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安全教育家長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31W

安全教育家長心得體會多篇

安全教育家長心得體會範文篇1

夏天的腳步近了,越來越多的人受不了夏天的酷熱,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降温。於是,游泳就成了很多人的選擇!

游泳不僅可以娛樂,還可以避暑,是人渾身清爽。你們喜歡游泳嗎?游泳雖然可以強身健體,但是'溺水'——這個安全隱患,你知道有多麼恐怖嗎?據資料統計,中國每年因溺水身亡的有57000人,相當於每天會有150人會死於溺水,而且發生慘劇的時間一般都在暑假,年齡大都在18歲以下的國小生和中學生當中。

怎樣預防溺水呢?預防溺水要注意以下幾點:不要獨自一人到江河湖海游泳;小孩子必須在大人的陪同下游泳;不要游到深水區;游泳前應做適宜的運動;如果身體不適,要立刻上岸;下水後不要逞能;不要在急流或旋渦處游泳……

水是温順的,我們可以用它來救活幹旱的莊稼;我們可以用它來幫助小樹苗長得挺拔茁壯;我們可以把它放進不同形狀的瓶子裏,它就會變成不同的形狀……水也是兇殘的,它能引發山洪暴發,它能摧毀房屋,更可怕的是它能吞噬一個又一個無辜鮮活的生命,使一個又一個原本温馨、幸福的家庭承受着巨大的傷痛。

珍愛生命,請預防溺水!不要讓水成為洪水猛獸,讓我們的生命受到威脅,安全游泳,千萬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安全教育家長心得體會範文篇2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説都十分重要,正如長篇小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一樣,雖然是生活中的強者,偉大的戰士但在人生的旅途中,他卻遇到了諸多的不幸:雙目失明,全身癱瘓……即使這樣他也沒有放棄對生命的追求,對健康身體的渴望,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他在文章中呼喊:“生命之火萬歲”!

在學習中一些專業人士為我們講述瞭如何進行溺水自救救他人,以及一些游泳,防溺水的常識,這些方法讓我們的日常安全知識增長了許多,也讓我們認識到了日常生活的危害。

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儘量不要下水營救。應大聲呼救,用救生器材或當時可以利用的竹竿木板繩索等物件營救。

還有中國小生游泳四不要:

一、不要單獨游泳要和大人同行。

二、不要到無救生人員的水域游泳。

三、不要的海江等不熟息的水域游泳,游泳前先要了解水下的環境。

四、不要馬上下水應先做準備活動適應水温。

這些游泳常識不僅可行,而且對於每一個人來説都是一筆十分寶貴的財富。

中國傳統稱60歲為花甲,70歲為古稀,即使以現代的醫療條件和生活條件,能活到80—90歲擔任也不是太多,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從現在開始珍愛自己的生命吧!

安全教育家長心得體會範文篇3

“媽媽,你知道119是幹什麼的嗎?”,稚嫩的聲音傳入我的耳朵,放學回家的女兒抬着小腦袋眨巴着小眼睛站在廚房門口問我,放下手中的鍋鏟,我拉着女兒的手準備去到客廳。“別忘了先要關掉煤氣灶喲!”,小嘴巴一本正經地對着我教訓道。我只得聽令,心裏挺納悶:她哪裏學來的?到客廳摟住女兒坐下後,我笑着問女兒“寶貝,那你説119是幹什麼的啊?”“119是消防的,救火的,還有家裏有人生病了就撥打120,要是遇到壞人或者需要幫助就撥打110。”女兒一口氣説了三個緊急求助電話。我聽着,心裏驚訝,也驚喜,“你怎麼知道的呀”?”哈哈!是老師告訴我們的,我們今天還做了安全逃生演練呢”!女兒很神氣的回答。

是的,“安全”關係到人的生死存亡,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幸福,甚至關係到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穩定。安全從娃娃抓起,從家長抓起。xx幼兒園本星期一所有的班級做了一次逃生演練,每個班級圍繞如何安全用電,預防觸電;如何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確保出行安全;如何做好家庭防火,遇到火災如何逃生;如何提高警惕,防範詐騙;地震發生時如何逃生等方面逐層展開討論,老師根據討論情況結合生活實際正確加以引導,並分角色扮演具體安全技能應用。這些安全知識看似細小瑣碎,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又最容易被忽視的。通過老師具體的講解,曉之於理,動之於情,給孩子們灌輸了安全的重要性。活動過程中,孩子們認真、仔細聆聽着,而且還積極的配合動作,有序的跑,濕毛巾捂嘴,半蹲着身體,有模有樣,直到圓滿的結束活動,作為我們家長也應該積極的配合學校在孩子回家後繼續加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各種自救的方法,因為安全意識是受用一生相伴一生的。

生命無價,珍愛生命,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xx幼兒園通過本次活動,幫助家長了解、回顧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識,也在幼小的心靈裏播下了一顆“安全”的種子!

安全教育家長心得體會範文篇4

都説水是温順的,因為柔情似水,但是水也是兇殘的,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水就奪去了人們的脆弱的生命......這就是水,不要小看了水,它隨時都可能成為你一生的噩夢。

在酷熱的假日裏,人們最想去的就是到既省錢又舒服的江河湖海這些“野遊泳場”裏游泳。就在人們遊得得意忘形的時候,死神也悄然來臨了,助紂為虐的水就會毫不留情地幫助死神奪走“不小心”的人。聽説我縣經常發生溺水事件,溺水已成為重要的“生命殺手”。今年到7月8日,我縣已有8人溺水身亡。如今年6月24日,一個家住臘口鎮的10歲二年級的男童小劉平時都回家吃飯,這一天卻在學校吃營養餐。吃完後穿着泳褲來到甌江下水玩耍。正當大家戲水高興的時候,小劉一不小心到江中回不了岸。人們都很想救他,可是離他太遠了,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他被水無情地吞噬了。男童留下的只是給親人帶來巨大的傷痛,給家庭和學校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以下,我有幾點游泳小常識要告訴同學們:

1.不要空肚游泳,也不要飽着肚子游泳。

2.游泳時間不能超過1.5—2小時。

3.在家長的陪同下進行遊泳。

4.在水淺、熟悉的水域游泳。

這四點游泳小常識大家一定要牢記在心中!

珍愛生命,預防溺水。雖然游泳真的很有趣,但是生命更重要,不是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請養成安全游泳的好習慣,讓溺水遠離我們,千萬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安全教育家長心得體會範文篇5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我校認真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緊緊圍繞“預防溺水,關愛生命”的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高度重視,認真部署安排“活動周”工作。

學校根據公共事業局要求,成立了學校預防溺水教育活動月領導小組。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了公共事業局關於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月活動的通知精神,在全體教師會上通報了學校開展防溺水教育宣傳活動實施方案,使全體教師都重視防溺水宣傳教育工作。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氛圍。

各班通過視頻和相關報道向學生深入宣傳。向學生宣傳防溺水重要性,宣傳防溺水知識,宣傳溺水救護辦法和自救知識。

三、開展豐富的活動,力求活動的實效性。

1、在安全教育周裏,學校在週一的升旗儀式上,開展了一次全校性的“預防溺水,關愛生命”教育動員,使全體師生人人蔘與到教育活動中來,人人為預防學生溺水事件的發生獻計獻策。

2、在安全教育週期間,學校向各班發放了《致學生家長一封信》,告知學生家長在防止孩子溺水問題上應負的監護責任,請家長共同做好學生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家長也要高度重視,家校結合,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安全教育,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貴。通過致家長一封信,使學生對安全知識有了更廣更深的瞭解。

3、各班黑板報都刊出一期以“預防溺水,關愛生命”為主題的班刊,向學生宣傳防止溺水的基本常識。做到主題突出,內容豐富,教育性強。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安全的重要性。

4、各班級利用班會進行安全教育,開展以“預防溺水,關愛生命”為主題的隊會活動。讓學生講述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易發生溺水的危險地帶、水域,發動學生自己來分析應如何避免溺水現象的發生。班主任們以典型的案例警示和教育了學生,向學生描述溺水致死原因、溺水症狀,使每一個學生在安全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上都得到了提高。

5、做好節假日的安全教育。告誡學生雙休日、即將到來的暑假更應該防溺水。

總之,通過實例和網絡相關視頻的教育,學生安全知識面更廣了,安全意識更強了,對安全的理解更深了。當然,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僅僅靠安全月活動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時時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安全教育的工作要從小抓起,堅持不懈、長此以往地抓下去,切實將這項工作抓緊抓好。

安全教育家長心得體會範文篇6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是所有做家長的都明白的道理。但是,由於我個人性格的關係,在平時帶孩子的過程中,安全意識還是不夠到位。這次x老師給我佈置的“家庭安全教育”學習,對我來説是非常必要的。我願意把我學習的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讓孩子儘可能記住父母的姓名及手機號碼,以備不時之需。

二、不要往摸電器的開關,插頭,更不可將手指等放進插座,以免觸電。

三、在家中不要在窗邊及樓梯口嬉戲,避免發生墜樓和滾下樓梯等事故

四、告訴孩子不能開啟煤氣開關,更不能用手往摸明火。

五、不要用塑料袋矇頭,不要把繩索繞在脖子上,也不可把花生、鈕釦等小東西放進鼻孔或嘴裏,以免不小心吸進或吞到氣管裏。

六、告訴孩子吃任何東西,一定要先徵的大人同意,地上或桌上的東西不可隨便撿來吃,吃東西不要邊跑邊吃,否則食品易吸到氣管裏。

七、讓孩子學會愛惜玩具和如何同小朋友分享彼此的玩具,以免因搶奪玩具受傷或受到破損玩具的傷害。

八、清潔用品或殺蟲劑不可拿來噴着玩,捉迷躲時不要躺到櫃子,箱子裏。

九、不要自己進浴室玩水,更不可在浴室裏推,拉,打,跳,隨意開啟熱水龍頭。

十、在户外活動的時候,要在父母視線範圍內活動,奔跑,跳躍,攀爬都要實事求是。

我始終以為,孩子要平平安安地度過一個美好幸福的童年,僅僅靠家長庇護是遠遠不夠的。孩子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他們始終要長大、獨立。因此,家長不僅要細心的愛護孩子,更要留意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這樣才能真正保證孩子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