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賀新郎》原文及譯文(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3W

《賀新郎》原文及譯文(通用多篇)

《賀新郎》原文及賞析 篇一

庭陰轉午,

畫堂人靜。

芳草王孫知何處?

惟有楊花糝徑。

漸玉枕

江南舊事休重省,

遍天涯尋消問息,

斷鴻難倩。

月滿西樓憑闌久,

依舊歸期未定。

又只恐瓶沉金井。

嘶騎不來銀燭暗,

枉教人立盡梧桐影。

誰伴我,

對鸞鏡。

賞析

思婦懷人之作。上片寫思婦畫堂春睡午醒之狀。“篆縷”三句寫銅爐裏的香煙裊裊上升,盤旋繚繞似篆文,這時已經消散,庭院裏樹木的陰影轉過了正午的位置,這是深鎖閨房“醉沉沉”的人之所見。“芳草”二句以自言自語方式隱吐沉醉慵眠之原因和對戀人渴盼,卻唯見柳絮飄散,添人怨緒。“漸玉枕”五句始點明病酒懨眠,朦朧春醒,終日無聊之情狀,以“殘紅春透”襯映她芳華虛度,乃至雲鬢蓬亂,無心梳粧,“為伊消得人憔悴”而不悔也。下片寫思婦企盼戀人回來。一個“遍”字傳達出思婦恨不得插翅飛向天涯追尋戀人的熱切情懷。“月滿”數句寫思婦獨自登上西樓,望着銀白的月光灑滿大地,痴痴地想着,“依舊歸期未定”——他現在大概正想着回來,只是日子還沒有確定,所以鴻雁還沒有傳來書信吧。“依舊”

《賀新郎》原文及賞析 篇二

賀新郎·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吳文英

喬木生雲氣,

訪中興英雄陳跡,

暗追前事。

戰艦東風慳借便,

夢斷神州故里。

旋小築吳宮閒地,

華表月明歸夜鶴,

歎當時花竹今如此,

枝上露,

濺清淚。

遨頭小簇行春隊,

步蒼苔尋幽別墅,

問梅開未?

重唱梅邊新度曲,

催發寒梢凍蕊。

此心與東君同意,

後不如今今非昔,

兩無言相對滄浪水,

懷此恨,寄殘醉。

賞析

此詞為滄浪亭賞梅,追懷抗金名將韓世忠,感慨時事之作。上片寫英雄陳跡。“喬木”六句追懷韓世忠抗金之英雄業績,感歎恢復中原神州故里的夢想破滅,為韓世忠遭權奸秦檜剝奪兵權,閒居滄浪小築之英雄寂寞深致悲慨。“東風慳”之意象,既借赤壁之戰古事以映襯現實,又借東風意象寫天不助人,隱喻秦檜等奸佞破壞了中興大業,迫使英雄末路而無所用武,遭到“夢斷神州”之悲劇。“華表”四句懸想英雄忠魂返歸故居,感歎物異人非,昔日繁花翠竹之美景,竟變作花竹枝梢零露悲涼,滴淚悽清的衰瑟景象。下片寫滄浪看梅。“遨頭”五句寫詞人陪吳潛瞻仰英雄故居後,便簇擁着一支遊春隊尋幽問梅。最後“兩無言”、“寄殘醉”則以詞人與吳潛目注滄浪水逝而相對無言、借酒消愁,寄恨於醉,傳達出一種末世無望的消沉和頹廢。本詞“滄浪”之所以能與“看梅”相融於同一題旨,在於亭與梅在底藴精髓的相通。吳潛是愛國名臣,吳文英為其幕僚,從本詞“此心與東君同意”及“催發寒梢凍蕊”等詞句來看,確有“言外寄慨”之意。

《賀新郎》原文及賞析 篇三

【作者】張元幹

【朝代】宋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崑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如許。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牀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賞析】:

在北宋滅亡,士大夫南渡的這個時期,慷慨悲壯的憂國憂民的詞人們,名篇疊出;張蘆川有《賀新郎》之作,先以“曳杖危樓去”寄懷李綱,後以“夢繞神州路”送別胡銓,兩詞尤為悲憤痛苦,感人肺腑。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因反對“和議”、請斬秦檜等三人而貶為福州籤判的胡銓,再次遭遣,除名編管新州(今廣東新興),蘆川作此詞以相送。

“夢繞神州路 ”,是説我輩靈魂都離不開未復的中原 。“悵秋風”三句,寫值此金秋在蕭蕭的風聲之中,一方面號角之聲連綿不斷,似乎武備軍容,十分雄武,而一方面想起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涼。此句將南宋局勢,縮攝於尺幅之中。以下便由此發出強烈的質問之聲,絕似屈原《天問》之風格。

首問 :“為何似崑崙天柱般的黃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潰,以致濁流泛濫,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陸 ?又因何使衣冠禮樂的文明樂土,變成狐兔盤踞橫行的慘境!須知狐兔者,既實指人民流離失所,村落空墟,只剝野獸亂竄,又虛指每當國家不幸陷於敵手之時,必然“狐兔”橫行,古今無異。

鄭所南所謂“地走人形獸,春開鬼面花 ”,讓國破家亡之人而視之,此情此景便會產生共鳴,筆者親歷抗戰時期華北淪陷的情景,故而被這情景深深感動。

下用杜少陵句“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 ”,言天高難問,人間又無知己,只得胡公者一人,同在福州,而今胡公又離然分別,悲可知矣!——上片一氣寫成,全為逼出“更南浦,送君去”兩句,其蒼勁有力,字字沉實,作擲地金石之響。

過片便預想別後情景,餞別是在水畔,征帆既去,但不忍離去,佇立到江邊以致柳枝隨風吹飄起,產生一絲涼氣 。天上的星兒一眨一眨地出現。“耿斜河”三句,亦如孟襄陽、蘇東坡,寫“微雲渡河漢 ”,寫“疏星渡河漢 ”、“金波淡,玉繩低轉”,為什麼情調如此相似?而對於蘆川,悲憤激昂之餘,忽得此一二句,更顯示出了深摯的感情。如以“閒筆”視之,即如知大嚼,而不曉細品,淺人難得深味矣。

下言寫此別之後,不知胡公流落之地 ,在何所,想像也感到困難,相距萬里 ,想在一塊兒共吐心事,如朋友、兄弟之故事,已經是不可能的!語云雁之南飛,不逾衡陽,而今新州距離衡陽幾許 ?賓鴻不至,書信將憑誰寄付?不但問天之意直連上片,而且痛別之情古今所罕。用此方法關心國家、社會,縱懷今古,沉思宇宙人生;所關切者絕非個人命運得失窮達,又豈肯談個人瑣事。韓愈《聽穎師彈琴》詩“暱暱兒女語,恩怨相爾汝”,是此句的依據。

情懷既然這樣,何以作詞?所謂辭意俱盡,遂爾引杯長吸,且聽笙歌。——以此豪邁之言藉以打發心頭之痛,作者用筆如夭矯之龍,不以陳言落套為比。

凡填《賀新郎 》,上下片有兩個仄起七字句,不得誤以為與律句全同 ,“高難問”“懷今古”,難、今二字,皆須平聲(與上三字連成四平聲),方為協律。又兩歇拍“送君去”“聽金縷”,頭一字必須去聲,此為定格。然而明清以後,理解此者已少,合律者百無一二人。故此説明,以示學人。

《賀新郎》原文及賞析 篇四

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宋詞原文賞析及註釋翻譯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辛棄疾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①,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②。馬上琵琶關塞黑③。更長門④、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⑤。向河梁⑥、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⑦。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⑧,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註釋]

①鷓鴣:鳴聲悽切,如説“行不得也哥哥。”

②未抵:比不上。

③馬上琵琶:指王昭君出塞事。

④“更長門”句:用陳皇后失寵事。

⑤將軍:指漢武帝時李陵。

⑥“向河梁”句:指李陵別蘇武事。

⑦“易水”句:《史記刺客列傳》中易水送別之事。

⑧如許恨:像上面的許多恨事。

⑨金闕(jīn què):金子搭成的宮殿。也形容富麗堂皇的建築物。

⑩將軍:引用漢武帝時李陵。

⑨向河梁:引用李陵別蘇武典故。指李陵送別蘇武歸漢。

⑾故人:指蘇武。蘇武出使匈奴,被強留十九年。堅貞不屈。

⑿長絕:永別。

⒀易水:在今河北省,戰國使燕太子丹送別荊軻於易水。引用《史記·刺客列傳》中荊軻刺秦王典故。

⒁蕭蕭( xiāoxiāo):風聲。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於徵,草木黃落。 ——晉· 陶潛《自祭文》

⒂還知:倘知。

⒃如許恨:像上面的許多恨。

【譯文】

聽着綠樹蔭裏伯勞鳥叫得悽惡,更如何忍受,鷓鴣鳥“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剛住,杜鵑又發出“不如歸去”悲切地號呼。一直啼到春天歸去再無尋覓處,芬芳的百花都枯萎實在令人愁恨、痛苦。算起來這樁樁件件也換抵不上,人間生離死別的痛楚。漢代王昭君騎在馬上彈着琵琶,奔向黑沉沉的關塞荒野,更有陳皇皇阿妖退居長門別館,坐着翠碧的宮輦辭別皇宮金闕。春秋時衞國莊姜望着燕燕雙飛,遠送休棄去國的歸妾。流代史將李陵身經百戰,兵敗歸降匈奴而身敗名裂。到河邊橋頭送別蘇武,回頭遙望礦園遠隔萬里,與故友永遠訣別。還有荊軻冒着蕭瑟秋風,易水寒冽,送別的賓客素衣素冠像一片白雪。正是勇士壯別去國,慷慨悲歌無盡無歇。啼鳥若知人間有如此多的悲恨痛切,料想它不再悲啼清淚,而總是悲啼着鮮血。如今嘉茂弟遠別,還有誰與我飲酒共醉賞明月?

【譯文二】

綠樹上鵜聲聲已讓我悲傷,更哪堪鷓鴣哀鳴聲剛停,又聽到杜鵑聲聲悽咽。春天在鳥啼聲中歸去再難尋覓,苦恨芬芳的百花全都凋謝。但這種悲傷遠比不上人間離別。昭君馬上彈琵琶進入邊關,幽居的長門宮的阿嬌乘翠羽車辭別金殿,莊姜夫人流淚望飛燕送走小妾。

李陵將軍百戰後歸降身敗名裂,到橋頭送別回望萬里故鄉,和好友蘇武永遠訣別。西風蕭蕭荊軻離燕去秦,滿座送行人白衣白冠一片白雪,壯士慷慨悲歌易水河也嗚咽。啼鳥若知人間有如此多離恨,就不會再啼清淚而聲聲啼血。從今後有誰,伴我共醉明月。

【評點】

本篇為送別抒懷之作。首尾以啼鳥相呼應,描寫暮春淒厲暮色,中間引述歷史故事,鋪敍古代種種人間離情別恨,借送別族弟,抒發美人不遇、英雄名裂、壯志難酬的義憤。筆力雄健,沉鬱蒼涼。

全詞共有五處引用典故。上片“馬上琵琶關塞黑”用漢代王昭君遠嫁匈奴的典故。設想一下,王昭君背井離鄉,遠赴荒漠,獨自馬上彈琵琶進入邊關時的畫面,是多麼淒涼孤苦;“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用陳阿嬌失寵的典故,漢武帝曾將其打入長門宮,她乘着翠羽車辭別金殿來到長門宮時,又是多麼悽慘! “看燕燕,送歸妾”用莊姜送戴媯的典故,春秋時衞莊公之妾戴媯生下一個兒子完,立位不久被害,戴媯被迫歸陳,莊公夫人莊姜親自為她送別,兩人分別時抱頭痛哭。詩經中《燕燕》一詩,寫的就是這件事。下片“將軍百戰身名裂”用漢武帝時名將李陵的典故,漢將軍李陵苦戰匈奴兵敗,後投降;其好友蘇武南還大漢時,李陵對蘇武説:“異域之人,一別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用荊軻事,戰國時,荊軻奉命入秦行刺秦王。在易水邊上,燕子丹身穿白衣頭戴白冠為其送行,荊軻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見《史記刺客列傳》,《易水歌》。

[賞析]

此詞是送別其族弟茂嘉之作。用歷史上五個生死離別之事以突出自己與茂嘉別離的沉痛。詞開頭便用“鵜鴂”、“鷓鴣”、“杜鵑”三種禽鳥悲啼,營造出一種悲劇氛圍。最後又用“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作照應,並且讓三種鳥啼進行對比,增濃了悲劇色彩。最後以“誰共我,醉明月”作結,將鳥與古人之悲,盡集於一身,從而使得別弟之痛,無以復加。

這是一首寄寓着作者憂國深情的送別詞,作於瓢泉閒居時期。作者對他的族弟茂嘉調任遠地深有感觸。

辛棄疾的這首詞大約作於他閒居鉛山期間。茂嘉是他的堂弟,其事蹟未詳。這首詞的內容和作法與一般的詞不同,其內容方面幾乎完全與對茂嘉的送行無關,而專門羅列古代的“別恨”事例,形式方面,它又打破上下片分層的常規,事例連貫上下片,不在分片處分層。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作者平時胸中鬱積事多,有觸而發,非特定題目所能限制,故同類事件紛至湧集,而不為普通的詩文格式所束縛。

詞的開頭幾句:“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採用了興與賦相結合的創作手法。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説它是“賦”,因為它寫送別茂嘉,是在春去夏來的時候,可以同時聽到三種鳥聲,是寫實。鵜鴂,一説是杜鵑,一説是伯勞,辛棄疾取伯勞之説;説它是“興”,因為它借聞鳥聲以興起良時喪失、美人遲暮之感。伯勞在夏至前後出鳴,故暗用《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意,以興下文“苦恨”句。鷓鴣鳴聲像“行不得也哥哥”;杜鵑傳説為蜀王望帝失國後魂魄所化,常悲鳴出血,聲像“不如歸去”。詞同時用這三種悲鳴的鳥聲起興,形成強烈的悲感氣氛,並寄託了自己的悲痛心情。接着“算未抵、人間離別”一句,是上下文轉接的關鍵。

它把“離別”和啼鳥的悲鳴作一比較,以抑揚的手法承上啟下,為下文出的“別恨”作了鋪墊。“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兩句,有人認為寫的是兩事:其一指漢元帝宮女王昭君出嫁匈奴呼韓邪單于離開漢宮的事;其二指漢武帝的陳皇后失寵時辭別“漢闕”,幽閉長門宮。也有認為只寫一事的,謂王昭君自冷宮出而辭別漢闕。今從多數註釋本作兩件事看。“看燕燕,送歸妾”,寫的是春秋時衞莊公之妻莊姜,“美而無子”,莊公妾戴媯生子完,莊公死後,完繼立為君。州籲作亂,完被殺,戴媯離開衞國。《詩經。邶風》的《燕燕》詩,相傳即為莊姜送別戴媯而作。“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引用了漢代另一個典故。漢李陵抗擊匈奴,力戰援絕,勢窮投降,敗其家聲;他的友人蘇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守節不屈。後來蘇武得到歸漢機會,李陵送他有“異域之人,一別長絕”之語;又世傳李陵《與蘇武詩》,有“攜手上河梁”、“長當從此別”等句。詞人又藉此暗諷當世降金之人。“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寫戰國時燕太子丹在易水邊送荊軻入秦行刺秦王政故事。相傳送行者都穿戴白衣冠,荊軻臨行歌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以上這些事都和遠適異國、不得生還,以及身受幽禁或國破家亡之事有關,都是極悲痛的“別恨”。這些故事,寫在與堂弟的一首送別詞中,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當時沉重、悲壯之情。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這又是承上啟下的兩句。句中説啼鳥只解春歸之恨,如果也能瞭解人間的這些恨事,它的悲痛一定更深,隨啼聲眼中滴出的不是淚而是血了。為下句轉入送別正題作了省力的鋪墊。“誰共我,醉明月?”承上面兩句轉接機勢,迅速地歸結到送別茂嘉的事,點破題目,結束全詞,把上面大片凌空馳騁的想象和描寫,一下子收攏到題中來,有此兩句,詞便沒有脱離本題,只是顯得善於大處落墨、別開生面而已。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辛棄疾不愧為宋代一代文豪!

辛棄疾的這首詞,之所以感人,除了其感情、氣氛強烈外,還得力於它的音節。它押入聲的曷、黠、屑、葉等韻,在“切響”與“促節”中有很強的摩擦力量,聲如裂帛,聲情並至。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評此詞“沉鬱蒼涼,跳躍動盪,古今無此筆力”,反映了古人對此詞的推崇。

王國維:稼軒《賀新郞》詞送茂嘉十二弟,章法絕妙。且語語有境界,此能品而幾於神者。然非有意為之,故後人不能學也。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5.28-1207.10.3)享年67歲,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風閘村)人。我國曆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和愛國者、軍事家和政治家,與蘇軾齊名,號稱“蘇辛”,與李清照一起並稱“濟南二安”。有人這樣讚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傑,詞中之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説:“自辛稼軒前,用一語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軒,橫豎爛熳,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又如悲笳萬鼓,平生不平事並巵酒,但覺賓主酣暢,談不暇顧。詞至此亦足矣。”

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出生前13年,山東一帶即已為金兵侵佔,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率兩千民眾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失地。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國的具體規劃;又上宰相《九議》,進一步闡發《美芹十論》的思想;都未得到採納和施行。在各地上任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閒居。光復故國的偉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憤發而為詞,其獨特的詞作風格被稱為“稼軒體”。造就了南宋詞壇一代大家。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辛棄疾深謀遠慮,智略超羣。26歲時向孝宗上奏《美芹十論》,31歲進獻《九議》,從審勢、察情、觀釁、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詳戰等方面,指陳任人用兵之道,謀劃復國中興的大計,切實詳明。33歲時即預言金朝“六十年必亡,虜亡則中國之憂方大”(周密《浩然齋意抄》),也體現出辛棄疾的遠見卓祝。他還具有隨機應變的實幹才能,41歲在湖南創建雄鎮一方的飛虎軍,雖困難重重,但事皆立力,時人比之為“隆中諸葛”(劉宰《賀辛等制棄疾知鎮江》)。

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的辛棄疾,南歸後本來希望盡展其雄才將略,揮擁萬夫,橫戈殺敵,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破陣子》)。然而,自隆興元年(1163)符離之役失敗後,南宋王朝一戰喪膽,甘心向金朝俯首稱臣,納貢求和,使得英雄志士請纓無路,報國無門。而身為“歸正人” 的辛棄疾,更受到歧視而不被信任。他23歲南歸之初,只被任命為小小的江陰僉判,六年後官職雖逐步升遷,但都是在地方任職,而且每任時間都不長,從29歲到42歲,13年間調換14任官職,使他無法在職任上有大的建樹和作為。

辛棄疾積極進取的精神、抗戰復國的政治主張本來就與當時只求苟安的政治環境相沖突;而他“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鳧”(《水調歌頭》)的傲岸不屈、剛正獨立的個性更使他常常遭人忌恨讒害和排擠,因此他一生“三仕三已”(《哨遍》)。42歲的壯年,即被彈劾罷職,閒居八年後,朝廷準備北伐,辛棄疾懷着建功立業的希望再度出山,可並未得到重用,二年後帶着“誰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爾,決策尚悠悠”(《水調歌頭》)的絕望心情,66歲的老英雄又回到鉛山故居,68歲時含恨而逝。

辛棄疾既有詞人的氣質,又有軍人的豪情,他的人生理想本來是做統兵將領,在戰場上博取功名,“把詩書馬上,笑驅鋒鏑”(《滿江紅》)。但由於歷史的錯位,“雕弓掛壁無用”,“長劍鋏,欲生苔”(《水調歌頭》),只得“筆作劍鋒長”(《水調歌頭·席上為葉仲洽賦》),轉而在詞壇上開疆拓土,將本該用以建樹“弓刀事業”(《破陣子》)的雄才來建立詞史上的豐碑。

《賀新郎》原文及賞析 篇五

賀新郎·夏景 蘇軾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户,枉教人、夢斷瑤台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穠豔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譯文】

小燕子飛落在雕樑畫棟的華屋,靜悄悄四下無人,梧桐陰兒轉過了正午。傍晚清涼時美人剛出浴。手拿着絲織的白團扇,團扇與素手似白玉凝酥。漸漸睏倦,斜倚枕睡得香熟。此時不知是誰在推響彩繡的門户?空叫人驚醒了瑤台好夢。側耳聽卻原來是陣陣風在敲竹。

石榴花半開像紅巾疊簇,待桃杏等浮浪花朵落盡,它才會綻開與孤獨的美人為伍。細看這一枝濃豔的石榴,花瓣千層恰似美人芳心緊束。又恐怕被那西風吹落只剩葉綠。來日如等到美人來到,在花前飲酒也不忍去碰觸。那時節淚珠兒和花瓣,都會一同灑落,聲簌簌。

【註釋】

⑴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曲””賀新涼““乳燕飛”“貂裘換酒”。傳世作品以《東坡樂府》所收為最早。

⑵乳燕:雛燕兒。飛:宋趙彥衞《雲麓漫鈔》謂見真跡作“棲”。

⑶桐陰:梧桐樹陰。

⑷生綃(xiāo):未漂煮過的生織物,這裏指絲絹。團扇:漢班婕妤《團扇詩》:“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後常以喻指佳人薄命失寵。

⑸扇手:白團扇與素手。一時:一併,一齊。

⑹清熟:謂睡眠安穩沉酣。

⑺枉:空,白白地。瑤台:玉石砌成的台,神話傳説在崑崙山上,此指夢中仙境。曲:形容處所幽深的樣子。

⑻風敲竹:唐李益《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

⑼紅巾蹙(cù):形容石榴花半開時如紅巾皺縮。蹙,皺。

⑽浮花浪蕊:指輕浮鬥豔而早謝的桃、李、杏花等。唐韓愈《杏花》:“浮花浪蕊鎮長有,才開還落瘴霧中。”

⑾幽獨:默然獨守。

⑿穠(nóng)豔:色彩豔麗。

⒀千重(chóng)似束,形容石榴花瓣重疊,也指佳人心事重重。

⒁秋風驚綠:指秋風乍起使榴花凋謝,只剩綠葉。

⒂兩簌(sù)簌:形容花瓣與眼淚同落。簌簌,紛紛落下的樣子。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詞的寫作背景,前人異説紛紜。南宋楊湜《古今詞話》載:”蘇子瞻守錢塘,有官妓秀蘭,天性黠慧,善於應對。一日,湖中有宴會,羣妓畢集,唯秀蘭不至,督之良久方來。問其故,對以沐浴倦睡,忽聞叩門甚急,起而問之,乃樂營將催督也。子瞻已恕之,坐中一倅怒其晚至,詰之不已。時榴花盛開,秀蘭折一枝藉手告倅,倅愈怒。子瞻因作《賀新涼》,令歌以送酒,倅怒頓止“(《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引)。胡仔認為此言荒野,堪入笑林。

南宋曾季狸《艇齋詩話》説《賀新郎》是蘇軾在杭州萬頃寺作,因寺中有榴花樹,且是日有歌者晝寢,故有”石榴半吐“”孤眠清熟“之語。

南宋陳鵠《耆舊續聞》錄陸辰州語,陸辰州説晁以道在看到東坡真跡後轉告他説:蘇軾有妾名朝雲、榴花。朝雲客死嶺南,惟榴花獨存,故蘇詞下闋專説榴花,並有”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之語。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閨怨的雙調詞,詠人兼詠物,上片描寫在清幽環境中的`一位美人,她高潔絕塵,又十分孤獨寂寞;下片掉轉筆鋒,專詠榴花,借花取喻,時而花人並列,時而花人合一。作者賦予詞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潔、自傷遲暮的品格和情感,在這兩個美好的意象中滲透進自己的人格和感情。詞中寫失時之佳人,託失意之情懷;以婉曲纏綿的兒女情腸,寄慷慨鬱憤的身世之感。

上片以初夏景物為襯托,寫一位孤高絕塵的美麗女子。起調“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點出初夏季節、過午、時節、環境之幽靜。“晚涼新浴”,推出傍晚新涼和出浴美人。“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進而工筆描繪美人“晚涼新浴”之後的閒雅風姿。作者寫團扇之白,不只意在襯托美人的肌膚潔白和品質高潔,而且意在象徵美人的命運、身世。自從漢代班婕妤(漢成帝妃,為趙飛燕譖,失寵)作《團扇詩》後,在古代詩人筆下,白團扇常常是紅顏薄命,佳人失時的象徵。上文已一再渲染“悄無人”的寂靜氛圍,這裏又寫“手弄生綃白團扇”,着一“弄”字,便透露出美人內心一種無可奈何的寂聊,接以“扇手一時似玉”,實是暗示“妾身似秋扇”的命運。

以上寫美人心態,主要是用環境烘托、用象徵、暗示方式,隱約迷離。以下寫美人初因孤寂無聊而入夢,繼而好夢因風搖竹聲而被驚斷。“漸困倚、孤眠清熟”句,使人感受到佳人處境之幽清和內心的寂寞。以下數句是説:美人入夢後,朦朧中彷彿有人掀開珠簾,敲打門窗,不由引起她的一陣興奮和一種期待。可是從夢中驚醒,卻只聽到那風吹翠竹的蕭蕭聲,等待她的仍舊是一片寂寞。此處化用了唐人李益詩句“開門復動竹,疑是玉人來”的幽清意境,着重寫由夢而醒、由希望而失望的悵惘;“枉教人”、“卻又是”,將美人這種感情上的波折突現出來了。這幾句,如夢似幻,動而愈靜,極其婉曲地表現了女主人公的孤寂。從上片整個構思來看,主要寫美人孤眠。寫“華屋”,寫“晚涼”,寫“弄扇”,都是映襯和暗示美人的空虛寂寞和歎惋悵恨之情。

下片用穠豔獨芳的榴花為美人寫照。過片轉詠榴花。“石榴半吐紅巾蹙”,化用唐人白居易詩“山榴花似結紅巾”(《題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諸僧眾》)句意形象地寫出了榴花的外貌特徵,又帶有西子含顰的風韻,耐人尋味。“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這是美人觀花引起的感觸和情思。此二句既表明榴花開放的季節,又用擬人手法寫出了它不與桃李爭豔、獨立於羣芳之外的品格。這不與“浮花浪蕊”為伍的榴花,也即是女主人公的象徵。“穠豔一枝細看取”,刻畫出花色的明麗動人。“芳心千重似束”,不僅捕捉住了榴花外形的特徵,並再次託喻美人那顆堅貞不渝的芳心,寫出了她似若有情、愁心難展的情態。“又恐被秋風驚綠”,由花及人,油然而生美人遲暮之感。“若待得君來向此”至結尾,寫懷抱遲暮之感的美人與榴花兩相憐惜,共花落簌簌而淚落簌簌。

詞的下片借物詠情,寫美人看花時觸景傷情,感慨萬千,時而觀花,時而憐花惜花。這種花人合一的手法,產生一種婉曲纏綿、尋味不盡的效果。作者無論是直接寫美人,還是通過榴花間接寫美人,都緊緊扣住嬌花美人失時、失寵這一共同點,而又寄託着詞人自身的懷才不遇之情。

這首詞隱約地抒寫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抑鬱情懷。蘇軾筆下的佳人,大多丰姿綽約,雍容閒雅。無論《洞仙歌·冰肌玉骨》裏“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的花蕊夫人,還是這首詞中的出浴美女,都能給人一種潔淨如玉、一塵不染的美感。從藝術上看,上片主要寫佳人,但沒有正面描寫她的姿容,而是先寫佳人的扇和執扇的手;下片別開異境,前五句寫石榴,後五句佳人與石榴合寫,亦花亦人,巧妙新穎,和諧自然。此詞之意藴,冠絕古今,取景清幽,意象清雋,託意高遠。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賀新郎》原文及賞析 篇六

【宋】辛棄疾《賀新郎》

原文

老大那堪説。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痛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註釋

憐:愛。補天裂:借用神話中女媧氏煉石補天的傳説來表示祖國的統一事業。中宵舞:用典祖逖的“聞雞起舞”。

賞析

詞句塑造了一位受現實壓抑而仍然積極奮發、意志堅強、對自己的力量和愛國理想充滿信心的英雄形象。這是對陳亮的讚美,也是詞人自己抱負的抒寫。詞句的意思是,我最愛那些奮發圖強的志士,真正的男子漢意志堅定如鐵。看一看吧,他們有統一祖國的大志和力量。

辛棄疾和陳亮都是南宋的愛國英雄,有雄才大略,都受黑暗政權壓抑,抱負不能實現,而把滿腔悲憤寄託在歌詞之中。

辛棄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愛國詞人,文學家。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籤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並提出有關方略,均未被採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在晚年時寫的《清平樂·村居》這首流傳千古的詞。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

《賀新郎》原文及賞析 篇七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原文:

邑中園亭,僕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彷彿淵明思親友之意雲。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裏。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我已經很衰老了。平生曾經一同出遊的朋友零落四方,如今還剩下多少?真令人惆悵。這麼多年只是白白老去而已,功名未竟,對世間萬事也慢慢淡泊了。還有什麼能真正讓我感到快樂?我看那青山瀟灑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樣。不論情懷還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邑:指鉛山縣。辛棄疾在江西鉛山期思渡建有別墅,帶湖居所失火後舉家遷之。僕:自稱。停雲:停雲堂,在瓢泉別墅。甚矣吾衰矣:源於《論語·述而》之句“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這是孔丘慨歎自己“道不行”的話(夢見周公,欲行其道)。作者藉此感歎自己的壯志難酬。問何物、能令公喜:源於《世説新語·寵禮篇》記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晉大司馬桓温)喜”等典故。還有什麼東西能讓我感到快樂。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這兩句出典於李白的《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嫵媚:瀟灑多姿。

一尊搔首東窗裏。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把酒一尊,在窗前吟詩,怡然自得。想來當年陶淵明寫成《停雲》之時也是這樣的感覺吧。江南那些醉中都渴求功名的人,又怎能體會到飲酒的真諦?在酒酣之際,回頭朗吟長嘯,雲氣會翻飛,狂風會驟起。不恨我不能見到疏狂的前人,只恨前人不能見到我的疏狂而已。瞭解我的,還是那幾個朋友。

搔首東窗:借指陶潛《停雲》詩就,自得之意。江左:原指江蘇南部一帶,此指南朝之東晉。濁醪(láo):濁酒。雲飛風起:化用劉邦《大風歌》之句“大風起兮雲飛揚”。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引《南史·張融傳》的典故:“不恨我不見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見我”。知我者,二三子:引《論語》的典故:“二三子以我為隱乎”。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我已經很衰老了。平生曾經一同出遊的朋友零落四方,如今還剩下多少?真令人惆悵。這麼多年只是白白老去而已,功名未竟,對世間萬事也慢慢淡泊了。還有什麼能真正讓我感到快樂?我看那青山瀟灑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樣。不論情懷還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邑:指鉛山縣。辛棄疾在江西鉛山期思渡建有別墅,帶湖居所失火後舉家遷之。僕:自稱。停雲:停雲堂,在瓢泉別墅。甚矣吾衰矣:源於《論語·述而》之句“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這是孔丘慨歎自己“道不行”的話(夢見周公,欲行其道)。作者藉此感歎自己的壯志難酬。問何物、能令公喜:源於《世説新語·寵禮篇》記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晉大司馬桓温)喜”等典故。還有什麼東西能讓我感到快樂。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這兩句出典於李白的《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嫵媚:瀟灑多姿。

一尊搔首東窗裏。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把酒一尊,在窗前吟詩,怡然自得。想來當年陶淵明寫成《停雲》之時也是這樣的感覺吧。江南那些醉中都渴求功名的人,又怎能體會到飲酒的真諦?在酒酣之際,回頭朗吟長嘯,雲氣會翻飛,狂風會驟起。不恨我不能見到疏狂的前人,只恨前人不能見到我的疏狂而已。瞭解我的,還是那幾個朋友。

搔首東窗:借指陶潛《停雲》詩就,自得之意。江左:原指江蘇南部一帶,此指南朝之東晉。濁醪(láo):濁酒。雲飛風起:化用劉邦《大風歌》之句“大風起兮雲飛揚”。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引《南史·張融傳》的典故:“不恨我不見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見我”。知我者,二三子:引《論語》的典故:“二三子以我為隱乎”。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我已經很衰老了。平生曾經一同出遊的朋友零落四方,如今還剩下多少?真令人惆悵。這麼多年只是白白老去而已,功名未竟,對世間萬事也慢慢淡泊了。還有什麼能真正讓我感到快樂?我看那青山瀟灑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樣。不論情懷還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邑:指鉛山縣。辛棄疾在江西鉛山期思渡建有別墅,帶湖居所失火後舉家遷之。僕:自稱。停雲:停雲堂,在瓢泉別墅。甚矣吾衰矣:源於《論語·述而》之句“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這是孔丘慨歎自己“道不行”的話(夢見周公,欲行其道)。作者藉此感歎自己的壯志難酬。問何物、能令公喜:源於《世説新語·寵禮篇》記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晉大司馬桓温)喜”等典故。還有什麼東西能讓我感到快樂。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這兩句出典於李白的《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嫵媚:瀟灑多姿。

一尊搔首東窗裏。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把酒一尊,在窗前吟詩,怡然自得。想來當年陶淵明寫成《停雲》之時也是這樣的感覺吧。江南那些醉中都渴求功名的人,又怎能體會到飲酒的真諦?在酒酣之際,回頭朗吟長嘯,雲氣會翻飛,狂風會驟起。不恨我不能見到疏狂的前人,只恨前人不能見到我的疏狂而已。瞭解我的,還是那幾個朋友。

搔首東窗:借指陶潛《停雲》詩就,自得之意。江左:原指江蘇南部一帶,此指南朝之東晉。濁醪(láo):濁酒。雲飛風起:化用劉邦《大風歌》之句“大風起兮雲飛揚”。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引《南史·張融傳》的典故:“不恨我不見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見我”。知我者,二三子:引《論語》的典故:“二三子以我為隱乎”。

譯註參考:

1、龍榆生 .唐宋名家詞選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 .

2、劉忠 .辛棄疾詞選譯 :巴蜀書社 ,1991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我已經很衰老了。平生曾經一同出遊的朋友零落四方,如今還剩下多少?真令人惆悵。這麼多年只是白白老去而已,功名未竟,對世間萬事也慢慢淡泊了。還有什麼能真正讓我感到快樂?我看那青山瀟灑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樣。不論情懷還是外貌,都非常相似。把酒一尊,在窗前吟詩,怡然自得。想來當年陶淵明寫成《停雲》之。.。 顯示全部

鑑賞

正如此詞自注所述,辛棄疾的這首《賀新郎》詞,乃是仿陶淵明《停雲》“思親友”之意而作,抒寫了作者罷職閒居時的寂寞與苦悶的心情。據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註》考證,此詞約作於宋寧宗慶元四年(1198)左右。此時辛棄疾被投閒置散又已四年。他在信州鉛山(今屬江西)東期思渡瓢泉旁築了新居,其中有“停雲堂”,即取陶。.。 顯示全部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辛棄疾落職閒居信州鉛山(今屬江西)時的作品,是為瓢泉新居的“停雲堂”題寫的,仿陶淵明《停雲》“思親友”之意而作。辛棄疾“獨坐停雲”,觸景生情,信手拈來,隨成此篇,反映了詞人落職後的寂寞心境和對時局的深刻怨恨。 據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註》考證,此詞約作於宋寧宗慶元四年(公元1198年)左右,此。.。 顯示全部

猜你喜歡 篇八

西河·大石金陵

作者:周邦彥8.7(70人評分)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鬢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餘舊跡鬱蒼蒼,霧沈半壘。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説興亡,斜陽裏。

飲馬歌·邊頭春未到

作者:曹勛7.7(24人評分)

兀朮每遇對陣之際,吹此則鏖戰無還期也邊頭春未到。雪滿交河道。暮沙明殘照。塞烽雲間小。斷鴻悲。隴月低。淚濕征衣悄。歲華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作者:李煜8.5(15088人評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雕欄 通:闌)

熱門搜索
國慶節作文高中800字 2023年元旦節放假通知 國小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計劃 個人理財談心得體會 2021著作狂人日記精品讀書體會感想 童年一300字的讀後感 青年大學第九季第五期的題目和答案 教師業務培訓心得體會簡短 桔園 文員工作總結月總結精品 中秋節朗誦稿比賽作品 早安問候語簡短一句話(句子精彩 幼兒園教師春季學期總結 工作法報告 現場工作總結 防溺水安全教育領導講話稿 商場促銷優惠方案 精品母親節作文400字 師範生支教實習總結 澳大利亞留學博士申請攻略 2023年工作報告心得體會新版 村幹部培訓講話稿 大學生實習律師心得體會 水利工程驗收鑑定書 國中軍訓400心得體會 民生活會黨員互提意見素材 客服主管年度工作總結 2023端午節放假安排表 第四天軍訓心得體會400字 村支書工作報告2021 關於景區營銷策劃方案 適合大學生自主創業小本項目 社區流動總結 朋友是什麼排比句怎麼寫 年度書店工作總結 90後戀愛觀調查報告推薦 2022年教育收費自查報告多篇 安全法2022心得體會 關於信仰的作文800字精彩 自主招生自薦書精品 人生的智慧精品讀後感精品 帶水的詩句 全市林長制工作暨林業工作會議講話 土木工程畢業生實習報告多篇 愛如茉莉精品教案 對老師的英文自我介紹新版 無聊的日子作文 培訓總結心得體會軍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