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9W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多篇)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 篇一

一、背景與起因

城市化進程的加劇,客觀上推動了城市建設的規模擴張和提速發展,人力、物力向城建聚集逐漸成為各地推動城市發展的常態,以指揮部為主體逐漸成為各地實施城市建設的基本模式。指揮部模式的長期存在形成了城建領域黨員幹部的長期性流動和規模性流動。由於指揮部屬臨時行政機構,未設置黨的基層組織,導致了由行政機構管理流動黨員,由行政領導管理流動黨員,由行政手段管理流動黨員的現象普遍存在。為加強黨對臨時機構的靠前領導和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受“支部建在連上”啟示,我們提出了“支部建在項目上”組織設置新模式。

二、做法與經過

一是改形式,以變應變。為突破行政機構在管理黨員上的權限障礙,及時根據機構設置上的新變化,調整黨組織設置新模式,在各個重點工程建設指揮部設置臨時黨支部,並根據指揮部黨員幹部由不同單位抽調,行政關係互不隸屬,相互之間缺乏瞭解,難以通過選舉的方式產生支部班子的實際情況,同時結合指揮部的行政分工和崗位設置,本着利於工作,便於管理,促進黨建與中心融合的思路,由黨委指定指揮部的黨員主要負責同志兼任黨支部書記,落實一崗雙責;指定在系統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羣眾基礎,具有豐富黨建工作經驗,在指揮部負責重要單項工作的內設機構正職為支部委員;為保證集體決策的科學性,每個支部按5名支委進行配置,實行重要事項在支委會上集體決策,落實民主集中制;根據各個指揮部黨員數量較多的實際情況,以指揮部內設機構為基本單位設立了黨小組,實現了工程建設指揮部黨組織的全覆蓋。

二是改路徑,以活應變。為解決城建重點項目建設工期緊,任務重,工學矛盾突出問題,我們對城建一線的教育路徑進行了調整。在教育方式上,根據指揮部人員難集中、時間難集中、場地難集中的客觀實際,因情而宜,採取小眾多組、小塊多場、化整為零、見縫插針、批次推進等方式,確保了教育內容得到落實。在內容設置上,按照黨建融入中心,服務中心的原則,堅持教育貼近中心、貼近思想、貼近實際,重點開展了能夠激發內在動力的特色主題實踐活動,通過重温入黨誓詞、佩戴黨徽上崗、組織授旗儀式、典型示範等激勵手段,最大限度的激發了一線黨員幹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改形態,以動應變。為拓寬一線黨員幹部建功立業的作業面,使他們在動態的工作方式下,最大程度的發揮自身潛能、模範作用和團隊力量,我們在城建重點一線成立了“共產黨員突擊隊”,為他們破解難題搭建了平台;設立了“共產黨員示範崗”,為他們創先爭優搭建了平台;開展了“展主力軍風采,創精品工程”勞動競賽,為他們集體攻堅搭建了平台。

四是改機制,以進應變。為消除臨時抽調黨員幹部對因脱崗時間過長,怕影響個人成長進步方面的擔憂,針對中心任務和隊伍建設的雙重需要,調整了幹部選拔任用的考核機制,將參與城建重點工程建設的經歷作為培養人才、鍛鍊隊伍的重要渠道,將推動城市建設發展的工作業績作為提拔任用的重要參考,使廣大黨員幹部看到了追求的方向、發展的空間、晉升的機遇,提升了參與工程建設的願望和動力。

三、成效及啟示

(一)支部建在項目上,從領導體制上解決了臨時機構黨的領導缺位問題。一是為臨時機構重大事項由誰決策流動黨員由誰管理提供了思路。在城建重點工程指揮部成立臨時黨支部的實踐經驗證明,只有在臨時機構設立黨組織,才能打破行政領導體系實行縱向管理的侷限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行政機構無法管黨建的體制障礙,才能實現由縱向到橫向,由橫向到網絡的管理權限拓展,才能使臨時機構的管理職能由管事升級為管人,由管建設增項為管全面;二是為行政領導負責制與集體領導下的民主集中制誰更科學提供了參考。通過未設置臨時黨支部之前採取行政例會方式進行決策與成立臨時黨支部之後通過支委會方式進行決策的結果對比看,我們深刻的認識到只有推動由行政領導負責制向集體領導下民主集中制的轉向,才能有效規避行政領導負責制容易在決策中產生主觀主義、經驗主義、僵化主義的弊端,使重大事項的決策更加科學民主;三是為堅持速度優先還是民生優先提供了對比。我們在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項目上過於追求速度,忽視了建設質量,導致部分改造後的房屋漏雨,羣眾意見比較大,反倒是好事沒辦好的案例證明,只有把民生需求放在首位,才能更好的實現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二是支部建在項目上,從管理路徑上解決了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失控問題。一是推動了由以事為本向以人為本的轉向。指揮部成立初期,由於加快工程建設進度的客觀需要,確立了一切服從任務的指導思想,忽視了日常教育管理,導致了一些同志的人生觀、世界觀、政績觀出現了偏差,長期不參加學習教育的“後遺症”也開始逐漸顯現,甚至個別同志出現了違規違紀問題。支部成立後,確立了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加強了對黨員幹部的思想教育,維護了制度的剛性要求,確保了乾淨幹事,廉潔做人;二是推動了由行為主導向思想主導的轉向。指揮部成立初期,在行政管理體系下,一線黨員幹部的行為方式主要是在行政命令下被動式運轉,沒有發揮出主觀能動性。支部成立後,相繼開展了“舉先鋒旗幟,創一流業績”、“與項目同行,為黨旗增輝”等特色主題實踐活動,充分的調動了黨員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工作效率得到了明顯提升;三是推動了由注重形式向注重成效的轉向。指揮部成立初期,在工程建設任務十分繁重的客觀形勢下,各個指揮部都以無法集中為理由,長期不開展思想教育。黨支部成立後,通過對教育方式的調整,不僅為開展教育提供了人員、時間、場地上的保證,而且思想教育的成效也日益顯現。

三是支部建在項目上,從推進方式上解決了工作運行載體創新不足問題。一是為由常規驅動向創新驅動注入了動力。工程建設初期,在僅有技術部門負責技術攻關的常規工作模式下,一些大型和超大型工程越來越多的被技術難題制約,有些工程一度停滯不前。支部成立後,我們在各個項目上成立了以黨員和技術骨幹為主體的技術攻關組,注重合力創新,推出了安裝熱源鍋爐、搭建保温暖棚、鋪設供熱管道等新方式,成功破解了北方冬季施工難題。攻克了松浦大橋近百個施工難點,刷新了7項全省和全國記錄。二是為由平面推進向立體推進提供了載體。工程建設初期,在缺少獎懲激勵的常規模式下,一線黨員幹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支部成立後,連續7年在工程一線開展了“展主力軍風采,創精品工程”勞動競賽活動,通過比質量、比安全、比管理、比創新、比進度、比文明、比和諧、在項目建設成效上爭先“七比一爭先”,極大的調動了一線黨員幹部的工作熱情,形成了立體式推進工程建設的良好局面。

四是支部建在項目上,從機制保障上解決了臨時抽調黨員的後顧之憂問題。一是為黨員幹部正確處理奉獻與進步的關係提供了保證。由於以制度的形式,將臨時抽調人員在參與重點工程建設中的工作業績作為提拔任用的重要參考,使一線黨員幹部消除了臨時抽調會影響個人成長進步的顧慮,確保了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工程建設之中,也使很多黨員幹部通過參與重點工程建設得到了鍛鍊,縮短了成長進步的週期;二是為黨員幹部正確處理臨崗與本崗的關係提供了保證。城建重點工程建設的階段性決定了臨時抽調人員終將要返回正常工作崗位。為保證臨時人員回到原崗位後能夠與原工作任務無縫連接,組織臨時人員每月回原崗工作一天,保持了原工作業務的連續性;三是為黨員幹部正確處理常規與超常規的關係提供了保證。通過建立健全黨內關懷機制,有效保證了臨時抽調黨員幹部在工程建設的緊要關頭能夠上得去,同時又能在工程建設的非緊要階段得到及時的休整,避免了因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對一線黨員幹部產生負面效應。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 篇二

一、背景起因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總書記強調,“從嚴治黨是全黨的共同任務”,“各級黨組織要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常州市市級機關自2012年起,持續開展悦讀書香、黨建創新、作風優化、文化文明、素質提升“五大工程”,突出圍繞“固本培元、強基提能”,加強制度設計,創新載體方法,機關黨的建設呈現出思想教育從嚴、幹部管理從嚴、作風要求從嚴、組織建設從嚴、制度執行從嚴的良好態勢。但返觀基層,黨建與業務“兩張皮”問題沒有根本解決,黨員教育管理和服務引導的方法還相對滯後,黨組織書記、黨務幹部“一崗雙責”的意識和能力仍有所欠缺,黨建工作在嚴督考與強激勵上存在不相匹配的情況和問題。特別是2015年以來,通過市級機關千名黨員幹部思想狀況調查、基層黨建七項重點任務落實情況排查、“兩學一做”“千組萬支”集中督查,發現還有8.6%的黨組織未能按期完成換屆,21%的黨員幹部表示不願意從事黨務工作,3.2%黨員對所在單位黨組織負責人、黨務幹部履職情況的評價是被動應付,積極作為、主動作為不夠。同時,33.6%的黨員反映黨性意識、黨性觀念較剛入黨時沒有強化甚至是有所弱化,11.9%的黨員認為所在單位黨支部開展活動不多,支部建設與中心工作結合不緊、形式單調、效果不佳,缺乏吸引力等。

問題就是着力點,挑戰就是突破口。我們在認清形勢、正視問題的基礎上,緊緊抓住“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契機,對深化機關黨建進一步提出“從重在載體設計、重在組織發動、重在整體效應,向突出基層黨組織主體、引導各級強化黨建主責、彰顯組織和黨員兩個作用主攻方向轉變”的導向、命題和突破路徑,並達成了“基礎工作重規範、支部建設創特色”的共識,在市級機關部署開展特色支部創建活動,不斷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

二、主要做法

堅持聚焦職能,立根固本,以特色支部創建為牽引,以激活基層基礎為目標,從嚴從實推動機關黨建走向深入。

——總體目標和要求

1、聚焦主業主責。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和首要職責,通過問題清單、整改清單、責任清單以及述職評議考核等方式,推動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往基層延伸,向縱深拓展。

2、堅持問題導向。對基層黨建工作的現實矛盾和客觀問題不迴避不遮掩,以《黨章》和《準則》、《條例》為基本遵循,進一步找準痛點,對症下藥,以督查問責倒逼問題解決,着力固堡強壘。

3、激發基層活力。以鞏固羣眾路線、“三嚴三實”教育成果,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積極探索規範化、特色化的實踐路徑,強健肌體、激活細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彰顯黨員先鋒模範形象。

4、推動工作提升。在機關領域打造一批有實效、可複製的黨建品牌、工作模式和創新方法,形成典型示範、比學趕超、整體躍升的工作格局,為推動機關黨建工作邁上新台階集聚強勁動力。

——推進步驟和措施

1、以主題實踐強化基層基礎。圍繞“基層組織建設年”主題,組織開展特色支部創建,通過建陣地有場所、建規章有制度、建載體有創新、建格局有實效、建標杆有記實“五建五有”等方式,把活動範圍和責任主體延伸到工委所屬黨支部,進一步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資源下放,持續用勁抓好基層基礎建設。

2、以標準體系推進工作規範。突出黨支部創建主體,大力加強規範化建設,圍繞思想、組織、隊伍、黨風廉政建設、綜合等5個方面,編制《機關黨建工作手冊》,運用文字、流程、圖表等多樣手段,將換屆選舉、發展黨員等28項經常性工作的標準和程序規範起來,既告知基層抓什麼,又指導他們怎麼做。

3、以特色路徑拓展實踐成果。着力黨建創新、特色發展,對近年來選樹的10大黨建典型、48個優秀服務品牌,不斷鞏固優化;對實踐過程中湧現的成功經驗和做法,認真總結提煉,進一步培育打造特色鮮明、成效卓著的工作模式、方法或黨建品牌,以典型示範帶動整體提升,增強機關黨建工作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4、以目標管理提升創建水平。依託機關黨建網站,開發目標管理系統,從工作標準、特色內涵等方面入手,梳理形成14條制度規範,並通過圖表信息相結合的方法,對支部工作進行記實管理;創新信息技術和手段,實現目標編制、數據採集、進度報送、工作審核、績效評價等功能,努力把支部建設提到新的水平。

三、工作成效

一年來,市級機關抓點帶面,以特色支部創建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全面覆蓋、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2016年,該項目榮獲江蘇省機關黨建優秀創新創優成果,《中直黨建》第12期予以刊發宣傳。

1、壓實了管黨治黨責任。特色支部創建以責任清單為抓手,普遍建立起明責履責問責的責任體系,把全面從嚴治黨延伸至每一個黨支部、細化到每一項工作。活動中,不僅在市級機關匹配完善了三級責任體系,而且在市工商聯、市財政局常創集團等一批基層黨支部實施推進了崗位職責公開、黨員積分管理等制度。目前,各級黨組織通過年初建單、明確任務,年中查單、督查進度,年底驗單、考量成效等措施,推進黨務幹部特別是書記進一步聚焦主業、種好責任田,抓黨建管黨建的責任意識和能力水平顯著提高。

2、增強了基層組織動力。各級黨組織把抓好基層、打牢基礎作為固本之舉和長遠之策,提出以黨支部為基本單位,以特色化為路徑要求,着力築牢夯實,強化功能作用。活動開展以來,基層黨組織迴應積極,工委所屬492個黨支部全面覆蓋,市農委機關、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武進分中心、市機關幼兒園等91個黨支部首批申報立項。各級黨組織從實際出發,着力統籌力量、整合資源,抓緊新建和改建了一批黨建陣地,如今已配備標準黨員活動室的支部數超過了黨組織總數的70%,機關黨建工作在基層真正動了起來、活了起來、強了起來。

3、彰顯了機關黨建亮點。各基層黨支部在加強規範建設的基礎上,結合部門職能和工作特性,努力在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建設上創新載體方法,打造工作特色。10月底,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昌明專題調研機關黨建工作,對市級機關黨建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對市國税五分局“培育團隊精神,爭創三個最佳”特色支部創建的做法和經驗又作出批示、予以充分肯定。同時,市委黨校機關“姓黨師身先”、市城管行政執法支隊“8090”活力黨支部、市煙草專賣局“匠心服務”等一批申報項目特色鮮明、成效突出,成為了基層黨建標杆。

4、強化了整體功能作用。通過探索實踐,機關黨的支部整體看組織堅強有力、制度健全完善、活動規範有序、隊伍擔當有為、工作保障到位。市級機關工委認真抓好“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黨組織書記述評考等工作,嚴肅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着力引導黨員幹部樹立和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各基層黨組織以“主題黨日活動”為載體,規範“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工作,做到組織生活正常化、黨員教育經常化。海事局、國檢局等單位還通過微平台、微黨課、微公益等形式,以有力有序的小微工作法切實強化和提升機關黨組織政治功能、服務功能,為建設“強富美高”新常州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學習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準則心得體會 篇三

落實管黨責任,突出示範性。各級黨組織書記是管黨治黨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管黨治黨的直接責任人,要進一步落實管黨責任。要堅持“書記抓、抓書記”,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全面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聯述聯評聯考”制度,增強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的責任意識。各級黨組織書記不僅要帶頭履行管黨責任,還要帶頭執行黨內製度,做到以上帶下。

加強思想管理,突出先進性。當前,各種思潮氾濫,不少黨員思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要出台詳細的規定,加強管理,杜絕黨員隨意發表有損黨的形象的不當言論。要堅持“質量建黨”要求,控制黨員數量,提高黨員質量。要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提高黨員思想覺悟。

加強學習教育,突出經常性。要突出政治性原則,加強黨員教育。針對當前黨員教育中存在的“泛理論”、“純説教”現象,要切實改進教育手段,更新教育內容。要適應信息化發展要求,充分利用網站、微博、微信、短信等傳播媒介,探索網上組織生活新模式,實現黨員學習教育立體化、全覆蓋。加強對黨員學習教育的督查考核,保證學習教育經常、有效開展。

嚴格監督懲處,突出純潔性。要及時對一些不合時宜的制度進行修訂和完善,建立黨內政治生活考核評價體系,健全權力約束制度。進一步加大對黨員幹部的監督力度,對違紀違法行為從嚴懲處。對主要領導、掌管人財物關鍵崗位的同志要重點監督。出台操作性強的辦法,及時、謹慎地處置不合格黨員。堅持出重拳、用重典,加大對違紀行為懲處力度。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 篇四

一、背景和起因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物資公司(以下簡稱“物資公司”)是按照國家電網公司深化物力集約化的要求,在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的統一部署下改制成立的物資供應專業公司。隨着物聯網等物流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改制成立後的物資公司物資供應管理工作面臨新的挑戰:一是業務範圍覆蓋面更全,物資公司新業務範圍涵蓋了從物資招標、計劃、採購、合同、倉儲、配送,到廢舊物資 處置、產品質量監督的供應鏈全過程;二是客服範圍更廣,服務對象涉及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下屬的各供電公司、專業公司20餘家,相關供應商400餘家;三是業務量逐年增長,改制後第一年物資採購結算金額同比增長達84.79%,且連年再創新高;四是公司組織機構和業務流程進行了集中調整,供應鏈各部門、各環節之間溝通配合的協同性要求大大提高。

為此,物資公司黨組織順應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的部署要求,配合業務部門積極開展業務重構、流程重組和資源整合,根據物資供應鏈“點多、面廣、線長”的特點,創新性探索“黨支部建在物資供應鏈上”的黨建模式,堅持“業務延伸到那裏,黨組織就覆蓋到那裏”,通過打造物資供應鏈上的“電網先鋒黨支部”,努力克服業務磨合週期長、部門間溝通協調不足,新團隊內部凝聚力和主動服務意識有待提升等難題,更有效地發揮了基層黨組織在推動公司發展過程中的政治保障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工作思路

物資公司黨委以“圍繞中心 服務大局”為目標,以物資供應鏈上各級黨組織為組織基礎,以黨員為組織保障,不斷加強黨組織、黨員、羣眾“互補、互通、互融”,不斷豐富“三個服務”內涵,打造物資供應鏈上“電網先鋒黨支部”,推動黨的建設與業務管理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增強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

(二)具體措施

針對業務重構中遇到的難題,公司黨委深入研究“支部建在供應鏈上”黨建課題,通過四個步驟融入“三個服務”。

1、加強互補,立足服務中心工作

公司黨委通過對黨組織的組建模式、功能定位以及職責作用的統籌規劃,將重點着眼於“黨建與業務”、“管理與服務”、“思想與實務”三對關係的互相補位上,使黨組織更好地服務於公司中心工作。

一是在組織設置模式上,注重黨的建設與業務工作互補。公司先後組織60餘次基層調研,逐步理順物資供應業務流程,並着手以“業務流程”為導向探索在供應鏈上創建黨組織,先後設立5個黨支部。同時在支部設置的時候,公司黨委注重把握兩個支點:其一是建制緊貼流程,根據物資供應鏈上業務節點,劃分前端、中端、後端、末端四個環節,並建立相應黨支部。在物資供應鏈外還有兩個職能部門單獨成立一個黨支部,為物資供應鏈上各級組織提供協調、支撐服務。其二是黨員合理配置,在支部人員配備上,一方面考慮規模合理,把支部人數控制在10至20人,另一方面考慮到業務的匹配性,把供應鏈上前後環節的黨員放在一個支部,便於有序組織黨員、羣眾融入供應鏈,加強溝通交流,提升物資管理水平。

二是在組織功能定位上,注重服務型與管理型互補。物資供應鏈上各級組織一方面發揮黨組織的管理功能,落實從嚴治黨要求,嚴肅黨內組織生活、嚴格黨員教育管理,持續開展思想教育、“三會一課”、民主評議等工作,不斷提升黨員思想境界和理論業務水平。另一方面更注重發揮黨組織的服務功能,凝聚廣大黨員幹部,帶動身邊羣眾積極投身急、難、險、重任務,進一步延伸黨組織推動發展的作用,服務於主營業務;通過每月一次的二級中心組學習,讓物資供應鏈上各黨組織參與到工作溝通、業務協調、問題解決等工作中來,進一步延伸黨組織在資源整合、協調溝通的作用,更好地服務於各級組織(部門);通過健全暢通羣眾訴求表達機制,完善羣眾訴求迴應機制,落實幹部聯繫基層制度,堅持走基層、勤現場,進一步延伸黨組織密切聯繫羣眾的作用,服務好員工和羣眾。不斷推動黨組織功能定位由“管理型”逐漸向“服務型”轉變。

三是在組織作用發揮上,注重思想引領與工作實踐互補。供應鏈上的黨組織在思想引領上堅持目標導向,在動員羣眾、引領羣眾中形成思想共識,通過“三亮三比三先”、“創先爭優”大討論等開展形勢任務教育,發動供應鏈上各黨員、積極分子、羣眾一同參與中心工作,使公司改革、發展的目標深入人心。在工作實踐上堅持問題導向,各級黨組織結合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主題教育,牽頭建立問題掛號銷賬機制,逐個解決各部門工作實際困難,圍繞促進企業發展這一目標,不斷提升工作效率,使得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收到實效。

2、加強互通,立足服務組織與部門

公司黨委針對磨合週期長,隊伍凝聚力不足的難點,通過“三聯”強化互通,服務好各級組織和部門。

一是推進“項目聯動”。在上下級組織之間,公司一個黨總支與電力公司物資部黨支部結對聯創“電網先鋒黨支部”,並結合業務實際開展“共產黨員服務隊如何提升現場收貨服務水平”、“重點物資供應履約協調中黨員如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黨支部在推進標準化倉庫建設中應發揮的作用”等三個課題項目研討,進一步加強黨組織對業務工作保障推動作用。在內外部組織之間,物資公司抽取物資供應鏈上各節點的業務骨幹,成立國家電網上海電力(物資客服)共產黨員服務隊,為項目單位和供應商提供需求調研、物資對賬、上門協調等服務,不斷提高公司優質服務水平。在內部組織之間,黨支部牽頭開展“加強履職能力和工作執行力”主題教育,鼓勵供應鏈上各部門在業務交叉時“向前進一步”,在職責未明時“主動擔一點”,降低管理線損。

二是加強“信息聯通”。一是注重理論知識聯通,公司各黨總支結合每月黨組織生活,讓各部門主任圍坐在一起學習黨內文件精神,探討物資業務難點,增進溝通交流;二是注重業務實踐聯通,由黨支部牽頭,業務部門配合修改並完善《重點工程物資採購供應狀態跟蹤表》,每週由共產黨員服務隊收集計劃分配、招標、合同結算、到貨等信息,並定期在公司內網指定專欄發佈,便於各業務部門、項目單位及時瞭解物資供應狀態,在跨部門、跨支部上實現信息聯通,保障溝通順暢。

三是推動“活動聯辦”。公司職能部門為主的管理支部和業務部門為主的業務支部分別開設了“物資文化講壇”和“物資科技論壇”,為公司業務骨幹和管理人才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同時公司通過“員工講大家聽”的形式,邀請員工結合自己的業務專長進行跨部門專題授課,讓供應鏈上的黨員既瞭解業務設備知識,又瞭解企業文化和經營管理知識;同時,在各級黨組織的帶領下,通過支部與支部、部門與部門之間開展的技能比武、棋牌、釣魚、龍舟賽、拓展訓練等各類向心力活動,加強物資供應鏈上員工之間的凝聚力,使關係更為融洽,氛圍更為和諧。

3、加強互融,立足服務黨員與羣眾

公司黨委注重發揮物資供應鏈上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注重服務於基層一線,注重激發黨員羣眾活力,通過“七個一”的方法進一步推進黨員的作風轉變,提升個人素養和組織凝聚力。

一是強化崗位行動,抓帶頭示範。公司要求黨員幹部在業務專業上帶頭,在思想引領上帶動,結合“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亮牌承諾”工程,物資供應鏈上黨員紛紛通過黨員卡片表明黨員身份,公開服務承諾,做到一張卡片亮身份。公司黨組織精心安排,結合“黨員安全責任區”、“黨員示範崗”活動,開展“先鋒示範”工程,設立流動紅旗,評選月度“崗位之星”,推動黨員進一步明確責任,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做到一面紅旗明責任。

二是踐行羣眾路線,抓作風轉變。公司各級黨組織結合“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主題活動,推動供應鏈上各黨員幹部以“嚴”、“實”標準,走基層,勤現場,轉作風,更好地服務於黨員羣眾。

在“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公司組織供應鏈上黨員幹部主動赴兄弟單位、社區街道、一線員工中徵求意見建議,彙總書記面意見建議91條,在“三嚴三實”活動中,公司組織專題調研,彙總問題15個,做到一份問卷聽需求;各黨支部結合業務分工,為40名物資供應鏈上的黨員幹部建立了羣眾聯繫點和對口聯繫班組,人手配備一本聯繫手冊,讓黨員幹部通過集中座談、交心訪談等方式,記錄羣眾反映的意見建議;各黨支部結合“兩帶三先”活動,以“聯幫促”的形式,為每一位黨員結對1-2名羣眾,定期填寫《黨員走訪談心記錄跟蹤表》,做到一本台帳記民意;各黨支部還定期召開推進會跟蹤意見建議的落實整改情況,建立掛賬銷號機制,尤其注重物資管理、優質服務、羣眾人文關懷等方面的意見建議,並第一時間反饋解決成效,做到一個電話暖人心。

三是倡導黨羣互融,抓素養與凝聚力提升。供應鏈上各級組織注重隊伍建設,結合“素質提升”工程開展“雙向雙帶”活動,積極鼓勵業務骨幹學管理,管理骨幹學業務,在黨課培訓中融入“物力集約化”管理、“ERP實務操作”等業務課程,在員工培訓中融入“黨史黨課”、“企業文化”等內容,提升員工思想境界和業務素養,努力將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把不是黨員的骨幹培養成入黨積極分子,為主營業務提供人才支撐,做到一次交流提素養。公司各黨支部還積極發動工會、團委等羣眾組織,打造“和諧共建”工程,先後組織形式豐富的“陽光杯”綜合勞動競賽、“黨員羣眾手牽手”、“企業關愛員工 員工熱愛企業”、“我的電青春”等主題活動,營造了和諧、良好的工作氛圍,做到一批活動聚民心。

4、深化保障體系,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完善的保障制度是黨組織在供應鏈上健康發展、形成長效的重要保證。物資公司不斷深化黨支部的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使物資供應鏈上的組織建設切合公司實際。

一是在組織體系上,形成公司黨委——各黨總支——各黨支部三級聯動的組織網絡,層層分解,逐層落實。二是在日常管理上,公司黨委、各黨總支部不定期深入基層黨組織和黨支部,就貫徹落實上級政策、業務進展等情況進行督查,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三是在考核內容上,公司將業務指標納入黨建責任制考核、支部達標考核、中層幹部年度任職考核,並重點考察兼職支部書記“一崗雙責”履職情況。四是在制度機制上,完善了“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支部達標考核等管理辦法,健全了黨員聯繫羣眾、羣眾訴求表達機制、羣眾訴求迴應等機制。

三、主要成效

物資公司“物資供應鏈上電網先鋒黨支部”創建還需要長期的實踐探索和總結提升。就近幾年的情況來看,供應鏈上黨組織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政治引領,表率帶頭,隊伍優秀

黨組織發揮政治引領優勢,黨員帶頭建功立業,物資供應鏈上的組織凝聚力得以有效加強。一是通過“雙向雙帶”,成功簽約12對師徒,把一批綜合素質好的專業能手培養成積極分子並發展為黨員,把一批黨員逐漸培養成行家裏手,進一步加強了物資供應鏈上的黨員的理論學習能力和業務實踐水平;二是增強內生吸引力,為黨組織補充新鮮血液,四年來,物資供應鏈上各支部共發展黨員11人,進一步優化黨員隊伍結構;三是愛崗敬業,創先爭優,支部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形成團結奮進的良好氛圍。公司連續四屆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公司《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打造物資供應鏈上的“電網先鋒黨支部”》黨建項目榮獲國家電網公司“四個一百”活動“精神文明創新獎”,公司機關黨總支合同管理部榮獲2010-2014“上海市模範集體”稱號,公司採購供應黨總支榮獲2014年度國家電網公司“電網先鋒黨支部”稱號。

2、基礎紮實,管理科學,制度完善

以業務為導向在物資供應鏈上創建黨支部,實現了黨組織對業務鏈的全覆蓋,促進了黨組織對物資供應鏈的引導、保障、服務和監督作用。一方面通過完善組織生活,強化黨員教育,推進黨建基礎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通過四個階段的探索,先後形成了《物資公司中層幹部結對基層班組實施意見》、《物資公司供應商接待日管理辦法》、《困難黨員幫扶辦法》、《物資公司黨員羣眾結對聯繫方案》等制度,從制度上完善“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工作,提升了黨建的科學化水平。

3、服務轉型,作風優良,能力提升

通過向服務型黨組織的轉型,公司黨員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公司物資供應鏈上黨支部結合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三嚴三實”主題教育開展意見徵集和問題整改,累計整改羣眾反映的各類問題137個,得到了單位職工的好評。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在急難險重的任務面前能衝鋒陷陣,履職擔當,攜手帶動身邊羣眾圓滿完成抗戰勝利70週年慶典、勞倫斯頒獎典禮、花滑世錦賽、全國和上海“兩會”、春節和迎峯度夏等重要保電活動的應急物資供應任務,主動服務意識和履職能力顯著提升,得到了上級公司和項目單位的好評。

4、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業績優異

黨組織在供應鏈上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逐步縮短磨合週期,提高工作效率。物資公司的業績指標取得歷史性突破,國網物資專業同業對標保持進入A段,智慧倉儲網絡建設入選國網公司典型經驗;優質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供應鏈上各支部黨員骨幹通過客户服務經理制與電力公司、供電公司、專業公司建立了常態化的物資供應結算溝通機制,受到各項目單位好評,累計獲贈錦旗近30餘面。降本增效效果明顯,隨着物資供應流程的不斷理順,公司物資集中採購率明顯提升,物資供應及時率、新產品質量監督覆蓋率、新供應商質量監督覆蓋率均達到100%,倉庫數量由原先28個下降為13個,庫存佔用資金大幅下降。

四、分析與思考

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基點,打造物資供應鏈上“電網先鋒黨支部”是公司基層黨組織建設一種探索,通過嘗試有三方面的推廣價值:

一是有利於創新基層黨組織的設置模式。尤其是對於體制改革、流程重組後如何建立適應業務流程的黨組織提供了一定的經驗借鑑。

二是有利於完善黨組織的“服務型”功能。實踐證明,“黨支部建在供應鏈上”的黨建項目做法是可行的,通過“服務主營業務、服務各級組織、服務黨員羣眾”三個層次,實現了黨的工作的重心下移,進一步轉變黨員幹部工作作風,進一步融洽了幹羣關係,進一步鞏固了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主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成果,推動黨組織的功能定位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

三是有利於發揮“電網先鋒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在物資供應鏈上爭創“電網先鋒黨支部”對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使得黨務工作和業務工作進一步有機融合,物資供應鏈上各部門負責人切實承擔起“一崗雙責”,使得黨組織能及時發現、反饋、解決問題,增強部門與部門之間,黨員與羣眾之間的凝聚力,進一步提升黨組織服務主業的水平,實現基層黨建與業務管理的雙贏。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 篇五

一、實施背景

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源電力)是以新能源為主的大型綜合性發電企業,成立於1993年,隸屬於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目前在全國擁有160多個風電場、11個光伏電站和3個火電企業,以及生物質、潮汐、地熱等發電項目,產業遍佈於全國31個省市區和加拿大、南非等國家,是全球最大的風電運營商,年均輸出綠色電力超過260億千瓦時。現有基層黨委30個,基層黨支部191個。

由於風電場、光伏電站遠離城市,從灘塗海上到大山深處,從戈壁荒漠到高原雪域,人少分散、交通不便,物質和精神生活條件極為匱乏,職工在思想上、工作中存在着不穩定因素。風電場所在地大多為偏遠地區,當地老百姓生活比較貧困。針對這一實際,公司黨委敏鋭地認識到,公司不僅僅是一個經濟組織、承擔着經濟責任,還應承擔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要把建設服務型黨組織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來抓,先後開展了“新能源企業黨組織建設”、“新能源企業職工隊伍穩定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等調研和課題研究,在此基礎上,2011年啟動了“綠色關愛行動”,搭建了一條黨組織服務職工、服務中心、服務社會的連心橋。

二、具體做法

“綠色關愛行動”旨在要求黨組織隨着公司發展做到全覆蓋,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密切黨羣、幹羣、社羣關係,確保職工隊伍穩定,推動生產經營發展,服務地方百姓,造福一方經濟,不斷提升公司的生產力、凝聚力和競爭力,共同實現“家園·舞台·夢”的企業願景。

(一)着力打造服務職工的工作體系,踐行羣眾路線

1、關心職工生產生活。堅持以人為本,聚焦解決職工切實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公司黨委成員每年定期到基層調研座談,先後推動制定了《龍源電力艱苦邊遠地區專項補貼暫行辦法》、《風電企業辦公、生活、生產用房管理辦法》、《龍源電力實施安全防護工程管理辦法》等12項措施,健全了職工保險、大病醫療、健康體檢、勞模療休養等保障體系,關注並解決了生產一線職工飲水、食堂、健康體檢、活動室、職工宿舍、網絡電視等問題。為解決單身青年職工的婚戀問題,黨工團組織多次開展單身青年聯誼活動,主動為廣大青年搭建交流情感、締結友誼的平台,受到職工的廣泛好評。

2、解決困難幫扶問題。2012年公司黨委建立了“職工互助基金”,制定了專項管理辦法,公司系統3500餘名職工參加了互助活動,首次募集基金達62萬餘元,目前已資助了226名急需幫助的職工家庭和困難黨員,解決了職工的後顧之憂,使龍源成為職工的幸福之源,充分感受到了龍源大家庭的温暖。此外,公司成立了12個文體協會,經常性、常態化地開展文體活動,豐富職工業餘文化生活,使職工在工作之餘陶冶情操、鍛鍊強健的體魄。

3、助力職工成長成才。公司黨委連續10年舉辦風電運檢技能競賽,為公司培養和選拔了大批優秀技能人才,在參加全國和國電集團風電運檢技能競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湧現出中央企業技術能手13名,省部級技術能手83名。充分營造人人能成才、個個有舞台的人才理念,建立“大培訓”體系,加大對一線職工的政策引導和激勵,不斷提升職工技能水平。實施生產崗位雙通道職業晉升及“首席制”技能序列評聘,將職工個人職業發展與企業發展相結合,為職工的成長成才搭建多元化的提升平台。

(二)着力打造服務中心的工作體系,充分發揮作用

1、發揮黨員模範作用。各基層單位成立了黨員突擊隊,黨員立足本職、率先垂範、技術過硬、踏實肯幹,努力成為公司生產經營發展的可靠力量、一流職工隊伍的骨幹力量。龍源甘肅公司橋東風電場在遭受特大自然災害面前,黨員突擊隊喊出“我們面前有困難,困難面前有黨員”的口號,帶頭趟過洪水,檢查設備、搶救被困人員,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這些愛崗敬業、特別能吃苦、能戰鬥的黨員幹部職工隊伍,是公司快速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2、實現支部堡壘作用。公司黨委堅持把支部建在連上、建在風場上,各黨支部開展的黨員責任風機、黨員示範崗等活動,有效提升了各風電場經濟指標和機組安全性能。支部書記、支部委員定期和職工談心談話,瞭解職工思想動態。特別是在海外項目開發中,公司充分發揮了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在加拿大、南非項目及時成立了黨支部,通過網絡、郵件等形式,指導其開展專題教育和標準化建設,公司領導利用出差時機講黨課、督導檢查,2014年中國發電企業在海外首個自主開發、自主建設、自主運營的龍源加拿大德芙琳風電項目順利投產發電,南非項目也將在2017年投產發電。

3、推動企業一流業績。公司黨委充分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相互支持、協調並進,有力推動了公司中心任務的順利完成,成為公司健康可持續優勢發展的“助推器”和“發動機”,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有效轉化為公司的管理優勢、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黨員幹部職工以企為榮、無私奉獻、以風電為家,5年來,公司裝機容量增長了69.8%,總資產增長了52.5%,利潤增長了31.8%,2015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運營商。

(三)着力打造服務社會的工作體系,建設責任央企

1、貢獻清潔電力。公司作為國內領先的風電企業,承擔起了發展風電的重任,在貢獻綠色能源的過程中,努力構建清潔發展機制,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積極貢獻。近5年來,累計為社會輸送清潔電力1035.61億千萬時,節省標煤310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35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80萬噸,贏得了社會和項目開發所在地的支持、尊重和信任。

2、支持地方經濟。公司在開發風電的同時,大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如龍源西藏公司總經理、黨支部書記張晞紮根西藏9年,以甘於吃苦的奉獻精神、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積極發展西藏新能源事業,先後在西藏羊八井、那曲、日喀則等多個地區,建設地熱、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項目,解決了近百萬農牧民的用電難題,被藏民同胞親切地稱為“扎西”,他先後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最美央企人和中國電力楷模。龍源加拿大公司主動融入多倫多當地社區,本着開放透明、互惠共贏的態度,在當地開展捐贈樹苗、宣傳低碳理念等活動,受到當地社會的高度評價。

3、開展專項扶貧。公司黨委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2016年派出專職副縣長及駐村黨支部書記,深入山西右玉縣調研,開展扶貧專項工作,三年內將投入1000萬元幫助該縣逐步摘掉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龍源甘肅公司黨委與隴南市石橋鎮馬龍村建立了幫扶聯繫,領導班子成員和中層幹部責任到人,“一對一”地實施重點幫扶,不僅從經濟上緩解了困難户的生活,更是在精神上增強了他們對社會的歸屬感和對政府的認同感。僅2015年,公司系統對項目所在地的公益性捐款就達人民幣700餘萬元。

三、工作成效

經過5年實踐,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實現了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常態化。樹立了黨組織服務職工、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的意識,深化了創先爭優活動,有效發揮了黨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黨工團組織以“綠色關愛行動”為載體,建立體系、形成制度,組織開展富有特色、推動力強、效果明顯的文體及勞動競賽等活動,調動和發揮了全體職工的聰明才智、工作激情,穩定了職工隊伍。廣大職工形成行為自覺,熱愛企業,以企為家,愛崗敬業,切實發揮主人翁的責任感,維護公司利益和社會形象。

二是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基層黨組織,尤其是黨支部處於服務職工羣眾的第一線。通過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強化了黨支部的服務功能,提升了服務水平,把黨支部的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有機統一起來,為職工解難題、辦實事,把組織的關愛落實到職工中去,成為團結羣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同時,增強了黨員的光榮感、責任感和宗旨意識,有效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推動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不斷深入。

三是推動了企業和社會的共同發展。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把企業服務社會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公司在向社會輸送清潔電力的同時,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履行國企的社會責任、經濟責任和政治責任,有利於國家的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公司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通過向項目所在地捐建希望國小、建橋修路、幫困扶貧等,進一步增強了公司與當地社會的和諧度,也為公司帶來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了合作共贏。

四、思考和體會

通過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我們深刻體會到:

第一,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推動黨員幹部轉變作風、踐行羣眾路線的有效舉措。我們不斷創新服務載體,改進管理方式,提升服務質量,推動黨員幹部深入基層、走進羣眾,宣傳政策、調研指導,面對面、實打實地與職工溝通交流,談心交心,切實解決基層和職工存在的疑問、困惑和難題,與職工拉近了距離,增進了感情,使職工能夠安心樂業,共享企業發展成果。

第二,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加強黨的領導、樹立企業形象的重要途徑。我們強化黨組織的服務功能,寓領導、管理於服務之中,使職工深切感受到黨組織和企業大家庭的温暖,自覺地向黨組織靠攏,黨委的領導政治核心作用、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同時,通過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在項目開發所在地,也樹立了公司良好的社會品牌形象。

第三,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凝心聚力、推動公司發展的根本保證。基層黨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最終要靠基層黨組織來“落地”。我們在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始終紮根基層,始終與職工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形成了和諧穩定發展的廣泛共鳴,有力保證了公司和黨委各項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把企業的政治優勢有效轉化為公司管理優勢、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實現了公司健康可持續優勢發展。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 篇六

一、背景

近年來,在全省做大做強大數據、大旅遊、大生態“三塊長板”政策背景下,三穗縣台烈鎮頗洞村創新推行“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户”的“黨社聯建”發展模式,取得了扶貧效果最明顯、羣眾受益最直接、黨羣關係最和諧的發展效果。2014年時任省委書記趙克志同志在頗洞村調研時對頗洞村新農村建設總結為:農業產業結構好、農業合作社發展好、“美麗鄉村”建設好、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好、農村基層黨支部好。2015年,頗洞村兩委帶領羣眾再接再厲、苦幹實幹,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85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00元,率先實現“雙超村”的創建目標。

2015年10月,州委行文在全州進行推廣“黨社聯建”模式,為我縣不斷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注入了強大動力。縣委以此為契機,印發了《關於“黨社聯建”推進工作的實施方案》,緊緊圍繞“一年全覆蓋、三年全脱貧、同步奔小康、雙超有數量”的黨建扶貧目標,以頗洞村為樣板,以點帶線、以線帶面打造“黨社聯建”升級版,逐漸衍生出“支部帶實體、強村帶弱村、能人帶羣眾”的“三帶”模式,提高了農民生產生活的積極性,增強了貧困人口脱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有效激活了農村發展內生動力,走出了一條“融合發展·抱團脱貧”的富民強村之路。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支部帶實體,強基固本聚資源。探索推行黨支部與合作社交叉任職、聯建發展新機制,逐步形成了“黨支部引領、合作社推動、黨員示範帶頭,羣眾參與”的黨建與經濟發展互動雙贏的格局。目前,全縣“黨社聯建”村在去年15個的基礎上新增至55個,佔90箇中心村的61%。一是抓引領辦強社。由村兩委牽頭,根據本地實際和羣眾意願領辦成立合作社,積極鼓勵羣眾用資金、土地、技術、勞動力等入股合作社,並在充分徵求貧困户意見的基礎上,將部分扶貧資金注入合作社折算成入股金,實現“三變”獲“三金”(租金、股金、薪金),讓合作社真正成為羣眾自己的合作社,調動了廣大羣眾的積極性。一年來,全縣由村兩委牽頭成立的合作社已達78個,佔全縣167個合作社的46.7%。其中,發展最好的頗洞村在2015年實現土地流轉租金收入150萬元,户均收入2000元/年;合作社用注入的財政扶貧資金230萬元,量化為393户貧困户的入股資金,實現650人脱貧,解決就業1000餘人,年人均工資2.2萬元。二是抓管理拓領域。堅持實行村兩委班子與合作社管理層交叉任職,按照支部書記任合作社監事長,村黨支部副書記任合作社理事長,村主任、文書、計生主任兼任合作社理事或監事的組織架構,真正把村級黨組織放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第一線。同時,突出市場導向,合作社採取自主經營、社員承包和分產統銷等多種經營模式,不斷拓寬合作社經營領域,有效推動農業產業規模化經營,並由一產向二、三產業拓展,實現產業發展的“接二連三”。比如,頗洞村依託生態農業示範園區,增加了生態農莊、水上游樂場、自行車租賃、農村電商等經營項目,擴大了精品水果(藍莓、草莓、葡萄)採摘規模,推動農峯合作社下轄的貴州富黔鄉村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貴州生態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三穗縣農峯生態養殖場等不斷髮展壯大。目前,生態農業示範園區共接待遊客40萬人次,收入約2.09億元,頗洞村級固定資產增至3400萬元。三是抓分配享紅利。健全完善利益鏈接機制,實行紅利“四分法”,科學合理分配合作社盈利資金、滾動發展資金、村公益事業資金和村級集體經濟積累資金,讓改革成果惠及合作社、村集體和貧困羣眾。比如,頗洞村農峯合作社將總創利的80%作為入股分紅,12%作為合作社滾動發展資金,6%用於村公益事業資金,2%作為村級集體經濟積累資金,股民實現現金分紅260萬元,頗洞村集體經濟積累增收180萬元,扶持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羣25萬元。

強村帶弱村,抱團融合促發展。按照強強共贏、強弱共富的思路,積極探索推行合作社共管共建新模式,發揮“1+N”的帶動效應,推動各村聯動升級發展。一是推動抱團發展“一盤棋”。以頗洞村為中心組建了跨2個鄉鎮5箇中心村共1.8萬人的聯合黨總支,在村級規劃、產業佈局、資源整合、黨員隊伍等方面進行統一安排、統一管理、統一發展,新成立了專業合作社18家,社員達5000餘人,帶動羣眾1萬餘人。同時,引導基礎較好、發展較快、實力較強的龍頭合作社,幫助基礎較差、發展較慢的合作社,實現攜手抱團發展。二是推動強強共贏“齊步走”。堅持市場導向、收益共享原則,以頗洞村為中心,聯合瓦寨鎮調洞村、長吉鄉燒巴村等9個鄉鎮“黨社聯建”村開展合作社共建,組建產業鏈上的“合作總社”,涉及一、二、三產業各種業態,實現產業聯動升級發展。比如,頗洞村與其他村採取“聯手”方式,實施產業“錯位”發展,對頗洞村已有的藍莓、草莓、餐飲產業,其他村不再“複製”,側重於發展垂釣、稻田養魚等“附屬”產業,形成了“一村一品”、“一社一特”的片區四季皆可玩、可摘、可吃的產業發展格局。三是推動共建升級“不掉隊”。依託頗洞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園,大力發展集頗洞農業觀光、滾馬生態旅遊、邛水土司文化、高鐵經濟等為一體的“農文旅”生態旅遊扶貧經濟帶,引導全社會投身參與旅遊經營、旅遊商品生產、就業等文化旅遊產業,進一步擴大社會參與面,形成聯動效應,讓“貧困户”蜕變成“小康户”。

能人帶羣眾,結對幫扶共致富。通過發揮“大户、能人、合作社”的能動性,形成規模連帶效應,實現共同致富。一是建好村級“能人庫”。按照“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思路,對有較強致富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的種養殖大户、復轉軍人、返鄉創業人員等“能人”進行全面摸排,建立“能人庫”,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村級發展中來,讓能人的傳、幫、帶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全縣湧現出了吳富才、吳佩文、費天坤、龍秀坤等1918名創業帶富致富能人,他們引領下的台烈鎮頗洞村農峯合作社、長吉鄉長吉村鑫源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雪洞鎮界牌村天麻種植合作社、八弓鎮界牌村宏宇種植專業合作社盈利分別達380萬元、60萬元、31.25萬元和26萬元,直接帶動1.2萬名羣眾就業。二是精準幫扶“拔窮根”。一方面,採取“聯一扶二幫三”(聯繫一户富裕户、扶持兩户示範户、幫助三户貧困户)幫扶方式,利用“能人”的技術、銷售渠道等優勢,為羣眾提供上門指導、資金扶持、產品幫銷等服務。全縣合作社理事長(監事長)、種養殖大户、致富帶頭人等與3800户農户結成了幫扶對子,實現“滴灌式”精準幫扶。另一方面,創新開展“貧困黨員+幫扶主體、貧困黨員+經濟實體、貧困黨員+就業培訓”的“貧困黨員+”工作,通過發展生產、轉移就業、易地搬遷等方式,確保年底前全縣651名貧困黨員精準脱貧。三是形成發展“新效應”。結合“金種子”帶富計劃,強化“能人——黨員——村幹”的“三向”培養,着力開拓“資金跟着窮人走、窮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產業走、產業跟着市場走”的脱貧致富道路,目前全縣已有119個專業合作社理的理事長(監事長)成為“金種子”,輻射帶動近9000名羣眾發展產業。推動創建了“吉態”大頭菜、紅陽獼猴桃等10餘個品牌,示範帶動效應進一步增強。比如,雪洞鎮雪洞村兩委按照“農文旅”一體化建設思路,重點打造“尚綠普吉”生態農業產業園,同時大力發展電商、快遞、洗車場等服務業,實現稻田養魚年產20萬斤、林下雞2萬隻,輻射帶動民主、界牌兩村120餘户貧困户實現精準脱貧。

三、探討

一是黨社結合是基層治理失靈的“益方子”。通過探索村黨支部與合作社的交叉任職、聯建發展新模式,形成了 “黨支部引領、合作社推動、黨員帶頭、羣眾參與”的黨建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互動雙贏良好格局,不僅村“兩委”的號召力和凝聚力提升了,而且通過黨社聯建增強了基層組織服務羣眾、發展經濟的能力,達到了改善村級管理、發展農村經濟,帶動農民致富的良好效果,有效加強和改進了新時期的基層治理。

二是區域融合發展是加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好法子。按照“地理位置相近、民族民俗相同、理念發展一致”的村,探建立聯合黨總支,實行班子共管、產業共建、基礎實施共享的管理模式,打造一個村務公開更透明、村級服務更體貼、管理機制更完善、村級經濟發展更合理的村級區域,形成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融合發展格局。

三是實施“領頭雁工程”是黨建扶貧的重要手段。充分村級能人在農村經濟發展上帶頭作用,改變傳統政府幫大水漫灌的投入方式,探索能人引領、自主經營、羣眾承包和分產統銷的經營模式,切實改變等、靠、要的固定思想。同時,以合作社與農民抱團闖市場,把過去農民單打獨鬥變為抱團致富,既整合了資源,更大地發揮了合作社的市場竟爭力;又槁活了農村經濟,充分調動了農民羣眾參社的積極性,促進了基層組織人才培養。

關於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發言稿精選 篇七

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是中國共產黨的傳統優勢。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視黨內政治生活。1929年,在《古田會議決議》中,毛澤東同志在反對黨內主觀主義錯誤時指出:“糾正的方法:主要是教育黨員使黨員的思想和黨內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學化。”

我們黨從1921年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黨員發展成為今天擁有8800多萬名黨員的黨,一路走來,走過了95年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所取得的這一切成就歸根結底在於規範的黨內政治生活及良好的黨內政治生態。這也是僅屬於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的執政黨。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物質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的。這其中揭示出來了世間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當前,世界格局瞬息萬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運用更加唯物辯證的眼光來審視問題。“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習已經為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指明瞭方向。這也就要求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更加清晰認識到黨的建設必須把握的基本規律,才能不斷地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前進。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無疑成為這一個系統工程裏面最為直接又最為關鍵的一環。

筆者認為,在新形勢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需要堅持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堅持黨的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作為《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最根本的一條,是黨的執政根基所在,必須長期堅持,絕不動搖。當前,我們的工作重心依然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在經濟建設過程中,必須堅持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把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與經濟發展結合起來,統一思想,實事求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大膽試驗,開拓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胸中有了大目標,泰山壓頂不彎腰”,廣大黨員幹部要從心裏面樹立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崇高信仰,堅定不移,忠實實踐,做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堅定的“明白人”。

現階段,開展黨內政治生活,就越發需要深入系統地學習黨的以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保持對“遠大理想”、“共同理想”的清醒認識和執着追求,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提升黨性修養,提高素質水平,增強“四種”意識,真正做到對黨忠誠、為黨盡責。

堅持加強黨的組織建設。黨的組織建設作為黨的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其遵循黨的組織原則和組織路線,為黨的各項事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發揚黨內民主,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發揮黨組織積極作用,確保在黨的規矩面前人人平等。加強黨的組織建設,首當其衝,就是要加強黨內民主,堅持民主集中制——這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開展黨內政治生活,既要民主,又要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紀律,營造即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政治生活環境。另外,在一些原則問題上要進行思想鬥爭,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我們共產黨人從不怕犯錯誤”——我們黨始終堅持追求真理,正確的就堅持,錯誤的就改正。開展好批評和自我批評,就是為了“防範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侵襲”,及時發現和糾正自身存在的缺點,促進黨的組織健康發展。

堅持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從嚴治黨”,關鍵在“嚴”,最根本的是要嚴格按照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和黨的各項規定辦事,切實增強黨內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和戰鬥性,使黨內政治生活真正發揮“黨要管黨”的作用。堅持嚴明的紀律和規矩是保持我們黨的團結統一,增強黨的凝聚力戰鬥力的重要保證。在這裏,黨的紀律和規矩是剛性約束,是治黨“利器”,而目的就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道私者亂,道法者治”——紀律不嚴,規矩不明,從嚴治黨就無從談起。而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最重要最關鍵的在於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黨的領導,時刻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中央權威,這是一個重大政治原則。在原則問題上,決不允許“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身為黨員,就必須遵守和維護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到有黨性、守紀律、講規矩、聽招呼,廉潔自律,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堅持密切聯繫羣眾。羣眾是什麼?羣眾是“水”,共產黨人是“魚”;羣眾是“土地”,共產黨人是“種子”——毛澤東同志已經深刻闡明瞭人民羣眾和共產黨人之間的血肉聯繫。黨的事業發展離不開羣眾。我們的立黨宗旨決定了我們黨是為人民服務的執政黨,走羣眾路線,同羣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聯繫,是我們黨的工作作風,也是最大的政治優勢。而開展黨內政治生活,同羣眾的密切聯繫,首先體現在共產黨員對待人民羣眾的態度——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我們以羣眾的利益為最大利益。我們要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羣眾的自覺行動。其次,開展黨內政治生活,要接受羣眾監督。政治生活開展在黨內,要把監督擴大到黨外。為了保持密切聯繫,必須採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黨內和黨外相結合的方法,加強羣眾對黨的組織和黨員幹部的監督。再次,開展好黨內政治生活,淨化好黨內政治生態,最終是體現在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真切感受上來的。工作好不好,百姓説了算。這就是評判我們黨的工作好壞的標準。習説過:“我們工作目的是為人民服務,不僅要對上面負責,而且要對羣眾負責,為人民做主”。“政之所興在順民心”,只有牢牢守住這條黨的生命線,才能把新形勢下的黨的事業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