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培計劃研修日誌(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3W

國培計劃研修日誌(通用多篇

國培計劃研修日誌1

在這次的國培學習中,我認真聆聽了國小數學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應用、電子白板的基礎應用、教學PPT設計入門等九門課程。通過學習,我知道課堂上恰當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可以化靜為動,把無聲轉化為有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學生易於理解、接受。所以我要藉助這次學習的機會,很好的學習,提高我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更好的服務於教學。學習計算機技術,除了聽課外,更重要的是勤操作,多摸索多練習,做到熟能生巧,更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恰當的設置動畫、情景,真正把信息技術融入到國小數學的教學中去。

在培訓中,我瞭解到白板特有功能及其技巧使用:如應用拉幕、探照燈、拍照、擦除等白板的這些特殊效果和應用技巧,可以設計出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特別是白板對動畫、視頻的隨時暫停控制與標註使教師能夠更加自主的應用現有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彌補了很多課件交互性較差的缺陷。我還聆聽了眾多專家教授的講座,傾聽他們對國小語文信息技術教學的理解,能夠觀摩一線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習他們的教學技能,對我來説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禮,心靈的震撼和理念的革新。我深深地感到自己教學的膚淺,知識的匱乏,學識的淺薄,能力的欠缺。專家們精闢的論述,獨道的見解,新穎的教法,人格的魅力,淵博和知識無不影響着我,感染着我。使我明白我要轉變思想,提高能力。轉變教學思想,由重知識傳授變為能力培養:我們不應該僅僅教給學生知識,還應該教給他們學習的能力,既“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中,課堂上學生是主體,因此,我們要儘量不要面面俱到的去講解,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空間自己去學、去探索,讓它具有開放性。這樣的課堂,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索能力。教師也變成整個學習集體中的一員,不再是遠離學生的躲在設備後的軟件或設備的操作者,學生在無意識中達成了更多的與老師和同學的情感上的交流溝通,學習興趣也隨之提高。

以前的教學過程中,我的主要時間是改作業,與學生交流,上課還是上課,説實在的教研對於當時的我來説,不懂,也認為沒有必要。然而,我心裏特別清醒,我的課存在很大的隱患,隨意性太強,現在有效有益的授課過程在新課程中的表現我並不知曉,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課堂教學和課下指導的最有效的方法。這也增強我繼續把課講好的信心。所以這次培訓對於我來説,是一場及時雨,一次再教育,一次生動的手把手的教練。教學工作是辛苦的,但是我要始終保持一顆火熱的心,不能忽視與時俱進,師生溝通,我們要走進學生之中,做他們的良師益友,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與學生心心相通才能讓我們的感受到教學相長,收穫到學生的成長,進步以及教學帶給我們的快樂。這次培訓既充實了生活,又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課堂教學能力,切實有效的學到了教學中非常實用的知識,如何上好信息技術課是擺在我們每一位信息技術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和嚴峻挑戰,但是隻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勤于思考,刻苦鑽研,並把我們好的思路、想法貢獻出來,供大家一同來學習和探討,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找到一種高效、快捷的方式,使我們的信息技術課成為學生最喜愛的課程。我會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學會學習、學會借鑑、學會轉化,以待新的進期步,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國培計劃研修日誌2

今天的學習任務相對比較寬鬆——開展小組“工作坊”集體備課。我們組的任務是實用類教學,確定的課題是《別了,大不列顛尼亞》。由於我們組的老師大都是江蘇、浙江、廣東的老師,所以,由誰主講大家都表現出“謙讓”的風格,最後我提議,還是由年齡最小的老師來上課——我們組的組長高冰峯老師。評課專家就由我這個全組最老的老師和毛劍飛老師充當——去評論別的組的課。

整整一天,我們都在爭議,首先是對文本的解讀,爭了一個上午,有人認為新聞的特點不能不講,因為這是人教版第一冊的教學內容,和國中要有一個銜接,我覺得倒未必要認真講,帶過即可,結果後來大家確定為通過文本的解讀“温習”新聞,這個方式我認為是妥當的。

其次爭的是要教給學生什麼。大家雖然知道從解讀文本的角度看,就是抓住文本、解讀文本,但具體是什麼,卻爭議了很久,組長請我談談看法,我就提議,重點是不是放在對“最別緻”展開探究,引導學生髮現文本中“最別緻”的地方。大家覺得這是可行的,既符合新聞的特點,也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接下來就是探討怎麼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問題了。有人認為,可以先讓學生概括新聞事件,也可以列表概括,再讓學生根據新聞的一般結構寫一則新聞,組長還説,他也將根據本文動筆寫一篇新聞(目的是用這篇文章和原文作對比),隨後再進入到探究“最別緻”這一環節——對此我也提出我的擔憂,要在一節課裏做到讀寫結合,恐怕會既花時間,又無法展開充分探究活動。

探究“最別緻”這一環節又引發發家的討論,有人認為讓學生提出問題在展開討論為好,有人認為最好還是教師先確定一個討論的範圍,比如標題、選材、表現手法、語言四個方面,以免學生走着。我認為,不確定探究範圍,這是教師的最高教學境界,因為它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多,需要教師做各方面的預測和準備,並具備應對學生各種提問,我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要是我是學生,我就會提這樣一些問題:英國人為什麼要選擇乘船離開而不是更快捷的飛機?為什麼要選擇使用《日落餘音》這首曲子作降旗音樂?如果規定探究範圍,那麼教師就不會顯得很辛苦,只要在規定的四個方面準備充分即可應對學生的問題,但這樣勢必限制學生的個性思考——這也是我們大多數教師採用的教學模式。爭議到最後,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結果,只好留給組長去思考了,但是,臨散會之前,我和其他兩位老師還是提醒組長,在探究環節,最好還是不要使用原材料來做比較,因為這樣做的後果是:可能會花時過多,關鍵是將無法做比較——至少在選材方面無法比較。

一天下來,我覺得收穫挺大,因為這種備課方式很值得推廣,我覺得可以叫做“探課”,就是探究面對文本時每個人在“教什麼”“怎麼教”上的不同觀點,通過思考、討論、形成適合自己、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這樣做是很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想想我校的老師,往往也是這樣做的——只是做得還不夠到位和徹底,我想可以推進這項工作,比如做不到每一篇文章都這樣,至少可以考慮每個月就一篇文章開展這樣的活動,以推動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得更快一些、更成熟一些。

國培計劃研修日誌3

踏着北國茫茫的初雪,帶着滿腹期待,我走進了省城的長嶺湖畔。繼而全身心的投入到這次意義重大的教育部,財政部“國培計劃”——黑龍江省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中來。半個月前我還在匆匆來培訓學院的路上,而今已經到了要回家的時間了,總結此次培訓的點點滴滴,不由地感慨萬千……仍記得抵達培訓學院時老師們熱情接待、妥善安排,仍記得開班儀式上學員們開心介紹的情景,仍記得兩位主講老師培訓時對我們的諄諄教誨,……但是更令我難以忘懷的是與全省各地學員共度的15天時間,其中有酸、有苦、有甜……經過這幾天的培訓,真正讓我體會到了——潛力無限,快樂無限。不虛此行。

一、課堂組織,豐富多彩

我們這期培訓班150人,來自全省各地,簡短的開班典禮後,緊張的學習就開始了。我們採取先講解理論知識,後進行學術研討的學習模式。這樣既可幫助學員們互相瞭解,又可讓老師認識學員,增強師生互動。

作為學生學習我格外珍惜這樣的機會,碰到問題都會全力去弄懂。這裏全新教育理念的應用使我深受震動。老師並沒有灌輸式的講解,佈置任務後,一邊講一邊做,指導教師幫助解答、小組學員們互相幫助,形成一個全方位的協作模式。

二、培訓內容,學無止境

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意識到學無止境的真正含義。“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一直秉承着這一觀點愛着我的學生,教育我的學生,我用我的方式在我的家先鄉愛着我的學生。因此我也深受愛戴。但是現在我明白了我的愛還不夠,那真的是“我的方式”。一直以來我都很關注我們班裏學生的學習成績,落後的幫他們輔導。學生的身體健康,生病不適的帶他們看醫生。學生的家庭狀況,是否單親,由誰監護。還有他們的情緒變化等一系列問題。可是這次研修拓寬了我對愛的思維,加深了我對愛的理解:我沒有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我不懂每個學生的最愛,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在關注他們學習成績的同時也逐步瞭解學生的個人愛好,幫助他們彰顯個性。這樣學生就有了學習動力,知道所學的知識對自己的將來有大的幫助,不斷收到自己進步的反饋,並擁有繼續改進的機會。“感人心者,莫大於情”我們都在努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但前提是我們要愛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更談不上有效教學和高效課堂了。因此,我們要讓愛在心中流淌,流向學生的心靈深處。

三、授課教師,認真負責

這次為我們授課的老師們的敬業精神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使學員受到強烈的震撼。這次培訓時間説短不短,授課教師不僅對學習的內容爛熟於心,對學員提出任何問題都能進行耐心細緻的解答,而且為了使學員能夠在有效的培訓時間內高效地完成培訓任務,常常廢寢忘食,加班加點為學員解難答疑。在計算機學科領域,知識更新的速度異常迅速,沒有培訓前精心充分的備課也就不可能有教學過程中的駕輕就熟!我們學員從授課教師從容駕馭這一領域學科知識的講授中,也隱約看到了她們在這次培訓前為該培訓能夠高效率地完成進行研討和準備而忙碌的身影!

授課教師的敬業精神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深深地感動着我們每一位前來參加的學員。在未來知識求索的路上,她們將是我們全體學員追隨的偶像,學習的榜樣!

四、態度端正,熱情高漲

1、悉心聆聽,充實自我。

這麼大的培訓班額的培訓授課一般説來是不好控制的。由於授課教師培訓前的精心準備和培訓中的精彩講授,所有培訓學員都被吸引,課上聽講出乎預料的認真和用心,沒有人在下面聊天,沒有人在玩網絡遊戲,這在以往類似的培訓中是不可想象的!學員們抓緊課上的分秒時間去捕捉新的知識和信息,不放過教師帶來的每一個能讓自己提高的要點!

2、團結協作,共同探究。

在我們學習過程中,由於計算機配置的問題,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每每這時,不僅授課教師忙碌不停,幫助排除各種故障,學員之間也是相互幫忙,一些硬件和軟件比較好的老師會主動站出來進行機器的維護。在學習過程中更團結協作、共同探究、共同提高。

3、加班加時,迎頭趕上。

這次前來培訓的學員可以説計算機學科知識的基礎是參差不齊的。基礎稍弱的學員在這樣高強度的培訓中應該説是很吃力的,這樣的學員並沒有自我放棄,他們加時加點,向授課教師請教,與學員中的高手交流。在午休時間,在晚自習的時間,都被這些學員們利用來複習已授內容,預習下一步要講授的內容!

4、思維活躍,問題不斷。

學員在授課過程中思維保持活躍狀態,教師的`正常講授常常被學員各種各樣的隨時產生珠想法所中斷,教師不僅不厭煩,相反還鼓勵學員隨時提出各種問題和想法,然後與學員一同商量解決。授課教師營造的這種師生平等的探究問題的課堂氛圍,使學員思維活躍,收穫頗豐!

5、意猶未盡,期待明天。

隨着培訓結束日期的臨近,學員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意猶未盡,他(她)們抓緊一切時間與不同地區的學員交流,並同時留下各種聯繫方式,期待日後能有更多更好的交流!

培訓時間是短暫的,在培訓中建立的濃濃的同學情,師生情,一幕幕學習時的美好情景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永久的回憶,感謝學院各位教師的諄諄教導,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再向你們學習,還有機會請教,再次分享學習的快樂。

此外,我會把我在培訓中的所學,所思,所感,所悟帶回我的家鄉,讓我的學生,我的同事,我的領導都能感受最前沿的教育改革的理念。教育之路,越走越寬。“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國培計劃研修日誌4

氣温驟降,冷風陣陣,秋天真的到了。今天開始“種子工作坊研修”的第一天學習。心中因期待而火熱。

開班儀式上有幾個沒想到:一是沒想到李大聖院長居然是個女的——常常聽人説XX教師進修學院的李大聖相當了得,腦子裏早已為李院長勾勒了一幅畫像: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中等個子,貌不驚人但目光犀利,説話音量不高但洞見深刻,開口便能將人牢牢吸引住。所以在大廳見到一個有幾分男人氣質的中年女性關心地詢問我們是否報到的學員,便將她當作是另一位名字如雷貫耳的女性——XX教師進修學院的國小語文教研員,羅XX老師。待正式介紹台上領導,不禁啞然失笑。想起了今天南開中學的張校長講到的知識的分類,他説知識分為三類:一是你知道的;二是你不知道的;三是你不知道你所不知道的。我想關於李大聖院長和羅XX老師其人,對我而言就屬於“你不知道你所不知道的”這一類知識了。

第二個沒想到是沒想到在領導眼中,此次國培竟有着如此重的分量。近年來國培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兒了,況且開頭還冠以“農村中國小”的名號,雖説自己也是從農村走出來,但心底裏還是認為與“農村”沾邊兒的事情層次不會高,因而對此次培訓或多或少持有觀望態度。之前雖有同事對XX教師進修學院承擔的國培項目給予高度評價,説是重慶做得最好的,在全國都很有名,但內心還是抱着看看再説的想法。當李XX處長情緒激昂地念誦他親筆寫的發言稿時,我被震撼了,沒想到在領導眼中此次培訓不僅着眼於參培教師,還關注參培教師未來所要帶領的團隊,更被提升到關係到重慶教育未來的高度。以前對各級分管教育的領導總有幾分偏見,認為他們普遍關注教育表面的繁榮更甚於關注教育本身,看來是我想錯了。

第三個沒想到依然關乎李院長——沒想到李XX院長如此“有才”:思維敏鋭,言語犀利,理論一套一套,案例一個一個,深入淺出,信手拈來,幽默風趣,嬉笑怒罵,胸懷坦蕩,開誠佈公;雖説頭腦裏偶爾會冒出“痞”這個字眼兒,但此“痞”非彼“痞”,李XX“痞”得有高度,“痞”得有風度,“痞”得有範兒。我喜歡!

李院長看的書何其多,隨口給我們推薦了《洞測精英》《你就是艇長》《工匠精神》《奢侈態度》《文心雕龍。原道篇》等書目,隨口引用哲人名家的話語更是無數,但並非賣弄,別人的話從她口中出來,就如原創一般自然。是的,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標,博覽羣書集百家之長,善於觀察思考,勤於反思,筆耕不輟,敢想敢説敢做,不怕挑戰,直面困難。。。。。。正是這些優秀的品質,成就了卓越的李大聖!

“迪士尼樂園的路是遊人走出來的。”“不想做,有千萬個理由,想做好,有千萬種方法。”“好的人生需要規劃。”李院長的話猶在耳畔。我想,一定不虛此行!

國培計劃研修日誌5

今天我體會,學習要有“三心二意”:一是信心,眼看那麼繁瑣的步驟、複雜的操作、大串的命令,別怕!二是恆心,一步一步向前走,一個一個做練習,只要堅持,一定能闖過來!三是細心,每做一個練習,都要想一想,這裏有幾個知識點,解決什麼問題。然後是要有自己的“主意”,要實現一種效果,往往不止一種方法,如何綜合運用多種技法達到最佳效果,這是要在熟練掌握軟件的基礎上自己拿主意的。最終要實現精彩的“創意”。而創意既不是頭腦中固有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豐富精彩的創意,有賴於作者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僅僅是操作軟件的技能和相關的業務素質,當然也包括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心理素質。

我體會,學好Photoshop可以分四步走:

一是認真掌握操作技能,打好基礎。要把各項常用命令的位置、功能、用法和效果記住、做熟,;

二是紮實系統整理知識,提高認識。對於學會的操作技法,不僅能獨立重複製作,而且要理解其中的知識點,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書中每一個練習的設計都是用心良苦的,一定要弄明白每個練習之間的關係,搞清楚每個部分之間的聯繫,逐步在頭腦中建立起一個完整清晰的操作體系,使自己的操作從必然走向自由;

三是主動承攬製作任務,積累經驗。把學過的知識運用的實踐當中去。當然會出現顧此失彼、手忙腳亂的局面,只要冷靜地處理一個一個的難題,硬着頭皮頂過來,您就會發現自己長本事了;

四是廣泛涉獵相關領域,豐富自我。這時候,您自己就已經知道有哪些方面應該深入,哪些技能急需提高,哪些知識應該拓展。積極主動地去學、去看、去做。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別人不僅説您學會了Photoshop操作,而且會誇讚您的素質提高了!

國培計劃研修日誌6

如今我們正處於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信息是經濟高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而計算機是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質承擔者和技術支持者,沒有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就沒有當今社會的高度信息化,因此信息技術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

為了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們要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這就要要求我們掌握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備,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與教學課程整合在一起,創新教育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根據信息技術學科的基本特點,對於信息技術教材教法,我體會如下:

一、瞭解知識體系因材施教

我們認真研究信息技術發展的歷史,反覆考察現有教材的知識體系等。仔細關注能力要求“可持續發展”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要做到人才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在傳授知識之前,一定要將能力要求加以明確,做到有所側重、有的放矢。

全面實施因材施教方略每個學生有每個學生的特點,想用一個教案來將所有的學生“九九歸一”,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教案必須面向學生,這就要求教案內容應具有相當的“梯度”。這種“梯度”要能讓基礎好的學生“吃不了,兜着走”,給他們留一些有思考性的問題,以作為課堂內容的延續;讓基礎相對差一點的學生“吃得香,不肯走”。讓他們在簡單的題目裏,找回自信心,擁有成就感。能否“因材施教”是檢查教師駕馭課堂能力大小、教學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也是能否備好數學課的前提條件。

二、改變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是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興趣越大,學習的動力越大,

學習的狀態越好,學習效果就越明顯。雖然現在計算機存在於家庭的普及率節節上升,但是我校的學生由於大部分來自農村,對他們來説,家裏擁有一部電腦還只是一種未能實現的夢想。因此,他們對信息技術比較陌生,瞭解甚微。在教學中,要多向學生演示信息技術的神奇魅力,增加學生了解信息技術和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的慾望。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漢字輸入時,若是僅找一些字、詞和文章讓學生機械地進行練習,他們對這一部分的學習內容很快就會厭倦,甚至還會反感。而玩遊戲是他們來説,是非常感興趣的。因此,可以為他們準備一些難易不同,並帶有進級獎勵得分之類的打字遊戲,最好還帶有排行榜功能,激發他們求勝的心態。通過這些遊戲,使學生輕鬆愉快地掌握這種技能。

國培計劃研修日誌7

上午聽完兩節文言文課,我們都感慨多多。

高中語文教學千萬不要急着針對大學聯考來開展教學。還是紮紮實實去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習慣為佳。比如學生的閲讀是最應當培養的一種能力和習慣,如何通過速讀、默讀、精讀來積累知識、內化為個體知識,都應當積極訓練,使學生養成習慣;比如,演説能力,看似簡單,但學生的演説能不能達到作為高中生應當達到的水平和高度?再比如,學生主動提問和主動發言的習慣,這和學生的自信態度有關,那麼語文教學又該怎樣培養這種態度?這些看似和大學聯考無關的東西,卻為大學聯考奠定了最為基本的功底,更為學生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北京八一中學就是如此做的,但他們的大學聯考成績並沒有因此下降。不僅如此,他們還在高一就開設了校內選修課,圍繞教給學生什麼、為什麼要教給學生這些東西以及教師們的專長(特長)設置了四個模塊,教師們根據這四個模塊自行設計校本課程和教材,結果不僅充分挖掘、展示了教師的智慧,也受到學生的歡迎。有的教師利用和北大是近鄰的關係,為了趕課,甚至即使趕不上吃飯也去聽教授講課,為自己上好選修課作充分準備——申左軍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教師,他十幾年如一日堅持聽課,結果不僅今天的課得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認可,而且他開設的“孔子告訴你”這門選修課深得學生歡迎。

其次,一個教師的課要得到學生的歡迎,我想最重要的還在於教師本人要熱愛自己的職業,必須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當一個教師深知自己的天職至關重要時,他就會有強勁的動力支撐自己不由自主地、自覺地不斷進取,通過學習、實踐、體驗、反思、感悟來提升自己的人文底藴和教學技能——儘管這些東西當前看是需要有名師來引導的。

第三,一個語文教師應當儘量讓自己“學富五車”。李衞東教授説,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老師不應該被學生難倒。當時我頗不以為然,今天聽了兩位老師的課,讓我感慨,交流會上我曾問副校長,文言文教師必須背出來是不是學校對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她説不是,但他們學校鼓勵教師這樣做,這是傳統,他們的理念是這是一種帶動,更是一種示範——顯然這已經成為學校語文教師的自覺行動。看看我們學校,年輕教師佔了大多數,但我覺得許多人學習的時間仍然太少,除了學校的事務性工作過多的壓在了他們的肩上,使他們不能靜下心來自己給自己去學習、思考、感悟外,就是學習的氛圍還不夠,比如開展課題研究,甚至還有些老教師不僅自己不研究、不肯指導他們還挖苦他們,面對這個局面,我覺得學校有責任營造良好氛圍,給年輕教師一定的學習壓力和動力是十分必要的。

離開八一中學回北大的路上,我就在想:名師之所以是名師,因為他是名校的老師,名校的老師之所以是名師是因為他能讓學習和研究成為自己日常生活的基本習慣。

下午聽取了北大教授程鬱綴的講座。以前曾聽過他的“百家講壇”,不覺得怎麼樣,因此之前也沒有看好他,沒想到今天聽感覺完全不一樣。分析起古典詩歌真是獨到、入微,幾乎每一句話都是名言警語。

比如講到屈原的故土情懷時,説禽獸尚且“胡鳥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何況是人,如果你身處美國,當你得意時,不要忘了你腳下踩的是別人的土地;當你失意時,不要忘了你背後是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講到屈原的成就時,他説,要對你的學生説,要成功,一要持之以恆,二要目標如一。再如講到曹操時,他説,大氣才能成大器,一個胸懷開闊的人才能成大才,比如北大,燕南園裏,每一粒泥土裏都藴藏着智慧,這些人都有一顆向善的心,正因如此,北大才人才輩出。再比如講到陶淵明時,他很佩服詩人的率真和不屈——“我醉欲眠,卿可去”,這是真朋友啊,也正因詩人偉大,他的詩才是好詩——看誰都偉大是因為你跪在地上!這是他告訴我們的真理。再比如他談到杜甫時,我覺得他提到的李杜朋友情誼“在和人交往中,如果一個人真正做到忘我,那他永遠不會被別人忘記”是非常有道理的,而當前我們中許多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有意無意地忽略他人。

這些道理和故事其實就是教學財富,真的,我覺得很幸運,能來北大研修,和北大的頂尖教授對話——每一場講座我都會至少提出一個問題,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骨幹教師分享各自的思想、探討各自的困惑,這些行動,讓我覺得每一天都過得十分充實也很有感觸和體會。想想當初報名時差點與之擦肩而過,幸好認識了許多朋友,終於將這個機會抓到手。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國培計劃研修日誌8

參加本次遠程教育培訓,一開始的心情是迷濛而排斥的,總覺得這種培訓沒有存在多大的意義。可是,在真正接觸了之後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這次培訓彌補了我在平時工作中的很多不足以及不理解之處。同時,儘管不曾謀面,但遠程研修拉近了我們教師間的距離,使我們能夠有這樣的一個平台互相溝通與交流,進而全面提升自己的基本素質和業務綜合能力,對於今後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我覺得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受傳統教學的影響,自己的教學中也難免有傳統教學的影子,通過本次培訓學習,使我明確了現代教育的本質,明確了新課改對於教師提出了什麼樣的素質要求。並且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否則就要被時代所淘汰。

其次、積極研修,和其他教師互通有無。通過觀看視頻教學,使我對於多媒體教學、如何製作多媒體課件有了一個比較深入的認識,並將其應用於實際教學中,在節約了板書時間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這樣的一個學習交流平台上,能夠很好的和其他老師互通有無,不管是在教學方式方法還是管理學生方面,都讓我有了一個提高。

最後、理論應用於實踐。“光説不練假把式”。課堂是教師體現自身價值的主陣地,我本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將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數學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我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增長知識,充分利用這些知識運用到課堂中,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