石磨上的木棍感受了下驢拉磨磨面感覺,感覺挺輕的。接着往前走,左右兩邊有個帶頂棚的長廊,廊裏有好多休閒桌椅,用來喝茶聊天休息。再往前走,一大片綠草坪上有幾個底色是白色的蒙古包,很漂亮。總之,我們進入了一個木頭的世界,木頭房子木頭路,木頭桌子木頭椅,這裏的一切設施基本都用的木頭條,感覺很像我們小時候拼的木頭玩具一樣,只不過是放大版的。除了木頭,就是到處鋪着綠草坪,一派田園風光。

回到同學家的小木屋,和同學們一起吃燒烤,吃粽子,玩三國殺,玩抓人……

這個地方真美,我們玩的不亦樂乎,今年過了一個別樣的端午節。

端午節微信公眾號文章 篇四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就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為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就是過節平常就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説起粽子,它不僅僅好吃,最主要的就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就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就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説就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就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向帶着,據説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就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然而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就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就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就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端午節微信公眾號文章 篇五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如涓涓之水發源於遠古,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是勞動者汗水和智慧的結晶,承載着炎黃子孫多少悠悠的情韻。

曾記得小時候,在臨近端午時,家鄉的大街小巷首先會出現賣粽子葉的。抑或,會看見家家户户的門前,人們三個一羣,五個一夥,圍着一個裏面盛着泡着糯米的大鍋,左手握着捲成圓錐形的粽子葉,右手用小瓷湯匙舀糯米進入其中,再用一根筷子“篤篤篤”地舂着被粽子葉裹着的糯米。就這樣一邊舂一邊添加糯米,直至差不多時,再小心翼翼地用稻草把緊緊地裹着糯米的粽子拴好。至此,包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每當站在旁邊靜靜地看完整個操作過程的我,此時,內心會湧出一絲青青的驚喜:端午節要來了,不但可以吃上粽子,還可能有新衣服穿了。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從大詩人杜甫這首五律中,關於端午穿新衣的緣由,可略見一斑:端午穿新衣,早在唐朝就有之;且端午過後,將步入酷暑,得換上合體的衣衫,以度過一個清涼無比的夏天。

喜歡粽子的樣子,更喜歡粽子的味道。那圓錐形的粽子,外套一襲青色的粽子葉,身上還繫着稻草,一如一塊經過精心包紮的翡翠。若慢慢地剝開青色的外套,映入眼簾的,是堪比少女肌膚還要潔白如玉的糯米粽子。那又白又滑、玲瓏剔透的模樣,常常讓第一次見到的人,雙眸凝視,然後,會情不自禁地用嘴脣貼近那有如無可挑剔的肌膚,親親一吻。慢慢地,那糯米的清甜自舌尖漸漸沁入至心田。於是,你會在那甘冽的瞬間,徜徉在無比的愜意之中……

端午如果只是以品味粽子為目的,那就失去其應有的風韻。可不是嗎?而實際上,端午與中秋節一樣,是一個詩意盎然的民間節日。端午節這天,出來“遊百病”的男女老少,穿着整潔的衣衫,洋溢着花一樣的笑靨,把端午節帶來的愉悦暴露得酣嬉淋漓。

在家鄉,“遊百病”是端午節的一個主要民俗。為了生活,每天穿行於滾滾紅塵中,勤於耕耘,不惜揮灑汗水,在裊裊炊煙裏協奏着鍋碗瓢盆交響曲的男女老少,無論有多忙,或者不喜户外活動的,而到了端午這天,必須要出去爬山才行。否則,倘若還蝸居於室內,就被人們戲稱為“癩蛤蟆躲端午”。很多人都會説這句俏皮話,卻並非知曉這句話的緣由。據《帝京景物略》記載,在明朝,端午節這天,視端午為“重五”,即五毒盡出的一天。人們會紛紛走出户外,爬到草木葳蕤的山頂避毒。“綵線輕纏紅玉,小符斜掛綠雲鬢”,這是蘇軾對端午節的描繪。宋朝的女子,髮髻上掛着驅邪避毒的符籙,以確保永久的平安。如今的人們,在家鄉,還可見慧心巧思的女子揹着腰間斜掛着用綢布絲線精心縫製的小布猴或荷包的孩子,徜徉於城市郊外的小路上。由此即可知曉人們對端午的重視了。更有甚者,會把外形醜陋卻全身是寶,具有清熱、拔毒、消腫止痛的蟾蜍捉來,並擠出其毒汁,再配上石菖蒲、雄黃酒,塗抹在耳鼻上,以避毒。

偕同家人,任心閒話、絮語漫談間,享受着端午彌散出來的芳馨,走在鋪着青石板的幽長幽長的步行街上,視線穿過熙熙攘攘的似的遊人,極目遠眺,常常會看見,一排排,擺在街道兩旁的,全是幾乎喊不出名字的花草、草根、樹根——據説全是中草藥。而我,會信步走到地攤前,並慢慢蹲下,裝着一副行家裏手的姿態,一邊與攤主搭訕,一邊撥弄着那些似乎剛剛從土裏拔出來的還飄溢着清芬的綠色植物。倘若看到怦然心動的花草樹木,會故意把價格壓得極低,卻又裝出真心想買的神態,與攤主討價還價一番。還的價錢與攤主想要的相差甚遠,生意固然未能成交;離開時,又裝着依依不捨的樣子,內心卻已盛滿了香溢遠清的花草樹木。

端午節的街上多了幾分村野的氣息,少了許多城市的汽車尾氣味。喜歡這種氣息,這是自然的味道,彷彿迴歸了世界的本真,返璞歸真。於是,祖先生存的印跡,一幕幕,穿越般,映入眼簾:刀耕火種,只為繁衍着生息;神農嘗百草,從此人類與草木結下了不解之緣。如果説,每一個民間節日都有其獨具一格的意義,我想,端午節的意義,應該不只是為了驅毒避邪吧。飲水思源、不斷洗濯磨淬出常青的生存智慧,應為端午的深層含義。比如,登山,有心之人,會在攀越時想起曾經居住在山嶺的祖先的不易。不像過端午節的我們,跟隨着“遊百病”的大軍,爬東山,登魚山,玩奇緣洞,多了幾分融融之其樂,卻少了些文人墨客善感的情懷。

小時候,穿上新衣服,吃過早餐的我們,會提起一串串粽子,一邊爬山,一邊吃着粽子。記憶中的東山,雖有寺廟,尚未有僧人居住。平時,除了放假的學生,至此遊山的人並非很多;只有端午節時,全城的男女老少會不約而同地登上東山“遊百病”。

東山,屹立於東門的田土旁。可能是山上土質適合樹木生長的緣故,相比之下,東山上的樹木比環繞着城區的其他山的茂盛。山上冬青樹、杉樹、松樹等四季常青的樹居多,如此緣由,春夏秋冬,東山都會以它翳密的林藪、欲滴的青翠和傲然挺立的英姿吸引着家鄉的男女老少。尤其到了端午時節,乘興而來,上東山踏青的人們,摩肩接踵,揮汗如雨,比比皆是。沿着曲曲彎彎、蜿蜒而上的石級向上攀爬,首先能讓瞳孔迅速擴大的,是一條人工雕刻的石龍。在我懂事起,就已經有了。上面沒有碑文,無法推斷其何時建起。但是,色澤已漸漸晦暗的石龍,似乎刻着代遠年湮的滄桑——想必,應該有些時日了吧。

別看都是端午遊山,選取的視角卻不盡相同。平時裏喜歡詩詞歌賦者,每到一處,總會湊近,探究一番,試圖挖掘出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撫摸着石雕,或仔細看着一個碑文。完畢,再遠望着對面迷迷濛濛的遠山,載着厚甸甸的情思,不把自己沉浸在那“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裏黃鸝時一弄……”的氛圍中,誓不罷休。而喜歡照相的,往往會對着某一景點,或擺一姿勢,在“咔嚓”聲和燈光的閃爍中盡享那瞬間的竊喜。孩子們則不聽大人的指揮,像剛出籠的鳥兒一般,漫山地飛奔。最讓人耳目一新的,還是那些擅長唱山歌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山間迴盪着的山歌之中

端午節微信文章(三):端午節送禮 篇六

傳統禮品1:粽子 鹹鴨蛋

走親訪友,經過精美包裝的粽子禮品盒,顯得大氣能撐場面,現在各大超市和商場基本上都有促銷活動,打算大動作送禮的朋友,現在可以下手了。

但如果自己在家裏煮着吃,建議買散裝,這樣划算,而且能清晰辨別出粽子的好壞。當然,配上傳統的松花蛋、鹹鴨蛋,這個端午,自然更有韻味兒。

小貼士:九子粽

粽子的一種,即把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九隻粽連成一串,並且用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大多作為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故“九子粽”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徵。

現代禮品1:豆漿機、按摩器

端午節,誠心的你購買了粽子、松花蛋、鹹鴨蛋,還覺得差點什麼?是否感覺有點落入俗套,不夠新意?。.。.。.不如就先來了解一些新意招數。

可能你不知道,端午節也被稱為女兒節。出嫁的女兒回孃家,作為女婿的你怎麼也得好好表現一番,送丈母孃什麼禮物好?不妨就送一些有現代意義的禮品。送健康,奶粉、核桃粉略顯老套,還不如加一點“銀子”時尚一回,送一台豆漿機給老人,或者送一台按摩器,或一個水宜生的水杯,在安撫老人心靈的時候,也送去最大的健康。

傳統禮品2:香囊、艾虎

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玲瓏可愛。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説有避邪驅瘟之意,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

端午節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綵為虎,粘以艾葉,佩戴於髮際身畔”,據説可以鎮祟避邪、保佑安寧。

現代禮品2:飾品、花朵

節日的祝願,往往凝聚着美好的祝福,能夠帶來永遠的運氣,愛情的誓言在此時也會更顯靈犀。此刻,你可以送心愛的她/他一樣飾品,用來收集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端午運氣,或者像年輕人一般,送一束鮮紅的玫瑰花,或一束永不凋謝的“小熊花”,感動的同時也來放肆浪漫一回。

節日送禮,是最適合不過的了。而且不同的花都有其花語,君子蘭代表高貴、有君子之風。劍蘭代表避邪鎮災、福祿、富貴、節節高升。文心蘭代表快樂、隱藏的愛。黃百合代表財富、高貴、快樂。

端午節微信公眾號文章 篇七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稱重午或端陽,許多習俗也與“五”有關。那一天,人們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關於艾草還有個美麗的傳説呢。相傳太上老君有一次下凡,他變成一個乞丐的樣子到一個男人家請求住一晚,可男人卻不客氣地將他趕走了。太上老君回到天宮後,將此事告訴了天帝,天帝大怒,命火龍在五月五日火燒村子。人們耳聞後,紛紛躲進山裏避難。一個小孩子走得很慢,人們都很為他着急。太上老君見了,就告訴小孩插艾葉能保家。小孩聽了,就割了一些艾草,在每家每户門前都掛了一株,一場大火下來,沒有一個房子被燒燬。從此家家户户到了這天都在家裏插艾草來保佑自己的家。

在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是主要的活動。説起粽子,它的形狀和口味各不相同:有三角的、四角的、六角的;有鹹肉味的、香腸味的、紅豆味的……

在我國南方過端午還要吃五黃:黃魚、鹹鴨蛋黃、黃瓜、黃豆瓣包的粽子及雄黃酒。但無論南方北方,在這天都要用雄黃在兒童頭上畫個王字,並佩帶上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微信文章(二):端午節的考古研究 篇八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文獻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端午節起源於何時──長期以來眾説紛紜,説法不一,爭論不休。關於端午節起源的主要觀點有四種:

流傳甚廣的“歷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及宗檁《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還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等。

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古百越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節的歷史教育》(見《聞一多全集》)兩篇論文中詳細論證了他的觀點。

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

説端午節源於夏至(詳見劉德謙《“端午”始源又一説》)。

據考證,端午龍舟競渡的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吳越之地於春秋之前就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即使在屈原本人的詩作中,也可以反映出當時競渡的風俗來,如《楚辭˙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屈原所乘的這種狹長而輕小的舲船實質上也就是當時一種競度所用的船。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説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6] 上海縣馬橋公社俞塘村的一片古海灘上,原住着一羣古越族先民。專家推測,最早是古越祖先將部落圖騰繪製在獨木舟上,又划着這種舟去探親訪友,有時大家遇到一起,便會趁興比賽誰劃得快。隨着龍神觀念逐漸成為炎黃子孫共同的意識後,圖騰舟也就演變成了各式各樣的龍舟,並從中產生出競渡的遊藝形式,此後漸漸形成為中國各地的傳統風俗。[7]

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與《端午的歷史教育》論文會考證認為: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龍為圖騰的,為表示他們是“龍子”的身分,藉以鞏固本身的被保護權。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江河水裏祭祀龍神,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8] 他們不僅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而且每年在五月五日這一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有一項活動便是在急鼓聲中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的遊戲,繪圖騰神,也給自己取樂。這便是龍舟競渡習俗的由來。[5]

古研究的發展和發掘的大量出土文物證實,聞一多先生的考證是科學的。中國的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樣,同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源地。從發掘的原始文化遺存和歷史傳説結合起來看,中國長江以南曾居住着一個龍的圖騰族羣,即古百越族。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龍祖的節日。

端午龍舟競渡之俗起源於南方,把農曆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附會以紀念屈原跳江自盡而最後形成端午節傳統風俗。端午節風俗形成可以説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隨着歷史發展又注入新的內容。

端午節微信公眾號文章 篇九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逐漸淡化與消亡,就是近年來文化界的熱門話題之一,幾乎每年的春節和中秋節,都會有人出來唸叨一番。有人甚至將這歸因於“洋節”的流行,認為其實質就是強勢文化侵入導致的本土文化衰退。我認為事情不會這麼簡單。

至少有兩方面的因素,就是不容忽視的:一方面,就是社會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特別就是城市居民,過去的節日特定食品如今隨時可以享用,週末的休閒娛樂可以比過去的節日還豐富,傳統節日自然就淡化了;另一方面,傳統節日就是在過去的生活節奏中產生的,或者可以説與舊時農業社會的生活節奏相依存,在今天這個社會大變革的轉型時代,生活節奏空前加速,可能就是人們不得不疏離傳統節日的更重要原因。換個角度説,“洋節”就是伴隨當代生活節奏一起進入中國的,所以最先接受“洋節”的,恰恰正就是最能適應當代生活節奏的青少年。

與人們對春節與中秋的不能忘情相比,端午與重陽這兩個傳統節日就更就是漸行漸遠。彭國樑先生要我寫一寫江南的端午節,我卻不得不將題目定為“兒時的端午節”──因為所能憶及端午節的印象,竟大多已就是兒時的事了。

粽子似乎就是端午節的標誌。其實南京習俗,吃粽子並不限於端午節,但端午節一定要吃粽子。只就是南京的粽子好像從來就沒有出過大名,説到粽子之類的江南小吃,人們只會想起蘇州和杭州。

南京包粽子用的就是蘆葉。時近端午,菜場裏,街邊上,都會有這種被叫成“粽葉”的蘆葉賣,在上世紀50年代不過一二角錢一把,足夠小家庭包粽子用。可當時的南京市民還就是喜歡到外秦淮河邊、夾江邊的蘆葦叢中去採粽葉,説起來就是一種樂趣,講穿了還就是想省一點兒錢。我在十來歲時,就曾跟着鄰家的大孩子鑽過蘆蕩,轉來轉去,見到的蘆葉都不足一尺長,只及街邊賣的粽葉一半。好歹總算扯了一些回家,手上劃了不知幾道口子。用過一次的粽葉,一般人家都捨不得扔掉,洗淨晾乾,闆闆正正地紮好了掛起來,留着來年摻在新葉裏用,其實一點清香味都沒有了。

無論新葉舊葉,用前都要用水泡。端午前幾日,家家門前都放了一隻大木澡盆,浸泡着一盆的粽葉,也總就是用新葉遮住舊葉,讓人覺得端午的顏色,就就是那種青豔欲滴的翠。蒸煮過一次的粽葉發黃,再煮一次就發黑了。所以吃完粽子,媽媽只將發黑的粽葉挑出扔掉。扎粽子的線,常用的就是粗白棉線,就就是平時縫被子用的那種,也就是可以反覆用的。只有少數人家,用的就是納鞋底的多股線。

包粽子本該用糯米,因其黏性好,可以黏住惡龍的牙齒,免得它去傷害屈原。然而一般人家只能以粳米摻少許糯米,甚或以秈米為主,摻上粳米和少許糯米,因為在計劃供應的糧食中,粳米和糯米都就是限量供應的,糯米尤少,大約一個節期一人只有一斤,且價格也要高几分錢。貧寒人家,不得不做這種算計。包粽子的米也需要泡一段時間,使其吸收一定水份,容易煮熟,但也不能泡得過久,否則會酥成米粉,那就只能做元宵了。

家裏常包的就是白米粽,偶或也能包點夾心粽。一種就是素心,在米里摻上紅豆,或紅豆沙,或去了核的棗肉;肉粽,就是將過年時省下的臘肉,切成肉丁,每隻粽子裏包入二三丁,吃時揭開粽葉,只覺肉香撲鼻。記得文革初大串聯,火車經過金華,五分錢一隻買了兩隻火腿粽,裏面竟有一寸見方的火腿塊,吃得我目瞪口呆,不敢自信。

不同內容的粽子還得放在一鍋裏煮,就要變換粽子的形式或在扎線上作出記號,以利辨識。常見的有四角粽與小腳粽,後者較難包得規整。包粽子就是女人的事,家中的母女婆媳,圍坐在木盆邊包粽子,也就是一種手藝的考試與較量。有時鄰家的女人也湊過來看,品頭評足;自恃手藝好的人,還會大方出手,動作麻利優美地包出個挺括的粽子來,得意洋洋地享受一串讚美。近年超市裏賣的粽子多就是四角,甚或如日本式,簡單地折成一個長方體,全無藝術可言。煮粽子也要算技術活,往往就是頭一天晚上煮開了,就焐在煤爐上,夜裏要起來看幾次,不能耗幹了水,更不能煮得夾生。那一夜裏,真就是滿室生香。

端午節微信公眾號文章 篇十

在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説説端午佳節吧!端午佳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佳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佳節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着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後,爸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着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着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裏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着你去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