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地質工作報告多篇

欄目: 彙報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89W

地質工作報告多篇

【第1篇】地質實工作報告格式的範文

引言

金秋十月,我們08級地理班踏上了實習的路程。此次實習對我們來説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動,一路上同學們都是十分的激動,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勁兒,在大巴車上左望望右瞅瞅。班裏的同學有許多像我一樣是這麼近的、清晰地接觸到山地和丘陵的勝景,個個喜不自勝。而一些從山區走出來的同學也是一個個想回到了家鄉一樣高興,為一些同學訴説着各種美景,而同時,我們的老師也在讓我們認識各種巖石、礦物等。

林州市地處太行山東麓,西依太行山連接黃土高原,東連華北平原,位於我國地勢的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分界線上,林州地區各種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現象典型多樣,並且出露良好,區內交通便利具有較好的實習條件,因此,從10月31日——11 月4日進行了為期5天的實習,主要的實習對象是林州野外地質地貌以及本區的土壤、植被、氣候等。

本次實習的主要目的在於:

一、通過實習來印證、豐富和鞏固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以達到理論聯繫實際。

二、通過實習,初步學會觀測和分析實習地區的地質、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現象,並掌握地質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為將來教學和進行鄉土地理調查打下基礎。

三、通過實習,瞭解實習地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制約的關係,以培養學生的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一、林州簡介

我們這次實習的地點是位於河南省西北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林州,林州市區處於林州盆地之內,北緯36°線大致橫穿林州盆地中央。盆地西界為太行山,東部為低山丘陵,北止於太行山與東部丘陵相接的姚村,難道東部丘陵與太行上相連接的合澗鎮。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長方形,南北長35公里,東西寬約 5-10公里。盆地形態很完整,構成一個獨立的自然單元。林州市位於盆地東緣,恰在盆地縱長方向上的中央。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內為第四系黃土覆蓋,土層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為北北東—南南西向,西側的太行山受林州斷層制約併為斷層仰測,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東側為東部丘陵,高出盆地 100—200米,為林州斷層的下降盤。

對於此次實習地林州,根據一路所見及一些書本知識,我把林州的概況分為以下幾大方面。

1. 地質基礎

林州地區出露的地層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巖,最新的是近代沖積層。其中發育較為完善的是太古界、遠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層,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層本區缺失或為新生界地層所覆蓋。本區地質現象豐富多樣。三大類巖石: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都有分佈,其中變質巖和沉積巖分佈最為廣泛;地層多樣,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層均有分佈,太古界地層主要分佈着各類片麻巖,元古界地層以石英巖為主,古生界的寒武紀地層分佈有竹葉狀灰巖和鮞狀灰巖,奧陶紀地層主要為灰巖,新生界未膠結的沉積物,各種規模的褶皺、斷層等地質構造典型。

2. 褶皺和斷層構造

林州盆地地處太行山南段山前過渡帶(指太行山主要山體與華北平原之間的傾斜地帶),大地構造位置屬於山西台背斜東部邊緣的太行山隆起,中生代的構造變動是太行山南段的前中生代地層形成寬緩的背斜隆起,並伴隨着大量的斷裂發育和巖漿侵入活動。林州盆地的西側為林州斷層,在地形上為陡峭的懸崖,斷層線走向為nne。斷層在盆地西部延長35公里,斷層的上升盤位於斷層西部,平均高出林州盆地400—500米,基部出露的是太古界片麻巖,上覆遠古界震旦系石英巖和古生界頁巖、鮞狀灰巖。林州盆地是伴隨着林州斷層生成的,又形成了盆地內許多強度不等的褶皺構造,在盆地邊緣常形成小型褶皺出現。在盆地西側山體,斷層的接觸關係是太古界片麻巖與中奧陶紀灰巖相接觸。

3. 地表形態

林州地區大致可分為三部分:西部是陡峻的太行中山,渾圓的中部丘陵和黃土覆蓋的林州盆地。

4. 氣候狀況

林州盆地位於華北大平原的西南部和山西高原的交界地帶,東部距海不遠屬於北温帶東亞季風氣候區的範疇。按行星風講,一年中受盛行西風的影響很重。氣團方面則是基地氣團和熱帶海洋氣團的交替又嚴重地支配了這裏的氣候規律。

5. 水文概況

本區河流皆發源於太行山東坡,與太行山構造方向近於垂直,盆地北部為漳河,中部為洹河,南部是淅河,各和均由西向流經盆地,在盆地東部的平原地區先後與衞河上源各河交匯。各河谷水文均具有乾燥氣候區域、山地和平原的河谷特徵。河流在山中時,比降大,下蝕力強,到盆地中心河流乾涸成礫石淺灘。

6. 土壤概況

本區土壤磷、鉀肥充足,透水、蓄水性適中,肥力較高,但植被稀疏,坡陡土薄,沖蝕作用嚴重。若能按坡度的急緩,劃分宜農、宜林、易牧的範圍,開展水土保持,增施氮肥,則土壤的肥沃程度必能更高。

7. 植被概況

林州地區的天然樹木,早被砍伐破壞,現有樹木基本上是近幾十年植樹造林的結果。植被中主要的樹種有槲、櫟、槐、楊、板栗、山楂、山皂莢等,草本有蓑草、苦草及木本科草類等為優勢種。

8. 交通狀況

林州市交通、通信便利,境內鐵路連接京廣線;國家幹線公路膠(東)長(治)線橫穿東西,新(鄉)河(口)線縱貫南北,地方幹線公路直通境外;行政村道路硬化率達到85%以上,全市通信建設已達到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

9. 物產狀況

本區物產資源豐富。境內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鐵、鉛、鋅、銅、煤、石灰石、白雲石、石英巖、大理石、花崗巖等20多種農業方面,盛產小麥、玉米、穀子、紅薯、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傳統的土特產品享譽海內外,新的名優特產品不斷湧現,柿子、核桃、山楂、板栗、花椒、蠶繭等土特產品和花崗巖、大理石等優質工藝品,帶着林州人民的勤勞、純樸和紅旗渠故鄉的深情厚意,走出國門,奔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座友誼的金橋。

10. 經濟概況

本區經濟發展迅速。創造了紅旗渠奇蹟,並培育了“紅旗渠精神”的林州人民,在經濟建設中再顯身手。10萬建築大軍以“紅旗渠傳人”的姿態。遍佈全國22 個省、市、自治區的500多個縣、市,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太原、長治、鄭州、西安、新疆等12個建築基地,並已打入南也門、科威物、俄羅斯、等國際市場。近幾年來,林州旅遊業發展迅速,有大量遊客前來觀光旅遊,拉動當地各項產業的發展。

【第2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務公開工作自查報告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03年校務公開工作自查報告

在學校推行校務公開是學校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堅持走羣眾路線,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充分發揚民主,發揮教職工主人翁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形式。校務公開具有化解矛盾,凝聚民心、民力和民智,實現公平、公正、公開等多方面的顯著作用。隨着改革開放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我校領導對校務公開工作的重要性早就有所認識,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就針對校務公開這方面的工作進行了一些初步嘗試。特別是2002年在教育系統全面推行校務公開以來,在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始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部門的部署和要求,加強領導、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推動了學校依法治校、民主政治和黨風廉政建設的步伐,促進了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我校近年來的校務公開工作做以下總結,並研究、制定今後的工作設想。

一、幾年來校務公開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面推行校務公開。學校黨委高度重視校務公開工作,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學校行政主持,紀檢、監察、工會(教代會)協調監督,業務部門各負其責,教職工羣眾積極參與、有關部門全力協助配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格局,做到了職責清楚,分工明確,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保證了我校校務公開工作有效、穩步地開展。特別是近年來學校在每年的工作要點中,都將校務公開有關內容納入其中,作為一年的工作任務安排下去。2002年學校工作中明確提出了:“健全組織,完善制度,推進校務公開”的任務,2002年底對成立校務公開領導小組進行了充分醖釀,2003年正式成立了由原校黨委書記張錦高(現任學校校長)牽頭,原校黨委副書記李玉和(現任校工會主席)分管的校務公開領導小組。分管領導還多次在學校工作會議和黨委會上,強調校務公開的重要性,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2003年學校在全年工作目標中又明確提出:“ 加大決策執行的監督力度。繼續推進校務公開,切實發揮工會及各個監督委員會、民主黨派、老幹部等在民主辦學中的監督作用。”今年四月正式成立校務公開辦公室,辦公室掛靠在校工會,工會常務副主席楊景明兼任校務公開辦公室主任,並配有專職的校務公開幹部。

(二)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促進和規範校務公開。學校在廣泛徵求意見和反覆醖釀的基礎上,於2002年起草制訂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務公開實施細則》。後經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了這一《實施細則》。2003年學校正式行文簽發了《中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委員會關於印發校務公開實施細則的通知》。本《實施細則》結合我校實際,全面具體地規定和明確了我校校務公開工作的各項內容、公開的形式、組織領導與公開的程序,對各單位、各部門進一步推行校務公開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是我校關於校務公開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按照《實施細則》的要求,有的單位結合本部門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措施,使校務公開更進一步深化,從而規範和促進院務公開、系務公開。與此同時,各單位積極制訂完善業務規章,強化制度建設,學校先後出台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如《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處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實施細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辦公室關於2004年報考及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通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人才引進工作辦法(試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學名師計劃實施與管理辦法》、《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關於調整崗位津貼標準的實施辦法》、《房改領導小組關於職工住房貨幣化分配實施中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等等,規範了各項管理事宜,使學校的重大事項及涉及教職工和學生切身利益的事項得到公開,做到了校務公開有章可循。

(三)突出重點項目,分步實施校務公開。 在逐步推行校務公開的過程中,首先要求將與學校教育管理、改革密切相關和涉及教職工、學生切身利益的事項,全部予以公開。把羣眾最為關心,反映最為強烈,社會最為敏感,容易引發矛盾和滋生腐敗的內容作為公開的重點。近年來學校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校務公開專欄,向教職工公開了學校財政預算和年終收支結算的情況報告、學校大、中基建工程項目的審計報告、科技開發產業營銷管理情況、職工住房分配名單和住房貨幣化補貼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在組織、人事方面,對幹部選拔、職務競聘、人才招聘方面的工作做得較好,即公開崗位、公開條件、公開答辯、公開考核人選、公示擬聘人員。形成公開、公平的競爭機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得到了羣眾的認可。

(四)注重工作實效,採取切實措施推進校務公開。我校的校務公開注意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不同內容採取不同的公開形式,確保公開的效果。主要採取了會議形式、公文形式、視聽傳播媒體及其他形式。學校堅持黨政聯席會議和情況通報會制度,把通過教代會公開、徵求意見,作為公開的重要形式,學校每學年都召開有處級幹部、高級職稱人員、民主黨派、僑聯、離退休人員和教代會有關人員參加的幹部大會,主要由校領導總結通報並安排部署學校工作,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如2001年我校在仙桃召開的會議,2002年在黃崗的會議,廣開言路,暢所欲言,充分發揚了民主調動了大家辦學的積極性。每年分別召開1-2次統戰人士、離退休人員情況通報會或座談會,由校主要領導通報學校改革發展建設等情況或聽取意見和建議。我校注重開發網絡建設,在九十年代就提出了實施“數字地大”工程,網絡建設發展很快,全部院、系及相關部門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網頁。許多信息、有關的制度、條例、措施、職責等公眾服務須知項目都通過網絡予以公開。校刊、校內電視廣播等傳播媒體,也是教職工瞭解校務的一種形式。以公開欄方式張貼信息,予以公示,是最直接向羣眾公開情況的方式,很受教職工歡迎。為了使這項工作落到實處,今年張錦高書記特批款在教職員工活動較多的地方建了一個較大的宣傳櫥窗,專門用來發布校務公開信息,並提出一些具體的指導意見;原黨委副書記李玉和與校工會常務副主席楊景明親自選定櫥窗的位置和櫥窗的規格及樣式,以及審定一些公開的內容。以今年為例,截止到上半年在學校校務公開欄內公開的信息有50 多項。學校的院系和各職能部門在住房、人事、招生、管理等問題上也經常採用這種公開方式。我校校務公開形式多樣,不拘一格,根本目的是通過各種渠道使廣大教職工的知情權、民主監督、參與管理得到保障,從而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促進學校的發展建設。

(五)以校務公開為動力,推進學校各項工作。幾年來,在推行校務公開的過程中,我校堅持加強領導、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力爭通過校務公開推動學校各項工作,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通過校務公開,充分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民主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積極性,加強了我校的民主與法制建設;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廣大教職工、學生的合法權益;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學校各級領導和部門自覺接受羣眾監督。廣大師生員工更加了解了各級領導班子的工作、作風,學校各級領導班子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學校各項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有了提高,羣眾對學校的各項管理措施、規章制度、政策法規做到了心中有數。但是,在“公開”這一問題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需要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加以改進,如:各級領導仍需進一步提高對開展校務公開重要意義的認識,仍需對校務公開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有些單位和部門,未能嚴格按照《實施細則》要求實行公開,目前全校校務公開工作開展水平不平衡,工作力度有差異;有些單位和部門只重視了結果的公開而忽略了政策和過程的公開,在決策過程中難以收集羣眾的意見,致使一些需要事前監督的事項變為事後監督,儘管有的以不同形式進行了校務公開,但在時間上不夠及時,不夠快難以滿足羣眾的要求,形式上不夠規範,範圍不夠廣泛;甚至有的職能部門認為校務公開是學校的事,是校務公開辦公室的事,與自己本單位無關;有的部門在有些事情處理上還存在着暗箱操做之嫌;專職校務公開幹部沒有明確級別和職務,學校各種會議也不能參加,開展工作有一定難度等等。 今後還應在收費、招生、學生管理和就業、財務管理、水電管理、工程招標、大宗物資採購、職稱評定、幹部人事工作以及關係教職工切身利益事項等方面更進一步增大透明度,與此同時一些職能部門也應結合本單位實際,制訂本單位的公開內容和細則,使各項工作更加規範化、制度化,使廣大羣眾更加滿意。

二、今後的工作思路

1、進一步提高對校務公開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各級領導要從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認識校務公開工作的重要意義,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全面推行校務公開當成學校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抓。

2、全面加強對校務公開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學校將校務公開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對校務公開工作的領導力度, 與學校的行政工作、黨風廉政建設一起佈置、一起檢查、一起考核,把校務公開工作不斷引向深入。各院系也應逐步推行院系務公開工作,成立領導小組,研究、部署本學院系的院系務公開工作。院系公開工作要有計劃,有總結,有考核。

3、繼續完善校務公開工作的規章制度。各單位、部門要加強制度建設,結合本單位實際制訂實施細則,促進校務公開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財務、人事、教務、科技、學工、後勤、研究生院等部門和單位要制訂各自業務領域的校務公開實施細則。制訂的方案、細則要全面具體,要確定各自公開的重點內容與形式,要抓住六個關鍵環節:一是辦事權限公開,二是辦事依據公開,三是辦事紀律公開, 四是辦事程序公開,五是辦事標準公開,六是辦事結果公開。

4、校務公開應遵守以下原則:一要堅持實事求是,從學校的實際出發,抓住涉及學校改革發展和關係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以及教職工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有計劃分層次按步驟地組織實施;二要堅持依法辦事,嚴格以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為依據,保證公開的合法性;三要堅持民主與集中的統一,每項公開都須廣泛徵求教職工意見,然後由有關部門和領導研究決定;四要堅持長期性與階段性相統一,不斷完善公開的內容和形式。同時,校務公開要求真求實,做到實事求是,真實具體,不單純追求公開項目的數量,不做表面文章,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點,這樣就會產生積極的“綜合效應”。

5、不斷改進校務公開工作的措施。學校和各單位、各部門要根據情況製作專門公開欄,及時公佈和更新有關信息。但要防止形式主義,走過場;要進一步研究利用好校園網絡等現代化手段開展校務公開工作。

6、根據校務公開工作的性質和上級有關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具體實際情況以及其他院校的做法,有的部門提出:校務公開辦公室設在工會,這種做法不便於和不利於這項工作的開展;建議:校務公開設在學校紀檢委為宜。

總之,做好校務公開工作是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貫徹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凝聚人心的'陽光工程',是關係到教職工切身利益和學校事業發展的一件大事。希望全校各級組織和各級領導,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團結一致、狠抓落實,常抓不懈,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加強和改進我校校務公開工作,為開創學校各項事業的新局面而努力奮鬥。

2003年10月7日

【第3篇】關於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根據區人大常委會今年的工作安排,6月初,農經工委組織部分區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區人大代表,在常委會副主任葛久通的帶領下,對我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進行調研。調研組實地察看了上垟鄉沈嶴嶺道路邊坡加固工程、平田鄉天燈洋地災點搬遷工程和北洋鎮前蔣村地災點加固工程,並召開座談會,聽取了相關單位的工作彙報,徵詢了部分區人大代表的建議和意見,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區地處浙中沿海,經常遭受颱風暴雨侵襲,西部為丘陵山地,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全區地質災害易發區面積達到724.5平方公里,佔全區總面積的73%,目前,經地質專家調查確認的、位於山區村民居住區的山體滑坡等隱患點33處(其中xx年新增4處),分佈於9個鄉鎮、街道的29個村,直接威脅170户567人的生命和285間民房的安全。近年來,區政府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相關部門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健全組織建設

經過多年完善,全區上下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成立了區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區長任組長、區府辦副主任和黃巖國土資源分局局長任副組長、其他相關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國土部門成立了由局長任總指揮的臨災應急指揮中心,下設技術指導搶險組和後勤保障組,基層國土所相應建立汛期應急救援中隊;相關鄉鎮、街道建立了地質災害防治領導機構和工作班子;相關村建立了監測體系,確定監測責任人和常年監測員。

(二)加強宣傳培訓

宣傳方面:利用全國土地日、防災減災日、走村入企等活動宣傳地災防治的重要性;製作“防災明白卡”、“避險明白卡”發放到鄉鎮、村民手中,讓老百姓更加直觀地瞭解如何防災避災;在地災點的醒目位置設立地災警示牌,標註地災點的具體位置、影響區域及逃生路線等。培訓方面:今年4月份,組織全區130多名監測員和其他相關部門人員參加培訓會,邀請專家來上課,並部署防治任務。

(三)強化防範措施

加強監測系統、預警機制建設。氣象部門根據氣象災害防禦規劃中的地質災害易發區區劃,在地質災害隱患點設置自動站,加密觀測點上降水、風力等情況,在富山和上鄭兩個站增加了土壤水分觀測。氣象部門根據上級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預報以及未來降水預報,結合本地自動站加密觀測資料,會同國土部門對比地質災害防禦區劃圖,對黃巖本地的地質災害等級進行預報。同時,配合省氣象局工作,確定地質災害臨界面雨量,完善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系統。

建立汛期防治制度。每年的防汛期,我區地質災害防治相關部門建立了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後檢查、汛期值班、應急處置等各項制度,確保安全度汛。

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編制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防治區的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部門均要求規劃對象對規劃區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四)加大治理力度

區財政今年安排地質災害點工程前期經費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80萬元,地質災害點治理工程項目100萬元。區國土部門本着宜搬則搬、宜治則治的原則, xx年以來,通過和地質災害易發區鄉鎮(街道)、村(居)的共同努力,累計搬治羣眾1015户3564人,完成地質災害工程治理12處,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點32處。同時,國土部門每年積極向省國土廳爭取地質災害搬遷專項用地指標,用於地災點的安置用地報批,去年爭取到39畝指標,基本解決了地災點的搬遷安置用地指標。xx年,我區成功申報省第一批《農村山區野外調查與評價》試點,區財政安排配套資金50萬元。

二、存在問題

我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調研組通過此次調研中的所見所聞進行認真梳理,現將存在的問題概括如下:

(一)部分羣眾思想上還不夠重視

部分羣眾防災意識淡薄,對地質災害存在僥倖、麻痺心理,認為幾十年居住的地方一直沒發生過地質災害,必定安全,對地質災害的突發性、危害性及防患工作的緊迫性認識不足。調研中,有人大代表反映在地災點人員轉移過程中,羣眾不配合的情況時有發生。同時,西部山區有些農村建房、景區建設等,事前沒有將地質災害評估納入審批的程序,從而產生一些人為的地質災害隱患點。

(二)地質災害隱患點較多

由於我區地貌的原因,西部山區防治區域較大,遭遇強降雨很容易引發地質災害,經地質專家調查確認,位於山區村民居住區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33處,在非村民居住區,富山至決要、頭陀至寧溪、北洋至上垟、北洋至平田、嶼頭至白石公路以及山區其他低等級公路,浙東十八潭、富山大裂谷、劃巖山等旅遊景區,都存在地質災害隱患,極易發生崩塌、滑坡現象,威脅車輛、行人、遊客的安全。此外,建於山邊坡腳的個別校舍、廠房、教堂、寺廟,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

(三)抗災救災能力不足

一是限於政府財力,地質災害防治資金缺口仍較大,一些防治項目經費一時無法落實或僅部分落實。如此次實地察看的上垟鄉沈嶴嶺道路邊坡加固工程,預算為200萬元,還未得到全部落實。另外,地災點羣眾搬遷補償標準參照高山移民的政策,由於地災點的村民大多經濟比較困難,建新房的困難很大,導致搬遷工作開展緩慢。二是專業技術人員、監測管理人員不足,且人員變動大,業務水平難以持續提高。三是監測設備不足,難以做到全面監測。

三、幾點建議

我區地質災害量多面廣、穩定性差,山區新的建房和基礎設施建設有可能引發新的地質災害,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帶來嚴峻的形勢和繁重的任務,調研組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羣眾防災意識

我區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培訓等多種形式,宣傳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增強防災抗災意識,提高避險自救能力,讓受災羣眾做到處災不慌,防災有數,避災有路。要積極爭取羣眾支持和配合應急避險、地質治理、搬遷避讓等工作,引導羣眾儘快搬離重點地質災害威脅區。要提高羣眾防災避災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從政府強制救災轉變為羣眾自覺主動避災。

(二)加大排查力度,力求隱患點無遺漏

我區被列入省第一批農村山區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野外調查試點,國土部門要以此次調查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對西部山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廣度和深度,力求做到排查無死角、隱患點無遺漏。要分析地質災害成因機理,進行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區劃和風險評價;完善地質災害防治圖冊,深化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充實地質災害管理信息系統,為全區上下積極主動做好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羣測羣防、應急處置和綜合治理提供依據。

(三)加大治理力度,提高防災救災成效

一是要在加強地質災害搬遷避讓和工程治理工作的同時,全面開展地質災害防患應對、水土保持、河流整治、山塘水庫加固除險等工作。結合我區實際,提前做好汛前防颱抗災各項準備工作。二是要加快推進重點地災隱患點的治理工作,上垟鄉沈嶴嶺道路邊坡加固工程亟待開展,此條道路是三個村的出口,一旦發生險情,將嚴重危及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目前,國土部門確定的地質災害重點隱患點有8個,富山鄉6個、頭陀鎮1個、北城街道1個,區政府相關部門爭取在一年內完成對重點隱患點的治理任務,為我區社會的長治久安做出貢獻。明年將組織一次跟蹤督查,檢查治理效果。

(四)加大投入力度,增強防災救災能力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區財政要加大投入,對於年初制定的治理工程預算不足部分和年內新增的治理工程所需經費,及時追加預算,並撥付到位。對於西部山區地災隱患點需要搬遷的羣眾,適當提高補償標準,以促進搬遷安置工作的開展。國土部門要投入更多的財力、物力,加強對監測人員的培訓,添置必要的監測設備,在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安裝使用,並及時檢查、維修,做到全面覆蓋、全面監測,使羣測羣防機制真正落到實處。

【第4篇】地質勘探隊行政工作報告推薦

各位代表、同志們:

下面我向大會作xx年度行政工作報告,請予審議,範文之工作報告:地質勘探隊行政工作報告。

一、xx年工作回顧

xx年是我隊改革發展任務重、困難大的一年:按照局年初的工作部署,我隊要完成事企分體運行試點工作;適應局新考核辦法,調整分配與積累的關係;應對 “非典”疫情,保護員工的生命安全,維持隊伍穩定與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在多種不利的情況下,全隊員工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一手抓“非典”預防,一手抓改革發展,不僅取得了抗“非典”的階段性勝利,維護了職工的正常生產和生活秩序,而且較圓滿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可喜成績。

(一)改革有新突破。按照省局的統一部署,我隊進行了事企分體運行改革的試點工作:打破了原有管理體系與機制,建立了事業部、企業部,初步劃分了職能,重點突出了企業的經營職能;打破職工身份界限,原事業身份全部存入檔案,現實崗位工作中,管理職務不貫行政級別,收入高低重在實際能力和勞動績效,不唯技術職稱和技術等級,打破了幹部、工人身份差別;打破了事業單位工資體系,全面實行崗位工資制度和項目工資制度,壓縮了保障工資比例,擴大績效工資份額,同級別人員不搞一刀切,根據綜合貢獻率適當拉開差距,體現效率優先原則。通過實施事企分體運行,我隊各級後勤管理人員減少1/4,中層幹部職數也有大幅度減少。企業的經營職能得到進一步強化,新的人事、用工、分配和財務核算機制更加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地勘單位企業化經營的需要,為我隊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矗

(二)經濟上新台階。xx年,全隊完成多種經營產值2400餘萬元,比上年增長21%,在職人員人均產值9.6萬元,全成本核算盈利11萬元,職工人均年收入達到1.3萬元。房地產公司通過與民營資本合作、向銀行貸款等渠道籌集開發資金,初步突破了制約公司發展的瓶頸,當年完成開發量1xx平方米,實現銷售收入303.6萬元,改變了公司難以為繼的困境,發展呈現良好態勢。金龍大酒店採取股份合作模式,籌集了裝修改造資金,引進了客源,搞活了經營機制,去年在抵禦“非典”侵害,消化上半年虧損的基礎上,聯合體內部考核結餘13.9萬元,使改造投入資金回報率達19.3%,成效已經初步顯現。年末隊又對酒店股份合作制形式進行進一步規範和完善,併成為酒店經營的第一大股東,首次嘗試了以股權主導經營權的管理辦法。

地勘及延伸業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除了原有的樁基施工、資源勘探、巖土勘察之外,在礦產儲量核查、地質災害治理、高邊坡勘察與治理、礦山環評與礦山地質勘察等方面有新突破。地勘處成立物資設備股份租賃站,利用股金增添了3台套6型鑽機,2300米繩索鑽具以及測量等設備,滿足了資源勘察市場的需要,去年實施了一口660m磷礦勘探孔,初步恢復了深孔資源勘探的信心與能力。試驗室實行買斷生產資料經營,自己籌資增加水、煤質化驗設施,還徹底改造了原破舊、髒亂的環境,為自我發展打好了基矗檢測中心高密度電法勘察在地質災害中應用成功。新突破的領域與新增加的專業內容或手段既是市場競爭力提升的表現,也是新的重要的創收穫利途徑。

(三)管理有新舉措。強化了全員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在職職工每人每月安全風險抵押金由5元增加到10元。加大了對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職責獎罰力度,各主要生產施工單位安全第一責任人、隊分管領導、安全主管每月獎罰100元,其餘經營單位第一責任人每月獎罰數為50元。開展了安全生產月活動,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普及安全知識,查處安全隱患,保障了安全生產,實現了全年安全生產無等級事故的目標。

繼續深入貫徹isoxx管理標準,強化程序操作,在確保外供產品合格率100%的基礎上,獎勵創優單位及個人,增強品牌意識與創優責任感。去年集中為施工單位職工配備各類地質勘察施工規範200多套。地勘處提交的《興山縣建設環保局辦公樓、住宅樓勘察報告》獲宜昌市勘察設計“四優”評選三等獎、湖北省勘察設計“四優”評選三等獎(均為宜昌地區勘察唯一最高獎)。

事業部在探索新機制運行的同時,要在管理效能與效益上下功夫,積極探索利用管理資源直接創效的途徑,努力降低管理成本,儘快適用事業管理社會(行業)價格標準,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好的管理效益。

二、求真務實,紮實工作,實現經濟持續增長

求真務實,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要貫徹落實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抓好發展這個興隊富民的第一要務,促進全隊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

在全隊大興求真務實之風,關健是要求全隊幹部員工不斷求我隊歷史包袱重、整體發展水平不高之真,務堅持長期艱苦奮鬥之實;求地勘單位事轉企之真,務企業化經營管理之實;求市場經濟規律、企業發展規律之真,務一心一意謀發展之實;求職工羣眾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之真,務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之實;求人的思想認識規律之真,務改進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之實。

堅持求真務實,要正確認識規律、把握規律,切合實際搞改革,有的放矢謀發展;堅持求真務實,要切實抓好工作落實,做到付諸實踐、見諸行動、取得實效;堅持求真務實,要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把工作着力點真正放到研究解決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上;堅持求真務實,要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把事實作為檢驗工作成敗、衡量利益得失、決定幹部升降的唯一標準。

同志們,xx年的任務光榮而艱鉅,xx年開局良好但也面臨諸多危機與挑戰,我們要振奮精神,堅定信心,紮實工作;我們要倍加珍惜團結,倍加維護穩定,倍加發奮圖強,用我們的勤勞與智慧書寫一二五隊更輝煌的歷史,創造更美好的新生活!

【第5篇】地質勘探隊行政工作報告

——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努力實現我隊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各位代表、同志們:

下面我向大會作200*年度行政工作報告,請予審議。

一、200*年工作回顧

200*年是我隊改革發展任務重、困難大的一年:按照局年初的工作部署,我隊要完成事企分體運行試點工作;適應局新考核辦法,調整分配與積累的關係;應對“非典”疫情,保護員工的生命安全,維持隊伍穩定與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在多種不利的情況下,全隊員工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一手抓“非典”預防,一手抓改革發展,不僅取得了抗“非典”的階段性勝利,維護了職工的正常生產和生活秩序,而且較圓滿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可喜成績。

(一)改革有新突破。按照省局的統一部署,我隊進行了事企分體運行改革的試點工作:打破了原有管理體系與機制,建立了事業部、企業部,初步劃分了職能,重點突出了企業的經營職能;打破職工身份界限,原事業身份全部存入檔案,現實崗位工作中,管理職務不貫行政級別,收入高低重在實際能力和勞動績效,不唯技術職稱和技術等級,打破了幹部、工人身份差別;打破了事業單位工資體系,全面實行崗位工資制度和項目工資制度,壓縮了保障工資比例,擴大績效工資份額,同級別人員不搞一刀切,根據綜合貢獻率適當拉開差距,體現效率優先原則。通過實施事企分體運行,我隊各級後勤管理人員減少1/4,中層幹部職數也有大幅度減少。企業的經營職能得到進一步強化,新的人事、用工、分配和財務核算機制更加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地勘單位企業化經營的需要,為我隊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矗

(二)經濟上新台階。200*年,全隊完成多種經營產值2400餘萬元,比上年增長21%,在職人員人均產值9.6萬元,全成本核算盈利11萬元,職工人均年收入達到1.3萬元。房地產公司通過與民營資本合作、向銀行貸款等渠道籌集開發資金,初步突破了制約公司發展的瓶頸,當年完成開發量12000平方米,實現銷售收入303.6萬元,改變了公司難以為繼的困境,發展呈現良好態勢。金龍大酒店採取股份合作模式,籌集了裝修改造資金,引進了客源,搞活了經營機制,去年在抵禦“非典”侵害,消化上半年虧損的基礎上,聯合體內部考核結餘13.9萬元,使改造投入資金回報率達19.3%,成效已經初步顯現。年末隊又對酒店股份合作制形式進行進一步規範和完善,併成為酒店經營的第一大股東,首次嘗試了以股權主導經營權的管理辦法。

地勘及延伸業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除了原有的樁基施工、資源勘探、巖土勘察之外,在礦產儲量核查、地質災害治理、高邊坡勘察與治理、礦山環評與礦山地質勘察等方面有新突破。地勘處成立物資設備股份租賃站,利用股金增添了3台套6型鑽機,2300米繩索鑽具以及測量等設備,滿足了資源勘察市場的需要,去年實施了一口660m磷礦勘探孔,初步恢復了深孔資源勘探的信心與能力。試驗室實行買斷生產資料經營,自己籌資增加水、煤質化驗設施,還徹底改造了原破舊、髒亂的環境,為自我發展打好了基矗檢測中心高密度電法勘察在地質災害中應用成功。新突破的領域與新增加的專業內容或手段既是市場競爭力提升的表現,也是新的重要的創收穫利途徑。

(三)管理有新舉措。強化了全員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在職職工每人每月安全風險抵押金由5元增加到10元。加大了對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職責獎罰力度,各主要生產施工單位安全第一責任人、隊分管領導、安全主管每月獎罰100元,其餘經營單位第一責任人每月獎罰數為50元。開展了安全生產月活動,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普及安全知識,查處安全隱患,保障了安全生產,實現了全年安全生產無等級事故的目標。

繼續深入貫徹iso2000管理標準,強化程序操作,在確保外供產品合格率100%的基礎上,獎勵創優單位及個人,增強品牌意識與創優責任感。去年集中為施工單位職工配備各類地質勘察施工規範200多套。地勘處提交的《興山縣建設環保局辦公樓、住宅樓勘察報告》獲宜昌市勘察設計“四優”評選三等獎、湖北省勘察設計“四優”評選三等獎(均為宜昌地區勘察唯一最高獎)。

為規避現金流動風險,在繼續堅持會計分理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財務管理,各財務分理處只設會計,依法歸併銀行帳號,統一管理銀行資金,集中出納,掌握全隊現金流量。

為規範個體及外協單位以本隊和公司名義從事地質勘察和工程施工的行為,制定了《個體及外協單位勘察施工管理規定》。加強了對經營信息人員的監管,如發現私自將信息外泄或轉移,隊將取消其崗位聘任資格直至解除勞動合同,並追賠相應損失。

為了進一步落實依法治隊思想,提高全隊管理水平,隊在廣泛吸收職工意見的基礎上,對全隊所有規章制度進行了全面清理、修改和完善,出台了《一二五隊制度彙編》(200*),分發到每一個職工手中,人手一冊,並組織全隊幹部職工開展了《制度彙編》答題競賽活動。

(四)社會化管理與社區建設有新進展。經過近三年的努力,在省局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我隊於200*年12月正式參加宜昌市基本醫療保險,工傷、生育、失業三項保險同時進入宜昌市統籌。參加地方醫療保險符合地勘單位改革的發展趨勢,可以適當降低單位醫療費用負擔,可以提高職工的醫療保障水平,可以規範公費醫療管理中的各種違規違紀行為,減輕單位管理負擔。

與焦作焦煤集團達成聯合開發協議,由其出資改造我隊焦作留守處先鋒南街家屬院,既理順了該處離退休人員的住房管理,改善其住房條件,消除了不安全隱患,又盤活閒置資產,獲取了適當經濟利益。

200*年,完成了十五號b棟住宅樓的建設任務,完成了舊房的垃圾道改造,完成了院內水路改造的調查論證工作;投入3萬多元將公共室外健身器材引入院內安裝;參與了伍家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選舉工作,劉宗領、李召俊同志分別當選為伍家區第五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一步重視和加強了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工作,先後探望患病老職工28人次,慰問外地退休職工35户;組織老同志參加門球賽、象棋賽,組織參觀三峽白帝廟;重視做好來信來訪工作,保持了全隊員工與離退休人員的安定祥和。

這些突出的工作中,包含了全隊員工的心血、勞力、智慧與汗水,是全體員工奮力拼搏、戰勝艱難困苦所取得的,是大家克己奉公、真抓實幹的結果。藉此機會,我代表隊黨、政、工組織向全體員工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目前的經營現狀

過去三年,我隊經濟持續增長,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屢創新高,200*年經營創收總額達到2400萬元,在提足折舊、消化以往欠帳的基礎上還略有節餘,職工人均收入水平穩步提高,職工就業率保持在較高水平,可以説,200*年在我隊多種經營發展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我隊發展中還存在諸多的困難與不足:從發展水平上看,同其它煤炭(田)地質單位相比,我們的發展速度慢了,與發達地區兄弟單位相比差距更為懸殊;從市場競爭力上看,主業不強,輔業不精,市場領域窄,技術手段單一,經營規模偏小,抗風險能力弱,在市場競爭中,與個體户相比優勢不明顯;從綜合實力上看,有效資產嚴重不足,流動資金奇缺,設備陳舊老化,人力資源匱乏,歷史包袱沉重,嚴重製約着單位的發展;從經營管理機制上看,項目經理制推行不力,人員的流動渠道不暢,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單一,集體資本、個人資本參與隊有項目的生產經營和維持以隊有經濟為主體的經營模式存在體制上的不協調,在現有條件下要兼顧各方面的利益還有一定困難;從管理效能上看,安全隱患依然存在,質量事故時有發生,效率低,管理不善,經營成本居高不下;資質、證照管理與自身需要和市場管理的新矛盾時有發生;財務管理忙於事務,與動態的經營活動需要不盡適應;日常管理中,制度有漏洞、有制度不執行或違反制度不處理的現象屢見不鮮;傳統的分配觀念根深蒂固,阻礙員工們選擇新的市場價值取向。這些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雖然有各種客觀原因,非一朝一夕所能解決,但主觀的懈怠是最根本的原因,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並在工作中逐步加以克服和解決。

三、今後的主要任務

200*年,隨着國資委管理辦法的實施,我們行業的管理方法乃至性質已發生巨大變化,預計這個變化的方向是更加企業化,更加市場化,更加規範化或法制化。為了應對或適應新的形勢,結合我隊實際,我隊今年及以後一段時期的主要任務是:

--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努力實現粗放型管理向集約化管理轉變,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高轉變,重點考核經營單位經營利潤、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率和職工收入水平。

--適度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地勘業,做精地產旅遊業,做強基礎施工業,放開搞活配套附屬業。

--轉變經營機制。繼續完善事企分體運行機制,提高企業化經營管理水平;在強化資質、證照統一管理的基礎上,引導集體資本、職工個人資本及外來資本參與經營,完善治理結構,增強經濟活力;在仍然提倡各經營單位發展原有專業的前提下,取消內部專業分工的原則限制;大力推行和繼續完善項目經理制、單機核算以及全風險承包等經營管理模式。

--盤活存量資產。通過清產核資,最大限度核銷不良資產,提高良性資產比重;通過聯營、開發、變現、抵押、償債等多種可能的途徑盤活存量資產,使其發揮最大效用。千方百計清償內外欠帳,特別是員工原工程的含量工資。

--提高人員素質。要通過教育培訓、政策引導、積極引進等手段提高員工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和能力素質;努力為內外人力資源創建平等勞動、平等創收、平等受益的平台;要強化和完善對管理人員、技術骨幹、熟練技工的管理,放開放活一般施工勞務管理;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為員工個人事業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

四、二oo四年的奮鬥目標、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

(一)奮鬥目標:實現創收2800萬元,盈利30萬元,上崗職工人均年收入達到14000元,職工待崗率不超過5%(不含內退人員),完成折舊指標40萬元,國有資產增值率達到2%,完成供水(或供電)社會化管理,爭取啟動

6、17號住宅樓的開發與建設工作。

(二)指導思想:以發展為主線,以改革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努力培育“企業化”意識、法制意識和效率效益意識,樹立品牌形象,增強核心競爭力,聚精會神創實效,一心一意圖自強,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努力推動我隊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三)基本方針:改革、創新、突破。即:繼續深化事企分體運行改革,提高企業化經營管理水平;大力實施“體制、機制、管理、營銷、理念、服務”六項創新工程,增強經濟活力;力爭在提高經濟運行質量上有新突破,在完成各項經濟技術指標上有新突破,在提高員工收入、改善基地環境上有新突破。

五、創新管理機制,增強經濟活力

事企分體運行是地質隊企業化的必經之路,今年要在二00三年試行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事企分體運行的機制,通過進一步明確職責,明確目標,明確費用限額,降低事企分體運行的成本,提高事企分體運行的質量,提高新機制的管理效能。今年對事業部與物業管理的費用將採取單價限額的投放辦法。

要完善和調整考核機制。根據國資委對國有企業考核標準的調整,隊對下屬單位的考核指標也要作相應變化,重點突出勞動效率、人均利潤、人均收入與資產保值增值率,注重經濟增長質量,強調最終經營成果。要調整績效工資考核的參數比例,提高利潤指標占有比重。

要完善和規範分配機制。堅持按勞分配與按資分配相結合的原則,誰勞動誰受益,誰投資誰受益。要將分配數額與目標貢獻率、目標責任大小掛鈎;與投入的資本及承擔風險的比重掛鈎;與勞動的數量、質量、安全、成本量掛鈎,充分調動勞動力、資本與其它要素的創效積極性。要進一步明確技術工作的報酬額度,保護技術人員的積極性,體現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價值導向和科教興隊的戰略思想。

要完善和改進用人機制。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識或技能,能夠創造性的勞動,能為我隊的改革發展作貢獻者,就是人才。要完善選人機制,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選人才。要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建立以業績為依據,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各類人才評價標準。要完善人才培養機制,以職業培訓、短期輪訓為重點,着力培養人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要完善人才的激勵機制,建立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短期激勵與中長期激勵相結合、責任風險與利益報酬相結合的分配激勵機制。

六、創新經營理念,拓展市場領域

地勘單位要走企業化經營的道路,改制是最後的唯一選擇,因此,我們有必要未雨綢繆,早作準備。去年,我們嘗試了買斷經營、股份合作制、股份制設備租賃站等多種形式,實踐證明是切實可行的。今年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進產權的多元化改革,但改制必須遵循職工自願的原則、國有資產不流失的原則和公共利益不受侵害的原則。

國內基建投資、礦業開發、地災治理等重大基礎性工作給我們創造了更廣闊的市場與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要緊緊抓住國家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組織資源勘探力量,開拓外埠勘探市場,提高市場佔有份額,增強創收增效能力。要樹立“大地質”、“大市潮與社會資源共享的觀念,由生產型經濟向經營管理型經濟轉變。今年擬取消內部各單位的專業分工限制,在實行嚴格的項目登記制度的前提下,允許各經營單位公開、公平競爭。要克服現有經營單位綜合能力的侷限性,通過增強自身的組織力與協調力,提高對社會資源的支配力與利用率,從而壯大我隊經營實力,實現我隊經濟跨越式發展。

基礎施工沿用總包總攬的管理辦法已是步履艱難。因此,隊擬定壓縮工程公司人員編制,減少固定人力成本,優化組織結構,減少管理層次,全面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凡是基礎施工項目,必須有人對項目從始到終負責,項目在實施過程中,不允許走馬換將,確保施工項目有利可圖。鼓勵職工個人承包隊有工程鑽機,參加隊內和社會基礎施工活動,只要能保證設備保值即可。在服從隊有序管理的前提下,允許各種性質的資本(設備)參與隊有項目的施工,允許各實體量力使用已有資證參與基礎工程市場經營活動,不斷壯大基礎工程產業實力,提高市場佔有份額,從而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七、創新管理方式,強化基礎管理

隨着單位經濟環境的變化,管理的方式方法要作相應的調整。首先是創新管理思想:大力倡導積極推進人性化管理,把管理從對人的行為束縛轉變到對人的能動性和創造力的激勵方面來,從單純追求單位的利益轉變到追求單位與個人共同利益方面來。其次是創新管理方式:少一些簡單粗暴,多一點思想疏通;少一些強迫命令,多一點經濟槓桿引導;少一些獨斷專行,多一點民主意識。其三是創新管理制度,制度是管理者與員工意識的綜合結晶,是全員的行為準則。制度不僅要體現時代特色、企業個性、能為員工所接受,而且要把每一項制度都貫徹好、落實好、執行好,把員工的勞動積極性與投資熱情引導好、發揮好、保護好。新組建的經營單位必須採取新的公有制組織形式。力爭建一個單位,增一份利潤,開一方市場,穩一羣員工。

要繼續強化安全質量管理,在堅持、擴大安全風險抵押金制度實施範圍和力度的基礎上,推行質量風險抵押金制度,以提高全員的質量意識。要從員工教育、現場管理、設備維護、規範落實、隱患整改等各個方面加強安全綜合整治,而不是一説了之,一查了之。今年,在加強對資質、證照統一管理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放開資質的使用,特別是基礎施工方面,要做到內外一致,統一信息登記,統一接受管理,提高資質的利用率。

要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要按照湖北局會計電算化實施要求,11月底完成電算化實施工作。要通過電算化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同時要建立規範的操作程序,確保財會信息安全。要按照資金投入產出比最大化要求,加強財務監督和資金控制,在明確劃分經營責任的前提下,改善現有財務管理模式和方法。要積極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對年度經營活動進行目標規劃,對實施過程進行有效控制,對經營績效進行科學客觀評價。要認真做好清產核資工作,摸清家底,規範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率。要加強統計、審計和效能監察工作,為經營決策提供依據,為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保

八、創新思想觀念,建設企業文化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體制已經初步建立,地勘單位事轉企、我隊的事企分體運行也進入實施階段,經濟活動的各種所有制形式、各種運行機制都應運而生,這一切都要求我們迅速轉變觀念,構建新的企業文化,以適應時代發展潮流,並形成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要牢固樹立“企業化”的觀念。地勘單位已經沒有國家計劃任務,幾乎沒有財政撥款,也沒有享受事業單位的多少優惠政策,有的只是事業單位留給我們的落伍的管理模式和根深蒂固的陳舊觀念。因此,我們時時刻刻要把一二五隊當成一個企業,並且是一個經濟基礎差、歷史包袱重、改革起步晚的國有企業,我們不僅要掙錢養活我們自己,還要按企業的標準承擔各種税費。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有生存的危機感和加快發展的緊迫感。

要逐步樹立“屬地化”的觀念。我們雖是中省管理的單位,但我們的住所在地方,户口在地方,黨羣組織關係在地方,經營活動在地方,隨着形勢的發展,我們的各項社會保險、物業基地也要逐步納入地方管理,因此,我們要儘快打破自我封閉的圈子,融入到地方經濟中去。

要徹底打破職工身份有別的觀念。幹部和工人、正式工和合同工、固定工和臨時工、內部職工和外聘職工,一律統稱為一二五隊員工,要做到同工同效同酬,做到互相尊重,為各類人力資源提供寬鬆、公平的工作平台。相對穩定的聘用員工,也應具有接受培訓、參加評先、接受獎勵的權力。要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取消所有制界限,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個人資本以及不同形式的混合所有制資本,只要是有利於增強單位的整體競爭力,有利於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有利於職工收入水平的提高,都要大膽引進,為我所用。

九、創新工作思路,加強和改進黨羣組織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要注重學習,黨的十六大精神、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政府工作報告、新憲法、新黨章等時事政治是大方向,不學就會迷失方向,既要埋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只有加強學習,才能明白事理,才能適應形勢。系統的工作部署、隊的工作設想以及各種文件資料、會議精神等,也要認真學習領會,傳達貫徹,不允許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要加強職工培訓工作,地勘院今年開了好頭,基礎工程公司也組織了培訓,雖然時間倉促,內容不全,但總比不培訓好,不集中學,不集中講,很難統一思想。話不説不明,鑼不敲不響,管理者不把想法講出來,員工怎麼能知道呢?

全隊幹部職工要注意培養好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優良作風。由於近幾年我隊經濟的發展,開始在一些職工中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開始滋生大手大腳的習慣,開始產生蠻橫不講理的霸氣,這是十分危險的。要嚴格要求自己,而不是放縱自己,時刻警惕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以及無政府主義。要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個人除了政策規定所得之外,不能多佔,多佔了就是違法、違紀、違規!

事業部是我隊黨建、工會、共青團、女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綜合管理部門,要適應事企分體運行的新形勢,注意發現新動向,研究新問題,探索新方法。要加強宣傳報道工作,及時發現並宣傳職工羣眾中的亮點,宣傳大政方針政策,報道生產經營動態,交流信息,統一認識,鼓舞士氣。要加強隊務公開工作,公開政策,公開過程,公開結果,隊一級要公開,各經營單位也要公開,這是各級管理人員一項最基本的義務。物業管理涉及到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與社區的文明建設,今年要圍繞爭創市級文明單位加強和改善物業管理工作,完成供水(或供電)社會化管理,爭取2年內實現水電管理社會化。要加強和改善離退休人員的服務與管理工作,提倡除陋習、樹新風、講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離退休人員在健康時尚的消費方式中感受晚年幸福。

事業部在探索新機制運行的同時,要在管理效能與效益上下功夫,積極探索利用管理資源直接創效的途徑,努力降低管理成本,儘快適用事業管理社會(行業)價格標準,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好的管理效益。

十、求真務實,紮實工作,實現經濟持續增長

求真務實,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要貫徹落實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抓好發展這個興隊富民的第一要務,促進全隊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

在全隊大興求真務實之風,關健是要求全隊幹部員工不斷求我隊歷史包袱重、整體發展水平不高之真,務堅持長期艱苦奮鬥之實;求地勘單位事轉企之真,務企業化經營管理之實;求市場經濟規律、企業發展規律之真,務一心一意謀發展之實;求職工羣眾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之真,務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之實;求人的思想認識規律之真,務改進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之實。

堅持求真務實,要正確認識規律、把握規律,切合實際搞改革,有的放矢謀發展;堅持求真務實,要切實抓好工作落實,做到付諸實踐、見諸行動、取得實效;堅持求真務實,要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把工作着力點真正放到研究解決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上;堅持求真務實,要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把事實作為檢驗工作成敗、衡量利益得失、決定幹部升降的唯一標準。

同志們,200*年的任務光榮而艱鉅,200*年開局良好但也面臨諸多危機與挑戰,我們要振奮精神,堅定信心,紮實工作;我們要倍加珍惜團結,倍加維護穩定,倍加發奮圖強,用我們的勤勞與智慧書寫一二五隊更輝煌的歷史,創造更美好的新生活!

【第6篇】關於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的情況報告

區人民政府:

按照市防汛指揮部《關於轉發國家防總落實回良玉副總理重要批示精神切實做好當前防汛工作的緊急通知》精神,5月4—17日,由區國土資源局牽頭,區級相關部門組成的防汛檢查組對全區6個鄉鎮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開展了大檢查,檢查組按照市防汛指揮部防汛檢查內容及區政府領導的要求,對各鄉鎮的地質災害點進行了實地查看,並通

過查資料、聽情況介紹等方式對各鄉鎮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了拉網式排查,現將檢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檢查情況

㈠各鄉(鎮)黨委、政府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各鄉(鎮)黨委能站在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能充分認識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成立了以鄉(鎮)黨委、政府一把手為責任人的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做到了周密部署,精心組織。

㈡全面落實預案,充分做好應搶險準備

1、科學的預案是搞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前提,為貫徹落實好國務院、省、市、區地質災害工作精神和要求,確保全區地質災害預案周密、細緻、科學,各鄉(鎮)結合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際,制定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預案。對各地質災害隱患點作了精心部署,落實責任,加強巡查。同時,加大了對地質災害防治預案的宣傳力度,堅持將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宣傳到礦山企業及村、組、户,讓每户農户都能明白報警方式和撤離路線,一旦出現險情,能有序撤離。

2、為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各鄉(鎮)成立了以鄉(鎮)為組長,分管副鄉長為副組長,鄉(鎮)相關人員為成員的突發性災害應急領導小組,根據搶險救災工作需要,對成員進行了分工,明確了職責和應籌備的搶險物資,做到有備無患,各礦山企業、村、組也相應成立了搶險救災應急分隊,確保在災害發生時,能招之即來,來之即戰,戰之即勝,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損失。

㈢強化責任,羣測羣防

1、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明確了鄉(鎮)長是本轄區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分管副鄉(鎮)長是直接責任人的工作機制,鄉(鎮)政府與各地質災害隱患點簽訂了監測工作責任書。

2、強化各級責任,實行包乾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明確包乾行政人員和技術人責任人,切實抓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㈣、確保信息暢通,預報準確

1、暢通信息,堅持將天氣、領導要求傳達到每一個點,通過省市氣象部門,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堅持科學預測,加強對階段性雨情預測和災害性天氣的預告,確保在災害來臨之前,充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2、嚴格執行汛期值班制。鄉(鎮)政府、各礦山、企業、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防汛值班電話24小時有人值守,鄉(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和值班責任人手機24小時開機,確保信息暢通。

通過檢查,區境內地質災害隱患點防治工作全面落實,目前尚未發現隱患。

二、檢查組工作要求

檢查組對鄉(鎮)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出了三點要求:

㈠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鄉(鎮)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

㈡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工作的監管,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排除和解決。

㈢進一步落實防治預案,堅持克服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為根本任務,立足於防大汛,抗大災,做到早部署、爭主動,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損失和人員傷亡。

【第7篇】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1

根據區人大常委會今年的工作安排,6月初,農經工委組織部分區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區人大代表,在常委會副主任葛久通的帶領下,對我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進行調研。調研組實地察看了上垟鄉沈嶴嶺道路邊坡加固工程、平田鄉天燈洋地災點搬遷工程和北洋鎮前蔣村地災點加固工程,並召開座談會,聽取了相關單位的工作彙報,徵詢了部分區人大代表的建議和意見,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區地處浙中沿海,經常遭受颱風暴雨侵襲,西部為丘陵山地,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全區地質災害易發區面積達到724.5平方公里,佔全區總面積的73%,目前,經地質專家調查確認的、位於山區村民居住區的山體滑坡等隱患點33處(其中xx年新增4處),分佈於9個鄉鎮、街道的29個村,直接威脅170户567人的生命和285間民房的安全。近年來,區政府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相關部門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健全組織建設

經過多年完善,全區上下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成立了區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區長任組長、區府辦副主任和黃巖國土資源分局局長任副組長、其他相關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國土部門成立了由局長任總指揮的臨災應急指揮中心,下設技術指導搶險組和後勤保障組,基層國土所相應建立汛期應急救援中隊;相關鄉鎮、街道建立了地質災害防治領導機構和工作班子;相關村建立了監測體系,確定監測責任人和常年監測員。

(二)加強宣傳培訓

宣傳方面:利用全國土地日、防災減災日、走村入企等活動宣傳地災防治的重要性;製作“防災明白卡”、“避險明白卡”發放到鄉鎮、村民手中,讓老百姓更加直觀地瞭解如何防災避災;在地災點的醒目位置設立地災警示牌,標註地災點的具體位置、影響區域及逃生路線等。培訓方面:今年4月份,組織全區30多名監測員和其他相關部門人員參加培訓會,邀請專家來上課,並部署防治任務。

(三)強化防範措施

加強監測系統、預警機制建設。氣象部門根據氣象災害防禦規劃中的地質災害易發區區劃,在地質災害隱患點設置自動站,加密觀測點上降水、風力等情況,在富山和上鄭兩個站增加了土壤水分觀測。氣象部門根據上級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預報以及未來降水預報,結合本地自動站加密觀測資料,會同國土部門對比地質災害防禦區劃圖,對黃巖本地的地質災害等級進行預報。同時,配合省氣象局工作,確定地質災害臨界面雨量,完善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系統。

建立汛期防治制度。每年的防汛期,我區地質災害防治相關部門建立了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後檢查、汛期值班、應急處置等各項制度,確保安全度汛。

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編制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防治區的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部門均要求規劃對象對規劃區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四)加大治理力度

區財政今年安排地質災害點工程前期經費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80萬元,地質災害點治理工程項目100萬元。區國土部門本着宜搬則搬、宜治則治的原則,xx年以來,通過和地質災害易發區鄉鎮(街道)、村(居)的共同努力,累計搬治羣眾05户3564人,完成地質災害工程治理2處,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點32處。同時,國土部門每年積極向省國土廳爭取地質災害搬遷專項用地指標,用於地災點的安置用地報批,去年爭取到39畝指標,基本解決了地災點的搬遷安置用地指標。xx年,我區成功申報省第一批《農村山區野外調查與評價》試點,區財政安排配套資金50萬元。

二、存在問題

我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調研組通過此次調研中的所見所聞進行認真梳理,現將存在的問題概括如下:

(一)部分羣眾思想上還不夠重視

部分羣眾防災意識淡薄,對地質災害存在僥倖、麻痺心理,認為幾十年居住的地方一直沒發生過地質災害,必定安全,對地質災害的突發性、危害性及防患工作的緊迫性認識不足。調研中,有人大代表反映在地災點人員轉移過程中,羣眾不配合的情況時有發生。同時,西部山區有些農村建房、景區建設等,事前沒有將地質災害評估納入審批的程序,從而產生一些人為的地質災害隱患點。

(二)地質災害隱患點較多

由於我區地貌的原因,西部山區防治區域較大,遭遇強降雨很容易引發地質災害,經地質專家調查確認,位於山區村民居住區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33處,在非村民居住區,富山至決要、頭陀至寧溪、北洋至上垟、北洋至平田、嶼頭至白石公路以及山區其他低等級公路,浙東十八潭、富山大裂谷、劃巖山等旅遊景區,都存在地質災害隱患,極易發生崩塌、滑坡現象,威脅車輛、行人、遊客的安全。此外,建於山邊坡腳的個別校舍、廠房、教堂、寺廟,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

(三)抗災救災能力不足

一是限於政府財力,地質災害防治資金缺口仍較大,一些防治項目經費一時無法落實或僅部分落實。如此次實地察看的上垟鄉沈嶴嶺道路邊坡加固工程,預算為xx年內完成對重點隱患點的治理任務,為我區社會的長治久安做出貢獻。明年將組織一次跟蹤督查,檢查治理效果。

(四)加大投入力度,增強防災救災能力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區財政要加大投入,對於年初制定的治理工程預算不足部分和年內新增的治理工程所需經費,及時追加預算,並撥付到位。對於西部山區地災隱患點需要搬遷的羣眾,適當提高補償標準,以促進搬遷安置工作的開展。國土部門要投入更多的財力、物力,加強對監測人員的培訓,添置必要的監測設備,在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安裝使用,並及時檢查、維修,做到全面覆蓋、全面監測,使羣測羣防機制真正落到實處。

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2

根據省國土資源廳《關於轉發國土資源部關於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的通知》(國土資函〔20xx〕504號),市國土資源局《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於轉發國土資源部關於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的通知〉的通知》(市國土資函〔20xx〕94號)和市國土資源局《關於切實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相關工作的通知》(市國土資發〔20xx〕29號)文件要求,區國土資源分局迅速組建了以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黨組成員、副局長,黨組成員、副局長,黨組成員、紀檢組長,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黨組成員、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為副組長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大排查領導組,領導組下設七個大排查工作小組,對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現將排查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存在問題

(一)部分鎮對於該項工作重視程度不夠。一是有的還沒有組織召開20xx年地災防治專項工作會,對20xx年地災防治工作還沒有進行部署;二是有的還沒有組織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三是有的還沒有編制20xx年度地質災害防禦預案和應急預案;四是有的對專(兼)職監測員管理不到位,部分監測人員電話不暢通,素質較差,責任心不強。

(二)部分防災措施落實不到位。一是部分較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沒有編制《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二是有的《預案》公示上牆制度沒有落實;三是有的監測人員的監測裝備沒有落實到位;四是部分隱患點沒有設立監測點;五是監測記錄不規範。

(三)個別隱患點需作應急處置。一是新樂鎮銅鼓村木姜巖危巖隱患點。該隱患點上幾個巨石已懸空,隨時有下滑的可能,危巖下的6户16人和房屋42間隨時會有生命財產安全,對巨石應作應急處理;二是白節鎮青風村新瓦房滑坡隱患點。該滑坡體上排水溝堵塞嚴重,嚴重影響水溝的截排水功能,同時該滑坡體上羅玉生户房屋後側有巨石懸空,隨時有下滑的可能,對排水溝和巨石應作應急處理。

二、整改情況

(一)區國土資源分局排查工作小組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給當地政府作了彙報,部分鎮政府已及時組織召開了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專項會議,並對參會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

(二)對於預案公示上牆制度還沒落實到位的,區國土資源局正積極對每個點的撤離路線等基礎資料進行收集彙總,統一製作公示牌;監測人員裝備問題,區國土資源局已落實資金進行統一購買下發;隱患點沒有設置監測點的在國土資源所的指導下已逐一進行設置;監測記錄不規範問題,區國土資源局已向市國土資源局彙報,市國土資源局已統一印發了監測記錄本下發到各監測點,規範監測記錄。

三、工作建議

(一)在6月底前都還沒有召開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專項安排佈置會和突發地質災害演練的鎮,建議區政府進行通報,並責令其進行整改。

(二)對於存在監測人員素質低,電話不暢通的點建議鎮政府加強管理,對於責任心不強的監測人員及時進行更換,保證監測人員履職到位。

(三)鎮村木姜巖危巖,建議區政府督促鎮落實資金並及時請專業隊伍對危巖進行排危,確保危巖下6户16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四)鎮村新瓦房滑坡,建議區政府督促鎮落實資金及時對截排水溝進行清理,保持暢通。同時,對户及時落實避讓搬遷。

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3

按照《xx縣國土資源局關於轉發近期地質災害防治監督檢查工作通報的通知》及要求,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安排相關人員對我鄉7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排查工作,現將自查報告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4.20xx特大地震後,目前,我鄉共7個點,2個市縣級:南村壩村十組:牌樓崗;煙溪溝村十六組:小河子。5個鄉鎮級:南羅壩村團結組:後山滑坡;南羅壩村六組:堰坎上;煙溪溝村十二組:方家平;煙溪溝村十三組:石灰窯;煙溪溝村十五組爛地頭。其災害類型主要是不穩定斜坡和滑坡兩種。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堅持預防為主、切實加強領導。地震之後,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將每一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包到每一位鄉、村、組幹部,並與監測人員簽訂了地質災害監測工作目標責任書發放應急預案,明確職責,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認真履行職責,切實落實好監測、預防預報預警、羣測羣防、應急調查等防治措施。

二是制定防治方案、明確地質災害防治目標。逐步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體系和羣測羣防網絡,及時制定全鄉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防治方案及每一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治預案,逐一落實防災責任人及監測人員,向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羣眾發放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並設立警示牌,將防災措施落實到位。切實做好地質災害應急處理工作,成立了地質災害隱患點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和民兵應急搶險隊伍。完善地質災害預報預警機制,建立預報預警應急指揮系統,做到地質災害隱患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

三是加大宣傳、增強幹部羣眾防災減災意識。通過張貼宣傳畫、辦培訓班、地質災害逃生避險演練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宣傳力度,普及地質災害監測、預防、避險、搶險、治理等基本知識和技能,進一步增強廣大幹部羣眾防災減災意識,實現自覺防災、全民減災、確保一方平安。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廣大幹部羣眾防禦地質災害意識還不夠強。部分幹部羣眾防災意識淡薄,對地質災害存在僥倖心理。缺乏相關專業知識和專業人員的指導,對地質災害發生規律等知識不深,預報預警能力不強,監測工作全靠土辦法。

二是羣測羣防基礎薄弱。我鄉牌樓崗、方家平道路條件都很差,抗災能力弱。由於文化水平的限制和專業知識的缺乏,一些監測員的監測工作不夠規範,影響了監測結果。

三是標示標牌有殘損。有一些避險路線牌被損毀或遺失,避險明白卡已經風化,一些已經被老百姓遺失。

四是地質災害搬遷安置問題。一些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羣眾因經濟和土地等原因不原搬遷。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防災抗災意識。加大對如何監測、如何防災、救災等知識的宣傳,把宣傳重點放在村組,提高羣眾知曉率,增強羣眾的地質災害防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充分發揮羣眾的主觀能動性,把政府強制的被動抗災轉化為羣眾自覺的主動避災。

二是健全羣測羣防網絡,全民參與防災、抗災。進一步完善鄉、村、組三級羣測羣防體系,充分發動組織各單位(部門)和羣眾共同參與開展羣眾性的監測和預防。實行分片包點、羣眾自測,加大監測力度,全面實現對災害及時發現、快速預警和有效避讓。

三是積極探索防禦地質災害的治本之策,將搬遷避讓工作進行到底。搬遷避災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從“治標”轉向“治本”的重要措舉,已成為當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一種新趨向。針對我鄉部分地區受災害威脅的農村散户,搞工程治理得不償失,在考慮羣眾意願和經濟承受能力基礎上,鼓勵和動員災害易發區羣眾搬遷,做到主動避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從根本上解決山洪地質災害威脅問題。

【第8篇】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

省國土資源廳各位領導:

歡迎各位領導蒞臨**檢查20xx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現我縣相關工作彙報如下:

一、**縣地災防治工作基本情況

**縣地處高山峽谷地帶,地質結構脆弱,地質災害隱患點多、線長、面廣,歷來地質災害易發、多發、頻發。20xx年我縣經過汛前的巡排查,現有災害隱患點220個(不包含磨西、新興),“4.20”**地震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42個,遍佈全縣各鄉鎮,地理環境複雜,涉及羣眾眾多。地質災害類型多樣,泥石流111處,滑坡45處,崩塌24處,不穩定斜坡39處,地面塌陷1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任務十分艱鉅。

二、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一)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紮實安排部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縣人民政府編制印發了《20xx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禦預案》,成立了**縣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縣政府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成員由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和鄉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組成,設立了綜合協調、事故調查、現場搶救、治安防範、醫療救治、交通管理、善後處理和辦公室等搶險救援工作組。形成政府主導,國土部門組織協調抓落實和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公眾參與的齊抓共管的地質災害防治體制和機制,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20xx年5月27日,縣政府召開全縣安全生產工作會,專題安排部署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同時,縣政府落實了專項經費,保障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宣傳,普及知識,進一步提高社會各界的防災意識

提高全民防災意識是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環節。為此,縣國土資源局把加強防災宣傳、普及防災知識作為重點,20xx年3月19日,縣國土資源局組織了全縣各鄉鎮分管地災防治工作鄉鎮長和國土員開展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培訓;4月3日,縣國土資源局在德威鄉組織召開了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人員汛前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會。縣國土資源局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在**橋廣場開展了宣傳日活動,通過對國土員、監測人員及廣大羣眾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培訓,大力宣傳普及地質災害防治政策法規以及預防、避險、自救和互救等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切實增強羣眾防災減災意思和自我防護意識,提高了全社會應對地質災害的能力,為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創造了人人關心地質災害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奠定了堅實的羣眾基礎。

(三)堅持制度,落實措施,強力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1.完善地質災害隱患羣測羣防體系建設。20xx年3月縣國土資源局啟動了地質災害防災責任卡和防災避險明白卡的填制,並對各鄉鎮應急避險場所及撤離路線進行進一步落實,發放兩卡一表2萬餘份,安裝製作地質災害隱患點標識標牌100個。

2.簽訂目標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汛前,縣國土資源局同各鄉鎮人民政府、全縣在建工程項目、礦山企業簽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目標責任書,做到任務明確,責任落實,措施細化。要求各鄉鎮人民政府堅持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動態巡查和災情(險情)速報制度,發現地質災害隱患要及時上報、及時處置;一旦發生險情或災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領導親臨現場、靠前指揮,避免地質災害羣死羣傷事件的發生。

3.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拉網式排查。根據省、州工作安排,縣國土資源局會同駐瀘汛期督導員,在汛前對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同時各鄉鎮發動駐村幹部、羣眾及專職監測員隨時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上報,逐一落實監測責任人和具體監測人,對原有的監測人員進行核對排查和必要的調整,做到“點點有人管、處處有人抓”。

4.嚴格落實汛期各項制度。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險情巡查和災情速報等制度。

三、災後重建地質災害治理工作情況

(一)項目基本情況

我縣災後重建地質災害項目共分為九大類,建設資金共計2.0255億元。分別為**州**縣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項目、**州**縣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國土資源應急能力建設、**州**縣地質災害勘查項目、**州**縣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州**縣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管理維護項目、**州**縣地質災害排危除險項目、**州**縣2處重點小流域地質災害綜合整治項目、**州**縣2個重點城鎮地質災害綜合整治項目。

(二)工作推進情況

1.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全縣242處隱患點“兩卡一表”更新工作、監測責任人及監測人員複核及培訓工作,該項目已完成。

2.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共160户(**114户、***46户)。截止目前,已完成132户(**114户、***18户),其餘28搬遷對象已承諾在主汛期來臨之前採取投親靠友等方式主動搬遷。

3.國土資源應急能力建設。根據縣政府統一安排,整合資金,在田壩新區與縣政務中心打捆建設。

4.應急排危項目。應急排危共計5處,包括瀘橋**子村二組滑坡、瀘橋鎮押卓莊子村鬥地溝泥石流、冷磧鎮和平村小藏避不穩定斜坡、興隆鎮和平村瓦板崖滑坡與田壩鄉木角村木角小溝泥石流共5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

5.**州**縣地質災害勘查項目。已全面完成38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勘察工作(該項目由州國土資源局實施)。

6.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根據評審情況,專家同意取消了8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工程治理。將對其餘30處地質災害治理點(**縣24處、含海螺溝6處)進行工程治理。我局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將30個點分為六個標段開展工作。4月26日完成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抽籤工作。截止目前,已有13個點進場開工(不含海螺溝分局6個點),其餘各點正抓緊開展實物指標調查工作,待完成調查後進場施工。

7.**州**縣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管理維護項目。該項工作將在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完成後啟動。

8.小流域綜合整治項目、重點城鎮綜合治理項目。小流域綜合整治項目包括興隆溝小流域、潘溝小流域。重點城鎮綜合治理包括瀘橋鎮重點城鎮、田壩鄉重點城鎮。6月8日在州政務中心完成招標代理機構代理機構比選工作,確定四川興誠信工程造價事務所有限公司為招標代理機構,力爭7月20日進場施工。

四、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

(一)基層地質災害防治人員防災技能有待加強;全縣沒有從事地質工作的專業人員,地質災害防治的經濟基礎薄弱,經費投入不足,技術水平偏低。監測預警監控手段單一落後,缺乏有效技術支撐,嚴重影響防治工作效率和質量。

(二)羣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有待加強。部分羣眾缺乏地質災害防治知識,避險知識和技能不足,自我保護和主動避讓意識較差,仍有部分房屋建在地質災害隱患點上,給國土部門防災監測工作帶來巨大的壓力。

(三)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推進困難。一是項目徵地、協調工作難度大;二是部分項目設計與現場實際不符,導致無法施工,影響工程進度。

(四)基礎設施防災抗災能力弱,特別是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難以抵禦地質災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精心組織,繼續抓好排查巡查。按照省、州汛期地災防治工作和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繼續依託專業力量加強汛期地巡排查工作。

(二)進一步加快推進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實施。嚴格按照省、州的要求,加快推進地災治理項目的實施,確保工程質量。

(三)加強值守,建立地災快速應急機制。切實抓好地災防治值班工作機制的建立和落實,加強地災預測預報,確保上下信息暢通。

各位領導,在省、州國土資源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克服了“4.20”**地震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帶來的嚴重影響,嚴格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加強監測巡查、隱患治理,做到了“點點有人管、處處有人查、事事有人抓”,實現了“平穩度汛、人員零傷亡”目標。今年我縣的地質災害防治形勢更為嚴峻,加之**新城、雅康高速公路、s211復建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的不斷推進,防治工作任務將更加艱鉅,困難挑戰客觀存在。我們將站在“羣眾生命財產安全重於泰山”的高度,科學研判形勢,充分估計困難,周密制定措施,強力抓好落實,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從被動應付轉向主動防控,從單兵作戰轉向羣防羣治,從事後排危轉向源頭治理,牢牢把握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主動權,努力提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水平。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生命工程”,加強地質災害動態調查,狠抓防範工作,落實部門聯動防災責任、堅持果斷預防避讓機制,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長效防治,深入紮實地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地質災害治理

【第9篇】地質實習相關工作報告

引言

金秋十月,我們08級地理班踏上了實習的路程。此次實習對我們來説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動,一路上同學們都是十分的激動,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勁兒,在大巴車上左望望右瞅瞅。班裏的同學有許多像我一樣是這麼近的、清晰地接觸到山地和丘陵的勝景,個個喜不自勝。而一些從山區走出來的同學也是一個個想回到了家鄉一樣高興,為一些同學訴説着各種美景,而同時,我們的老師也在讓我們認識各種巖石、礦物等。

林州市地處太行山東麓,西依太行山連接黃土高原,東連華北平原,位於我國地勢的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分界線上,林州地區各種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現象典型多樣,並且出露良好,區內交通便利具有較好的實習條件,因此,從10月31日——11月4日進行了為期5天的實習,主要的實習對象是林州野外地質地貌以及本區的土壤、植被、氣候等。

本次實習的主要目的在於:

一、通過實習來印證、豐富和鞏固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以達到理論聯繫實際。

二、通過實習,初步學會觀測和分析實習地區的地質、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現象,並掌握地質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為將來教學和進行鄉土地理調查打下基礎。

三、通過實習,瞭解實習地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制約的關係,以培養學生的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一、林州簡介

我們這次實習的地點是位於河南省西北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林州,林州市區處於林州盆地之內,北緯36°線大致橫穿林州盆地中央。盆地西界為太行山,東部為低山丘陵,北止於太行山與東部丘陵相接的姚村,難道東部丘陵與太行上相連接的合澗鎮。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長方形,南北長35公里,東西寬約 5-10公里。盆地形態很完整,構成一個獨立的自然單元。林州市位於盆地東緣,恰在盆地縱長方向上的中央。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內為第四系黃土覆蓋,土層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為北北東—南南西向,西側的太行山受林州斷層制約併為斷層仰測,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東側為東部丘陵,高出盆地 100—200米,為林州斷層的下降盤。

對於此次實習地林州,根據一路所見及一些書本知識,我把林州的概況分為以下幾大方面。

1. 地質基礎

林州地區出露的地層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巖,最新的是近代沖積層。其中發育較為完善的是太古界、遠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層,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層本區缺失或為新生界地層所覆蓋。本區地質現象豐富多樣。三大類巖石: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都有分佈,其中變質巖和沉積巖分佈最為廣泛;地層多樣,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層均有分佈,太古界地層主要分佈着各類片麻巖,元古界地層以石英巖為主,古生界的寒武紀地層分佈有竹葉狀灰巖和鮞狀灰巖,奧陶紀地層主要為灰巖,新生界未膠結的沉積物,各種規模的褶皺、斷層等地質構造典型。

2. 褶皺和斷層構造

林州盆地地處太行山南段山前過渡帶(指太行山主要山體與華北平原之間的傾斜地帶),大地構造位置屬於山西台背斜東部邊緣的太行山隆起,中生代的構造變動是太行山南段的前中生代地層形成寬緩的背斜隆起,並伴隨着大量的斷裂發育和巖漿侵入活動。林州盆地的西側為林州斷層,在地形上為陡峭的懸崖,斷層線走向為nne。斷層在盆地西部延長35公里,斷層的上升盤位於斷層西部,平均高出林州盆地400—500米,基部出露的是太古界片麻巖,上覆遠古界震旦系石英巖和古生界頁巖、鮞狀灰巖。林州盆地是伴隨着林州斷層生成的,又形成了盆地內許多強度不等的褶皺構造,在盆地邊緣常形成小型褶皺出現。在盆地西側山體,斷層的接觸關係是太古界片麻巖與中奧陶紀灰巖相接觸。

3. 地表形態

林州地區大致可分為三部分:西部是陡峻的太行中山,渾圓的中部丘陵和黃土覆蓋的林州盆地。

4. 氣候狀況

林州盆地位於華北大平原的西南部和山西高原的交界地帶,東部距海不遠屬於北温帶東亞季風氣候區的範疇。按行星風講,一年中受盛行西風的影響很重。氣團方面則是基地氣團和熱帶海洋氣團的交替又嚴重地支配了這裏的氣候規律。

5. 水文概況

本區河流皆發源於太行山東坡,與太行山構造方向近於垂直,盆地北部為漳河,中部為洹河,南部是淅河,各和均由西向流經盆地,在盆地東部的平原地區先後與衞河上源各河交匯。各河谷水文均具有乾燥氣候區域、山地和平原的河谷特徵。河流在山中時,比降大,下蝕力強,到盆地中心河流乾涸成礫石淺灘。

6. 土壤概況

本區土壤磷、鉀肥充足,透水、蓄水性適中,肥力較高,但植被稀疏,坡陡土薄,沖蝕作用嚴重。若能按坡度的急緩,劃分宜農、宜林、易牧的範圍,開展水土保持,增施氮肥,則土壤的肥沃程度必能更高。

7. 植被概況

林州地區的天然樹木,早被砍伐破壞,現有樹木基本上是近幾十年植樹造林的結果。植被中主要的樹種有槲、櫟、槐、楊、板栗、山楂、山皂莢等,草本有蓑草、苦草及木本科草類等為優勢種。

8. 交通狀況

林州市交通、通信便利,境內鐵路連接京廣線;國家幹線公路膠(東)長(治)線橫穿東西,新(鄉)河(口)線縱貫南北,地方幹線公路直通境外;行政村道路硬化率達到85%以上,全市通信建設已達到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

9. 物產狀況

本區物產資源豐富。境內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鐵、鉛、鋅、銅、煤、石灰石、白雲石、石英巖、大理石、花崗巖等20多種農業方面,盛產小麥、玉米、穀子、紅薯、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傳統的土特產品享譽海內外,新的名優特產品不斷湧現,柿子、核桃、山楂、板栗、花椒、蠶繭等土特產品和花崗巖、大理石等優質工藝品,帶着林州人民的勤勞、純樸和紅旗渠故鄉的深情厚意,走出國門,奔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座友誼的金橋。

10. 經濟概況

本區經濟發展迅速。創造了紅旗渠奇蹟,並培育了“紅旗渠精神”的林州人民,在經濟建設中再顯身手。10萬建築大軍以“紅旗渠傳人”的姿態。遍佈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的500多個縣、市,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太原、長治、鄭州、西安、新疆等12個建築基地,並已打入南也門、科威物、俄羅斯、等國際市場。近幾年來,林州旅遊業發展迅速,有大量遊客前來觀光旅遊,拉動當地各項產業的發展。

11. 旅遊業發展情況

林州市自然風光秀麗多姿,名勝古蹟聞名遐邇,素有“太行天然公園”之稱的林濾山風景名勝區、龍頭山風景名勝區和“人工天河”——紅旗渠、森林公園——五龍洞,以其獨特的雄、險、奇、秀、幽令中外遊客留連忘返。王相巖、惠明寺等文物古蹟更引發華夏子孫的悠悠情思。“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濾山國際滑翔基地,吸引中外滑翔運動健兒來此大展風姿。

二、區域地層與巖性

林州地區的地質現象比較典型,出露良好,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的片麻巖,最新的是近代沖積層。其中,發育較完善的為太古界、元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層。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層本區缺失或為新生界地層所覆蓋。太古界時期,以片麻巖、片巖為主的變質巖類居多,元古界中石英巖廣泛分佈,其波痕、泥裂構造清晰可見,古生界中的灰巖較多,尤其是寒武系的鮞狀灰巖、竹葉狀灰巖和早奧陶的白雲質灰巖,在林州地區分佈較廣。新生界的礫巖在該區也很具有代表性。

【第10篇】野外地質工作實習報告

對於這次野外地質實習,總體上還是非常成功的,因為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次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經歷。在這次實習過程中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體會。最真實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質工作者的情懷。那一份對地質工作者對於地質事業的無比熱愛之情。

經過這次實習,我們真正的體會到作為一名地質工作者的艱辛,這份艱辛並不是我們坐在教室便能體會的,這份艱辛是用我們的汗水去把它澆灌出來的鮮豔之花。這花的明豔是我們現在所能體會到的的慰藉。慰藉來自於那一份對於地質工作者應該收穫的喜悦與豐收。但這份喜悦來得並不易,因為這許多的成果來自於我們的雙腳,每天長途的跋涉換來的也許只有那幾頁紙的微小成果。但是我們卻倍加珍惜這幾頁小小的紙,因為它承載着地質工作者的一個偉大藍圖目標。是的,一切的成果皆是這許許多多的野外記錄一次次的拼接起來,從而在一張看似不大的地形圖上將其逐一呈現,使其變成一張地質圖。在地質圖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説是留下了地質工作者的腳印。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座汕頭的具體出露情況,但是我們卻看不到登山之路上滿路荊棘;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個地層分界線的具體位置,但卻看不到尋找地質界線路上的滿地汗水;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條山脈的清晰走向,但是我們卻看不到在山腳小路上的滿目雜草。。。地質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是的,地質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新老交替,不變的是對地質事業的熱愛,每一個地區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質工作者的開墾下一步步走出了它的神祕,並將它的胸懷敞開去擁抱它自身的價值。我們在巢湖實習的過程中,首先學習工作的第一部分便是對前人工作的學習與認知,這個過程便是地質工作者的思想與精神的傳承。這條路雖然漫長,但是每一代地質工作者都沒有對其厭倦與拋棄,而是一如既往的奉獻着自己的熱情與青春,也許某一天,你的成績也能指引新一代的地質工作者繼續向前,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談了這麼多關於地質工作者的精神的話題,也該説説這次巢湖實習的具體收穫了。這便是我們以後為地質工作發光發熱的必備工具吧。首先,此次實習的主要目的是瞭解區域地質調查的的基本流程與方法,首先學習的便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兵家經典。這個過程是我們大體瞭解工作區域的各方面情況,有助於以後工作的良好發展。其次便是到達工作區後的工作了。在工作區的基本流程分為踏勘、實測剖面、地質填圖。每一流程的先後順序基本不顛倒,在此我便不再贅述原因。其中最艱苦的要算地質投圖了,因為基本脱離指導老師的幫助,完全自己把握,這便給了大家很大的心理壓力,但是不管如何,大家也堅持了下來,把工作完成了,雖然質量與精度都有待提高,但是那種拼搏精神是值得大家集體吼吼的。因為滿路荊棘與懸崖陡坡也無法阻擋即將成為地質工作者的預備隊員們的腳步了。

【第11篇】地質災害治理工作整改報告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整改報告

省國土資源廳各位領導:

歡迎各位領導蒞臨**檢查20xx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現我縣相關工作彙報如下:

一、**縣地災防治工作基本情況

**縣地處高山峽谷地帶,地質結構脆弱,地質災害隱患點多、線長、面廣,歷來地質災害易發、多發、頻發。20xx年我縣經過汛前的巡排查,現有災害隱患點220個(不包含磨西、新興),“4.20”**地震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42個,遍佈全縣各鄉鎮,地理環境複雜,涉及羣眾眾多。地質災害類型多樣,泥石流111處,滑坡45處,崩塌24處,不穩定斜坡39處,地面塌陷1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任務十分艱鉅。

二、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一)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紮實安排部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縣人民政府編制印發了《20xx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禦預案》,成立了**縣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縣政府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成員由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和鄉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組成,設立了綜合協調、事故調查、現場搶救、治安防範、醫療救治、交通管理、善後處理和辦公室等搶險救援工作組。形成政府主導,國土部門組織協調抓落實和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公眾參與的齊抓共管的地質災害防治體制和機制,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20xx年5月27日,縣政府召開全縣安全生產工作會,專題安排部署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同時,縣政府落實了專項經費,保障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宣傳,普及知識,進一步提高社會各界的防災意識

提高全民防災意識是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環節。為此,縣國土資源局把加強防災宣傳、普及防災知識作為重點,20xx年3月19日,縣國土資源局組織了全縣各鄉鎮分管地災防治工作鄉鎮長和國土員開展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培訓;4月3日,縣國土資源局在德威鄉組織召開了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人員汛前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會。縣國土資源局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在**橋廣場開展了宣傳日活動,通過對國土員、監測人員及廣大羣眾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培訓,大力宣傳普及地質災害防治政策法規以及預防、避險、自救和互救等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切實增強羣眾防災減災意思和自我防護意識,提高了全社會應對地質災害的能力,為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創造了人人關心地質災害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奠定了堅實的羣眾基礎。

(三)堅持制度,落實措施,強力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1.完善地質災害隱患羣測羣防體系建設。20xx年3月縣國土資源局啟動了地質災害防災責任卡和防災避險明白卡的填制,並對各鄉鎮應急避險場所及撤離路線進行進一步落實,發放兩卡一表2萬餘份,安裝製作地質災害隱患點標識標牌100個。

2.簽訂目標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汛前,縣國土資源局同各鄉鎮人民政府、全縣在建工程項目、礦山企業簽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目標責任書,做到任務明確,責任落實,措施細化。要求各鄉鎮人民政府堅持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動態巡查和災情(險情)速報制度,發現地質災害隱患要及時上報、及時處置;一旦發生險情或災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領導親臨現場、靠前指揮,避免地質災害羣死羣傷事件的發生。

3.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拉網式排查。根據省、州工作安排,縣國土資源局會同駐瀘汛期督導員,在汛前對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同時各鄉鎮發動駐村幹部、羣眾及專職監測員隨時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上報,逐一落實監測責任人和具體監測人,對原有的監測人員進行核對排查和必要的調整,做到“點點有人管、處處有人抓”。

4.嚴格落實汛期各項制度。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險情巡查和災情速報等制度。

三、災後重建地質災害治理工作情況

(一)項目基本情況

我縣災後重建地質災害項目共分為九大類,建設資金共計2.0255億元。分別為**州**縣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項目、**州**縣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國土資源應急能力建設、**州**縣地質災害勘查項目、**州**縣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州**縣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管理維護項目、**州**縣地質災害排危除險項目、**州**縣2處重點小流域地質災害綜合整治項目、**州**縣2個重點城鎮地質災害綜合整治項目。

(二)工作推進情況

1.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全縣242處隱患點“兩卡一表”更新工作、監測責任人及監測人員複核及培訓工作,該項目已完成。

2.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共160户(**114户、***46户)。截止目前,已完成132户(**114户、***18户),其餘28搬遷對象已在主汛期來臨之前採取投親靠友等方式主動搬遷。

3.國土資源應急能力建設。根據縣政府統一安排,整合資金,在田壩新區與縣政務中心打捆建設。

4.應急排危項目。應急排危共計5處,包括瀘橋**子村二組滑坡、瀘橋鎮押卓莊子村鬥地溝泥石流、冷磧鎮和平村小藏避不穩定斜坡、興隆鎮和平村瓦板崖滑坡與田壩鄉木角村木角小溝泥石流共5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

5.**州**縣地質災害勘查項目。已全面完成38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勘察工作(該項目由州國土資源局實施)。

6.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根據評審情況,專家同意取消了8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工程治理。將對其餘30處地質災害治理點(**縣24處、含海螺溝6處)進行工程治理。我局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將30個點分為六個標段開展工作。4月26日完成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抽籤工作。截止目前,已有13個點進場開工(不含海螺溝分局6個點),其餘各點正抓緊開展實物指標調查工作,待完成調查後進場施工。

7.**州**縣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管理維護項目。該項工作將在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完成後啟動。

8.小流域綜合整治項目、重點城鎮綜合治理項目。小流域綜合整治項目包括興隆溝小流域、潘溝小流域。重點城鎮綜合治理包括瀘橋鎮重點城鎮、田壩鄉重點城鎮。6月8日在州政務中心完成招標代理機構代理機構比選工作,確定四川興誠信工程造價事務所有限公司為招標代理機構,力爭7月20日進場施工。

四、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

(一)基層地質災害防治人員防災技能有待加強;全縣沒有從事地質工作的專業人員,地質災害防治的經濟基礎薄弱,經費投入不足,技術水平偏低。監測預警監控手段單一落後,缺乏有效技術支撐,嚴重影響防治工作效率和質量。

(二)羣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有待加強。部分羣眾缺乏地質災害防治知識,避險知識和技能不足,自我保護和主動避讓意識較差,仍有部分房屋建在地質災害隱患點上,給國土部門防災監測工作帶來巨大的壓力。

(三)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推進困難。一是項目徵地、協調工作難度大;二是部分項目設計與現場實際不符,導致無法施工,影響工程進度。

(四)基礎設施防災抗災能力弱,特別是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難以抵禦地質災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精心組織,繼續抓好排查巡查。按照省、州汛期地災防治工作和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繼續依託專業力量加強汛期地巡排查工作。

(二)進一步加快推進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實施。嚴格按照省、州的要求,加快推進地災治理項目的實施,確保工程質量。

(三)加強值守,建立地災快速應急機制。切實抓好地災防治值班工作機制的建立和落實,加強地災預測預報,確保上下信息暢通。

各位領導,在省、州國土資源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克服了“4.20”**地震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帶來的嚴重影響,嚴格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加強監測巡查、隱患治理,做到了“點點有人管、處處有人查、事事有人抓”,實現了“平穩度汛、人員零傷亡”目標。今年我縣的地質災害防治形勢更為嚴峻,加之**新城、雅康高速公路、s211復建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的不斷推進,防治工作任務將更加艱鉅,困難挑戰客觀存在。我們將站在“羣眾生命財產安全重於泰山”的高度,科學研判形勢,充分估計困難,周密制定措施,強力抓好落實,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從被動應付轉向主動防控,從單兵作戰轉向羣防羣治,從事後排危轉向源頭治理,牢牢把握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主動權,努力提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水平。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生命工程”,加強地質災害動態調查,狠抓防範工作,落實部門聯動防災責任、堅持果斷預防避讓機制,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長效防治,深入紮實地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第12篇】地質災害治理工作自查報告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自查報告

省國土資源廳各位領導:

歡迎各位領導蒞臨**檢查20xx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現我縣相關工作彙報如下:

一、**縣地災防治工作基本情況

**縣地處高山峽谷地帶,地質結構脆弱,地質災害隱患點多、線長、面廣,歷來地質災害易發、多發、頻發。20xx年我縣經過汛前的巡排查,現有災害隱患點220個(不包含磨西、新興),“4.20”**地震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42個,遍佈全縣各鄉鎮,地理環境複雜,涉及羣眾眾多。地質災害類型多樣,泥石流111處,滑坡45處,崩塌24處,不穩定斜坡39處,地面塌陷1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任務十分艱鉅。

二、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一)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紮實安排部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縣人民政府編制印發了《20xx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禦預案》,成立了**縣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縣政府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成員由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和鄉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組成,設立了綜合協調、事故調查、現場搶救、治安防範、醫療救治、交通管理、善後處理和辦公室等搶險救援工作組。形成政府主導,國土部門組織協調抓落實和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公眾參與的齊抓共管的地質災害防治體制和機制,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20xx年5月27日,縣政府召開全縣安全生產工作會,專題安排部署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同時,縣政府落實了專項經費,保障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宣傳,普及知識,進一步提高社會各界的防災意識

提高全民防災意識是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環節。為此,縣國土資源局把加強防災宣傳、普及防災知識作為重點,20xx年3月19日,縣國土資源局組織了全縣各鄉鎮分管地災防治工作鄉鎮長和國土員開展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培訓;4月3日,縣國土資源局在德威鄉組織召開了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人員汛前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會。縣國土資源局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在**橋廣場開展了宣傳日活動,通過對國土員、監測人員及廣大羣眾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培訓,大力宣傳普及地質災害防治政策法規以及預防、避險、自救和互救等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切實增強羣眾防災減災意思和自我防護意識,提高了全社會應對地質災害的能力,為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創造了人人關心地質災害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奠定了堅實的羣眾基礎。

(三)堅持制度,落實措施,強力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1.完善地質災害隱患羣測羣防體系建設。20xx年3月縣國土資源局啟動了地質災害防災責任卡和防災避險明白卡的填制,並對各鄉鎮應急避險場所及撤離路線進行進一步落實,發放兩卡一表2萬餘份,安裝製作地質災害隱患點標識標牌100個。

2.簽訂目標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汛前,縣國土資源局同各鄉鎮人民政府、全縣在建工程項目、礦山企業簽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目標責任書,做到任務明確,責任落實,措施細化。要求各鄉鎮人民政府堅持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動態巡查和災情(險情)速報制度,發現地質災害隱患要及時上報、及時處置;一旦發生險情或災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領導親臨現場、靠前指揮,避免地質災害羣死羣傷事件的發生。

3.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拉網式排查。根據省、州工作安排,縣國土資源局會同駐瀘汛期督導員,在汛前對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同時各鄉鎮發動駐村幹部、羣眾及專職監測員隨時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上報,逐一落實監測責任人和具體監測人,對原有的監測人員進行核對排查和必要的調整,做到“點點有人管、處處有人抓”。

4.嚴格落實汛期各項制度。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險情巡查和災情速報等制度。

三、災後重建地質災害治理工作情況

(一)項目基本情況

我縣災後重建地質災害項目共分為九大類,建設資金共計2.0255億元。分別為**州**縣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項目、**州**縣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國土資源應急能力建設、**州**縣地質災害勘查項目、**州**縣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州**縣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管理維護項目、**州**縣地質災害排危除險項目、**州**縣2處重點小流域地質災害綜合整治項目、**州**縣2個重點城鎮地質災害綜合整治項目。

(二)工作推進情況

1.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全縣242處隱患點“兩卡一表”更新工作、監測責任人及監測人員複核及培訓工作,該項目已完成。

2.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共160户(**114户、***46户)。截止目前,已完成132户(**114户、***18户),其餘28搬遷對象已在主汛期來臨之前採取投親靠友等方式主動搬遷。

3.國土資源應急能力建設。根據縣政府統一安排,整合資金,在田壩新區與縣政務中心打捆建設。

4.應急排危項目。應急排危共計5處,包括瀘橋**子村二組滑坡、瀘橋鎮押卓莊子村鬥地溝泥石流、冷磧鎮和平村小藏避不穩定斜坡、興隆鎮和平村瓦板崖滑坡與田壩鄉木角村木角小溝泥石流共5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

5.**州**縣地質災害勘查項目。已全面完成38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勘察工作(該項目由州國土資源局實施)。

6.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根據評審情況,專家同意取消了8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工程治理。將對其餘30處地質災害治理點(**縣24處、含海螺溝6處)進行工程治理。我局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將30個點分為六個標段開展工作。4月26日完成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抽籤工作。截止目前,已有13個點進場開工(不含海螺溝分局6個點),其餘各點正抓緊開展實物指標調查工作,待完成調查後進場施工。

7.**州**縣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管理維護項目。該項工作將在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完成後啟動。

8.小流域綜合整治項目、重點城鎮綜合治理項目。小流域綜合整治項目包括興隆溝小流域、潘溝小流域。重點城鎮綜合治理包括瀘橋鎮重點城鎮、田壩鄉重點城鎮。6月8日在州政務中心完成招標代理機構代理機構比選工作,確定四川興誠信工程造價事務所有限公司為招標代理機構,力爭7月20日進場施工。

四、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

(一)基層地質災害防治人員防災技能有待加強;全縣沒有從事地質工作的專業人員,地質災害防治的經濟基礎薄弱,經費投入不足,技術水平偏低。監測預警監控手段單一落後,缺乏有效技術支撐,嚴重影響防治工作效率和質量。

(二)羣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有待加強。部分羣眾缺乏地質災害防治知識,避險知識和技能不足,自我保護和主動避讓意識較差,仍有部分房屋建在地質災害隱患點上,給國土部門防災監測工作帶來巨大的壓力。

(三)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推進困難。一是項目徵地、協調工作難度大;二是部分項目設計與現場實際不符,導致無法施工,影響工程進度。

(四)基礎設施防災抗災能力弱,特別是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難以抵禦地質災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精心組織,繼續抓好排查巡查。按照省、州汛期地災防治工作和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繼續依託專業力量加強汛期地巡排查工作。

(二)進一步加快推進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實施。嚴格按照省、州的要求,加快推進地災治理項目的實施,確保工程質量。

(三)加強值守,建立地災快速應急機制。切實抓好地災防治值班工作機制的建立和落實,加強地災預測預報,確保上下信息暢通。

各位領導,在省、州國土資源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克服了“4.20”**地震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帶來的嚴重影響,嚴格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加強監測巡查、隱患治理,做到了“點點有人管、處處有人查、事事有人抓”,實現了“平穩度汛、人員零傷亡”目標。今年我縣的地質災害防治形勢更為嚴峻,加之**新城、雅康高速公路、s211復建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的不斷推進,防治工作任務將更加艱鉅,困難挑戰客觀存在。我們將站在“羣眾生命財產安全重於泰山”的高度,科學研判形勢,充分估計困難,周密制定措施,強力抓好落實,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從被動應付轉向主動防控,從單兵作戰轉向羣防羣治,從事後排危轉向源頭治理,牢牢把握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主動權,努力提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水平。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生命工程”,加強地質災害動態調查,狠抓防範工作,落實部門聯動防災責任、堅持果斷預防避讓機制,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長效防治,深入紮實地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第13篇】地質工作實習報告

對於這次野外地質實習,總體上還是非常成功的,因為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次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經歷。在這次實習過程中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體會。最真實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質工作者的情懷。那一份對地質工作者對於地質事業的無比熱愛之情。

經過這次實習,我們真正的體會到作為一名地質工作者的艱辛,這份艱辛並不是我們坐在教室便能體會的,這份艱辛是用我們的汗水去把它澆灌出來的鮮豔之花。這花的明豔是我們現在所能體會到的的慰藉。慰藉來自於那一份對於地質工作者應該收穫的喜悦與豐收。但這份喜悦來得並不易,因為這許多的成果來自於我們的雙腳,每天長途的跋涉換來的也許只有那幾頁紙的微小成果。但是我們卻倍加珍惜這幾頁小小的紙,因為它承載着地質工作者的一個偉大藍圖目標。是的,一切的成果皆是這許許多多的野外記錄一次次的拼接起來,從而在一張看似不大的地形圖上將其逐一呈現,使其變成一張地質圖。在地質圖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説是留下了地質工作者的腳印。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座汕頭的具體出露情況,但是我們卻看不到登山之路上滿路荊棘;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個地層分界線的具體位置,但卻看不到尋找地質界線路上的滿地汗水;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條山脈的清晰走向,但是我們卻看不到在山腳小路上的滿目雜草。。。地質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是的,地質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新老交替,不變的是對地質事業的熱愛,每一個地區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質工作者的開墾下一步步走出了它的神祕,並將它的胸懷敞開去擁抱它自身的價值。我們在巢湖實習的過程中,首先學習工作的第一部分便是對前人工作的學習與認知,這個過程便是地質工作者的思想與精神的傳承。這條路雖然漫長,但是每一代地質工作者都沒有對其厭倦與拋棄,而是一如既往的奉獻着自己的熱情與青春,也許某一天,你的成績也能指引新一代的地質工作者繼續向前,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談了這麼多關於地質工作者的精神的話題,也該説説這次巢湖實習的具體收穫了。這便是我們以後為地質工作發光發熱的必備工具吧。首先,此次實習的主要目的是瞭解區域地質調查的的基本流程與方法,首先學習的便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兵家經典。這個過程是我們大體瞭解工作區域的各方面情況,有助於以後工作的良好發展。其次便是到達工作區後的工作了。在工作區的基本流程分為踏勘、實測剖面、地質填圖。每一流程的先後順序基本不顛倒,在此我便不再贅述原因。其中最艱苦的要算地質投圖了,因為基本脱離指導老師的幫助,完全自己把握,這便給了大家很大的心理壓力,但是不管如何,大家也堅持了下來,把工作完成了,雖然質量與精度都有待提高,但是那種拼搏精神是值得大家集體吼吼的。因為滿路荊棘與懸崖陡坡也無法阻擋即將成為地質工作者的預備隊員們的腳步了。

這便是那一朵明豔之花的真正內涵吧。一種屬於地質工作者的強大的精神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