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於永正作文的教學實錄【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W

於永正作文的教學實錄【多篇】

於永正作文教學實錄 篇一

師:誰願意背一首古詩給於老師和同學們聽?

(生背誦《早發白帝城》和《題臨安》)

師:背得好,你們會背詞嗎?比如《如夢令》《念媽嬌》《卜算子》。(板書:卜算子)(生背誦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師:還有沒有會背詞的?(生背誦蘇軾的《水調歌頭》)

師:哪四句最能表達大陸人民對台灣同胞的思念?

生:我覺得應該是最後四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師:對了。在那個特定的情境,這幾句詩最能表達我們的感情。這就是古詩詞的魅力。今天,我們來學習兩首《卜算子》。“卜算子”是詞牌名。請你來讀第一首《卜算子》前面的一句話。

生:(朗讀)“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師:今天這節課,如果你能把這句話讀懂,這兩首詞就領會了。(板書:反其意而用之)請小朋友認認真真地讀這兩首詞。學習古詩文,第一要憑藉註釋,好多古文古詩都有註釋,它能幫助我們學習古詩文,請大家藉助註釋,先自己讀,看能讀懂多少,看看你對“反其意而用之”這句話能理解多少。先自己學,不要急着討論。先自己讀,自己思考。(學生身由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師:下面請同學們默讀這兩首詞,默讀的時候認真看看這兩首詞的註釋。看看誰能通過註釋讀懂這兩首詞。“讀書切忌在慌忙,涵泳功夫興味長”,讀書要靜靜地讀,靜靜地思考。智慧在哪兒呢,智慧在思考。如果這兩首詞的意思基本上讀懂了,請你考慮這句話“反其意而用之”的意思,“用”和“之”分別是什麼意思?出聲讀同樣可以幫助思考的。每組找一個人朗讀,其他同學聽、思考,來個小組合作。(學生讀書、討論,教師參與其中一個小組的討論。)

師:通過聽別人朗讀,通過自己的思考,理解了“用”和“之”的意思了嗎?讀懂的請舉手。

生:我認為,“用之”,就是毛主席也是“卜算子”的詞牌子,寫的也是梅花。

生:毛澤東寫的《卜算子·詠梅》題目和陸游的題目相同,寫的也都是梅花可是兩首詞表達的意境不同!

師:他把“反其意而用之”這句話的意思大體上説出來了,同意他的説法嗎?

生:同意!

師:毛澤東用陸游的詞牌子,詞牌子一樣,寫的東西一樣,這就叫“用之”。能理解這個“用之”,多了不起!再看,“反其意的意思。剛才一位同學説了,毛主席的詠梅和陸游的詠梅意思怎麼樣?

生:相反。

師:能看出這一點的同學更了不起!於老師再給大家出個難題,請大家再仔仔國細地讀,認認真真地想:究竟毛澤東寫的和陸游寫的《詠梅》有什麼不同?這兩位詩人筆下的梅花有什麼不一樣?要會比較。

(學生有的默讀,有的在小聲讀。)

師:(插話)同學們要注意關鍵的詞,關鍵的字詞句子要畫下來,做個記號,它會幫助你思考。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在這個基礎上,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分別到其中的幾個小組參與討論。)

師:毛澤東和陸游的《詠梅》到底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先説陸游筆下的梅花怎麼樣?

生:陸游筆下的梅花有點悽慘。

師:悽慘,還有其他意見嗎?

生:陸游筆下的梅花讓人感覺悲哀、悲傷,因為沒有人來欣賞它,正如朝廷裏沒有人欣賞陸游一樣。

師:這個事情你從哪裏知道的?

生:我從資料中找到的。

師:你很會學習。

生:我覺得陸游筆下的'梅花比較孤獨,悲觀。(師板書:孤獨,悲觀)

生:我從“驛外斷橋”中,看到陸游筆下的梅花無依無靠。

師:無依無靠用得好,你很善於表達。

生:孤苦伶仃,無人欣賞。

師:驛站本來就很少有人住,它的帝邊有座橋,這座橋還斷了,就更無人走了。梅花就長在斷橋旁,無人問津,無人照顧,更無人欣賞。

生:如果把陸游筆下的梅花比作一個人的話,就好像一個要走向生命盡頭的人一樣,非常地悲觀和孤獨。

師:體會得多好啊!陸游筆下的梅花除了孤獨和悲觀之外,還有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生:陸游這首《詠梅》,是用悽苦抑鬱的調子來寫的,梅花雖然已經凋零了,但是它的香味仍然存在。

師:是的,表達了一種骨氣,但是也表達了一種無奈。無奈中自己還覺得怎麼樣?儘管你攻擊我,打擊我,但是我決不和你們同流合污,有人説這叫什麼?

生:孤芳自賞。

師:(板書:孤芳自賞)這是一種傲骨,我很同意大家的意見。人不可有傲氣,但不能沒有傲骨。特別是在敵人面前,在反對者面前。再看毛澤東筆下的梅花和陸游筆下的梅花有何不同?你是怎樣理解的?

生:毛澤東筆下的梅花,寫的是梅花的勇敢的堅強。

師:(板書:堅強)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從“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看出來的。春天雖然向我們走來,冰天雪地。但是梅花迎着冰雪,不怕嚴寒。

生:從最後幾句可以看出梅花的大方。

師:還有比“大方”更準確的詞語嗎?

生:大度

師:(板書:大度)你們能理解到大度,很了不起。還有不同理解嗎?

生:我認為毛澤東筆下的梅花還有一種精神在裏面。

師:什麼精神?

生:默默無聞,為別人奉獻的精神。

師:(板書:奉獻)他説的比大度更具體了,默默奉獻,大家看於老師寫這個“奉”字,春字頭的一撇一捺要寫得誇張一點。(老師邊説邊兩臂展開作了一個伸展的動作)默默無私奉獻。這個同學説得多好啊,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人把這個解釋為奉獻的。還有不同意見嗎?

生:我覺得毛澤東筆下的梅花十分地勇敢,有大無畏的精神。從“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這一句可以看出,那時天氣已經是十分寒冷了,但是梅花依然還是開放得很俊俏。

師:面對着嚴寒,燦爛地開放,有一種無畏的精神。

生:我可以用兩個成語來形容他筆下的梅花:毫不利已,專門利人。

師:(板書:毫不利已專門利人)大家一起書空。能看見麼?這是一種獨特的見解。毛澤東筆下的梅花,是堅強的,是無畏的,是默默奉獻的,是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它並不是跟雖人爭奇鬥豔,而只是默默地告訴人們,春天來到了。

師:是的,只是告訴人們,告訴其他的花: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分享春天的温暖,春天的陽光。

生:我從“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看出,毛澤東好像就把自己比成了那朵梅花,把山花比作自己的國家和人民,當自己的國家繁榮昌盛的時候,他就會在人民之中,十分地開心。

師:好的。説到我前面去了,不得了。咱們通過自己的讀和思,看出了這兩位詞人筆下的梅花的不同點。剛才於老師説了,讀古詩文,第一要藉助註釋;第二,有些古詩文還要知道作者寫作的時代背景。(板書:寫作背景)注意寫作背景,也就是説,詞人和作家在什麼情況下寫的這首詩、這首詞、這篇文章。瞭解了作者的寫作背景是什麼,那麼對這兩首詞真正的寓意,也就理解得更清楚、更明白了。下面來看介紹陸游情況的資料。(出示投影)

生:(讀)陸游是南宋著名愛國主義詩人,堅決主張抗金。但他的北伐主張失敗,皇帝不信任他,投降派打擊他,他陷人孤立,感到悲涼寂寞,因作此詞。

師:齊讀一遍。(生齊讀)

師:因作此詞,因此寫了這首詞。陸游寫了一百多首詠梅的詩詞,這是其中的一首。再看毛澤東在什麼情況下寫這首詞的。(出示投影)請你來讀。

生:(讀)1961年,我國連續三年遭到嚴重自然災害,國家很困難;美國大肆反華,蘇聯也背信棄義,撤走援助中國的專家,逼中國還債,並攻擊中國共產黨要當國際共產主義的領袖。毛主席寫這首詞來鼓勵全黨同志。

師:大家一起讀讀。

(生齊讀)

師:這就是兩位詩人當時寫《詠梅》的背景。瞭解了他們寫作的背景,對這兩首詞的理解就會更深刻了。大家説説這兩首詞究竟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古人説過“詩言志”,詩是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先説陸游的,請講。

生:表達了他當時不受皇帝的信任,而且投降派也在排擠他的時候,他不為動搖,堅持自己的看法和孤芳自賞的精神。

師:孤芳自賞是當時情況下的一種無奈,正如你剛才説的,它不僅表達一種無奈,而且表達了自己的一種骨氣,一種傲氣,表明自己愛國的思想是永遠不變的。陸游活了85歲高齡,他的絕命詩,大家會背嗎?(生齊背《示兒》)

師:儘管皇帝不信任我,儘管投降派排擠我,打擊我。但是,我的愛國情懷永遠不變。“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生在於老師震撼人心的誦讀中,不禁也跟讀起來。)

師:大家再看,毛澤東在這個背景下寫這首《詠梅》,想表達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生:他想鼓勵全黨同志,不要害怕,要像梅花一樣堅強無畏。

師:要敢於和一切困難作鬥爭。(板書:敢於鬥爭)毛澤東的性格是不屈服的。什麼困難他也不怕,什麼敵人他也不怕。明明説美國很強大,他説:“美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這就是毛澤東的性格。僅僅是不怕困難嗎?僅僅是敢於鬥爭嗎?你看,當時的蘇聯攻擊中國共產黨想當國際共產主義的領袖。那毛澤東寫這首詞是什麼意思呢?

生:大度。

師:對了。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不是為了爭當國際共產主義的領袖。我們一切為了人民,就像剛才這個同學説的,當自己的國家繁榮昌盛的時候,當我們的人民生活富裕了,我們就感到無比地欣慰。這就是毛澤東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特別是:“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多麼寬廣的胸懷,這就是中國人民的胸懷!

師:通過今天這兩首詞的學習。我們來簡單歸納一下讀古詩文的方法:第一要反覆誦讀讀的時候要注意註釋,它會幫助我們理解;第二,有些古詩文,要想真正理解它的意思還必須瞭解它的寫作背景。“反其意而用之”懂了嗎?

生:懂了。

師:在這裏,他們用的都是“卜算子”這個詞牌,同樣寫的是梅花,但是他們兩個寫的意思不一樣。好了,下面我們來看誰能讀出這兩首詞的不同感情?各人練習各人的。先讀陸游的,再讀毛澤東的。(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師:練得怎麼樣?會背嗎?第一,要背下來,然後再站起來有感情地朗誦。會背的舉手。(學生舉手不多)

師:再背。給大家三分鐘時間。(學生繼續背誦)

師:誰能讀出這兩首詞不同的思想感情?第一次大家可以看着書朗誦,第二次要求不看書背誦。請你來幫我指定一個。(於老師對這個學生説了一句悄悄話)

生:高欣。

師:請你先讀毛澤東的。(生朗誦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

師:再讀第二首,要讀出不同感情。

(生朗誦陸游的《卜算子·詠梅》。讀後掌聲一片。)

師:好。讀出區別來了。誰願意來背誦?而且到前面來的和於老師比賽。(還找到那個同學説悄悄話)請你再推薦一個。

生:(微笑着)郭嘉。

師:請到前面來。能背嗎?

(背誦兩首《卜算子·詠梅》,在背誦到陸游的詞時,有一句話背錯了,於老師即時進行了糾正,學生背完後,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

師:該我背了,大家坐好。請看於老師的表情。(於老師的朗誦聲情並茂,兩首詞的感情迥異,讀後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

師:這邊的四組同學把你最喜歡的毛澤東的詞裏面的詩句寫下來,那邊的四組寫陸游的。我也把我最喜歡的詩句寫下來,送給大家。(生認真地寫)

師:(拿起一個學生寫完的作品)他喜歡的詩句是:“悄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多麼寬廣的胸懷啊。大家看,於老師把自己寫的詩句展示給大家。(投影:於老師精心書寫的硬筆書法作品,用楷書和行草眷寫的毛澤東和陸游詞中的名句。)我喜歡的毛澤東的詩句是:“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從中笑。”我喜歡的陸游詩句是用行草寫的:“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我喜歡陸游的傲骨和堅貞不屈的愛國主義情懷。我把這些作為禮物送給小朋友,希望小朋友在背誦古詩文的時候,記住我們是中國人,把字寫好。好嗎?

(學生互相傳遞複印的書法作品)

師:大家喜歡於老師的這幅字嗎?

生:喜歡

師:不僅要喜歡字,更要喜歡這詩句中所表達的意思,喜歡這兩首詩詞。下課

於永正作文教學實錄及評課 篇二

(於老師笑容可掬地走上講台)

師:同學們,我姓什麼?叫什麼?

生(全體):姓於,叫永正。

師:(板書:於永正)這是我的名字。我來自江蘇徐州,是一位國小教師。怎麼稱呼我啊?

生(全體):於老師。

師:稱我於老師是表示對我的尊重。還可以怎麼稱呼我?

生1 :還可以叫您於爺爺。

師:握握手。叫我於爺爺,説明他把我當作他的親人。還可以怎麼稱呼我? 生2 :於伯伯。

師:於伯伯,我一下子年輕了,降一輩,由爺爺變成伯伯了。(笑聲) 生3 :那我就再叫親切一點? 永正叔。(生笑)

師:握握手!啊喲,多像我的侄女呀!有沒有敢叫我於永正的?(幾秒鐘後) 生4 :於永正好!師:我是説誰敢叫我於永正。生5 :於永正!

師:到!在下便是子永正!(笑聲)同學們,他叫我於永正,説明他把我當作他的朋友。名字就是由人來叫的,是個符號。叫我於老師是表示對我的尊重,叫我於爺爺、於伯伯,是把我當作他的親人。我們可以上課了嗎?

生(齊聲):可以!

師:據我所知温嶺天平國小特別強調讀書,同學們讀了大量的課外書,背了好多古詩。最近呀,我搞了一張試卷,據説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專家出的,而且是專門給六年級的。國小生出的。專家説,這張卷子可以測試你們的知識掌握得怎麼樣。如果你做得很好,就説明你的知識很淵博。(板書:知識淵博)我認真地把這張卷子看了一下,發現這張卷子並不難,特別是對你們太平國小的六年級同學來説,那是張飛吃豆芽? 小萊一碟。我看在座的都可以做出來,都可以證明自己是知識淵博型的國小生,不知道同學們對考試有什麼看法?你們願不願意測試? 生:願意。

師:有不願意的嗎?

生1 :老師,我不想考試,考試太多了不好的!

師:嗯!她討厭考試,考試給她帶來很大的負擔。(問另一名舉手的學生)你呢?

生2 :説實話,每個學生都不是心甘情願參加考試的。可是仔細想想,考試好像對我們也有益,所以我有點願意,有點不願意。

師:握握手,説了真話。她對考試作了認真的分析,非常有道理。我就猜想你們當中肯定有又想考試,又不想考試的。你呢?

生3 :其實我們都不願意考試,是尊敬您,為了給您面子,所以我們才説願意考試。(生笑)

師:是為了給我面子才説願意考試。真好!有時候,是要給別人面子的。有願意考試的嗎?

生4 :我願意考試,因為我覺得平時自己在班級裏是讀書比較多的,我想測試一下自己的知識是否淵博。

師:噢!她想證明一下自己,很自信。你呢?

生5 :我是願意考試的,雖然説我是打燈籠上茅房? 找死,(生笑)但我

家是開書店的,我閲讀的也比較多。人們常説,重要的不在於成績,而在於參與,所以我願意!

師:握握手!雖然你引用的這個歇後語不好聽,但是這個歇後語能説明問題,有意思!而且,我贊同你説的觀點,過程比結論更重要。你呢?

生6 :我也是比較願意考試的,雖然我的知識不是特別淵博,但是我覺得考試也可以測試一下自己。如果現在知識已經比較淵博,也要繼續學習;如果不淵博,今後就要更加努力學習。

師:這種態度好。聽見沒有?證明一下,如果真的知識淵博,那時自己是一個鼓勵,增強自信心。你呢?

生7 :我既喜歡考試,也不喜歡考試,喜歡的是那種另類的考試。 師:另類的?什麼意思?

生7 :比如説考的是課外知識而不是課內知識。因為課內知識要死記硬背,比如默寫什麼的,而課外知識只要你掌握了就好了,所以我不喜歡考課內的。 師:這位同學的話對我很有啟發,作為老師一定要思考你的意見。但是課內的知識該記的還是要記。知識的獲取,特別是學語文,更重要的是讀課外書。這一點我很贊同。好的,最後一個。

生8 :我願意考試,因為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種説法:“考試並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我們可以在考試中得到一些啟發,從中知道哪些知識我們已經掌握了,哪些還沒有掌握。

師:多會分析問題,頭腦多冷靜!我聽了你們的發言,覺得你們都很好。你們對考試的看法,對考試的分析,對於老師都有很大的啟發。我可以斷定,你們會考好,你們的知識都是淵博的。咱們下面考一考好不好?即使不願意考的,不妨試一試,行嗎?

生(全體):行。

師:我有兩個要求,第一,要細心;第二,要按要求做。(板書:細心要求)記住一定要按要求做。細心到什麼程度?把每個字都要看清,時間5 分鐘。 (發試卷,生趕做)

師:好,時間到。(收試卷)成績馬上就可以公佈了。(師邊翻着試卷,邊自言自語:怎麼回事?壞了!真壞了!楷糕,楷糕!發現一個,終於發現一個!)咱們班誰姓趙?叫趙一帆,請站起來。

師:趙一帆,請把卷子讀一讀。(投影儀投出試卷內容)

生:(讀)知識淵博型國小生測試題。要求:先填寫自己所在的學校、班級、姓名,再讀讀每道題,讀後再做。

於永正作文教學實錄 篇三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前不久大家遊了一回九寨溝,感受頗深,並寫了非常優美的文章。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於湖南省的北部,岳陽市附近,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諸多名勝。

生:著名詩人范仲淹來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經典之作。

師:介紹得真不錯,咱們一起去看看。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師:你看到了什麼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師:你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

生:月明星稀、風清月朗、風月無邊、皓月當空……

4、師送一組詞,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濛濛、朦朦朧朧、寧靜和諧。

5、引出課題

師: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多媒體出示詩和配樂朗誦。

二、精讀會意

1、自讀全詩,明要求。

讀準字音,讀不準的生字看生字表,讀通詩句。

2、檢查自學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詞,來説一説。

(一)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兩相和”。(多媒體出示)

相:相互。和:和諧、協調。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

師:你理解得真不錯。

生:我理解“兩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生: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生:我理解了“潭面無風鏡未磨”(多媒體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

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沒有磨拭過的銅鏡給人怎樣的感覺?

生:朦朦朧朧、模模糊糊。

生:我理解這句詩意: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詩中把什麼比作什麼?

生:把(潭面)比作(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誰能美美地把這兩句詩讀好?(給生配樂)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二)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多媒體出示)

生:遙望:遠望。

師: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有一段距離,所以詩的題目是《望洞庭》。

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裏一青螺”。

師(出示實物:白銀盤和一個青螺):你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了白銀盤裏放着個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師:請你與畫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嗎?

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變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工藝品。

師:這句詩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請生讀好這兩句詩。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裏/一青螺。

師:這首詩意境很美,誰能美美地把它吟誦並背誦。

師: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誦,你能想象出這樣的景色嗎?用上一兩個形容詞來説一説。

生:秋天的一個夜晚,我和劉禹錫登山嶽陽樓,遙望洞庭湖,銀色的月光灑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銀盤裏的一個青螺,十分惹人喜愛。在這個寧靜和諧的夜晚,我和劉禹錫依依話別。

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個湖面像籠罩着一層薄紗。朦朧中,那君山就像一個放在白銀盤裏的青螺,我被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生:……

三、總結:

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遊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想象《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

師生交流,評價激勵 篇四

師:好,第二次考驗你們的時候到了。拿起你的筆來,先給要寫的這篇作文加個題目,你認為哪個題目最合適。取題目很不容易,要想,要思考。如果一時想不起來,先把這個事兒寫焉,最後考慮題目,因為你在思考當中啊。好多情況下,寫好了文章還沒有題目。我有好多文章寫好了還沒有題目,最後想了好長時間才想好題目。好吧,現在寫,動手寫。根據你的想象寫,抓緊時間,看誰寫得最快,一氣

呵成。作文必須要一氣呵成。

(學生寫作)

師:做完的舉手。有人問葉聖陶怎麼修改作文。葉聖陶説:再念,再念,再念。雖然只有兩個字:再念,但決不意味着只念三遍。好,自己念自己的作文。拿好筆,用心念。(生念)唸了幾遍啦?再念一遍,可以出聲,聲音可以小一點。改得怎麼樣了,可以了嗎?好,把筆放下。交流一下。要虛心聽別人的作文,不管他寫得怎麼樣,都會對你有很大幫助。我請個同學來念。張容飛,喜歡作文嗎?

生:嗯……

師:説心裏話。

生:不太喜歡。(笑)

師:他的題目是“和好”。請你念一念。

(學生唸作文)

師:第一,他分段了;第二,提示語交代了是誰説的;第三,故事挺完整。可惜,少了一個結尾。你最後怎麼寫,加一句話。

生:人物互相道歉。

師:加一句話,知道沒有。

生:知道了。

師:這就是一個合格的作文。90分加10分,為什麼加10分?因為有一個好題目,“和好“。一個好題目加10分。(掌聲)張容飛,你得過100分麼?

生:沒有。

師:此時此刻有什麼話對我説。

生:謝謝於老師。

師:謝謝我?不對,應該謝所有教過你的老師。

師:這位同學你來。喜歡作文嗎?

生:喜歡。

師:好,寫完了沒有?

生:寫完了。

師:念一念,讀慢一點啊。

(學生唸作文)

師:停下來。時間地點交代了麼?

生:下班高峯期。

師:交代了事情的緣由。這句話交代得非常好,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就不可能發生下面的事情。我相信,同學們聽了以後會對她考慮的嚴謹而讚歎、佩服,相信她的作文對大家會有所幫助。

(學生唸作文)

師:聽到沒有,提示語有變化。(師給學生打分,遞給學生看)給你打了多少分?

生:150分。

師:你得過沒有?

生:沒有。

師:掌聲!還要加朗讀分,三分文章七分讀,朗讀得好為你的作文增添了不少亮色,所以我建議大家要好好念,知道吧。朗讀加25分,175分!(掌聲)好,那位同學你上來,帶上作文。

(學生唸作文)

師:停下來。張容飛,請你站起來,你聽她是怎麼説的。“大吼”!是啊,怎麼好端端的罵我呀?讀!

生:翻了個白眼。

師:翻了個白眼。形象不形象?

生:形象。

師:就這一句話要加10分啊,太形象啦,精彩!阿姨翻了一個白眼,多厲害!接着念。

(學生唸作文)

師:“臉上肌肉抖動着”,多形象!嘿,沒想到吧。這叫不打不成交,不打不相識,兩個人吵了一架成了好朋友啦,説不定還能成為一家人。(生笑)實際上,這是她的美好心願,在她心目當中,人不應該這樣互不相讓。這樣的結尾是她的思想表現,好人才能寫出好作文。打一個到目前為止的最高分:200分!張容飛聽得特別好,十分虛心,聽得十分專注。

於永正作文課堂教學實錄 篇五

欣賞一片習作(一)(描寫景物片斷)

“細雨刷刷的飄着,雨絲籠罩着柳樹,籠罩着房屋,遠處的山已經和天空中的雲融為一體了,燕子似乎特別喜歡毛毛雨,在微風中斜飛着,不時發出唧唧的叫聲。”

師:誰喜歡朗讀? 一學生聲情並茂地朗讀。

師:讀得真好(帶頭鼓掌) 這段話中作家都寫了哪些事物?

生:雨、房屋、山、樹、燕子……

師:那同學們又聽到了什麼?

生:刷刷、唧唧

師:“刷刷”模擬什麼聲音?

生:雨聲。

師:“唧唧”模擬什麼聲音?

生:小鳥的聲音。

師:學習象聲詞。(板書:象聲詞)所謂象聲詞就是模擬聲音的詞語。

再出示短文(二)(小英雄雨來片斷)

“雨來剛來到弄堂,見十幾把雪亮的。。。。。。嗖溲的飛來”

師:這段話中哪些詞是象聲詞?

生1:嗖嗖、咔啦

師:“咔啦”是模擬槍上膛的聲音,那麼“嗖嗖”是模擬什麼聲音呢?

生:子彈飛過的聲音。

師:這四個詞都是象聲詞。有了象聲詞的運用,就會使人彷彿身臨其境。所以習作中不僅要寫我們看到的,還要適當的寫我們聽到的各種聲音,這樣寫如見其物、如見其聲,這樣作文才會有聲有色。(板書—有聲有色)

師:大自然裏有很多聲音,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去聽聽看都有哪些聲音。

生踴躍回答。

師總結:我們生活在有聲的世界中,大自然有風“呼呼”的吹着的聲音。有小溪“嘩嘩”流淌的聲音;工廠裏有機器“轟滷的聲音;大街上有汽車“嘀嘀”的聲音;課堂上,老師佈置好作業,同學們安安靜靜做作業時還有寫作的“沙沙“聲;晚上當夜深人靜時還可以聽到打鼾聲。

師:在生活中你還能聽到那些聲音?誰來學一學。

生:青蛙聲、狗叫聲、貓叫聲。。。。。。

(幾位學生學得惟妙惟肖,大家都樂了!)

師:所以我們寫作文,不僅寫看到的,還要寫聽到的,當然寫聲音要恰當要適可而止。

師領大家去逛公園

出示錄像(無聲的公園美景片斷) (第一次逛公園)

師:你們看到什麼?

生:遊人、花、樹、草、蝴蝶、小鳥、泉水……

師:老師剛才讓大家帶着眼睛和耳朵去遊公園,可是隻有畫面卻沒有聲音,我們現在再去看看。 (第二次逛公園) (放映配上聲音後的同一片斷)

師:我們兩次走進了公園,哪一次逛公園更有意思? 第一次去有意思還是第二次去有意思?為什麼?

生:第二次有意思,我聽到了泉水、小鳥、蟬的聲音。

師,誰來學一學鳥叫聲。 蜜蜂飛的聲音。

師:是呀,第二次逛公園多麼有聲有色、充滿生機埃若能把第二次逛公園的感受寫下來,那真是如臨其境。老師就會給你“有聲有色”的批語。想得到這樣的評語嗎?那就把你的感受有選擇地寫下來,寫一個片段即可。或者自己發揮寫一個童話、寫一個場景。若有困難,老師給大家提供一些詞語:

出示三組象聲詞,師讀。

(1 ) 轟隆隆 呼呼 嘩啦嘩啦

(2) 咯咯 嘿嘿 嘻嘻

(3) 啪 嗚嗚 啪 噗哧

師:當老師讀了這些詞語後,大家腦海裏一定會產生一種畫面,因為我們會“想象”。想象比知識更重要。—愛因斯坦

(板書:想象)

師:大家先選擇自己想寫的內容。給自己的作文起一個題目,一定要選一個好題目。“好題文一半”,一個好的題目就是文章成功了一半。(板書:好題文一半)

師:所以你一定要起一個好的題目。如果想不好那就先起草作文,起草要一氣呵成,不要打斷思路。

(強調寫字姿勢)

師:如果你寫好了,要反覆念。改作文就要:再念,再念,再念,念是改作文的最好方法。(板書:再念,再念,再念——葉聖陶)

作文講評

1、師:寫公園的有哪幾個? (約7、8個學生舉手)

先報題目我們再決定聽誰的。

生1:清晨裊裊的早晨、有聲有色的公園、有趣的森林、歡歡喜喜的公園、夏日小景、如詩如畫的公園、大自然的樂隊、……

師:想聽誰的?

生1:《夏日小景》得110分

如“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在叢中笑”,“我更愛夏日的小景”。。。。。。

生2:《如詩如畫的公園》得110分

“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生:(高興地上台展示並朗讀)

師:教師對於學生朗讀優秀,字寫得好,想象豐富,象聲詞用的恰當,善於觀察、運用,應用名言警句,題目好等方面都予以加分。每位學生都得到100或110分多分的獎勵高高興興的跑了下去。

師:寫第一組象聲詞的有那幾個?(約7、8個學生舉手)

先報告題目:下雨啦、大自然的樂隊、大自然的交響曲、雨景、下雨**、調皮的雨、飛似的雨、真熱鬧、雷風雨。。。。。。

生:《調皮的雨 》得99分

師:寫第二組象聲詞的有那幾個?(約5、6個學生舉手)

先報告題目:過火的玩笑、我班的恐怖分子、商場趣事。。。。。。

生:《我班的恐怖分子》得115分

師:寫第三組象聲詞的有那幾個?(約4、5個學生舉手)

先報告題目:惡作劇**、電視**、一次惡作劇、一次**。。。。。。

生:《電視**》得120分

總結 師:我們剛上課時大家都希望和於老師一起走進快樂的課堂,現在你們覺得這節課學得快樂嗎?

生:快樂!

師:下去認真修改作文,抄寫上交代課老師,也會得到更好的分數。

於永正作文教學實錄 篇六

第一課時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望月》。

(板書:望月)和我一起寫課題,注意“望”的第三筆是豎提。齊讀課題。(生齊讀)

師:課文預習了嗎?讀了幾遍?

生:七遍。

生:五遍。

師:這篇文章寫誰在哪兒望月?

生:寫作者和小外甥在江輪上望月。

師:一定是作者嗎?

生:寫課文中的“我”和小外甥在長江江輪的甲板上望月。

生:還寫了他們一起背古詩,一起談論月亮的事。

師:課文讀了五六遍,能有這麼多收穫,就很可以了。

[自評:學生預習了,對課文內容已經有了大概的瞭解。通過交談是為了瞭解學生掌握得怎麼樣。這也是讓學生初步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老師出示生字:甥、瞳、爍、斑、沐、仁、喻、絮、鎖、呵、欠)

師:這課的生字比較多,同位互相讀讀聽聽,看誰預習得好,讀得準,都認得。

(同位的同學互相讀給對方聽,互相糾正。)

師:請班長讀一讀。(師指生字,班長讀。讀得很正確。)不愧是班長。——誰再讀?(接着又對班長耳語一番,由他指定幾位同學讀,無一錯誤。)預習得真好,每課都能這樣預習嗎?

[自評:因為是借班上課,對學生不瞭解,所以只能請班長指定部分學困生來讀。他們認得了,其他學生問題就不大了。我經常説,教學一定關注學困生。]

生:老師説,您要給我們上課,所以要求我們好好預習。

師:下了死命令的,是不是?(笑)因為你把“好好”説得特別實在,特別重。(笑聲)

生:我們平時也是這樣的預習的,都是“好好預習”的,當然這次更認真一點。(笑聲)

師:實話實説。如果我是你們中的一員,我也會像你們一樣比平常多讀幾遍。為什麼?為了給班級爭光,為了讓於老師滿意呀!養成預習這個習慣非常好。課文讀得怎麼樣?

生:我能流利地讀下來了。(該生是男同學)

師:那我就請你,你再邀請兩位同學一起讀課文,好嗎?(該生邀請了兩位男同學)

師:你不能都請男生,也要給女同學一次機會嘛。再換一位女同學——咱們不換了,再增加一位女同學好嗎?

[自評:當時我想,不能換!否則被換下的男同學也會不好受的。於是決定再增加一位。善待學生應體現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小的方面。小的方面,學生感受更真切。]

(該生又請了一位女生。老師為他們做了分工,四人一起把全文從頭至尾讀了一遍。個別讀得不好的地方,做了糾正,有些句子還領讀了一下。初讀課文很實在。)

[自評:著名教育專家張慶、高萬同老師常説,閲讀教學要“強化初讀,延遲開講”;還説,“課文不讀熟不開講”。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是基礎,是“保底工程”。書面語言是怎麼學來的?是讀。語感是怎麼培養的?還是讀。在這方面花時間是值得的。在初讀中,我不放過任何一點錯誤,不達到正確、流利的目標,決不罷休。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但只要我們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多多鼓勵,人人都可做到。]

師:聽我讀一遍行嗎?——請聽好。看看哪些地方你認為讀得好,值得你學習,哪些地方讀得不好,你認為不可取。(老師把課文範讀了一遍,老師讀得繪聲繪色,把學生帶入了一個如詩如畫的境界。讀完,掌聲雷動。)

[自評:範讀我都是選擇在學生“嘗試”過之後。美文要美讀。我體會到,教師讀好了,就會使自己的語文教學富有生氣。不但使教學有成就,而且省力氣。]

師:我備課時,至少讀了五六遍,但我今天讀得還不太好,有兩個地方讀得不連貫。大家為我鼓掌是鼓勵我。同學們,課文讀好了,真是一種享受。大家再讀讀看。(學生讀書的興致十分高漲。)

[自評:學生是很愛自己的老師的。我對學生表達的對我的愛,一定向學生髮出“我知道,而且領情”的信息。此外,還是表示感謝,因為師生是平等的。我範讀過之後,學生的讀書熱情總是很高漲的。聲情並茂的範讀有激情激趣的作用,有使學生頓悟的作用。]

師:下面還有點時間,請全班同學把生字寫一寫。先在書上,把生字描紅一遍。然後拿出寫字本來仿影、臨帖。

(學生按要求寫字,最後,老師強調了“甥、瞳、鎖”三個左右結構的字的左右各佔的比例,並作了示範。)

(下課休息)

第二課時

師:下面我找同學讀課文1、2兩段。

(一學生起來後開始讀,讀完課題後被叫停。)

師:讀完課題以後要注意停頓,讀課題聲音要響亮一些,你再讀一下。(該生按要求讀了,然後請那位學生繼續讀課文。)

師:讀得正確、流利。——你讀了幾遍?

生:二三遍。

師:“二三遍”不順嘴,改為“兩三遍”,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不容易。文中的這段文字,寫出了月色下景物的寧靜,你能不能試着把這種寧靜的感覺讀出來。不要快,要體會“寧靜”。全班同學都練一練。

(學生練讀,人人聲音很輕。)

師:(指着一個練讀時表情特別好的男同學)你的表情特別好,能到講台前讀一下嗎?

(該生動情朗讀,眾鼓掌。)

師:這兩個自然段中又不懂的詞語嗎?

生:“蘆蕩”

師:誰知道?

生:江邊長了很多蘆葦。

師:應當再加三個字——江邊長了很多蘆葦的地方。

生:什麼叫“剪影”?

師:剛開始我也不太明白,後來看了幾幅照片,特別是到了雁蕩山看夜景,才真正理解了。請同學們看幾幅雁蕩山的照片。(投影出示羣山剪影的畫面,兩幅是日落以後山和樹的剪影,一幅是月色下“犀牛望月”的剪影。)什麼叫“剪影”懂了嗎?月光下,那山、林只留下了黑色的輪廓,真像用黑色的紙剪下來貼在遠處似的。

[自評:“剪影”是個實詞,對於類似的詞語,最好的理解方法是把它所表達的客觀事物戰士在學生面前,或者通過敍述,激活學生頭腦中的圖象。]

師:詞語理解了,我想你們會讀得更好。剛才讀書的那位女同學再讀一下好嗎?(指第一位學生)

(該生有感情朗讀,讀得比第一次更好。)

師:大有進步。於老師讀讀可以嗎?謝謝大家給我這次機會。

(師配古箏音樂朗讀。生熱烈鼓掌。)

師:這兩個自然段寫的是(板書:?月)什麼月?請你思考。看誰能把這兩個自然段讀成幾個字。

生:明月。

生:亮月。

師:你們怎麼知道月是明的,月是亮的?

生:用眼睛看到的。

師:對,這兩節寫的都是作者用眼睛看到的月,是什麼月呢?——是“眼中月”。(擦掉問號,在橫線上板書:“眼中”,形成眼中月。)

[自評:一次,我和高林生先生一起聽一位老師執教這一課。評課時,我們把這一部分概括為“眼中月”。老師們覺得有點道理。於是我在執教這一課時,就引導學生這樣去概括。概括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我很重視這種能力的培養。但不是課課都這樣訓練,要因文而異。]

師:這部分寫的是看到的月。你接下去讀3—12自然段,思考一下這一部分寫的是什麼月。(學生朗讀)

師:讀懂了嗎?

生:懂了。

師:我們暫不討論這個問題。先找同學來讀讀這一部分,找兩個人分角色讀。

(找同學分角色讀“對詩”那一部分。)

[自評:概括能力雖然很重要,但較之朗讀,還是次要的。所以我還是讓學生朗讀。]

師:接下去,齊讀第12段。(學生齊讀。讀完,老師又動情地複述了一遍:“詩,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自評:語文的“人文性”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一個“情”字上。讀要有情,説也要有情。]

師:多好的境界啊!下面我來當文中的“我”,誰來當我的外甥?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眾笑)

師:誰能做我的外甥,請你(師指一名男同學)推薦一下。

(學生推薦一位男同學到前邊和於老師分角色讀。師生讀得都有感情。同學鼓掌。)

[自評:我之所以充當文中的“我”,一是從年齡上考慮的,二是從情趣上考慮的。師生融為一體的境界是很美妙的。]

師:(對“外甥”)今天月色這麼好,我們來對詩好嗎?可以用書上的,也可以不用。但必須是寫月亮的詩句。

生:好。

師:你先説。

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師: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眾笑)

師:你們笑什麼?

生:你們背的是一首詩裏的句子。

師:可以嗎?

生:可以,都有月。

生: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師: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生:可憐九月九年級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師:梨花園落溶溶夜,柳絮池塘淡淡風。

生:老師背的句子中沒有月!不能算。

師:沒有?“溶溶夜”,説的就是月色溶溶!有嗎?

生:有!

師:你再接下去背。

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師:月兒彎彎照樓台,樓高又怕摔下來。

(生大笑,説不是古詩,是老師胡編的!)

師:是古詩!這是京劇《望江亭》中的楊衙內做的詩!後面兩句是:“今天遇見張二嫂,給我送條大魚來。“楊衙內也是古人嘛!——你再背。(生笑聲不止)

[自評:我是故意背楊衙內的歪詩的,不是為了別的,為了讓學生感到有意思。這種調侃,相信老師們也會接受。——至於學生,是肯定接受的,而且會長時間不忘的。課後,他們圍着我,説上我的課真有意思(我不是第一次在這個班上課了。)俗而不傷大雅,這是我“幽默“的底線。一旦學生喜歡老師,喜歡上我的課了,就成功了一大半。]

生:……

師:他被我的歪理邪説搞得有些暈頭轉向,背不出了。剛才我也有點暈頭轉向,所以才憋出一首歪詩來的。説實話,這位同學很不簡單,大庭廣眾之下,應對得這麼好。下面我們同學分兩部分,這一半當“舅舅”,那一半當“外甥”。來個比賽好嗎?(師把全班學生分成兩部分,比賽背詩。)

(學生背誦踴躍。因為太快,記不下來。)

師:第一輪,“舅舅”敗了,因為沒接上茬兒。再給一分鐘時間準備,然後再比。

生:能不能背山水類的?

師:可以。

(兩部分學生爭相背山水詩,氣氛更活躍。因速度更快,也沒記下來。)

師:(發現一個學生背詩吐字不清。)請你到前面來,你雖然剛才吐字不太清晰,但是你會的詩很多,很活躍,你能不能認真背一首?

(學生認真地、有感情地背一着杜甫的《望嶽》,博得大家的掌聲。)

師:這一輪比賽,不分上下,棋逢對手,平起平坐。同學們,如果説1、2兩段寫的是“眼中”的月,那麼這一部分寫的是什麼月?(板書:月)

生:(異口同聲)詩中月!(師擦掉問號,在橫線上寫上“詩中”。)

師:如果眼中月只是看到的月亮的樣子,那麼詩中月就融入了人的感情。眼中月是美的的,詩中月更美。

[自評:這兩句話是對一、二部分的概括。課後有老師説,於老師,您的語言很美,應了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我説,有些關鍵的話,比如對一、二部分概括的話,我是備課時就想好了的。]

下面請同學讀課文後一部分,看看這一段又寫的什麼。

(學生讀課文,然後進行交流。)

生:想中月。

生:幻中月。

師“為自己鼓掌吧。但是不要為了和上邊的一致,非説成三個字不可。這是寫的幻想中的月,或者説想象中的月。(板書:幻想中的月)

[自評:眼中月,詩中月,幻想中的月,都是我和高林生琢磨出來的。]

師:這一部分能讀好嗎?

生:能。(學生練讀。)

師:先找個男同學來讀。

(學生朗讀,教師相機指導,尤其強調人説話時的語氣。)

師:同學們注意,“不假思索”為什麼用“假”而不用“加”?

生:“假”是借用的意思,是不用大腦思考的意思。

師:對的。注意不要寫錯這個字。大家把這個詞書空一下。“假”和“加”讀音就不一樣,只要讀準了,就不會寫錯。再齊讀一下。(生齊讀“不假思索”。)

[自評:中學語文老師常常對我説:於老師,您教的學生進了中學,作文錯別字較少,字寫得較端正,我們就感謝不盡了。是啊,國小語文老師幹什麼?不就是教學生認字、寫字、讀書、作文嗎?這些基本功紮實了,真是功莫在焉!]

師:小外甥的話該怎麼讀,他説月亮困了,實際是表示什麼呢?該用什麼語調呢?大家練一下。

(學生用心練讀。練讀過之後再請那位男生讀,讀得有昏昏欲睡的感覺。)

師:我們一聽就知道小外甥也困了,他想睡覺了。再找一位女同學與前面的男同學比賽。(一女生讀第三部分。)

[自評:指導朗讀也應該而且能讓學生感到有情有趣的。就看我們讀沒讀好,會不會啟發。]

師:(讀到“又冒出了一個問題”打斷讀書女同學)為什麼説“又”冒出一個問題,為什麼用“又”呢?

生:因為他前面提過問題了。

師:那為什麼用“冒”?

生:他突然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師:有道理。除了“突然”外,第二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提得怎麼樣?

生:更有價值,更讓人沒想到。

師:對了,所以説“冒出了一個問題”。——接着讀。

(該生讀完。)

[自評:實際上我是告訴學生讀書要思考,要注意前後照應。但我沒直説。有時候,直説反而不如不説。]

師:讀得真好,把我們帶到了童話的境界中去了。

(又找一名同學把最後一節讀完。)

師:讀得真是有夢幻的感覺。你們也幻想一下,閉上眼眼想象一下月亮。(學生閉目想。片刻之後——)你們想象中的月肯定也很美。這篇文章與了眼中月、詩中月、幻想中的月。幻想中的月十分奇特,孩子們幻想中的月是最美的。(指三名同學分角色讀第三部分。)

師:文章寫得美不美?

生:美!

師:寫得美,讀得也美。大作家羅丹曾經説過一句話:“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我們的眼睛來説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比如月亮吧,“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從古至今都是這一個月亮,但是那麼多作家、詩人筆下的月亮為什麼都不一樣,都那麼美呢?今天作業就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同學們觀察一下月亮,再觀察一下週圍的景物:山、樹、人、房屋都是什麼樣。你仔細觀察,用心幻想,你的筆下一定會有一篇篇優美的文章誕生。於老師期待着。

[自評:有句諺語叫“燈不撥不亮”(過去點油燈)。學生們潛能很大,但需要點撥、需要激發。]

(下課)

於永正作文教學實錄 篇七

師:小朋友,回到家裏,誰願意把新學的古詩《草》背給媽媽聽?(找一名學生到前面來)好,現在我當你媽媽,你背給我聽好嗎?想想回到家裏該怎麼説?

生:媽媽,我今天學習一首古詩,背給你聽聽好嗎?

師:好。(生背誦)我的女兒真能,老師剛教完就會背了。

師:誰願意回家背給哥哥聽?(找一名學生到前面來)現在我當你哥哥,你該怎麼説?

生:哥哥,我背首古詩給你聽聽好嗎?

師:哪一首?(生答《草》)弟弟,這首詩我也學過。他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

生:哥哥,你記錯了,是白居易寫的。

師:反正都有個白字。(眾笑)我先背給你聽聽: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哎,最後一句是什麼?

生:春風吹又生。

師:還是弟弟記性好,謝謝你。(眾笑)誰願意背給奶奶聽?(指一生到前面)現在,我當你奶奶,你奶奶沒有文化,耳朵有點聾,請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詩給您聽好嗎?

師:好。背什麼古詩?(生答背《草》)

師:草?那麼多花兒不寫,為什麼寫草啊?

生:因為草有一種頑強的精神,野火把它的葉子燒死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長出了新芽。

師: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離離原上草是什麼意思?我怎麼聽不懂?

生:這句是説,草原上的草長得很茂盛。

師:還有什麼一歲一窟窿?(眾笑)

生:不是!是一歲一枯榮。枯,就是葉子黃了,乾枯了;榮,就是茂盛。

師:後面兩句我聽懂了。看俺孫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紀就會背古詩。奶奶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哪有錢上學呀?(眾笑)

於永正作文教學實錄及評課 篇八

一、寫出你最喜歡的兩首古詩的題目和作者。

二、默寫一首詩,不寫題目和作者。(三至九題略? 編者)十、讀完以上各題, 只做一、二兩題。

(全場鬨堂大笑)

師:白紙黑字,印得清清楚楚。趙一帆你請坐。全班只有趙一帆按要求做了。老師不是説了,第一要細心,把每個字都要看清楚;第二,要按要求做。要求多明確啊!要求是先讀每一道題然後再做。看到你們此時此刻的表情,我想你們心裏一定有很多的感受。誰想説?

生1 :我覺得出試卷的教授簡直神了!他想到我們心裏去了。一般我們拿到試卷就寫名字,然後就接下去做,他一開始就讓我們讀一遍,然後再做。但我沒按要求做,其他題目有誘惑人的感覺。

師:誘惑?你被誘惑了?是嗎?你呢?

生2 :我感覺好像被人當猴子“耍”了一樣,(生笑)這麼多都白做了,就因為最後一題沒看清楚。我真不明白,那個教授為什麼後面還要寫,多浪費字啊!前面兩題寫出來不就行了嗎?多簡單,一下子就寫完了!偏偏讓我們看清楚全文。我以為下面還有,已經翻過去看了,可是最後一題沒仔細看就開始寫了,害得我白寫了很多字。

師:那你現在最想用一句什麼話來概括自己的心情?

生2 :我好像被人給耍了。

師:哈哈!被人給“耍”了!用北京話説就是被人給測了!這話很深刻呀!如果這個“耍”加上引號的話,你就會思考得更多!你呢?

生3 :我覺得出這張卷子的專家就是您? 於老師。

師:沒錯,我故意説是專家出的,您真有眼光!

生3 :您本來就是一個專家。我是説,您設下的這個陷阱是夠深的。(笑聲)

師:聽見嗎?他認為我設了一個“陷阱”,而且是很深的。(笑聲) 生3 :首先,您説要細心,要按要求做。一般考試的時候,同學們不會注意一個字一個字讀過去,這就是我們的弱點,而您在最後寫上只做前面的一、二兩題,而且您要求是在5 分鐘之內做完。這就讓同學們產生了矛盾,就只能“嘩嘩譁”地做,5 分鐘時間做不完怎麼辦?當聽到您在閲卷時説“糟糕、楷糕”時,同學們以為名字忘記寫了,這就説明您太聰明瞭!(生笑)師:我太聰明瞭!哈哈哈,感受很深刻。你呢?

生4 :我覺得像參加一次跑步比賽,快要到終。點,突然被一塊石頭絆倒了而到不了終點;也像一羣烏龜面對着火鍋,一直在納悶兒,該怎麼吃呀?所以我覺得於教授出的這張試卷就像謝張天(生3 )所説,陷阱太深了,每一個同學不細心按要求做的話,真的會考不好。

師:不僅考試要按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要求,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要求和規則。好!你説!

生5 :以前我聽過一個故事,一個招聘公司也出過這樣的試卷,結果許多人落聘了。當時我覺得那些人好笨呀!為什麼他們會沒看清呢?現在自己也這麼做,我也覺得自己好笨呀!而您於教授好聰明!您很會利用人之常情來給我們編這樣的試卷,所以我非常敬佩您!

師;我利用了多數人的思維習慣。

生6 :剛才同學們幾乎把我的想法都説完了,可是我還是有話要説。我忽然想起昨天我們的語文老師跟我們説的話。他説,明天給我們上課的是一位很有名的老師。現在我才知道,您這位老師有名在哪裏啦!您知道學生心裏在想什麼,而且您剛才説有兩點要求。一是要細心,二是要看清題目的要求。因此,我覺得您説的這幾句話完全是在引誘我們走進那個很大很大的陷階。

師:不!我是真的在提醒你們要按要求做,恐怕你們上當,怎麼反而説我的陷阱越來越深呢?(生笑)

生6 :也許您於老師沒有注意到,您剛才説5 分鐘內做完。我們就在想,既然只有這5 分鐘,那就只能快點做,根本沒有想過要看後面。如果説是以前考試的話,我都會去看後面,因為平時考試時間多。可是現在只有5 分鐘,誰還會去管下面的題目?誰知道您説的要細心、要看清題目的要求是在後面?所以我覺得於老師您真的好聰明!利用了我們的心理。怪不得別人説您書教得好,出題都出得這麼妙!

師:是嗎?我題目出得不夠妙,是你的話説得妙!出口成章,如果把你剛才説的話記下來,就是一篇不錯的作文!(讚歎聲)

生7 :我現在覺得後悔莫及,我怎麼沒有發現您於老師這麼陰險狡作?(生笑)

師:聽見嗎?他説我“陰險狡作”。

生7 :您於老師設下的陷阱是環環相扣,因為您先是説要細心,然後説按要求做,後來又説在5 分鐘內做完。原來試卷一發下來,我就看見後面第十題“只做一、二兩題”,我當時覺得很奇怪。

師:你既然看清楚了,為什麼不去做呢?

生7 :因為我看題目有十題,又説只做一、二兩題,當時就覺得莫名其妙了,就稀裏糊塗地做了下來。

師:哈哈!搞不大清楚就稀裏糊塗做下來!要説的同學太多了,這樣吧,下面我請趙一帆來説一説。

生8 :我和大家一樣地覺得老師的陷阱挖得比較深。也許有人想我比較聰明,其實不是我比較聰明,我只是記清老師的話,要細心而且要看清每個字的要求,我當時就想老師肯定是有陷阱的。

師:噢!警惕性變高的。(生笑)

生8 :還有,我以前做試卷一般先把整張試卷中每題看一下。師:噢,你有一個好習慣!

生8 :我覺得我們班同學一般比較聰明的,為什麼這次都沒有看到最後一題?為什麼除了我一個,其餘都沒看最後一題呢?很奇怪喚!(生笑)

師:大家很有感受,考試以前有想法,考試當中也有想法,考試以後感受更多,剛才都是有感而發。想不想寫下來?什麼叫作文?作文就是有感而發,把看到的、聽到的、對自己很有感觸的事和現象動筆寫一寫,在這種情況下寫的作文,一般都有真情實感。這件事你確實感受很深,那你一定會把作文寫好,真正好的作文不在於字數多少,只要把你想説的話説出來,把你表達的意思説清楚了,都是好作文。如果你想寫這次所謂考試的過程那是記敍文;如先把這件事簡單説一下,然後説説自己的惑受,那就是議論文。請你們拿起筆來,就今天這次考試,把你最想説的寫下來。你準備先出個什麼題目?

生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師:好題目!還有別的題目嗎?

生2 :都是您這個“老孤狸”惹的禍。(生大笑)

師:哇!在你面前,我變成了“老孤狸”!我相信這個老孤狸是加引號的。對嗎?

生2 :是的。

師:如果加引號,我就接受;如果不加引號,我就要難受了!

生2 :加!

師:加引號,第一,我不是老孤狸。第二,我不是在騙你。我一再説大家要細心,把每一個字看清楚,一定要按要求做。為什麼你不做呢?那到底怪誰呢? 生2 :怪我這支筆!

師:除了怪這支筆,還應該怪什麼呢?(指指該生的腦袋)這就找到根源了,既不怪我“老孤狸”,又不怪這支筆,而該怪自己的大腦,請你寫下來? 用《 到底怪誰?》作為題目好不好?同學們,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人説,好題文一半。什麼意思呢?有個好題目,文章就成功了一半,記住了嗎?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把你們真實的感受寫下來,寫吧!(生習作,師邊巡視邊個別指導。)

師:寫完了的同學,我送給你們一句話:“再念,再念,再念。”(葉聖陶語)有人請教葉聖陶,怎麼改作文?葉老説:“再念,再念,再念。”什麼叫念呢?出聲音讀作文。這樣就會發現自己作文的毛病,但是不要理解為只讀三次,而是反覆念。如果你寫好了,為了不影響大家,可以輕聲念,這是修改作文的方法。寫好的同學請按葉老的方法修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文章不厭百回改。 師:下面我們交流一下,好嗎?交流的時候要注意傾聽,學會傾聽。因為任何人的作文,只要你聽了,都會對你有幫助、有啟發。學會傾聽,對一個人來説是非常重要的。誰來讀呢?我想請一位同學來指定。(一女生走到講台前) 師:(師在該生耳邊嘀咕了幾句)請你指定一位不喜歡作文的人讀。(生猶豫)

師:指定一位平時跟你過不去的男同學。(笑聲)

生:平時跟我過不去的男同學多着呢!

師:女同學也行!生:還是男同學吧!讓我看看!師:看看誰不順眼。(笑聲)(被指定的一男生走上講台)師:平時得罪她了嗎?

生:我沒有得罪她,是她亂講。(生笑)

師:等會兒,你要感謝她的,因為她給了你很好展現自己的機會,喜歡作文嗎?

生:還成。

師:還成,説話很有分寸。這一次作文寫完了沒有?生:寫完了。

師:來!讀一下。生:題目:《 智力陷阱》 。師:聽見了嗎?是智力陷阱,不是一般的陷阱。多好的題目哇!讀!

生:一張試卷,一個智力陷阱。這就是於老師出的試卷。於老師出的試卷主要是出其不意,就像“耍猴”。我們這羣“猴子”,當然除趙一帆外,以為很安全,所以放心地被於老師引進他挖的不淺的陷阱。

師:同學們,很安全、很放心地掉進我挖的不淺的陷阱,這句話多富有詩意。這句話寫得好,就這句話該加5 分。繼續讀。

生:誰知他這是害我們!

師:“害”字加引號嗎?

生:沒有。(生笑)

師:大家説要不要加引號?生(全體):要。

生:我覺得主要是我們太輕“敵”。以為陷阱很淺,走過去沒關係,所以放心大膽地跟着“引導者”? 於老師走。

師:晦,這個破折號用得好,跟着引導者? 於老師走。繼續!

生:被牽進“陷阱”,還以為不但會順利過去,而且會被稱之為勇者。誰知這是白日做夢。朋友,做事千萬要三思而後行。知果草草了事,不但會被人罵,而且要賠錢。這錢可是血汗啊!

師:同學們聽見沒有?這錢可是血汗呀!繼續!

生:不扯遠了。就説近的吧。比如做作業,如果不做好,不但會被老師罵,也會被家長罵。

師:暫停!“罵”在温嶺是不是批評的意思?

生:是。

師:那就好!(生笑)

生:看,如果不三思,要惹多少禍。最後一點,我要提醒大家,做於永正老師出的試卷,要百分之一百二十地仔細。(生笑)

師:這是教訓,做我出的試卷要百分之一百二十地仔細。最後這句話好,雖然有。點扯遠了,但是中心明確,説明了不管做什麼事,都該按要求做。這是一篇非常好的作文,形散神不散。起評分100 , 再加5 分,105 分!

生:謝謝老師!

再現生活情境,變化中求藝術 篇九

師:我説過,只要你注意聽,會傾聽,就會寫出好作文。聞其聲不見其人,但通過聲音可以想象他們説話的樣子。下面我們繼續學習寫作文。於老師説過一句話:沒有變化就沒有藝術。這節課要變個樣子,變個形式,請大家看一幕啞劇。顧名思義,啞劇就是光有動作,沒有聲音。上節課聞其聲不見其人,想象的是説話的樣子。那麼這節課呢,就是見其人不聞其聲。想象他們會説什麼,反過來啦。我在劇

中扮演一位老師,他扮演同學。你們看了以後給他起個名兒,根據你的分析,他叫什麼更合適。好,現在就開始啦。注意看,注意想。

(師生合作演啞劇)

師:演完了,看懂了嗎?看懂了請你想一想,劇中這位老師取個什麼名好,這個同學叫個什麼名字?抓緊時間,一氣呵成。強調兩點:第一,對話要分自然段;第二,提示語要變化。分段,注意提示語,就這兩點。

[於永正作文的教學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