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精彩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3.14W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精彩多篇】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 篇一

科學告訴我們的是我們所能夠知道的事物,但我們所能夠知道的是甚少的;而我們如果竟忘記了我們所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那麼我們就會對許多極重要的事物變得麻木不仁了。另一方面,神學帶來了一種武斷的信念,説我們對於事實上我們是物質的事物具有知識,這樣一來就對於宇宙產生了一種狂妄的傲慢。在鮮明的希望與恐懼之前而不能確定,是會使人痛苦的勒索如果在沒有令人慰藉的神話故事的支持下,我們仍希望活下去的話,那麼我們就必須忍受這種不確定。無論是想把哲學所提出的的這些問題忘卻,還是自稱我們已經找到了哲學問題的確鑿無疑的答案,都是無益的事。教導人們在不能確定時怎樣生活下去而又不致為困疑所困擾,也許這就是想這些在我們的時代仍然能為學哲學的人所做出的主要事情了。

每一個社會都受兩種相對立的危險的威脅:一方面是過分講紀律和尊敬傳統而產生的僵化,另一方面是個人主義和個人獨立性的增長使合作變得不可能,因而造成解體和對外來征服者的屈服。一般説來,重要的文明都是從一種嚴格和迷信的體系出發,逐漸鬆弛下來,在一定的階段就達到了一個天才輝煌的時期;這時,舊傳統中的好東西繼續保存着,而在其解體之中所包含着的那些壞東西則還沒有來得及發展。但是隨着壞東西的發展,它就走向無政府主義,從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一種新的暴政,同時產生出來一種收到新的教條體系所保證的新的綜合。自由主義的學説就是想要避免這種無休止的反覆的一種企圖。自由主義的本質就是企圖不過疼就非理性的教條而獲得一種社會秩序,並且除了為保存社會所必須的束縛而外,不在意更多的束縛來保證社會的安定。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 篇二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屬於現代的、英國傳統的、哲學家的哲學史。之前對它有些偏見,正因偏愛看德國傳統的有較強思辨色彩的東西,此次閲讀,糾正了我的一些偏見。大體有以下一些印象比較突出。

一是,思想與實踐,思想與行動的關聯

羅素有如下表述:qq炫舞印象唯美句子

“哲學家們既是果,也是因。他們是他們時代的社會環境和政治制度的結果,他們(如果幸運的話)也可能是塑造之後時代的政治制度信仰的原因。”

到底思想與行動對世界的影響哪個大,羅素的看法是,思想!

現實中那些有文化有思想的人,往往沒有怎樣體現出他們的力量啊?羅素認為,觀念決定行動,行動者的行動來自其內在思想,而他的思想來源於更早的思想家。也就是説,思想家的影響力往往會滯後一些。但它的影響還是決定性的。

二是,回答了思想史上存在諸多各種個性思想流派的原因搞笑短文

羅素的看法是:

“知識優異的人們與他們當時的社會的關聯,在不一樣的時代裏是十分之不一樣的。”

“……當政權轉到馬其頓人手裏的時候,希臘的哲學家們就自然而然地脱離了政治,而更加專心致意於個人德行的問題或者解脱問題了。他們不再問:人怎樣才能夠創造一個好國家?而是問:在一個罪惡的世界裏,人怎樣才能夠有德;或者,在一個受苦受難的世界裏,人怎樣才能夠幸福?”

“哲學家們通常都是具有必須的心靈廣度的人,他們大都能夠把自己私生活中的種種偶然事件置之度外;但即使是他們,也不能超出於他們自己時代更大的善與惡的範圍之外。在壞的時代裏,他們就創造出來種種安慰;在好的時代裏,他們的興趣就更加純粹是理智方面的。”

“希臘與羅馬的傳統宗教只適合於那些對現世感到興趣並且對地上的幸福懷抱着期望的人們。亞洲則有着更悠久的苦痛失望的經驗,於是就泡製出來了更為成功的、採取寄期望於來世的形式的各種解救劑;其中以基督教給人的慰藉最為有效。”

這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思想史上會出現那麼多的派別的原因。思想是對現實的思考,現實如何,會相當程度地影響思想家的思想特點。後人因時過境遷,可能會感到有些想法實在個性,但是,如果設身處地,或者用孟子的話説是“知人論世”,你也就明白他們了。

因此,思想史上的流派到底哪個正確,究竟誰對呢?這個問題是不明白思想史,也是強迫思想家為你自己的時代思考。思想是對應時代的,思想是思想家的思想,思想主要是解決時代問題和思想家自身問題的。因而,環境不一樣,會有多種思想。

羅素的例子也很好,能夠説明這個問題。而且就我閲讀所及,感覺到他能誠懇地承認基督教來自東方,主要是東方的思想範式,這個態度對於西方人來説,真不容易。

三是,現代社會中,哲學資料和重要性不一樣。

羅素明確指出了哲學資料本身的變化。他有如下看法:

“理論科學是企圖瞭解世界的科學。實用科學是企圖變革世界的科學,……最後幾乎把理論科學從一般人的心念裏驅逐了出去。”

“文藝復興時代人的好奇心就從向來文學性的漸漸轉成科學性的。好一股新事實的洪流排山倒海而來,人們起初只能讓這洪流挾持着往前湧進。……從事新發現其樂無窮,而體系乃是從事新發現的死敵。一向到十七世紀,人們構造思想體系的潛質才趕上關於各種事實的新知識。”

“從洛克時代以來到現代,在歐洲一向有兩大類哲學,一類的學説與方法都是從洛克得來的,另一類先來自笛卡爾,之後自康德。……繼承洛克衣缽的,首先是貝克萊和休謨;其次是法國的哲學中不屬於盧梭派的那些人,第三是邊沁和哲學上的急進主義者;第四是馬克思及其門徒,他們又取大陸哲學成分,作了一些重要的添補。”

原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是相對混沌或者説是整體性的,之後由於知識資料的增加,思想家開始逐步分工了,產生了不一樣的知識。哲學本身也開始有了較明顯的分工,分到之後,自然科學知識從自然哲學中獨立出來,開始與傳統哲學徹底地分道揚鑣了。

即使是哲學,其中也因態度的差異而分出若干派別來了。但這種差異,主要的還是時代和人們的生活造成的。哲學反映人的生活,也介入人的思想,它也就有些差異。

羅素強調的是,自然科學(以歸納和實驗為基礎的哲學)最終成為塑造時代的主要知識範型。(這一點對於文科的學者和學生不免有些不甘心,但事實如此)羅素自己理科成績很好,曾和懷特海合著有《數學原理》一書,因此也敢於大膽地批評黑格爾的數學和在數學知識基礎上的哲學建構(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數學大約不比黑格爾高明,在此方面就無從下手)。當然,讀書至此,我也只能歎氣,我的數學基本上是四則運算水平的,又何從決定羅素的對錯呢。但應當説,過早分文理科看來在教育上確實是不大可取的(當然給偏科且優異的學生以進身之道,是務必的)。

四、哲學中真與善的衝突

哲學中的爭論,有的是內部爭論(理智爭論,總會有個結果),有的則屬於外部爭論(根本不可能有結果,屬於態度爭論),但更多的是外部爭論。(內部爭論和外部爭論是我生造的詞)如果明白這一點,就能夠避免在外部爭論上花太多沒有必要的力氣,從而直接應對真正的有好處的討論。

羅素的看法是:

“哲學在其全部歷史中一向是由兩個不調和地混雜在一齊的部分構成的:一方面是關於世界本性的理論,另一方面是關於最佳生活方式的倫理學説或政治學説。這兩部分未能充分劃分清楚,自來是超多混亂想法的一個根源。”

這是説,哲學中的真與善一向有衝突。這個爭論可能也是不可能結束的。羅素更傾向於求真,但不反對求善,估計反對的是態度決定立場,以善代替真的那種蠻幹。對於“愚蠢的好人”,羅素可能沒有好感。

“從道德上講,一個哲學家除了大公無私地探求真理而外若利用他的專業潛質做其他任何事情,便算是犯了一種變節罪。”

這一個觀點頗似韋伯的價值中立學説,大家也熟悉。但是,對羅素的這種價值中立態度,我基本認同,但仍然有些猶豫。

總體上説,此書帶給的材料豐富,對西方哲學進行了整體性的討論和説,還對東方哲學給予了較高的期盼。對各哲學家的思想進行了自己的評價,尤其對亞里士多德、康德還給予了嚴厲的批評,也頗使我瞠目結舌。亞氏的三段論推理、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他都基本上否定了其地位。如亞氏和康德這樣的權威,羅素竟然也沒有客氣,這是需要哲學上的實力和求真的態度,才能做到的。而且,説的都是地方,不能不服。尤其結合現實,把哲學與政治思潮和政治人物的傳承關聯,都進行了一個描述。這些觀點對於某些人物的思想頗有忌諱的中國來説,是十分有好處的。

羅素的觀點是,在某種好處上,寫哲學史需要你是個哲學家;我看,讀懂哲學史著作,可能你也得是半個哲學家吧,否則根本是讀不懂的。由於之前的偏見,使我遲遲未讀此書,寫這幾句,算是對羅素的一點歉意。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 篇三

可以説,在蘇格拉底之前,人類的意識是由酒神的迷狂主導的,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在虔誠之中吶喊世界是一團不滅的火焰,可以聽到荷馬在瘋狂之中演唱神與英雄們強大的力量;而到了蘇格拉底,人類就開始冷靜思考了,思考着人類自身的秩序,而把那種酒神迷狂的火焰被冷靜的理智澆滅了,這就是為什麼蘇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圖要把荷馬這樣的詩人驅逐出他的理想國了。詩人的力量可以觸及宇宙的每一個角落,而柏拉圖的已經觀察到宇宙的每一角落了,他卻不願承認自己是詩人:他用冷靜的理智來反對酒神的迷狂,卻不知自己已陷入迷狂之中。與其説他的“理念”是一種單純的哲學,不如説他創造了一種關於美的意境,天地萬物都可以歸服於“理念”的名義下,這何嘗不是人類意識中那種最純粹的、統一的關於宇宙初生之美的體驗呢!美在第一雙眼睛看來是不可言説的,而柏拉圖卻説了出來!在無意之中,柏拉圖的“理念”接近了上帝,可他終究只是接近。在蘇格拉底之前的思想家則是和上帝融為一體的,他們就是神。可以説,柏拉圖是最後一個體驗到古希臘那種酒神的迷狂的人,而柏拉圖之後的人更多的是看到他那種冷靜的理智,彷彿再也聽不到詩人那瘋狂的吶喊了,彷彿再也沒有和宇宙萬物融為一體的體驗了。

與其説亞里士多德是一個哲學家,不如説他是一個科學家,因為他力求哲學像科學研究那樣明晰。關於哲學和美,到底是偏向於純粹的形上的思辨,還是偏向於嚴謹的富有邏輯的對自然萬物的精確的觀察和把握,亞里士多德選擇了後者。自然萬物那種朦朧之美變得清晰了,人與自然萬物的距離拉近了。以上所説的人類意識中哲學的、宗教的、科學的三種認識方式中,科學的認識方式的力量在逐漸強大,開始被確立了起來,這也表明人類自身的分界變得明顯了。亞里士多德繼承了他的老師柏拉圖那種冷靜的理智,但他比柏拉圖更徹底的拋棄了激情和詩人。他在觀察宇宙萬物時,更像是帶着一架顯微鏡。他把整個宇宙看成是物理的或者生物學意義上的宇宙,富有秩序而有那麼機械。他在尋找宇宙萬物的原因時,他發現了“不動的推動者”或者“第一推動力”。可以説,柏拉圖是完全沉浸在一種關於美的幻想中發現了“理念”,而亞里士多德則基於對現實的冷靜觀察而推出了宇宙萬物的原因,這種差別何其之大啊!從此以後,一種機械的思維方式開始統治人類的意識,詩人的激情在機械的碾壓下變得微弱,最終也熄滅了。那第一雙眼睛看到的純粹的美似乎消失了。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西方哲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哲學家。他們開創了所有的哲學命題,可他們之間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圖是一個詩人,他用激情體驗着宇宙的美的統一;而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學家,他用冷靜的理智規範着宇宙機械的秩序。在他們以後的時代裏,在基督教的世界裏,人類的意識中幾乎始終貫穿着他們兩人的思維方式。

人類的文明的歷史到底是向前推進的還是後退的?這其中藴含着兩種截然相反的認識方式,一種是科學的,一種是哲學的或宗教的。我想,之所以會請出那位全能的上帝來統治一切,是因為人類已經陷入了混亂之中。這種混亂從哪裏來?從可見的方面來説,是維持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倫理道德衰落了;從根本上來説,是人類的自身出現了分界,即那三種認識方式的正式確立。人類的意識不再是和自然萬物渾然一體的了,但是人類的卻在不自覺的做着種種努力。上帝是什麼?或者説神是什麼?他不再是人類的童年時期那種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的神祕存在,上帝不是水,上帝不是一團火,上帝也不是數,而是上帝與自然萬物分離,已經超越於自然萬物之上了——是上帝創造了一切,甚至,柏拉圖的“理念”也是上帝創造的,上帝就是亞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動力”。這可以説明人類與外部世界已經確立了明確的分界,因為上帝是人創造的,上帝並非是在自然萬物的寧靜中向人顯現的。上帝只是人類企圖迴歸自然萬物的努力的假設。此外,上帝也變成了一個“人”,他具備了人類的一切善良美好的情感和美德,以及自身中具備的產生“惡”的因素。讓我們再回想一下亞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動力”的科學假説,當人類科學的和哲學的認識方式不能推出那可以無限回溯的宇宙萬物的成因時,人類便假定了一個靜止的第一原因,這表明了科學和哲學已經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了。於是人類便假設有一位超出了人類的經驗和理性的上帝,這便是宗教信仰。可以説,人徹底的從自然萬物的“奴役”下解放出來,但是又落入了這位創造自然萬物並又具有人的品質的上帝的“奴役”。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 篇四

曾經讀過李未寫的一本書叫《富人秀》。書中有一句話讓我頗覺精妙:這個世界如果從情感上來領會是個悲劇,從理智上來領會則是個喜劇。我不太明白作者的本意指什麼,但就我個人理解,它的意思是凡事不要動感情而要動腦子。動腦子的人會從紛繁複雜的事務中抽取出真理,為我所用,促我發展;而動感情的人則沉湎於事務或繁華或蕭索或絢爛或頹靡的表象而不能自拔,往往結局悲慘。或許前者可以稱之為“入世”後者可以稱之為“出世”吧。在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中這兩種人是分別用“激情”和“理智”來形容的。激情的人喜歡過集體的生活,習慣於政府權利的管轄和束縛,也往往有狂熱的宗教情節,容易被權利所利用;理智的人則冷靜的旁觀事態的發展,他們往往是無政府主義者,只專注於自我的發展和利益的實現。事務總是相通的,而善於思考的人也容易找到思想上的契合點。這不,一個上海小女人的文字和一個英國思想大師的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內容龐雜,涉及到很多的人名和學派。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説:“關於任何一個哲學家,我的知識顯然不可能和一個研究範圍不太廣泛的人所能知道的相比……

然而,如果這就成為應該謹守緘默的充分理由,那麼結果就會沒有人可以論述某一狹隘的歷史片段範圍以外的東西了。”讀到這我就已經感覺到,這樣一個試圖以理性客觀的語言描述西方哲學發展歷史的人也是一個感情豐富的性情中人。不是嗎,羅素一生曾經兩次入獄,一次是因為反對戰爭,另一次則是因為反對核武器。如此為着自己的個人信仰而奮力力爭的人應該算不上是一個“出世”的人吧。但為何我們總是偏愛那些有激情有思想甚至狂熱的有些幼稚的人呢,這大概是因為我們人類骨子裏那種柔軟的悲天憫人的情懷。是啊,理智固然好,但作為血肉之軀的人,理智只能是“與可感覺的對象相對立的理想對象”罷了,正如對近代數學理論有巨大貢獻的畢達哥拉斯,這個集理智與個人情懷於一體的天才一樣。畢達哥拉斯是數學和算學的奠基人,可他身上又總能找到神祕主義的影子。例如他的教派裏有這樣看起來不近人情的規矩:不能吃豆子,不能碰白麪包,不要在大路上行走,不要在光亮的旁邊照鏡子等等。理性的東西和神祕的東西統統體現在畢達哥拉斯教派的身上,讓我再一次認識理性和感性這對矛盾是不可能完全擯棄彼此的。

我最近一直沉浸在對自己過於感性的自責中。在責任和權利發生矛盾的時候我的選擇大抵是責任。明知權利的好處可又不忍辜負使我負擔責任的人之期望的眼神。無奈的選擇之後便是對自我的否定和對人生消極視角的確立。然而當我看到如此之多光輝人物亦有情感、躊躇、敬畏充斥內心的時候我才稍覺釋然。

曾經慶幸自己在北外投出了那張簡歷才得以今天坐在這教室裏,也使我意識到我也似乎具備那些在我看來曾經不可企及的潛能,我也可以忍受深夜備課到兩點的孤寂,也可以將每天在講台站立十個鐘頭的疲憊當成一種享受。但我不想證明什麼,勤奮不是成功的必經之路,懶惰的人也許會更輝煌。成功了或許也無需感謝誰,因為在我們看來似乎確鑿的因果關係裏往往無非是神意使然。笛卡爾説:此鍾走到正點,彼鐘鳴叫起來,於是人們得出結論:此鍾是彼鐘鳴叫的原因。看似荒誕卻發人深省。還是讓我回到勤奮和懶惰的話題吧,笛卡爾本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是一個愛睡懶覺、不到中午不起牀的人。後來瑞典女王要他每天清晨進宮為自己講學,笛卡爾才不得不早起。一年後他就死了。

生命沒有生死之忌,只有輕重之分。誰也不能否認笛卡爾的生命是實而重的。但他卻是一個懶人。也許像羅素所説的那樣,他為了維持紳士派業餘哲學家的面貌,假裝比實際上工作的少亦未可知。不管怎樣,這個秉承“我思故我在”為哲學第一原理的永遠衣冠楚楚,佩掛一柄寶劍的紳士讓人覺得那麼可親可近。

然而在所有羅素稱之為“哲學家”的人裏,我最為信奉的一個是康德。不僅由於康德是一個生活習慣非常有規律的人,以至於大家慣常根據他作保健散步經過各人家門前的時間來對錶,而我自己也有着類似執着的生物律,還在於他訴諸於感情的自由主義思想。這又合了我素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浪漫情懷。我崇尚自由,喜歡無拘無束,而康德的一句“再沒有任何事情會比人的行為要服從他人的意志更可怕了”深合我意。然而人的思想和人的行為常常背道而馳,就如我經常給人留下“循規蹈矩”的印象一樣。我不知道這是心靈對於長期行為守舊的一種背叛還是行為為叛逆心靈做的一種掩飾。我想知道的是康德日常生活的行為是否如他的思想一般自由飄逸、無拘無束。從書中得到的答案是:他沒有。

在書中帶給我同樣温暖感覺的還有杜威。他相信通過暴力革命造成獨裁統治不是達到良好社會的方法,因此即使列寧的後繼者不是斯大林而是托洛斯基,蘇維埃制度也不會是完美的制度。這讓我想起了一個人,美國南北戰爭中南方軍的首領羅伯特將軍。當南方軍失利,有人勸他轉入游擊戰的時他斷然拒絕了。他認為將戰爭中的殺戮和仇恨轉嫁給人民那是對軍人的侮辱。所以他放棄了勝利的機會卻贏得了包括對手在內的全美國人的尊重。

所以讀完這本書後我是釋然的。不再為自己屈服於感性的思維而苦惱,因為我的苦惱也曾經困擾着這麼一大批被羅素稱之為“偉大的哲學家”的人們。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 篇五

以前看過很多哲學的書籍,看的我是霧裏看花,一頭霧水啊!這段有時間了,從頭又讀了一遍哲學,終於讓我知道什麼是哲學了。就是一般比較有思想的人,整天吃飽之後,玩的沒玩的之後,問一些讓人頭大的問題。比如説,世界是什麼,我們是怎麼來的,宇宙是怎麼來的,人為什麼而活的。

自己問自己之後,開始的時候又給不出答案,就編造一個,結果又得蒙對了,有的蒙錯了。一些有權利的人也去猜,猜完就説是對了。不讓別人反對他,有人反對就弄死。比如哥白尼就被弄死了,還有著名的蘇格拉底也悲劇了。西方的哲學和東方的哲學不一樣,西方的哲學偏於理性,以邏輯為手段,來研究世界時什麼。東方的哲學偏於感性,以陰陽為基礎,結合四象八卦,生萬物。我們不研究世界是什麼,但是我們尊重世界的法則,講究順其自然,按照世界的變化去行事。

西方的哲學是首先要推崇希臘哲學,也就是古希臘哲學。這裏首先研究的就是自然,研究一下金木水火土是什麼,由什麼組成的,以及他們之間是怎麼變化的。研究這些問題的一些牛人有記載很多,比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慢德。隨着社會的發展,知識和行為問題被提出來了,就是説,真理的問題,那句“吾愛吾師,我更愛真理”的話大家就知道了吧。由於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都出來了,就會有人站出來了,説好多東西不合理,有名的就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兩位,他們去除糟粕,取其精華。把哲學的世界重新整理了一下。之後就是倫理問題,説實在的,我一直沒有弄明白倫理到底説的是什麼,好像是説,人的靈魂和世界還有社會之間的關係。但是是什麼關係不太懂。