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目無全牛成語故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3W

目無全牛成語故事【精品多篇】

目無全牛成語故事 篇一

【釋義】就是眼裏看到的不是整頭的`牛,而是隻看到牛的各個部件和部件間的空隙。

比喻技藝達到精通純熟的地步。

【出處】春秋·莊周《莊子·養生主》。

庖丁是戰國時期魏國一位著名的廚師,他肢解牛的技藝非常高超。

有一天,梁惠王看庖丁拿刀分解牛的肢體,只見他手觸、肩靠、腳踩、膝頂,每招每式都非常優美,牛的肢體分解時發出的聲音配合着他的動作,也是顯得很美妙動聽,就像音樂一樣。

看他解牛,簡直就是一種藝術享受。

梁惠王看了一會,感到簡直是不可思議,不由自主地讚歎起來:“太妙了!你的技藝是怎麼達到這麼純熟的地步的?”庖丁放下刀,回答説:“因為我對解牛這項工作非常熱愛,所以幹起來就全神貫注。

而且,我也是經過了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才達到今天這種境界的。

我剛開始解牛時,眼睛裏看到的是整個一條牛,不知道應該從哪裏下手。

三年以後,我眼裏看到的就不再是一頭整牛了,而是牛的各個部件組合在一起的東西。

這樣的話,我在解牛的時候,就知道哪兒是皮肉,哪兒是筋骨,下刀的時侯,刀就在筋骨之間的縫隙中游動,根本就碰不到骨頭。

我現在就是閉上眼睛,也可以熟練地解牛,毫不費力。

”庖丁又指着自己用的刀,説:“您看我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了,還跟新的一樣,而別的廚師,一個多月,最多一年就要換把刀。

這是因為他們不懂得解牛的訣竅,刀老是碰到骨頭的緣故。

”梁惠王聽得如醉如痴,不住地點頭,而庖丁在説話之間又解完了一頭牛。

目無全牛成語故事 篇二

【注音】mù wú quán niú

【出處】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莊子·養生説》

【釋義】全牛:整個一頭牛。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的技藝

【結構】主謂式

【近義詞】遊刃有餘

【同韻詞】剖決如流、一年到頭、眾毛攢裘、用智鋪謀、如鯁在喉、故劍之求、羣起效尤、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棒打不回頭、息交絕遊、。.。.。.

【年代】古代

【燈謎】午

【英語】besupremelyskilled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莊周講一個故事:有個廚師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術十分嫻熟,刀子在牛骨縫裏靈活地移動,沒有一點障礙,而且很有節奏。梁惠王看呆了,一個勁誇他技術高超。廚師説他解牛已經19年了,對牛的結構完全瞭解

【示例】操利柄而目無全牛,執其吭如芻豢悦口。 唐·楊承和《樑守謙功德銘》

目無全牛成語故事 篇三

成語釋義:

宰牛時,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形容技術高超、熟練,達到神化的境界。比喻掌握了某種規律以後,辦起事來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來源追溯:

《莊子·養生主》:庖丁釋刀對曰:“……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故事鏈接:

古時候,梁惠王有一次請庖丁為他表演宰牛的技術。只見庖丁宰牛時,動作像跳舞一樣有節奏。不一會兒,一條牛就被肢解開了。梁惠王看了讚不絕口,就問庖丁:“你為什麼會有這樣高明的宰牛技術呢?”

庖丁回答説:“我宰牛時講究一種高深的境界,已經超過一般的技術水平。開始解牛的時候,看到的是整頭牛,不知該從哪裏下刀。幾年以後,我對牛的全身結 構,包括哪裏有空隙,哪裏有筋骨,都完全清楚了,我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解牛時,憑感覺就知道哪裏能下刀,哪裏不能下刀。我按牛的各部位結構,割開筋骨相 連的部分,順着骨節間的空隙逐步肢解。這樣一刀下去,連小的骨頭都不會碰到,更何況是大骨頭呢?”

梁惠王聽了庖丁的話,深受啟發:凡事都要按規律,才能辦得好。

學以致用:

他的專業技術爐火純青,在全單位屈指可數,簡直到了目無全牛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