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贈汪倫古詩表達的意思【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1W

贈汪倫古詩表達的意思【新版多篇】

贈汪倫古詩表達的意思 篇一

①踏歌:民間的一種唱歌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一統志》謂其深不可測。

③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十分動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倫:李白的朋友。

贈汪倫古詩表達的意思 篇二

教學目標:

1.根據註釋自學、瞭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

3.根據喜好選擇一首送別詩,自學並交流彙報自學成果。

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瞭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

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大家學習背誦了很多古詩,在班級古詩背誦活動中表現得非常出色,你們願意為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展示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嗎?

出示[課件一]

1. 看誰最聰明,能讓動物巧進詩句籠

自在(嬌 )鶯恰恰啼 一行(白鷺)上青天

早有(蜻蜓)立上頭 兩岸(猿)聲啼不住

柴門聞(犬)吠 北風吹(雁)雪紛紛

2. 世上顏色千般好,看你填哪種最妙?

霜葉(紅)於二月花 萬條垂下(綠)絲絛

千里(黃)雲(白)日曛 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來江水(綠)如(藍) 兩個(黃)鸝鳴(翠)柳

3. 李白詩句垂千古,看誰馬上吟得出?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3)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4)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二、交流資料

1、我們剛才吟誦了李白的詩句,通過以前的學習,你對李白有那些瞭解?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唐朝偉大的詩人;他的祖籍在今甘肅秦安附近,五歲遷居四川江油縣;李白留下了上千首詩篇,有《靜夜思》、《蜀道難》、《秋浦歌》……我們學過《靜夜思》《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等。)

2、同學們知道今天要學習什麼嗎?(齊呼古詩《贈汪倫》板書課題)

解釋:贈:送,送給。誰能説説題目的意思。

這首詩是誰寫的?(李白)李白寫給誰的?(汪倫)誰知道汪倫是什麼人?(汪倫是安徽涇縣人,他是個釀酒師,他非常喜歡詩歌,非常地仰慕詩人,尤其是當時唐朝鼎大名的詩人,誰?(李白)

3.對,李白寫的詩好,好到什麼程度?被皇帝傳到宮裏面去寫詩給皇帝看,用現在話説,李白是當朝最大最大的腕了。他非常仰慕李白,他怎麼見到李白呢?誰知道?(不知道,聽老師講)

4.這裏還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們想聽嗎?這也是老師在平時的閲讀中記下來的,請同學們也要重視平時的積累。

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遊歷名川大山,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我這樣一個農村人想與城裏那麼大的腕結交朋友,那不是天方夜譚嗎?誰能搭理我呀?所以他想了一個辦法把李白騙來。

於是就寫了一封信託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遊覽嗎?這裏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裏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麼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裏,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

汪倫解釋説: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並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

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後的幾天裏,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並帶他遊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古詩《贈汪倫》。

5.把它吟誦一遍,生有感情地朗讀詩句。這首詩比較好理解,詩的意思你們會解釋嗎?會。誰來説説看?這首詩比較好懂的,我請沒發過言的來試試。

(李白乘舟將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有歌聲,桃花潭水雖然有深千尺,不過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意。)

你基本解釋的正確90%,老師不講能夠理解90%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好,如果你能把嘴巴張大一點,聲音響亮一點、自信一點,就更棒了,我們掌聲給他好不好?相信從下面的發方會更精彩。

誰再來解釋一下古詩《贈汪倫》你來

(李白乘舟將要走,忽然聽到岸傳來一陣陣歌聲,桃花潭水雖然深千尺,但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

你回答的非常好,已經達到98%,我們掌聲獻給他。

6.讀詩基本意思懂了,我覺得還沒有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這樣吧大家分小組來討論討論有什麼問題?(1、桃花潭水深千尺,為什麼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意深?)千尺深到底是多深1米等於3尺,1千尺=333.3米,我們的教室的高大約是3.3米,1千尺相當於(100)層教室那麼高的樓房,桃花潭的水真的有那麼深嗎?沒有是誇張的修辭方法。這裏又把汪倫送我的情意深比作桃花潭的水深(2、既然李白捨不得汪倫為什麼還要離開汪倫呢?)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朋友之間總是要離別的。(3、汪倫把李白騙過去,為什麼他們還能成為好朋友?因為汪倫的真誠和熱情打動了李白,所以他們才能成為好朋友。)

④為什麼要在李白要走的時候才來送別呢?

師:聽到沒有,為什麼要在李白離開汪倫的家,上路之後,來到桃花潭坐到船上,要走的時候,汪倫才來送呢?他為什麼早不送、遲不送,偏偏到這個時候才來送呢?送客你會這樣送嗎?

7、師:你肯定在家裏就要這樣送了,是不是。你們這時候就做了汪倫,猜想猜想,展開你想象的翅膀,有哪幾種可能呢?(小組討論)

①李白是不辭而別,汪倫知道這個情況後匆忙來送。

②一般親人是在家裏送,汪倫故意不在家裏送,特別安排走的時候送,這樣給他留下非常深的印象。

③可能因為李白喜歡喝酒,而汪倫是釀酒,他在家裏特地為李白釀了酒,李白要走了,他才釀好急急忙忙地給李白送了過去。

④我認為是他們一起去過酒店了,已經為他送過去了,他覺得把李白送走還不夠。我是寫一封信把人家騙來的,現在人家走了,我就這樣送別不行?再次趕到桃花潭邊踏歌相送。一送李白上路,二送李白上船。

⑤我覺得可能因為李白的名氣很大,所以汪倫想組織全村人都來踏歌相送。就象現在的追星族一樣,那個場面是了不得,李白坐在船上,本來都要走了,突然聽到一陣歌聲傳來,李白坐在船上還坐得坐不住,他會説些什麼?(汪倫你對我走是太好了,我一介書生,沒有什麼可以送給你,於是寫了一首詩送給汪倫,我們吟誦一下好不好(有感情的朗誦)朗誦時注意什麼?

①第一句説明了心情沉重(捨不得離開, 心情鬱悶)

②聽到歌聲,心情高興(帶有高興的語氣)

③後兩句怎樣朗誦才能體現出李白和汪倫之間的深厚情誼。

指導朗讀

8.是啊,桃花潭的水你縱有千尺深,也深不過汪倫對我的感情啊,在家送一下就有感情了嗎?送過了再送,不是我一個人送,把一個村的人都組織起來送,抬着美酒,踏歌相送,這才能感動李白。起立,一起搖頭晃腦地吟誦一下。

9、我看這裏,能不能背下來,可以動起來做動作也可以。

10、請坐,這首詩是誰送誰?(汪倫送李白)

汪倫用什麼形式送的?(踏歌相送)

11、我們瞭解了古代詩人是多重情意啊!我這節課馬上就要下課了,同學們就要和在座的領導和老師告別了,你想怎樣送別啊?可以隨意,先想想,你用什麼方式都可以。

(你可以跟在座的某一位老師告別,也可以跟所有的老師告別。唱歌、跳舞、朗誦、畫畫、表演等。)

12、是啊,離別是傷感的也是快樂的,讓我們緊緊握住手中這要友誼的繩索,讓它為我們放飛航船。齊誦古詩《贈汪倫》

教學反思

長期以來,古詩教學採用的是串講法。這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即先解詩題,然後釋詞,最後講解詩句的意思,形成了“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不要説學生不感興趣,教師自己也覺枯燥膩煩更別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思維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也嘗試着讓學生對學古詩感興趣,並且感受到了其中的樂趣。現以古詩《贈汪倫》為例,説説我課後的感受。

一、複習導入、鞏固舊知

在這一堂課的。開始,用學生所熟悉的知識進行導入,可以消除學生的陌生感,使學生在舊知的基礎上很自然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讓新舊知識連貫起來,使知識系統化。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的,對李白有那些瞭解?在複習的基礎上,不僅使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還使學生懂得學作的取材廣泛必須源於生活。

二、故事引路、激發興趣

學生大都愛聽故事,在課堂教學中選擇與學習內容有關的故事,即能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又為後面的學習作了鋪墊。所以我使繪聲繪色地講起《李白“受騙”桃花潭》的故事,學生在大笑之餘,不禁被汪倫的巧妙機智所吸引,到後來,他們自然而然地想知道李白寫詩怎樣答謝汪倫的。

三、自學詩句、理解詩意

“俗話説”:教是為了不教。學生是主體,教學中學習主要依靠學生自己來完成。這首詩本身較淺顯,詩意較明朗,現在有講故事時的旁白作範體,學生理解詩句意思更是如魚得水。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強調誦讀的重要性。在學生讀通、讀懂詩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想像李白和汪倫分別的場面:“假如你是李白,會對汪倫説些什麼?”這樣更能使學生領會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整堂課中,我避免了繁瑣的講解,學生擺脱了枯燥的傾聽,教學效果卻很明顯,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但也存在許多不足:如板書設計太不合理,朗讀古詩時,把整首古詩出示在黑板上,指導朗讀全更好,如尾如果留個小練筆,改寫這首詩就好了,當然,還有個別地方教師語句囉嗦等毛病也出現過,希今後能在這方面多訓練,多學習就好了。

贈汪倫古詩表達的意思 篇三

《贈汪倫》全詩意思是: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全詩原文如下: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中的汪倫是李白的朋友。

李白遊涇(jīng)縣(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時,附近賈村的汪倫經常用自己釀的美酒款待李白,兩人便由此結下深厚的友誼。

這首詩用比興手法,表達了對汪倫深情相送的感激。

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別之深情,生動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強了詩句的動人力量。

擴展資料

這首詩的前半是敍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

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

“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

這句使讀者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次句卻不像首句那樣直敍,而用了曲筆,只説聽見歌聲。

一羣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

“忽聞”二字表明,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聲先聞,從那熱情爽朗的歌聲,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倫趕來送行了。

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説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地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繫起來。

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必定更深,極力讚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