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720災害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6W

720災害心得體會多篇

720災害心得體會篇1

“大海”在我心目中幾乎是一個形容詞,意味着“壯觀”“雄偉”“浩蕩”,當然,我還知道它“無邊無際”。關於“大海”的知識,課本上就是這麼教育我們的。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環島路的海邊看大海。一會兒,太陽漸漸升高,大海也漸漸甦醒了,慢慢得,大海開始吼叫起來,大海好象發怒了,一排一排的巨浪向礁石撲過來。大海真的發怒了!洶湧澎湃的大海啊!剛才還温順得像綿羊一樣的大海,現在便波濤洶湧起來。此時我開始感到恐懼,但是我又喜歡這種氣勢,因為它讓我感到刺激,它又讓我心動。

突然,烏雲密佈,好象暴風雨要來臨了。於是大海又發怒了。掀起層層浪濤,呼嘯着衝向海岸。泥沙面對洶湧的大海,畏懼了,在怒濤中翻滾着,它們被捲入深深的海底。在那裏,將再也看不到燦爛的陽光。礁石也發抖了,它們這些礁石呀,為了把自己對大海的恐懼掩藏起來,裝出怒吼的樣子擋擊海浪,被激怒的浪濤猛烈地衝向礁石腳下的碎石,海水從礁石的縫隙中衝進去,把礁石腳下的泥沙碎石沖走,大海又掀起巨浪,把礁石蓋在波濤之下……

雷聲轟響,大海終於狂怒了,瘋狂的撞擊海堤,發出巨大的轟鳴,簡直成了一個狂暴的惡魔。

過了很久,風漸漸停了,雨也漸漸停了,狂暴不可一世的海浪帶着失敗的沮喪退走了……天邊,朝陽,金輝豔麗,暴風雨的.黑夜終於過去了,黎明,終於到來,我帶着沉重的心情回家了。

720災害心得體會篇2

自然災害,包括人造災害,都是人們最大的敵人。自然災害有許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應、颱風等。人造災害有火災、水土流失等。遠在古代,人們沒有防範意識,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懂得用科學道理、實用的方法來保護自己,減少災害威脅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將告訴大家怎樣用科學的方法來防震減災,保護自己,保護家園。

據調查,全國有許多地方發生大地震,如1514年雲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遼寧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瓊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災害,損傷慘重,特別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萬人死亡和受傷。

我認為國小生在防震減災中能發揮作用。只要我們多看有關書籍,把知道的知識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讓這知識一傳十、十傳百,讓每一個人都知道。知道聽到地震來了要鎮定,不要胡亂傳謠。地震時不要驚慌,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只要我們平時多向人們宣傳有關地震的知識,在地震時,人們便知道如何保護自己,這樣便減少了地震的災害,減少了死亡率,減少了財產的損失,還讓人們懂得地震知識及地震科普常識。

地震的威力十分的大,為了不讓美麗的城市變成廢墟,為了不讓擁有幸福家庭的孩子變成孤兒……我們從小就要知道如何在地震中逃生,不要慌張地向户外跑,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傢俱的下面,户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當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衞生間等開間小、不易倒塌的空間、牆角或桌子等堅固傢俱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

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高層大廈以及附近的建築物的電梯,都裝有管制運行的裝置,地震發生時,會自動停止,停在最近的樓層。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要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繫、求助。居住在地震區的每一個人,必須時常慎重地考慮到為未來地震要做那些準備工作?無論你在家裏或正在工作,在商店裏、在街上、車上和你所去的其它地方,如你事先考慮了發生地震前該做些什麼,那你就更可能保持鎮靜而理智地採取行動。

下面所敍述的條文是地震到來前要做的一些準備工作,其中包括每個人必須儘快採取的簡單行動,另外還提出更為安全的措施。常備幾個手電筒和備用電池,放在隨手可取的地方,也可在你的牀邊放一個手電筒。隨身備好最基本急救用品,"並掌握急救的程序(嚴重的災害之後,各家醫院將擠得水泄不通,醫務人員則忙於搶救更嚴重的傷員)。最好能備有你和你在一處的其他人所需的足夠特效藥品。在你的電話機旁寫下救護隊、救火隊和警察局的電話號碼。

地震前動物比人先知先覺的科學道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動物的異常現象在我國古代地震資料中早有記載。據不完全統計,在震前有異常的動物就有幾十種,空中飛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無處不在。

我國地震區羣眾根據地震前動物異常反應編寫了預報地震的歌謠:

震前動物有預兆,羣測羣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圈,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樹上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貓銜着小貓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朝水面亂跳躍。

蜜蜂羣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觀察,綜合異常作預報

如果先做好了這幾點,會減少災害的發生,或者一旦災難發生時會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便是保護自己。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讓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720災害心得體會篇3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堅決落實責任制,堅持預防預備和應急處突相結合,加強汛情監測,及時排查風險隱患,有力組織搶險救災,妥善安置受災羣眾,維護好生產生活秩序,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各級黨委和政府,廣大黨員幹部應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守底線,不越紅線,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發展理念,有效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強化災前預警、加強災時救援、及時災後救助,築牢築實防洪“大堤”。

排治災害隱患,未雨綢繆,強化災前預警,突出大堤“防”屬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然災害防治,基礎在“防”、關鍵在“治”,要將“防”屬性融進防洪“大堤”,還需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層層壓實責任,條條細化舉措,未雨綢繆,功在平時。廣大黨員幹部要切實履行自然災害防治責任,以“防”為前提,將“治”落實,將地質災害點、洪災多發點等災害隱患點排查彙總,實行掛圖作戰,“防”“治”相結合,藉助專業力量,治理隱患、消除隱患,防患於未然。各級各部門應加強跨部門聯合作戰,建立多部門預警預報預判分析,及時發佈降雨、洪水、地質災害等信息,基層組織要緊盯薄弱環節,及時做好防汛抗洪應急物質儲備,保證人身安全的前提條件下,轉移重點區域羣眾財產。未雨綢繆,做好防治工作,以“防”夯實“大堤”基礎。

提升救援能力,臨危不亂,加強災時救援,突出大堤“減”屬性。“練為戰、練即戰”。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的工程,要求常抓不懈,以提高應急救援響應的及時性、提升救援隊伍戰鬥力、突出指揮人員的專業性、磨合“戰指”之間的協調性為目的,開展救援訓練,有效提升應急救援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同時,各級黨委、政府應加強民間救援組織的支持力度,做好登記管理工作,充實整合專、兼職救援隊伍,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名錄庫,做好調度準備。鼓勵支持有能力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引導企業創新價值觀念,在提升自身應急能力,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同時參與到防洪救災中,提升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競爭力,為人民羣眾幸福生活、社會穩定發展盡一份力所能及的責任。作為羣眾自身,應加強防汛自救知識學習,增強自救能力,改變避險態度和能力。整體提升救援能力,讓“減”築實“大堤”壩體。

保障民眾生活,扶危拯溺,及時災後救助,突出大堤“救”屬性。有效應對災後救助工作,首要工作是做好應急物資統計、儲備工作,應急、發改部門應及時根據實際情況,做好物資分析及時提出應急物資採購計劃,及時採購儲備相關應急物資。災害發生後,基層黨組織要及時組織好受災羣眾,將他們轉移安置到安全地帶;黨員幹部要及時準確無誤地做好羣眾受災信息統計,及時上報上級部門,針對性地作出救災指令和物資調度;基層黨組織要及時開展受災救助工作,將食物、水、日常用品等應急物資送到羣眾手中,保證羣眾基本生活正常有序進行。針對受災嚴重的羣眾要及時派出專業的心理醫生,在消除身體疲憊的同時,對受災羣眾進行精神引導、心理治療,舒緩負面情緒和心理壓力。作實做細災後救助工作,讓“救”抹去“大堤”“蟻穴”。

720災害心得體會篇4

一、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的現狀

我國目前已建立起了較為完善、廣為覆蓋的氣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等地面監測和觀測網,建立了氣象衞星、海洋衞星、陸地衞星系列,並正在建設減災小衞星星座系統。

在氣象監測預報方面,建成了較先進的由地面氣象觀測站、太空站、各類天氣雷達及氣象衞星組成的大氣探測系統,建立了氣象衞星資料接收處理系統、現代化的氣象通信系統和中期數值預報業務系統。

全國已形成了由國家、區域、省、地、縣五級分工合理、有機結合、逐級指導的基本氣象信息加工分析預測體系。

為了監測江河洪水,國家組建了由數目眾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組成的.水文監測網,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區洪澇災害易發區警戒水域遙感數據庫,將遙感技術在“八五”期間應用於洪災監測。

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有些領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另外,利用現代科技積極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如農區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這些技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對防災減災發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在地震監測和抗震方面,組建了400多個地震觀測台站,“十五”期間進行了數字化改造,由48個國家級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國家數字測震台網和由300多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20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網以及若干個流動數字測震台網、數字強震台網構成了中國數字測震系統,建立了大震警報系統和地震前兆觀測系統,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監測預報系統,編制了全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和震害預測圖,確定了52個城市作為國家重點防震城市,對全國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區的工程建築,實施綜合性震害防禦,對城市和大中型工礦企業的新建工程進行了抗震設防,完成了多條鐵路幹線、主要輸油管線和多座骨幹電廠、大型煉油廠,一批重點骨幹鋼鐵企業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庫的抗震加固。

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加強了對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質災害的勘查防治工作,採取了包括工程防禦體系、生物水保防禦體系、管理防護體系,社會管理體系和預測及報警體系在內的綜合防禦體系,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把生態建設與防災減災相結合,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田還湖、退田還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極大地防止和減輕了地質災害的危害和損失。

全國已建立了25片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實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萬多條水土流失嚴重的小流域,開展了山水田林綜合治理。

先後確立了包括“三北”防護林、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沿海防護林、平原農田防護林、淮河太湖流域防護林、珠江流域防護林、遼河流域防護林、黃河中游防護林和太行山綠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業生態工程。

此外,還發射了“資源一號”、“資源二號”衞星,廣泛應用於資源勘查、防災減災、地質災害監測和科學試驗等領域。

二、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缺乏綜合協調

長期以來,我國的災害管理體制基本是以單一災種為主、分部門管理的模式,各涉災管理部門自成系統,各自為戰。

由於沒有常設的綜合管理機構,各災種之間缺乏統一協調,部門之間缺乏溝通、聯動,造成了許多弊端,如缺乏綜合系統的法規、技術體系政策與全局的防災減災科技發展規劃;缺少系統的、連續的防災減災思想指導,不利於部門之間協調;缺少綜合性的防災減災應急處置技術系統;缺少專門為災害救援的綜合型救援專家、技術型隊伍;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防災減災科學技術體系;信息公開和交流渠道不順暢;資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學決策評估支持系統與財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響防災減災實效。

2、投入不足資金渠道單?

全國每年投入到防災減災科技研發和應用的經費十分有限,在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科研設備購置、防災工程建設、防災減災基礎研究和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

主要是因為我國防災減災科研基本依賴於財政撥款,資金來源渠道單一。

由於防災減災科研具有的社會效益遠遠大於近期經濟效益,很難吸引企業資金和社會資金主動投入,造成防災減災科技發展和技術推廣滯後。

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廣的中間環節與適合防災減災工作規律的運行機制,防災減災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低,一些防災減災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率不足10%,嚴重影響了全國防災減災工作的深入進行,影響了全國防災減災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3、科技資源尚待優化配置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資源主要集中在氣象、地震、地質、環保等領域,由於缺乏宏觀協調管理及傳統的條塊分割現狀,一方面各領域主要關注本領域的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研發工作主要侷限於解決本領域存在的技術問題,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資源沒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開發與應用水平發展很不平衡,在基礎地理信息、救災設備和隊伍建設方面低水平重複建設嚴重。

另一方面,儀器、設備、資料、數據等都由部門、單位甚至個人所有,不能實現資源共享共用,資源條件不能系統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無法形成合力和整體創。

720災害心得體會篇5

“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颱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乾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以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和能力,人們還無法阻止自然災害的發生,也無法抵禦自然災害的破壞。但是完全可以根據自然災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儘量地減少損失。

1、雷電防範

雷電天氣時,要留在室內,並關好門窗。不宜使用無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電視、音響等電器,不宜使用水龍頭。雷雨時,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築物外牆,應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臵。減少使用固定電話和手提電話。切勿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不宜進行室外球類運動,離開水面以及其他空曠場地,尋找地方躲避。切勿站立於山頂、樓頂上或其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切勿處理開口容器盛載的易燃物品。在曠野無法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築物內時,應遠離樹木和桅杆。在空曠場地不宜打傘,不宜把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杆等扛在肩上。不宜開摩托車、騎自行車外出。(

2、暴雪、冰雹防範

暴雪天,要注意添加衣物,注意保暖;要減少室外活動,避免凍傷。下冰雹時,應在室內躲避;如在室外,應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護頭部,並儘快轉移到室內,避免砸傷。

720災害心得體會篇6

根據區和街道辦事處關於組織開展“國際減災日”系列活動方案,x月10日至16日防災減災宣傳週期間,圍繞活動主題“城鎮化與減災”,街道職能科室會同社區單位有關部門並組織居民區共同參與,組織開展全方位多形式的防災減災知識的科普宣傳活動,推動防災減災與城鎮化建設相結合,切實提高社區防災減災能力和水平,主要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廣泛宣傳,提高羣眾知曉率

為提高居民防災減災能力,增強居民防災減災意識,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宣傳週內,x網站開設防災減災專欄,通過街道公共文化服務信息平台發送“災禍的預防與應急知識”,宣傳普及火災逃生辦法和減災知識和技能。

x月10日,生活服務中心在小遊園開展防災減災大篷車宣傳活動。

在28個居委會、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發放系列防災減災手冊。居委會利用宣傳欄、宣傳櫥窗、黑板報出專題宣傳板報、張貼宣傳海報。有液晶顯示屏的居委會滾動播放宣傳公益片和“防災減災”宣傳口號,組織社區居民學習收看公共安全科普宣傳視頻,通過防災減災知識的科普宣傳和基本技能的普及,引導居民關注並識別身邊的各類風險,提高防災減災意識、普及防災自救基本常識,提高防災自救能力。

二、開展排查,清除隱患,減少災害損失

結合創全工作、“美麗樓道”創建工作,居委會在街道有關部門的指導和配合下,發動社區居民、平安志願者開展社區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居委綜治幹部、物業經理、社保隊員、消防志願者、平安志願者等一起對社區內、樓道內的消防設施進行檢查,確保消防栓在發生意外時能正常使用,水流量達到要求。滅火器在有效期內,能安全使用。按照創建標準,為確保樓道整潔、過道、逃生通道暢通,組織市民巡訪團和志願者開展樓道檢查,對可能存在隱患的地點進行實地排查,動員、組織人員拆除公共通道部位的私裝鐵門和鞋箱。

街道綜治辦聯合派出所重點對社區的紙盒十七廠和城中村姚家塘進行了防火安全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組織力量予以整治,預防火災和安全事故的發生。還與派出所、房地辦對居民區羣租情況上門進行了集中檢查和整治。

街道紅十字會在x路開展“世界紅十字日”主題活動,對社區居民以及社區中學開展救護知識培訓,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提升緊急情況下自救互救能力,限度減少生命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