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職業教育集團工作彙報

欄目: 彙報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8W

職業教育集團工作彙報

職業教育集團工作彙報

集團2014年12月成立以來,在農業部和教育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牽頭單位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和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認真組織,全體成員單位通力協作,堅持“共建、共享、共贏、共長”的原則,大膽探索政校行企協同新途徑,不斷深化產學研推合作,產教融合的新局面逐步打開,各項工作紮實推進,產學研合作和人才培養等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現將2015 年的主要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2015年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集團成立以來,在農業部、教育部指導下,以“人才鏈、產業鏈、師資鏈、信息鏈和成果轉化鏈”為紐帶,通過產業驅動、校企聯動、平台帶動、項目推動,集團單位間優化資源配置,加強信息交流,協同科技攻關,聯合培養人才,形成了“政校行企聯動、產學研推並舉”的職教集團運行機制。組織召開了常務理事會、祕書長會、工作委員會工作會議,全面部署落實了集團工作。牽頭單位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年初預算100萬元為職教集團運行提供了資金保障,組織建設了集團網站,編輯了三期《集團簡報》,已成為集團成員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集團各專業委員會根據年初制定的計劃,認真組織開展工作,在各個領域聯合協作,也取得了初步工作成效。

(一)以現代學徒制為契機,聯合培養人才

1、實施校企聯動,聯合探索合作育人的新模式

這次教育部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集團內有2所院校列為試點單位,以此為契機,聯合集團內相關校企聯合開展試點工作。根據《教育部關於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精神,在集團內共同探索由企業出資助學、招生招工一體,校企雙主體育人的新模式,列為試點單位的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和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聯繫了12家企業,共同制定了招生與招工方案,共同制定了園林、園藝等8個涉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校企合作開發了52門課程和教材,校企聯合實施教學、組織考核評價、開展教學研究等,今年共招收現代學徒制學生300多人。其中江蘇農林與亞振集團、上海農林與光明集團等大型企業合作開辦了“現代學徒制班”。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受太倉市政府委託定向培養現代農業技術管理專業人才,創立了政校合作培養人才新途徑。

2、實踐專本貫通,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

根據教育部等六部門《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文件精神,集團開展農業專業現代職教體系建設探索,培養四年一貫制應用型本科人才。蕪湖職業技術學院與安徽工程大學合辦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與金陵科技學院合辦園林專業,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與南昌工程學院合辦園林、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兩個專業。遼寧、廣東、江蘇等多省市的職業院校進行了3+2中高職銜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實踐,制定了園林、園藝等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

3、校企共建教學資源庫,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

集團內7所學校主持聯合50多家企業、20多個示範院校,建設了園林技術、畜牧獸醫、作物生產技術、園藝技術、林業技術等5個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園藝技術專業國家教學資源庫由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牽頭,聯合南方、北方具有區域特色的園藝企業18家共同建設,形成普適和個性兼顧的信息化資源5000多個,在300多家學校和企業中使用,日點擊率超過20多萬人次,得到了一致好評,輻射帶動了相關學校的專業建設。

(二)以校企科研平台為依託,聯合開展科技攻關

以產業需求為導向,集團依託隆平高科種業科學研究院、安徽荃銀高科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省級現代種業發展研究院、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省級農產品深加工及安全應用技術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通過探索產學研合作機制、積極廣泛進行調研,在科技創新、科技培訓和推廣等方面開展工作,並取得了一定成績。

1、深化校企協同,打造科研平台

圍繞產業需求,緊扣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生產應用等環節,集團各單位把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統籌融合,打造協同創新科研平台。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綠港有限公司等高校科研院所企業25家,建立江蘇省現代園藝工程技術中心。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教學科研單位,共建中國—以色列旱作農業示範培訓中心。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聯合企業、科研院所,以綠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為主體,建立中國—老撾合作農作物優良品種試驗站。

2、聯合科技攻關,提升產學研服務能力

集團針對各區域農業發展現狀,依託科技團隊和平台,圍繞“特色果品生產、雜交水稻育種、雜交玉米育種、有機肥料生產、有機蔬菜栽培”等項目,聯合成員企業協同攻關。據統計,今年校企合作申報各級各類項目超過1000項,其中省部級以上項目超過400項。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依託現代園藝工程技術中心、現代種業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聯合南京農業大學、中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申報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等20多項,爭取科研經費2500萬元;漳州職業技術學院聯合20多家企業,承擔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科技項目40多項;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內外高校、研究所、企業合作,開展水稻兩系育種研究及辣椒雄性不育方面研究,今年獲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資助項目10餘項。通過校企聯合科技攻關解決了企業急需的技術難題,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00多項,培育農作物新品種33個,促進了地方農業產業發展。

3、推進成果轉化,引領區域產業發展

集團內成員單位在共同爭取承擔科技項目的基礎上,重點圍繞為企業的產業發展開展技術服務。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等12個院校與北京偉嘉集團開展合作,組織企業技術人員和學校師生,面向全國不同區域的2000多個養殖場開展技術服務,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參與省政府掛縣強農富民工程項目,推廣彩葉苗木、草坪草等五大產業,促進地方農民增收致富。

(三)政校行企聯動,加大產學研推基地建設力度

集團成員單位在已有的各類區域的國家級、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園)基礎上,以行業龍頭企業為依託,以專業為紐帶,按照“依託專業辦產業,辦好產業促專業”的原則,積極探索基地共建共享、良性運行的機制,實現了產教深度融合、校企緊密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服務產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取得明顯成效。

1、積極實施對口幫扶西部計劃,提升中西部職教基地建設水平

根據農業部和教育部統一部署,集團成員單位北京農業職業學院、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等8所院校和20多個大型企業,對口新疆、西藏和雲南等地區職業院校開展職教幫扶工作。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與西藏拉薩市第一職業中學和雲南普洱市職教中心結對,規劃了拉薩高原淨土農業產業園、普洱瀾滄特色生態農業園,為當地農業職業人才培養提供了保障。

2、充分發揮基地功能,增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能力

集團成員單位立足產業需求,結合自身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需要,強化基地建設,增強了基地創新和人才培養能力。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依託國家級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與秦嶺山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建立了具備教學、培訓、鑑定和生產等多種功能的共享型實訓基地;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與中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申報了“江蘇省糧油產業化創新示範基地”建設項目;湖南懷化職業技術學院承建國家級武陵山區果樹種質資源庫建設;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承建國家發改委雜交水稻國際培訓基地。

3、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力爭打造國際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區

近年來,中國農業“走出去”戰略加快實施,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豐富的農業資源,為中國農業“走出去”帶來極大的市場。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集團成員積極參與,力爭打造國家一帶一路東橋頭堡現代農業國際產業示範區。

(四)堅持培養培育培訓相結合,培訓新型職業農民

集團成員單位以加快構建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目標,充分發揮職業院校的教育培訓優勢和農業企業的熟悉市場優勢,深入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積極探索校企共同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新機制和新模式,努力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依託中法農業培訓中心,拓寬新型職業農民國際化視野

在農業部的支持下,中法農民培訓中心已經開始運行,現已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00多人,法國農業專家分別對提高農民培訓的水平,提高農業和食品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傳授法國的經驗,拓寬了新型職業農民的國際視野。

2、建設職教雲學院平台,提升智慧農業發展水平

中央農廣校、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建設職教雲學院平台,積極構建種業、糧食、農資農藥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平台,為種養大户、家庭農場等提供綜合服務,推進智慧農業發展。

3、採用團校企合作模式,聯合培養現代青年農場主

安徽荃銀高科種業公司首創在校大學生青年農場主班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團省委、安徽農業大學和公司“團校企”合作,興辦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學校,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創新創業試驗班。今年6月,首屆2011級現代青年農場主班30名學生已順利畢業,標誌着這項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五)以國際合作交流平台為載體,着力推進職業教育國際化步伐

集團以成員單位的中法農業培訓中心、中國-東盟農業培訓中心、中肯農業科技示範園、中航國際非洲援建項目等國際交流平台為載體,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和產業合作等領域,深入開展國際合作,不斷推進職業教育國際化。

1、中法合作,創新新型農業人才培養模式

2014年5月中法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與法蘭西共和國農業、食品及林業部關於在職業農民教育與培訓領域加強合作的框架協議》,在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設立中法農業培訓中心。中心成立以來,根據新型農業人才培養國際化需求,中央農廣校、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寧夏農廣校等職教集團等單位與法方圍繞新型職業農民、家庭農場主培養及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教材改革等主題廣泛協商研討,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實踐,形成了培養、培訓、服務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2、中非合作,實施職教援建項目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承擔了農業部的中肯農業科技示範園的援非項目,與肯尼亞埃格頓大學共建農業科技示範園,選派3名農業專家赴非進行技術指導,依託園區開展師資培訓、科技攻關,同時招收肯尼亞8名留學生到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學習。中航國際成套設備有限公司和加蓬共和國合作建立了農業職業學校,設置了食品加工、作物生產、農業機械等三個專業,每個專業制定了師資培養、基地建設、人才培養等六套方案。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招收尼日利亞、津巴布韋等國17名留學生。

3、東盟合作,產業輸出與人才培養

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託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聯合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級超級雜交水稻生產示範與人才培養基地已在菲律賓、印尼、越南等東盟國家建立了5個產業示範基地,開展雜交水稻專項人才培養。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大北農集團等企業與老撾、柬埔寨等東盟國家合作建立了5個國家級培訓中心,面向東盟的開展了32批次培養技術人員420人次。

二、2016年工作思路

以國家十三五發展戰略為引領,《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和《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文件精神為指導,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2016年集團將以校企合作為抓手,提高集團的社會服務能力為核心,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彰顯集團化辦學優勢,提高辦學質量,全面服務現代農業發展。

(一)充分發揮集團平台作用,開展合作交流活動

1、利用中法農業培訓中心平台,開展法國在華企業與中國農業職業院校合作培育人才。計劃舉辦中法農業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聯盟啟動儀式,擬邀請10家法國在華相關企業、20家職教集團成員院校、30家職教集團成員企業召開校企合作研討會,加強校企合作交流,促成企業與相關院校簽訂合作培養人才計劃,成立企業諮詢委員會,為企業開展相關諮詢服務。

2、利用全國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示範作用,推廣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開展專題調研,切實找到企業的多樣化需求,構建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和機制,積極擴大學徒制的試點工作,真正做到招生即招工,入學即就業。將集團內全國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的人才培養經驗集團內推廣示範,形成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推廣集團內10所以上學校、30個以上企業,每年培養高技能技術精英人才2000人以上。

3、依託集團網站,加強集團內部院校、企業、科研單位之間的信息交流,收集、整理、發佈科研需求。編制科研課題申請指南及申請流程、過程管理、驗收標準等,並且在集團網站上公開發布。

(二)探索完善體制機制,提升集團運作管理水平

1、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集團管理機構與規章制度,優化集團管理體系和組織機構,實現集團的規範、民主、科學、高效管理。擴充集團規模,嚴格准入標準,強化退出機制。

2、優化集團祕書處等工作機構,不斷增強管理和服務職能。為了更加明確工作委員會定位擬將基地建設工作委員會更名為產學研基地建設工作委員會、招生與就業工作委員會更名為創新創業工作委員會。

3、集團在法人治理、實體化運作、多元主體辦學等方面進行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建立中國農商學院等多元主體辦學模式。

(三)調動成員單位積極性

1、利用協同創新中心等科研平台,推進聯合攻關科技項目加大協同創新。探索各類平台、載體和基地在集團內資源共享的機制,讓集團成員能更便利地利用相互的資源,並在此基礎上開展科研攻關和技術服務,解決企業技術難題,輸送企業急需的技術人才。

2、集團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突出典型示範,共同打造集團示範工程,制定考核評價方案,在集團內遴選建設學徒制培養示範企業(學校)、校企聯合培養示範專業、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校企合作科技示範創新團隊、學徒制教學示範團隊。

3、以職教集團的名義設立獎學金,將現代農業職教集團的示範力和影響力放大。啟動全國“十佳”產學研示範基地、“十佳”創業青年農民、“十佳”技術能手等評選工作等。

三、職教集團發展的思考和建議

中國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集團在一年來的發展過程中,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共同探討:

1、進一步完善職教集團運轉機制

目前集團內成員間聯結不很緊密、無法以集團名義申報和承擔政府項目。建議職教集團的性質要明確職教集團的法人資格,進一步優化集團的管理機構和規章制度。完善制度,鼓勵校企聯盟內集團間、國家級集團與地方集團加大交流。

2、進一步調動職教集團企業積極性

相對來説院校參與集團內各項工作的積極性比企業更高,校企合作的實質性項目較少,校企科研攻關、雙向培養人才等工作進展緩慢。建議開展多元投入主體依法共建職業教育集團的改革試點,通過人員互聘、平台共享,探索建立基於產權制度和利益共享機制的集團治理結構與運行機制。

3、進一步加大職教集團辦學的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從指導、扶持的角度設計傾斜政策、推出重點項目,出台規範職教集團發展的指導性意見,為職教集團多搭建全國性的工作平台,設計諸如“青年農場主示範培育工程項目”、“生產經營型農民示範培育工程”,“國家級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孵化基地項目”等直接放到職教集團來統籌和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