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2W

中班社會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中班社會活動教案 篇一

活動設計背景

很多家長在與我們交換意見的過程中,常常提到自己的孩子在家裏就餐時,喜歡用勺,不喜歡用筷子,或不會用筷子,而科學證明,長期使用筷子會對幼兒小手肌肉的發育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促進大腦相應功能區的完善和發展,家長很希望老師能説服孩子多用筷子,因為孩子們最聽老師的話。為此,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設計這個綜合實踐活動,目的在於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瞭解筷子的用途,在遊戲活動中獲得樂趣,從而喜歡並正確使用這一工具。

活動目標

1、在摸、看、玩的過程中瞭解筷子的特點。

2、能正確運用筷子做分類遊戲。

3、樂於用拼擺敲擊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力。

4、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電腦、自制課件、各種筷子、分類遊戲材料。

經驗準備:初步會使用筷子。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主題。

師:我給大家講個謎語,大家猜猜是什麼。姐妹雙雙一樣長,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熱熱都經過,酸甜苦辣一起嘗。(猜一樣日常生活用品)

幼:筷子。

師:是的,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筷子,(出示筷子)它可是我們中國古代人的發明,那時的人們用竹子削成這樣的兩根細竹棍,一頭細,一頭粗,開始人們稱它為“箸”,後來又叫筷子,別小看這一雙細細的筷子,無論麪條,米飯,青菜,肉食,甚至小豆粒,吃任何東西都難不倒它,它既可以這樣夾菜,也可以當叉子,又方便又衞生,後來中國人就習慣了用筷子吃東西,並且一代一代傳下來。現在,它可是我們吃東西的時候離不了的好夥伴。你們説,筷子是不是很神奇呢?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2、親身感知、比較各種筷子的外形特點。

請小朋友找一找筷子有什麼不一樣?(每桌出示一筐筷子)請幼兒觀看後,提問:筷子有什麼不一樣?(兩根一樣長,花紋對稱、一頭粗一頭細、有粗的,有細的`、有兒童筷、有花邊筷、有長短不一樣、有整根裝飾、有半根裝飾的、有各種顏色的……)

引導幼兒觀察並總結出:

(1)顏色不同

(2)長短不同

(3)粗細不同

(4)圖案不同

(5)材質不同

3、給筷子配對。

“小朋友,我們每天都會用筷子做一件什麼事情呢?”

“一隻筷子能不能夾起食物呢?”

“我們來為筷子寶寶找到與它一模一樣的小夥伴,配成一對好嗎?”

4、簡要複習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

“手握中間對對齊,再用中指來幫忙,張開嘴巴夾夾緊,啊嗚啊嗚全吃光。”

師:先將筷子象老師這樣拿在手上,細的一頭向下,粗的一頭向上,且兩隻筷子的兩端要對齊,然後用大拇指,食指夾住,將中指放在兩根筷子之間,這樣,我們的筷子就能夠自由的開合,夾取東西了。現在。讓我們互相看看,誰的小手最靈巧。(幼兒間相互交流,檢查,老師則巡迴指導,並幫助那些還不能正確持筷的幼兒掌握要領。)

5、筷子做遊戲。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與筷子有關的各種遊戲活動。

(1)筷子本領強——用筷子夾得方法,給玩具分類。

(2)筷子變變變——用筷子進行拼搭模仿,如兔耳朵、小對號等等。

師:還有誰能想出我們神奇的筷子還可以做些什麼?

(3)筷子來唱歌——用筷子敲擊節奏。

6、出示課件,欣賞各種各樣漂亮的筷子。

7、活動延伸:設計筷子圖案

現在我們也來當小小設計師,幫忙裝飾一下這裏的一批筷子,給它們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好嗎?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相互滲透,所有環節都是圍繞“筷子”來進行。本次活動,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在開始部分以謎語導入主題,激發幼兒興趣,通過實物動手操作,引發幼兒的積極性,本次活動,每位幼兒生動活潑,在玩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幼兒的自主性,體驗遊戲的快樂。幼兒主動參與並探索筷子的變化,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在最後,讓幼兒設計筷子,使幼兒充分體驗創造的快樂。通過這個活動,能讓幼兒真正體驗在活動中享受使用筷子的樂趣。

中班社會教案《微笑》 篇二

教學目標:

1、理解微笑有很多含義,知道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歡樂,處處有微笑。

2、積極參與活動,願意用微笑給別人帶來快樂。

3、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過程:

一、遊戲變臉,導入主題。

1、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名字叫變臉。請你自己變化表情讓你的好朋友笑一笑。你是用怎麼樣的表情讓你的好朋友笑的?你喜歡哪個表情。

2、小結:原來我都喜歡微笑,原來微笑帶給我們開心的心情。

二、感受微笑的不同,生活中處處充滿歡樂。

1、對比情景表演(嘲笑、幫助後的微笑)

提問:看到這兩種笑容你喜歡哪個?為什麼?

小結:第一種笑聲是嘲笑是非常不禮貌的;第二種是微笑帶給我們開心的心情大家都非常的喜歡。所以我們要多露出讓人開心的微笑。

2、生活中的笑容

(1)提問:那你在生活中你什麼時候會看到這樣讓人開心的微笑呢?

(2)播放圖片,交警、服務員等等。你覺得這些人的微笑美不美呢?你們喜歡嗎?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美麗的笑容呢?

(3)小結:原來有的微笑有不同的含義,有的是開心,有的是幫助別人後的笑,有的是幸福的笑等等。

三、欣賞故事,感受微笑能夠帶給他人快樂。

1、提問:你們的微笑都很美麗,我看到了非常的快樂,可是有一隻小蝸牛,他心裏有心事?為什麼呢?

2、教師講述故事故

3、提問:故事裏的小蝸牛是怎麼樣才把自己的微笑送自己的好朋友的呢?

4、小結:原來它把美麗的笑容畫下來,送給自己的朋友。讓他們也看到甜甜的微笑。

四、製作微笑卡,帶給別人快樂

1.出示微笑卡

師:原來微笑力量那麼大,給人帶來快樂,讓自己心情好,還能交到更多的朋友,那你們想交更多的朋友嘛?那麼我們一起來做一張屬於自己的微笑卡吧,然後送給你的好朋友。

2、組織幼兒製作屬於自己的微笑卡。提出操作要求:把自己的開心的微笑畫出來。

3、提問:送微笑卡的時候可以和朋友怎麼説?

4、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的送出微笑卡。

中班社會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通過製作檔案,幫助幼兒更明確更全面地認識自己的喜好。

2、通過交流檔案,引導幼兒瞭解他人的喜好與自己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學習接納、尊重他人。

【活動準備】

1、檔案記錄表人手一份;鉛筆一人一支。

2、每位幼兒自帶一張一寸照片;彩色水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我的喜好。

1、以自由談話的方式引導幼兒講出自己的喜好;

師:今天我和大家在一起玩,真的非常開心。我現在已經知道了你們的姓名、年齡和所在的幼兒園,還特別想知道你們最喜歡的是什麼。你們願意告訴我嗎?

2、教師用提示性的問題幫助幼兒豐富談話內容:

師:你最喜歡的人是誰?你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你最喜歡玩什麼?……

二、製作“個人小檔案”。

1、師:大家都想把你喜歡的事情告訴我,我這樣一個人一個人地聽,需要很長的時間。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我更快地知道全班每個小朋友最喜歡的事情呢?(幼兒討論,教師及時肯定幼兒的想法)

2、出示教師事先製作好的一份“個人小檔案”,引導幼兒觀察:

你知道它們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嗎?

②教師介紹每幅圖畫所代表的含義。

③師:你們想不想也為自己製作這樣一份“個人小檔案”?

3、幼兒在表格內貼上自己的照片,用繪圖方式製作自己的“個人小檔案”。

4、製作好“個人小檔案”的幼兒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檔案裏的內容。

三、遊戲:小小調查員。

1、教師講解遊戲的玩法,引導幼兒愉快遊戲。

玩法:幼兒當“調查員”,在音樂若中模仿開汽車的動作向前行進,當音樂停止時,幼兒取出自己的檔案表互相進行“調查”,看一看自己的檔案和別人的有什麼相同或不同之處,做好記錄。

2、圍繞調查結果組織幼兒進行討論。

①你有沒有找到和別的小朋友一樣的地方?還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

②大家彼此之間的不一樣會不會影響你們做好朋友?

四、鼓勵幼兒在主動觀察、瞭解他人的基礎上,為他們製作小檔案。

1、師:你們還想為其它人制作小檔案嗎?(幼兒自由發言)

2、師:以後小朋友可以為你喜歡的人制作他們的小檔案,作為禮物送給他,他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五、教師和幼兒一起將製作好的“個人小檔案”佈置在班級合適的地方。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為家人或喜歡的小動物等製作檔案,激發幼兒瞭解、探索他人的興趣,進一步增進幼兒與他人之間的瞭解。

中班社會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做事耐心、仔細的品質。

2、培養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操作卡片《小貓釣魚》、電視機、展示儀

2、室內用墊子佈置一個大池塘。

3、貓媽媽頭飾一隻。

活動過程:

一、釣魚遊戲。(為幼兒理解故事做鋪墊)1、教師帶上頭飾,引導幼兒進入情境。(小貓最喜歡吃魚了,今天貓媽媽就帶小貓到池塘邊學習自己釣魚。)

二、讓幼兒邊看電視邊聽故事《小貓釣魚》,並組織幼兒討論。

1、提問:貓媽媽釣到魚了嗎?小貓有沒有釣到魚呢?

2、小貓一開始釣到魚了嗎?為什麼?

3、為什麼後來釣到魚了呢?

4、小朋友們説説怎樣才能釣到魚?

5、教師小結:只要一心一意,認真仔細、耐心地做,什麼事情都能做好。

三、組織幼兒繼續玩釣魚的遊戲。

四、延伸活動

1、在日常教育中繼續教育幼兒做事要有耐心。

活動反思

活動與生活相互融會貫通,孩子不但對意思簡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該如何做,不過還得有家長平時在生活中多引導、教育,否則孩子在實際行動上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做到。

社會活動中班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媒體活動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要獨立進餐。

2、懂得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在幼兒園都要自己用筷子,自己吃飯。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多媒體設備。

3、筷子、各種小點心。

活動過程:

一、童年的回憶

1、以“大風車俱樂部”節目形式展開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導入活動:讓我們看看你們小時候是用什麼吃飯的?

3、播放多媒體,幼兒觀看多媒體中的圖象。

4、教師有意識引導幼兒講講不同的年齡時期分別是怎樣進餐的。

二、自己吃飯真能幹

1、利用點心時間開個“大風車餐廳”,準備各種食物和餐具。

2、餐前,請幼兒講講:文明用餐的常規和禮儀。

3、在遊戲中學會一首簡單的兒歌《自己吃飯真能幹》

小朋友,來吃飯,坐端正,手扶碗,小筷子,本領大,吃飯夾菜全靠它。

不剩飯,不挑菜,自己吃飯真能幹。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1、瞭解自己在身體以及學習和生活能力方面的變化,理解成長的初淺的含義。

2、能積極的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參與活動。

3、激發期盼長大願意學習更多本領的情感。

活動準備

⒈瞭解自己在身體以及學習和生活能力方面的變化,理解成長的初淺的含義。

⒉能積極的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參與活動。

⒈收集幼兒小時候的照片和現在的照片製作成PPT。

⒉準備寶寶3個月時的錄像和2歲寶寶的生活錄像。

⒊準備幼兒小時候穿過的衣服、帽子、襪子、鞋子、奶瓶等。

⒋一張大的紙娃娃和記錄表格、一支記號筆。

⒌製作關於教師自己《我長大了》的故事PPT。

⒍準備一個仿真的小寶寶。

活動過程

情景感知——————體驗理解——————遷移內化(我的身體在長大)(我的本領在變大)(我還會長大)

一、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這

是誰呀?(小寶寶)你們是從哪裏看得出她是小寶寶呢?請小朋友們説一説。(請幼兒把看到的説出來)你們真仔細都能説出小寶寶有什麼特徵。那你們想看看自己小時候的樣子嗎?(出示幼兒小時候照片,激發興趣。)

⒈教師播放PPT,裏面有較容易辨別的典型幼兒小時候的照片。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是誰?

⒉加深難度,播放幾張比較難認的照片請大家辨認。

教師:接下去還有幾張,我們來看看是誰?“這些認不出來了吧,原來,我

們小時候的樣子和現在的樣子會不一樣,因為我們在慢慢長大。

二、我們的身體在長大

⒈提供實物,幼兒觀察,操作,發現身體在長大。

教師:我們現在的樣子和小時候的樣子不一樣了,是哪裏不一樣了呢?我們來找一找。

桌上有一些我們小時候用過的東西,你可以用這些東西來比一比,試一試,看我

們到底哪些地方與小時候不一樣了?

⒉幼兒操作完,談談自己的發現。教師在大紙娃娃表格上進行記錄。

教師:“你和小時候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呢?”“怎麼不一樣呢?”教師根據幼兒的

回答在紙質娃娃的身上做記號。請個別幼兒上來用小衣小鞋小帽子來示範,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⒊教師小結:我們都發現了,我們的身體、手、腳、頭都和小時候不一樣,原來

是我們的身體在長大、長高了。

三、我的本領在變大。

⒈播放嬰兒錄像。

教師:老師還帶來了一段錄像,請你來看看。提問:“這是一個才3個月大的小寶寶,她在幹什麼?為什麼用奶瓶?為什麼要媽媽抱?”(請小朋友回答)

小結:原來寶寶還小,他什麼都不會,沒有牙齒吃奶瓶、只會笑不會講話。。

⒉播放2歲寶寶錄像。

教師:我們來看看小寶寶在幹什麼?(播放視頻:小寶寶自己走路,有牙齒自己吃東西、還會講話,還會把想要的東西告訴大人)

小結:小寶寶會説話了,會自己走路了,還會自己吃東西呢!她本領可是比幾個月大的小寶寶大多了。

⒊説説“我的本領變大了”

教師:小朋友,你的本領比小時候大嗎?你有哪些本領比小時候大了呢?

(出示PPT)我一起看看你們現在的照片跟小時候的樣子比比看。

⒋小結:瞧,我們和小時候相比,我們除了身體在長大,本領也在變大了。四、幼兒知道自己還會長大,學到更多的本領。

教師:你們還會長大嗎?長大了會怎麼樣?

(一)談談我長大後的夢想。

教師:老師有一個關於我長大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聽聽?(教師出示PPT講述)

小朋友們聽完老師的故事,那你們是不是也有你自己長大的故事呢?回憶小時候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想想將來長大的自己。談一談長大後你的夢想是什麼?(請幼兒説一説自己長大後想成為什麼?)

小結:原來,你們都有自己的夢想,老師希望你們不斷的努力,將來長大去

實現你的夢想。

五、結束活動

請小朋友回家後跟爸爸媽媽或者和好朋友分享一下你在長大的故事,還可以説一説你長大後的夢想,你是想成為一名醫生?還是老師?還是音樂家等等……

本次活動分成三個環節:情景感知(我的身體在長大)———體驗理解(我的本領在變大)———遷移內化(我還會長大)。導入環節,利用多種感官充分調動幼兒的活動積極性,在對比中感受長大後自己身體上的變化。首先觀察小寶寶的特徵,再觀看自己小時候的照片引入活動,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通過視覺對比發現身體上的變化。其次,通過試穿小時候的衣服,使幼兒通過觸覺對比進一步感受自己及他人在外形、身體上的變化。活動過程符合社會領域的活動特點

活動反思

量採用遊戲的形式讓幼兒看、猜、説、做,在活動的後半段藉助多媒體手段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多種方式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活動設計體現了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由行為到情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強調在遊戲中運用對比的手段及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使幼兒充分感受自己長大了各方面的變化。最後環節教師能夠引導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説説長大後的願望,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建立最初的夢想。整節課幼兒非常的投入和愉快,教師表情生動有趣。投入的材料都是真實的、可操作的、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教學的基本目標已達成,教學效果比較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