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企業所得税的計算方法【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44K

企業所得税的計算方法【精品多篇】

企業所得税税前扣除項目 篇一

1、公益性捐贈

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税所得額時扣除。年度利潤總額,是指企業依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計算的大於零的數額。

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同時具備9個條件)、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公益事業的捐贈。

2、工資薪金支出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每一納税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僱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員工任職或者受僱有關的其他支出。

“合理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按照股東大會、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或相關管理機構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規定實際發放給員工的工資薪金。可按以下原則掌握:

(1)企業制訂了較為規範的員工工資薪金制度;

(2)企業所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符合行業及地區水平;

(3)企業在一定時期所發放的工資薪金是相對固定的,工資薪金的調整是有序進行的;

(4)企業對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税義務。

(5)有關工資薪金的安排,不以減少或逃避税款為目的;

“工資薪金總額”,是指企業按照上述規定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總和,不包括企業的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以及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屬於國有性質的企業,其工資薪金,不得超過政府有關部門給予的限定數額;超過部分,不得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也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税所得額時扣除。

3、社會保險支出

(1)基本保險:企業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範圍和標準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准予扣除。

(2)補充醫療、補充養老:企業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僱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準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税所得額時准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予扣除。

(3)其他保險:人身安全保險費、財產保險據實扣除

除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險費和國務院財政、税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業保險費(強制險:如航空意外險)外,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費,不得扣除。

4、借款費用

基本規定: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資本化的借款費用,准予扣除。

(1)企業間借款

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1)非金融企業向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業【】的各項存款利息支出和同業拆借利息支出、企業經批准發行債券的利息支出;

2)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

根據《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鑑於目前我國對金融企業利率要求的具體情況,企業在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並進行税前扣除時,應提供“金融企業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情況説明”,以證明其利息支出的合理性。

“金融企業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情況説明”中,應包括在簽訂該借款合同當時,本省任何一家金融企業提供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情況。該金融企業應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成立的可以從事貸款業務的企業,包括銀行、財務公司、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是指在貸款期限、貸款金額、貸款擔保以及企業信譽等條件基本相同下,金融企業提供貸款的利率。既可以是金融企業公佈的同期同類平均利率,也可以是金融企業對某些企業提供的實際貸款利率。

(2)企業向自然人借款

企業向股東或其他與企業有關聯關係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税法》(以下簡稱税法)第四十六條及《財政部、國家税務總局關於企業關聯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標準有關税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税〔2008〕121號)規定的條件,計算企業所得税扣除額。

企業向除上述規定以外的內部職工或其他人員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況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根據税法第八條和税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准予扣除。

1)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貸是真實、合法、有效的,並且不具有非法集資目的或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2)企業與個人之間簽訂了借款合同。

特殊規定:

(1)企業接受關聯方債權性投資利息支出問題:

1)在計算應納税所得額時,企業實際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不超過以下規定比例和税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計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得在發生當期和以後年度扣除。

企業實際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除符合本通知第二條規定外,其接受關聯方債權性投資與其權益性投資比例為:

A、金融企業,為5:l;

B、其他企業,為2:1。

2)企業如果能夠按照税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提供相關資料,並證明相關交易活動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或者該企業的實際税負不高於境內關聯方的,其實際支付給境內關聯方的利息支出,在計算應納税所得額時准予扣除。

3)企業同時從事金融業務和非金融業務,其實際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應按照合理方法分開計算;沒有按照合理方法分開計算的,一律按本通知其他企業的比例計算準予税前扣除的利息支出。

(2)投資者投資未到位而發生的利息支出

凡企業投資者在規定期限內未繳足其應繳資本額的,該企業對外借款所發生的利息,相當於投資者實繳資本額與在規定期限內應繳資本額的差額應計付的利息,其不屬於企業合理的支出,應由企業投資者負擔,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税所得額時扣除。

5、三項費用

(1)職工福利費: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准予扣除。

職工福利費,包括以下內容:

1)尚未實行分離辦社會職能的企業,其內設福利部門所發生的設備、設施和人員費用,包括職工食堂、職工浴室、理髮室、醫務所、託兒所、療養院等集體福利部門的設備、設施及維修保養費用和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

2)為職工衞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企業向職工發放的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供暖費補貼、職工防暑降温費、職工困難補貼、救濟費、職工食堂經費補貼、職工交通補貼等。

3)按照其他規定發生的其他職工福利費,包括喪葬補助費、撫卹費、安家費、探親假路費等。

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應該單獨設置賬冊,進行準確核算。沒有單獨設置賬冊準確核算的,税務機關應責令企業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税務機關可對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進行合理的核定。

關於以前年度職工福利費餘額的處理

企業2008年以前按照規定計提但尚未使用的職工福利費餘額,2008年及以後年度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應首先衝減上述的職工福利費餘額,不足部分按新税法規定扣除;仍有餘額的,繼續留在以後年度使用。企業2008年以前節餘的職工福利費,已在税前扣除,屬於職工權益,如果改變用途的,應調整增加企業應納税所得額。

(2)工會經費: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准予扣除。

自2010年7月1日起,企業撥繳的職工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憑工會組織開具的《工會經費收入專用收據》在企業所得税税前扣除。

(3)職工教育經費:除國務院財政、税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税年度結轉扣除。

關於以前年度職工教育經費餘額的處理

對於在2008年以前已經計提但尚未使用的職工教育經費餘額,2008年及以後新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應先從餘額中衝減。仍有餘額的,留在以後年度繼續使用。

6、業務招待費

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對從事股權投資業務的企業(包括集團公司總部、創業投資企業等),其從被投資企業所分配的股息、紅利以及股權轉讓收入,可以按規定的比例計算業務招待費扣除限額。

營改增企業所得税怎麼繳納 篇二

情況1:非居民企業與境內公司簽訂特許權使用費合同(假設該合同在營改增前需在地税繳納營業税),合同價款100元,(合同約定各項税款由非居民企業承擔),如何計算扣繳企業所得税及增值税及附加(假設適用的增值税税率為6%,地方附加税費共計10%)?

分析:增值税為價外税,計算扣繳非居民企業所得税的計税依據含税所得額應為不含增值税的收入額

扣繳增值税 = 100/(1+6%) x 6% = 94.34x6% = 5.66元

扣繳企業所得税 = 94.34x10% = 9.43元

扣繳附加税費 = 5.66x10% = 0.57元

實際應支付給非居民企業的税後價款 = 100-5.66-9.43-0.57 = 84.34元。

企業所得税計算方法 篇三

因投資未到位不得扣除利息支出的簡便計算

根據《國家税務總局關於企業投資者投資未到位而發生的利息支出企業所得税前扣除問題的批覆》(國税函〔2009〕312號)的規定,凡企業投資者在規定期限內未繳足其應繳資本額的,該企業對外借款所發生的利息,相當於投資者實繳資本額與在規定期限內應繳資本額的差額應計付的利息,其不屬於企業合理的支出,應由企業投資者負擔,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税所得額時扣除。

一般計算公式:企業每一計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該期間借款利息額×該期間未繳足註冊資本額÷該期間借款額,同時,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也不得扣除。

例二:某公司2011年1月向工商銀行按照5.4%的年利率借入500萬元,向一傢俬營企業以8%的年利率借入200萬元,全年共發生利息支出43萬元,公司甲股東欠繳資本額300萬元。

一般計算方法:該公司2011年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200×(8%-5.4%)+(500×5.4%+200×5.4%)×300÷(500+200)=21.4(萬元)。

簡便計算方法:該公司2011年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借款利息總額-可扣除借款利息額=43-(200+500-300)×5.4%=21.4(萬元)。

不得扣除關聯方利息支出的簡便計算

企業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條明確指出,企業從其關聯方接受的債權性投資與權益性投資的比例超過規定標準而發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計算應納税所得額時扣除。根據《財政部、國家税務總局關於企業關聯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標準有關税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税〔2008〕121號)的規定,非金融企業接受關聯方債權性投資與其權益性投資比例為2:1。

不得扣除的利息支出=年度應付關聯方利息×(1-標準比例÷關聯債資比例)

需要説明的是,年度應付關聯方利息應符合税法對利息支出的一般規定,特別是應限制在銀行同類同期貸款利率以內,超過銀行同類同期貸款利率的利息也不得在計算應納税所得額時扣除。

例三:某企業2011年權益性投資全年平均額為3000萬元,向關聯方借款8000萬元,年利率9%,當年支付關聯方利息720萬元,不能提供獨立交易證明,且關聯方實際税負低於該企業,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為5%,計算不允許扣除的利息支出。

一般計算方法:

(1)超銀行利率利息支出=8000×(9%-5%)=320(萬元);

(2)該企業的關聯債資比例=8000÷3000=2.667,超債資比例的利息支出=(720-320)×(1-2÷2.667)=100.04(萬元);

合計不允許扣除的利息支出為320+100.04=420.04(萬元)。

簡便計算方法:不允許扣除的利息支出=借款利息總額-按税法規定可扣除借款利息額=720-3000×2×5%=420(萬元)。

特別納税調整再銷售價格法的簡便計算

《特別納税調整實施辦法(試行)》第二十四條規定,再銷售價格法以關聯方購進商品再銷售給非關聯方的價格減去可比非關聯交易毛利後的金額作為關聯方購進商品的公平成交價格。其計算公式如下:

公平成交價格=再銷售給非關聯方的價格×(1-可比非關聯交易毛利率)

例四:某企業自行申報以55萬元從境外甲公司(關聯企業)購入一批產品,又將這批產品以50萬元轉售給乙公司(非關聯企業)。假定該企業的銷售毛利率為20%,企業所得税税率為25%,要求用再銷售價格法計算此次銷售業務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税。

一般計算方法: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税=[50-50×(1-20%)]×25%=2.5(萬元);

簡便計算方法: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税=50×20%×25%=2.5(萬元)。

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簡便計算

企業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企業所得税法實施條例第九十八條進一步明確,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採取雙倍餘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1、雙倍餘額遞減法的簡便計算:

雙倍餘額遞減法,指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以直線法(即平均年限法)折舊率(不扣殘值)的兩倍作為折舊率,乘以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後的金額求得每期折舊額的一種快速折舊的方法。應用這種方法計算折舊時,由於每年年初固定資產淨值沒有扣除預計淨殘值,為了保證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終了時賬面淨值與預計淨殘值相等,所以在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額時,應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淨值扣除預計淨殘值後的餘額平均攤銷。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年折舊額=每年年初固定資產賬面淨值×年折舊率。

例五:一台設備原值1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10年,預計淨殘值3萬元,按規定可採用雙倍餘額遞減法計提折舊,要求計算其使用第四年可税前扣除的折舊額。

一般計算方法:年折舊率為2÷10=0.2,第一年折舊額為100×0.2=20(萬元);第二年折舊額為(100-20)×0.2=16(萬元); 第三年折舊額為(100-20-16)×0.2=12.80(萬元);第四年可税前扣除的折舊額為 (100-20-16-12.8)×0.2=10.24(萬元)。

由以上計算可以看出,用雙倍餘額遞減法計算出的各年折舊額(最後兩年除外)和各年年初固定資產的淨值都是等比數列,比值是“(1-年折舊率)”,即次年折舊額(或年初固定資產的淨值)=上年折舊額(或上年年初固定資產的淨值)×(1-年折舊率)。

簡便計算方法:第四年可税前扣除的折舊額=設備原值×(1-年折舊率)3×年折舊率=100×0.8 3×0.2=10.24(萬元)。

2、年數總和法的簡便計算:

年數總和法,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預計淨殘值後的餘額,乘以一個以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為分子、以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之和為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例六:某企業購進一台機器,價格為300萬元,預計使用5年,預計淨殘值15萬元,按税法規定可採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試計算可使用的5年中每年可税前扣除的折舊額。

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之和=1+2+3+4+5=15[或5×(1+5)÷2=15]

一般計算方法:第一年折舊額為5÷15×(300-15)=95(萬元);第二年折舊額為4÷15×(300-15)=76(萬元);第三年折舊額為 3÷15×(300-15)=57(萬元);第四年折舊額為2÷15×(300-15)=38(萬元);第五年折舊額為 1÷15×(300-15)=19(萬元)。

通過以上計算可以看出,用年數總和法計算出的各年折舊額是一組等差數列,差值是“固定資產原值減殘值的餘額×1÷逐年數字之和”,本例中即為(300-15)×1÷15=19(萬元),即次年折舊額=上年折舊額-19。

簡便計算方法:第一年折舊額為5÷15×(300-15)=95(萬元);第二年折舊額為95-19=76(萬元);第三年折舊額為76-19=57(萬元);第四年折舊額為57-19=38(萬元);第五年折舊額為38-19=19(萬元)。

企業所得税計算方法選哪一個 篇四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要求採用的所得税會計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應付税款法

應付税款法是將本期税前會計利潤與應税所得之間的差異均在當期確認所得税費用。

採用應付税款法核算時,需要設置兩個科目:“所得税費用”科目,核算間的差異均在當期確認所得税費用。

採用應付税款法核算時,需要設置兩個科目:“所得税費用”科目,核算企業從本期損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費用;“應交税費--應交所得税”科目,核算企業應交的所得税。

二、納税影響會計法

納税影響會計法是指企業確認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税的影響金額,按照當期應交的所得税和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税影響金額的合計,確認為當期所得税費用的方法。

採用納税影響會計法核算時,除了需要設置“所得税費用”和“應交税費--應交所得税”科目外,還需要設置“遞延所得税資產”和“遞延所得税負債”科目,用於核算企業由於時間性差異產生的影響所得税的金額和以後各期轉回的金額,以及採用債務法時,反映税率變動或開徵新税調整的遞延税款金額。

三、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是從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本質出發,分析暫時性差異產生的原因及其對期末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四、正確選擇所得税會計的核算方法

(一)小企業可選擇“應付税款法”

在《小企業會計制度》中明確規定,小企業因業務簡單,核算成本較低,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不高,允許採用“應付税款法”。

(二)大中型企業應選擇“納税影響會計法”

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企業必須使用“納税影響會計法”,具體屬於“利潤表債務法”。

(三)我國上市公司只能選擇“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執行《企業會計準則2006》的企業(目前主要是上市公司和部分大型國有企業),必須使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以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企業所得税的計算方法 篇五

所得税=應納税所得額 x 税率(25%或20%)應納税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徵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企業所得税是指對取得應税所得、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境內企業或者組織,就其生產、經營的純收益、所得額和其他所得額徵收的一種税。

(一)企業所得税的納税人

企業所得税的納税義務人應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在銀行開設結算賬户;

2、獨立建立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表;

3、獨立計算盈虧。

(二)企業所得税的徵税對象

是納税人每一納税年度內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

(三)企業所得税的計税依據是應納税所得額。

應納税所得額=年收入總額-准予扣除的項目

(四)企業所得税的應納税額

1、收入總額。

(1)生產、經營收入: (2)財產轉讓收入:(3)利息收入:(4)租賃收入;(5)特許權使用費收入:(6)股息收入:(7)其他收入:包括固定資產盤盈收入,罰款收入,因債權人緣故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物資及現金的溢餘收入,教育費附加返還款,逾期沒收包裝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2、納入收入總額的其他幾項收入。

(1)企事業單位技術性收入減免税均以主管税務部門批准的“技術性收入免税申請表”為依據,未經税務機關審批的所有收入,一律按非技術性收入照章徵收企業所得税。

(2)企業在建工程發生的試運行收入,應併入收入總額予以徵税,而不能直接衝減在建工程成本。

(3)對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證券交易取得的收入,應計入當期損益,按規定徵收企業所得税。

不允許將從事證券交易的所得置於賬外隱瞞不報。

(4)外貿企業由於實施新的外匯管理體制後因匯率並軌、匯率變動發生匯兑損益,可以在計算應納税所得額時進行調整,按照直線法在5年內轉入應納税所得額。

(5)納税人享受減免或返還的流轉税,以及取得的國家財政性補貼和其他補貼收入,除國家另有文件指定專門用途的,都應併入企業所得,計算繳納所得税。

(6)企業在基本建設、專項工程及職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業的商品、產品的,均應作為收入處理;企業對外進行來料加工裝配業務節省的材料,如按合同規定留歸企業所有,也應作為收入處理。

(7)企業取得的收入為非貨幣資產或者權益的,其收入額應參照當時的市場價格計算或估定。

(8)企業依法清算時,其清算終了後的清算所得,應當依照税法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税

3、准予扣除的項目。

(1)成本。

(2)費用。

經營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3)税金。

(4)損失。

在確定納税人的扣除項目時,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1)企業在納税年度內應計未計扣除項目,包括各類應計未計費用、應提未提折舊等,不得轉移以後年度補釦。

(2)納税人的財務、會計處理與税收規定不一致的,應依照税收規定予以調整,按税收規定允許扣除的金額,准予扣除。

此外,税法允許下列項目按照規定的範圍和標準扣除:

(1)利息支出。

納税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金額部分,准予扣除。

(2)計税工資。

納税人支付給職工的工資,按照計税工資扣除。

(3)納税人的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教育費,分別按照計税工資總額的2%、14%、1.5%計算扣除。

(4)捐贈。

納税人用於公益、救濟性的捐贈,在年度應納税所得額3%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

納税人直接向受贈人的捐贈不允許扣除。

(5)業務招待費。

(6)保險基金。

(7)保險費用。

納税人蔘加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用,准予扣除。

保險公司給予納税人的無賠款優待,應計入當年應納税所得額。

(8)租賃費。

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而發生的租賃費,可以據實扣除。

融資租賃發生的租賃費不得直接扣除。

承租方支付的手續費,以及安裝交付使用後支付的利息等可在支付時直接扣除。

(9)準備金。

納税人按財政部的規定提取的壞賬準備金和商品削價準備金,准予在計算應納税所得額時扣除。

(10)購買國債的利息收入,不計入應納税所得額。

(11)轉讓各類固定資產發生的費用,允許扣除。

(12)當期發生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盤虧、毀損淨損失,准予扣除。

(13)匯兑損益,計入當期所得或在當期扣除。

(14)納税人按規定支付給總機構的與本企業生產、經營有關的管理費,須提供總機構出具的管理費彙集範圍、定額、分配依據和方法等證明文件,經主管税務機關核定後,准予扣除。

4、不得扣除的項目。

(1)資本性支出。

即納税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的支出。

(2)無形資產轉讓、開發支出。

(3)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4)各項税收的滯納金、罰金和罰款。

(5)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損失有賠償的部分。

(6)超過國家規定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以及非公益、救濟性捐贈。

(7)各種贊助支出。

是指各種非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

(8)貸款擔保。

納税人為其他獨立納税人提供的,與本身應納税收入無關的貸款擔保等,因被擔保方還不清貸款而由納税人承擔的本息等,不得在擔保企業税前扣除。

(9)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各項支出。

5、應納税額的計算。

應納税額=應納税所得額x税率

6、税額扣除和虧損彌補。

(1)納税人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税款,准予在彙總納税時,從其應納税額中扣除,但是扣除額不得超過其境外所得依照我國税法計算的應納税額。

(2)納税人從聯營企業分回的税後利潤,如果投資方企業所得税税率低於聯營企業,不退還所得税;如果投資方企業所得税税率高於聯營企業,投資方企業分回的税後利潤應按規定補繳所得税。

(3)虧損彌補。

納税人發生年度虧損,可以用下一納税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納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是延續彌補期最長不得超過5年。

(五)企業所得税的税率

企業所得税的税率為比例税率,一般納税人的税率為33%。

對年所得額在3萬元(含3萬元)以下的企業,按18%的比例税率徵收,對年所得額在3萬元以上,10萬元(含10萬元)以下的企業,按27%的比例税率徵收。

對國務院批准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經有關部門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納税人的,減按15%的税率徵收所得税。

(六)企業所得税的納税期限和地點

1、納税義務發生時間。

納税年度的最後一日為納税義務發生時間。

2、納税期限。

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彙算清繳,多退少補。

3、納税地點。

納税人以獨立核算的企業為單位就地納税。

(七)企業所得税的優惠政策

1、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需要照顧和鼓勵的,經省政府批准,可以給予定期減税或者免税。

2、現行的企業所得税減免税優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國務院批准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設立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税率徵收所得税;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自投產年度起免徵所得税兩年。

(3)企業利用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為主要原料進行生產的,可在5年內減徵或免徵所得税。

(4)在國家確定的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新辦的企業,經主管税務機關批准後,可減徵或者免徵所得税3年。

(5)企業事業單位進行技術轉讓,以及在技術轉讓過程中發生的與技術轉讓有關的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所得,年淨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暫免徵收所得税。

(6)企業遇有風、火、水、震等嚴重自然災害,經主管税務機關批准,可減徵或免徵所得税1年。

(7)新辦的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當年安置待業人員達到規定比例的,可在3年內教徵或者免徵所得税。

(8)高等學校和中國小校辦工廠,可減徵或者免徵所得税。

(9)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生產企業可減徵或免徵所得税。

(10)鄉鎮企業可按應繳税款減徵10%,用於補助社會性開支的費用,不再執行税前提取的10%辦法。

企業所得税計算方法 篇六

所得税是各地政府在不同時期對個人應納税收入的定義和徵收的百分比不盡相同,有時還分稿費收入、工資收入以及偶然所得(例如彩票中獎)等等情況分別納税。

所得税又稱所得課税、收益税,指國家對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在一定時期內的各種所得徵收的一類税收。

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業務成本-主營業業務税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應納税所得額=利潤+納税調整增加額-納税調整減少額2016企業所得税計算方法2016企業所得税計算方法。

企業所得税税率: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税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税的納税人,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税。”

企業所得税的税率為25%的比例税率。

原“企業所得税暫行條例”規定,企業所得税税率是33%,另有兩檔優惠税率,全年應納税所得額3-10萬元的,税率為27%,應納税所得額3萬元以下的,税率為18%;特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税率為15%。

外資企業所得税税率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税。

新所得税法規定法定税率為25%,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一致,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為15%,小型微利企業為20%,非居民企業為20%。

企業應納所得税額=當期應納税所得額x適用税率

應納税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企業所得税的税率即據以計算企業所得税應納税額的法定比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税暫行條例》的規定,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税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税的税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沒有實際聯繫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税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繫的,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税2016企業所得税計算方法投資創業。

適用税率為20%。 現在減按10%的税率徵收。

第二十八條: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税率徵收企業所得税。

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税率徵收企業所得税。

企業所得税計算方法舉例如下:企業所得税採取按期預繳、年終彙算清激的辦法。

預繳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按本年一個月或一個季度實際的應納税所得額實際發生數計算繳納。

二、以上一年度應納税所得額按月或按季的平均計算繳納。

下面以第一種按季度方法舉例如下:

企業所得税採取按期預繳、年終彙算清激的辦法。

預繳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按本年一個月或一個季度實際的應納税所得額實際發生數計算繳納。

二、以上一年度應納税所得額按月或按季的平均計算繳納。

下面以第一種按季度方法舉例説明:

你公司2005年1-3月份應納税所得額為28000元,則本季度應預繳的所得税額為:28000x18%=5040元

4-6月份應納税所得額為56000元,則第二季度應預繳的所得税額為:(28000+56000-30000)x27%+30000x18%-5040=14940元2016企業所得税計算方法2016企業所得税計算方法。

7-9月份應納税所得額為-8600元,則不要預繳。

10-12月份應納税所得額為84000元,則本年度的應納税所得額是:28000+56000-8600+84000=159400元,本年應納所得税額:30000x18%+70000x27%+(159400-100000)x33%=43902元。

前三季度已預繳:19980元,則第四季度應交所得税:43902-19980=23922元

年度終了的4個月內彙算清繳,多還少補。

企業所得税的計税依據是企業的應納税所得額,並不是業務收入,所以年收入20萬元無所計算出應納多少的所得税。

詳細解釋:

企業所得税是一個計算比較複雜的税種,某些涉及企業所得税計算的業務,雖然有明文規定的計算公式,但不好理解

下面總結了一些簡便的企業所得税計算方法,不但能提高計算速度,而且有助於加深對公式的理解。

非股權支付對應的資產轉讓所得的簡便計算

按有關規定,企業重組特殊性税務處理情況下,交易中股權支付時,暫不確認有關資產的轉讓所得或損失,非股權支付應在交易當期確認相應的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2016企業所得税計算方法投資創業。

例一:甲公司共有股權10000萬股,為了將來能更好地發展,將80%的股權由乙公司收購,成為乙公司的子公司。

假定收購日甲公司每股資產的計税基礎為8元,每股資產的公允價值為10元。

在收購對價中,乙公司以股權形式支付72000萬元,以銀行存款支付8000萬元。

一般計算方法:甲公司取得非股權支付額對應的資產轉讓所得=(被轉讓資產的公允價值-被轉讓資產的計税基礎)x(非股權支付金額÷被轉讓資產的公允價值)=(10000x80%x10-10000x80%x8)x[8000÷(72000+8000)]=(80000-64000)x10%=1600(萬元)。

簡便計算方法:甲公司取得非股權支付額對應的資產轉讓所得=銀行存款支付對應的股份數x每股盈利額=8000÷10x(10-8)=1600(萬元)。

因投資未到位不得扣除利息支出的簡便計算

根據《國家税務總局關於企業投資者投資未到位而發生的利息支出企業所得税前扣除問題的批覆》(國税函〔2009〕312號)的規定,凡企業投資者在規定期限內未繳足其應繳資本額的,該企業對外借款所發生的利息,相當於投資者實繳資本額與在規定期限內應繳資本額的差額應計付的利息,其不屬於企業合理的支出,應由企業投資者負擔,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税所得額時扣除。

一般計算公式:企業每一計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該期間借款利息額x該期間未繳足註冊資本額÷該期間借款額,同時,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也不得扣除2016企業所得税計算方法2016企業所得税計算方法。

例二:某公司2011年1月向工商銀行按照5.4%的年利率借入500萬元,向一傢俬營企業以8%的年利率借入200萬元,全年共發生利息支出43萬元,公司甲股東欠繳資本額300萬元。

一般計算方法:該公司2011年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200x(8%-5.4%)+(500x5.4%+200x5.4%)x300÷(500+200)=21.4(萬元)

簡便計算方法:該公司2011年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借款利息總額-可扣除借款利息額=43-(200+500-300)x5.4%=21.4(萬元)。

不得扣除關聯方利息支出的簡便計算

企業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條明確指出,企業從其關聯方接受的債權性投資與權益性投資的比例超過規定標準而發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計算應納税所得額時扣除。

根據《財政部、國家税務總局關於企業關聯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標準有關税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税〔2008〕121號)的規定,非金融企業接受關聯方債權性投資與其權益性投資比例為2:1。

不得扣除的利息支出=年度應付關聯方利息x(1-標準比例÷關聯債資比例)

需要説明的是,年度應付關聯方利息應符合税法對利息支出的一般規定,特別是應限制在銀行同類同期貸款利率以內,超過銀行同類同期貸款利率的利息也不得在計算應納税所得額時扣除2016企業所得税計算方法投資創業。

例三:某企業2011年權益性投資全年平均額為3000萬元,向關聯方借款8000萬元,年利率9%,當年支付關聯方利息720萬元,不能提供獨立交易證明,且關聯方實際税負低於該企業,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為5%,計算不允許扣除的利息支出。

一般計算方法:

(1)超銀行利率利息支出=8000x(9%-5%)=320(萬元);

(2)該企業的關聯債資比例=8000÷3000=2.667,超債資比例的利息支出=(720-320)x(1-2÷2.667)=100.04(萬元);

熱門搜索
教師節2021主題講話稿致辭 員工在職證明樣本新版 入團申請書書寫格式精品 天車工個人工作總結 白露節氣是什麼意思 低碳生活從我做起倡議書 活動策劃的總結 學校校本研修活動方案新版多篇 清明節是在幾月幾日 勵志的霸氣四字詞語精品 美麗的家鄉六年級話題作文 冬天裏的故事作文600字 寫景滿分作文 防災救災的工作總結多篇 電力系統自動化的基本內容及認識 服務員月工作計劃精品 觀看春晚觀後感精品 感恩節創意活動方案新版版 珍惜時間古詩通用 老師給畢業生贈言 行政介紹信新版 關於學習生活的作文 感謝老師的優美句子精品 留學意大利申請條件新版 命若琴絃讀後感精彩 語錄合集愛情 中秋節日記五百字三年級 冬日裏的一縷陽光作文700字精彩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精彩 建黨99週年作文參考800字 日落即景寫景精品作文精彩 一碗水閲讀及答案 遵紀守法做守法公民倡議書 抒情的句子精彩 當教官的心得體會 同上一堂戰疫課觀後感500字 2023機關後勤工作計劃 馬褲先生讀後感 檔案工作有年度工作計劃參考 新版七年級上冊數學絕對值教案人教版 大學生個人總結思想上精品 2022年水資源調查報告多篇 幼兒園中班遊戲活動方案 會計學專業描述及專業課程 給60歲老人的經典祝壽主持詞 有關酒店實習報告多篇 青年大學習主題團課心得體會精品 《橋》教學心得體會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