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什麼叫新文化運動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5W

什麼叫新文化運動多篇

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 篇一

陳獨秀

早年留學日本,曾加入孫中山領導的 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及反對袁世凱復闢帝制的鬥爭。和李大釗等人舉行了五四運動。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後改為《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這兩面旗幟。發表抨擊尊孔復古的文章,提出“打倒孔家店”全面否定儒家學説。他在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民主和科學的口號,向封建主義及其意識形態發動了進攻。人權就是民主,陳獨秀提出了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經濟民主、社會民主和倫理民主的主張,號召人們拿起民主這個武器和舊的意識形態進行鬥爭。關於科學,陳獨秀認為,不論什麼事物,如果經科學和理性判定為不合於現今社會的,即令它是祖宗所遺留的,聖賢所深愛的,政府所提倡的,都一文不值。號召人們堅持科學的精神,成為自然界的統治者和主人。陳獨秀還向青年提出六項希望,即“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

他期望培養出一代“意志頑狠,善於不屈,體魄強健,力抗自然,信賴本能,不依他人為活,順性率真,不飾偽自文”的新國民。陳獨秀舉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新文化運動的序幕。《新青年》和北大成為宣傳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蔡元培

蔡元培是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在學術上實行“兼容幷包、百家爭鳴”的方針。他在擔任北大校長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倡學術研究,展開百家爭鳴,不拘一格選人才,對中外教員一視同仁等。通過改革,使北大成為當時全國思想活躍、學術興盛的最高學府,培養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胡適

胡適從美國留學回國後任北大教授,後任文學院院長。他積極參加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運動,是文學革命和初期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在新文化運動中,胡適率先提出用本站代替文言文,他還試作白話詩。

魯迅

魯迅早年留學日本,1918年初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毛澤東稱讚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被稱為“民族魂”。《狂人日記》是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説。

李大釗

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還宣傳馬克思主義,俄國革命。

劉半農

劉半農是我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之一。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反對文言文,提倡本站。同時,他又是我國語言及攝影理論奠基人。他的《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獲“康士坦丁語言學專獎”,是我國第一個獲此國際大獎的語言學家。

錢玄同

錢玄同(1887-1939),原名錢夏,字德潛,號疑古,漢族,浙江吳興(現浙江湖州市)人。語文改革活動家、文字音韻學家、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著名思想家。曾主張廢除漢字。

周作人

周作人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

猜你感興趣:

新文化運動的簡介 篇二

新文化運動在發展起來之後,所倡導的新思想有多個方面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新思想就是對文學改革方面的新思想。具體的過程是這樣的,因為受到外來新思想的影響,先是對封建統治的批判,之後便轉向了文學上的批判,其中主要是針對封建思想下所產生的那些比較的文學內容,因此便提倡簡化用詞,理解起來更容易,也就是要支持本站的使用,逐漸替代那些古文言文的寫作模式,這是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中最重要的一個成就。

在新文化運動中本站的使用次數越來越多,其他一些組織以及報社也開始學習新文化運動中提倡的這種寫作模式,於是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就接受並開始使用本站,這從側面就表現出來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是傳統古典文學的一個標誌性的結束。

在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後,中國開始了又一個新的文學時期,那就是從新文化運動開始時所發表的一些文章都被稱為現代文學。這是中國文學歷史的一大進步。

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雖然從表面上看只是一個文學的變革,但從深層次來講,反映出來此時的中國已經對追求自由以及人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些具有跨時代的意義都是新文化運動所產生的積極意義。除此之外,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還是一個走進世界潮流的表現,因為文學革命中提倡使用的本站,不僅方便國人理解,而且可以走向世界。與外國的文學有了進一步的聯繫。

新文化運動的背景 篇三

高舉“民主”和“科學”兩大旗幟的新文化運動在胡適、魯迅、陳獨秀等一批接受過西方先進文化思想的人的帶領下順利而有序地進行着。考究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就可以發現,新文化運動的發動並非偶然,它是有道理有基礎的,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興起的一個運動。

新文化運動的背景使新文化運動的形成和發展成為必然。辛亥革命以後,西方先進的文化思想在中國得到進一步傳播,一部分文人作家的思想得到了啟蒙。像多骨諾米牌那樣,這一小部分新思潮的力量將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更多的人心裏。新文化運動只是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其作用在於加速推進民主共和思想的普及。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胡適等人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批判,反對文言,提倡白話。當時胡適還曾寫過一首白話詩《蝴蝶》,這被看做是新文化運動發展的又一階段。

在政治和經濟方面,新文化運動的背景也有其複雜性。當時,帝國主義加緊了對舊中國的侵略,軍閥統治下的中國也越來越暗無天日。被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軍閥這三座大山壓着的中國不堪重負,搖搖欲墜。在這個時候應運而生的新文化運動正是中國進行反帝反封建鬥爭的體現。經濟上,民族資產階級重新登上政治舞台,實行民主政治,發展資本主義這是順應民意,順應社會發展的。

新文化運動論述 篇四

五四前的新文化運動是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五四以後的新文化運動是新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好像得名自孫文(中山),其思想主導是胡適,他的《文學改良芻議》首倡本站,將文言文稱作半死文字,本站才代表了社會前進方向,並創作了一系列作品彙編為《嘗試集》,此外,胡適在對舊文化的批評中也發表了很多影響一代青年的文章,當時他以26歲(大概,我記不太清楚了)的年齡即暴得大名,被譽為“青年導師”(毛澤東當時深受胡適影響,其創導的《湘江評論》每期都要送胡)。在倡導科學和民主的同時,他和當時的很多文人受易卜生的影響,針對當時中國國情,提出了健全的個人主義──個人的自我拯救;婦女解放──救出他人;打破家庭孝道──救救孩子;和社會自由──人人平等的奮鬥途徑。當時的很多文人也都基本上是按照這4個途徑開展文學創作的,我們比較熟悉的魯迅的很多小説都扣住了這4項內容。新文化運動後期,鑑於當時空談各類舶來主義的多,研究實際問題的少,胡適發表了《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的文章(眼見為實,當時毛澤東為響應還準備成立問題研究會,所定章程曾交胡修改),以此為標誌,以胡適、傅斯年等人為代表的大批學者逐漸轉向自由主義,而以陳獨秀、李大釗等激進人士則轉化為革命派,信奉了共產主義。

新文化運動在大陸的影響一直及於1949年左右,其主要成果有三:在文化氛圍上,打破了封建舊文化的統治地位,以改良過的歐美新文化替代了舊文化,進一步啟迪了民智,溝通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對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個層次;在思想上,進一步打擊了封建專制思想,傳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國現代文人自由主義思想,並使自由主義和三民主義、共產主義並列為現代中國三大思潮,其在高級知識分子中更是主導;在政治上,為中華民族培養了一大批關心國事、圖存圖強的現代人才,同時也形成了以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第三條道路”政治勢力,對鉗制當政者專制衝動,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貢獻。

猜你感興趣:

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篇五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歷史上一場意義非凡的運動。這場運動從開始到結束都有它的發展過程。

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情況具體是這樣的,起初是一些接受過新式教育的革命人士在意識到了中國封建統治是嚴重阻礙了社會發展,他們在思想上統一之後,便開始了運動的籌備階段,首先是通過對孔子的繼承還是批判開始的,因為當時有些人支持封建統治思想,也尊崇孔子的思想,可以陳獨秀等人為代表的新興知識分子,卻不同意這種觀點,因為他們認為要順從個人內心的想法,也就是為人類提供更多的自由。他們在這同時創辦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報刊,主要宣傳他們的思想,這樣新文化運動便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緊接着便是新文化運動思想的傳播,主要內容都是圍繞推翻封建統治的,而且還引進了一些新思想,像民主,男女一視同仁,支持科學發展,這些思想的傳播,將新文化運動的發展置於了頂端,同樣他們一直在報刊上宣傳他們的新思想,步伐加快以後,便開始對文學形式進行新的改革,那就是要反對封建的那種古文言文,要用直白的話語來表達各種思想,這深層含義也是主要為了推翻封建統治,來引進資本主義發展,剔除其中的陋習,這樣一來,那些有為青年也意識到了這場運動的意義之大,便有更多的人加入了這場運動中,大力宣揚運動的中心思想。

此時新文化運動的發展隊伍壯大起來,思想也傳播的更為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