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10個創業小故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99K

10個創業小故事精品多篇

名人創業故事四《比爾·蓋茨放棄哈弗創立微軟》 篇一

桑德斯上校退休後擁有的所有財產只是一家靠在高速公路旁的小飯店。飯店雖小,但頗具特色,與眾不同。可最受歡迎的、也是客人最愛吃的一道菜就是他發明烹製的香酥可口的炸雞,僅此就給他帶來了一筆可觀的財富。多年來,他的客人一直對他烹製的炸雞讚賞有加。可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由於高速公路改道別處,飯店的生意突然間也一落千丈,最後只好關門歇業。被逼無奈,桑德斯上校決定向其他飯店出售他製作炸雞的配方,以換取微薄的回報。

在推銷的過程中,沒有一家飯店願意購買他的配方,並且還不時地嘲笑他。一個人在任何年齡被人嘲笑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更何況到了退休的年齡還被人嘲笑,這就更令人難以接受了。而這恰恰發生在了桑德斯上校身上。他不但被人嘲笑並且接連不斷地被人拒絕,可見這些經歷對他的影響有多麼巨大。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在沒有找到買主之前,他開着車走遍了全國,吃住都在車上,就在被別人拒絕了1009次後,才有人終於同意採納他的想法,購買他的配方。從此後他的連鎖店遍佈全世界;也被載入了商業史冊。這就是肯德基的由來。

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桑德斯上校,就在所有的肯德基店前樹立一尊他的塑像,以此作為肯德基的形象品牌。俗話説:“神槍手是一槍一槍打出來的!”缺乏堅持不懈的毅力或者認為自己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兩者都是阻礙大多數人勇於改變的關鍵原因。如果你能夠緊緊抓住自己的目標不放並堅持不懈,那麼很快你就會超過大多數人。記住,是你掌握着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一心想達到一個目標,就一定會有辦法取得成功。

成功創業小故事5 篇二

正威集團王文銀

王文銀,正威國際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

王文銀是一位天生的“賭徒”,他愛冒險,知進退,在商海中縱橫捭闔二十餘年,成為營收千億的“世界銅王”。

辭職創業

王文銀是地道的農民出身,生活的艱辛讓他立志要有所作為。他發奮讀書,考上了南京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上海工作,收入穩定,令人羨慕。

然而,王文銀的骨子裏充滿冒險精神,1992年,不安現狀的他毅然辭職,南下打工。到了深圳,他身上只剩下10塊錢。

為了給事業打好基石,他從一家企業的倉庫保管員做起,勤奮刻苦,背下了幾千種物料的編碼。不到一年,王文銀就被提拔為總經理。

之後,王文銀進入日本日立公司工作,卻在一樁買賣中被老闆“看不起”,他決定自立門户。

1995年,王文銀創立深圳攜威電線製品廠,主營電源線。

當時,王文銀親自上陣,和工人一起熬夜加班,晚上就睡在車間。他白天送貨,晚上談業務,忙得不可開交,工廠迅速獲得盈利,步入正軌。但是,命運很快給了他沉重一擊。

一位潮汕客户下了一個大單,卻連人帶貨跑了,王文銀損失數百萬元,瀕臨破產。痛定思痛,王文銀挨家挨户拜訪供應商,希望對方答應自己分期還貨款,最終成功化險為夷。

後來,王文銀還做了一個模擬失敗試驗。他故意宣稱下屬的一個工廠即將倒閉,來測試供貨商的態度,由此篩選出了那些值得同舟共濟的供應商,讓企業發展更加穩健。

然而,真正讓企業實現質的飛躍,是王文銀的三次豪賭。

三次豪賭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呼嘯而至,社會經濟蕭條,企業紛紛縮緊銀根。但是,王文銀卻在危機中看到了轉機,認為這是低成本擴張的好機會。

他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購進100台設備,大幅度提高企業產能,客户紛至沓來。經濟復甦後,電源線市場需求旺盛,快人一步的王文銀賺得盆滿缽滿,名聲大振。

1999年,正威國際集團誕生。

2003年,“非典”肆虐,舉國恐慌,股市大跌,經濟低迷,企業普遍放慢投資步伐。

王文銀再次逆勢而為,準備豪賭一場,買下國內幾座大的銅鎢礦山。儘管遭到眾人反對、合夥人撤資的威脅,他依然堅持到底。

事實證明,王文銀的決策是正確的。“非典”過後,國內外銅價不斷攀升,王文銀買的礦山價值翻了數倍,正威國際集團一躍成為百億企業。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席捲大地,銅價暴跌,王文銀再次果斷出擊,“賭”了一把更大的。

他大舉擴張,併購歐美銅加工企業,買入幾十萬噸現貨銅,並且設立了三個海外總部,令人瞠目。

這一次,王文銀又成功了,市場回暖後,正威迅猛發展,年營收屢創新高。2018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正威國際集團營收高達4900億元。

“人生最大的風險就是不敢冒險。每一個成功的人其實都是一個‘瘋子’,非常之人,方能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

成功創業小故事5 篇三

南孚電池陳來茂

陳來茂,南孚電池創始人。

出身閩南農家的陳來茂有着敢於冒險、勇於拼搏的精神,在他的經營下,南孚電池從一個7人小廠成長為中國電池行業龍頭企業,連續20多年穩居國內銷量第一。

在夾縫中生存

從福建師範大學畢業後,陳來茂經歷了十年的蹉跎歲月。1976年,他調入南平電池廠,憑藉努力從技術股長一路做到廠長。

南平電池廠於1954年由7人創立,是一個位於偏僻山溝裏的落後小電池廠。面對企業發展困境,陳來茂迎難而上,通過一系列策略讓南平電池廠“走出去”。

他先是制定了“少批量、多品種、低價格”()的方針,然後與北京、上海等電池廠聯營,用他們的牌子生產電池,在上海、北京等地區銷售,同時多次進行技改,提升技術水平。

儘管改革卓有成效,但是企業只能跟在知名大電池廠的背後,加上國有企業的“桎梏”,讓陳來茂覺得“自己空有一股力量,就像縛在繭裏的蠶,任憑自己怎麼左衝右突,就是使不上勁。”

1986年,北京、上海兩個聯營廠不再與南平電池廠聯營,企業瀕臨倒閉。陳來茂想把南平電池廠“嫁”出去,成為某大廠的一個車間,可是對方根本不屑一顧。

陳來茂深受刺激,他決心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將南平電池廠做強做大。

研發鹼錳電池

陳來茂考察了國外先進企業,發現美國的鹼錳電池已佔乾電池總量的70%,而國內鹼錳電池還處在起步階段,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他躊躇滿志,“要幹就幹大的,上世界一流的產品,一步到位”,“以開發LR6鹼錳電池為突破口,打一場企業的翻身仗。”

但是陳來茂深知,要想施展拳腳,就必須跳出原有體制的束縛,創建一個新的平台。於是他四處奔走、多方周旋,於1988年成立中外合資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

有了這個創業平台,資金問題迎刃而解,陳來茂順利引進LR6鹼錳電池生產設備和技術。

“當時我們提出了‘抓住機遇求生存’的口號,橫下一條心,背水一戰,解決了南孚生死存亡的關建問題。”

之後,隨着BP機風靡全國,七號、五號鹼錳電池的需求大幅增長,他再次果斷出擊,大膽實施“負債經營”,引進全國第一條七號鹼錳電池生產線關鍵設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除了對優質產品的迅速佈局,南孚的成功還得益於陳來茂“抓兩頭帶中間”的發展戰略。

抓兩頭帶中間

當時,國內大部分企業的結構都是“兩頭小中間大”,即研發和營銷環節薄弱,中間的生產環節相對很大,陳來茂審時度勢,提出“抓兩頭帶中間”的發展戰略。

1999年,引進外資熱潮興起,經南平市政府撮合,股東以南孚69%的股份作為出資與摩根士丹利等投資公司合資組成中國電池有限公司。

南孚進入了新的階段,陳來茂開始重點實施“抓兩頭”戰略,全面強化研發和營銷系統。

在研發方面,他建立南孚技術中心,投入鉅額費用研發新產品,研發隊伍涵蓋教授、博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等,先後開發出20多項新產品、新設備、新工藝。

在營銷方面,他在全國建立了立體營銷網絡。截至2015年6月,南孚電池在國內有數千個經銷商、200萬個零售商。

2015年,在鼎暉的運作下,南孚借殼亞錦科技成功上市新三板,一躍成為市值超過100億的巨無霸。根據AC尼爾森數據,南孚電池連續20多年國內銷量第一。

如今,南孚已是家喻户曉的電池品牌,陳來茂用自己的努力書寫了一段閩商傳奇。

名人創業故事七《騰訊五兄弟的創業故事》 篇四

這是一個難得的兄弟創業故事,其理性堪稱標本。12年前的那個秋天,馬化騰與他的同學張志東“合資”註冊了深圳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之後又吸納了三位股東:曾李青、許晨曄、陳一丹。這5個創始人的QQ號,據説是從10001到10005.為避免彼此爭奪權力,馬化騰在創立騰訊之初就和四個夥伴約定清楚:各展所長、各管一攤。馬化騰是CEO(首席執行官),張志東是CTO(首席技術官),曾李青是COO(首席運營官),許晨曄是CIO(首席信息官),陳一丹是CAO(首席行政官)。之所以將騰訊的創業5兄弟稱之為“難得”,是因為直到2005年的時候,這五人的創始團隊還基本是保持這樣的合作陣形,不離不棄。直到騰訊做到如今的帝國局面,其中4個還在公司一線,只有COO曾李青掛着終身顧問的虛職而退休。

都説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在企業迅速壯大的過程中,要保持創始人團隊的穩定合作尤其不容易。在這個背後,工程師出身的馬化騰從一開始對於合作框架的理性設計功不可沒。

從股份構成上來看。5個人一共湊了50萬元,其中馬化騰出了23.75萬元,佔了47.5%的股份;張志東出了10萬元,佔20%;曾李青出了6.25萬元,佔12.5%的股份;其他兩人各出5萬元,各佔10%的股份。

雖然主要資金都由馬所出,他卻自願把所佔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47.5%。“要他們的總和比我多一點點,不要形成一種壟斷、獨裁的局面。”而同時,他自己又一定要出主要的資金,佔大股。“如果沒有一個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時候也肯定會出問題,同樣完蛋”。

保持穩定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就在於搭檔之間的“合理組合”。

如果説,其他幾位合作者都只是“搭檔級人物”的話,只有曾李青是騰訊5個創始人中最好玩、最開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個,與温和的馬化騰、愛好技術的張志東相比,是另一個類型。其大開大合的性格,也比馬化騰更具備攻擊性,更像拿主意的人。不過或許正是這一點,也導致他最早脱離了團隊,單獨創業。

可以説,在中國的民營業中,能夠像馬化騰這樣,既包容又拉攏,選擇性格不同、各有特長的人組成一個創業團隊,並在成功開拓局面後還能依舊保持着長期默契合作,是很少見的。而馬化騰成功之處,就在於其從一開始就很好地設計了創業團隊的責、權、利。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權力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名人創業故事五《霍英東的創業故事》 篇五

比爾·蓋茨是微軟公司主席和首席軟件架構師。微軟公司在個人計算和商業計算軟件、服務和互聯網技術方面都是全球範圍內的領導者。在2008年6月截止的上個財年,微軟公司的收入達620億美元,在78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全球的員工總數超過91000人。

蓋茨出生於1955年10月28日,和兩個姐姐一塊在西雅圖長大。他們的父親,William es II,是西雅圖的律師。蓋茨已故的母親,Mary Gates,是學校教師,華盛頓大學的董事以及United Way International的主席。

蓋茨曾就讀於在西雅圖的公立國小和私立的湖濱中學。在那裏,他發現了他在軟件方面的興趣並且在13歲時開始了計算機編程。

1973年,蓋茨考進了哈佛大學。在和現在微軟的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結成了好朋友。在哈佛的時候,蓋茨為第一台微型計算機–MITS Alt air開發了BASIC編程語言的一個版本。

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蓋茨離開了哈佛並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與孩提時代的好友Paul Allen在1975年創建的微軟公司中。在計算機將成為每個家庭、每個辦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這樣信念的引導下,他們開始為個人計算機開發軟件。蓋茨的遠見卓識以及他對個人計算機的先見之明成為微軟和軟件產業成功的關鍵。在蓋茨的領導下,微軟持續地發展改進軟件技術,使軟件更加易用,更省錢和更富於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