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求學之路心得體會及感悟 求學經歷及感悟【通用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6K

求學之路心得體會及感悟 求學經歷及感悟【通用多篇】

有關求學之路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一

一開始我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像樹,通過“小博士”的介紹瞭解橡樹的外形特徵、生長環境和價值作用。“小博士”的介紹詳細又齊全,使孩子們對橡樹有了比較充分的認識。再通過尋找課文中描寫橡樹的句子:“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樹。它是那麼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啟發學生自己想象這棵橡樹的形狀,説説這棵橡樹的特點,請一位同學上台畫出他心目中的這棵挺拔、高大的橡樹,全班同學再加以改進和補充。至此一棵散發着勃勃生機的橡樹聳立在同學們的眼前,大家對橡樹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

其次通過過往人們的評價:“築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讓孩子們聯繫生活實際理解什麼是“高尚”的基礎上,思考:過路人為什麼説築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從課文的什麼地方能感受到築路人那顆高尚的心?讓學生在築路人如此珍愛一棵樹這種不平常的行為中,在對生命的尊重中,在對環境的保護中,深深感受和體會築路人那顆高尚的心!

整堂課我引導着學生自己將課文讀懂、讀活,儘量避免分析教材,課堂上把質疑——尋疑——解疑的主動權都交給了學生。圍繞課文的重點和中心句“築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本節課我採用的是變序的閲讀設計(首——尾——中),讓學生先了解故事的開頭和結局,並讓學生自己從故事的結局提出問題,然後循着故事的結局再去探討故事的起因和發展,這樣將理解課文結尾這個含義深刻句子的難點化解了,並以此為主線貫穿了整節課。

學生通過尋找高尚的行為和高尚的心靈,深入學習課文的語言,從語言中體會、感悟,獲得和作者一樣的情感。同時通過對文本的個性解讀,實現與文本的交流、對話。而適時加進對修路工程的瞭解,從新的視角感受,加深對築路人為保護橡樹而做出的各種努力和犧牲的瞭解。最後通過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進行對比,更加突出工程師和築路工人強烈的環保意識。

由《路旁的橡樹》引發學生對隨意毀壞森林的思考,由毀壞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的問題引發對環保問題的關注;由一個小村莊聯想到許多小村莊,由鄉村聯想到城市,由中國聯想到世界,聯想到地球——我們的家園,學生的思維隨着感情的指揮棒自然流淌。

讓學生質疑,他們對“高尚”一詞不太理解,通過研讀課文,體會工程師內心複雜的思想鬥爭,特別是理解他如果選擇砍去橡樹,也一樣可以得到讚美或者得到更多的讚美,但最後卻作出了這樣的選擇,讓學生懂得,在平凡小事中,在矛盾掙扎中,能讓好的思想佔上風就是一種高尚。在教學過程中,反覆地讓學生朗讀課文的最後一段,讓“高尚”一詞在學生的心靈上打上深深地烙印,把這種環保意識落實到自己的行為中去。

在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重點的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美好的行為時,除了讓學生感受他們品格的高尚,還不失時機地安排一些語言訓練。看着這個彎曲的馬蹄形進行説話練習,讓學生想象風中的橡樹在跟人們説些什麼,這樣的練習既讓學生體會到這像箭一樣筆直的公路上,這唯一的馬蹄形的彎,昭示了築路工人高尚的心靈,又讓學生在説話練習中,錘鍊了文字的準確性,提高了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把學生的視線引向廣闊的生活課堂,讓學生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在學完課文之後,我讓學生了解身邊保護環境或破壞環境的事例,把學生的視線從語文之河引向廣闊的生活之海。

雖然自己很努力,想離完美更近一些,但回頭審視自己的課堂,還存在着一些不足:

1、在理解課文時,過於注重了對文本的解讀,卻忽略了朗讀的訓練,如工程師與築路工人沉默不語時的場面,如果能讓學生通過朗讀加深體會,效果可能會更好。

2、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但自感放手不夠,老師扶得還較多。對於略讀課文,應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毛澤東的求學經歷 篇二

毛澤東的求學經歷和人生轉折

從1910年秋,17歲的毛澤東第一次離開家鄉,到距家50裏外的湘鄉東山高等國小堂讀書,到1921年參加標誌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黨的一大,毛澤東實現了由崇尚改良主義、革命民主主義,到初步共產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的一系列轉變,成為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五個“半年”:三易學校,半年當兵,半年自學

毛澤東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小時候接受的是私塾教育,讀的是四書五經等傳統經典,他一讀就是6年。他雖然熟讀這些經典,但並不喜歡。雖不喜歡,但學習起來卻也極為認真,這使得他從小打下了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因此,無論是後來毛澤東那些充滿睿智的宏篇論著,還是那些大氣磅礴的詩賦文章,都無不閃爍着民族文化的光輝。那時的毛澤東經常偷偷地閲讀《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這些“雜書”,書中的故事常常引起他深深的思考。像《水滸傳》裏聚集梁山造反的人物,是少年毛澤東心目中的大英雄,而且這種影響是意味深長的,在以後的歲月裏,《水滸傳》是一直陪伴毛澤東的書籍之一。書讀的越多,毛澤東就越感到知識的匱乏,為此,他曾寫下了這樣一首詩歌,表達了對知識的渴望:天井四四方,周圍是高牆。清清見卵石,小魚遊中央。只喝井裏水,永遠養不長。

毛澤東決心走出家鄉,走出封閉式的私塾學堂,到外面的世界闖一闖,到那些新式學堂學些新知識。但是,講求實用的父親

卻不想讓他在學堂裏呆得太久,尤其是不喜歡他總讀那些沒有用的“閒書”,而是希望他到湘潭城裏的一家米店去當學徒,學成後回來打理和繼承家業。對此,毛澤東極力反對,因為他實在不想一輩子小富即安,永遠做個井底之魚。為了能繼續求學,他幾乎動用了所有的長輩、親朋和好友去當他父親的“説客”。父親終於同意讓他繼續求學,到湘鄉縣立東山高小讀書。從此,毛澤東離開了韶山沖,也開始了他一生最具傳奇色彩的偉大人生。

初來東山學堂,毛澤東立即顯露出他的超凡才華。在入學考試的作文題“言志”中,毛澤東抒發了自己求學救國的志願。他的作文被老師們爭相傳閲,老師讚賞 :學堂多了一名救國俊材”。在東山學堂,毛澤東眼界大開。在這裏,他感受到了老師們鮮明的愛國思想,接觸到了自然科學和西學的一些新學科,學了一些外國的歷史和地理知識。他第一次聽説美國這個國家。當他聽老師講“華盛頓經八年苦戰,始獲勝利,遂建國家”時,他説,“中國也要有這樣的人物”。在東山學堂學習的短暫日子裏,救國救民、改造社會的思想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裏。

毛澤東在東山學堂只學習了半年。就是這半年,使毛澤東實現了由小時候信佛,以後相信孔孟,到信仰改良主義的轉變。東山學堂是一所提倡“新學”的學堂,在這裏,毛澤東深受康、樑的影響。他的同學文運昌(也是他的表兄)送給他一套《新民叢報》和一本記述康有為倡導變法的書,這套書報,毛澤東“讀了又讀,直到差不多背得出來”。他認為中國應當像日本“明治維

新”那樣,通過君主立憲實現富國強兵。他在讀過的《新民叢報》上寫道:不能像以往誤國朝廷那樣“法令由君主所制訂,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誠服”,應該像君主立憲國家那樣“憲法為人民所制訂,君主為人民所推戴”。雖然這個時候的中國已經遠離改良主義正處在辛亥革命的前夜,康、樑的思想行動早已落伍於時代,但是,毛澤東畢竟從研究康、樑及其改良主義學説開始,使他的思想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啟蒙。

毛澤東讀書極為勤奮,再加上他比同學們的年齡要大一些,更懂得學習的可貴。所以,東山學堂滿足不了毛澤東如飢似渴的求知慾。他聽人説,要想學得更多,就要到長沙去,因為那是個大城市,是湖南的省會,有好多更高級的新學校。而東山學堂的校長、老師、同學,看到他年齡較大,學習成績又好,都建議他去長沙考中學堂,繼續深造。

1911年春天,東山學堂的賀嵐岡老師應聘到長沙的湘鄉駐省中學任教,賀嵐岡對毛澤東説,願意帶他前往讀書。毛澤東再次衝破家庭的阻力,挑着行李走到湘潭城,第一次坐輪船到長沙,並順利地考入了湘鄉駐省中學。臨行前,他改寫了一首詩夾在了父親的帳薄裏,父親偶然翻到了,上書:“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首詩,表達了青年的毛澤東立志求學和男兒志在四方的豪情壯志。

毛澤東從偏僻的農村第一次來到新舊思想鬥爭激烈的長沙,進入長沙湘鄉駐省中學讀書。毛澤東在這裏又度過了大約半年的

學習時光。初到省城,毛澤東視野大開。他除了讀書,開始更多的關注社會變革,並由此開始了他人生中的又一次重大轉變——走向革命民主主義 。在長沙,他第一次看到革命派辦的《民立報》,他由此知道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並被孫中山的革命民主主義深深吸引。毛澤東以極大的熱情關注《民立報》併成為它的忠實而熱心的讀者,接觸到許多革命言論。當他在這張報紙上讀到黃興領導廣州黃花崗起義的新聞時,思想受到巨大的衝擊。黃興在廣州武裝起義震驚全國,學生中欲投身革命的人,更是躍躍欲試。

毛澤東就是這“躍躍欲試”中的一個。一天,他在校園裏貼出文章,公開發表政見:必須把孫中山從日本召回,擔任新政府的總統,由康有為任國務總理,梁啟超任外交部長。儘管他還沒有放棄“對康有為、梁啟超的敬仰”,但對革命民主主義已有很高的熱情。他毅然剪掉辮子,以示反清的決心。

不久,辛亥革命爆發。毛澤東異常興奮,覺得正在激烈進行的戰鬥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其中,決定投筆從戎,北上武漢參加革命軍。正當他和幾個朋友整裝待發的時候,長沙革命黨人於10月24日發動武裝起義,成立了湖南軍政府。毛澤東隨即投入長沙革命軍。他沒有參加學生軍,而是投入湖南新軍混成旅五十標第一營左隊當了一名列兵。

毛澤東在長沙革命軍中度過了半年。他不怕吃苦,極其認真地參加軍事訓練。每月得到的七塊大洋軍餉,他基本上都是用來

購買書報。這期間,他從《湘漢新聞》上讀到一篇關於社會主義的文章。這是他第一次知道“社會主義”這個名詞。雖然這只是江亢虎所宣揚的社會改良主義,但他對這個新東西還是給予了極大的關注,還寫信同東山學堂的朋友和同學討論。

毛澤東跟軍隊中的大多數士兵以及正副目(即正副班長)和排長都建立了友好的關係,常常幫助他們寫家信和講解報紙上的新聞,同志們都很尊重這個列兵,認為他有學問,他同士兵中的一個鐵匠和一個礦工特別親近,極其喜愛他們的質樸。1950年夏天,他收到當年同他有過友誼的一個副目的來信,毛澤東親切地給這位四十年前參加過辛亥革命的副班長回了信。

然而,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很快被袁世凱竊取。毛澤東倍感失望,決定退出新軍,繼續讀書,以探索新的思想。

毛澤東開始關注報紙上的招生廣告,在專業的選擇上舉棋不定。他一連投考了幾個實業、警察、法政、商業等專門學校,都不滿意。1912年春,毛澤東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湖南全省高等中學校(第二年改為第一中學)。經歷了辛亥革命的風雲變幻,青年毛澤東愈發感到讀書的重要,所以學習起來也就更加自覺、刻苦。一位國文教員很欣賞他的文才,見他喜歡讀課外書,便借給他一部《御批通鑑輯攬》,這是自上古到明代共一百一十六卷的中國曆代編年史。我們很難想象,這個十九歲的剛剛從閉塞的農村走出來的、剛剛睜眼看世界的青年,以一種什麼樣的毅力和境界讀完了這套浩如煙海的歷史鉅著,而且還寫下了不乏真知灼

見的體會性文章。現在有幸留存下來的《商鞅徙木立信論》,也許是毛澤東諸多文字中能找到的第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全文僅六百字,老師的批語卻有一百五十字,不僅文字精煉、極具文采,更為重要的是立論和觀點非常突出。如文章劈頭就説:“吾讀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歎吾國國民之愚也,而歎執政者之煞費苦心也,而歎數千年來民智之不開、淪亡之慘也。”由此可見,這時毛澤東的思想已經又達到了一個新水平,也反映了他政治意識的逐漸成熟。

毛澤東在這所學校也是隻讀了半年,因為他覺得這種學校的校規太刻板,令人窒息,而且學校所開的課程也實在有限,遠不能使他滿足,所以他決定退學。毛澤東對他認定的事情,是敢於採取驚世駭俗的行動的。1912年7月暑假前,毛澤東不顧老師、同學的勸阻,毅然決然地離開了省立一中。他覺得上這個學校還不如自學好。他給自己定了一個龐大的自學計劃,每天從寄住地長沙新安巷的湘鄉會館,步行三里路到瀏陽門外定王台的湖南省立圖書館自學。

從這時起,毛澤東風雨無阻,每天圖書館一開門,他就進去,中午吃兩塊米糕,直到關門才離開。事情果然如毛澤東所願,在他自學的這又一個半年裏,他按照自己想法和計劃,學到了很多,思想再次得到昇華。在這裏,他讀了許多社會科學和人文類的書籍,包括世界歷史和地理教材,近代啟蒙思想家、科學家、經濟學家的著作。他第一次看到了世界地圖,站在那兒懷着極大的興

趣研究了它。這時的毛澤東開始真正體會到了人類的知識寶庫有多麼大,世界有多麼大。毛澤東自學的這段經歷,對他人生的影響極大,影響到青年毛澤東後來思想發展的方向。這其中,毛澤東的一個重大轉變就是他開始把目光投向世界。在思想層面上,他開始擺脱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而上升到資產階級民主主義。

就在毛澤東按照自己的意願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裏,並深感“極有價值”的時候,遠在家鄉的父親得知兒子在長沙“無所事事”,拒絕繼續資助毛澤東。毛澤東居住的湘鄉會館也被佔了,住進了一些被遣散的湘鄉籍士兵,經常滋事打架。無法再住下去了,毛澤東決定重回學校,繼續求學。

一個“五年半”:博覽羣書,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經過慎重考慮,毛澤東決意報考師範學校。直接原因是為了能讓父親給予他必要的求學費用,以維持最低的生活,同時,還可以得到學習的機會。另外師範學校不收學費,膳食、住宿及費用又很低廉。同時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時毛澤東覺得開啟民智,必須從教育入手。1913年春,毛澤東又是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湖南公立第四師範。校長看到了他考試時作文答卷,連連讚歎:“這樣的文章,我輩同事中有幾個做得出來!”次年春,第四師範合併到第一師範,毛澤東被編入預科三班,該年秋,預科期終考試,毛澤東成績優秀,編入本科八班,同學30人。

湖南的師範教育始於1903年,第一師範即創立於該年,最初稱湖南師範館,前身是南宋著名理學家張栻講學的城南書院,

同朱熹講學的嶽麓書院只有一江之隔。這所學校,不僅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是毛澤東以前就讀的幾所學校不能比擬的,而且學校的辦學理念、教育風格也令人耳目一新。如學校特別強調“道德實踐”、“身體活動”、“社會生活”,強調要從人格、學識等方面全面培養學生。學校既注意聘請了一批學識淵博、思想進步、品德高尚的教師,也注重吸引那些追求進步的熱血青年來一師就讀。這些,都對毛澤東產生了十分巨大的影響。他在湖南師範打下了深厚的學問基礎,獲得了社會活動的初步經驗,結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始成為一個能夠獨立思考問題,有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見解的青年。

這一次,毛澤東 沒有“見異思遷”,而是安下心來,用五年半的時間接受了一次完整的師範教育。

在一師,毛澤東遇到了許多像楊昌濟、徐特立這樣的好老師,他們的人品和學識都給正處於人生昇華階段的毛澤東以極大的影響。楊昌濟先生,被毛澤東稱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給我印象最深的教員”。 楊昌濟曾留學日本六年,畢業後又在英國學習三年,後又在德國考察教育一年,同時他對中國古代文化也有極深的研究和修養,所以,他特別主張搞學問要“貫通今古,融合中西”,而自己一定得有分析、甄別和批判的精神。楊昌濟還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鼓勵學生要有高尚的理想,要努力奮鬥,要有朝氣,有獨立心,能立定腳跟。辦事要精細,“小不謹,大事敗矣”。用現在的話説,成功細節中。可以説,毛澤東在一師

讀書五年半,始終從這位恩師那裏受益終身。毛澤東也特別推崇徐特立先生的“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方法。所謂“動筆墨”,就是不只是讀前人的書,而且要經過認真思考和消化,把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寫下來。讀書必動筆墨,這是毛澤東一直保留着的一個學習習慣。一師學習期間,毛澤東每天寫日記,讀報寫摘記,讀書寫筆記、作眉批,對不易找到的好書,有時整本地抄下,如楊昌濟翻譯的《西洋倫理學史》,尚未出版,他就借來,一字不漏地全文抄了下來,共七大本。

這個時候,毛澤東形成了自己的讀書方法。他既善於“靜中求學”,為此可以一個人跑到山林裏,靜靜讀書,也能夠“鬧中求靜”,為此有時他特意坐在車水馬龍的街心看書。毛澤東以他自己頗具個性的方式,如飢似渴地讀書,除了認真地上老師們開設的課程、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他還廣泛閲讀國文、歷史、地理、哲學,還不間斷地閲讀報紙和新來的書籍。在學校,毛澤東幾乎每天都是起得最早的一個,洗漱之後,就到自修室讀書。課餘時間他不是到閲報室看報,就是到圖書館找書,大家睡覺了以後,他還常常在飲茶室和走廊等處看書,因為這些地方的燈光是通宵不熄的。

一師時的毛澤東,不但貪婪地讀書,而且開始用自己的視角觀察世界,用自己的語言和觀點分析和解剖世界,他讀書的興趣總是和對時勢的關心結合在一起。受楊昌濟老師道德救世思想薰陶,毛澤東寫的文章《心之力》得了許多人羨慕的100+5分(滿

分為100分)。1915年以《新青年》為號角的新文化運動,以其追求民主與科學的嶄新思想影響着毛澤東,他隨即成為《新青年》的熱心讀者,而陳獨秀則成為他崇拜的人物。毛澤東曾説他當時非常佩服陳獨秀的文章,有一段時間陳獨秀“代替了梁啟超和康有為,做了我的崇拜人物。”在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毛澤東在思想上發生了一個重要變化,就是徹底拋棄康、樑維新變法思想,開始向激進民主主義思想轉變。1917年4月1日,24歲的毛澤東在《新青年》上發表《體育之研究》一文。這不但是毛澤東一生中第一篇有代表性的學術論文,也是中國現代體育史上最早的文獻之一。此文並非就體育論體育,而是從國力弱,“民族之體質日趨輕細,此甚可憂之現象”的高度談起。

這期間,毛澤東越來越不滿足於做書齋裏的學問,尤其是新文化運動這樣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在不斷地影響着毛澤東、改變着毛澤東。這時的毛澤東開始更多地關注社會變動。1915年,袁世凱為了使日本支持他復辟帝制,竟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的主要條款。一師學生將幾篇反對賣國條約的言論彙編成冊,題名《明恥篇》,毛澤東更是義憤填膺,揮筆在封面上寫道:“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國?在我學子!”毛澤東還冒着生命危險,在長沙城內散發反袁稱帝的小冊子。 這時的毛澤東也十分重視社會實踐和接觸工農羣眾。在一師的高年級,他經常利用課外時間和附近的羣眾接觸。1917年夏,他利用暑假和一位朋友徒步九百餘里,足跡遍及五個縣,花

了一個多月時間,到農村進行社會調查。毛澤東特別崇尚這樣的社會調查,認為它既是“鍛鍊筋骨”,更是鍛鍊意志。這時期的毛澤東還十分熱心地主持過學友會,創辦過工人夜校。

與社會的實際接觸,使毛澤東體會到要改造社會必須組織一個堅固的團體,要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1917年冬,他和幾個朋友發起組織“新民學會”。1918年4月,在蔡和森的家中正式成立。“新民學會”的宗旨,開始是“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隨着實踐鬥爭的發展,到1920年,改為“改造中國與世界”。這個學會後來成為革命羣眾運動在湖南的核心力量,許多會員後來加入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毛澤東在一師讀書期間,一直受到許多老師和同學的敬愛。老師們認為他是“異才”,是“偉器”;同學們認為他是“智囊”,是“怪傑”。1917年6月,毛澤東參加一師學生“人物互選”,全校11個班,四百多人蔘加,34個人入選,他得票最多。1918年6月,毛澤東從一師畢業,結束了他五年半的師範生涯,這標誌着他完全走向社會。

兩次赴京:成為徹底的馬克思主義者

一師畢業後,毛澤東當了一段時間的國小教師。兩個月後,為了籌備新民學會會員赴法勤工儉學,毛澤東第一次來到北京。10月,為了生活上的需要,同時便於在北大聽課,經楊昌濟介紹,毛澤東在李大釗任主任的北大圖書館作助理員。這使得毛澤

東除了能夠更方便地讀到那些進步的書刊、報紙,有條件在學術空氣最為濃厚的北大聽課、參加學術活動,也使他有機會能和包括李大釗在內的一批最早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先進分子接觸,有機會接觸當時新文化運動的頭面人物,直接站在了新文化運動的前沿地帶。這個時候,李大釗論十月革命和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正陸續發表。在這樣的氛圍裏,尤其是在李大釗的影響下,毛澤東開始向着馬克思主義者轉變。毛澤東懷着極大的熱情拜讀李大釗的《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歌頌俄國十月革命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還積極參加了李大釗組織的各種學術活動。毛澤東在談及自己這段人生經歷的時候曾説:“我讀了六年孔夫子的書,又讀了七年資本主義的書,到一九一八年才讀馬列主義。”1949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機關從西柏坡遷往北平時,毛澤東曾無限感慨地説:“30年了!30年前我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而奔波。在北平遇到了一個大好人,就是李大釗同志。在他的幫助下,我才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可惜呀,他已經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是我真正的好老師,沒有他的指點和教導,我今天還不知在哪裏呢!”

1919年3月,毛澤東和湖南籍的赴法勤工儉學的學生去上海,在上海的20多天中,他兩次參加學生們的聯歡會。4月,病重的母親在大弟毛澤民的護送下來到長沙,借住在嶽麓山下的蔡和森家。毛澤東急忙回到長沙,趕到母親身邊。

一個月後,中國爆發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作為在俄國

十月革命影響下發生、揭開了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序幕的愛國民主運動,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也使毛澤東受到全面、深刻的洗禮。遠在湖南的毛澤東,以他的方式把自己融匯到了這場偉大的運動之中。毛澤東認識到,改造中國則必須從思想理論深層喚醒民眾,所以,此後的一兩年,他以犀利的筆鋒,從各個領域、各個角度寫下了大量的討伐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檄文,毛澤東的名字開始頻頻出現在《湘江評論》、《新湖南》、《女界鍾》、《大公報》等重要報刊上,由此,毛澤東進入了他著述的第一個高峯期。

毛澤東還把他的主張付諸實踐。1919年下半年,毛澤東組織、發動了驅逐湖南軍閥張敬堯的鬥爭,這場鬥爭也是五四運動的繼續和發展,通過這場鬥爭毛澤東作為革命家的實踐已經凸顯出來了。12月底,毛澤東組織請願團到了北京。他曾多次親自帶領羣眾到新華門,向北洋軍閥政府請願示威。經過鬥爭,這場“驅張”運動最終取得了勝利。

毛澤東第二次到北京,是他從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發展為馬克思主義者的一個關鍵階段。這期間,毛澤東與李大釗深入地研究、熱烈地討論關於十月革命和馬列主義著作,與剛剛建立的馬克思學説研究會的一些發起人如鄧中夏、高君宇、羅章龍等人也有很多的交往。毛澤東自己回憶説:我第二次到北京,讀了許多關於俄國近況的書,我熱切地搜尋當時所能找到的中文共產主義文獻„„有三本書特別深刻地銘刻在我的心中,建

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接受馬克思主義,認為它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後,就一直沒有動搖過。這三本書是:陳望道譯的《共產黨宣言》,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考茨基的《階級鬥爭》,以及柯卡普著的《社會主義史》。從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轉變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這是毛澤東的思想發展中的一次極具重大意義的飛躍。

1920年秋,毛澤東在編輯《新民學會會員通信集》時,在其後面加了一段話,指出“驅張”等運動都只是一種權宜之計,並不能從根本上改造社會,中國要有一個能夠實現社會改造的堅固組織,就像蔡和森所主張的共產黨。這是毛澤東第一次提到要創建共產黨。1921年元旦,長沙的新民學會會員聚會,研討“改造中國與世界”的道路與方法。在眾説紛紜的爭論中,毛澤東以他極為豐富的求學經歷、不斷轉折與昇華的人生閲歷尤其是他已經樹立起來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慷慨陳詞而又不乏理性地指出:徹底改造中國的,只有激烈方法的共產主義。會議對各種主張進行表決時,毛澤東等人的主張得票最高。這次會議,標誌着毛澤東已完全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

1921年7月,毛澤東作為正式代表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災難深重的中國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而極大地影響和加速了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這就像鄧小平所説的: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中國人民至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有關求學之路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三

教學背景

有一條路,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羅馬。這條路,承載了無數的駱駝與商旅;這條路,傳播了東方的古老文化;這條路,傳承了東西方的友誼與文明。它是東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古代的絲綢貿易,駱駝與商旅的情形,我們沒有機會再看到。而現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給我們講述着絲綢之路上那古老而美麗的故事。

教材分析

《絲綢之路》這篇課文以歷史記載過的一個小故事引入,讓學生了解到中國絲綢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隨後通過詳細敍述張騫通西域的故事,向讀者介紹了絲綢之路開闢的過程。最後點明瞭絲綢之路發揮的巨大作用――“它成為促進亞歐交流和人類文明發展的紐帶”。課文第四自然段是一個過渡段,它巧妙地把開闢絲綢之路的意義和張騫開闢絲綢之路的過程這兩部分內容銜接起來。

教學目標

1.認識“矗凹”等七個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説出這條路被稱為“絲綢之路”的原因,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讓學生採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學會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從網上查閲關於絲綢之路的其他知識,能用簡潔的話介紹,從而培養他們的信息素養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絲綢之路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

絲綢之路的價值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蒐集絲綢之路地圖 資料等

學生準備:蒐集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引入新課

1.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有關張騫出使西域的資料。你們知道了有關絲綢之路的哪些知識?請拿出來我們做以交流。

(1)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全班交流,各組互相補充,教師隨機給予評價,並對認真蒐集資料的學生給予鼓勵。

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張騫與絲綢之路的資料,使學生了解這是聯繫歐亞兩洲的一條交通大道。

2.這篇文章的題目《絲綢之路》,那麼看了這個文題,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此時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絲綢之路上看看,好,現在我們就一同進入課文之中。

1.自讀課文。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用學過的方法解決。

2.讀後交流: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些什麼?

三、感悟課文,積累語言

學習第1自然段:

1.學生默讀課文第1自然段,思考:你從這個自然段中知道了什麼?體會到什麼?

2.全班交流。

(1)絲綢之路的巨型雕像,矗立在西安市的玉祥門外。

(2)由這幅巨雕,聯想到當年絲綢之路的商旅不絕的場面。

(3)抓住精神飽滿、栩栩如生、滿載貨物、商旅不絕等詞語想象當年絲綢之路的絡繹繁華的場面。

(4)指名讀這一自然段。

學習2―13自然段:

1.默讀課文2―13自然段,思考以下問題:作者在遐想古絲綢之路上與安息國互贈禮品的那一幕,你受到了什麼?絲綢之路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從哪裏感受到的,劃一劃,讀一讀。

2.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根據學生交流情況隨機指導朗讀,並且讓學生明確以下內容:

(1)從“不計其數”“浩浩蕩蕩”“夾道歡迎”“一片歡騰”等詞中,體會安息國歡迎場面的隆重。

(2)從兩國使者的互贈禮品的場面描寫,體現了這條路是中西方友好的往來之路。也體現了這是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之路。

(3)張騫的兩次出使西域,奠定了與西域各國的友好往來,使他們能夠互通有無,讚揚了絲綢之路,真是一條偉大的路。

4.指導學生朗讀這一部分內容,邊讀邊想象當時那種熱鬧繁華的場景。體會絲綢之路的偉大意義。

5.同學們在課前收集資料的時候,已經瞭解到張騫在開發絲綢之路是歷盡了千辛萬苦,但可以説他創造的是一條偉大的路,那麼,此時的,面對這偉大的創舉,最想説些什麼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學交流一下,並説出來。

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

讀最後一個自然段,體會省略的內容會是什麼?

這不盡的遐想可能是什麼?你也來想象一下,説一説,並寫下來。

四、體會寫法感讀課文

1.讀讀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你體會到了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在體會一下文章的首尾與中間一部分的聯繫。

3.再一次品讀全篇,感受絲綢之路的偉大歷史意義。

五、師生總結,明確文章主旨

同學們,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是張騫這位漢代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用他畢生的精力,經歷了千辛萬苦,打通了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商路,使中國和中、西亞各國在經濟貿易方面有所往來;它更是一座友誼的樑,使中、西亞各國人民對我國的風俗、物產等方面有了更深的瞭解。它是中國的驕傲。

練習設計

1.請你仿寫文中這樣的詞語。

如栩栩如生、()( ) ( )( ) ( ) ( )( ) ( )( )。

2.望着這座雕像,我彷彿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彷彿聽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

(1)畫出句子中的有關聯想的內容。用────標出。

摹寫句子:

(2)望着高高的五星紅旗,我彷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你是導遊,你能介紹一下你所瞭解的絲綢之路嗎?現在你就帶着小朋友走向世界各地,向它們介紹一下。把你的導遊詞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反思

根據課文的結構特點,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矗、凹”等9個生字,讀讀記記“矗立、戎裝”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解

西部歷史的興趣。為了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在導入新課時,先向學生呈現世界版圖上絲綢之路所經路線,讓學生了解當時有一條橫貫中亞、聯繫歐亞兩洲的交通大道。它對一些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因為大量的中國絲和絲織品由此道西運,所以這條交通大道在19世紀被歐洲學者稱為“絲綢之路”。介紹這些資料的目的是使學生對絲綢之路有一個感性認識,並對絲綢之路產生探究的興趣。其次,由於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以自讀自悟為主。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讀懂閲讀提示,把握閲讀要求,然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瞭解課文內容。再引導學生認真讀書,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交流。當學生交流讀書收穫的時候,我先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入手,提問學生“絲綢之路給你怎樣的印象?你是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接着要求學生交流,把自己最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出來。絲綢之路對加強東西方經濟、貿易、文化交流和促進各國人民友誼起的重要作用,點明瞭這條路偉大的歷史意義。最後,我從寫法上對學生進行了指導,讓孩子們認真讀讀課文的。開頭、結尾,説説你體會到了什麼,並説一説首尾與中間部分的聯繫。雖然我在不斷嘗試創設一定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了解西部的興趣,但由於這條絲綢之路發生的年代距離學生生活的年代實在是太遠了,學生理解起來感覺太陌生,所以對了解絲綢之路興趣不是太大。

忠實於自己—我的求學經歷 篇四

忠實於自己——我的求學經歷

兒時的夢,在我記憶裏慢慢磨滅;自己會經常説長大後當一名威武瀟灑的警察、最厲害的武警或是一名能治天下所有病人的醫生,於現在來説,已被現實打垮,可望而不可及。

國中第一次會考,讓我真正經歷到抉擇的滋味,正值炎炎夏日,是留校複習還是去讀一個普通高中。時間讓我選擇了複習。也就是那一年2005年,我們48位兄弟姐妹帶着自己的目標和夢想的從不同班級,不同學校聚集到了一起,組成了校園裏最温暖的一個大家庭,又被全校師生所羨慕的一個優秀班級。而這個大家庭的主人就是我們可敬可愛的尹永華老師。他也是我人生中在求學道路上遇到的第一位貴人;尹老師傳授給我們道德,不僅教知識而且教做人。在他的教育感化下,我提高了成績,收穫了道德,懂得如何去做人。我從不後悔自己的過去,錯就是錯了,那是上天的安排,給我的磨鍊;我尊重每一個人,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養。尹老師博聞強識,學識淵博,參加過全省的中學語文教學比賽並獲獎。從尹老師那獲得的對語文的學習和看法將會讓我用一生的時間去追求,那就是堅持道德長跑:每天讀書、寫日記、鍛鍊身體。這些都是須要長期堅持的,水滴石穿。對讀書,每天讀點優美的文章或名著,有條件的話再去讀些報紙看看新聞更好;這樣可以開闊眼界、放寬心胸。寫日記,記下生活中的點滴,寫出生活和學習中的反思和感悟,可把日記本作為自己無話不寫的知己,讓它來供自己一生足跡的存檔,這樣可以隨時調閲重温當時的情緒。鍛鍊身體,每天早睡早起,清晨跑步,給自己一個微笑的好心情,

給別人一個好心情的微笑,以一種最佳的精神狀態度過每天,這樣學習和工作都會處在高效率中。

語文,可謂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也是用來積累和開拓精神財富的一門學問。語文的學習則是學無止境的;堅持道德長跑則是學習語文的一把“金鑰匙”,也是提高做人的一筆精神財富。

高中生活給我記憶最多的是師生情、同學誼和那緊促的時間、忙碌的身影,還有那排隊打飯的情景。經歷過大學聯考,才感覺到現實有一絲殘酷,人生多一些完整的音符。它留給我們的顏色是紅色與藍色,既充滿激情又飽含憂鬱且美麗。中學時代我們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並不強烈,面對大學聯考和填報志願可能是過獨木橋式的。

大學聯考後,幾經波折終於邁進了夢想十幾年的大學校門。一個人揹着行李,來到他鄉英雄城--江西南昌。剛進大學,一切都那麼新奇,一切都那麼令人興奮,而當一切都平靜下來之後,會發現大學生活並不總是充滿興奮與激情,而更多的是平淡。因為需要換一種生活方式了。大學是學做人、學感恩、學學習的地方。也是一個張揚個性的地方,須要積極主動、控制本能。在這裏,不怕你有個性就怕你沒個性,校園裏的空間能讓你施展的“淋漓盡致”;競爭無處不在,還有很多社團等你參加,只要有勇氣你就是最棒的。比如:書法、文學、演講與口才、播音主持、計算機、輪滑、街舞、音樂、美術、武術、足球籃球乒乓球等很多協會。選班委同樣有競爭需要演講。學習不只限於書本,要廣泛汲取知識,全面瞭解社會„現在的我已是一名大二學生,有着精彩而又充滿競爭的大學生活,但也有着諸多誘惑。這就需要我

們博學、慎思、明辨、篤行!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南昌又是一座英雄之城;在革命搖籃和英雄精神的鼓舞下,我也有種想當英雄的衝動。因此在這個墮落容易感化難的的現代大學裏,我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十年寒窗誠然刻苦,三載春華更須拼搏!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為了心中的夢想,加油!

翟曉豹

2011年3月12日星期六

有關求學之路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五

這是一篇富有哲理,引導人生,使人終生受益的文章。課文通過回憶父親帶“我”登上高高的塔頂,看蛛網般通往廣場的街道,讓我知道“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並懂得生活中的路也是如此。隨後通過“我”的兩次人生經歷,讓人感悟到:成功是一種態度,只要帶着希望出發,成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頑強的意志可以克服困難,當再一次衝破艱難、歷經苦難後,腳下的路就會多一條。

在教學時,我先從“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一問題入手,要求學生通過閲讀、分組討論,在文中尋找答案。在學生閲讀和思考的過程中,激活他們探究問題的能力。在老師稍做點撥後,學生基本上能理清文章的敍事思路,對文章內涵有了大致的認識。

為了加深並拓展學生的思想認識,在品味課文的基礎上,我還有意讓學生想象:如果,你長大後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如何面對失敗?如果你長大後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而你的好朋友卻遭遇了失敗,你將如何勸慰他?通過對這一問題的廣泛討論,學生對“條條道路通羅馬”這一道理有了更直觀的理解。

為了讓學生領悟文中的哲理,我讓學生通過閲讀,解決問題:“作者是怎樣克服種種困難的?從作者的身上你體會到了什麼?”學生慢慢體會到作者之所以能克服種種困難,那是因為父親的教導記在心中。一下子文中藴含的哲理便浮出水面,學生真正體會到了。

文中的重點句:“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這句話給了我們人生極大的啟示,這是父親帶女兒登上教堂塔頂後對女兒説的話。前一句,是父親設法讓女兒看到的事實——條條道路通羅馬;後一句是父親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兒帶上高高的塔頂,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這兩句話看似直白,卻含義深刻,需要細細體味,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父親接下來講的話“假如你發現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就是對這兩句話的補述。當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千萬不能灰心,首先要有決定去走另一條路的信心和勇氣,這不僅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我想:這些道理對一個人的一生影響極大,要是能讓學生體會內在含義,真是讓學生一生受用。

由於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老師的講解不宜過多。在教學過程中,我把教學重點確定在佈置學生“自學課文”上,通過老師的引導,獨立思考問題,然後互相交流意見,討論自己的體會,老師只是對他們不完善的答案進行補充。整個教學流程凸現出學生的主導地位,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比較深刻。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學生學得如何、學得怎樣都離不開課堂教學的實踐過程。通過《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一課的教學,我認為學生的自讀自悟離不開老師的有效指導,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感悟,語文教學才會取得紮實的成效。

熱門搜索
中學體育工作自查報告多篇 大學激勵演講稿 計算機二級考試題及答案 為大學聯考生加油文案祝福 我的樂園公園 五一的工作總結 2022年企業工作報告 清明節的國小六年級作文600字精品 新版九年級學生自我評價30字 全國甲卷四川大學聯考作文精彩 觀看影《鄒碧華》心得體會 電工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賞析 中學語文教學報告多篇 工作出錯檢討書新版 2023學校人力資源助理年度工作總結 國小生學作文心得體會多篇 六一兒童節放假通知精品 大石橋 數據庫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精品 行政前台員工個人工作總結 成功的滋味作文 文言文《晏子諫齊景公》原文及翻譯 國小社會調查報告多篇 秋季語文組工作計劃 弘揚中華精品文化做文明中國人演講稿 社會生活調報告多篇 揭批 短篇睡前愛情小故事 安全教育主題活動策劃 農行工作者入黨申請書 晏殊寫的詩詞十首 致100米運動員運動會加油稿200字 鹽水浮雞蛋的國小作文精彩 文藝演出方案 2022年有關元宵節的國中日記 採購一週工作總結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新版 餐飲規章制度 教師節學生精品的演講稿 凝聚作文800字精品 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工作總結 複習計劃新版 疫情防控工作計劃及總結多篇 桂林陽朔自助遊攻略介紹 參觀集團學習心得體會 商務英語自我鑑定範文300字 對會計心得體會800字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