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汪曾祺作品《衚衕文化》簡介及其賞析【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5W

汪曾祺作品《衚衕文化》簡介及其賞析【新版多篇】

作品簡介: 篇一

衚衕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住在衚衕裏的居民大都安土重遷,不大願意搬家。有在一個衚衕裏一住住幾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幾輩子的。衚衕裏的房屋大都很舊了,“地根兒”房子就不太好,舊房檁,斷磚牆。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裏小下。一到下大雨,總可以聽到房塌的聲音,那是衚衕裏的房子。但是他們捨不得“挪窩兒”——“破家值萬貫”。

作者簡介: 篇二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於江蘇省高郵市,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説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

1935年秋,汪曾祺國中畢業考入江陰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汪曾祺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願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發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表。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點30分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7歲。

作品賞析: 篇三

為文作序,歷來都有既成的章法。或以記敍為主,或以議論為主,或以説明為主。汪曾祺先生的《衚衕文化》,總體説來,是篇以説明為主的序言。但讀後你會感到,在平實的説明文字中,似乎飄忽着一縷情思,沉澱着某種哲理。

《衚衕文化》是作家為攝影藝術集《衚衕之沒》所寫的序言。但作家並未從攝影藝術的角度落筆。作家既不説明光與影的交匯和諧,也不論及構思、線條、色彩的運用。行文的思路是由影集表現的對象──衚衕入手,再由衚衕引出衚衕文化,最後直撲全文主旨:“在商品經濟大潮的席捲之下,衚衕和衚衕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

衚衕,大概應該算是老北京民居建築的主要形態。作家以敏鋭而細緻的觀察,介紹着衚衕的諸多特性:建築方位上的方正感,名字由來的市井味兒,衚衕的小而多,離鬧市區的近又似乎遠,衚衕與四合院的連成一體……總之,與衚衕相關的方方面面、種種情景,都説明得繪聲繪色,饒有興味。這不但給人以知識,而且為闡釋由衚衕形成的衚衕文化作了鋪墊。

衚衕是物質的,死的。而衚衕文化則是精神的,活的。於是,作家的文思愈加敏捷飛動,文字也隨之活靈活現。北京胡同文化的種種表象便躍然紙上。安土重遷,捨不得“挪窩兒”,這是因循守舊觀念在居住上的表現;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這是獨門獨院生存環境之使然;有窩頭,就知足了,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這是自滿自足的心態……作家從北京人接人待物的細微之處,找尋着衚衕文化的表象特徵。並由這表象掘進內裏,對深藏於衚衕文化的實質作出了理性的概括判斷:“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

“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作為一種傳統的心理定勢和道德規範,中國百姓信守此道的恐怕不在少數,而北京人尤為突出。因為北京這地方,是幾代封建王朝的首都,封建正統思想自然更為濃重,以至於使北京城像塊大豆腐,四方四正,見稜見角。這種方正觀念,不但影響着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着北京人的思想,形成了封閉的衚衕文化。

毫無疑問,北京胡同文化是一種傳統,傳統的`東西自有其生存、發展的理由。然而,生活又告訴我們,並非所有傳統的東西都會一成不變地存在,都會永遠發展。魯迅先生早在八十多年前就曾説過這樣的話:

我有一位朋友説得好:“要我們保存國粹,也須國粹能保存我們。”

保存我們,的確是第一義。只要問他有無保存我們的力量,不管他是否國粹。(《隨感錄·三十五》)

封閉保守的衚衕文化,顯然已不適應開放進取的現今的時代,它的消亡是歷史的必然。懷舊也好,傷感也好,無奈也好,都不能阻擋這一趨勢。惟有開放的意識,鋭意進取的精神,才能使古老的中華民族立足於世界之林。還是魯迅説得好:

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着不自滿的人類,向人道前進。(《隨感錄·六十一·不滿》)

汪曾祺先生祖籍江蘇高郵,但久居北京,也算是個老北京了。這篇序文便顯示出地道的京味兒。老北京人特有的慢條斯理,不火不愠的勁頭和情致,在行文中得到了恰切的表現。在語言運用上,則俗白相間,韻味十足。如“睡不着,別煩躁,別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這一句,情感內涵之豐富,表情達意之到位,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